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53.北美大陆的气压配置图式与亚欧大陆相似,为什么北美洲东岸不具备亚洲东岸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

季风,就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风。所谓显著改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意见是:(1)一月与七月盛行风向的变移至少有120°;(2)一月与七月盛行风向的乎均频率超过40%;(3)至少在一月与七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合成风速超过3米/秒。这种随季节而改变的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随着风向的转变,天气和气候的特点,也跟着发生变化。例如西伯利亚的北冰洋沿岸,冬夏风向相反,有季风现象,但因北美洲冬夏气候差异不如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显著,故不列入季风气候类型。

北美大陆的气压配置图式与亚欧大陆相似,具有四个活动中心,即:两个副极地低压中心—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两个副热带高压中心—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和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另外,在大陆内部也有一个冬高夏低、冬夏交替的气压活动中心。上述四大气压活动中心的强度和中心位置也因季节而变动。

在北美大陆,由于冬夏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亚洲显著,高、低压的强度相对较弱。冬季时,两个大洋的副极地低压势力增加,两个大洋副热带高压中心南移,强度减弱,大陆上则为高压笼罩,其中心位于西北部一带,它与两个大洋副热带高压连为一体,其北缘呈舌状向北部伸展,隔断了阿留申低压与冰岛气压系统。但是北美大陆高压远不如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大,且常受气旋活动干扰,实际上是低压与高压在不断交替着,天气不稳定。上述气压配置图式,决定了冬季北美大陆各地的风向。在太平洋岸主要吹海风,其中北纬40°以北多西南风,北纬40°以南为西风和西北风,到北纬30°以南转为东北风;整个大陆,冬季基本上吹陆风,所以大西洋沿岸盛行西风和西北风,皆离岸风。大陆东南部(密西西比河下游以东)另有一个局部高压,故在阿巴拉契亚山、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之间,有时吹南风和西南风;墨西哥湾沿岸吹偏北风;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处于信风带,盛行东北风。夏季时,大陆增热,在西南部形成大陆低压中心,副热带高压破裂,其中心位置向北部扩张,势力增强。这时亚速尔高压中心移到北纬35°附近,其控制范围可伸展到大陆东南部;夏威夷高压远在北纬40°,它控制着整个西岸的天气。而冰岛和阿留申低压向北退缩,势力减弱。在这样高低气压布局之下,风向分布大致与冬季相反。在太平洋沿岸,北纬50°以北吹西南风,北纬50°~40°之间由西风转为西北风,北纬40°以南转为北风和东北风;整个大陆以吹海风为主,大西洋与墨西哥湾沿岸盛行东南风,大平原吹南风。,
北美东部冬夏季风向虽也随季节而更替,但远不如东亚显著和稳定。其原因一是北美大陆面积小于亚洲,而更重要的是缺横跨大陆东西的地形障壁把从北方来的寒冷干燥的空气与来自墨西哥湾的潮湿空气分开,属性不同的气团交绥,气旋活动频繁,季风环流就遭破坏。

254.洋流对北美洲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影响北美洲的海流,在太平洋有阿拉斯加暖流、加里福尼亚寒流;在大西洋有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

在太平洋,日本暖流(黑潮)到达北纬35°附近之后,东流至东经160°附近,在西风的作用下继续东流名为北太平洋暖流,到了北美西岸哥伦比亚河口附近分为两支:北支依反时针方向流动,名为阿拉斯加暖流,南支称加里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它把大量的热量带到高纬度海区,使北纬40°以北处于西风带的太平洋沿岸,深受其温湿的影响,但这股海流在强度和影响范围上,远不及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的影响。这是因为:黑潮弱于墨西哥湾暖流。另外,北美大陆西部山地逼近海岸,阿拉斯加向西伸出,迫使阿拉斯加暖流转向西流。而欧洲大陆西部,地形平坦,海岸曲折,且大西洋与北冰洋畅通,使北大西洋暖流得径直北流,从而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加里福尼亚寒流主要影响北纬40°以南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气候,它使该地区气温、尤其是夏温下降,并且多雾。估计每年每平方厘米丧失60千卡热量,约相当于所获取的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同时也使该地区降水减少。

在大西洋方面,拉布拉多寒流携带北冰洋冰块自巴芬湾向南流动,表层水温小于10℃,使拉布拉多半岛沿海地区夏季很凉爽。墨西哥湾暖流也称“湾流”,是世界上最强劲的一支暖流,其表水温度在26℃以上,流量8,200万立方米/秒,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河流流量的60倍。但是这股暖流与北美大陆海岸之间,经常隔有一条较冷的水带,冬季湾流与沿岸水温之差,在哈特拉斯角附近为8℃,在纽约与波士顿一带水温差竟达12°~15℃,加之冬季北美东岸风向为离岸风,所以更难受到暖流之惠;夏季,由于沿岸海水温度增高,与湾流水温之差就不大明显了,这时东南风越经湾流登陆,气团更趋湿热和不稳定,对北美大陆东部气候有重要影响。墨西哥湾暖流至纽芬兰岛外侧与拉布拉多寒流相遇,使寒流所携冰块溶化,并提供了气旋活动和成雾条件。墨西哥湾暖流由此偏向东北,流向欧洲西北海域。

TOP

251.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哪里?它在自然条件上有什么特点?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介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东临格陵兰海,西濒巴芬湾,东隔丹麦海峡与冰岛相望,西南隔戴维斯海峡、西北隔史密斯、罗布森海峡分别同加拿大的巴芬岛及埃尔斯米尔岛相对。南北长约2,700公里,东西宽约1,100公里,面积217.56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一大岛。因其面积比一般岛屿大得多,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常被称为格陵兰次大陆。海岸线全长约35,000多公里,曲折而多峡湾。

格陵兰岛的地质构造基础,大部分属加拿大地盾的东北部,长期经受外力侵蚀,曾一度准平原化。第三纪又发生大面积上升,但中部下陷,所以在地形上表现为一个向中部低倾的高原。前寒武纪基底在北部和南部出露,形成高大的结晶岩山体;中部覆有玄武岩熔岩层,这是在第三纪伴随上升和断裂活动时喷发的。格陵兰岛的东缘和北缘属古生代褶皱带,有些地段褶皱山拔立于冰原之上,形成所谓冰原岛峰,山地受冰川侵蚀,具有尖峭的阿尔卑斯型外貌特征。该岛有80%的面积位于北极圈内,其北端的莫里斯—杰苏普角(北纬83°39′),是北半球陆地最接近极地的地方。

格陵兰岛气候酷寒,除西南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因受北大西洋和西格陵兰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极地苔原气候外,其它广大地区属大陆性极地冰原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南部为-7℃,北部为-36℃,中部为-47℃(绝对最低达-70℃);夏季平均气温,南部沿海为10℃,西北部沿海为3℃,中部为-12℃。年降水量,东南沿海为500~1,000毫米,中部为300~400毫米,北部为100~250毫米,以降雪为主。在北部每年有长达四个多月的极昼和四个多月的极夜现象。

“格陵兰”意为“绿色的土地”。但实际上到处是冰天雪地,全岛有84%的面积为巨厚的冰层所覆盖。主要可分为冰原(冰盾)、独立的冰盖、山谷冰川和冰棚,总面积为183.4万平方公里。其中格陵兰冰原的面积即达172.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79%。冰原上唯一的点缀是个别高耸入云的黑色山峰,其高度大多超过3,000米,岛上冰层的平均厚度为1,600米,最大厚度达3,400米,冰的容积为260万立方公里,约当于235万立方公里的水。据推算,这些冰如果全部融化,整个地球的海面就会升高6.5米。实际上,岛中部冰层最厚的地方,恰是下伏岩层最低之处。全岛被巨厚冰层覆盖的陆地中,约有三分之一已低于海平面,因此,格陵兰岛若失掉上覆的厚冰,它就象一只漂浮在海洋上的椭园形的盆。

在格陵兰岛沿海有一条没被冰雪覆盖的狭窄地带,称无冰区,其面积约有38.3万平方公里。最大的无冰区,不在较暖的南部,而在北部的佩里兰德地区,那里气候干寒,风暴多,形成一片荒漠,有“北极撒哈拉”之称。气候较温和湿润的西南部,属森林苔原带,但树木(桦、柳、赤杨等)都很矮小。其它海岸无冰区均属石质荒漠与石质苔原。

252.北美洲的地形结构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北美洲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的地形结构,对于大陆气候的分异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影响最显著的是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它由三重山脉和一系列山间高原、盆地组成,不仅高度相当大,宽度也很大,沿海又缺乏深入大陆的海湾。因此,科迪勒拉山系一方面成为极地太平洋气团向东侵入的重要障碍,使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北纬40°以北的西岸,处于背风位置的山间高原和山间盆地成为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另一方面,极地加拿大气团和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气团,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也不能西侵,因而只能活动于大陆的中、东部。科迪勒拉山系的东带落基山也是大陆东、西部之间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它不仅导致东、西部的降水量大不一样,对气温也有一定影响。一般说来,落基山以西,除北纬40°以北的沿海和迎风山坡外,年降水量均在500毫米以下,冬季降水占优势,夏季少雨或干旱,冬季气温则高于同纬度东部各地。落基山以东除高纬度的北部地带以及紧靠落基山的大平原部分地区以外,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上,夏季降水比率增高。斯波坎和蒙特利尔的气候资料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当然,造成这种差异同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也有关系。

落基山以东为中部平原地带,地势低平坦荡,无东西向山脉阻隔,向南北开敞,并有哈得孙湾、五大湖、密西西比水系、墨西哥湾等水域相互贯通。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南北秉性不同的气团畅行无阻。冬季,干冷的极地加拿大气团可径直南下,造成寒潮天气,使当地气温骤降;夏季,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的温湿气团可自由北上,直达哈得孙湾沿岸,带来闷热多雨天气。中部平原成为南北冷暖气团交绥、争逐的场所,气旋活动频繁,冬季尤为活跃。因此,中部平原天气多变,是北美洲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的地区。


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高度和宽度都不大,山脉的连续性也较差,并不构成气候上的显著界线,但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仍有很大影响。例如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北坡,冬季面迎经过
五大湖地区并略有变性的极地加拿大气团,往往形成大雪;山地南部因高度较大,对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气团产生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成为北美洲多雨区之一。

TOP

249.第四纪冰川对北美洲地形有什么影响?

地球在漫长的古气候变迁过程中,反复出现过几次大冰期气候。就目前所知,除石炭纪—二迭纪大冰期的遗迹在本洲尚未发现外,震旦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都对该洲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第四纪大冰期时,格陵兰是北半球大陆冰川的三大中心之一,对北美洲的影响最大。

在第四纪冰期时,北美大陆北部广大地区覆盖着厚层冰川。同亚欧大陆相比,北美冰川覆盖的范围更大,冰盖最广时几乎占大陆面积65%,冰层厚达2,000米以上。按冰川发生的源地,主要有三个冰川中心:位于拉布拉多半岛中部的拉布拉多冰川中心,位于哈得孙湾以西的基瓦丁冰川中心和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中部的科迪勒拉冰川中心。从拉布拉多和基瓦丁中心发出的冰川,在相当于今天五大湖以南地区合流,最南可达北纬37°,其南缘位置大致与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一线吻合;从科迪勒拉中心流出的冰川最南达北纬47°,大致以哥伦比亚河为界。此外,以格陵兰岛为中心的冰川也自成一局,冰盖范围比今天更大。北美大陆北部只有两个地区未被冰川覆盖过,一是阿拉斯加北部,另一个是威斯康星州西南部。

北美大陆经过四次大陆冰川的侵袭,使冰期前的地形广泛受到冰川的改造。冰川自源地向外流动时,对地表产生强烈的磨蚀作用,因此五大湖以北地区岩石裸露,土层瘠薄,以冰蚀地貌为主;在冰川外缘,主要是冰川堆积作用,以冰碛地貌为主;由于冰川的差别侵蚀和堆积作用,以及冰川本身的拦阻,冰期前的水系也受到改变和干扰。例如: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原是注入哈得孙湾的,前者呈东北向,后者为西北向;由于冰川南侵,这两条河的上游顺着冰川前缘发育河道,密苏里河改为东南向,俄亥俄河改为西南向,都成了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又如加拿大境内的众多湖群以及大熊湖、大奴湖、温尼伯湖至五大湖这一湖带的形成,也都是冰川作用的结果。

250.北美洲的矿藏分布同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北美是一个矿藏丰富的大陆,不仅种类多,而且藏量也很丰富。因为各种地质构造不同,所以矿藏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

在加拿大地盾区,由于前寒武纪岩层广泛出露,矿藏组成的基本特点是缺乏燃料矿,而金属矿极其丰富。突出的有铁、金、铂、镍、铜、铅、锌、银等,除铁外,一般都分布在岩浆侵入体周围的接触变质带中。这里有北美的大铁矿区拉布拉多—魁北克铁矿区和苏必利尔湖铁矿区;有具有世界意义的萨得伯里镍—铜矿床;铀城附近有北美最大的铀矿。

在阿巴拉契亚古生代褶皱带,主由古生代沉积岩组成。古生代以来经历巨大变动,构造比较复杂,矿藏丰富多样,这里有与强烈岩浆活动有关的各种金属矿,也有石炭纪含煤盆地和含油穹地,还分布有巨大的非金属矿。例如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和纽芬兰岛的铅、锌、铜和铁,加拿大魁北克省东南角有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石棉矿,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西南段的煤、伯明翰附近的赤铁矿等,都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中部地台区是在前寒武纪古老岩石的基底上,覆有古生代沉积,在大平原还广泛覆有中生代和第三纪岩层。矿藏以燃料矿为主,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金属矿贫乏。煤一般分布于五大湖以南的几个较大的盆地中,其中以伊利诺煤田最为重要,属石炭纪的煤;在西部大平原还有白垩纪、第三纪煤田。石油储藏于穹地的侧翼部分,天然气则居于储油层之上,在本区中南部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和俄克拉何马三州最为集中,油田多属穹地构造。

西部的科迪勒拉中生代、新生代褶皱带,这里是一个由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厚达数千米的沉积岩、火成岩组成的年轻褶皱带,存在着大规模岩浆侵入体和高度变质带以及沉积盆地,矿藏丰富多样。金属矿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占有突出地位,如铜、铅、锌、金、银等,其它铁、钨、钼、锑、汞也有一定储藏;燃料矿主要是石油,非金属矿还有硫磺、磷灰石等。

墨西哥湾和大西洋沿岸平原,是北美洲近期出露海面的陆地,由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物组成。构造单一,范围也较小,最重要的矿藏是石油,从格兰德河口附近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美国重要的产油区,含油层主要分布于盐丘中。墨西哥湾西岸南北延伸着另一条油带,含油层属白垩纪岩系,那是墨西哥石油的集中产区。此外磷酸盐矿、硫磺矿也是本区的重要矿藏。

TOP

247.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地形有哪些特点?

整个北美洲的西部为一高大的山系所盘踞,北起阿拉斯加,南接中美地峡,总称科迪勒拉山系。它是科迪勒拉地槽由于美洲板块的西移,太平洋板块直接俯冲到它的下面,将它挤压、抬升而成。科迪勒拉山系不仅高(一般海拔2,000~3,000米),而且也很宽(800~1,600公里)。整个山系是由一系列山脉和山间高原、盆地、谷地组成。从整体看,它大致可分为三个纵列带:即以落基山脉为主体的东带、中部山间高原盆地带、西部太平洋边缘山地带。

东带:北起布鲁克斯山脉,南至落基山脉。海拔2,000~3,000米,许多高峰在4,000米以上,峰顶终年积雪,并发育着现代冰川。这一山带形成于拉拉米运动,经后期上升和外力侵蚀,存在着一个准平原面——落基山准平原面。

太平洋边缘山地:包括东西两道山带和中间夹着一个不连续的陷落地带。东西排列三个纵向带:(1)东部山带。北起阿拉斯加山脉,经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南到内华达山。北带山地形成较早,主要是侏罗纪至白垩纪初的内华达运动,为一强烈褶皱、岩浆侵入和变质地带。由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花岗岩大面积出露,部分地段又由于后期的火山活动而被熔岩覆盖。在第三纪末至更新世又复抬升,所以现在高度都在2,000米以上,有的高山也发育着现代冰川,阿拉斯加山脉的麦金利峰海拔6,193米,是北美的最高峰。(2)西部山带。指太平洋边缘山地的外侧部分,它北自阿拉斯加半岛上的阿留申山脉,东经楚加池山脉,折向东南伸入加拿大境内为圣厄来阿斯山脉,入海以岛山形式出现,包括亚历山大群岛、夏洛特群岛、温哥华岛等,再向南为美国海岸山脉,其北段包括奥林匹克山等,南段为加里福尼亚海岸山脉,具有褶皱和断层构造,著名的圣安德列斯大断层就座落在这里。该带属新生代造山带,山地形成较晚,多地震。(3)中部陷落带。介于东、西山带之间,因断层作用或向斜式沉陷而形成一系列谷地,有的已成海湾。总之,太平洋边缘山地的东部和西部山带分属中生代和新生代造山带,三个纵向带的分异则始于上新世末与更新世的地壳运动,即东西两侧以背斜形式、中部以向斜形式发生不等的升降运动。地壳至今还处于不稳定状态,火山、地震时有发生。

中部山间高原、盆地带:在科迪勒拉山系中部,内华达造山带与拉拉米造山带之间,自北而南有育空高原、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大盆地、科罗拉多高原。它们也呈南北纵列,分布范围很广,各部分的构造地形差别很大。

248.北美洲中部平原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在北美洲东部低缓的高地和西部高大的山系之间,是个广大的平原区。它南起墨西哥湾,北至北冰洋沿岸,纵贯全陆,这是北美洲地形上的一大特点。

五大湖附近,劳伦辛低高原上的冰碛区,是墨西哥湾与北冰洋斜面的分水岭,高度不大,一般在500米以下。分水岭以北的河流多注入哈得孙湾,以南的河流汇流于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平原的西部,高度慢慢增加,在西经100°以西高度已在500米以上,到落基山麓已达1,500米,但地表非常平坦,除了河流冲成的沟谷外,起伏很小,所以这里仍属大平原的一部分。

中部平原由于范围很广,构造上以及外力的影响有所不同,地形仍有差异,特别是南、北部之间的差异甚为明显。五大湖以北,为加拿大中部平原,属加拿大盾地,又经过严重的冰蚀,所以地面呈平缓的起伏,坚岩裸露,土质瘠薄;低地则潴成湖泊和沼泽地。哈得孙湾沿岸一带,属加拿大地盾的陷落部分,自下古生代开始就一直处于拗陷之中,第四纪又受冰川重压而下沉,故地势最低,为哈得孙湾沿岸平原。自此向西到大熊湖、大奴湖、阿萨巴斯卡湖、温尼伯湖一线之间的地区,大部海拔在200~1,000米,由于受第四纪冰川作用,地表湖泊成群,河网交错,为加拿大高平原。从加拿大高平原往西到落基山麓,是一带狭长的山麓高原,又名大草原,习惯上叫加拿大大平原,一般海拔500~1,000米,地势由西向东缓倾,属地台区,地表受河流切割形成许多峡谷,地形很不完整。五大湖以南为美国中部平原。大致可以西经100°为界,分为东部平原和西部平原。(1)东部平原,主为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在五大湖附近,为一冰碛丘陵平原,这是冰川退却时留下的冰碛物。在最南部为墨西哥湾沿岸低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向海上缓倾,在海西褶皱基底上覆有半固结或未固结的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物,由于抗蚀力不一,地面表现出带状起伏特征。密西西比河口,因处于墨西哥湾上升海岸,河口形成一突出的鸟爪状三角洲,每年外伸约100米,在墨西哥湾沿岸低地以北到五大湖附近的冰碛丘陵之间,为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及古老丘陵性平原。在构造上属中部地台,而欧扎克高原乃是中部地台南缘的穹地,久经侵蚀形成一切割高原。瓦奇塔山则属于海西褶皱带,具有岭谷相间的特征。(2)西部平原,美国人称之为大平原,亦称大草原,它与加拿大大平原相连,海拔在500~1,800米之间,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是个高原性的平原。受东西向深谷所切,北部冰蚀、冰碛地貌分布广。本区在构造上属中部地台,但整个地层的倾斜方向,类似一个广浅的向斜,即中生代地层西部的向东倾,东部的向西倾,其原因是西部地层当落基山隆起时被带动上升。

TOP

246.北美洲东部在构造地形上有什么特点?

北美洲的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东部是低缓的高地与山地,西部是雄伟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

北美东部是古盾地和古期山地,所以起伏并不很大。北部拉布拉多半岛上,是古老的高原,由于过去长期上升,所以前寒武纪结晶岩褶皱基底广泛出露,大部海拔在200~450米之间,哈得孙湾一带地势最低。高原东部高度在500米以上,沿大西洋岸地带有的高达1,000米以上,如东北岸的陶恩格特山,海拔达1,500米。高原东南边缘以陡壁俯临圣劳伦斯谷地,相对高度达600米。高原内部地面起伏平缓,相对高度一般仅15~30米,高者也不超过60米,具有峰顶齐一的特点,因而是一个很单调的波状高原。冰蚀地貌显著,羊背石成群集聚,冰蚀湖星罗棋布,水系紊乱,多小型瀑布和急流。

在拉布拉多半岛以南,属于阿巴拉契亚山地,它北起纽芬兰岛,经加拿大东南沿海、美国东北部至亚拉巴马州中部,呈东北—西南向。阿巴拉契亚山地,大致以纽约附近为界,分为东北和西南两区,它们在褶皱期、构造地形特征方面有一定差异。

西南区,属海西褶皱带,四个次一级地形单元发育得比较完整。(1)山麓台地。从纽约向西南延伸,宽度逐渐增大,海拔一般为200~400米。从沿海平原观之似一台地,但它又处在兰山以东的山麓,故名山麓台地(即皮德蒙山麓高原)。地面起伏平缓,蚀余山峰顶齐一。山麓东缘为一陡崖,与沿海平原相接,河流在此具有陡急的比降,构成一条瀑布线。(2)兰山。在山麓台地西侧,为一崎岖山地,兰山为其主干。由于岩性坚硬,所以高度较大,南部可达1,800米以上,阿巴拉契亚山地的最高峰密契尔山(2,037米)即位于此。(3)岭谷区。位于兰山以西,在阿巴拉契亚运动中形成的一系列平行褶皱和冲断层,经长期侵蚀,硬岩为岭,软岩成谷,岭谷相间。东部因褶皱较开敞,软性岩石出露也较广,故形成所谓大谷地;西部褶皱紧密,岭谷相间的特征更为典型。(4)阿巴拉契亚高原。处于岭谷区前沿,属山前拗陷,承受深厚古生代沉积,地层平展,褶皱缓和,地表起伏不大,海拔约300~600米。

东北区,属加里东褶皱带,经长期侵蚀,成为波状起伏高地,海拔为300~600米,向东、南低斜。反映在次一级地形单元上,发育不如西南区完整。(1)新英格兰高地。相当于西南区的山麓台地,所占范围最广,包括纽芬兰中部、加拿大东南沿海大部地区和美国新英格兰的中部和东部。(2)格林山等,在新英格兰高地的西缘,它相当于西南区的兰山。(3)哈得孙—善普伦谷地。具有岭谷相间的特征,在东北区中,相当于西南区的岭谷区和阿巴拉契亚高原的部分,所占范围不大。

总之,阿巴拉契亚山地,在构造上属古生代褶皱带,现在的山地,是准平原化后再度上升,又经侵蚀,因岩石抗蚀力的差异,而构成丘陵地形。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自东向西缓倾,与沿海平原和大平原交接处以陡崖或陡坎为界。

TOP

北美洲
243.南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是怎样划分的?

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邻近的许多岛屿组成。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总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南、北美洲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作为分界线,在习惯上也常把墨西哥南界和哥伦比亚北界之间的中美和西印度群岛从北美洲分开,称为中美洲。而在政治、经济地理上通常把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通称为拉丁美洲,它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为自十五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到达这一地区后,该地区的绝大部分曾相继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仍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地理上的北美洲,是指美国南部国界以北的美洲,即通常所说的盎格鲁美洲或盎格鲁撒克逊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占据了北美洲的绝大部分,这两个国家受英国殖民的影响极大,同主要受西、葡文化影响的拉丁美洲有显著区别。除美国、加拿大之外,格陵兰岛(内部自治)、英属百慕大群岛、法属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也属于北美洲。

244.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地理意义?

北美洲北濒北冰洋,南滨墨西哥湾,东、西分别面临辽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北隔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对。大陆东西两个极点是拉布拉多半岛上的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和阿拉斯加半岛上的威尔士角(西经168°05′,北纬65°35′)。本大陆北部伸入北极圈,最北点是布西亚半岛的默奇森角(北纬71°59′),而格陵兰岛的莫里斯—杰苏普角(北纬83°39′)是北半球陆地最接近极地的地方;大陆最南端为塞布尔角上的东角(西经81°05′,北纬25°07′)。

北美洲的这种地理位置,同亚欧大陆非常相似,它纬向延伸很广,几乎穿越了北半球除赤道带以外的所有气候带,南北各地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这就决定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性。又由于北美洲大陆轮廓北宽南窄,略呈一倒置梯形,大陆的大部分面积位于北纬30°~70°之间,其中北纬50°~70°最为宽广,因此,北美洲主要属温带和亚寒带气候型,尤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纬30°以南,因面积不大,亚热带气候型所占面积很小。

北美洲东西均临大洋,因而使东西岸的气候类型完整而有规律地南北更替,只是由于北美大陆的面积比亚欧大陆小,冬夏海陆热力差异的程度没有亚欧大陆大,因而北美大陆东部不具备亚洲东部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

245.北美大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北美大陆是以一个古老陆台为核心,通过不同的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逐步发展起来的。北美的这个古老的陆台,大致相当于今天五大湖南北地区,它的基础是经过元古代末的彭诺干运动才奠定起来而成为一个稳定的地块。彭诺干运动所形成的褶皱山脉的遗迹,在苏必利尔湖西南、哈得孙湾西南和拉布拉多半岛中部等地,还可以找到。

这个古陆台到下古生代,开始分成为加拿大地盾和中部地台与北极地台。加拿大地盾大致位于五大湖以北,由于地壳的缓慢上升而成;中部地台和北极地台位于加拿大地盾的南、北,由于地壳缓慢下降而成。在这古陆台的周围,则是狭长的地槽带: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地槽,南部是瓦奇塔地槽,西部是科迪勒拉地槽,北部是北极地槽。到了奥陶纪,北美发生塔康运动,这是加里东运动的序幕,在拉巴拉契亚地槽北段的西部形成一系列褶皱山脉,如塔康山、格林山等。此外,在中部地台的局部地区也受到影响,如哈得孙的拗陷,欧扎克、辛辛那提等地的隆起。泥盆纪,在阿巴拉契亚地槽北段,尤其是中部和东部又发生一次造山运动,这就是阿开丁运动。阿开丁运动使加拿大东南沿海及其邻近的新英格兰地区产生强烈褶皱,至此地槽北段上升为陆地。从石炭纪末到二叠纪,又掀起了一次广泛的造山运动,这是海西运动的主幕,在北美称为阿巴拉契亚运动,使阿巴拉契亚地槽的南段(尤其是西部)和瓦奇塔地槽,形成了褶皱山脉;使已结束地槽阶段的北部,发生断层和挠曲作用,形成一系列盆地,如波士顿盆地和宾夕法尼亚盆地等。通过阿巴拉契亚运动,北美东部和南部结束地槽阶段,奠定了构造基础,陆地面积扩大。此外,经过加里东和海西运动,在格陵兰岛东缘和北缘,以及加拿北极群岛的北部,也形成褶皱山脉。

侏罗纪末期开始,在科迪勒拉地槽西部掀起了一次重要的造山运动—内华达运动。这是北美旧阿尔卑斯运动的序幕,其影响范围,北起加拿大沿海,南至加里福尼亚半岛、中美,甚至东延至大安的列斯群岛,造成了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等一系列褶皱山脉。到白垩纪末至第三世纪初,在地槽东部又发生拉拉米运动,这是北美旧阿尔卑斯运动的主幕,其影响范围,北起阿拉斯加,南至中美东部,还通过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同南美洲安第斯山相连。地槽东部的沉积岩层被挤压、褶皱、隆起为高大的落基山等。

渐新世,新阿尔卑斯运动开始,并一直延续到现代。这次运动在北美称之为喀斯喀特运动,主要影响内华达褶皱山带以西地区,形成阿留申山脉、加拿大岛山、美国海岸山脉等;而在其内侧,由于下陷形成了一系列盆地,如库克湾、普杰特湾、威拉米特谷地、加里福尼亚大谷地等;使落基山(尤其是中段和南段)、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和科罗拉多高原大幅度上升;山间高原地区产生一系列块状山和盆地。强烈的火山活动在中新世达到最大程度,范围扩及阿拉斯加、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哥伦比亚高原、喀斯喀特山、落基山中南段、大盆地。通过以上新生代的地壳变动,北美西部的陆地轮廓和构造、地形的基本特征,已告形成。

TOP

本帖最后由 luluflowers 于 2010-7-27 10:02 编辑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人类不是超自然的存在物,它的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地史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地球发展的初期阶段可能在60亿年之前,到距今46亿年前形成了地壳。从那时开始,地球的历史可分为五个代,即:太古代(约46亿年前至25亿年前)、元古代(约25亿年前至6亿年前)、古生代(约6亿年前至2.25亿年前)、中生代(约2.25亿年前至7000万年前)、新生代(7000万年前至今)。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每个纪又分为若干世。

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太古代的地层中。到元古代的末期出现了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的生物。到古生代,出现了生活在水里的最早的脊椎动物,这些原始的脊椎动物后来发展成鱼类。鱼类分化为许多分支,其中一支演化成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中的一个分支又演化为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特别繁盛,其一部分演化为各种各样的恐龙。最早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在中生代也已出现了。

人类起源于新生代。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第三纪是哺乳动物发达的时代,在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到了渐新世,从原始的灵长类中又先后出现了猴类和猿类,最早的人类就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

从动物进化的过程,可以看出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属于动物界。现代人在动物界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在现存的动物中,体质构造与人类最接近的是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它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排列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都和人类相似。它们还有和人类相似的血型,这是其他任何动物所没有的。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证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亲缘关系。一般认为长臂猿与人的关系较远,黑猩猩和大猩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接近。不过现代类人猿并不是人类的祖先,它们也不可能进化成人。人类的祖先是某种早已灭绝的古猿。

从猿到人的过渡  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科学资料,揭露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指出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出自共同的祖先。1876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他在这篇论文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他认为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石块和木棒,并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最后终于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上的一系列变化,而大脑和感觉器官也日益发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在这一著名的论文中提出了三个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概念,即“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攀树的猿群是生活在树上的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而完全形成的人则是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类。$ [/ z9 F7 a6 E  L9 Z) R! \

猿类从猴类分出,是在第三纪的渐新世。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原上猿,其化石在1911年发现于埃及的法雍,生存年代为3500—3000万年前。1966—1967年在法雍又发现了另一种古猿的化石,有一个完整的颅骨,命名为埃及古猿,生存年代约为2800—2600万年前。比埃及古猿更晚的化石古猿是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来在欧、亚、非三洲陆续皆有发现,其生存年代大约距今2300—1000万年前,地质年代属第三纪的中新世,一部分跨入上新世。原上猿、埃及古猿和森林古猿都是林栖动物,是成群生活在树上的攀树的猿群,它们用四足行走而能臂悬行动。在攀援时前肢和后肢已经有了不同的用途,为手脚的分化创造了条件。

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的体质形态和人类比较接近,所以有些学者认为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

腊玛古猿的生存年代约为1400—700万年之前。最早的化石是1932年美国学者刘易斯在印度北部西瓦立克山地发现的,这是一块右上颌骨碎片,刘易斯认为它具有人类的特征,是人类的祖先。他的意见遭到当时人类学界一些权威学者的反对。到本世纪60年代之后,在肯尼亚的特南堡、匈牙利的路达巴尼亚、希腊的庇尔戈斯、土耳其的山迪尔、巴基斯坦的波特瓦尔高原以及我国云南的禄丰等地都发现了同类化石,于是腊玛古猿问题重新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腊玛古猿的特点是: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下颌第一前臼齿为双尖型,臼齿釉质厚。这些特点与人类相似,因此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许多学者认为腊玛古猿是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早期代表。但是70年代有人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提出人和猿的分化距今不过400—500万年,因而腊玛古猿不是人类的祖先。也有人认为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我国一些学者对禄丰发现的材料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认为禄丰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在形态上表现出是同一个种的雌雄差别,其学名应修订为禄丰古猿禄丰种,从其形态看,可能是南方古猿和非洲古猿的祖先,而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腊玛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目前对腊玛古猿的系统地位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在腊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这是已经可以确定的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最早于1924年在南非汤恩发现一个幼儿头骨,后来在东非和南非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现了不少南方古猿化石。在亚洲,有一些被认为是属于南方古猿的化石,由于材料太少,很多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南方古猿的体质特征和人类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门齿和犬齿比猿小得多,犬齿不突出,没有齿隙;拇指能和其他四指对握,可以使用天然工具;骨盆比猿类宽,表明能直立行走;头骨比大多数黑猩猩长和高,平均脑容量接近500毫升,虽然比人类小得多,但其结构比较复杂,可能已有语言的能力。


已发现的南方古猿至少可分为三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又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1973年美国学者D.C.约翰逊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地区的哈达尔发现了一个膝关节的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的两段化石,与猿类相比有明显进步。1974年约翰逊等又发现了一具人科动物化石,全身骨骼保存达40%,是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被称为“露西女士”,约翰逊把这些化石定名为南方古猿阿法种。


南方古猿如何进化为人类,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下述几种:(1)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到200—300多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100万年前灭绝。(2)也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后来演化成为纤细种,纤细种中的一支演化为人类,另一支在南非演化为粗壮种,还有一支在东非演化为鲍氏种。(3)认为阿法种不是一个新的种,而应归入南方古猿纤细种。(4)认为阿法种已经是最早的人属,他们和南方古猿并存。和腊玛古猿一样,南方古猿的问题有待于更多化石材料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来解决。

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如果从腊玛古猿算起,大约经过了1000多万年。如果从南方古猿的出现算起,也有二三百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意味着经过思考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飞跃,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从此,人类的发展进入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

最早的人属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发展过程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三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另一种分法是把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的人与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区别开来,单独列为一个阶段,称为最早的人属(或最早的人类),其后的阶段则和前一种分期法相若,分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两者相较,后者比较妥善。

最早的人属成员,一般是指直立人之前的人类,首先是“能人”。能人化石最早是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陆续发现的,1964年定名为“能人”,其脑容量为680毫升,比南方古猿大,手骨及足骨与现代人相似。在发现能人的层位还发现一些由熔岩砾石制成的大型工具,主要是砍砸器,数量很多。此外还有一些小型工具,多用石英制成。在奥杜瓦伊还发现用石块堆成的圆圈,类似窝棚的地基,可能是能人住所的遗迹。能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80万年前。

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头骨的150多块碎片,经复原后按登记号码称为“KNM-ER1470号头骨”,定年为290万年前。脑容量约为775毫升。由于这个头骨没有突出而相连的眉脊,所以它在进化系统中的位置还有争议。

从1974年开始,英国人类学家M.D.李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一些人类化石,主要是一个5岁左右的小孩的部分骨骼及一些成年人的上下颌碎片及牙齿。1978年在莱托利尔地层中发现了留在火山凝灰岩中的人类足印,其年代测定为380万年至360万年前之间。足印属一大一小两个个体,小的脚印长度为18.5厘米,大的为21.5厘米。脚印有凸起的足弓,圆形的足跟,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并列位于足前方,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莱托利尔地层的化石可能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人属化石材料。

直立人  在中国,习惯上把直立人称为猿人。其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至30或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早期至中期。

直立人的化石最早是1890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特里尼尔附近发现的,是一个具有许多猿的性状的头盖骨及一枚牙齿。1892年又在同一地方发现一根与现代人相似的大腿骨。杜布瓦认为头骨和大腿骨属于同一个个体,定名为直立猿人。这一发现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这是畸形人的骨骼,也有人认为是现代人的骨骼。到1929年中国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个头盖骨,这一争论才告结束。在北京猿人的遗址发现了约40来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还发现了用火遗迹以及几万件石器,说明北京猿人是人而不是猿。

直立人的化石分布在欧、亚、非三洲。除上述两处外,在非洲有肯尼亚的KNM-ER3733号人、KNM-ER992号人、KNM-ER3228号人、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的OH9号人、OH28号人、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毛里坦人等,欧洲有德国的海德堡人、比尔钦斯勒本人、匈牙利的维特沙洛斯人等。我国发现的直立人已有十多处,除北京人之外,还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等等。

直立人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子明显增大,脑容量大约从800毫升到1200毫升左右,脑量的增大是直立人体质进步的最大特点,一些人类学家认为直立人已有人类的有声语言。直立人身高平均为160厘米,比南方古猿的平均身高140厘米增加很多,其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说明原始人类发展到这一阶段其直立行走的姿势已很完善。

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过去曾称为古人,生活于距今25万年至4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中期至晚期。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因此过去曾把这一阶段的人类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早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其脑容量达1300—1750毫升,但仍保留了一些较原始的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颏部不明显等等。一般认为早期智人是由直立人演化来的。

早期智人的化石比直立人要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已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产地达70多处。生存年代最早的是德国的斯坦因海姆人和英国的斯旺斯孔布人,前者定年在20—30万年前,后者定年在25万年前。有些学者认为他们是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的中间环节,但是也有人指出他们的形态比一般尼人更为进步,可能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因此把他们称为“进步的尼安德特人”,或“前尼安德特人”。而把其他尼安德特人称为“典型的尼安德特人”,并且认为典型的尼安德特人是人类发展系统中的一个灭绝的旁支。

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也称现代智人,过去曾称为新人。从解剖结构上说,它包括现代人类,但从古人类学的角度说,晚期智人是指距今四五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化石人类。

晚期智人的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颏明显,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类已没有多大差别。他们的化石不仅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洲和澳洲也有发现。

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已发现很多,重要的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库姆尔佩尔人、捷克的普雷德莫斯特人等,其中1868年发现的克罗马农人是最早被发现的晚期智人。这些化石的体质形态都很像现代的欧洲人。

在非洲,南非的弗洛里斯巴人、边界洞人、克莱西斯河口人以及东非坦桑尼亚的加洛巴人、埃塞俄比亚的奥莫人,形态显示出非洲黑人的特征。

在中国发现的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河套人等,脸部较宽,鼻子不高,可以看出是蒙古人种的特征。

这些具有不同体型特征的化石,说明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形成了。人类学者把现代人类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

人种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是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在长时间自然条件的影响下,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身体的某些部分产生了对于自然的一定的适应性,某些历史因素对人种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人种的差异,表现在身体外在形态的特征上,如肤色、发型、眼型、鼻型、身材的比例等等。这些外表的差异并不影响人类的基本解剖生理特点和智力的发展,因此不能认为不同的人种有优劣之分。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