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In @ Columbia with scholarship, Wharton, chicago with scholarship, Yale

一直在论坛上潜水,从这里得到太多。2013刚刚过去,将我的申请也总结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之前的帐号密码被我弄丢了,所以就换了一个新的上来,不知管理员是否能帮我找回,先谢过了)



背景其实挺普通的:


新加坡NUS本科,GPA 3.6,GMAT 760(99%),一次;

在新工作,亚太项目管理/投资并购经验,上市公司BDDirector;


四所学校全部申请的是Round 1(Columbia是early decision)。Columbia来得最早,11月面试完第三天电话就打来了。那天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困,晚上10点多就睡着了,10点半被电话吵醒。朦胧中看到是纽约的号码,立马就清醒了。电话那头的Amanda直接上来就是恭喜,说是她今天早上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我说谢谢,and this is the best news I have ever got。她接上一句 then let'smake it even better! 然后就给了一大笔奖学金。那晚我一夜未眠...之后的Yale我似乎有预感,那天晚上我从香港飞回新加坡,10点半刚下飞机Yale的电话就来了。17号早上我就想着是Wharton出结果的日子,结果到下午一忙居然整件事情就忘了。晚上八点半我正在超市买东西,电话来了。我一看PA的号码,心说不会这么早吧,美国东海岸现在可才7点半呀。结果我一接电话第一句就说“Thanks for your hard working!”,对方笑了半天。通话完后居然忘了在超市里买瓶酒庆祝...遗憾...然后就等着19号Chicago出结果,可没想到18号晚上我在楼下刚跑完第七公里电话就来了,Meghan告诉我她特意提前一天打给我,我说why,她说因为我要给你奖学金...



回首一年前,当我决定要申请MBA时,身边的大多数人都不理解。在外人看来,我去读MBA完全是在浪费金钱和时间- 我刚跨过三十岁的门槛,事业和家庭都相对走上了正轨。从职业发展上看,作为公司管理层中最年轻的Director,相对较早的起步已帮助我在业界积累了良好的人脉和商业资源;从收入上看,我三年前的年薪就已超过美国top 3商学院毕业生的平均线。正如我的一位挚友问我:你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花费20多万美金和两年的时间,然后毕业后刚开始的收入绝对不会达到你现在的水平。请问,你是来支持美国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吗?我的这位挚友是Chicago计量经济学博士,为我分析得很透彻。事实上,在一年后的Columbia的面试中,我的面试官也同样问我:按你现在的背景,你不觉得去读MBA对你来说是stepping down吗?我用当时对我挚友同样的答案回答了他:我不知道这算不算stepping down,我只是知道,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很多事情是我们“应该”或者“不应该”做的 - 但只有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件事情,是我们真正想做,并且还有足够勇气去做的。而恰恰是这样的几件事情,定义了你最终会成为怎样的人。



请不要误解,LZ也是凡夫俗子一个,爱钱爱得要命。LZ十几年前来新上大学,不依靠父母,一路走到今天,我喜欢用自己赚来的金钱给自己带来物质的享受,这也是对努力和付出最大的肯定。然而,这十几年来,我走过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完了两本中国护照和两本新加坡护照,做学生时我没觉得自己贫穷,到现在我也没觉得自己富有。记得当初在新加坡毕业刚开始工作时,薪水只有两千多新币,我当时就傻傻地算了一下,按这个速度自己要不吃不喝到58岁才能存够100万。如果有一天能拥有100万,那应该是这辈子最幸福的一件事情了吧。然而,当我几年后真的赚到自己人生第一个100万的时候,那种期待已久的兴奋的感觉只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这件事情曾经一度令我十分困惑,也正是从那一刻,我开始探寻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是自己真正的自由之路。回首走过的路,有很多曾经确定的答案都似是而非,而我只是越来越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金钱能够带给我的快乐十分有限,并且在未来会越来越少。正如宗萨仁波切说的一样,我们在孩童时,都会沉迷于自己心爱的玩具,然而长大之后却不会再去玩它。玩具并没有改变,它也无分好坏,长大后的我们只是心中有了其他的向往,才会自然而然地放下手中的玩具。我想,对金钱,对物质莫不如是。特别是近两三年来,我发现自己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曾几何时富有挑战的工作变成了得心应手的例行公事,我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会议走到另一个会议,从一个项目转到另一个项目,我发现我在不断的重复自己。手中成就的项目越来越多,合同的金额越来越大,看似美好的时光日复一日的过去,然而我却没有变成更好的自己。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停在原地很久了。我不怀疑我现在和未来都拥有很好的生活,但那却不一定是我想要的精彩的人生。《Battleship》中Admiral Shane对Alex怒吼:“What is wrong withyou? You've got skills. But I have never- EVER seen a man waste themlike you”这声音在我的心中也同样震耳发聩。不要浪费天赋,不要浪费人生。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应该担负的最大的责任吗?我开始思考,究竟,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希望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本杰明巴顿说:“我们可以度过美好时光,也可以虚度光阴,但我希望你活得精彩。我希望你能看到令你惊叹的事物,我希望你体会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遇见具有不同观点的人,我希望你的一生能让自己过得自豪。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活并非如此,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来过...”我一直记住这句话,因为它时刻提醒我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三十岁之后,我时常在想,人生可能就像一本书,这一章写完了,不管再如何华美亮丽,但终归要翻过去,开始全新的下一章节。因为不到最后,你永远不会知道结局是如何的精彩。而Hell Boy说:“What makes a man a man?It's the choices he makes. Not how he starts things but how he decides to endthem - 是什么造就一个男人?是他所做出的选择。不是他如何去开始,而是他如何决定去结束!”我想,也许现在就应该是给我自己过去的那章人生划上句点,勇敢地开始新的一页的时候了。



席慕容在《青春》里写道: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记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这句话,是我在一位伪文青的书签上看到的。LZ作为一个直男,是绝对不会去看席慕容的。虽然决定申请MBA,但LZ的开始却异常艰难。在职申请的筒子们都知道我在说什么。LZ虽然从小考到大,身经百战,但在考GMAT之前,已经有七八年没有参加正式考试了。并且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基本没有整块的时间拿来复习。我把所有的资料都放在iPad里,不管是出差的路上,飞机上,会议间隙,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一开始完全看不进,SC第一次做正确率还不到40%,但我却一点也不急,相反我倒很享受这种熟悉的感觉。GMAT的难度反而激起了我愈战愈勇的斗志,让我似乎又回到了备战高考的日子。由于时间紧迫,我告诉自己只有考一次的机会,绝对没有后面再刷分的可能。从正式决定要考,满打满算在职复习了两个半月。好在出来的成绩还可以,IR还一不小心拿了满分。不要问我IR是怎么做到的 - 我.真.的.不.知.道.



接下来就是选校了。同样,由于自己的背景,我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也许是自己的最后一次申请机会了,如果现在不去读,可能这辈子就再也不会读MBA了。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朱可夫元帅在轴心国150万大军和12000门火炮面前沉重的对自己的士兵说:永远不要考虑列宁格勒一旦失守怎么办,列宁格勒不能失守,苏维埃祖国没有退路。同样的,我也没有退路,既然决定要去读MBA,那么就要读全世界最好的。我破釜沉舟地把自己的目标限定在美国Top 10。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职业目标,把关注点放在了Columbia,Chicago and Wharton。最后再加了一所Yale -- 选Yale的理由是我太喜欢她的校园了。虽然SOM很小,但整个Yale校园绝对是我在全世界看过的大学中最漂亮的。而且2014年SOM就要搬去全新的Evans Hall,硬件上绝对是一流的Facility。这里要说一下的是Columbia的硬件条件,大家都在说CBS的建筑老,设施年代久远,地方不够,可是我自己看过之后感觉还行啊。而且Columbia整个校园小是小了点,可放在曼哈顿一看那就不小了。此外校园的建筑还是有老牌藤校的风格,我本人十分喜欢。

收藏 分享

thanks for sharing

TOP

many thanks

TOP

thanks for sharing

TOP

我当时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想这三个问题。应该说,直到现在我仍在思考。今天回头去看这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收获反而不是现在的结果,而是给了我生命中宝贵的一段经历让我来认清自己。对,这就是回答问题的关键 - Do you really know yourself? 很多人都问我在申请材料的准备中如何脱颖而出,如何去differentiate。我认为,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回自己,be yourself。这个看似简单,老生常谈,其实不然。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不可能有另一个人和你完全一样。当你用材料反映出真实的自己,反映出自己最好的那一面,自然而然地你就能呈现一个与众不同的candidate。然而,认清自己是一个简单又复杂,愉悦又艰难的过程。人生是一场与自己的激战,一次自我升华的追寻,一条永无尽头的修行之路。就像我刚开始健身的时候,认为需要的是身体的基础和科学的训练。但其实光有这两点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一颗强者的心。当你在做完75公斤,面对80公斤的深蹲时,你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再一次爆发,你还需要充满信念能举起它的一颗心;当你做到第六组硬拉,已经精疲力竭,酸痛布满你的全身,你需要再多拉一次,此时此刻,你需要的是一颗坚持下去永不言弃的心。这一点,不光健身是这样,任何一样东西,都是这样。在人生的赛场上,你的每一次突破都需要你克服内心的各种弱点。也正是在这样的瞬间,你才会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你自己。我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无时不刻都在自我挖掘,自我内省。这是心智的极限挑战,然而也是最令人欣慰的感怀。我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理解自己数年前的那个选择原来是出于怎样的理由;我会偶然发现原来一路以来的我为何会具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弱点;原来记忆里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对我实际产生了远未发觉的影响;我也会更深刻的了解我为何会成为今天的我,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人其实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原来他也有太多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回望我的2013申请季,我很骄傲。不是因为结果,那在大牛面前根本不算什么。而是庆幸自己能在过去的这段岁月中做到无愧于心,在整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那种坚韧不屈,决不妥协,坚持到底,不断成长。在内心战场上打败自己,征服自己,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为什么不让旅程更精彩一些呢?就像郑予愁的诗中写的: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有梦的人们。也再次感谢论坛。版权所有,可以转载,不过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大家有什么关于申请的问题,可以在坛子里提出,我会尽量解答。谢谢大家!

TOP

在美国Campus Visit转了一圈我自己对每个商学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所以我强烈建议有时间的筒子们在开始申请前都亲身去感受一下。在校园里走一下,去旁听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在读的学生作下交流是了解一家商学院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当然,你也可以只按照排名和名气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商学院,但我觉得作为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首先你得真正的enjoy这个过程。Top 10每一家都有着它独特的气质,你的气质是否相符,是否可以融合,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Fit。这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可又的的确确非常的重要,无论是对于申请人还是商学院自身。因为一旦你毕业,这一辈子都将永远是XX商学院的校友,你是否能够对外很好地代表着学校是每一间顶尖商学院非常看重的一件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申请材料中一再突出Fit的重要性。


从美国回来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倒排计划,具体到每一周要完成的任务,直到每所学校的deadline。MBA的申请是一个系统性的持久战,在相对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体力和脑力持续地激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and nobody said it will。然而,像《圣经》里说的一样:凡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每一个经过申请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在这条路上,我们都需要牺牲很多。但最大的成功不正对应着最大的牺牲吗?我向很多人都推荐过《How bad do you want to success》(http://www.youtube.com/watch?v=WTFnmsCnr6g)。每个人都说自己想要成功,但实际上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想。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些人渴望成功还不如他们渴望party,还不如他们渴望与朋友在酒吧坐上几小时,还不如他们渴望窝在沙发里看肥皂剧,甚至还不如他们渴望一大份薯片和一杯可乐。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其实没有他们想的那么渴望成功。你想要得到大多数人没有的,你就要准备好失去大多数人都拥有的一些东西。在别人高谈阔论,夜夜笙歌的时候,你是否愿意沉下心来,静水深流,让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发芽,直到参天入云,根深千尺。我把自己最欣赏的凯尔特人队的一句slogan打印出来,贴在书房我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地方 - What hurts more, 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在那些无眠的夜里,当我被essay折磨得痛不欲生时,当我对自己感到怀疑,对目标感到迷茫时,我都会看见这句话。我会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我不是天才,只是个普通人,然而此时此刻有那么多比我优秀的人比我更努力,这样的事实让我不敢有丝毫的停歇和懈怠。因为我知道,今天你的哪怕一点点懒惰和放弃都会让未来的你后悔不已。每当想到这里,看着窗外的茫茫夜色,我的心中却无比光明。科比说他如此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每一天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我现在才终于真正明白他在说什么,因为现在的我也知道凌晨3点,4点,5点,6点的新加坡是什么样子。

我曾经看到一句话,说很多人都说寿司不好吃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吃到真正的寿司。同样,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以为在整个申请过程中考GMAT是最痛苦的。现在看到,那是因为我根本没有意识到痛苦为何物,直到我开始写essay...由于Columbia的申请时间最早,我也是最早从CBS的essay入手。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因为Columbia历年topics的文字和表达方式尽管变来变去,但始终会让你回答最fundamental的那三个问题 - What's your short / long term goal? Why MBA? Why Columbia? 从CBS的essay开始写,会逼着你写出这三个问题你自己的答案。而一旦你想清楚这些答案之后,当你在写其他商学院的essay时,无论他们有没有问你这些,实际上你对自己怎么写,要写什么都已经十分了然于心了。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copy & paste,实际上我在写完CBS之后,其他学校的essay我都是全部重写的。但那个时候,我已经很清楚地知道要表达哪些内容,我要传达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当然,万事开头难。尽管CBS的essay是个不错的开头,但写起来绝对不轻松。记得当时我在北京出差,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完之后我给总部打了个电话,说我需要推迟三天回新加坡。我把自己关在酒店里三天三夜写出了CBS的第一稿。在之后的几周内我修改了五稿。在改到第六稿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说的东西,全部推翻重新写,其间的艰辛只有自己才知道。到最后定稿时,我一共修改了22稿。


有人会问,究竟怎么写呢?Well,2300多年前,柏拉图提出了他的永恒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我看来,所有顶级商学院的essay无论如何怪异,如何难写,究其本质其实都是在写这三个问题。君不见所有顶尖商学院的Admission Blog上反复强调着一件事情 - we want to know you in person. Essay中和interview中所有的behaviorquestions实际上都是在问你是谁;MIT的push beyond your comfort zone和Stanford的what mattersto you most就是在问你从哪里来,你拥有怎样的过去,过去如何联系到今天;CBS的why MBA和Wharton的why Wharton以及所有所有的careergoal questions难道不是在问你要到哪里去吗?所以说,想清楚了这三个问题,基本上任何学校的essay就成功了一大半。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