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回顾与反思――我在美国上MBA的经历

2007年5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四上午,我和苏把车停在大操场旁边的停车场,向新建好不久的E building走去,新生的Orientation 就在那里开始。Dress code 是business casual,我穿着从国内带去的白衬衫,深蓝色中裙,乳白色高根鞋,苏披大卷长发,黑色开襟薄衫,黑色尖头皮鞋。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惴惴不安的心情一溜小跑,看见不远的前方一位褐色长发的美女也在急匆匆赶路,后来才知道她是同班同学,来自德国的时尚美女Antonia。

到了二楼大厅,好多人已经到了,三个五个攒成一个小圈聊天。旁边大桌子上放着面包圈,咖啡之类的早餐。老外的稍微正式一点儿的聚会,看上去永远是这么贴心,这么地优雅和应有尽有。此刻回头看去我得承认,那个站在这一段生活的开头的我,的确像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心里头期待,兴奋,忐忑,努力表现出懂得大家礼数的样子,主动微笑,跟人打招呼作自我介绍,都是为了掩盖内心的没底和不自信。
  
而且这种没底和不自信,成为这之后一年多贯穿整个学习经历的底色。为什么是这样,或许需要稍稍从头说起。本人在国内为某重点大学一文科专业硕士毕业,之后在一家新闻单位工作几年。平心而论,无论是学校还是工作,都没能学到让我自己觉得非常踏实,技不压身或艺不压身的技艺。我工作时曾认识了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外语系女孩,她得知我是主科研究生毕业后说了这么一句:中国的文科研究生都是垃圾(她说是某人说的,我忘了)!说实话,即使在当时我也没感觉到这话冒犯了我,也觉得无从反驳。反省起来,我自己的不勤奋,不上进或许是大部分因素,但我并不认为我本人就应该为成为垃圾的一分子而负全部责任。因此,从一个全无学商业或经济背景知识或工作经验直接过度到MBA,即使事先恶补很多,我也还是感觉到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薄弱。
  
至于英语,我上大学时早早过了四六级,因此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英语课几乎都没怎么上。上了班以后为了不荒废,考过托福和GRE,成绩不算太好,但也不是太难看。当时也没想非要出国,只是想借考试督促自己温习,保留我对英语的一些基本的感觉。但我不得不承认,在英语方面,可追溯到高考前的训练基础,我就是那种相对比较会考试的人,准备考试时看书做题就能拿一个还算不错的成绩,但实际水平(阅读、口语,听力其实还不坏)都很一般。而MBA恰是一个对语言要求相当高的学位计划。可能有人要问,既然你英语口语阅读水平并不太强,又是如何被录取的呢,这个稍后我再说明。
  
其实,比语言更让我不自信的是文化背景的欠缺。这个问题很容易和语言上的欠缺混淆起来,而事实上我觉得这一因素影响更大,也更隐晦。具体说吧,就比如新生的Orientation一开始的这种场合吧(在美国生活久了就会知道,这种类似party的看似随意聊天的场合是老美最常见的Social的沟通形式,表面看起来很随意,其实非常考验人。考验你的自信,修养,语言,也考验你的文化背景,眼界,知识广度,甚至是幽默感。而彼时彼处,在美国生活了刚一年多的我,就算主动找人打招呼,顶多也就是互相说一下名字,说说来自哪里,后面就接不下去了。而班上的老美学生,即使初次聊天也很大方自然,无所不聊。

这一点固然跟我们突然置身于一种全新的文化氛围,需要时间去适应有关,我认为还有这样一个因素,美国学生眼界从总体上说要比我们宽一些(当然我没有作过专门统计,不可能给出实际比例等数据,只是说我的大概观感)。据我观察,相当多美国学生在中学或大学期间都有过海外学习或观光的经历,即便不是学校组织的,也可能是其他活动,甚至是教会组织的,即使没有去过欧洲亚洲国家的,至少也都去过墨西哥,多米尼加等等中美洲国家。当然我说过不是所有的美国学生都是这样,因为我们班上也有两三个本地学生从未离开过这一地区的。这种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在MBA学习过程中其实是非常有益的。而对我来说,在国内时去的地方不多,既使去也都是旅游观光性质的,对中国不同地方的经济生活并没有深入观察和了解(身为中国学生这一点其实也相当重要,因为在后来的case study中其实涉及到中国的内容相当多,中国学生相较其他国家的学生来说也因此得到多一些的锻炼机会。可惜因为我在这方面的积累也不太足,有好多机会没能充分地利用和发挥)。来美国以后生活范围也十分有限,经济方面的背景知识相对欠缺(比如后面case study中提到的一些企业可能大部分的美国学生都知道,但我却没什么印象,不知道是做什么的,虽然可以google,但一时之间总是很难记得,尤其是短时间内要接受海量信息),所以置身于课堂中间的时候,常常有一种几乎不知所云之感。
收藏 分享

说一说班上同学的情况吧。我们那一届有27名学生,男女基本各半。外籍学生包括中国学生两名,我和苏,加拿大女生一名,印度女生一名,波兰男生一名,德国女生一名,俄罗斯和土耳其女生各一名。另外还有一男一女分别来自保加利亚和马来西亚,但他们两个是在美国读大学的,已经是绿卡或公民了。剩下的都是美国学生,包括一男一女两名黑人学生和一位残疾人学生。从年龄上说,最大的是五十多岁的女生Kay ,她在上学之前在本地一家全国连锁超市的inventory manager(顺便说一句,美国人back to school是任何年龄都可以做的事。我在上学之前还见过一位从本校MBA毕业的老先生,毕业以后留在学校人事网络系统维护方面的工作,足有六十开外,因为他跟我说话时头一直在微微地不由自主地晃动)。接下来是看过四十的黑人女生MT(本文中人名一律用缩写),再下来应该就是苏和我了。本班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我高于平均年龄),剩下的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了。从专业背景上说,据我知道的有教师(包括音乐和体育),有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有家庭妇女,有应届毕业生,地理专业的硕士,有像我这样的文科背景,当然还有在公司做过的。

回到Orientation当天来:当下我和苏都努力入戏,找人攀谈起来。当时这么几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是德国女孩AZ,褐色大卷长发,美目顾盼,身材一流,十足大美女一个,后来我和苏就一直以“大美女”呼之。美国男生RJ,小伙子是音乐老师,高大英俊(后来得知为黑白混血,皮肤是白的,头发却是黑人的那种密密的小卷),谈吐有礼(第一印象),还有就是马来西亚女生DT。以我当时那种乡下人刚进城的心态,对长亚洲脸的人总有一种自然的亲近之感(现在已经不这样了),但这位女生对我们态度确很一般(甚至是有点儿不屑于亲近的意思),相反跟美国学生聊得非常热情。当时我就发现(后来也一再发现)她的脸上总会不时流露出一种“横”的表情。
  
下来的安排是Business school的院长讲话,MBA主管讲话,两位Faculty讲话,本市的市长居然也被请到现场做了简短的发言。然后移师教室作游戏。其中一个是拿上笔和纸,以最快的速度找人攀谈,听取别人的一句最有用的话记下来,越多越好。惭愧的是我当时连这个游戏内容都没有完全明白,只是看着同学满教室乱跑,我也只好照猫画虎,一边跟同学聊一边才弄明白。最后苏给别人的一个建议:问题永远不要留过夜,还得到了一个小奖品。
  
接下来公布已经分好的小组。27个人被分成6个小组,每组5到6个人不等。这个组是怎么分的呢。是这样的:在开学之前我们都收到MBA program寄来的一份性格测定表,填好之后再寄回去。小组就是staff们通过大家的回复分配的。苏和RJ,美日混血男生TA,美国女生AN,R,An六人一组,我和黑人女生MT,马来西亚女生DT,美国男生JO以及波兰小伙AL分在了一组。当时AL(波兰)还没赶到。每个小组各自找个教室,互相熟悉,介绍背景。每人在一张大纸上画一条曲线,表示自己截止目前的人生起落。我清楚地记得DT(马来西亚)的曲线是“一浪高过一浪”,她在说明时连用了好几个Promoted,我也记得我在介绍到我自己的背景时(文科master),明显地看到她嘴角一撇,作了个不屑的表情。
  
当时的小组讨论完全是以DT(马来西亚)为主角的,她恰好和有些腼腆JO毕业于同一所大学,马上就摆出师姐的热情和风范,和黑人女生MT也聊得热情似火,而我呢,基本上插不上什么好,只好当听众了,呵呵。
  
当天的最后一项是去主管Brad家晚餐party。在这里我们又对印度女孩有了印象。印度女孩Pad年纪很小(好像二十四五岁,自己介绍说上学前是软件工程师)。当时她主动找我们,说要坐苏的车一起去Brad家。后来苏告诉我(当时我并没有留意到),当我们一起走到停车场时,看到苏的车,Pad的表情明显诧异了一下。有意思的是,之后有一段时间她不怎么亲近我们,相反总是跟美国女生走得很近,再到后来呢,她又和我们亲近起来。苏说当时Pad那一刹那的表情给她的感觉是车不是她意想中的那个档次吧,呵呵。顺便说一句,苏和我等一般的穷留学生不同,她的丈夫是美国人,住大房子,开的车虽然不是顶尖级的,但也不错,家里还有游艇。
  
马来西亚女生DT和印度女生Pad使得我有了这样一种感觉:我们这些来自亚洲国家的同学在美国人中间的确还是存在多多少少的自卑心理,与此相伴的是更强的自尊心。在很多方面无法直接跟美国人比,只好自己互想暗中较劲儿了。

TOP

正式上课之前,还搞了一次类似野外训练式的活动。内容是让大家分组作游戏,目的我想一是让同学之间更熟悉一些,再一个是找一下teamwork的感觉,因为是户外,大家玩的都挺开心。比如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平衡木”上面蹲下来,帮助一个人从大家头顶逐个跨过去。再比如两个小组比赛过绳网,看哪一组的全部成员先过去,这就考验小组的协同作用了。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又有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一个是美国男生Andr,表现得很有热情,对每个人的行动都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赏,另一个是美国女生Ter。她的长相有些特别,后来我才知道她有斯洛伐克血统。后者给我留下印象是因为我和她在同一小组作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大圈,每个人报一遍自己的名字,然后找两个人出来挨个报出其他人的名字,快者得胜。我想到国外的人都有这个体会,我们在国内时知道的英文名大体上就那么几个,此外许多的名字都是第一次听到,在不知如何拼写的情况下只听一遍是很难记住的。
  
当时我和Ter被选中出来报名字。所幸我之前就发现记住别人的名字是一个易于跟别人留下好印象的方式,再加上短时间的记忆还算不错,居然硬生生地都记住了,而Ter却有几个没说上来。当大家鼓掌说good job的时候,我感到Ter的表情有些生硬。
  
我和Ter后面还发生不少有意思的事。

TOP

我为什么申请MBA和我是如何申请的

我申请MBA其实相当偶然。还得从头说起。

鉴于我前面贴子中提到过的文科背景,初到美国时我的思维仍然顺着这一背景自然延续,因此一开始打算申请传媒或相关的文科专业。但后来之所以放弃,有这样几点原因:一是这类申请要求的申请对象学业背景比较“对口”,要求相对较高,申请难度大,而且文科专业一般奖学金都给的很少;二是如果申请我需要再考一次GRE,因为我以前的G成绩基本已经过期,而且成绩也不太出众。而我对再考一次比较不感冒,因为我这个人不喜欢重复劳动;除了这两点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认为即使申请上了拿到一个master,依我个人情况而言也很难靠这个吃饭,尤其是在美国,英语的运用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写作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中文的水平。

可能有不少在国外的朋友跟我有相同的经验:就在我向周围一些认识的中国朋友表达了这种彷徨时,不少人建议我去学accounting,原因非常简单:好找工作(呵呵,比这更离谱的是有一次一个朋友居然建议我去学护士,原因也是一样,在美国护士一直是一个人手短缺行业!我没有考虑这样的建议,绝不是瞧不起护士,而是觉得跟我的“路子”差得太远,实在拗不过去,呵呵)!一开始我没有太认真对待这个建议,主要是觉得自己文科出身,没有学过任何这方面的内容,完全没有概念。

后来发生的一件小事促使我很快调整观念。当时我们认识的一位年纪较长的博士后受聘国内一所高校回国(这位先生已经在美国生活了近十年)。行前我们几家相熟的朋友为他饯行。席间他不无遗憾地感叹自己的思路不够灵活,如果能早一些转换思路寻求别的发展领域就好了。当时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一想,自己还年轻,何不早早转换思路,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呢?就这样,我想到申请accounting,我想想自己毕竟也是久经考场过来的,上学时也不算太差,只有自己不想学的,没有自己学不会的!当下马上下载GMAT考试资料开始看起来了。巧的是考试当天在填写免费寄成绩的学校和专业时,我要申请的这所学校accounting专业 并没有在列,只有一个MBA。我想先寄成绩在说,不行再调好了,就点了MBA。考完以后成绩还可以(上了700分,关于成绩问题我后面还要专门再说),但我去联系accounting 时却傻了眼,因为该校accounting要求必须修过十几门相关课程,没有通融余地。我只好又打算去上预备课。到学校一问更傻眼,果然按要求上下来至少要二年时间,而且每个学分价格近2000刀,下来要花好几万!我倒抽着冷气回家,又开始打听附近的社区大学的情况(因为据说社区大学学费要便宜得多,而且学分可以转)。

正头痛着,一天,突然接到MBA program的vice director 打来的电话,说收到了我的成绩,约我过去谈谈。

这个电话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我一直想着accounting,从来没有想到MBA,因此也有点儿惊喜。事先也没有多做准备,只是从学校的网站上熟悉了一些这个MBA program的情况,就愣头愣脑地去了。接待我的就是Vice director ,R女士本人。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第一道的interview了。当时谈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吧,主要内容就是介绍我自己的学历、工作背景,在美生活的情况等等,R女士又详细介绍了这个program的具体情况,最后对我说:“我们的课堂上互动的内容非常多,你的口语方面显然还比较欠缺,希望你自己加强。”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不妙。

虽然后来又安排了一次由当时在读班上的同学带我旁听一堂课并跟其他同学聊天,提问以及午饭(这是招待perspective student的常规内容),但因为自觉第一次跟R女士的会面我表现不佳,我也就没有再去考虑MBA的事,但还是按照步骤完成了申请就没再去想这件事了。当时是2006年11月左右,直到2007年2月,我才收到MBA办公室的秘书P女士的邮件,说我的申请材料全部齐备了,他们的director想约见我一次。我一听心想,这一次机会我可不能再错过了,于是专门找到我的美国朋友,热心的K女士,请她帮我模拟面试的过程,练过几遍之后,我才又一次单刀赴会,这一次有备而来,跟Director,Mr.B先生的谈话就顺利多了,自已感觉基本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平。一个星期之后,我收到了R女士的电话,我被录取了。

TOP

下面说一下申请过程和我对有关申请问题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申请的大学并非排名前几位的牛校。我本人(包括后来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最后选中这所学校的MBA program的主要原因一是它是一的accelerated program,只需要14个月的时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减免想法数量的学费,MBA candidates跟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一样可以获得graduate assistantship,经济上多少有点补助。因此建议想申请美国MBA的中国学生,如果你的经济实力不十分雄厚,或者不是只想拿到top 10的MBA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话,其实还有一些大学的MBA program值得考虑。
  
一般来说,可以先到大学的网页查询,都可以找到录取学生的有关信息,如男生比例,职业背景比例,平均的GMAT成绩等等。
  
申请过程跟申请一般的研究生院没有两样,都需要G 和T的成绩,此外是大学成绩,个人简历和自述,推荐信等等。以我申请的这所学校来说,国际学生一旦被列入录取范围,都会接到staff的电话interview。因此,对MBA program来说,他们更喜欢英语口语出色,工作背景丰富的perspective students。GMAT成绩高了固然好,但并不是他们最看重的内容。而且,GMAT成绩只在申请时作为参考,被录取之后,这些内容都成为个人隐私,绝对不会公布出来,从网站上只能看到平均录取成绩,连range都很少有。

TOP

课程安排

刚拿到课程表的时候,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点怀疑。按照上面的安排,一周只上四天课,周三没课,此外寒假、春假和暑假(比较短,只有两周,而美国大学的暑假一般三个月左右)以及其他公共假日labor day啦,Martin Luther King Day啦等等,都照常休息,我当时觉得看起来好像挺轻松的呀,不是我想象中的MBA课程应有的紧张啊,听多了国内的一些大学利用学位班挣钱,其实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例子,我想这美国的MBA中会不会也有蒙事儿的呢?殊不知啊殊不知,后面的一年多日子我过得可真是人仰马翻,苦不堪言。

该program一共三个学期,第一个学期是summer三个月是所谓的Boot Camp,因为学生的不同学业背景,前面的三个月旨在让大家对基础课程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这一学期的课程包括MBA accounting, Economics, Managerial Finan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R Management, Marketing, Creativity, Quantitative Business Analysis, Statistics, Strategy, and Business Skills Seminar共12门课。

Fall semester包括New product designh, customer acquisition, internal process integration, process design& improvement, Enabling Technologies I 以及两个seminar.最后一学期也就是spring semester 则有Supply Chain, Capital Acquisition, manageing Competition, Clobal Markets, Enabling Technologies II 和另外两个Seminar.此外,从第二学期开始,每星期还有去固定公司实习的内容,整个学习的最后还有去国外公司实习的内容。

TOP

下面说一说就我的观察和体会,中美学生在各个方面表现出的一些差异。

中国学生未必多聪明,美国学生也未必多笨。

这么说不知道是不是会挨砖头。原因是这样的,到美国以后,我不止一次地听一些中国学生自我感觉颇为良好地说美国学生“笨”。就连我在学业刚开始时也不例外。那么美国学生“笨”在哪儿呢,笨在数字上,或者再具体点,笨在加减乘除这类机械性质的运算上。可能是中国的数学教育比较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我虽然是个文科生,算起算术可不差,可以说对数字相当敏感,而且也不易出错。美国学生就不一样了,据我观察,不少美国学生在遇到计算时就显得有些不太灵光,比如一个计算可能需要加减乘除好几步得出结果,中国学生可以心算,忽略中间的步骤马上得出正确答案,美国学生往往需要一步一步算,少一步都不行。但美国学生灵活运用计算器,这种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中国学生就是心算和笔算再快,也不是计算器的对手,所以这个优势根本算不上。

美国学生善于集体学习,中国学生喜欢独立学习。

美国大学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有好多group meeting room,尤其是图书馆,随时可以见到一组学生在里面讨论,又是白板,又是幻灯的。这个习惯对我来说很陌生,我习惯的是自己看书,自己把不懂的弄明白。这也是我们中国学生跟美国学生一起学习时最大的挑战。

美国学生主动,以“我”为主,中国学生谦虚,以“让”为主。

就拿teamwork来说吧,最开始的时候作case,分配好内容,美国学生总是很主动地挑一部分自己喜欢的或擅长的,而我却不好意思,总是说哪个都行,或者无所谓这一类的意思。最后拿到的部分就是别人挑剩下的。问题是,这一块往往难度比较大,自己做起来费力不讨好,更糟糕的是,这种态度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消极,不主动,因此后来我才学乖了,主动挑一部分自己觉得得心应手的内容。

TOP

美国学生自信(有时候是过于自信因而几乎可以说是自大了),aggressive,中国学生谦虚保守。大概跟两国的教育理念有关,美国学生是听着别人说you are the best长大的,而中国学生人人都把“一山还有一山高”视为至理。我印象最深的体会就是,当同组的同学问我可不可以做某一项工作时,最开始我总是说:我可以试试。其实在中文环境下,如果我说我可以试试,那意思其实就表明我认为自己可以用途这项工作,只是不能太“当仁不让”,要表现出谦虚而已。但当你用英文说let me try,或者I can try时,对方听到的是完全没底气的回答,结果很可能是这项工作不能交给你。相反地,美国学生没有人这样说,常常明争暗抢,如果分到的内容少,或者觉得分量不足不够露脸的话,还要争。前两个学期跟我分在一组的黑人女生MT就是这样,她的性格是“不平则鸣”,有一次作presentation,她觉得自己说的部分太短,很不高兴,最后硬是由J 把一开始设定在自己“名下”的一部分让给她了事。虽然看起来有点小儿科,但事实上我赞赏她这种敢争的态度。

但有时候他们是为了表现得自信而假装自信,内心并没有真正的自信作信托,因此也显得有些可笑。比如我实习的伙伴Ter就是这样。在实习公司时,我亲耳听到她对我们主管说,我是我们班作PPT最棒的。还有一次,我和她,还有几个跟我们的project 有关的公司主管在小会议室讨论,其中一个主管引导我们用一种统计方法来测公司某一部分的工作成本时,她OK,a piece of cake!我不好说什么,明显地看到几位主管互相看一眼,同时面露笑意,但我很难认为那笑容是一种欣慰或赞赏的性质。

生活习惯也是。美国学生没有午睡的习惯,中午也常常安排课。他们的午饭一般都是自带三明治,再加点儿水果酸奶什么的,可以几分钟解决问题,也可以几个人聚在休息室边做作业边吃。当然也有人云外面的餐馆或学校食堂。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好的Social方式。我和苏最开始就不行,午饭总想回公寓吃点热乎的(鬼子的三明治,汉堡包或sub之类的吃惯了其实味道还行,但不管饱,也贵,还得买饮料,下来一顿饭怎么也行7块钱左右),再抢时间眯一觉(五分钟也行啊,真得很累),因此好长一段时间散兵游勇的,跟大家熟不起来,当然对我本人来说,英语不够好不自信也是重要原因(自信装久了总有累了要歇歇的时候)。

说到这儿就顺便说说另一个问题。班上有我和苏两个中国学生。对于我而言,可以说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下来以后毕竟可以用中文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有甚至互相发发牢骚说说美国同学的坏话。在我们一年多的学习中,这一点确实帮助我们双方都起到了纾压解气的作用,要不很可能气晕或憋坏数次,不可忽视。

可不好的一面呢,尤其是对我,前面我说过了,苏的丈夫是美国人,她的英文和我不是一个档次,因此更需要锻炼的是我。可是一旦有同学或别人跟我们交谈,苏总是抢在我前面接过话头,或许她是体谅我言语不便帮我藏拙的,可显然使我丧失了好多机会,又不好意思说什么。

另外,因为我们一下课就不由自主地用中文(其实有不说中文的第三者在场时两个人说中文是不礼貌的事),也容易给同学留下这两个人搞小团伙clique的印象,对我们跟其他同学打成一片很不利。虽然我一开始专门跟苏沟通过不说中文的事,可她还是当耳旁风,我也不能在她说中文的时候讲英文哪,那岂不太可笑。久而久之我也无可奈何地随波逐流了。

TOP

下面专门讲关于teamwork的事。最重的重头戏就是它了。

第一个presentation

第一个case study+presentation是开学不久,Director Mr.B的课上。虽然材料只有5、6张纸,但我为了熟悉内容,铆足了劲看到夜里2点多。第二天小组讨论,我因为不自信,说话不是很多,波兰小伙亚历山大可能也还没适应,想插话插不进,其他三个人你来我往说得热闹,简直是水泼不进。当时我有一种感觉,在这种时候寄希望于同学觉得你是国际学生,英文不够好,因此对你耐心,多给你一点机会是不可能的。没有人因为你弱势而同情你,大家争着表现自己还来不及呢,如果不力争机会,被别人晾在一边也没办法。

讨论得差不多之后,觉得这个case不是很大,没必要全组5个人一起上,谁来作报告呢。黑人女生MT建议说让我和亚历山大两个国际学生做――这个建议非常nice,因为是第一次而且是名符其实的小case,以后就再也没有这种让的情况发生了。虽然我十分没底气,但这个时候只能是硬着头皮上,再怎么也不能往后缩呀,我只好同意了,但是紧张得要命。亚历山大倒是很放松。当天中午小组一起吃午饭吃还在讨论,我匆匆吃过就赶回教室准备了。实在是太紧张,越准备越忘,到后来脑子简直是一片空白了。

轮到我们组时,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只记得当时眼中看到的时正面20几个人茫然不知所云的表情,眼角一扫,坐在边上的我们组的马来西亚女孩更是面部面部表情几乎扭曲,上面可以清晰地读出”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这几个字。自此,我的烂英文彻底暴露无遗(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我的GMAT成绩在全班不是第一也是第二高的,而我的口语在全班却是最烂的)。幸好苏在我最尴尬的时候问了我一个问题,刚好我对这个问题有准备,而且最重要的是苏的英语我完全听懂了(别人提问我都不能完全听懂),总算给我一个台阶下――这时候有个中国同学的好处就出来了。

我的第一次presentation就这样以我在二十几个不知所云的表情的注视下抱头鼠窜回了自己的位子而狼狈结束。

TOP

Teamwork兼说形形色色的同学们

在MBA学习中,跟书本材料,课内课外跟faculty和staff们,以及实习时跟公司的有关人物打交道其实都还过得去,而跟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合作才是最痛苦,最难的。个人认为它是这个过程中最大的考验和挑战,对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尊心的考验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幸好本人经过多年修炼已经多少练就蒸不熟煮不烂的耐受力,加之对自己的英文程度有自知之明,之前对学业的难度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这三样垫底,这才“死去”得以“活来”,不然可能早憋出精神病来了,尽管这样,中途也好几次萌生了半途而废的念头,而且至今心理上的确留有阴影,这个后面再说。

2008年7月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代表我们毕业班的Ryan在发言中说,据他统计,我们学习期间课堂上一共作了整整100个case。100个,100个呀!这就意味着每个小组数百次地(因为还有其他形式的临时组合,而且每个case的讨论根本不可能只限于一次)坐在一起,讨论,争执,甚至是争吵,闹矛盾,明争暗斗,冷战……等等。据我所知,每个小组都发生过这样那样的情况,有的甚至发展为公开的争吵。早在学业刚开始的Boot Camp阶段,我后来的实习搭挡Ter所在的那个组就是这样,有一天课上大家分组讨论,本来是一片嗡嗡声,突然教室一角传来剧烈的争吵声,大家一看,原来就是Ter和Andr(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喜欢鼓励别人的美国男生)在那里吵得脸红脖子粗。要知道美国学生一般来说表面的修养都不错,当着大家的面吵成这样可见问题有多严重,后来这两个人果然是水火不相容的死对头。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