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AWA经验篇汇总

AWA, TWE: 银线穿玉珠-作文之我见

前言: 三年前,因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作文水平不错,考前一天看了一篇TWE范文,结果考出一个郁闷无比的4.0。 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

对我而言, 一篇好的作文就是银线穿玉珠。 结构清晰, 用词精确。

结构: 银线

1. 开头部分- 开门见山

不要绕来绕去, 特别是应试作文。 老师只有2分钟看一篇, 当他看到第三句还不知道你究竟想讨论什么话题的时候,一定已经烦了!

个人比较欣赏的结构:

第一句话,提出问题(提出论题, 现象等等)

第二句话, 概括论述一下大概有几种观点。

第三句话, 提出我的观点。

第四句话, 以下我会从哪几个方面论述。

2. 正文部分- 先声夺人

网上有人喜欢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前,说说反方的观点。 我个人不喜欢这种结构。 买水果的时候, 我们会把最好,最大,最新鲜的放在最前面。 目的很简单,我要先声夺人。下面具体说说第一段的结构。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结构。

第一句话: 提出该段的中心论点。

第2-3 句话, 具体解释阐述

第4-5 句话, 举例

最后一句话, 总结一下。

这种结构我称之为, 紧扣主题。

第二段,第二段一定要,否则文章显得单薄。 同时也避免了把不同的论点全部塞到一段里面。 理想结构如下:

第一句话, 某某东东不仅仅....... (不仅仅的内容是对第一段的概括),而且...... (而且的内容是本段的中心)-这种结构, 我称为,环环相扣。

下面的结构基本同第一段。 当然并不是每个题目都能这样的。 因为有的论点仅有并列关系,没有递近关系。

第三段, 如果时间够建议写。

3. 转折部分-滴水不漏。 其实转折部分也是属于正文的。 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这里我单独列出来。

这里我还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我特别喜欢把这段放在最后部分。 我的目的在于告诉看文章的人: 我的论证滴水不漏! 具体做法有如下:

a. 反对党说,你说东东其实是有缺点的。 比如。。。OK。 没错我承认。但是, 这些缺点是很容易解决和避免的。 比如。。。。

b。 反对党说,反放的观点其实是有。。。优点的。比如。。。 OK。 没错我承认。但是,你说的优点其实不如我方的优点多。

c. 反对党说,你说东东其实是有缺点的。 OK。 没错我承认。但是, 这些缺点是特例。 就一般情况而言, 还是。。。 所以不具有代表性。

d. 反对党说,你说东东其实是有什么什么问题的。 OK。 没错我承认这种现象。但是, 对于这些现象, 我有不同的解释。 我的解释是。。。。 实际正好证明我的观点。

e. 反对党说,其实。。。 也是很重要的。 OK。 我无意诋毁。。。的重要性。 但是我更想强调我的观点的重要性。 因为我的是最根本的。 没有我的做基础, 一切都白搭。

注意这一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表示一下观点全面,说说别人的看法。而在于使你的论述更强!让人觉得, 你们反对派的意见其实我都考虑过了。

结尾部分-简捷明了。 重申一下自己的观点。 可以提个suggestion 什么的。 但是千万不要没事找事做的来个转折, 表示一下中庸之道。

内容部分- 玉珠

内容重不重要? 废话, 你以为e-rater真的那么好骗? 还是不要拿自己的银子开玩笑了。

1. 句式多变- 长短句结合。 为了表示写作水平, 很多人都喜欢用长句子。 我的看法是, 3个长句子(复杂句)后面, 请你用个短句子, 简单句什么的。 让看作文的老师歇口气吧。 这叫有张有驰

2. 句式多变- 不要用一种句型。 特别是每段的首句。 太明显了,典型的枯燥。

3. 用词- 不用模糊词。

举个例子吧, 名词动词形容词中都有模糊词。

名词如: something. 什么叫something? 几乎任何东东都可以用它来指代。 看作文的人有什么感觉? 这人语言贫乏嘛。 根本不会用具体精确的词表述。

动词如: make, do, take. 查查字典吧。 看看这三个词,有N多意思。 当然,take advantage of 之类的词组不算。 因为词组的意思总是非常精确的。

形容词: good. 什么是好? 好老师可以是: responsible, 也可以是experienced. 好子女可能是filial 也可能是agreeable....... 好的意思太多了。 所以也是不精确的词。

4. 用词-不用重复词。 超过三次以上,务必注意!

举个例子,比如说名人, 表达很多, a famous person, a well-known person, an eminent person, a VIP, the noteable, social elite, superstar, star, the big names, celebrity. 太多了。 你干吗要抱住一个famous 不放呀。

但是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 很多词的shades of meaning 的不一样的。 用前请查字典。 乱用不如不用!

5. 用词-用法正确。

最近看作文的时候发现,更多CDer 开始用比较sophisticated 的词。 这本来是一个好事。 不过看到大家的用法乱七八糟, 实在头疼。 据我估计, 大多数词是用词霸上面查来的。 那个词霸, 如果你就这样用, 请你还是把它卸载了吧。 一定要查字典。 最好是longman. 尤其是动词!

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这样一个句子。 水果富含维生素,肉类富含蛋白质。

Fruits are rich in Vitamins. And proteins abound in various meats. 大家注意,同样是富含, be rich in 跟abound 的句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最后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6.0,想说拒绝不容易!

收藏 分享

我考试时写的作文

AI-109

Should the employees have full access to their own personal files, such as certain confidential materials? The problem seems to arouse controversy between different opinion groups. Whereas some may advocate that employees should be granted such free access to their own personal documents, other may strongly oppose that giving the employees full access to their personal files will bring about a possibility that the people supplying that information would not be likely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candidly. Recognizing that a more proper solution to the question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incorporating all relevant aspects, I would like to advocate that employee should at least have the right to see their own personal document of the performance rating.

Firstly, I believe that when personal files, such as performance rating are kept away from the employees, these documents mean no more than waste paper to the employees. Giving the employees free access to their files of performance rating will give the employe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works, their performance and themselves. Inconfident employees will realize they are actually not as incompetent as they thought, while complacent employees will be aware that they are still lacking in some aspects.

Secondly, performance reports can be used an efficient incentive to encourage the employees to make progress in their jobs. The employees’ salaries, their opportunities of promotions and raises can be established on the performance rating system. By giving the employees free access to their performance reviews, employers make it clear on which aspects the employers can make improvements.

Thirdly, granting employees free access to their performance rating will guard against the possibility of prejudice and unfairness from the side of the information-suppliers who make the performance rating. Seeing such files can clear out the employees' doubt that the reports on performance rating are personally-bias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m. In my opinion, this realization of being treated fairly itself will boost the employees' interests in their jobs and help them to build up their confidence.

Some of my dissenters may contend that giving the employees access to their personal documents will exert an ill influence on the credi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itself. Admittedly, it may be the case. However, since there is no need to keep the names of informants on the documents, the negative effects can be easily avoided.

In final analysis, because of the above-mentioned reasons, which probably interweave into an organic whole and become more compelling, we are safely arrived a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mployees should at least have full access to their personal files such as performance rating.

AA- new 1

In this argument, the author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city should plant artificial flowers instead of real flowers in big decorative pot on Main Street. The author's line of reasoning is established on his assumption that by planting plastic flowers, the city can save money. To support such an assumption, the author cites three supportive examples: last year, the city contracted with Flower Power to plant a variety of flowers and to water them each, yet by midsummer many of the plants were wilted; although the initial cost for plastic flowers is twice as much as real plants, the city can save money after two years; finally, public reaction will definitely support the proposal. At the first glance, the argument seems to be somewhat convincing. However, a close and deep reflection reveals how groundless and problematic it is.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I should elaborate the main flaws in the argument.

In the first place, the author fails to explore the real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e death of the plants and flowers. Instead, he makes a gratuitous assumption that more frequent watering is needed. However, the author fails to substantiate his point. In no case can the mere fact that the flowers are wilted help to build up such an assumption flawlessly. It is possible that many of the plants were wilted because they required drier soils for survival and thriving. Unless the author can build up a caus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rvival of the plants and more needed watering, the assumption remains questionable and open to discussion.

In the second place, the author mentions that planting plastic flowers means the saving of money in the long run. However, the credibility of such an assertion has yet to be established, especially since the author ignores to point out that most of the plastic plants will last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One obvious rebuttal to the author's reasoning is that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a majority of plastic plants, if planted on the Main Street, can only last for at most two years without the protection from direct sunshine. In such a case, the author's assertion that planting plastic plants will save money is of dubious validity.

In the third plac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public will certainly support his position, as over 1200 Gazette readers said that the city wastes money and should find ways to reduce spending. Yet, such a survey result is neither representative nor reliable. Actually, it is rather misleading, since the author lacks direct evidence to buoy his assumption that the viewpoint of the 1200 Gazette can largely reflects the opinion of the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 Besides, even if most of the residents do favor for a reduced spending, they may not necessarily consider the author's suggestion a proper way of reduction in expenditure. Therefore, the author makes a hasty conclusion that the public will support his position for sure.

To sum up, because it is plagued with the above-stated fallacies, the argument is flawed. To buttress his argument, the author should provide more direct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planting plastic plants will be more money-saving than planting real flowers. Moreover, the feasibility of plan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plastic plants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dditionally, a more related and reliable survey showing the real support for the author's recommendation will also cement the author's position.

TOP

收到成绩,AWA 5.5
AWA只准备了一天, 所以比较满意. 做总结如下:

1. 要有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结构, 无论题目是什么都可以用
2. 要举例, 我举的是本人在工作时的例子,建议没有实例也要凑一个
3. 注意段落结构
4. 要用关键词, 将别人用过的好的词汇记住,比如:substantiate, consequently, 等等..
5. 应用平时做CR时看到的错误逻辑, 把能想出来的都写上.

时间应该够用, 我不会盲打, 但是两个指头还算快, 每个文章都写了至少四段, 前三段都很长,但是由于有些部分不用想直接打, 写完还有充分的时间检查一遍并做改动. 因为我自己第一遍写的东西总是不如检查后再revised的, 所以特地留时间做改动, 还纠正了拼写或打字是的错误.

我在考试前先把能想起来的词都写在考试中心的纸上, 考试的时候看两眼. 后来听说不能考试时打草稿, 还有点担心.

祝大家考试顺利!

TOP

几周前GMAT结束,发了个贴子,讲了点JJ,和感受.前段时间收到作文,也还可以,5.5.有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作文,是GMAT准备中我最不指望,也认为"不值得"投入太多精力的部分.我认为,作文,比起阅读来,是更需要长期功力积淀的,也就是说,要拿很高分(6分),需要有"学习"的劲,光有"备考"的苦劲,是不够的.我曾看到过拿六分的大侠写的贴子,也是花了很大的工夫,从基本做起,把题库做了个遍,练习了N次,把笔头功夫练到妙笔生花.最后胸有成足,拿下了6分.这是非常令人佩服的.
其实若有三个月或者更多的时间,这样做当然是很好,每天花一两个钟头练习写作,必有所成.然而,有这么多时间的不多,即使有这么多时间,往往也愿意投入到阅读,改错等上面去了.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个信心问题.做题是个被动的事情,写作是个主动创造的过程.很多人觉得写作很难突破,有点"悬"的感觉,也不知道如何着手以使得有质的提高.
先在说说我自己,我考过GRE,TOEFL,TSE,分数都不错.但是,作文却一直是软肋,因为不管你做阅读题,逻辑题多厉害,和作文没什么关系.作文要好,传统方法,无非以下:
1.大量背诵范文,最后无师自通,写起来顺手拈来,随心所欲.
2.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是上档次的杂志等,学习其中精华之处,加以记忆练习.
这两个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可见效果.别说GMAT,什么作文考试来了,都能从容应付.
然而,迫于现实,咱大伙都急功近利,什么事情投入少,见效快,就干.以上方法,好是好,能坚持的人不多,包括我自己,坚持两月搞个GRE等就要了命了,背单词也能搞个半年,但作文实在不乐意搞.
所以,就有了模版这个东东,也有点小争议,有人认为没啥用,有人认为是个万灵药.说说我的经验:我首先找一个内容丰富,具有相当长度的AA模版,考前几周我才开始搞作文(千万别学我,能早更早些).于是每晚背此AA模版,直背的滚瓜烂熟,目的是到时候可以按照N宗罪进行提取组合.AI模版哪个都不会长到哪里去,找了一个也背熟.AA相对容易,因为思路有规律,不像AI可以天马行空,每个人可以朝不同方向发挥,而且模版字数较多,因为套话多.AI相对要求真工夫高夫多些.
接下来,因为看到作文题库巨大无比,心想也没法都做一遍,但是那黄金八十篇,却不敢不看看,于是另外又从CD上找来一个范文比较全的WORD文件,一边看题目,一边看范文,心中结合模版,想象一下文章思路.就这样把常考的几个题目在心中过了一遍.然后上那个SIMU软件,试了两次,看看打模版+实际内容的字数和速度,了解自己到底能打多少字.
现在看来,字数非常重要.若能达到四百,甚至五百以上,非常有利.因为毕竟机器给分占主要,机器看什么?字数,语法,关键字词.人看结构,段落,文采等(我很怀疑那么两三分钟人能看出什么来).
说了那么多,总结一下经验:
1.对大多数人来讲,模版有用.要找,找个好的,全的(万用)模版,即写了应付各种题型的模版,根据自己习惯修改,字数加以充满,然后反复背熟.每天看题库,有时间,直接用软件写;没时间,心里默想.
2.看些范文,倒不是这些范文写的真有多好,而是里面有些句字和词用的地道的,可以记忆一下.自己心理构想的,和这些范文加以比较.
3.AI,既然不可能一步登天,我的意见,就脚踏实地,在模版的基础上,做到能够出至少两个思路,或者两个例子.总之,模版之外,每次能够有东西想的出来.然后,用自己熟悉的句式,严格注意语法,尽量放松,让思路开阔,把思路反复阐述,内容就丰富上去了.即使文采不咋地,但是,足以应付GMAT那评分机器.
4.AA相对容易,一看题干,很多时候会有不止两个毛病给你找出来,觉得大毛病可写,小毛病也可写.这时候,得理一下,选择两个到三个清楚的思路(即能清楚对上N宗罪的),轻松调动模版,就可以上五百字了.
总之,写作不容易,对付GMAT却并非没有办法,根据自己情况,方法正确,是可以上5.5的.思路默想的越多,练习的越多必然有进步.
另外,速度非常重要,好在有软件可以联系.速度越快,字数越高.当然这又建立在看题干后思路建立的迅速程度上.
6.考场上,看完题干,先把模版头中尾打上.然后再写内容.这好处是保证字数,心里有底,不至于连结尾也来不及,也就心情放松,有利发挥.
以上绝不是提倡投机取巧.不管考试还是学问都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是面对现实情况时,方法是很重要的.希望对各位有点小小帮助.

TOP

[推荐]Bucks無差別AWA心法體會(zt)
呵呵
AWA成績來也,沒有意外,一如預期,五分
如果就這五分單獨而言,當然不能算是令人滿意的成績
從「收獲/付出」的價性比來看,則實在令人滿意

經驗分享6分寫作牛人略過不看,以免浪費時間)

準備:
1.考前共寫三篇練習,大約只能寫280-300字左右,共一小時
2.AWA題目二小時全部瀏覽完畢
3.依老哥及新概念句型,自創言不及義通用template,二小時
4.再依template寫一遍,半小時,有信心胡言亂語定可上五百字後,沒再搞過AWA

成績:五、六個小時,五分

體會:
1.不須微言大義,就如上例什麼自律自尊的狗屁,不要想太多,應用「傻子原則」,題目說什麼就附和可以了
2.數大便是美,字少,除非你是林肯、沙土比啞,不然還是努力擠字吧
3.有template,非MBA者可保3.5-4分
4.舉例不需微妙精湛,敗者舉的例都令人發笑,網上正氣浩然的例子,不要說是背了,我連看都會暈倒
5.一定要看過題目,「言不及義」沒有關係,但不能「風馬牛不相干」的東東寫一大堆
6.腦筋死,不會轉的人,建議還是按照古法為宜。因「無差別流」需要高度的臨場「換句話說」以及「鬼扯」的能力

也許一次經驗不具代表性
二進宮後的成績,應該有一定的信心水平,再跟各位分享
另外,每人背景水平不同,千萬不可囫圇吞棗,應研究過自己的配方後,再自行調製服用,若不管三七廿一者,只是平添敗者罪過,善哉善哉~~~

敗者預祝各位即將應戰的兄弟順利,還有,先謝過各位的JJ

TOP

[原创]作文复习的一般步骤

鉴于很多网友提出对于作文复习感觉到无从下手,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经验,列出一个大致的步骤,请大家酌情采用,有不当之处请谅解和指正

作文复习一般需要1-2个月,我就用了两个月。我不太同意某些前辈所说的一个星期就能搞定作文的观点,因为他们的成绩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英语基础之上的。而大部分网友的写作能力是不太强的,特别是驾驭复杂的长难句的能力。因此,如果你认为你的基础不是太好,那么请你一定要多花一些时间在作文上。

首先要熟悉提纲,如果时间充足,那么尽量看过每一道题,思考一下如何展开,并且举出恰当的例子;如果时间紧迫,那至少要做到非常熟悉黄金80题,能够一看到题就知道如何写。有的朋友总是觉得写不出提纲,而其实孙远的宝典就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他的提纲基本上是很好的,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比较荒唐的理由,如果你自己有想法,那就尽量用自己的;另外,他也提供了一复杂句子的范本,个人认为提纲的句式非常漂亮,值得学习。

提纲写到一定数量以后,你觉得自己可以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了,那么就开始动手写你的处女作吧。记住,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在乎时间,哪怕用两个小时,不管语言怎样,逻辑是否严密,只要你能写完了,就是好的。你可以花几天时间每天只写issue或argument,做到尽快熟悉文章的套路和结构,比较熟练以后坚持每天写一两篇,同时慢慢压缩时间。当然写提纲是不能断的。

当你刚开始写了几篇作文的时候,一定会发现用的词始终是那么几个,句式也很简单。这时候你就要开始注重同意词汇的学习,我认为金山词霸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日复一日的积累一定能够使你的文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再谈谈句式的问题,这同样需要积累,有时间可以看一些原文,就近一些的gmat阅读就很好,仔细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尝试着也写一些这样的句子,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提高。

很多人苦于没有话说,没有例子,我就是这样的人,平时不太会讲理,而且脑子又转得不快,所以想提纲和例子的时候简直是绞尽脑汁。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去大量阅读书报杂志显然是来不及了,你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多多向身边的人求教,两个脑袋肯定比一个管用的多。

最后谈一下我的几个小建议:

1。平时写作文先在记事本里,写完了贴到word里面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即使判卷的人给了你5分,而机器给了你6分,你也可以得到5。5

2。考前10天每天各写一篇,顺序不定,这样考试的时候不会有什么不习惯

3。开始掐时间的时候推荐使用小安编的摸考软件,写起来就比较有紧迫感

暂时只能想起这么多,考过有半年了,直到现在才写这篇心得,觉得实在有愧于CD上那些曾经给过我帮助的人。

说实话,写作文对于我来说极其痛苦,甚至超过了复习GMAT,它曾经令我一次又一次地抓狂,郁闷到想找人打假。每次看作文之前,我都会盯着孙远宝典上面的一句话“在你拿到6分之后,别往了一把火烧掉这本让你死去活来的宝典”。现在我拿到了6分,一个我几乎无法相信的实事,但是我依然好好保存着这本宝典,因为它让我一直记得,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原本平庸的我也可以把一件事情做的完美。我也相信,只要大家真心的付出汗水,也一样可以拿到AWA的高分!

TOP

管卫东的听课笔记之作文篇
作文
知道ETS出两篇作文的目的。
不是纯语言类考试,还要考写作能力、分析能力。
         语言分
判分点   
内容分
一 语言分:
1 单词拼写,语法错误。2 表达是否地道
分析语和综合语的本质区别。
① 用发音检查拼写
拼写   ② 用词先保证准确率
       ③ 适当背漏单词
                                        人称(单复数、人称代词、物主代词)
       ①清楚中英文简单语法的所有区别   时态
语法                                    修饰语位置
② 本时各写5-10篇作文,列出所犯各种语法错误。
③ 在25分钟内完成作文,剩下时间用于检查单复数、人称、时态
2 地道表达
① 用词的准确性及深度
② 句子表达满足现代英语的表达习惯。
③ 一段话中句子的顺序
④ 修辞
① 用词的准确度:
① 把以前学习的单词再背一遍,辨别所有相近单词的区别。
② 对一个的理解不要太死板。
③ 单词的深度。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同样意思的问题不要用两次,用一些自己有把握的不太常见的词,不要盲目地追求偏词和怪词。
② 句子
满足一般的表达习惯,掌握GMAT上讲所讲全部的句子表达。
1) 中文的一句话和英文的一句话非一 一对应关系
2) “什么东西怎么着”以这个顺序来。
3) 尽可能学会多用短语修饰表达
4) 连续性的修饰关系   
工程师有这么一种可以用于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原料,通过学习、实践经验,获知以数学、物理知识。                    
                                Be applied to                      gain
对于一件事可以有“n”重修饰,习惯要求:先短语修饰,再从句修饰。
5) 弄熟常规的十个介词。
6) 并列结构
修饰结构        从句的表达习惯要稍微灵活些
表达的紧凑性
  eg:An ensemble that performs A in which the other performs B is excuse from the reheaval after that concert.
十个介词:at、in、on、to、from、back、with
一句话的意群到了名词、代词、就可以认为1个小的意群的结束,主语写完了不着急写谓语。
A person who agrees to serve as a mediator between two warring factions at the request of both abandons the right later to take sides.
   起伏跌宕
1 适当加入插入语:①……, if any …… 条件插入
                  ②主谓插入,……,I think.
2 sb. However, ……
3 学会使用同位语或破折号的解释,独立主格。
4 陈述句之外,疑问句(反意疑问句)、倒装、否定句中,主谓位置调转。
5 省略结构
6 对谓语动词及一些形容词加些修饰
   现代英文表达习惯
1 避免歧异句
分词短语避免两边都有逗号
并列句中的省略结构极有可能产生歧义。
在比较中出现。
2 杜绝头重脚轻的句子。
  尽量先写实的,若是先写虚的,尽快把实的弄出来。
一段话中句子的顺序:
打头两句比较清楚地引出这段话要写的方向,然后用三五句论述的话去论证这个方向,需要用具体的例子表明概念。(不是每段都必须要有例子)
二 内容分
① 错误点是否正确
判分标准      ② 文章结构是否合理
② 对每一个错误点论述是否有说服力
Argument
(一)找出所给一段话的逻辑错误来。
1 现象类
   eg:调查发现吸海洛因的人都有吸大麻的历史,所以吸大麻导致吸海洛因。
2 范围差异
   原因A和结果B之间有范围大小的变化。
3 偷换概念
4 “割肉类”
5 循环论证
  把结论当作一个已知暗含事实用于证据。
6 动态和静态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过程与结果)
   因为某人努力学习,所以成绩好。
7 比较对象
   应该和谁比,及用的是否相对值。
(二)写哪个错误
1 所找错误是否在原文中所用笔墨最多的。
2 尽可能挑好写的错误。
   任一个推理都有一个“他因”的存在,任一个推理的本身都有错误的可能。
第一段:根据原文所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A→B,而这个推理至少依赖于两个假设,假设A和B有必然的关系;假设并不是A以外的因素影响了B,但是这两个假设都是不充分的,没有说服力的。
最后一段:综上所述,这个推理有一定缺陷,如果作者能把上述错误纠正,而且能够提供额外的证据表明别的错误,那么这个推理变得更加严密(充分)。
  第三段:围绕A→B的逻辑错误,他因驳斥。其次,原文论述的结论是B,而就我们的生活经验即科学背景,我们知道应该从A、C、D方面来探讨B所存在的原因,但是,原文在论述的过程中既没有告诉我们除A之外C、D的存在,也没有有力的指出,就对B的影响上,A与C、D更加重要,那么在这种就想当然的认为只是A→B,这个结论就太武断了。
  第二段:1 现象类
          原文之所以论述A→B仅仅是根据A和B是两个有先后顺序发生的现象(同时发生的现象),但是我们知道有先后顺序发生的现象,他们可能只是偶然存在,而并未有必然关系。否则的话,我们可以设想这么一个事实:C→D,如果上文正确,我们可以类推出C→D,但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结论呀。
          2 范围内差异
          原文之所以论述A→B,不过是因为认为A是一个局部数据,B是一个整体结果。但我们知道局部不一定代表整体,整体不一定说明局部,因为局部有特殊性,整体有一般性,举例。
          3 偷换概念
          不过是根据其中A和B在C上讲有一定的相似形,但A和B毕竟不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因此他们俩之间也未必有必然的关系,否则,我们可以假想一个事实:人和驴。
          4 循环论证
          原文在推理过程中在其结论B得出之前,在××处已经把B当成假想使用过了,这就犯了的错误点。也就是说,原文的推理也可以简化成B→B,而这个推理过程从本质上讲,和A根本没有逻辑关系的。
          5 “割肉”
          原文在推理中,在假设A、B有必然关系的过程中,其思维是不严谨的,因为在得出A→B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是必然存在的,而从原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主观地认为……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一个东西存在与否,是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来表明的,而不是某一个人假想的。而由于这个推理的思维不严密性,使A、B有必然关系的假设站不住脚。
          6 过程和结果
          原文仅仅考虑了有A就有B这个结果的部分事实,但常识告诉我们,有A的人未必有B,而有B的人根本就没有A,其主要原因是因为A在阐述一个过程,B在强调一个事情的结果,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结果是静态的,两者的关系不是必然发生的,而这些因素使得上述认为有A、B必然关系的假设站不住脚。
          7 比较
          原文是在对比……,而对比……在结果上所反映的是其概率的大或小,就我们的知识而言,概率所反映的是   ,但原文的推理过程仅仅是    ,而忽略了影响概率值的总量,这就使得    ,导致其原因和结论之间必然联系的观点大打折扣。

TOP

不算经验,只是经历。

7.23日考试,作文5.5。。

我复习的时间不长,一个月。其中大部分在与VERBAL纠缠,到头来,最让我费心的却是我最大的绊脚石。好了伤心的话不说,还是来谈谈我在短时间内复习作文的经验。可能非常简单,而且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情况来。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很多人在考试前都想在作文这一块做完美的准备,但是这对我不适合。直到上考场前最后一刻,我对黄金80题里任何一题都没形成一个最终的提纲,我在心里列的提纲很庞杂,到了考场上才能在时间的压力下做最后一轮筛选。

先谈谈我对AWA的感觉:

ISSUE:我觉得写GMAT AWA ISSUE要走题是比较难的,除非你写的东西太离谱。只要在题目的范围内,无论是论证,还是反驳,大家大可发挥自己的能力。有人觉得没东西写,我想那是没有放松自己的想象力。模板只是骨架,有了它你的文章不会倒,但不能代表就是一个人了,血和肉都取决于考试的人。如果嫌文章写不长,你大可以学学美国佬们翻来覆去讲一件事情的作风,但是这些“废话”的句型最好有所变化。

ARGUMENT:ARGUMENT的模式性最强,七宗罪是一个好东西,看懂了它基本上在判断上不会出问题。

我的英语基础算是中等偏上一些。4、6级都轻松拿了优,托福考的也很轻松,尽管成绩不是非常好。平时,我比较喜欢阅读(考试阅读除外^_^),但不太喜欢写作,所以每次考英语之前总有茶壶煮饺子,想得到,写不出的感觉。为了克服这种困难,我在短时间内做了一些工作。

1。看作文题。

我只看了黄金80题的题目。把其中的类型在心里总结了一下,然后理一理自己的思路。里面有些题目是可以相互启发的。我比较懒,一般不会轻易动笔,而且光看这个时候即使动笔也写不出东西。

2。范文。

我看了黄金题的范文,觉得大部分的思维和例证都比较美国化,不过有不少东西还是有参考价值的。看到好的论点、修辞和结构就多想一下,可以把他当作被选提纲中的一部分。

3。模板

我把几个模板(就是本版頂置的几个)看了一遍,把他们的相似处找出,不同处加以总结,加一些自己的话形成一个自己的模板。这个不难。本来我也不像这么费事,但是大家都说可能会雷同,所以,我还是这么做了。

这几个不是步骤,不是顺着做一遍就可以的,时间允许反复多来几遍。我想我下次考的时候会这么做的。

考前,我想,不写一篇,可能不行。于是动笔写了一篇ISSUE。直到上考场,我的PACE都没有练好,手忙脚乱的,两篇作文,时间都是刚刚够用,根本没事件检查。所以,单词最好一遍拼对,否则就玩完了。

TOP

[原创]作文5。5,一些感受
虽然总分很烂,只有680,但是作文拿了5。5,还是很高兴的,一些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1。我作文准备的时间很短,大概也是最后两星期突击的,感觉魔版对于Argument还算重要,对于Issue来说没什么大用,写很多空话还不如来几个例子实用,我Issue举了两个例子,据说多举例很占优势。

2。我上的是新东方的课,“七宗罪”总结地很好,熟记在心的话,Argument套套就行了。

3。我是9月26号考的试,Argument和Issue各写了十篇,用的就是本论坛九月机经总结,如果你来不及复习,建议把近期考的题目好好写一把,考中率很高,来不及写,起码也想一想,就这一点,向AWA总结的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

4。平时练的时候,用写字板,然后PASTE到WORD里改改拼写,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考前把写过的作文再看看,有个印象。

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考的时候别心慌,放开了写就是了,我Writing一向普通,都能拿5。5,要对自己有信心啊。:)

P。S。我也是命好,抽到的题目简单
Argument:就是因为过去几个月日用品卖的好,所以要撤衣服柜,多卖household products.
Issue:提供public service不仅对社会有利,对个人也有好处。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