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我的美国法律专业留学申请经验:法律申请总结;LLM经验等17篇


在耶鲁读书的北京学生张泰苏:他为什么能进YALE


转自: 欧阳敬孝的博客

张泰苏,男。耶鲁大学2005届Timothy Dwight学院学生,主修数学和历史。从小随父母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小学读了5年后返回北京。2001年由北京四中考入耶鲁大学,2005年5月毕业。毕业时同时被全美排名前五位的法学院录取,最后选择留在耶鲁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
张泰苏采访
     我是在美国上的小学。因为我父母来美国留学,所以我跟着他们在美国待了5年。跟一般的从国内直接考到耶鲁的同学相比,我的文化经历和语言基础都不太一样。我来到这儿之后没有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也不是很大,我没有什么特别强的欲望要跟美国人刻意地接近,我觉得没有新鲜感,所以也许还不如别的中国同学了解美国那么多。我有一个相对不是很大的朋友圈子,十几个人吧。除了几个美国人,一般都是中国人,我不太愿意出那个圈子。
我的成长道路
     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和国内不一样。在美国的学校里被别人欺负很多年,性格变得比较孤僻。我在美国读小学的时候被人歧视了四五年,真的是挺厉害的,被那帮小孩追着打,根本没有朋友。我上的是公立学校,到最后才好一些,因为有了几个中国孩子。以前没有朋友,不合群,挺难受的。但是这些经历同时能增强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小时候的经历会让你对很多问题想得比较开,不会那么死心眼。我这个人可能看起来比较冷漠一些,但其实很乐观,有时候很想得开。
     好不容易回国了,但是那会儿中文会说不会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汉字只会写一百个吧,那真是挺苦的。那一年我10岁,那一年的事情永远忘不了。从 10岁你就要学会熬夜,学会逼自己,然后一次一次吃苦头,被别人嘲笑。我小学所在的班级很差,因为我考试成绩差,结果分配到流氓班去了。周围的孩子跟我性格不太一样,不太爱学习,性格也比较淘气,看我一个从国外回来的,想着我比较好欺负,所以又被人家打了好多次。在美国挨打,回国还是挨打。那会儿我体质很差,打不过人家。一般别人打你,你打不过就跑呗,但我性格倔,我就跟他们打,结果我总是被打。每天要背字,我觉得还行,然后就练写作,效果挺好的。可能我妈我爸教得比较得法,我刚进去的时候语文不及格,一年之后语文就好起来了。再过一年期末考试,我语文成绩就是全班第一了。上初中就好多了,因为同学的性格跟我一样,我成绩也赶上去了,朋友特别多。我的初中是北大附中,高中是四中。四中跟北大附中不是一个风格,四中我觉得像清华,北大附中像北大。我从小是在北大长大的,到了四中之后整个环境不太适应。
     我在国内的成绩还好,不用特别准备一样会考得好。我的外语占了很大很大的便宜,大概免修了8年。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免修外语课,回国后保持英文水平主要通过读书,我爸从美国给我带回了大量的书籍,海运过来,我一直看到高三才看完。虽然我英文的听、说不像以前那样流利,但是读、写水平明显提高很多。又因为搞竞赛,数学、物理考试不用担心了。我看书看得多,所以语文特别好,同样不用担心。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化学,我最不爱学化学,高中的时候曾经有一次不及格。开学初的一次化学考试,150分我只得了20多分。但我也不很担心,因为我知道只要期末好好学,分数就会上去。我不靠化学给我争分,只要不吃亏就行。因为读书读得多,其他像历史、政治等课程就很简单了。所以高考对我来说从来没有压力。
     去国外上大学是我自己的想法。高二下学期我开始想出国上学的事情。刚开始觉得比较困难,后来家里帮我收集有关信息就觉得好多了。如果留在国内上大学我肯定去北大。但是因为我们家在北大那么长时间,对北大太熟悉了,不像外面的人觉得北大那么神圣。最大的问题是我从高一开始,兴趣明显偏文科了。我们一大家子基本上偏文科,我可能受我父亲、伯父和姑父的影响,特别喜欢文科。如果上北大,专业选择上比较死。假如去北大的话,我可能会读经济,但是自己又不太喜欢经济。我再想想,只有在美国可以不受专业的限制,所以就决定出国上学了。
     我报了10所美国的学校。刚开始,我想去哈佛,哈佛在录取之前有最后的面试。我那次却吹了,因为我跟面试官吵了起来。他是学法律的,他研究“公司法”。我当时比较狂妄,不知道为什么就表现出我对商业的不屑,这把他给惹毛了。耶鲁的申请还比较顺利,我和他们的面试官谈了三个半小时,就是瞎聊,觉得很投机,性格相像,兴趣点也相近。我顺利地被耶鲁录取,也许沾了这次面试的光了。
大学生活
     我社交活动比较少。前几年,我担任过耶鲁中国同学会的会长,向同学募捐想建立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小型社交圈。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举办一些讲座,最成功的一次是把诗人北岛请来了。后来比较成功的是我们每年都要募捐,然后我们在内蒙古一个农村初中、高中建立了一个奖学金。
     我现在每天除了上课、吃饭,可能会聊聊天、上上网,其他的基本七八个小时都在看书。我不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苦,虽然有时候人很累,但是觉得很值得。但是,我认为一定要找几个真正很知心的朋友,先保证自己有几个朋友可以依靠,这个很重要。其次就是要重视学习,学习一定不能放松。虽然有点功利,但是我认为你在美国这种仍然排斥外来人的国家,你作为中国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把社交圈建到像美国人那么好。他们美国人很可能走那种社交的路子,他们成绩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然后通过培养自己强大的社交网,以后就可能很成功,有很多发展机会。而对于中国人,第一,只要你在美国社会混的话,社交是个问题,因为你永远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关系四通八达。所以我认为走社交那条道是事倍功半,不光事倍功半,你有一个极限。所以你想利用这里最好的资源、去最好的公司、上最好的学校、去最好的部门、获得最好的经历和教育,其实最实用的还是成绩。不光是学习成绩,你的整体思维素养都很重要,要把基础扎扎实实地打好。比如说袁健,他知道自己今后最重要的就是程序编得好,他就把计算机编程研究得很透。对我来讲,重要的就是思考问题,我一直在训练这个能力。一旦有了这个基础,很多事情就容易多了,好像是“一招吃遍天下”那种感觉。我认识很多已经毕业的人,他们就讲假如不是通过学习,培养过硬的学术素养或者技术,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光想靠社会关系在美国活下去其实是很难的。
     如果说在耶鲁四年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遗憾,就是有时候觉得自己上的课其实还是太少了,知识结构还没有完善到自己希望达到的那个程度,所以要继续读书。还有就是我缺乏社交,其实也不是很缺乏。我认识的人其实还是蛮多的,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遗憾,假如我社交那么好自己就会不舒服。如果我重新念大学,我可能会稍微注重培养一些社交关系,认识更多的人。但是也谈不上遗憾,现在开始不算晚。
历史!历史!
     现在快要毕业了。四年下来,我觉得选择耶鲁是正确的。如果不来这里的话,也许就不会学历史。我在这儿碰到了一些特别好的老师,他们真正是那种属于“大家”的学者,他们真正能让你觉得做个学者非常伟大,这种感觉好像在其他地方找不到。我刚开始挺狂的,什么也看不起,但是在这里我碰上几个特别让我佩服的角色。比如说有一个教希腊史的教授,我记得大一刚来时第一堂历史课,我也没决定要上他的课,更没有决定要学历史,只是听听而已。他给我们讲为什么要学希腊史,听完以后就觉得好像整个人被吸引住了,觉得世界特别光明,觉得有这种学术理想,还有一种人文关怀,是特别伟大的事情,特别激动。就只听了这一堂课,我差不多就已经决定肯定要学历史了,这种令人振奋的感觉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在耶鲁除了学术之外,我的生活是比较枯燥的。但是我回去跟我爸说,只有来到这里才知道什么叫世界顶尖的学术气氛,在国内是感受不到的。
     我这四年的收获很多都是经验性的东西。这四年中,我思维的成熟度增加了很多。我来耶鲁之前也读了很多书,但就是不知道方向,而且思维也缺乏规则,比较凌乱,散乱的一些东西堆积在一起,不成体系。来这里后,首先系统地学习人文领域最基本的支柱----历史、哲学,等于是个人的知识结构被支柱搭起来了,然后把最基本的知识空缺填进去。这四年读的书比较多,现在只要是人文方面的话题,几乎不管什么领域,无论碰到什么内容,我都能比较认真、严肃地思考。这样,你开始建立比较强的自信,你可以看得懂、听得懂原来看似深奥的内容,所学的知识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个体系,而且能够不断衍生新的东西。这种感觉真好,这可能就是思维方法的提高吧。还有,就是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确信自己是个兴趣偏文科的人。这也很重要,这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当然,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在耶鲁的学习基本上时时刻刻都要求你培养社会责任感。你逐渐对社会真正产生一种特别本能的关心,这是挺难的。通过在这儿的学习,我不光找到理想,而且找到信仰,或者说是精神支柱吧。可能因为家庭气氛的影响,我的兴趣更多在文科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多,现在我反而更加坚定自己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追求。就是通过在耶鲁的学习,通过对历史,特别是西方历史的学习,我反倒更确定自己儒家思想的信念。这是一种思考、比较的过程,有时甚至不是思考,而是一种单纯的非理智的感悟。体会自己的思想变化过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就会逐渐提高自己对信仰的认识。这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我觉得有了信仰,无论出现什么事情,都至少不会觉得迷失方向了,这和兴趣不一样。兴趣这个东西有时候不太可靠,至少不是一个很强烈持久的动力。有些人就会觉得单凭兴趣就足够了,但我认为,只有把你的兴趣和理想结合到一起后,你才会变得比较持久、坚定。
     关于理想,我觉得可能比较抽象一些。我以前那会儿也思考历史、哲学,但是没有方向。我高中的时候就经常看书,经常思考。我那时读完了两本书,才逐渐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成熟一些。第一本书是钱穆的《国史大纲》。它让你突然觉得,中国历史可以这么看,你可以如此充满理想,充满信仰,充满一种对古人的尊崇去看中国历史,而不像以前那样总是批判,或者是什么批判继承之类的。突然,你就觉得它把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文化传统呈现出来了。那种震撼是很大的,因为你第一次觉得自己国家的文化还是很光辉灿烂的。另一本书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那是一种完全的精神跟灵魂上的享受,好像一下子天窗被打开,阳光射进来的感觉,一下子觉得生活明亮了很多。你对人生的憧憬、你自己在社会的位置、你的责任、你的义务都比以前要坚定。你人生的整个情结一下被打开了一样,感觉特别好。到耶鲁后,我又听了一些历史课,更加觉得人文科学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东西。它能够把你本源的、性格里面最善良的、最真诚的一面揭示给大家,不仅仅是做学问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身的过程。我现在想清楚了,理想可能有一点儿像《大学》里面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在耶鲁修的十几门历史课多数是西方历史,中国历史学得比较少。古希腊史特别多,还有英国史与美国史。这些课程为如何考察一个社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变迁具有很大的作用。英国史教我怎么看现代社会,但是古希腊史教会你怎么把人类本源精神培养起来,逐渐挖掘出来。因为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根源,当代欧洲和美国的国际关系思维方式,他们的战略思考、军事战略、政治策略,还有外交,他们这些策略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所以通过学古希腊史,你就会对欧洲,至少在宏观战略思想上有一个剪影。政治和军事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研究古希腊的战略,用古希腊那些例子帮助你去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冷战等等历史事件。这很有意思,我挺喜欢上历史课的感觉。我后来又上了很多其他的课程。历史课上了十四五门,哲学课可能上了三四门,文学课上了两三门。我也学习了多种语言,拉丁语,现在还在学古希腊语,虽然这和我以后的发展方向可能没有太大关系。我理想上可能想做一个古人吧,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有时我觉得越来越靠近古人了。从中国当今社会的那种杂乱和浮躁,还有无序的狂躁里,把你自己的思维给抽出来,去面对一些更纯净、更健康的东西。这在国内可能也能做到,但在这里更自然、更舒服一些,没有什么限制,学术环境比较自由,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我很感谢耶鲁大学给我那么大的空间,让我自由发展。
为什么读法学院
     我可能在大三的时候才考虑上法学院。我大一的时候曾经考虑学经济专业,但我上经济课的时候觉得无聊,然后就转成学历史。我的专业是历史和数学,我的数学成绩比历史还好,但是在耶鲁,历史的学术含金量肯定要比数学高得多。数学对我来说非常容易。耶鲁大学其实是一个偏文科的学校,对文科的要求比对理科要严格得多。
     报考法学院其实挺简单的。法学院招生基本上考察四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是你的法律专业考试成绩,以及你的本科平均成绩(GPA)。这两项要求很高,有了这两项作为中流砥柱,其他的,比如论文和简历,问题都应该不大。报考法学院比报考耶鲁本科要确定一些,你只要上相应的分数线就几乎肯定能进。我就报了全美排名前五位的法学院,耶鲁、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和纽约大学,最后全都录取了。我选择耶鲁是因为耶鲁法学院比其他的要强。排名有时并不太科学,但是如果你能在25年里排名保持第一的话,那其他法学院肯定还是有差距的。不光是耶鲁法学院的声誉,这里的师资肯定也比其他的强很多。我这个人的特点是比较学术化,而耶鲁法学院的课程是美国所有法学院中最具学术性的。斯坦福可以把你培养成一个一流的律师,而耶鲁更注重把你培养成一个学者。我可能会比较偏重宪法、法理、国际法、比较法。我是攻读JD(法学博士)学位,克林顿读的也是这个学位。一般学法律的人都读JD学位,另一种学位LLM(法学硕士)纯粹是学术性的。只有你拿了JD文凭才可以当律师、当法官。从事法律工作,JD学位可能是法律界基本的学术资格证明了。
     我本科主修历史,现在选择读法学院,主要是想能够不断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耶鲁也有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一旦你进入历史专业后,你这辈子就基本上只能在学术界混了,但我就不太想在学术界混。我一直在想如何重新构建中国的传统文化,怎么让它比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重新燃烧起来。我一直在寻找可以实现这种目标的方式,法律是一个途径。可能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法律后,通过看他们的法典或者吏治来思考,我觉得法和礼结合,不光是一种意志,还包括道德、文化的培养,都是融入在法律系统里面。甚至西方的法律也是如此,比如美国的宪法就不仅仅是个法律,美国人不是很喜欢讲宪法精神吗?我一直希望通过法律,我们可以重新将文化因素注入到法律领域去,可以去构建一些新的东西。我的研究方向可能就偏向于这个方向:如何重新改革法律。物质肯定是文化因素和法律融合在一起的,我希望能够在法律系统里播种一颗文化的种子,然后让它发芽。
     我做这种研究的出发点还是立足国内。我将来肯定是要回国的,我可能会在北大扎个根。但是我也比较想在正规的法律部门工作,在法律改革、法律操办等顾问性质的工作中去发展一下。其实,我现在对中国最大的不满是因为她目前可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自己的传统几乎都被自己烧掉了。从历史上讲,中国的法律体系就不像西方那么严格,不是一个崇尚法制的国家,但是她可以通过法律和礼仪结合,然后通过一些其他文化的因素,还有各种我们可能现在已经觉得比较陌生的知识结构来运行。其实这个运作方式还是很强有力的,多数时候可能成为一套很健康的机制。但是现在我们可能保留了以前那种不很重视法制的习惯,同时又把以前有利于社会运行的东西给抛弃了,西方好的法制我们又没有学来。所以现在中国是属于真空状态:自己的好东西已经丢掉,别人的好东西没有学来。这种情况下,法律问题当然比较大,其他包括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等,也让人觉得不乐观。但就是这种情况,反而让人觉得比较想去尝试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历史让人有一套系统的思维方法,帮助你看清楚这个社会向哪个方面发展可能比较健康、比较好。而法律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工具,可以把你的理想付诸实施。对我刺激比较大的可能就是我父亲那辈人,学者对中国的影响力还是很有限的。我爸爸是在大学做哲学研究的,他对这个社会有很多理念、很多看法。但是他虽然可以写东西,可以提意见,但是没有什么实际操办的能力,我不是很喜欢那种感觉。
社会
     我与中国社会的接触很多。每年暑假回国,我都要去做研究。大一时,我在北大做了一个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学者一起去河北和江苏考察农村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大二那年暑假,我做一个和经济话题有关的数学研究。大三时我在耶鲁申请了一个奖学金,回国自己去研究孙大午的案子。那个案子涉及面很广:既是农村政策问题,也是农村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我写了三个报告,觉得收获挺大的。通过这些实践,我认识到法律对中国社会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以前我觉得中国法制不健全,就认为学法律回国没有用。但是其实正因为法律不健全,法律的空白才比较大。这种状况给你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大,所以有潜力。中国的法律太宽泛了,法律本身留有很多余地,你怎么理解法律都可以。我通过研究发现,也不算是发现,只是感觉,那些看起来很荒唐可笑的案例,以及农村发生的很多让人心痛的事情,其实都是合法的。因为中国的法律空当就那么大,你只要钻了那个空子,你干的事情再可耻,再令人发指,从法律上来说也可能没有犯法。这种情况下,只要你把法律空子给缩小了,也许就能见效。
朋友
     我什么样的朋友都有,只要我觉得他思维比较理性,而和他的学习成绩好不好没有关系。我可能比较喜欢那种有理想的人,还比较喜欢那种照他们的话讲比较神经质的人。我觉得我有点神经质,有时可能比较偏激。我在待人处世方面不像一般中国来的孩子,不像他们应付得比较自如。我待人处世常常比较硬,有时不大灵活,我给人第一印象一般比较冷淡。我一直想改,但很难改。
     我这个人没有特别强的物质欲望,不需要与很多人交往,只要有几个朋友就够了。我现在可能还是很骄傲,但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骄傲。以前我比较有攻击性,假如我看不上你的话,我就跟你直说,我因此得罪了很多人,现在想补救也办不到了。不是觉得自己很强,一旦看不惯的东西,我没有那么宽容的心态。现在就比以前成熟了一些,至少跟我以前不一样,甚至我看着不太舒服的东西,即使不能接受,也许会默认。我也有那种感觉,就像堂吉诃德,看见风车就往前冲。我上高中时,恨我的人挺多,跟我好的朋友也挺多,我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对我的朋友特别好。
     我现在觉得你至少要对你自己真诚,你只要有真诚的兴趣或理想,我一般都会很认同。我现在和我上大一时最大的区别,就是大一的时候觉得,任何人都有责任为国家鞠躬尽瘁。我会这样要求自己,也会同样要求别人。那会儿因为年轻比较浮躁,我自己可能做得并不是很好,但是我觉得凡是生活目标比较自私、比较狭隘的人,我都看不上,真的是不能接受。但是后来想来想去我觉得有时可能是一种误会吧,很多时候他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惯性,你不能指责他什么。其实社会化的理想和个人化的理想,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所以我现在这方面比以前宽容多了。谦虚倒是不见得,我这个人性格上可能挺傲气的,只是表达方式变了,至少现在想尽量把自己那种宽容的心态膨胀一下,能够把自己的傲气吸收一点进去。
耶鲁与国内教育的比较
     我觉得如果说耶鲁的精髓在哪里,就是学术自由,思维自由,没有局限。你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有人鼓励你,都有人帮助你。学生只要有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不管你的思维往哪个方向突破,他都会帮助你,扶持你。没有任何框框,没有锁死的框架,没人逼着你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方向往前走。这很重要,至少在你思维素质上培养得非常好。还有就是独立思考和敢于挑战的精神,整个学校的感觉都是如此。耶鲁的教授一个个都桀骜不驯,跟政府上书,像法学院的教授跟美国国会打架,批评美国参军征兵法等等,闹得很凶。真的像挑战的感觉,对学生是挺大的激励。另一方面,这还是一种学术素养,真的把学术做透了,严肃地思考一个问题,它能教给你在其他学校学不到的一些基本准则。
     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说得尖锐一点,不在同一个水平上,差得很远。教授很重要,一个好教授给你的启发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国内很多非常好的大学都没有这种感觉,那种特别强烈的思维刺激是很难找到的。人文精神差一些,不是那么认真。学者本身的素养差得很多。
     和国内上学的同学相比,我有时候会觉得,国内的同学思维方式不那么严谨,谈话的时候比较容易浮夸,自己不很清楚的东西也瞎说。有些特别聪明的同学,说话的时候很机智、很敏锐,但就是让你觉得他们背后的知识底蕴还不够,知识的积攒不是很坚实。他们学习的课程很多,但是每门课不够深入。课程有点机械,有一些还很枯燥。稍微面广一点、思维广一点的课,学生可能只要求读一两本书,而我们有的课要求读十几本书。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差得挺大,耶鲁的毕业论文需要做一年,要经过好几次审查。可能在指导导师那里就审阅了好几次,最后还要再审查两到三次。他们要求本科毕业的论文,好一点儿的是可以发表的。我觉得国内的学生可能离这个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
     还有一点就是国内大学在上大一时就分专业,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做法。耶鲁大学在大三时才分科,美国很多其他的大学也一样。在国内选择余地太小了,一旦进入一个系,你就有一条已经确定的路,你必须一步步走下去。没有什么可以探索的,空间很小,你想转个弯都没有可能。周围的人可能普遍受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功利一些,大家想的比较单调、比较实际。我不敢说我比他们有理想,我只能说,大学校园受整个中国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很严重。
我的家庭教育
     我觉得在成长的过程中,包括后来选择学历史,家庭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可能我们家比较特殊。我妈虽然是学医的,但她自认为是一个女性人文学者,总是以这种姿态出现在我们家里。我是独生子,除了我父母,我伯父也是研究新儒家思想。他研究儒家,又搞经济、哲学、社会学、历史,笼统地讲是一个研究文化的学者。我姑父也是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所以我一直受他们三个的灌输。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块儿聊天,聊的都是比较怪的东西。记得我高二的时候,因为我上学离我奶奶家近一些,经常去我奶奶家吃饭,也就经常和我伯父讨论问题,什么社会结构、政府的理论,他就给我讲什么是好的社会道路、什么叫好的社会精神,还有治国的理想、政府制定政策的准则,他还推荐我看一些书。我记得有一次好像大过年的去我奶奶家吃饭,我就和我伯父争论了一整天,是儒家好还是道家好。那会儿,我刚看《庄子》、《老子》,就跟我伯父吵,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他很有耐心地帮助我,所以那会儿感觉挺好的。从那时起,我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我觉得家庭影响还是蛮大的。假如没有我伯父和我父亲的影响,我能否走到现在这一步还不一定。因为我从初中开始在北大附中就是读理科实验班,进了高中又搞物理、数学竞赛。没有他们的影响,我现在还说不定干什么呢。
未来
     在耶鲁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到我这届为止,基本上所有人都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学生物专业,学生物或者医学,要么就是做投资银行。学经济有几个好处,第一是容易。学起来容易,拿好成绩容易,毕业容易。第二就是可以挣钱。中国人还是挺想挣钱的。第三,如果以后想从政、进政府,学经济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在海外,华人多数都学经济,这很正常。我自己不太担心钱的问题,因为法学院毕业你想挣钱的话随时可以挣。从法学院毕业,不要说从耶鲁法学院,从任何一个在美国排名前十名的法学院毕业,你想年薪15万美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没有想到要挣很多钱,但是缺钱可以挣,我有这个能力。我这个人生活挺简单,没有太多的物质要求。
     我近期的希望就是把该读的书读完,希望为我一直考虑的问题找到一个答案:怎么重新振兴文化?如何才能使中国既有健康的文化和社会道德,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参与国际竞争,找一个平衡点。假如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我就会觉得很高兴。我觉得可能十年都找不到,搞不好要找一辈子,希望十年之后能找到初步的答案吧。我想我会写书,至少在三个圈子之内----政府、政治圈、法律界----产生影响,能够比较发人深思。另一方面,我还多少希望可以跟中国的法律界直接挂钩吧,可能的话去当法官,或者是当高级顾问也可以。只要你说的话有人听,你可以有影响就满意了。假如有这种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争取,我觉得中国现在是很有希望的。
     我不像很多人张口闭口都是民主自由,我也不觉得民主本身就是一个目标。我认为随着国家的发展,只要人民能够幸福,精神上充实才是一个目标。民主是一种精神充实,但它不一定适合咱们的精神充实。实际上,世界没有纯粹民主的国家,包括美国,所以民主本身不是绝对的,也不只有唯一的形式。精神充实有很多种,包括一个善良的、完善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和道德观。但是跟民主总要有关系,你总要尊重人民,以人民为出发点。
     假如我找一个古人做榜样,我可能比较喜欢范仲淹、苏轼、王安石,或者王阳明、张居正那种感觉。我就是想既能把学问做透,又能把自己的学问和理想付诸实施,至少我的希望是这样的。
采访后记
     张泰苏是来自中国的独特的耶鲁本科生中最具特色的一位。在没采访他之前,几乎每一个被采访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他的名字,评价不一,但是大家都有一点共识,这是一个极其执著的学术型天才。
     见到这个轻狂少年还颇费一番周折,在我发出了采访邀请之后,他第一个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最后虽然总算勉强同意接受我的采访,但是一波三折。约好了周六见面,没想到周五的时候他发电子邮件给我说他感冒了,发高烧,采访只好延后。一周之后,在我几个电子邮件追下去之后,总算又有了他的声音,再约定时间,已经是两周以后。
     晚上7点,我等候在ABP咖啡馆的门前,4月中旬的纽黑文依然很冷。我打着冷战, 10分钟后实在有点着急就拨响了他的电话,北京口音的男孩子,很冷静地告诉我,他刚刚看过我们的电子邮件,我们约好的是7点半,是我记错了。我赶紧忙不迭地道歉,觉得这个孩子真够不客气的,该怎样就是怎样,没有任何的客套。10分钟后,总算见到了这个看上去很文静的年轻人。没有笑容,谢绝了一杯茶的邀请,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我们的采访终于开始了。
     这是我最长的一个采访,几乎3个小时。在我开始注意到周围的时候,发现咖啡店里的人已经很少,仅有的几个都是到里面取暖的街头乞丐。我的录音机在1小时40分后就自动停止录音,而我们还在滔滔不绝。在骄傲的背后,这是一个敏感和热情的年轻人,虽然有些想法听上去还是有些单纯和幼稚,但是我很感动他的理想。
     也许任何人都不敢说,张泰苏可以做到他梦想的一切:在法律系统里种一颗文化的种子,然后让它发芽。穷尽一生,有这个可以追求的梦,本身就够幸福的。真的羡慕他。 


收藏 分享

:天青木子"成功是差一点失败_美国07LLM申请"


应Joe版主之邀,写一下自己的申请心得。我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小本,目前就读于美国一所top14的法学院,LLM,没有奖学金。

1、选校
首先,我浏览了Usnews上排名前30的法学院网站,记录下它们的录取要求和偏好(如,托福成绩,工作经历)、专业细分、申请费、学费与生活费、奖学金提供情况,汇集成一个excel表格。然后开始在论坛上看帖子,来了解中国学生往年收到录取的情况。我觉得一个复旦人写LLM的择校,很有用,点评了前14校,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这样子,从30所中排除掉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最后我选定了6所学校。

2、申请
申请过程很繁琐,所以要细心。我是用的一个记事本,记录每所申请学校的要求、截至日期、我的进度等等。不要因为凌乱的计划安排影响到申请质量,浪费金钱。总之就是细心细心再细心。

PS:PS呢是重中之重,本人前后修改了六七稿,从一千二百字压缩到六百字。写PS过程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同时会深入对专业的认识以及自己是否热爱这个专业,所以需要潜心思考和反复修改。针对不同学校应该有不同侧重点。PS要区别于简历,主要篇幅应该花在体现自己的思想历程及对专业的认识,而不应该罗列自己做过的事情。

简历:简历前后也改了七八回,最后用的是12号字写了两页。其实还是一页比较稳妥。

推荐信:我一共准备了三封,两个老师,一个实习单位的推荐信。其实就是自己写好了再让老师改改就行。不同推荐信注意不同侧重点,一页就可以。我申请的学校中也有只要求两封推荐信的,不过我也把三封信都寄过去了,最好问一下院里的小蜜。我们同宿舍的同学一起申请,为了避免推荐信口吻相似,我们相互写对方的推荐信,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哦。

3、心态
心态这玩意太重要了,没有好心态在整个申请过程中都会惴惴不安,好心态不但会快乐申请,乐在其中。要知道一起申请LLM中的同仁中牛人无数,有出自牛所的律师,有发表过文章的研究生们,有得模拟法庭冠军的牛小本们,但以便如此仍然有许多机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而这些你的东西需要在申请文书中体现出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力决定一切是硬道理。

4、感想
我一向是一个不够自信的人,申请和飞跃是我的重大转折点,不但是对这些年付出的回报,更重要的,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法律的热爱。在申请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过经过了几年的准备,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了,只是一个需要细心的体力活罢了。直到今天,在宽阔明亮奢华的法学院里拼命学习,参加社交活动。在这里接触了许多背景强且奇特的人们,长了许多见识,也随时更新自己的下一步规划。在这个环境下,感到一切的努力和艰辛是那么值得。

我和男友一起申请,等待,签证,等等等等,最后实现双飞,一直到今天幸福的在一起,抽空见面,在两个城市间穿梭。回首申请,是一个幸福的过程,这是一个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刻,是一个见证梦想成真的最后一站。

祝愿大家享受这个过程,梦想成真。

TOP

留美校友杨凯等:亲历国外法律教育


转自: 新浪

主持人:感谢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的建议。正如霍宪丹局长提到的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在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培养了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实际而建立起来,目前我国的JAM和美国的JD有很多的相似性,但也可以进行差异性的比较。现在有请美国法律硕士对美国法律教育有研究的杨凯律师发言。
  杨凯:谢谢大家!我是人大法学院第一批的法律硕士,我2000年到美国学了一个JD。
 
 
我本身也是半路出家,我本科不是学习法律的,是受益于这个专业的设置,得益于人大法学院教授、老师的培养。在此我向霍司长以及对这个专业发展、设置作出很多贡献的老师和教授们表示感谢。
  刚才霍司长谈到说我们的法律硕士主要依据美国的JDE设置的,同时也探讨了一些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法学专业,我在去美国之前,真正的在这个专业学习也不是非常了解,我现在大概谈谈从我本身 留学的经历以及毕业之后工作的经历,算是抛砖引玉,大家可以从里面总结出一些对于JAM今后的发展,我发言之后我的朋友Alex Wang,可以从他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包括在专业中的实践、课程的设置,包括考完律师资格之后怎么样选择工作,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我先做一下介绍,我先谈谈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一些情况。英美法的法律教育是有一些不同,英国是有法律本科的,叫做LLB,美国在60年代前也是叫LLB,是法律本科,是叫法律学士,但是招收的人员都是本科以外,英国是纯粹的法律本科,一般是三年,你毕业之后除了本科学习还有一年的实习期,通过一年的实习学习一些基础的课程进行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才允许考取资格。考完有一到两年的实习期,才能正式任律师。英国有出庭律师和一般律师的区别。加拿大跟美国是一样的,也没有法律本科。但是绝大多数法学院也叫做LLB,实际上是研究生学位。澳大利亚是属于混合型的,它既有法律本科也有研究生学位,另外还有双学位,可以在同时注册心理学或者MBA或者其他方面的学位,这样可能时间长一些,大概五年可以修完。像JD一般是三年。
  很多人可能对美国教育不是很了解,一听我读了一个JD以后说你肯定是博士了。他们会问你的导师是谁,你的毕业论文写的是哪方面的。实际上JD是没有专门的导师,而且也是修学分的。大概还会问,你比所谓的LLM高一级,这个我得具体解释一下。美国的法律教育是分学位设置的,JD是属于本科性质的,是属于职业教育,在这个之外拿了法律学位后可以再申请LLM,实际LLM比本科高一级。读完之后如果有兴趣可以再申请SJD,这个差不多要两年以上,很多学校是不要求学分,但是论文要求很高,可能你递几次都不会通过。
  关于课程设置。课程主要是针对一些应用性的课程。我回忆,我在第一年的时候是没有选修课。当然可能各个学校不太一样,第一年基本上都是基础课,比如说侵权法、合同法、财产法、刑法等等,这些课在将来律师考试的时候也作为基础课来考。
  结合课程设置我想谈一下专业方面和法律传统都有很大关系,美国是判例法,是联邦制国家,律师资格考试每个州都有。如果单纯说美国律师,最后应该谈的比较具体是哪个州的律师。在律师资格考试的时候分两部分,各个州法律传统不一样,虽然都是属于普通法系,是以案例为主,是判例法国家,但是在具体一些部门法上还是有很大区别。基础课是教的共同点,考试的时候也会考到。法学院把这六门基础课作为JD的必修课程。在这个之后,到了二年级、三年级才有选课的余地,比如你将来想做证券律师或者公司律师可以选择公司法或者证券法,你可以选择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还可以选择一些培养诉讼技能的课程。
  澳大利亚、英国的课程设置非常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它有一些基础课程是跟这个类似的。包括信托法、环评法、刑诉法、民诉法,这些作为基础课程向学生提供。在教学的时候,以案例教学为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它的案例教学和我在人大学习的时候案例教学是有区别的。教师在课前会告诉你日程安排,哪天上课你要读多少页的书,一般都是二三十页,这个是最低要求,有时候要给你弄四五十页读。在课堂可能会随时提问你,有些教授会提前通知你下节课会提问,但是有些教授不会提前通知,你没有做好准备可能就会影响平时成绩。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让你讲这个案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事实,教授可能会随机问你根据这个事实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或者你根据这个案子得出什么样的法律原则。
  教师为了激发你的思考就某一个事实或者某一个原则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想,或者换一种方式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个对培养律师角度、法官角度的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在法庭上事实差不多的案子非常多,因为一个非常小的事实不同,可能就影响案件的结论或者说最后能否胜诉有非常大影响。所以在法学院一开始就培养这种技能,要抓住一些小事实的不同点,并且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不同的法律原则,并且应用在事实上,最后得出法律结论,这对于将来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法学院里有很多实践性的课程。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暑假会鼓励你到事务所或者政务机关或者法学院实习,可能你实习一段以后,事务所看你学得不错、成绩很好,可能在实习结束后就雇佣你。这样可以在实习期之内找到工作,毕业之后很大一部分精力是在准备律师资格。
  另外是注重实践教育,这个法学院本身有实践教育,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你,很多州有这样的规定,你去工作可以接一些客户,虽然没有律师资格但是可以在有律师资格的律师事务所参加辩论或者递交一些法律文书,但是这个是属于临时性的。
  案例法本身非常重视实践,教哪门课,很少是有理论的,基本上都是给你一本案例书,它的所谓的教科书就是案例,按照部门法、侵权法里面涉及到的一些法律原则,都是编书的人选择的案例,像财产法等等可能会学到,以前英国的一些案例都放在现在学的案例书上,所以还可以用,但是它的原则没有变。在判例里面学到一些审判时候的技巧,法官怎么去思维的,律师从哪方面进行辩论的。从课程设置到最后课程的安排,都非常重视应用和实践。
  律师资格考试,我们学法律很多人一开始抱着一个目的,将来法律教育结束之后要做律师,要考律师资格。美国各个州都有自己的律师资格考试,它跟联邦制有关系,加拿大也是,各个省都有自己的律师协会,有自己的律师资格考试,所以加拿大的律师也要分加拿大哪个省的。英国威尔士、英格兰、苏格兰都有不同的律师协会,英国还有另外一点不同,它分为初中律师和普通律师,初中律师和普通律师都有自己的律师协会,这两个都有自己不同的律师考试。像JD,在美国只要ABA承认的任何一所法学院毕业之后就可以参加任何一个州的律师资格考试,但是有些州不允许,外国学生没有学过美国法,到美国读了一个LLM,还想考美国的律师资格,很多州不允许,但是也有一些州,差不多十个左右,也会允许LLM考律师资格,但是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可能会要求你去选修一些本州的课程。很多的LLM学生去纽约州考试。
  考试之后,像加拿大会要求你几个月到一年的实习期,到一个事务所实习,不一定是律师事务所,可以到政府部门或者公司当中从事跟法律有关的实习,实习之后可以报考律师资格考试。英国三年本科学习之后,有一年的实习,实习结束之后报考律师资格考试,考试之后还有一年到两年的实习期,然后才可以正式的成为律师。澳洲基本上没有很多的省,没有实习的要求。
  下面请Alex Wang的经历谈一谈。
  Alex Wang:大家下午好,我是Alex Wang,我来自美国纽约,很荣幸今天下午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讨论。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谈一谈关于JAM专业的问题,我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变化非常大,我非常高兴的看到中国有很多人非常努力的建设法律制度。我想谈谈律师在美国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我为什么选择做律师,以及为什么选择做现在这样的律师。我曾经在不同环境工作过,我曾经在法律事务所工作过,现在是在一个公益性的环境组织工作。
  我想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本人的经历。律师在美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所以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法学院成为律师。当然,律师收入还是比较不错的,另外这个职业也比较稳定,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作为律师你会对社会作出很大的影响,比如说绝大多数的法官都是律师出身,另外一些律师会作为大公司的法律顾问。律师在美国的文化里扮演了很多重要的角色。另外很多电视剧、电影都展示了律师的生活,看过之后很多年轻人也被它们所吸引。
  我上的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我上法学院的目的比较理想化,是想对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很多人可能一开始也是抱着理想化的目的上法学院,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思想就改变了。如果到事务所工作可能会赚很多钱。
  我的本科是学生物的,在本科的时候就没有接触过法律,我的很多同学也是来自于各行各业,我的一个同学是教中国历史的,教了很多年。我的班有40%直接从本科上的法学院,60%是本科毕业之后工作了几年,对社会有一些了解才想上法学院读法律。我是本科毕业之后四年才去上的法学院,我读书的时候有点老,但是真正上了之后发现一些同学比我还要老。
  关于JD的课程,老师授课的方式不会再讲了,我会根据自己的一些经历来谈一下。很多人认为在美国的法学院非常难,特别第一年尤其的困难。很多人要在第一年之后,在夏天的时候找工作,找实习的机会,如果在第一年的时候表现好,成绩好,对找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成绩不好的话,可能找工作就会非常困难。在美国法学院第一年的课程基本上差不多,教一些刑法、刑事诉讼法或者是民事诉讼法,现在开始有一些法学院会加入一些国际法的课程或者是更实用的课程,像做一个律师在职业当中的一些技能,包括写一些法律案例的书。第一年的夏天我是在香港为一家美国律师所工作,同时我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为联邦法院的法官做助手。为法院法官做助手,尤其是为联邦法院的法官做助手是非常难的,而且要求也很高,对于你在第一年的表现、第一年的分数等等要求都比较高。
  在美国暑期打工的话,法学院为你提供奖学金,为你创造实践的机会。在法学院学习的时候,我参加了关于环境法的一个实习,这个对我后来从事律师有非常大的影响。美国的法学院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会有两个选择,到律师事务所或者为政府部门工作,或者是公益性的组织工作,20%会选择做公益性的工作,其他80%的人会选择到大公司或者事务所工作。
  在第一年之后,一些大的律师事务所就会开始一些面试的程序,如果你是在美国比较拔尖的学生,你根本不用担心是否找得到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很多。但是相比较的话,公益性组织的职位不如事务所的职位那么多。公益性的组织里的职位收入不是很高,工作环境也不如事务所那么好。
  第二年的时候,我的第二份是在一个比较大的事务所工作,主要是做一些收购兼并和 股票有关的工作。我完成第二份工作之后,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我一开始上法学院的目的有所不同。美国的法学教育有一点是比较好的,他们的法学教育比较自由,主要是让你学习一种技巧,培养一种职业技能。虽然我毕业之后换了很多工作,但是也一直都用到了法学院里培养的技能。
  我在事务所工作了四年之后,我获得了这样的机会可以到中国从事环境法的项目,我工作的责任和职位和以前在事务所是有很大不同,但是我仍然是用在法学院里学到的技能,并且用律师的思维来工作。今天有很多国际交流或者法律交流的项目,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把在美国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杨学长和Alex Wang,你们的发言让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TOP


 我在美国UB读LLM的日子


转自: 高纳网

从哪说起呢,先介绍我个人的背景吧。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即使在法大读书的日子也常回家的我,竟然选择了在大学本科毕业后离开家出国读书。(现在想来这绝对是个违背我恋家本性的选择。)ANYWAY,我的T考的不高,在不断反复矛盾的心情中开始了申请和等待。在大四那个人人都忙着考研找工作的日子里,我几乎天天在家折腾着PS和准备申请材料,当大家已经有了最终的去向时,我却在焦急地等着OFFER。当然,对于LLM,我想可能结果大多数是一封又一封热情洋溢的ADMISSION。出于经济的考虑,我没选择WUSL(可以见到很多TOTOO的地方),而是选择了这个牙科专业全美前三的UB(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虽然UB的LLM只有一个方向--CRIMINAL LAW,但是毕竟AFFORD ABILIDY,而且UB给了我IN STATE TUITION WHICH IS ONLY 9950USD。SECOND TIE就SECON TIE 吧。当然,尽管如此,IT STILL MAKES ME FEEL GUITY AND ASHAMED TO SPEND MY
PARENTS’SAVING。
在矛盾和内疚中,拿到了I-20去申请VISA。我想可能很少有人怀着象我这么复杂的心情去申请VISA吧。我也曾热切的希望1000就过,但是当幸运降临时,快乐只是短暂的。匆忙中准备着出国的行李,匆忙中离开了北京,离开了曾经那么眷恋的家,离开了爸爸妈妈。
在首都机场时,我甚至不敢回头,我怕我一回头泪水就会止不住流下,我怕我一回头自己会决定留下,我怕让爸爸妈妈看到我流泪的样子而难过。。。。。。飞机上,我努力克服自己想家的冲动,但是当别人都开始进入梦乡的时候,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就这样,疲惫的到达了这个有瀑布的城市。
在学生会同学的帮助下,我被安排到了一个老生的家里临时住下,虽然这里的老生都很NICE 也很帮忙,但是我却因为时差的关系,在凌晨醒来,脑子里不停的想如何尽快买张机票飞回北京。就在不断想回家的想法里,我在这里老生的帮助下找到了房子。我不想去描述在找房子和搬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不想说在第一次去超市时不断把价码乘以8后感到的郁闷。就是在这样复杂而又郁闷的心情里,学校的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开始了,接着是一连串的入学教育,见老师,选课,SIGN -20,申请SOCIAL SECURITY NUMBER,当然唯一快乐的一天就是参加学校组织去NIAGARA FALLS的活动。尽管尼亚加拉大瀑布是那么美丽壮观,BUFFALO仍然不能够让我的心停止对家的想念。其实我问过TOTOO也问过很多人,而且我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学CRIMINAL LAW对将来找工作真的很不利。但是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爸爸妈妈不断鼓励我说,哪怕出国提高一下外语“度金”一下也是好的,但是我却不可能回避找工作这个现实啊。我不断的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来UB读LLM,于是,我用TOTOO告诉我的话鼓励自己,无论如何,先安心好好的读书,值不值得很多时候别人是不能告诉你的,而是取决于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有收获,值不值得决定于你自己的努力。
于是,现在的我正用着蜗牛的速度去一点一点努力啃象字典一样厚的CASE AND MATERIALS。写到这可以告诉后来选择读LLM的同学,美国课本贵的出奇,基本都要80美圆90美圆一本,好在我们BASIC COURSE一共四门,每门只要求了一本REQUIREDTEXTBOOK。
明天是09/02---US LABOR DAY,学校CLOSE,后天是UB LAW SCHOOL 开学第一天。目前语言对我来讲是最大的困难,我不知道一年后能不能有所改观,但是我想说,并不是有了语言环境英语就可以自然而然提高的,有的人一天除了听课就回家和中国ROOMMATE在一起,说不了几句英语,一年下来,英语似乎没什么变化,但是有的人就很有成效。所以,所有这一切还是应了那句话:IT IS UP TO YOU。
我想还有很多困难正等待着我,但是我要坚持。我是UB LAW SCHOOL唯一的一个中国学生,希望不会给中国人丢脸.....


TOP

08版主有约系列二:L1986 “美国llm申请杂感”

 

应joe版主之邀,写了这篇文章。谈不上经验,只是唠叨下L本人尚未完成的申请过程然后发表一点感想,仅供参考。本文主要适用于申请美国llm的像L一样无工作经验无学术成就无家族背景的菜鸟级大四学生,希望可以对以后的飞跃同胞们有所帮助。


飞跃的决定:

L开始有出国的念头是在大三上,当时仔细考虑了出国的利弊得失和自己的人生规划又和家人协调沟通后于是就报了托福班从而走上了这条不归路。算算时间到现在已有一又四分之三年,几乎贯穿大学生活的后一半时间,而这只是今后留学生活的第一步,甚至可以说是刚刚踏进这扇门。因此L认为最初作出飞跃决定那一步是整个飞跃历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否下定了决心,是否有着坚定的信念,对于飞跃的漫漫长路,乃至以后的留学生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最初抱着模棱两可姑且一试的心态,飞跃之路会耗费大量时间心力金钱以及其他机会,可能会走到中途半途而废,也可能撑到最后但磕磕绊绊。申请者们都会为这个决定放弃很多,比复放弃保研放弃准备考研放弃大把找工作的机会,但如果最初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明确的目标,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申请中的坎坷并享受努力申请的过程,可能学到得到领悟到的东西会比放弃的多得多。

因此,在考虑是否飞跃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未来规划等等综合考量。比如说像心系公务员之路向往踏实稳定的生活又讨厌外语的同志们就没有太大必要为飞跃烦心了,反之则可以考虑一试。


过程整体规划:

从对申请一头雾水开始一步步走到现在,每个飞跃的同志都是这么走过来的。L是飞跃大军中极为普通的一员,用于了解申请过程的材料也毫无新意,以《飞越手册》为入门指导和纲领性文件,在论坛上看一些精华帖,再加上由于法学申请的特殊性而偶尔到法律申请的版面逛一逛。这些虽然说起来寥寥数语,但绝不意味着前期收集资料了解申请过程的工作可以草草带过。相反的,行动之前资料的收集和掌握,信息的获取和吸收,在任何时候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对申请过程有深入地了解不仅可以有助于对自己的模糊定位,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对申请进行整体的规划。申请的步骤很固定,无非是决定、收集资料、托福复习及考试、选校、做材料、申请、等待、结果、签证几个项目(其中有些可合并或颠倒),每一步在手册和各大论坛中都有详细的描述指导和经验介绍。而L认为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对申请过程的了解,对这些步骤作出精良合理的宏观规划,是整个申请中很重要的一点。

申请的过程很长,从决定飞跃的那一刻起可能要延续一年两年甚至更久。一份出色的宏观规划可以帮助理清思路,统一安排,行动时井井有条,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保持冷静和清醒。像L这样的学生可能要考虑到宏观上步骤怎样排序最合理,怎样与课业结合减少冲突使申请不会影响成绩,每一阶段需要的时间,如何避免与期末考试撞车,安排实习的最佳时间;微观上则可以考虑比如实习去哪里比较有帮助,应着重给哪位老板或教授留下印象,选修哪些课更有益处,什么时间教授比较不忙容易要推荐信等等。


选校:

选校的资料收集和申请前期的资料收集大同小异,其重要的程度和原因同上,此处不再赘述。想讨论的一点是如何比较有效率的选校。

收集学校资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一般要看几十所学校的网页,每个学校又要看他的排名、课程设置、材料要求、截止日期、偏好等等,更让人厌烦的是每所学校要求的材料基本上相同但又存在很多细节上的不同,于是乎看到后来大脑一片混乱。其实若能在看每一所学校时把重要的信息记下来,最后把所有学校的信息横向对比,则可以让头脑清楚明了并大大提高选校的效率。L在大三暑假时开始浏览学校网页,当时白天实习,每天晚上仔细浏览一个学校。用excel建个表,浏览时把每所学校的排名截止日期申请方式材料要求申请费学费地址邮箱等等其他一切自己care的信息列出来,最后实习结束时手上也就有了一张很有用的表格,各种信息一目了然且方便对比,对之后的选校、联系以及进行有的放矢的材料准备也大有裨益。

另外选校时需要给自己定位,可以趁着大三末准备飞跃的师兄师姐还没启程时与其聊聊天打探一下情况,比如问问上一届到两届的基本情况和去向,这样既可以和自己的情况对比给自己大致上定位,又可以了解一下哪个学校对本校的学生比较友好。


申请材料:

L在大三上做的飞跃决定,这个时间不算晚,因为包括复习托福在内的一切步骤都还有时间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这个时间也不能算太早,因为越早决定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安排就越有目的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GPA上。

对于本科生而言,大多数应是和L差不多的普通人,平时去听课,课下偶尔看看书,考试周熬夜复习抱抱佛脚,考完后去KTV狂欢,平时喜欢睡懒觉不喜欢写论文,因此在大四做申请材料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条件其实很单薄。L没有什么背景,没有工作经验,没发表过论文,实习经历极为一般,托福也没上110,能被这几所不错的学校录取估计多半要归功于学校小有名气且GPA和排名还过得去。好的工作经验或研究成果在申请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是相当大的,但大四学生还没有工作经验,很少人能有研究成果,因此GPA绝对是决定被录取学校档次的第一要素。

所以,早作决定就会早些关注GPA,就会尽可能把GPA搞得高一些。其实不管是飞跃、保研还是找工作,GPA都是大四菜鸟们不可回避的硬指标。因此L觉得平时听课要认真听,课下偶尔要用心看书,考试周咬牙多多努力。学生嘛,还是应该以学习为本的。(另外在国外的学习应该是要比国内困难的多,养成勤勉的学习习惯对飞跃之后的学习生活肯定有益无害)

其他材料就不多说了,总之到了做材料的时候GPA、排名和托福已经板上钉钉了,能把握的只有剩下的材料,一定细心又耐心的尽力做好。


最终的择校:

在刷了三个月的邮箱之后,到了差不多决定去向的时候。L的情况是在Cornell,UVA,NYU三所中选一所。最早排除的是Cornell,因为觉得他集合了其他两所的缺点,超级贵且地理位置不佳。之后就是在二选一中苦恼。

这个阶段的择校要感谢joe版主和寄托法律版的各位大人,耐心的给了L很多有帮助的信息。其实L平时不太常逛论坛,连Virginia简称UVA都是最近刚刚知道(汗…-_-|||),通过看论坛上的帖子能了解到很多不同的思考角度和选择方法,受益匪浅。前几天最终下了决心去NYU的International Legal Studies,理由有三:NYU法学排名高,国际法排名更高;地理位置好,想亲身体验一下曼哈顿的生活;出国本就要花大笔银子也就不怕再多花一万刀了,以后多努力赚回来吧(希望能如此...再汗...)。

另外就L不多的逛出国网站的经验来看,能吸取很多东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网上的东西也不可全信。描述得太绝对太夸张或是没谱的地方也很多,因此最重要的是对网上大量的信息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

 

其他:

   
1. 申请的过程中与身边一起申请的同学时不时聊聊天是个好习惯,一方面是信息的沟通,另一方面培养友情,飞友们的互相支持和鼓励也是坚持到底的精神支柱。而且说不准以后可能接着做同学,尤其像NYU这种招生大户在同一所学校一般会发上几个录取吧:)

2. 申请是个尽人事听天命的过程,其结果受太多因素的影响,有些东西人力难以把握。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有好的心态很重要。申请风险很大,但不意味着其他的选择风险就有多小。申请可能拿不到称心的录取甚至拿不到录取,考研可能会以毫厘之差落榜,找工作也同样可能一无所得。所以一旦下定决心走上这条路,就应当做好准备,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成功和失败。

3. 闲话一下,材料寄出去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除了刷邮箱和吃喝玩乐其实也是可以干点正经事的,不要像L这样现在一边为签证问题忧心忡忡,一边为了学校在催的实习报告整日不得安宁,另一边又为了导师在要的毕业论文闭门吐血中…(唉,自作孽,不可活…>_<)


最后:
希望未来的飞跃者们申请顺利,已经飞跃的前辈们在大洋彼岸学业有成,正在飞跃的同胞们签证好运。

Best Regards,

 

TOP


Duke生活介绍


转自: 美國移民, 美國留學討論區

DUKE 的人也常開自己玩笑是 DUCK  有賣DUKE紀念品的地方叫DUCK SHOP
還有人把DUKE (常見為杜克) 翻成 &QUOT;公爵大學&QUOT;然後問有沒有&QUOT;EARL 伯爵大學&QUOT;
DUKE  UNIVERSITY  的確是很適合作學問的地方  如果一定要看數據的話
按今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和教育部的總體排名是全美第七第六
醫學院和  人文社會政治科系很多是前五   另外  法學院和FUQUA MBA也在前十
另外 神學院  NICHOLAS SCHOOL OF ENVIRONMENT 環境 環保政策和計劃等也很好
理工科就弱一些 所以臺灣大陸學生都不多 臺灣同學間氣氛團結融恰也單純 相對的在臺灣的名氣也因為畢業生不多而較少為人上口
但是附近就有TRIANGLE RESEARCH PARK 所以理工科的就業研究機會都不錯
就人社科系而言 全美人文中心也在三角研究園區  是極佳的研究社交資源
此外到傑出 UNC-CHAPEL HILL 約15-20分鐘
到州郡RALEIGH理工科較強的NC STATE約40 -50分鐘
三校校際互相選課是很平常的事 而且圖書館也互通
學校的主要STRENGTH 還是在 醫 人文社會 法律 MBA  和環境
經濟方面 基本上DUKE校方非常有錢也善理財
每年募款額和校方投資獲利在全美各校都是屬二屬三  校方有錢的好處就是
念博士班的不論人文理工幾乎每個人都有五年全額獎學金
(不過博士生收的很少 大一點的系收10-11個 很多系只收6個  整個DUKE 學生本來就不多 但學校收博士生時的想法通常是希望他能畢業
收進來了學校就全力支持教育培養   因此給錢頗大方)
博士班學生跟系所院要錢通常都會得到某些程度的回應 因此吸收到很多好學生
我們班11個人中就3個HARVARD,3個YALE,其他OXFORD, CORNELL,COLUMBIA,BERKELEY
但是碩士班的外國學生就要花很多錢繳學費FUQUA  MBA和LLM又更貴
不過DURHAM的生活費不高  房租一般單人EFFICIENCY從350-550 美金
兩人房大概230-350   要住很好的個人森林木屋三四十坪大概700-800
但是在北卡生活一定要養車 沒車會非常不方便
課業上DUKE的師資因為校方有錢 排名高的院系所都買來很多超明星級教授
而且這些人真的很認真教書  沒有讓 TA出來代職的情況
親炙大師的學習環境常常令人充滿對知識的熱情
此外 各種研究計劃預算充沛 常請各路重要研究人士來演講
每個科系老師都蠻有要求的  有些科系甚至是用曲線決定當掉後面的人的
所以大家都蠻用功的 不太好混  (不知道是不是因此很少在椰林遇到DUKIE 和DUCHESS)
不過DUKE做為一個很好的研究環境最主要的原因其實都不是因為上面說的好處
優良的師資和教學 好的讀書風氣 很多學校都有  甚至更好
E.G. STANFORD, HARVARD, CHICAGO, CORNELL, ETC. 而且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長處
但是DUKE   最大的長處 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這裡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荒涼
幾乎是零娛樂  也沒地方 SHOPPING  百分之90的 LANDSCAPE 都是樹
幾乎是和流行 消費文化隔絕的  沒什 花錢的地方  連一般大學城的城都沒有
整個校區是自己自足的 連電話CABLE水電都是 DUKENET, DUKE TV, DUKE POWER -_-
除了讀書之外  幾乎沒別的事情可以做  到了這裡只好變得清心寡慾
藝術生活上也靠校方辦的 DUKE BROADWAY 或 DUKE ARTIST SERIES  和免費電影等
要不就只有戶外運動如高爾夫  泛舟 釣魚 登山健行等和NCAA的BLUE DEVIL
因此加上課業壓力  每個人大部份的時間在家或學校讀書寫作業(大學部亦是)
連喝咖啡的地方校內外加起來一隻手都數的出來  很鄉下的地方
真的要HAVE A LITTLE FUN 的話 一定要開車去其它地方  CHAPEL HILL, RALEIGH, ETC.
所以如果是喜歡熱鬧 時尚的人士  剛來 DUKE 可能會非常鬱卒
如果一定要比擬 大概就像在阿里山 溪頭 杉林溪讀書吧
就是一間哥德式古堡建築的私校藏在森林鬱蔭掩映中
風景美是美  真的就是除了讀書外無事可作  沒地方打混   生活超單純
大部份的人生活都是學校 家裡 因為除此之外 其他地方大部份都是樹和湖了
DUKE 的生活就是在知識學習上提供你世界級的資源
其他方面都很缺乏 因此剛從臺灣過來時很容易在物質上覺得很不滿足
如果沒在發現現實後轉學 很快的就會被制約成每天都在讀書  作研究的人了
研究風氣是一種保守的前衛 要深根研究傳統但提出新穎創意RADICAL的 IDEAS
所以老師會說DUKE是很好作學術研究的地方  它讓一個人學術上變得紮實
BUT WE ARE ALL DESIRING METROPOLIS LIKE BOSTON, NYC, WASHINGTON DC, ATLANTA, LA ETC.
(NOT RECOMMENDED FOR ABSOLUTE URBAN TYPE)
最後 北卡的天氣很好 冷熱都和臺灣差不多  對怕冷又要到東邊的人來說不錯.

TOP

LLM小介绍


转自: 东方育才


LLM是一个一年的美国法律速成班,相当于硕士学位。全称是Master of Law。美国本国学生基本上以读JD为主,可以说LLM就是专门为国际学生准备的一个一年制课程,严格的说是9个月。

凡具有法学学士或以上学位者可以申请美国的LLM。但通常读LLM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有工作经验的律师。由于在外资所,没有外国律师执照,基本上不可能从法律助理升到associate。而英国执照相对于美国执照要困难很多,需要2年的intern+PCLL考试,所以很多律师都选择去美国镀金,用最快速、经济的方法获得外国律师执照。二是一些本科刚毕业的学生。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LLM基本没有奖学金,所以每一个申请人必须抱定自费的打算。LLM的学费一年在3万5-3万9美金不等,加上各地的生活费不等(以NY和LA最贵)。总共的花费估计在50万人民币左右。LLM费用每年都在增长,基本上每年的增长率为10%。

LLM分General program和specialized program两种。大多数学校只提供general program,选择general program的本科生可以任意选课;少数学校,比如NYU提供corporate llm,GTU提供Taxes program,international law等program,这类sepcialized program对选课有一定要求,比如一定要选满相关课程多少分。我建议应届本科生选择general program,因为本科生对将来学术方向还没有明确定位,general program可以自由地选课。其次,general program的申请比较容易,许多specialized program都需要相关的工作背景,本科生申请这些program时没有优势。

同样是法学专业,LLM与JD相比较有不小的差别。最大的区别是申请JD需要LSAT成绩,而LLM只要TOEFL。从就读角度来说,JD签证难,学校费,因为一般是3年制且奖学金不多,而LLM相对好些。但就从就业和学术角度来说,JD的含金量远远高于LLM。JD学位在美国很值钱(无论从学术角度还是职业角度),LLM现在越来越不值钱。对于中国申请人来说,如果你打算一辈子留在美国,那么读JD是迟早的事;单纯的LLM不可能长期留在美国。如果你打算回国,那么千万不要读JD,LLM更实惠,更经济,而且LLM学的知识在中国绝对够用了。

一般来说,只有JD才可以考美国的bar,但有一些州,也允许ABA认证的LLM考该州的Bar,主要有CA和NY。相对而言,NY Bar比CA Bar更吸引人一些,因为NY Bar只要考2天,而CA Bar要考3天,而且据说CA考Bar需要有外国律师执照。

LLM的出路主要有三条。

第一,回中国作律师。这个是大多数LLM的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律师通常还是会回国,因为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或家庭。而没有工作经验的LLM在美国更加找不到工作,所以还是要回来。

第二,在美国找到工作或一年的internship。但根据以往LLM的说法是‘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find a job offer, especially those who will support your J-1 visa’. LLM在美国找到工作是很难的,难到什么程度?根据U Penn career office的统计,在过去6年(05年之前)LLM的班级中,成功找到工作的人仅15%,最差的一届,只有3个人找到工作。虽然各校情况存在差异性,但基本上“找工作”很难,尤其是对没有经验、直接去读LLM的人来说。即使在那些找到工作的人群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在国内外所有工作经验,和该外所的美国分所事先有协议,在那里工作或实习一段时间。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本科生,基本上要做最坏的打算:找不到工作,可能考完Bar就要回来。同样,intern也是很难很难的。

第三,LLM转JD。因此,很多本科生出去,在迫于无奈之下决定做更大的风险投资,就是转JD。一些学校,比如Columbia,Cornell,和U Penn都允许成绩优秀的LLM转成JD。但一些学校,比如NYU,是不允许的。


TOP

了sunning的总结,"人生起起伏伏"一句话让我也有了总结的冲动.其实人生最快乐的不是从一个辉煌迈向下一个辉煌,而是从谷地爬到高峰的那种欣慰.

我是01级法学本科,毕业时综合排名不够1/3.十足的小虾米.

04年底,第一次申请,托福637+4.0,平均分82+,排名1/3.因为成绩不好,只拿到UW-Madison(法律排名30+)的部分奖和NUS全奖,其它几所学校全军覆没.当时想到一辈子就留学一次,要去就该去好的,就回绝两所学校,转而开始工作.

04年底,找工作,因为行情不好,法律本科没人要,于是靠人推荐进了一家内资大律所.虽然律所在业界口碑不错,但工资只有3000块.除了收入微薄,所在的部门喝酒玩乐成风,夜夜醉生梦死.那时候感觉深受侮辱,于是决心开始努力改变.

05年8月-9月中旬,向律所老板请假准备司法考试,每天看书12小时

05年9月17号,参加考试,11月得到消息顺利通过

05年底,取得律师资格,但发现在律所地位仍不见改善,更加坚定离开的决心

05年11月,看到一家外资律所英文论文比赛通知,决定参加比赛

05年12月到06年2月,一边工作一边起早贪黑潜心学英语,读书和准备论文

06年3月,提交论文,随后收到获奖通知,成为北京地区9名优胜者之一

06年5月,参加第二轮论文答辩,成为北京地区最高优胜者

06年6月,被主办方律所录用,工资上涨4倍+

06年10月,决定出国留学

06年11月,一边工作加班一边考托和准备申请材料,寄往美国TOP4-TOP10法学院

07年3月,拿到NYU录取,USNEWS最新排名TOP4

07年5月,调薪,出国前年收入定格在30万(北京)

回头想想,毕业整整两年了,变化好大.毕业时灰溜溜的样子和抬不起头来的第一份工作,让自己一直低着头孤独的走啊走,心里牢牢记着像那些牛人学习,两年里体会了懊恼,羡慕,寂寞,辛苦和期待的感觉,终于抬头一看已是海阔天空.虽然NYU是个让人高兴不起来的结果,但也算对得起曾经那个郁郁不得志的小虾米了.

不敢跟牛人比较,我的认识很多非常非常优秀的朋友,很多都是自己的偶像和榜样.写这篇总结是想鼓励一下还在人生不如意之中的朋友们,其实人生起起伏伏,总有属于你们的机会.牛人的道路很简单,立即开始努力就够了.
--
世界是我的


TOP

Daivd的LLM申请经验

2007年5月11日在成都拿到签证,算是为我的申请之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尽管长征才刚刚起步,但是毕竟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经历了刚拿到签证后的兴奋,现在我也有时间来总结一下自己的申请历程,并且把我认为值得一提的东西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为以后的申请者提供一些帮助吧!
先说下我的情况:西南政法的本科和在读硕士,有律师执照,在当地小所工作4年,1年全职,3年兼职,发过几篇文章。本科成绩79/100,硕士成绩80多。TOEFL:667/4.5 PBT。决定去University of Virginia.
申请过程.
我是在2006年初决定申请美国LLM的.之后开始全力准备TOEFL.因为我是在校的研究生,所以准备的时间应该比工作中的人要多. 因为对老TOEFL比较熟悉,所以赶在5月份参加了最后一次PBT(后来8月又加了一次). 考完以后开始查找一些学校的信息,并且在GTER上了解申请的全部过程. 这里提醒刚刚起步的新人们,如果你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做,立即去下载一本<<飞跃手册>>.里面什么都有了. 在选择学校的同时,开始准备申请材料.到10月前,我已经基本上选好学校,一共是10所,申请材料也基本上准备好了.准备材料的过程相当琐碎,这里就不详述了.10月初开始发出材料.然后开始联系学校和忐忑的的等待. 第一个AD是在11月初就来了.然后陆续受到一些OFFER和AD.到07年4月,最终确定去UVA,然后开始准备签证.5月11日拿到签证,算是把这个事情搞定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出行了.

说完申请的过程,下面谈下我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感受.
1. 选校很重要. 我在选校的问题上应该说有很大失误. 我选择的10所学校中, 前14的学校四所,15-20的一所,20到30的一所, 30到40的一所,40到50的一所,50到60的一所,60到70的一所. 之所以这样选校,主要是对自己定位不准确,以”至少拿到一个AD”为最低目标.后来的申请结果是,前20的5所学校,有2个AD, 1个WL,2个REJ.20以后的学校全部录取,有3所给了奖学金. 虽然录取很多,但是事实上,排名靠后的学校基本上是很快就被排除了,因为排名太低. 所以我的经验是多选择一些前20的学校申请,靠后一点的学校选个一两所保底就够了.象我这样,虽然30以后的学校AD一大堆,但是只要有一个前14或者20的录取,这些AD就都没有多大价值了. 后来想起来,在选校上我花掉了很多冤枉钱.如果重新选校,我会选择7所前20的学校,2所20到30的学校,1所30以后的学校.
2. 关于申请材料. 我认为PS是最重要的.因为其他材料,象成绩单,TOEFL这些是不能更改的. 对于PS,一定要在写之前理清思路,搞清楚PS究竟是什么,以及多体会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我认为多花点时间学习PS的写作是值得的.我的PS就写过两篇,第一篇写出来完全不行,基本上是加长版的RESUME.后来又重新写了一篇. PS写出来后,就可以进行修改了.我的PS最初有4000多字,前前后后修改了至少有7,8次,最后缩减到1500字.修改的过程,最好找个Native Speaker帮忙,最好还是本专业的.我的PS就得到了两个在美国执业多年的律师帮忙,其中一个是Native Speaker.个人认为,他们的帮助是非常有价值的,确实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国内的申请者自己很难想到的.
我感觉我的PS写得是比较好的,是我申请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要素.(至于如何写PS我就不详细说了,这方面的介绍在论坛上有很多,大家早点准备,多看看多想想.)
3. 关于GPA和工作经验. 我的最大硬伤在于GPA非常低,可以说很难找到比我更低的了.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底气不足,不敢申请太多T14而申请很多保底学校的首要原因. 至于最后,我能被UVA录取,应该是我的工作经历、律师执照、发表的论文以及在读硕士的背景发挥了作用。不过,GPA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刚毕业的本科生们,GPA可能是直接关系能否申请T14的关键因素。对于GPA低于3的同学,我建议还是先工作两年,拿到律师执照再申请,这样既积累了工作经验,又可以申请更好的学校,是更合理的选择。我当初本科毕业的时候也申请过一次,TOEFL都考了,后来因为要考司法考试放弃了。现在想想,当初即使继续申请也不可能申请到T14的学校。所以,这次申请,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更加成熟的时机,而申请到好的学校,也算是对我当初推迟申请的一种肯定。
4.TOEFL。 对于TOEFL,我个人认为还是重要的。我的Toefl基本上接近满分,肯定还是发挥了作用的。所以大家还是要尽力考好。
5.关于UVA。从一开始申请,我就特别喜欢UVA,最后决定去这所学校,算是非常圆满的结果。因为决定去这所学校,所以相对来说对她了解多些。UVA的LLM项目每年录取40人左右吧,今年也差不多,大陆地区最后决定去的好像只有5个人(只有我一个男生,汗一个)。UVA的录取应该来说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UVA比较喜欢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但是也不是说本科生就不能申请。

基本上就是这么多,也许还有遗漏的,我以后想起了什么,随时补充。

最后预祝每一位申请者都能申请到自己心仪的学校!

Best wishes,

David
2007/5/30

 

TOP

zz 我的LLM经历


转自: 小小的浪迹天涯:
http://greenday2u.blogbus.com/logs/13274730.html

笔者2006年9月进入美国一所大学读LLM,2007年5月毕业。2007年7月参加美国纽约州律师资格考试通过,复习中,没有参加barbri 等形式的补习班。整个申请、学习过程,非常感谢土兔网和太傻网,这两个网站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1.   出国准备
       根据我的经验,各位要申请学校,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找中介,应自己独立申请。中介很难对客户向申请者本人一样负责,结果会造成申请者极大遗憾。至于申请基本知识,申请者完全可以从申请学校网站、中文留学网站 (包括太傻和土兔)或同学、朋友处获得。
    申请学校可以参考网上的学校排名(可以用law school ranking 在google 上搜索),申请不同排名的学校。申请学校数量可以根据预备的申请费多少确定,7-8所位于各不同排名的学校应该足够了。如果不放心,可以试试几所不交申请费,不寄送托福成绩的所谓“裸申”,有成功案例。上网查询学校的专业设置、申请要求。然后根据学校要求寄送材料。至于申请费和寄送托福分数要交的美元,家里没有美元的申请者可以从银行购买美元,银行汇票然后寄送。所有成绩单、证书要求有英文件,学校盖章。可以自己翻译,力求准确,意思要表达清楚。寄送资料时,可以寄送要求之外的材料,例如你所参加的课外活动说明,你的突出表现证明,活动照片,凡是突出自己能力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都可以寄送。
    奖学金。LLM没有奖学金是谣传。LLM有奖学金,奖学金数量、比例各学校不同。可以上学校网站查询,也可以试试打电话到学校询问以前奖学金颁发情况,申请材料,手续。
       套词问题。法学院申请,套词可能很难(???) 但我见过一个只在美国读过12年纪一年,申请美国大学本科的中国孩子的套词。美国大学本科同法学院一样,不存在和导师的套词问题,但孩子家长和孩子本人极力查询相关负责人,积极接触,表达入学意愿,争取同招生负责人面谈,结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然,在中国,很难同相关负责人面谈,但多找机会联系总是可以的。特别是申请过程中,总会遇到不明白,出错误的时候,更应该主动联络。不要怕自己英语破,大多数人的英语水平在美国人眼中,一样不好。几乎所有学校负责招生的人,都会理解你的语言障碍,不会给申请带来负面影响。
    申请是一个费时间的过程,必须象学习一样,投入精力和时间慢慢查询,准备。多问,多打电话,除了问朋友、同学、网络,更应该问美国主管这项事情的人。等待结果很焦心,但要相信,付出总会有结果。


2.   签证
    中国越强大,签证越容易。作为中国人,中国越强大,经济越发展,中国人出国越容易,在国外越容易得到尊重。所以,请不论身在何处,争取为祖国做一些事。
    现在签证越来越轻松,所以不用太紧张。特别是读LLM的,只不过一年,花费少。如果有奖学金就更好办。首先是资金证明。主要是存款单,我签证以前听说要半年以上存单,但我的经验是存单没有半年时间也可以,只要证明你有钱。然后有父母的收入证明,家里的房产证明,所有证明你有钱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做证明,证明你完全有能力支付在美国的学习经费。父母同自己的血缘关系以及父母同意资助自己学习的文件最好公证,中国的公证员懂得要做成中英文版本。第二是与中国的联系:这点,大家就可以自己想了,越多越好。只要证明去美国后,一定会回中国的理由。
   面签准备。先办护照,到公安局、派出所办理。然后打电话到大使(领事)馆预约,可以到美国大使馆网上查询本地属于哪一个大使(领事)馆,其预约电话号码。再到中信银行交费(100刀???),可以用人民币交费,拿到交费证明。最后到时间,去大使馆排队面谈。
    面签。面签过程在太傻等网站上太多了,这儿不重复。笔者2006年7月面签时,因为材料足够证明资金和联系。结果签证官水得可以,没几句就让过了。


3.   在美学习、生活
    笔者在美国学习的9个月,是笔者生平学习心理压力最大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并不难,大家都是读过法律的人,中美法律,有不少相同的地方。难的是语言。开始几个月,上课听不懂,一头雾水很正常。下课后,自己看书补齐,向美国同学借笔记很重要。只能用一个被很用得很烂的词形容:努力吧。总之,GPA 要高,成绩要好。
    美国的学校住宿必须自己解决,所以去美国前,一定要先从学校或留学地网站上联系好住处。有些学校会照顾留学生,为留学生提供临时解决办法。注意学校网站相关内容,特别是关于International student 的,可能得到非常大的帮助。
    美国各个学校都有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Chinese Student and Scholar Association, CSSA)在网上查到自己要去的大学的CSSA网站,有些里面有一种Mailing List,加入后,可以通过写邮件求助,也会收到他人发出的各种信息,包括租房,二手买卖,生活等等。


4.   考律考
    我相信,大多数到美国读法律的人都希望拿到一个美国的律师资格。大多数中国学生选择考纽约或加州的律考,因为这两个州都允许LLM学生考,而且这两个州的大城市、就业机会多。纽约州只要求美国LLM学位,即两门以上主干法律课(基本上所有的课都是),20个法律学分。加州要求有中国律师资格(执业???)证书。具体要求可上纽约州(www.nybarexam.org)和加州的律考官方网站查询。
    准备律考。笔者只参加了纽约州律考,就只能说纽约州律考。拿到纽约州律师资格,必须参加律考(Bar Exam)和执业道德考试(Multistat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Exam)。律考难,执业道德考试容易。
       纽约州律考每年考两次,2月和7月考试。大多数人考7月考试,因为美国5月是毕业时间,毕业后才能参加考试。一般两个月准备时间。
       纽约州律考内容主要有1. MBE (The Multistate Bar Examination)各州普遍法律规定及原则。包括Constitutional Law, Contract &Sales Law, Criminal & Criminal Procedure Law, Evidence, Real Property, Torts六个部分。2. NY state,纽约州独特规定。包括MBE六个部分的纽约州规定,以及Will, Corporation, Trust, Conflict 等等十几个法律部分。
       在考试形式上,分 Multiple Choices,单项选择题 (不是国内的多项选择); essay, 案例分析;MPT,(The Multistate Performance Test),法律写作。其中,Multiple Choices 分MBE的和NY 的,essay 都是NY的。MPT 只需要法律写作知识,不需要了解任何法律规定(考卷中会告诉你要用到的任何法律规定)。
       时间和分数分配如下,总分1000分,不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折算的。
       Day 1: One Multistate Performance Test (MPT) question (worth 10%), five NY essay questions (worth 40%) and 50 NY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worth 10%).
AM session (3 hours and 15 min.): 3 essays and 50 NY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PM session (3 hours): 2 essays and one 90 minute MPT question.
Day 2: MBE (worth 40%). 100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each in the AM (3hours) and PM (3 hours) sessions.


       (摘自www.barbri.com
       律考可以选用笔考或笔记本电脑考。电脑考只是essay 和MPT 的答案用电脑写,其他与笔考相同。电脑考需另外交几十美金。在美国读法学院,美国学生都是用笔记本做笔记,笔者也习惯了这种上课方式,而且,电脑答题,干净、整洁,推荐使用。当然,根据个人情况自己确定。
     美国纽约律考看起来复杂,实际上题目比国内律考简单,难点还是在于英语语言。你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即使LLM在一年学习中,绝大多数课程根本没有接触过,但两到三个月的复习,包括完全考自己复习的学生,都完全可以应付考试。
       补习班,主要是PMBR 和barbri 两种补习班。PMBR 只复习MBE部分,barbri 复习所有内容。2007年,barbri 3000 美金。大多数参加律考的美国和外国学生都参加补习班。但是,不参加,同样也可能过律考。不过,复习心理压力大些,复习必须更用功些,准备的时间应该更宽裕些。参加补习班,还是轻松点。
       复习资料,主要是PMBR 和barbri 的补习班材料,参加补习班的,补习班会自动发给。自己复习的人可以从www.ebay.com或用barbri material 在google上搜索后购买去年旧教材。教材内容几乎年年一样,没有区别。PMBR 有三本,barbri 包括课堂笔记共9本。如果用barbri,不是所有的都必须读,课堂笔记这一本非常重要,一定要看。自己复习的人,千万不要买空白课堂笔记。一定要美国学生记得完整的课堂笔记。练习题一定要做,做得越多越好。MPT 练习一部分就好。
       Barbri 补习班一共上课2个月,有一定的进度安排。自己复习的同学,如果自制性不强,可以从www.barbri.com 上下载进度安排,根据进度复习。自制性强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复习。不过,自己复习最好给自己多一点时间。
       考试在纽约首府Albany 考试,据说也可以在纽约市考。笔者在Albany考的。提前三个月以上预定旅馆, 据说否则就定不上了。
    MPRE 考试,全美国统一考。一年4次,考试比律考简单很多。3个小时,60道单选题。笔者建议在考律考前考MPRE 的考试内容和律考的一部分重合,MPRE 考试,可以算是预先学习律考内容。复习资料主要是 barbri 补习班出的一本MPRE教材。参加者可以在任何州参加考试,考试时选择把考试成绩寄送给一个参考人选择的州。MPRE 复习一个星期就够了。


5.   工作
    笔者正在这个阶段挣扎。所有在美国读书的外国学生都可以申请一年的OPT (option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这一年中,可以在美国合法工作。一年后,如果想继续留在美国工作,就必须让老板为你申请H1B 工作签证。
       LLM学生在美国非常难找工作,机会有,但少。纽约大学sponsor 一个LLM学生的job fair。每年一月举办,只有20多个学校的LLM学生有资格参加 (International Student Interview Program, ISIP), 二月有一个针对tax 专业的LLM  job fair。话题又回到申请学校了,申请学校时,可以把学校对LLM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作为一个重要衡量尺度。争取申请到LLM学生容易就业的学校。
    最后,祝大家一切顺利。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