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68.因纽特(爱斯基摩)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色?

因纽特人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沿北极圈一带地区,包括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部边缘;还有一小部分居住在苏联西伯利亚东北角的楚科奇半岛和符兰格尔岛,他们是世界上居住地最北的居民。

过去,国内外报刊长时期将“因纽特人”称为“爱斯基摩人”,其实“爱斯基摩人”是住在北美洲邻近因纽特人的“阿勃那基印第安人”对因纽特人的称呼,“爱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而因纽特是因纽特人的自称,意思是“真实的人”。为了尊重因纽特人民,应该称呼他们“因纽特人”。

因纽特人属黄种人。据研究,他们的祖先是亚洲人,语言属古亚细亚语系因纽特—阿留申语族。因纽特人长期生活在天寒地冻的艰苦环境中,他们以勤劳、勇敢的精神与大自然进行顽强斗争,并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他们靠猎取海豹、海象、鲸和捕捞各种鱼类为生。海豹和驯鹿在因纽特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海豹肉和鹿肉,是他们的重要食物,海豹油可以点灯,海豹皮和鹿皮可用以做衣服、当褥子,海豹的干肠丝可做线,骨头可做针。因纽特人的服装别具特色,他们大多穿一种用兽皮或鸟的羽毛制成的套头的衣服,前面没有开襟。据说这种服装可以避免冷空气侵入,保持体内发出的热量。因纽特人常年吃不到蔬莱,所以经常咀嚼一种一角鲸的皮,从中吸取维生素C。为了抵御严寒,因纽特人特别喜欢喝酒。他们住在用石头砌成的房屋里,房子外面涂上一层厚厚的泥炭或泥土,以抵御严寒。而当他们外出狩猎时,往往用坚硬的雪块砌成一座座螺旋形的小屋作为临时住宅。建造时,将雪块向屋内作些倾斜,以使拱形圆顶不致倒塌;为了防雨、防风,他们往往在铺着一层厚厚的野草的屋顶上面再盖一层海豹皮;房子的窗户大部分是由晒干的各种海兽肠子做成,能透光而不透气,颇具特色。在屋内他们用坚硬的雪块砌成一个平台,再铺上席子、兽皮等,人们在平台上休息、吃饭、睡觉,犹如我国北方人睡炕一般。

因纽特人喜欢养狗,狗是他们的宝贵财富。在冰雪世界中生活,狗不但是狩猎者的得力助手,而且还能拖拉因纽特人唯一的交通工具——雪橇。一般每个雪橇套上七、八条狗,大的雪撬需要十五条到二十条狗,每条狗拉着一根绳子,飞奔在冰海雪原上。

因纽特人是个非常热爱艺术的民族,他们擅长雕刻和版画,在海豹皮、石头、鱼和兽类的骨头上雕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和日常劳动生活的景象。

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因纽特人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人参加了开发矿山的工作,有些人进入了学校。有的地方,煤油代替了海豹油,汽艇代替了小木筏和独木舟。部分人住进了政府建造的活动房屋。但是,这种变化是缓慢的,许多因纽特人仍然按着他们传统的方式生活着。

TOP

266.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瀑布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

尼亚加拉瀑布在北美洲的尼亚加拉河上。该河从伊利湖流注安大略湖,在石灰岩断崖处陡落形成瀑布。河中有一小岛名山羊岛,将瀑布分为两段。西侧一段属加拿大,因中间部分凹入而两侧突出,犹如马蹄铁,故称马蹄瀑布,宽793米,落差49米,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分界线即在马蹄瀑布的中间;山羊岛东侧的瀑布在美国境内,称美利坚瀑布,宽305米,落差51米。所以尼亚加拉瀑布是属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国际瀑布。

尼亚加拉河水源丰富,水位稳定,流量达6,740立方米/秒,相当我国黄河流量的三倍。巨大的水流从高空跌落下来,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即是“雷神之水”的意思。在瀑布近处,一片白银似的浪花从天飞降,奔腾直下,雄伟壮观。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名胜之一,瀑布附近的大片区域已被划为旅游区,建立了种种游览设施,游客可从专设的瞭望塔上眺望瀑布的景色,可以在栈道或吊车上观赏瀑布激起的漩涡,还可以乘坐电梯穿过70多米深的隧道,钻到瀑布脚下去倾听瀑布惊涛骇浪般的怒吼。

尼亚加拉瀑布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据估计,瀑布的水电资源超过600万千瓦,现在美国、加拿大在瀑布附近都兴建有大型水电站。

尼亚加拉瀑布下的河床是由石灰岩、页岩和砂岩相间构成的。页岩、砂岩被水侵蚀掏空,上面岩层塌落,使瀑布位置逐年向上游退去。马蹄瀑布从1842年到1905年平均每年后退1.5米,而美利坚瀑布在1827~1905年间平均每年后退7.5厘米。如果这样继续后退下去,有朝一日,这个瀑布就会随着河流上、下游落差的减小而消失。

267.加拿大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在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色?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是个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的国家。面积995.6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而人口仅约2,500万(1983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2.5人,而且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与美国毗邻的气候条件较好的南部狭长地带,尤其是这一地带的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首都渥太华,市区人口29.5万。

加拿大是后起的、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外国资本也起着巨大作用,农矿原料生产和出口在经济上占重要地位。因此,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某些特征。它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国,同时又拥有大规模的发达的农业。

加拿大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主要由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殖民建立起来的移民国家,独立迟,现代经济发展较晚。当十九世纪末加拿大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时,自由资本主义已经结束,加拿大经济只能在英国资本控制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在美国资本控制下,先后顺应英、美的需要而发展,使农矿原料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原料净出口国之一,金属矿和有色金属出口值占世界首位。能源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油、气生产国之一,天然气大量输往美国。同时,它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小麦、乳、肉产品大量出口。东、西海岸渔产资源丰富,尤其纽芬兰岛东南海面素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水产品大量出口。此外,加拿大森林面积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林产品出口值居世界首位。它和苏联同为世界最大的珍贵毛皮出口国。近几年来,加拿大的制造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汽车、飞机、铁路车辆等交通工具的制造,其它如农机、电机、林业和矿山机械制造等也较发达,并有出口。但轻工业不够发达,食品工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出口服务的。总的说来,加拿大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地位(第7位),许多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突出地位。工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高,人均国民收入及动能、机械和钢铁的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本国也有资本输出,不过经济的主要部门受外国资本控制。加拿大是世界接受外国资本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六十年代以来,全国投资总额中外国资本(80%是美国资本)占三分之二以上,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五分之三的制造业和五分之三以上的采矿业。由于领土辽阔,又加生产大量笨重的初级产品,因而交通运输业十分重要,铁路网长达9万多公里,仅次于美、苏,居世界第三位。

TOP

266.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瀑布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

尼亚加拉瀑布在北美洲的尼亚加拉河上。该河从伊利湖流注安大略湖,在石灰岩断崖处陡落形成瀑布。河中有一小岛名山羊岛,将瀑布分为两段。西侧一段属加拿大,因中间部分凹入而两侧突出,犹如马蹄铁,故称马蹄瀑布,宽793米,落差49米,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分界线即在马蹄瀑布的中间;山羊岛东侧的瀑布在美国境内,称美利坚瀑布,宽305米,落差51米。所以尼亚加拉瀑布是属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国际瀑布。

尼亚加拉河水源丰富,水位稳定,流量达6,740立方米/秒,相当我国黄河流量的三倍。巨大的水流从高空跌落下来,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即是“雷神之水”的意思。在瀑布近处,一片白银似的浪花从天飞降,奔腾直下,雄伟壮观。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名胜之一,瀑布附近的大片区域已被划为旅游区,建立了种种游览设施,游客可从专设的瞭望塔上眺望瀑布的景色,可以在栈道或吊车上观赏瀑布激起的漩涡,还可以乘坐电梯穿过70多米深的隧道,钻到瀑布脚下去倾听瀑布惊涛骇浪般的怒吼。

尼亚加拉瀑布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据估计,瀑布的水电资源超过600万千瓦,现在美国、加拿大在瀑布附近都兴建有大型水电站。

尼亚加拉瀑布下的河床是由石灰岩、页岩和砂岩相间构成的。页岩、砂岩被水侵蚀掏空,上面岩层塌落,使瀑布位置逐年向上游退去。马蹄瀑布从1842年到1905年平均每年后退1.5米,而美利坚瀑布在1827~1905年间平均每年后退7.5厘米。如果这样继续后退下去,有朝一日,这个瀑布就会随着河流上、下游落差的减小而消失。

267.加拿大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在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色?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是个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的国家。面积995.6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而人口仅约2,500万(1983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2.5人,而且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与美国毗邻的气候条件较好的南部狭长地带,尤其是这一地带的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首都渥太华,市区人口29.5万。

加拿大是后起的、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外国资本也起着巨大作用,农矿原料生产和出口在经济上占重要地位。因此,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某些特征。它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国,同时又拥有大规模的发达的农业。

加拿大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主要由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殖民建立起来的移民国家,独立迟,现代经济发展较晚。当十九世纪末加拿大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时,自由资本主义已经结束,加拿大经济只能在英国资本控制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在美国资本控制下,先后顺应英、美的需要而发展,使农矿原料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原料净出口国之一,金属矿和有色金属出口值占世界首位。能源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油、气生产国之一,天然气大量输往美国。同时,它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小麦、乳、肉产品大量出口。东、西海岸渔产资源丰富,尤其纽芬兰岛东南海面素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水产品大量出口。此外,加拿大森林面积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林产品出口值居世界首位。它和苏联同为世界最大的珍贵毛皮出口国。近几年来,加拿大的制造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汽车、飞机、铁路车辆等交通工具的制造,其它如农机、电机、林业和矿山机械制造等也较发达,并有出口。但轻工业不够发达,食品工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出口服务的。总的说来,加拿大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地位(第7位),许多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突出地位。工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高,人均国民收入及动能、机械和钢铁的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本国也有资本输出,不过经济的主要部门受外国资本控制。加拿大是世界接受外国资本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六十年代以来,全国投资总额中外国资本(80%是美国资本)占三分之二以上,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五分之三的制造业和五分之三以上的采矿业。由于领土辽阔,又加生产大量笨重的初级产品,因而交通运输业十分重要,铁路网长达9万多公里,仅次于美、苏,居世界第三位。

TOP

266.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瀑布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

尼亚加拉瀑布在北美洲的尼亚加拉河上。该河从伊利湖流注安大略湖,在石灰岩断崖处陡落形成瀑布。河中有一小岛名山羊岛,将瀑布分为两段。西侧一段属加拿大,因中间部分凹入而两侧突出,犹如马蹄铁,故称马蹄瀑布,宽793米,落差49米,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分界线即在马蹄瀑布的中间;山羊岛东侧的瀑布在美国境内,称美利坚瀑布,宽305米,落差51米。所以尼亚加拉瀑布是属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国际瀑布。

尼亚加拉河水源丰富,水位稳定,流量达6,740立方米/秒,相当我国黄河流量的三倍。巨大的水流从高空跌落下来,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即是“雷神之水”的意思。在瀑布近处,一片白银似的浪花从天飞降,奔腾直下,雄伟壮观。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名胜之一,瀑布附近的大片区域已被划为旅游区,建立了种种游览设施,游客可从专设的瞭望塔上眺望瀑布的景色,可以在栈道或吊车上观赏瀑布激起的漩涡,还可以乘坐电梯穿过70多米深的隧道,钻到瀑布脚下去倾听瀑布惊涛骇浪般的怒吼。

尼亚加拉瀑布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据估计,瀑布的水电资源超过600万千瓦,现在美国、加拿大在瀑布附近都兴建有大型水电站。

尼亚加拉瀑布下的河床是由石灰岩、页岩和砂岩相间构成的。页岩、砂岩被水侵蚀掏空,上面岩层塌落,使瀑布位置逐年向上游退去。马蹄瀑布从1842年到1905年平均每年后退1.5米,而美利坚瀑布在1827~1905年间平均每年后退7.5厘米。如果这样继续后退下去,有朝一日,这个瀑布就会随着河流上、下游落差的减小而消失。

267.加拿大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在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色?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是个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的国家。面积995.6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而人口仅约2,500万(1983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2.5人,而且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与美国毗邻的气候条件较好的南部狭长地带,尤其是这一地带的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首都渥太华,市区人口29.5万。

加拿大是后起的、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外国资本也起着巨大作用,农矿原料生产和出口在经济上占重要地位。因此,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某些特征。它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国,同时又拥有大规模的发达的农业。

加拿大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主要由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殖民建立起来的移民国家,独立迟,现代经济发展较晚。当十九世纪末加拿大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时,自由资本主义已经结束,加拿大经济只能在英国资本控制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在美国资本控制下,先后顺应英、美的需要而发展,使农矿原料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原料净出口国之一,金属矿和有色金属出口值占世界首位。能源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油、气生产国之一,天然气大量输往美国。同时,它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小麦、乳、肉产品大量出口。东、西海岸渔产资源丰富,尤其纽芬兰岛东南海面素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水产品大量出口。此外,加拿大森林面积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林产品出口值居世界首位。它和苏联同为世界最大的珍贵毛皮出口国。近几年来,加拿大的制造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汽车、飞机、铁路车辆等交通工具的制造,其它如农机、电机、林业和矿山机械制造等也较发达,并有出口。但轻工业不够发达,食品工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出口服务的。总的说来,加拿大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地位(第7位),许多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突出地位。工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高,人均国民收入及动能、机械和钢铁的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本国也有资本输出,不过经济的主要部门受外国资本控制。加拿大是世界接受外国资本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六十年代以来,全国投资总额中外国资本(80%是美国资本)占三分之二以上,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五分之三的制造业和五分之三以上的采矿业。由于领土辽阔,又加生产大量笨重的初级产品,因而交通运输业十分重要,铁路网长达9万多公里,仅次于美、苏,居世界第三位。

TOP

266.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瀑布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

尼亚加拉瀑布在北美洲的尼亚加拉河上。该河从伊利湖流注安大略湖,在石灰岩断崖处陡落形成瀑布。河中有一小岛名山羊岛,将瀑布分为两段。西侧一段属加拿大,因中间部分凹入而两侧突出,犹如马蹄铁,故称马蹄瀑布,宽793米,落差49米,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分界线即在马蹄瀑布的中间;山羊岛东侧的瀑布在美国境内,称美利坚瀑布,宽305米,落差51米。所以尼亚加拉瀑布是属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国际瀑布。

尼亚加拉河水源丰富,水位稳定,流量达6,740立方米/秒,相当我国黄河流量的三倍。巨大的水流从高空跌落下来,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即是“雷神之水”的意思。在瀑布近处,一片白银似的浪花从天飞降,奔腾直下,雄伟壮观。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名胜之一,瀑布附近的大片区域已被划为旅游区,建立了种种游览设施,游客可从专设的瞭望塔上眺望瀑布的景色,可以在栈道或吊车上观赏瀑布激起的漩涡,还可以乘坐电梯穿过70多米深的隧道,钻到瀑布脚下去倾听瀑布惊涛骇浪般的怒吼。

尼亚加拉瀑布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据估计,瀑布的水电资源超过600万千瓦,现在美国、加拿大在瀑布附近都兴建有大型水电站。

尼亚加拉瀑布下的河床是由石灰岩、页岩和砂岩相间构成的。页岩、砂岩被水侵蚀掏空,上面岩层塌落,使瀑布位置逐年向上游退去。马蹄瀑布从1842年到1905年平均每年后退1.5米,而美利坚瀑布在1827~1905年间平均每年后退7.5厘米。如果这样继续后退下去,有朝一日,这个瀑布就会随着河流上、下游落差的减小而消失。

267.加拿大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在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色?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是个气候寒冷、地广人稀的国家。面积995.6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而人口仅约2,500万(1983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2.5人,而且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与美国毗邻的气候条件较好的南部狭长地带,尤其是这一地带的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首都渥太华,市区人口29.5万。

加拿大是后起的、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外国资本也起着巨大作用,农矿原料生产和出口在经济上占重要地位。因此,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某些特征。它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国,同时又拥有大规模的发达的农业。

加拿大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主要由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殖民建立起来的移民国家,独立迟,现代经济发展较晚。当十九世纪末加拿大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时,自由资本主义已经结束,加拿大经济只能在英国资本控制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在美国资本控制下,先后顺应英、美的需要而发展,使农矿原料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原料净出口国之一,金属矿和有色金属出口值占世界首位。能源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油、气生产国之一,天然气大量输往美国。同时,它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小麦、乳、肉产品大量出口。东、西海岸渔产资源丰富,尤其纽芬兰岛东南海面素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水产品大量出口。此外,加拿大森林面积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林产品出口值居世界首位。它和苏联同为世界最大的珍贵毛皮出口国。近几年来,加拿大的制造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汽车、飞机、铁路车辆等交通工具的制造,其它如农机、电机、林业和矿山机械制造等也较发达,并有出口。但轻工业不够发达,食品工业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出口服务的。总的说来,加拿大工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地位(第7位),许多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突出地位。工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高,人均国民收入及动能、机械和钢铁的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本国也有资本输出,不过经济的主要部门受外国资本控制。加拿大是世界接受外国资本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六十年代以来,全国投资总额中外国资本(80%是美国资本)占三分之二以上,外国资本控制了近五分之三的制造业和五分之三以上的采矿业。由于领土辽阔,又加生产大量笨重的初级产品,因而交通运输业十分重要,铁路网长达9万多公里,仅次于美、苏,居世界第三位。

TOP

264.北美洲的亚寒带针叶林与亚洲同类型植被相比有何异同?

亚洲的亚寒带针叶林分布最广,并与欧洲的亚寒带针叶林带相连,属于全球性地带;而且西伯利亚针叶林在太梅尔半岛上还伸入到北方苔原带中,达到北纬72°30′,成为地球上针叶林带最北的界线。北美洲的针叶林分布在拉布拉多半岛大部分、阿拉斯加中部,以及介于这两个半岛之间的广大地带,并向加拿大沿海山脉、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落基山以及阿巴拉契亚山延伸。面积广大,居各植被类型之首;对该大陆总面积的比率,居世界首位。

亚洲大陆上的亚寒带针叶林,在欧洲起主要作用的是德国云杉和欧洲赤松,在东部还有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冷杉和苏氏落叶松。构成亚洲针叶林的树种也很稀少,占优势的有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达乌尔落叶松。北美洲亚寒带针叶林种类成分很丰富,大部分是由亚欧大陆泰加群落一些属的乔木树种所组成,其间还可以看到北美洲特有的种和属。例如云杉属的黑云杉、白云杉、西特卡云杉、马利安云杉,冷杉属的树胶冷杉,落叶松属的美洲落叶松、真落叶松,松属的邦克斯松、穆莱松、球果松、黄松、树脂松等;此外,还有铁杉属的异叶铁杉、滨辨庆铁杉、加拿大铁杉和西方铁杉,黄杉属的道格拉斯黄杉,金钟柏属的巨型金钟柏,以及红杉属的红杉和巨杉等。这些众多的针叶林树种,在分布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向北分布最远的是白云杉和美洲落叶松;西部地区,特别是太平洋沿岸,针叶林种属成分非常丰富,广泛分布着云杉属、落叶松属等,还有许多北美风土性的种属,最突出的是生长着高大的红杉和巨杉,高者可达15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乔木之一。落基山以东地区针叶林种属成分与东亚类似,广泛分布着落叶松属,同时也有一些特有种,如加拿大云杉、美洲落叶松、含香树胶的冷杉等。

很多学者认为乔木树种丰富的基本原因是这些乔木树种在冰川期内具有有利的迁移条件,它们能毫无阻碍地向南退却,后来在冰川退却以后又重新回来,这种现象在亚洲大陆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亚洲大陆东西向分布的高山阻碍着植物的向南退却,因此大多数的种在冰川时期消灭了。

265.“百慕大三角”海区为何闻名于世?

“百慕大三角”海区位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到波多黎各岛和百慕大群岛之间,“三角”的边长各约2,000公里,海面十分辽阔。这个三角海区之所以闻名于世,是由于它多年来和人类的不幸联系在一起,神秘莫测的事件不断在这里出现。1945年12月5日美国海军航空兵第十九中队的5架飞机,在这个海区上空编队飞行时突然失踪;1968年9月,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一架“C132”客机飞入“三角”海区时突然坠落,机上27人无一生还;1973年3月载有32人的摩托艇驶过这个海区的平静海面时,瞬间船沉于海,船上人员全部丧生。据不完全统计,仅二十世纪以来,就有100多艘船只、30多架飞机以及1,000多人在这个三角海区失踪,不要说人的尸体,就是飞机、船只的残骸也难以寻找,成为一个难解的谜。因此这一海域被人们称为“魔鬼三角”、“死亡三角”,成为科学幻想小说的诱人题材,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上也经常出现有关这一“死三角”的轶闻故事。许多科学家为识破这个难解之谜,也不断对这个三角海区进行考察、研究。

为什么飞机、船只经常在“死三角”海区失事,大体有二种说法:一是这个海区海流复杂,并有海龙卷、地震等自然现象,飞机和船只遇到这些可怕的现象,便可能失事;二是“死三角”海区有一个强大的磁场,干扰飞机和船只的正常航行,并使之失事。 1977年2月一位探险家和他的四个伙伴,乘水上飞机飞往“死三角”海区,在那里逗留了数天。他们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天晚上吃晚饭时,他们使用的叉子突然弯曲了,同时飞机上的十几把钥匙都变了形,甚至罗盘上的指针也偏离了40度。后来,又有人在这个海区内发现了一座底边长300米,高200米的大金字塔,塔上有几个赫然大洞,海水从中高速穿过,浪潮汹涌澎湃,海面雾气腾腾。有人认为,过往船只如遇到这种情况,便可能被卷进海底。此外,为了解开这个三角海区之谜,还有人提出了其它种种假说,如“强烈的次声波”、“全球12个异常地区说”、“飞蝶”等等,但均未能获得公认的满意答案。

TOP

262.北美洲的植被—土壤类型在组成上有何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因此在植被—土壤类型上也表现出多样性。从北极的冰原、苔原—冰沼土到热带荒漠—灰钙土、漠钙土;从沿海的落叶阔叶林—棕壤到内陆的草原—黑钙土、栗钙土。总之,北美洲的植被—土壤类型是相当复杂的,世界上拥有的类型,本洲绝大部分都具备。在植被—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上,仅次于亚洲。

其次,在北美洲复杂多样的植被—土壤类型中,又以针叶林—灰化土分布面积最广,就所占大陆总面积的比率来说,居各洲之首;世界针叶树的种类成分,也以北美最丰富。这主要是因为北美大陆北宽南窄,北部广大地区处于亚寒带,具有生长针叶林和发育灰化土的水热条件。与此相反,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类型的植被—土壤,无论是绝对面积或占大陆总面积的比率,均较狭小。再则,由于北美干旱气候区的局限,所以荒漠型植被—土壤也居次要地位。最后,与别洲相比,北美洲又以冰原和苔原—冰沼土面积广而显得比较突出,前者仅次于南极洲,后者则与亚洲相近。

263.北美洲的植被—土壤类型在分布上有哪些特点?

北美洲的植被—土壤类型在分布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北部,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结构。北美大陆北部,大致在北纬47°~50°以北,地面起伏不大,水热条件从北向南逐步变异,相应的植被—土壤类型也都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呈带状分布的,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结构特征。从北向南的更替序列为:冰原、苔原—冰沼土带,针叶林—灰化土带。

(2)东、西部植被—土壤类型结构的对立。从针叶林—灰化土带以南,大致以西经95°为界,东部和西部不仅各有其主要植被—土壤类型,而且它们的排列图式又处于相对的局面。在东部五大湖以南,东临大西洋,地面比较开展,虽有阿巴拉契亚山,但高度不大,没构成气候障壁,水热条件较北部优越,且有从北向南逐渐变异的趋势。因此,作为反映水热条件组合的植被—土壤类型即以森林和森林土壤为主,从北向南依次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灰棕壤、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亚热带常绿林—红壤、黄壤。它们基本上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体现了地带性结构特征。西经95°以西居内陆位置,加以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落基山以西主要为山间高原和盆地,除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外,年降水量均在500毫米以下。所以整个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半干旱或干旱气候,植被、土壤类型则以草原、荒漠及其相应的土壤为主,它们的分布排列与东部截然不同,均成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体现了非纬向地带结构特征。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淋溶黑土、高草原—黑钙土、短草原—栗钙土、半荒漠或荒漠—灰钙土、漠钙土。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从北向南气候类型由温带海洋性气候,经亚热带夏干气候转为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植被—土壤类型相应为针叶林—灰化土、亚热带硬叶常绿林和灌木—褐色土、热带荒漠—灰钙土、漠钙土,它们既是南北更替,又是南北延伸,为纬向地带性结构与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综合体现。

(3)西部高山地区的垂直结构。北美西部,除水平地带更替的植被—土壤类型外,高度较大、气候具有垂直变化的山地,还存在植被—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结构。垂直图谱既与山地高度和坡向有关,又受制于纬度,南北有异。例如,北纬40°以北,大致以山地针叶林—灰化土、山地草甸、山地苔原—冰沼土、永久冰雪带的顺序,由下至上的更替;在具有亚热带夏干气候的沿海山脉地带,则以硬叶常绿林和灌木—褐色土、山地针叶林—灰化土、山地草甸—草甸土的序列更替,因山地高度不大,缺失山地苔原和永久冰雪带。

TOP

260.北美洲的地中海式气候具有什么突出特点?

地中海式气候是属于亚热带纬度大陆西岸型气候,具有冬雨夏干,冬季温和夏季沿海凉爽、内陆炎热干燥的特征。

北美洲的地中海式气候区由于受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隔,仅分布于北纬30°~40°的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这里冬季在西风带控制下,气旋活跃,冬雨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夏季由于处在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缘,受东北信风控制,天气干燥而稳定,夏雨的比率尚不到3%,愈向南夏季愈干。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自北向南递减。由于受加里福尼亚寒流的影响,使沿海地带夏季气温不高,七月平均气温为16°~20℃,属凉夏型;一月为8°~12℃,因而年较差很小。但越过海岸山脉以东,进入加里福尼亚谷地,由于受不到寒流的影响,谷地中各城市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日最高温度平均在30°~35℃,美国西部的萨克拉门托1931年日最高温度在32℃以上者在七月达27天,八月也有16天,其绝对最高温度达到45.6℃。萨克拉门托西距太平洋不远,但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比圣弗兰西斯科要高出7℃左右,因而气温年较差要比凉夏型大一些。南欧由于地中海的存在,使其地中海式气候比北美洲的特征更鲜明、分布的范围更加广阔。

261.五大湖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特点?

五大湖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五个相连湖泊的总称,它们从上而下依次为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大湖的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蚀而成。第四纪冰期时,五大湖地区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陆冰川中心,冰盖厚2,400米,侵蚀力极强,原有低洼谷地的软弱岩层逐渐受到冰川的刨蚀,扩大而成今日的湖盆。当大陆冰川后退时,冰水聚积于冰蚀洼地中,便形成五大湖的水面。

五大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总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总蓄水量2.21万立方公里,约相当于密西西比河年径流量的40倍,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苏必利尔湖面积广达82,68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除密执安湖属美国外,其余均为美、加两国所共有。(2)湖面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各湖之间有水道相连,因岩岛、石礁或崖壁的横亘,水道中多急流和瀑布。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河水自石灰岩崖壁处陡降,形成落差为51米的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3)五大湖水量丰富,水位稳定。在安大略湖出口处的年平均流量为7,100立方米/秒。注入五大湖的河流不多,湖水补给主要依赖雨雪,水位稳定,年变幅仅30~60厘米。(4)冰期较长。五大湖每年有4~5个月的结冰期,冰期内船舶停航,影响航运。(5)五大湖水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航运系统之一。为了沟通湖间不等的水位,对联络水道和出水道进行浚深,不仅各湖之间可通商船,而且湖群东北与圣劳伦斯河、南与密西西比河之间也有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航运体系。

TOP

257.北美洲的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

北美大陆年降水量分布大致以落基山为界,东西部有很大差异。落基山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500毫米以下,但在北纬40℃以北的太平洋沿岸是一多雨带,其中北纬50°以北的加拿大和阿拉斯加沿岸,由于濒临暖流,常年面临西风,气旋活跃,加之沿海山脉的抬升作用,形成北美降水最丰沛的地带,年降水量可达3,000毫米以上。如鲁珀特港年降水量为2,399毫米,而雅库塔特即达3,264毫米。整个太平洋沿岸年降水量的分布,表现出从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如奥林匹亚为1,288毫米,旧金山就减至510毫米,到了圣迭戈只有250毫米了。从此向南,降水量又复增加。

落基山以东,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规律是由西北向东南渐增。除紧靠落基山的大平原地带以及北冰洋沿岸、北极群岛和格陵兰岛等地外,一般均在500毫米以上,其中中部平原为500~1,000毫米。阿巴拉契亚山以东、美国东南部地区,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258.北美洲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与亚洲同类型气候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北美洲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和亚洲同类型一样,都分布在极地长寒气候区以南,其北界与七月10℃等温线相当;南界大致在北纬50°线,但在亚洲,此界线的东段略微靠北,由外兴安岭至鄂霍次克海岸一线为界。都是横贯大陆东西,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区,尤以亚洲此类型的面积最大,约有7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气候类型区。

北美洲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1)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下;夏季温和,七月平均气温约16°~18℃,与其它同纬地区相似,因此气温年较差很大,但大陆性的程度不如亚洲同类型气候极端。(2)具有湿润的特点。本区年降水量西部和北部在250~500毫米之间,东部可达500~1,000毫米。其空间分布形势恰与亚洲同类型的相反,亚洲是西部较多,约有300~600毫米,往东减至300~400毫米,到了东北部最少,只有200~300毫米。在降水的季节分配上,以夏雨为主,但集中程度不如亚洲同类型气候。因而在柯本气候图上,北美洲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属f型,而亚洲属w型。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很大,这是两洲所共有的特点。

259.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同亚洲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若与相应的亚洲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比,既有相似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温和湿润,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如同纬度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显著。亚洲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干燥,严寒期及严寒程度均超过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如哈尔滨,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者,达5个月之久,其中一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蒙特利尔要低10℃左右,七月平均气温前者又比后者高2℃左右。哈尔滨的降水量比蒙特利尔少,季节分配更加集中于夏季,6~8月降水占全年的67%,而10~3月的冬半年里降水仅占12%;蒙特利尔的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北美大陆东南部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东亚相应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同属亚热带东岸型气候,都具有冬季温暖的特点,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但若遇强大寒潮南侵时,气温也可降到冰点以下,常给美国佛罗里达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南部植物带来毁灭性的冻害。在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绝对最低温度也能降到-10°~-20℃以下,汉口在1977年1月30日由于受南下冷空气侵袭,曾出现-18℃的最低值。亚洲的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的低温显得比较突出,这也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夏季暖热,七月平均气温为24°~28℃。在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别在华中地区,夏季普遍高温,七月平均气温也都在28℃左右,有些地区甚至超过29℃。

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夏雨为主,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这也是北美和东亚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两地冬季都因多气旋活动,云雨较多。此外,在北美亚热带湿润气候的西部夏季多龙卷风,东南沿海夏秋之际常受飓风侵袭产生暴雨;而东亚的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之交的梅雨和夏秋的合风也是特殊而重要的天气现象。

TOP

255.北美洲的气候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说这里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

北美洲气候的基本特征有

一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美洲面积纬向延伸比较广,但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同时,地形结构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西部山地、东部高地,特别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形成了海洋气团运行的重要障碍。因此,北美洲的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特别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这里大陆性气候的总特点是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夏季暖热,七月是最热月;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适中,以夏雨为主。但与具有大陆性强烈的亚洲相比,该洲温带大陆性气候远不如亚洲那样极端,气温的年较差没有亚洲同纬度地区那么大,夏雨的集中程度和冬季的干旱程度也均不如亚洲。

二是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北美洲的气候类型较多,拥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气候型,这在各大洲中也是比较突出的。但北美洲又有自己的特点,如极地冰原气候的分布比亚洲广;亚洲缺少西海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北美洲东岸又不具备亚洲东岸那样典型的季风气候,而是由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所代替;另外,本洲无赤道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而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分布也不及亚洲广泛

三是气候类型结构独特。北美洲所拥有的各种气候类型在分布和排列上也有其特点。首先,大陆北部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三种类型的分布,都是南北排列的,其中除极地冰原气候外,又作东西延伸,这与亚欧大陆北部的情况基本上相似,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特点。自此以南,气候类型的分布、排列图式出现了东、西部的对比:大致在西经100°以东地区,从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一般说来,它们也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基本上体现了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在西经100°以西,包括大平原和科迪勒拉山间地区,因深居内陆,自东向西干旱性增强,气候类型作东西排列、南北延伸,表现出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在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排列顺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它们虽是自北向南有规律地更替,但又都作南北延伸,因此,这是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特点的综合体现。

256.北美洲冬、夏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其原因是什么?

一月等温线的分布有以下两个特点:(1)等温线均向南弯曲。西北部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太平洋沿岸一带,几乎与海岸平行,这与处于西风带和沿海有暖流经过有关;趋向内陆,寒冷程度加强,等温线向东南走,至密西西比河流域,等温线乃折向东去;再往东等温线又转向东北,与海岸斜交,这反映了冬季大西洋对北美大陆气候的影响显著弱于太平洋。(2)等温线分布较密。一月平均气温格陵兰岛中部低达-44℃,而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则为20℃,说明冬季气温梯度较陡,南北温差达64℃。

夏季,大陆普遍增温,即使在高纬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气温也显著高于冬季。反映在七月等温线分布上,具有如下特点:(1)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夏季气温梯度不及冬季大,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格陵兰岛中部,约-12℃,最高出现在西南部沙漠区,约32℃,南北温差为44℃左右。(2)等温线显著向西北弯曲。在太平洋沿岸一带,等温线与海岸平行成南北向,但往东进入山间高原、盆地区,等温线便形成向北突出的弧形,这说明夏季太平洋沿岸气温南北相差不大。例如,加里福尼亚沿海因有寒流影响,多云雾,日照不强,其气温几乎与加拿大沿海相同。同时也说明太平洋沿岸气温比同纬度的山间高原、盆地区低得多,后者因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区,日照充分,受热强烈。(3)落基山以东,等温线大致呈东南向,在哈得孙湾和五大湖一带微向南弯曲,这是受水域调节之故。由此向东至近海一带,等温线又微向北突出,这说明夏季大西洋沿岸受海洋影响,在拉布拉多、纽芬兰一带由于寒流经过,多云雾,气温低于同纬度内陆,但又高于太平洋沿岸。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