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华
- 0
- 积分
- 1010
- 经验
- 1010 点
- 威望
- 100 点
- 金钱
- 100 ¥
- 魅力
- 100
|
6. 关于面试
首先,INSEAD, LBS, Oxford 都有KIRA video interview. 我和很多朋友一样,其实不喜欢这种形式,就是对着摄像头自己说话。而且其实我最开始牛津和insead说的并不好,中间也会结巴,甚至有一个还没有说完。但是结果并不差。据我了解的是,video interview 的目的更多是帮助一些文书写的不好的申请人进入面试,而不是去拒绝申请人。所以大家不要对这个程序过于紧张。最后我是想了6个我的故事,有几个都是INSEAD 文书里来的,其实不管问什么问题都可以套用。然后在倒计时3秒的时候,摆好笑脸(虽然讲着讲着就越来越丧)最后几秒结束的时候重新调整回笑脸,并且thank you。
校友面试 - INSEAD的校友面试是没有具体问题的,我指的具体问题就是那种quesiton list (why mba, walk though your resume etc.)。 但是INSEAD 校友面试后需要在学校系统里提交一个report并且回答学校的一些问题。校友为了能回答这些问题,会自己想一些具体问题出来。我了解到的: 面试官需要回答学校 这个申请人的leadership potential, career progression, ability to contribute to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然后还需要回答学校 are you willing to have this applicant be part of your study group. 最后面试官需要在5个rating 里选一个 分别是“definitely recommend, potential recommend, potential reject, definite reject, recommend later application” 并告知学院选这个rating 的原因。如果两个面试官都选了 definite reject,那么基本上就是拒绝了,但是只要其中一个选了recommend 就都有录取的可能。
就像帮助我准备面试的一个校友说的,at the interview stage of your INSEAD application, as long as you are not an asshole, the chance of getting accepted is high. 大多数的INSEAD 校友其实是想帮你获得录取的,而且INSEAD 也是以面试通过率高而著名。所以拿到面试的小伙伴请放松。如果有两个建议可以给出来,第一个是 know your application! 请面试前再多读几遍你的文书,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很好的讲出来的程度。第二个是take it easy and be yourself. 我的顾问给我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男生的话,你看到一个喜欢的女孩,然后去搭讪,你是会不断的列举你的成就还是循序渐进的舒服的聊天?女生也可以反过来思考,看你倾向于哪种模式。 也就是说面试这个阶段更多的是一个fit,是一个两个平等人之间的对话。学校已经替面试官考察了这个申请人的工作成就,career progression etc. 面试官更多的是看你这个人是不是好相处,气场是不是相投。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放轻松,享受这个面试的过程,同时你的面试官也会自然的享受和你聊天的过程。(就比如我的两个INSEAD的面试官在面试后就主动email说他们会recommed,并且希望我能去这个学校,也许我的运气特别好?)
这个同样适用于LBS的校友面试。关于LBS,大家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个case part 有所紧张。这里想说的是,其实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case,就是一个问题,需要你用相对结构化的方式回答。举个例子,问题可能是你应该留在大城市吗? 回答可以是 on one hand, point 1,2,3; on the other hand point 1,2,3, to conclude.... 这个完全是没有正确答案的,面试官也不在乎你的答案(留在大城市还是不留),他们所考察的紧紧是你能不能符合逻辑的说出答案。
牛津的面试是学校方面的工作人员面,非常传统的面试问题: why oxford, why now, why MBA 同时可能因为我所在的航空业今年比较特殊的原因,问了我不少关于行业的看法。
总的来说,放轻松,做你自己,了解你的文书,准备好核心问题: Why MBA, Why now, why the school, how can you contribute, what do you do for fun (asked by LBS and Oxford).
写在最后
emotional 也好 practical 也罢,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自己,跟从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有犹豫是否申请,也许你已经下定决心,也许你还在为GMAT 考不到700分而苦恼,也许你有些许的妄自菲薄不敢申请你心中的第一选择。这些想法都没有错,也都是宝贵的学习过程。 我的经历告诉我,在年少时疯狂,在成长时迷茫,在而立时渴望稳定,在波折时期待突破。一切的一切,都很正常。也都不会影响你实现自己的想法。 JUST GO FOR IT. 最后,谢谢我的LP 在疫情期间,在我疯狂学GMAT期间对我无条件的支持与陪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