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kgsb.com/web2005/view-1170.html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访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曹辉宁博士
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长江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曹辉宁,在年仅13岁时就跨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这位获得了双博士学位的金融学教授,如果当初没有朋友的建议,未必会转行选择金融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专业;如果没有2002年底新创立的长江商学院的盛情相邀,他至今很可能继续留在美国任教。
不过,当曹教授一路走来之后,上述所有的可能性已经仅仅是一种假设了。《长江》也因此有机会真正走近他。在曹辉宁教授宽敞整洁的办公室里,面对着这位拿下了两个美国知名大学博士学位的世界知名教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他很快的语速后面,体现的是缜密的思维和过人的智慧,也在极力还原这个当初仅13岁的小小少年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后最终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而且走得这样精彩。
找到真正喜欢的专业
1979年,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年仅13岁的曹辉宁踏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门。在同龄人还在初中的教室里读书时,他已经成为这所知名的高等学府名闻遐迩的少年班中的一员,整日往返于寝室、教室、图书馆之间。那时有种说法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杨振宁、李政道、陈景润这些科学家们激励了当时的一代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理工科,成绩好的学生更不例外。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曹辉宁选择了中科大的生物专业。5年之后,年仅18岁的他走出了国门,在世界知名的耶鲁大学继续完成生物学的硕士、博士专业。对于为何选择出国读书,曹辉宁回忆自己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初中、高中、大学、然后出国读书,当时中国大多数人的想法很像一条直线,读书最好的选择就是出国”。
在美国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他开始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也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美国人很鼓励学生做真正喜欢的事情,提倡专业与个人的性情完全匹配。当曹辉宁拿到耶鲁大学大学生物学的博士学位之后,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点其实不在实验室中,并对未来的职业重新进行思考。
曹辉宁在耶鲁读书时的一位好友、现在是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的著名金融专家陈志武,当时经常和曹辉宁讲起金融领域的各种故事,并建议他不妨也尝试进入这个领域。在朋友的鼓励下,曹辉宁决定暂时与生物学专业告别,并申请就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金融学博士。
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确对于曹辉宁有着特别的意义。从这里开始,他的专业领域正式地从生物学转向了金融学;此外,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得益于这所大学,因为曹辉宁正是在这里遇到了正在南加州大学(USC)读书的孙宝红,两人后来结为伉俪,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上一直相互支持。
当真正开始接触金融学时,具有深厚理科背景的曹辉宁逐渐发现,这个强调逻辑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专业,正是自己的爱好之所在。发现了金融学背后的乐趣后,他与导师迈克尔• 博莱楠(Michael Brennan)一起,在资本市场上专注于分析和找寻衍生产品、交易、信息这些关键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研究上从自然科学转到社会科学,曹辉宁也明显地体会到两者之间迥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观念。他说:“自然科学比较强调重复性,可以重复地做一个实验,但是社会科学更强调一种逻辑和顿悟,很多经济现象不可能像做实验一样重复。”但是,有着十多年在自然科学领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曹辉宁也经常强调要将一些自然科学中用到的方法、观念用于金融学的研究中。
曹辉宁反思在生物学上花费了的这十多年的精力和心血,不是为自己怅然,而是对那个时代造成的资源浪费深感惋惜,“我周围有不少教授的经历与我类似,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要知道培养一个学生读到博士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如果放弃了,对学校和社会都是一种浪费。而我也占用了本来对生物学更有兴趣的人学习的机会。”
1995年,曹辉宁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拿到了第二个博士学位。临近就业时,他也曾想过是否要投身工业界,不过考虑到已经拿下了两个博士的学位,如果仅仅是为了进入一家知名公司,多年的所学将很难完全发挥。而在美国,既然选择读博士,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教书和进行学术研究之路。于是曹辉宁抛掉犹豫,选择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书,“在一个时间可以比较自由支配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没有长江商学院的成立,曹辉宁或许会在美国一直工作下去。2002年,一所年轻的商学院在北京筹建,受到长江的邀请,曹辉宁有机会走近长江,了解长江,在参加了长江商学院的首次筹备会议后,他最终因为认同长江的办学和发展理念而选择了回到中国,执教长江。。
曹辉宁感到,长江商学院有几点与众不同之处强烈地吸引着他:首先,长江是一所独立的年轻商学院,从一开始创建就可以引进全新的治校办学理念,没有任何沉重的包袱;二是在长江,能遇到不少自己熟悉的世界知名华人教授,他们大都在美国有超过7年的教学经验,因为“段位”相当,彼此之间的沟通十分容易;三是回到祖国做研究,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贯穿其中,能够激励他更用心地研究,将更多的新观点带给中国企业。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经济正飞速发展,有很多新的变化出现,我们回到中国,可以将国外的先进理念、研究方法带回来”,谈起长江教授的学术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曹辉宁如是说。他感到在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中,尽管强调亮点和经典,不过不能像西方一样建立一个框架、一个体系。比如钱钟书曾写过著名的《管锥编》,文章经典但很高深,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解读,后人很难轻松地理解其价值所在。正如北宋诗人苏东坡的名句:“雪上偶尔留爪痕,鸿雁那复计东西。”个中精髓,都需要自己领悟。而西方社会建立起的研究体系和理论框架,不仅让后人可以理解透彻,也可以帮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研究。“体系、逻辑、推理,正是我们这些在国外留学的人可以为中国带来的”,曹辉宁说道。
目前,曹辉宁将研究重点主要放在西方资本市场上,原因在于这里的竞争比较充分,市场环境也相对更完善,除了有三四千只上市公司的股票,还拥有期权、期货等各类衍生工具。因为买空、卖空机制健全,这些能为定量分析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因此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回顾自己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曹辉宁总结出两条贯穿其中的主线:一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交易,另一个是在面对同样的信息时,由于投资者的不同判断而导致的不同交易结果。
信息不对称在资本市场中十分常见,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几乎每天都在信息不对称中与市场博弈。在传统的模型中,假定各种投资者都是同质化的,即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财富、不同的投资者都会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不过,曹辉宁却一反惯例,强调投资者的异质化。他认为不同的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不相同,人们可以利用私密信息进行交易,从而获利。因此,在与合作者建立模型时,曹辉宁坚持沿着信息不对称的主线,分析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
在两条研究主线中,曹辉宁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和导师迈克尔?博莱楠关于“Home Bias”的文章分别发表在美国《金融》(英文)杂志和《金融经济学》(英文)杂志上。在这篇论文中,曹辉宁认为,“在发达国家的股市上一直有一种现象,称为home bias。也就是指每个国家的投资者都更倾向于购买本国公司的股票,按俗话说就是‘谁都说俺家乡好’。我们假设国内投资者对国内市场比国外投资者更了解,这样可以很好地解释Home Bias。在一个动态模型中,我们发现国外投资者追涨抛跌。我们的预测在新兴市场中得到有力的支持。信息不对称对人们交易的影响是显然存在的。”此外,他还不断将新的内容充实至模型中,比如进一步引入传统模型欠缺的衍生产品来说明信息不对称对股价、交易的影响。最近,曹辉宁又将眼光投入到竞争不完全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中,人为因素比较多,信息不充分,也有很多不确定的信息,不仅加大了交易成本,也使得各种交易行为与完善市场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而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很多特点正与一个竞争不完全的资本市场很相似。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曹辉宁的观点已经分别发表在《金融》杂志、《金融研究评论》(英文)和《商业杂志》(英文)上。
在另一条研究主线中,曹辉宁与合作者一起,研究了投资者在面对着同样的信息时,因为不同的判断,会出现哪些不同的交易行为,并将这些因素引入动态的模型当中,从而研究对市场和股价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曹辉宁和杜克大学(英文)的欧阳辉教授已经合作写成了两篇论文。其中关于期权交易的论文获得西部金融会议(英文)“投资界最有价值论文奖“。另外一篇《泡沫与崩盘》,不仅被美国印地安那大学(英文)和RFS合办的泡沫专题会议录用,曹辉宁也应邀在国内外数所知名大学进行演讲。在长江商学院EMBA六期同学的开学典礼上,曹辉宁在名为《股市与选美》的演讲中,也提到了他对股票市场中因投资者意见不同而对股价与价值背离而带来的影响。
在学术研究上,曹辉宁从不降低标准,他一直非常注重原创性的研究,并希望提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思想、方法和观点。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缘于他对一流商学院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他坚信,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旧的知识不能够让人在新的地方、新的产业得到新的启迪,而现今的商学研究,不仅能对实际的操作进行归纳和总结,而且可以指导和推动产业的发展。宋朝大学者朱熹曾有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曹辉宁认为,知识的更新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只有重视研究的商学院才能创造一种活泼、勤思多问的环境,才能让大家的思路变得开阔,变得生机勃勃,不落俗套。
教授简介
曹辉宁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耶鲁大学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财务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Chapel Hill分校。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投资组合管理、期权定价、资产定价、市场微观结构、国际财务等。在过去的几年中,曹博士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发表多篇论文,并被大量引用;曾两次获得Journal of Finance的最佳论文提名(1998年和2000年);曾获Northern Finance Association评选的新兴市场领域最佳论文奖;曾获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评选的最有投资价值的最佳论文奖;在2004中国金融国际年会上获得最佳论文三等奖;任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编委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