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英国《金融时报》向这156所商学院2004届的2.3657万名学员发出了网上问卷。 英国《金融时报》一直是对获得学位3年后的毕业生进行调查,以评估MBA对其此后职业进展和薪资增幅的影响。 今年有48%的学员回复了问卷。去年的回复率为44%。 在今年参评的156所商学院中,有39所商学院因毕业生数据不足而被排除。根据英国《金融时报》设定的回复标准,每班必须至少有20%的人回复问卷,且绝对最低值为20份回复。 英国《金融时报》对剩下的117所商学院进行了排名,最终的榜单显示其中前100名。 这些排名根据两个主要来源的数据整理得出:校友和商学院。两套数据采用两份不同的问卷收集得到。 排名所用的指标分三大类:校友薪资和职业发展,商学院及其MBA课程的多样性和国际化程度,以及商学院的研究能力。 决定排名顺序的指标有20项,来自校友问卷调查的数据用于得出其中8项,从“加权薪资(美元)”到“就业成功率排名”、“校友推荐排名”和“国际流动性排名”。 在这8项指标中,有7项指标的数据综合了英国《金融时报》在3年里收集的数据。2008年MBA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在总分中占50%的权重。2006年和2007年排名的数据各占25%的权重。若只有两年的数据,则权重比例为60%:40%或70%:30%,取决于信息来自2008/2007年还是2008/2006年。“物有所值排名”只基于2008年MBA数据。 榜单中前3项指标考查校友薪资,其中两项指标在商学院最终排名中所占权重最大:“加权薪资(美元)”和“薪资增幅百分比”。这两项指标合计占最终得分40%的权重。 在薪资数据用于最终排名之前,这些数据都必须经过下列过程的处理: 首先剔除那些在非营利及公共服务行业工作、或仍为全日制学员的校友的薪资数据。 然后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提供的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比率,将其余的薪资数据换算成具备同等购买力的美元数据。 完成购买力平价换算后,剔除薪资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再计算出每一所商学院的平均薪资。 对于规模较大的商学院来说,平均薪资经过加权处理,以反映不同行业之间的薪资差异。英国《金融时报》计算在每一个行业工作的所有回复者百分比,得出加权数据。这些百分比然后用于计算商学院的整体平均薪资,其中包括各行业的平均薪资。 榜单中显示的薪资数据,均为按购买力平价换算成美元的数据。 “薪资增幅百分比”的计算,是根据各商学院学员从入读MBA前至2007年的美元购买力平价薪资增幅。这段时间为4年或5年。 11项评比指标的数据来自商学院提交的问卷。它们包括“毕业3个月后就业率(%)”数据,以及从“女性师资比例(%)”到“外籍理事比例(%)”、从“国际经验排名”到“FT博士排名”等各项指标。 榜单中最后一项指标“FT研究排名”基于英国《金融时报》编制的数据库。这些数据是英国《金融时报》根据各商学院师资在40份国际学术和业内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目统计出来的。根据论文数量给相关商学院评分,但得分亦根据师资数量进行加权,使师资规模较小的商学院不致因为论文发表数量少而受影响。 研究排名占最后得分的10%。 各项指标中的数据经过计算后,最终结果按照栏目依次转换成Z得分,即对表中每一指标分别进行Z得分的计算。Z得分计入同一指标下各商学院之间的得分差异,以及从首位到末位商学院之间的得分分布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