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尘埃落定,分享整个MBA申请过程(HKUST, IE, INSEAD R3 WL)
从去年7月开始到今年6月,整整一年的时间申请算是告一段落。从准备GT到选校申请,在论坛收益良多。之前也陆续写了几个帖子。这个算是个总结吧,希望能给以后申请的朋友一点点参考经验。
Why MBA, Why XXX Program?
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个学校Essay和面试都要问到的问题,我也觉得确实是在选择MBA之前需要好好考虑清楚的。我的情况算是比较典型的类型之一了吧。工作几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希望在Marketing还有General management方面继续发展,但本身不是商科背景,所以希望通过MBA学习系统学习管理知识,并且获得一个商科相关的学位,为职业发展的下一步打基础。另外,我也希望借由这个机会从工作中脱离出来,回到学校沉淀一下,并且多接触不同的人群,提高自己的国际化和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认识。有些当这个是个GapYear的感觉。
不过在最初的时候,我是考虑part time的,并没有想要选择full time的program。主要有经济时间以及机会成本上的考虑,也想过随便选一个好申请的学校混个文凭就好了,不想要考G。因为现在的生活也是温吞但还蛮稳定的。
而这些所有的想法和期望吧,都影响到最终我的选校。
(1)在职 vs 全职
可能最初做过这个选择的不是我一个人。我不是很赞成在职就不如全职的看法。我觉得在职的项目有它自己的优势:就是可以继续有经济来源,不会中断职业发展。但是坏处是可以选择的项目会比较受地域的限制,时间上来说,也会是相对的持久战。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会“混”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专注力没法达到那个水平,最后平衡不了两者。但是,我相信对于许多职业发展很好,有毅力能比较好的平衡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在职是个不错的选择。我身边的朋友就有这样的例子,他们从优秀的在职项目中认识了很多好的朋友,也在对自己不断的严格要求下完成了课程并且切实的有了提高。许多人的职业发展也很顺利,我自己的老板就是个这样的例子。
但说说我自己吧,为什么不选在职。其实很大一个原因是我觉得我无法在长达3年的时间保持这样的状态,而且我的工作出差很频繁,出勤率基本很难保证。我很可能会陷入被许多人BS的混文凭的状况(我连直接混文凭这种选项也都确实考虑了,最后觉得这样做自己都会BS自己而放弃)。其实在我看来,能在职坚持三年的,是很值得敬佩的。个人觉得各有优劣,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并不是说全职一定高贵、在职一定不好。
(2)选校
我只看一年的项目。因为我不想有很长的中断期,一年项目在经济上的压力也要小一些,毕竟我也不打算转行,实习什么的对我来说意义也不大。但是有个申请的朋友是只申请两年的项目,因为觉得一年时间太短,太匆忙。我想说这个全看个人,想清楚最重要。
然后我再看的就是地区了。这个跟我希望多接触不同文化和将来的career发展有关系。我对南美有passion,长期来看还是希望能在亚洲,同时也希望在MBA期间能学个新外语。然后找reputation比较好的学校。所以当时选校的时候基本冲着这几点去选的,在Bocconi面前纠结了很久,实际上我最早申请的是他家,但是最后没有submit。因为米兰真是我从小就想去的地方啊,有我爱的美食和我最爱的球队啊。但后来觉得他家很赞的LuxuryTrack不适合我,意大利语去南美也用不上,就放弃了。基本最后选来选去,定了三家,各有特点,但都算是比较国际化,比较多元化的项目:
- HKUST (能交换去西班牙,亚洲影响力比较大)
- IE (西语环境,南美影响力大)
- INSEAD (强制要求学习第二外语,亚洲、欧洲影响力大)
在这里要提一下ESADE。虽然最后没申请,但是真是对他家印象好得不得了。AdmissionDirector人超好,就是一种热情扑面的感觉。但后来纠结于巴塞罗那这个地方,还是选择申请在马德里,西语比较正且能看皇马的IE。
另外提一下,英国的学校全没考虑是被他家著名的糟糕天气和fish and chips吓退的⋯⋯吃货伤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