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MBA 百科

耶鲁MBA张磊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耶鲁MBA张磊 因888万美金捐赠名声大噪耶鲁MBA张磊 因888万美金捐赠名声大噪

张磊,199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攻读MBA。曾经负责亚洲开发银行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8亿多美元的投资项目。1999年回国创业。现为中华创业网总裁。

目录

耶鲁MBA张磊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今年只有28岁的张磊,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学的是国际金融,1998年到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攻读MBA。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关于WTO协议签署的当天,张磊就兴冲冲地和当年的两位校友孙燕军和杨戈决定回国创业,而且打定主意放弃继续攻读学位;3个月之后,他们的中华创业网便正式开通了;9个月之后,他们的网站不但没有昙花一现维持不下去,反而盈利了。

近一年的时间里,张磊及其两位合伙人由于其与众不同的亮点,始终被媒体和社会所关注,有媒体甚至大胆地依此类现象做出了“互联网----留学生----回国潮”的推论。
 作为归国从事互联网的留学生,张磊还是坚持一年以前的回国创业理由:风起云涌的国际互联网潮席卷全球,而中美之间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落差;中美关于WTO的协议签署标志着中国将遵守国际法则,完全融入国际经贸大家庭。前者更侧重于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后者则强调的是一种有可能做一番事业的环境保障。张磊说,这种回国创业理由现在对我们而言依然存在,对其他想回国创业的留学生同样也还成立。

张磊他们创立的中华创业网是中国首家创业投资中介网站,以增值服务和技术创新,帮助中国创业者和国际投资共同创建成功的高科技企业。之所以要搞这样一种性质的网站,张磊解释说,在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逐渐深入地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互联网强调速度的特性,使得创业者一改原来大包大揽的做法,而将融资甚至创业设计及其它资源需求全部外包给一些专业的服务公司,以求得跳跃性的发展。于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创业投资中介网站就应运而生,它提供从资金、人力资源、技术、专业服务到供应链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张磊的话很耐人寻味。他说,在中国,由于风险投资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上述方案就只能依靠专业公司来作,中华创业网就是来做这些事的。十之八九的人认为中华创业网只是一个中介网站,是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之间的一个桥梁,桥梁上游走的主要是资本。实际上,“资本只是一方面,我们还要帮助创业者提供的创业全套资源是其本质,包括人才、技术、资金、专业服务等,正如我们与IBM结盟、与SAP结盟,将来提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帮助他们以很便宜很便宜的价格甚至不花钱的价格得到这种好公司的东西,这才是风险公司应该做的。”

这番深思熟虑的创业理念,正是张磊他们只用了两周时间便赶制出来的商业计划的核心内容,也正是他们在两周之内就获得世界著名的美国新闻集团的风险投资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这种成功的范例,所以张磊他们也特别坚持给用户提供的中介服务也应该是尽可能详尽的,并参与到被中介公司的融资和创业过程之中去。

看来张磊他们的创业理念还真是应验了,所以总的来说,张磊他们这一年的创业还算正常,实现了“中华创业网的商业模式将改变互联网不赢利的误区”的诺言。

张磊说,开办“中华创业网站”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创业,所以我们特地在网站上开了一个“归来吧”的频道,专门为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系统的全方位的服务,也是我们了解留学生、了解留学生回国创业动态的一种渠道和方式。我们就是留学生回国创业,我们也知道留学生回国创业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服务,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创业确实是我们的梦想之一。

谈到留学生回国创业,张磊似乎有更多的话要讲。他说,留学生报效祖国是天经地义的,过去和现在我们都一直这么讲,这没错。但我觉得光讲“报效祖国”还不太够,至少不够个性化、人性化,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潮流。这就好比你说一个东西很好,但如果你不能把它与人的情感结合起来,总会觉得有点空。现在许多在外留学生都是通过自己多年的奋斗拼搏,混得有点儿样了,职位和收入都比较稳定了,他们既想回来报效祖国,也想实现一点个人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而且许多人之所以选择做互联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给了人一种个性化的机会,知识分子可以独立地作为个性创业的中心。客观一点讲,中国此前的任何一个发财的机会都不是这样的,我认为这是影响留学人员回国的深层次原因。他们不一定是缺了钱要回国创业,也不是因为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要回国创业(当然不能绝对这么讲),而是有了钱有了身分也要回国创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真正的“报效祖国”。这就是说,互联网解决了知识分子个人创业和国家创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成功了,国家也就成功了。

在涉及是否着意将国外的运作和管理经验移植到中华创业网时,张磊的回答充满了辩证法,但又肯定是经验之谈。他说,互联网商业化运才五六年作,大家都没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没经验比有经验好,因为思想上没框框;但有经验比没经验更好,有经验没经验都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商量。据中华创业网市场部的张文静小姐介绍说,没有思想框框是中华创业网近一年来飞速发展的重要成功秘诀之一。

面对国内IT业的发展现状,张磊冷静地说,任何产业的发展,在其萌芽和创业时期,都会泥沙俱下,中国的IT业不能说金玉已亮出来,中国的IT和互联网需要核心竞争力,不能只搞CtoC(COPY to CHINA),否则我们将无法在下一代国际竞争中缩短数据鸿沟。但这也正好说明,中国的IT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张磊告诉记者,中华创业网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公司业务稳定发展,真正实现中国最好的新经济风险投资与投资银行的结合体,使中华创业网实现高附加值。
张磊以亲身经历告诫那些跃跃一试想回国办网站的留学生同仁们,留学生想要回国从事互联网业,投身中国的新经济,要有脚踏实地的思想准备,因为办网站和开小卖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你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有所回报和收获。不管回国到哪里去做,都要调整好心态,都要从基础做起。网络给了一种快速成长的机会,但如果不从基础做起,则很难快速成长。不做实事,赶上再好的潮,也白搭!

张磊坦言,他们这些借着互联网东风回国创业的人,实际上还是在为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创业,投身新经济作铺垫。真正意义上的留学生回国潮还在后头。

张磊耶鲁大学情缘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磊为何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款8,888,888美元?

8,888,888美元,好吉利的一个数字,张磊为何向耶鲁商学院捐款8,888,888美元?

张磊之所以选择捐赠888.8888万美元,是因为数字8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含义,其发音类似“发”,代表了财富和运气。据悉,张磊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后来到耶鲁读MBA,并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中国留学生张磊向耶鲁捐款8888888美元,他的做法,到底是中国教育界的光荣还是耻辱?

据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1月4日消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音)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报道说,张磊是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建人,这笔捐款将主要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另外一部分作为奖学金,提供给“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计划项目,以及资助耶鲁各种和中国有关的活动。

报道说,1月4日,莱文和耶鲁管理学院院长Sharon M. Oster 在北京朝阳区威斯汀酒店共同主持一个特别活动时,宣布了这一消息。在这次活动上,多名耶鲁管理学院优秀校友还进行了小组讨论,主题是“在中央王国投资”。

报道说,张磊之所以选择捐赠8,888,888美元,是因为数字8在中国文化有特别含义,其发音类似“发”,代表了财富和运气。

报道说,张磊在中国中部长大,曾是高考状元。他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后来到耶鲁读MBA,并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张磊说,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创建的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就是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命名的。

张磊是1998年去的耶鲁,2002年毕业,也就4年,却在国内接受了从小学到大学一共16年教育。他却高调宣称:是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为此,他向耶鲁捐款888万美金,创建的公司也是以耶鲁大学的一条道路命名的。那么,他在中国的16年教育又给了他什么?他向他的小学、中学、大学捐了多少?

善款捐耶鲁 肥水为何外流编辑本段回目录

近日,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MBA毕业生张磊(音)已承诺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迄今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其实,但凡对国外高校财务来源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母校接受校友捐款,是很常见的事,名校获得巨额捐赠,俨然也已成国际惯例。中国毕业生张磊慨然向母校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万8888美元,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佳话。遗憾的是,张磊此举被网友强烈质疑,有网友说,张磊吃里扒外,还有网友讥诮道:“自己养大的儿子喊别人爸爸! ”更有网友上纲上线,称张磊是“卖国贼”……一起很寻常的捐赠之举,被上升到卖国的地步,甚至被戴上卖国贼的大帽子,实在可笑且可鄙。

诚如张磊所称,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创建的Hillhouse CapitalManagement就是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命名的。据了解,张磊当初创业时曾受到耶鲁方面的支持。如今,张磊投桃报李,有何不可?我认为这是一名知恩图报的学子,对母校的深情,值得赞叹,而不是辱骂。

也许有人说,与其把钱捐给耶鲁,不如捐给希望工程,因为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笔者认为这种思路同样不妥,首先,希望工程并非尴尬到“雪”的地步。其次,钱是张磊的,如何处置,是张磊的自由,是捐给耶鲁还是捐给希望工程,完全应由张磊作主,别人不能越俎代庖。最后,此举与道德无关,是一个人的选择问题,不能拿道德武器批判张磊,更不宜将张磊架到道德烤架上,义愤填膺地对其进行烘烤。与其大放厥词,不如深入探讨“为何张磊不把钱捐给中国高校”这个问题。

笔者想起了若干年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一番感慨。前几年,伦敦经济学院曾收到一笔200万英镑的捐款,捐款人是一位中国公民,这引起了张维迎的警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给国外大学捐款。如果我们做不好,以后中国富人的钱都会捐给国外大学,就像他们选择去国外读书一样。除去校友感情等因素之外,捐款人总是希望把钱捐给最好的大学。 ”

张维迎说得颇有道理,捐款人总是希望把钱捐给最好的大学。换言之,大学办得越好,越容易筹备善款。但笔者认为,捐赠者还应有另一种心态,即考虑,我把钱捐给大学了,大学会怎么处置这笔善款,能不能善款善用?比如,如果拿了善款后,敞开肚皮海吃海喝,或大兴土木建大楼,或通过腾挪之术,揣进自己的腰包,捐赠者怎会不心寒?有网友揶揄道,如果张磊把钱捐给国内大学,得连累多少学术贪官坐牢啊!

一句话,不必把中国学生向耶鲁大学捐款泛意识形态化!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国内的高校如何才能吸引善款?如何像哈佛大学一样靠捐款富可敌国?毕竟,一所能吸引捐款的高校,必定是值得信赖的学校,也必定可圈可点,能为学生、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造福。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耶鲁MBA 张磊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Warning: include(E:\wwwroot\topway\wwwroot\wiki/data/view/footer.tpl.php) [function.include]: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E:\wwwroot\topway\wwwroot\wiki\data\view\viewdoc.tpl.php on line 832

Warning: include() [function.include]: Failed opening 'E:\wwwroot\topway\wwwroot\wiki/data/view/footer.tpl.php' for inclusion (include_path='.;C:\php5\pear') in E:\wwwroot\topway\wwwroot\wiki\data\view\viewdoc.tpl.php on line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