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3
- 积分
- 1183
- 经验
- 1183 点
- 威望
- 107 点
- 金钱
- 320 ¥
- 魅力
- 171
|
北美求职经验点滴
我是今年六月从麦基尔大学获得图书馆和信息研究硕士的,但真正找工作从三月就开始了。尽管有思想准备,但在北美找工作的难度还是超出了预期的想像。在北美,大部份人是通过关系也就是亲戚朋友找到工作的,但我们中国学生就只能靠自己碰运气了。我主要还是通过美国图书馆学会和加拿大图书馆学会的网站上登的广告找工作。
准备一份好的北美风格简历是很必要的,说来容易,但大多数中国学生写不好,一是语言问题,二是格式问题。好的简历是完美的,就是没有错别字,用词准确,要用学术性英语写,突出你的技能,相关学位和工作经验。一般北美简历是两页。但简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每个职位的具体要求做相应的变通,比如突出CATALOGING的技能等。
COVER_LETTER是最关键的一份申请材料,一般是一页纸。一定要回广告中职位的QUALIFICATION的要求,而且要回答WHEN,WHERE,HOW得到这些经验的。用词要准确,一般每个大学都有CAREER CENTER,比如MCGILL就列出了样板的COVER_LETTER的和RESUME,并列出了可用的动词和形容词。要用学术性英语写。最好请中心的志愿者检查一遍。我还请志愿者帮我做了两次面试演习。这是很有益的。
一般的求职就是递交一份简历,一份COVER_LETTER,三份REFERENCE的名字,电话和电邮,其中一位REFERENCE必须是你的SUPERVISOR,最少有一位是你的同事。选REFERENCE也是很关键的,不是越有名越好,而是看他(她)是不是真心帮你。
我从三月份递简历,到找到工作总共递了有一百多份,得到了八次电话面试,三次正式面试。
机会最大的是六月份得到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面试。我是三月份在美国图书馆学会网站看到的广告,五月份得到了电话面试,是半个小时,问了四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TEAM_WORK的,第二个是关于DIVERSE PEOPLE,第三是问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第四是问对他们图书馆了解多少。看似很好回答的问题,其实不然,在北美,不用你讲大道理,而是要举例讲你WHEN,WHERE,HOW得到了比如TEAMWORK的经验,你对TEAMWORK的态度。时间控制很重要,我是半小时不多不少完成了电话面试。这是第一步。
他们一共收到了54份申请,选了最强的十五个人电话面试,然后再选九个人去现场面试(有三个职位,相当于ASSISTANTPROFESSOR),我在电话面试后五天就得到了现场面试通知,因为我住在蒙特利尔,去图森要转机,所以对方让我选时间,我选了6月6日,讨个吉利。机票和三天的交通食宿由对方支付。选好日期后,对方就给我EMAIL来了AGENDA,一天的面试包括一小时的挑选委员会的面试,一小时PRESENTATION,午餐,一小时与将来一起工作的GROUP的面试,一小时FACULTYREPRESENTATIVE的面试,一小时参观,半小时见DEAN,加上晚宴,真是很TOUGH。
去面试的过程要讲起来可写一个短篇故事,所以我就不详细讲了。主要看发挥。准备要充分,把可能想到的问题都写好答案,熟记要点,关键是每个要点要有例子,英语是经过NATIVESPEAKER修改过的,用词恰当。我表现算是很好的,自我评价觉得满意,所以很有信心。到了七月初,我被告知选进了TOP5。就是很有希望了,但对方来信说还要和我某个REFERENCE联系。当时我并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其中奥妙。
很可惜,到了七月底,我被告知尽管我专业背景强,也很热情,但没被选上FINALISTS。我的唯一缺陷是PRESENTATION时间超过了一小时,另外有些方面讲的太深太细。这是他们给我的FEEDBACK。但最主要还是我的一位REFERENCE渡假忘了给我提供REFERENCE,这个事是我后来知道的,但不好讲,使我错失了的机会。所以选REFERENCE 很重要。
好在另一家美国公司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公司录用了我。我在它的加拿大分公司工作,做数据库和程序。这个公司在世界图书馆的市场份额中排第二位,在加拿大占第一。加拿大国会图书馆、多伦多大学、美国史丹佛大学等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的北大、人大也是。
进这公司也是过了三关,第一关是一小时面试,第二关是专业和管理知识考试,是用法语出的卷子。第三关是三天试编程,我到第二天就被告知OFFER了。我的老板很高兴,说我是SUPER QUALIFIED PERSON。因为我有计算机和图书馆的双硕士学位,又有编程经验。
总算找到了一份工作,比起其他同学幸运一些,有些西人同学还没着落呢,现在就业市场不是很好。特别是在加拿大。很多IT从业人员下岗了,有些是曾在NORTEL的。
工作了有一个多月了,现在回想求职经历,仍觉心惊胆颤,再找不到就失去自信了。现在愿写出这些点滴供其他和我一样的中国同学参考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