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1
- 积分
- 1975
- 经验
- 1975 点
- 威望
- 182 点
- 金钱
- 657 ¥
- 魅力
- 494
|
[转帖]一年来MBA的感受和经验
本帖最后由 stream 于 2010-5-30 18:57 编辑
在这个版上受益良多,今天写一些申请一年来的感受和经验。希望对后来的申请者有用。所有观点都是我个人的理解,欢迎指正。大家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批判的吸收。
1. 考试。 GMAT不是说过了700就行。特别对于那些工作经验小于4年的申请者。你的论文吹破了天,从你的简历也会知道,你不会有太多的领导经验。特别是大公司,我还没看见谁从学校出来,4年当上经理的。所以考试分数是给你增加筹码的地方。我的建议,对于小雨四年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至少750, AWA 5.5. 而且分数高,拿到奖学金的机会高。
2. 国外的申请者比国内有优势,错误思想。我在美国生活了将近十年,而且在硅谷工作了3年。自认为比国内的申请者有优势,至少语言好,文化通。但是回想起来,学校招国际学生的目的就是要不同的理念和文化背景,要我还不如要美国学生。所以放平心态,把自己同他申请者放在同一个起跑线。在国外也可以是你的劣势。如果国内申请者面试时语言不过关,还有情可原。你在国外生活,英语说的差,就说不过去了。
3. 申请小组不能帮你所有。申请小组是一个催促的作用。如果你完全依赖它,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大家都是头一次申请,大家和你一样没经验。别人给你提的意见,有对有错,如果你什么都听别人的,你的论文写不好。我一开始写的论文都很新颖,被大家鄙视了。说要开门见山,自己没有原则,所以改了。现在有点后悔。我的小组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申请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如果各位不是囊中羞涩,还是找个好的咨询。至少,他可以帮你改简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简历,更不知道如何写突出自己商业才能的简历。我看到一个人的简历上竟然有大大的”Americancitizenship”, 不知道这个能给她加多少分,还是彻底的不professional.
4. 申请轮次不是每一轮都一样。对于背景不是很强的申请者,你还是要赶early action or first round. 原因很简单,等到second round的时候,studentpool已经很大了,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能人,除非你有惊天之才,很难把自己突出出来。今年的tuck录取就是一个例子。
5. 提交之前好好检查一下。最好还是让别人给你看看,因为你自己对材料太熟悉了,所以不认真。我想大家都一文多用,那您要看看是不是把学校名称改了。申请学校A, 但是论文写的是B, 绝对是ding, 哪怕是你有惊天之才。这不是我说的,tuckadmission office 的人说的。他们还提到他们的career goal 和另一学校的career vision完全是两码事。如果你套用,一看就没诚意。
6. 面试不是on campus最好。我说说我的面试。我住在西海岸,做红眼航班到东岸面试。白天上班,晚上定机票,酒店,租车。等我忙完这些了,我也累得不行了,没有花很多时间在面试本身上。经过一夜的红眼航班飞到哪,然后再开几个小时的车,面试效果可想而知。后来我改策略了,找校友当地面。由于有很多准备时间,所以问题准备得很充分,自信心大增。西装没有经过皮箱的蹂躏,自然非常笔挺。Bottomline: 面试效果非常好,校友很满意。
7. 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商学院申请历来是个神秘的过程,他们自己都承认。考虑的因素太多。所以别人录取了,你没录,除了说明你这次没运气,说明不了什么。别哭,别气馁,别心疼钱,忘记过去,接着申。今年没时间了,明年申earlyaction or round one. 总有一次,幸运之神会撞倒你的。
最后祝大家申请成功。也呼吁那些录取的兄弟姐妹,多参加一些ADMISSIONCOMMITTEE 的活动。如果我们有很多面试官,我想我们的后来人是会受益的。整个中国强大了,我们的子孙就不会挤30%的国际学生名额了。因为我们是CITIZEN, 70%属于我们,governmentloan 属于我们,未来属于我们。至于那30%,谁愿意来中国,谁挤去吧。前提是先交250人民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