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美国MBA-职业方向选择Q&A

职业方向的选择



在robottiger的贴子里发完言以后,大家讨论最热烈的问题就是,我怎么知道我想要做什么呢。很多人都说,进banking哪有什么热爱不热爱,还不是为了钱。也有人说,看了那么多行业,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不觉得自己会“热爱”哪个呢。



其实,谁说的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呢?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能把工作和生活合二为一的人寥寥无几,即使真能做到,也总有要取舍的地方。MBA是帮助我们实现职业目标的手段,但同时也是我们选择我们生活模式,进行取舍的过程。你当然不能指望一旦你接到MBA的offer,一切辛苦从此结束,大把ideal的工作等着你选,光拿好处不用努力。说实话,我每次听到有人很困惑的说,banking hours那么长,consulting老出差,corporate又拿钱少,每份工作都很无聊,我到底该做什么呀的时候,我都会想拿盆水一头浇上去然后说,醒醒吧!



Everything has a price。人一旦长大,就会发现生活很公平,你想要得到什么,就一定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去换取。而选择职业的过程,就是给你想要的东西定价,然后反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钱买,愿不愿意付这个价的过程。所谓的“热爱”,其实不是真的爱一份工爱到可以忽视它所有的缺点,而是,当你付出高昂的代价时,你觉得开心,值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定价和选择当然就会很不一样。就好像,男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女人要花几万块买一个包包还兴奋异常,女人有时也不能理解为什么男人宁可吵架也不能错过任何一场足球比赛直播。喜欢摄影的人明知道烧钱还是会一头埋进去,喜欢赛车的人明知道很危险还是会义无反顾地扑上去。这都是因为对于选择的人来说,得到的满足和快乐远大过于潜在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当然工作不像个人兴趣这么简单明了,可是作出选择的道理却是一样的。
收藏 分享

说做banking是为了钱无可厚非,但光为了钱绝对是很难长时间撑下去的。人都需要有长期的motivation才能持续地做好一件事情。即使你真的是纯粹为了钱,只要你对钱的狂热到了一定的地步,可以让你什么别的都不在乎,那你也算highly motivated,没啥不可以,不过真的只为了钱,banking绝不是最佳的选择了。



每份工作的利和弊,稍微花点功夫了解一下就有个大概了。接下来要考虑的,不是热不热爱,而是第一,值不值得,愿不愿意。第二,自己有没有那么多钱,是不是付的起。MBA开始最关键的,是要从玫瑰色泡泡里面钻出来,抛开一切感情因素,冷静客观的认清局势和自己――不是认清自己的能力(这个大家应该都很了解了),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做事的习惯和偏好,认清自己的喜恶,用求职专用语来说,就是要看“fit”。你不fit,不仅仅是你将来会不开心,而且你根本竞争不过别人,这一点是我觉得很多中国同学会忽视的。我入行虽然不久,但是也已经经历过许多轮的裁员,在被裁掉的人里面,不乏能力性格都很出色的,但是他们对banking真的没有兴趣,所以平时不知不觉就会比别人做的少,日子一久自然而然差距就很明显。我前面举过我analyst的例子,在banking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对工作的热情由兴趣所激发,所以总能做的比别人好,如果你没有像他们那样的兴趣,而总是逼自己catch up而已,一是很痛苦,二是,你真的没法一直catch up,下一个被开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你。辛苦了那么久,最终却在熬过了第一年的时候被开,或终于熬不下去了自动离开,值得吗?反观自己的同学,很多在加洲买了房子,结了婚,facebook上隔三差五就是他们又去了新的restaurant,或去酒庄品了新酒,或周末和朋友去sailing,或放大假去了法国,或躺在海滩晒了一下午的太阳。工作也一点没落下。这时候,你觉得谁的生活更滋润,谁的选择更值得呢?

TOP

MBA进Lazard的机会

问题:请问像lazard这类的投行对于MBA来说提供的机会多不多?美国读MBA期间如何向这类投行努力?

Lazard的机会相对会少,一是它本身就没有其他大firm那么大,招的人总数就少,二是它对背景和technical要求会比一般的firm高。几所大行基本大多top学校都会去(经济危机期间不算),lazard却不一定。你想进lazard,先进别的行再跳也行啊。

TOP

Lazard的机会相对会少,一是它本身就没有其他大firm那么大,招的人总数就少,二是它对背景和technical要求会比一般的firm高。几所大行基本大多top学校都会去(经济危机期间不算),lazard却不一定。你想进lazard,先进别的行再跳也行啊。

同意。

Lazard属于中等偏小规模的投行,都要熟练工,或是能带来客户资源的

放在在中国,Lazard这样的投行发展很难。Priavte placement 没有优势,M&A 偏cross border,但是要收retainer,所以很难pitch到客户,他们属于做一单养几年的那种,对人手的要求也就有限了

TOP

informational interview要问什么问题

这个没有标准,而且应该根据公司和对象改变。你说的公司最近的deal,市场的动向,都是很好的话题。你同学提的那个反regulate的问题,的确也非常好,一则一听就觉得是同业人,二则给人印象深刻。不过也不一定是他自己想出来的。natives的info来源很广,这里听一点,那里听一点,就足够冒出一些听上去有深度并且对banking比较了解的问题,几乎每个native都有那么一两手准备,这个是我们国际学生比不来的,也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太多心思去标新立异。必须承认我们和natives有距离,也不用因此觉得frustrated。

我没有好的问题的例子,事实上我们很少因为一个问题被人家impress,informational主要看的还是整体表现和你对banking的兴趣。整体的表现就包括你的神态举止自信程度,你的礼仪,你侃侃而谈的风度,你的大方得体,你是不是有让人感觉谈话融洽的能力,是不是能在每个问题之间很自然的起承转结,而不是像机器人一样把问题背一遍。这些都不需要刻意而为,总而言之,让人觉得你自然而自信就可以了。对banking的兴趣呢就主要看你问的问题是不是得体了。

什么是得体的问题呢?首先当然不能太基本,基本的东西你在informational interview之前就应该知道了,比如什么是coverage group,什么是product group,比如什么是LBO,banker的一天大概是什么样的,banking中的等级是怎么分的,每个层级的人都是什么角色,总之,informational interview开始之前,公司到学校来做的events上,问的最多的那些问题,你绝对不可以再重复,否则凭什么说你对banking感兴趣?其次,你多少要对公司和市场做一点研究,这家公司的特点,最大的优势,最近做的deal,市场最近最hot的topic,知道这些也就差不多了,也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钻研市场上,这样万一别人提到公司最近的动向和deal,你也不至于全然不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问的问题,必须是你想要知道的东西。换句话来说,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主旨是给学生一个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行业和公司,给你机会更好地准备你的interview。如果你问的问题,都是为了impress别人,而不是为了收集信息,那么跟你谈的banker一则会觉得浪费了他自己的时间(他干嘛要花半小时跟一个行外人去讨论市场或deal?),二则会觉得你貌似还没有进入状态,或你对本公司其实不是真正的感兴趣。而对你来说,你也浪费了宝贵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机会。

TOP

所以说,在informational interview中的大部分问题,绝对不是像你同学所提的那种问题,反而是非常脚踏实地,真心想要了解这份工作,这个firm的问题,也是你根据你目前为止所了解到的信息,为所去的firm量身订做的问题。你所花的时间和心思越多,你想的问题就越能让人觉得你的认真和兴趣。我建议你在准备问题的时候,假设自己已经同时拿到了ABCDE几家firm的offer,现在正在决定要去哪一家,这时候,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来帮助你做出决定呢?是firm在某个行业的表现,还是people,还是culture?还是他们的团队怎么合作,还是他们的training,还是他们每个deal team的组成?还是你会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以及能够得到的帮助?还是客户exposure?还是从senior那里学到本事的机会?还是promotion的速度?。。。。。。你决定是否要加入这个公司的因素,就是你的问题。当你问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因为那的确就是你的concerns,就会让人觉得你的确非常认真的考虑过,非常慎重地在选择。而且通常这些问题也就是每家firm区别于其他家的地方,你因此而得到的info,会对你最后的interview起到很大的帮助。

准备好问题之后,你要重新再做一遍功课,看看你的问题从[size=2]public domain能得到多少答案。有时候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你会得出新的问题,而准备的过程,也能让你更加了解公司和行业,等到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时候,虽然是人家回答你的问题,但你也可以跟他们互动,给人留下你的确做过很多功课,该知道的也都知道,还能轻松对话的印象。

不但之前要做功课,之后也要做功课――这一点经常被人忽略。我们是行外人,所以他们回答我们问题的时候,他们给出信息或者肢体语言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当场就能理解和记住。加上旅途的奔波,各家firm之间赶场,见的人的风格等等因素,很有可能当时你根本什么都没有听进去。如果回来都不总结,不思考,不做比较,那informational interview就等于白做了。要不断总结你的notes,不断翻看过去的记录,不断思考当时他们的风格和答案,才能为下一次informational interview做出最好的准备,也才能不断问出新的更深入的问题。

TOP

简历要突出什么东西

这个一言难尽,也没有标准。每个人有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优势,就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总的来说,当然是要突出你的selling points,但是,如果这些selling points和banking豪无关系,那不但不会给你加分,看的人还会觉得你“不上道”。有时候你觉得很显赫的事迹,跟banking可能完全沾不上边(不知道你说的你同学有优秀但没有拿到invite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需要深入挖掘自己和banking相关的事迹。每个学校的finance club,或vault guide,或网上都有banking skills,你在和人谈话的过程中也会了解到,不妨列一张表格,row title就是每一项banking skill,按重要程度排序。column title就是你resume上每一个bullet point,看这个bullet point是表现了你哪一项skill,然后就在相应的skill下打勾,等做完表格,看看你每项skill下的check marks的个数,是不是根据skill的重要性递减呢?你有没有突出主题,还是就杂乱无章呢?有没有很重要的但是你没有cover到呢?会不会有很多bullet points你都不知道要把check mark放哪里呢?

除了要体现你具有banking所需要的主要skills之外,你还必须保证你的resume make sense。比如说,你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所掌握到的skills,是不是跟着你的年龄和职业进步而进步?skills之间会不会太跳跃毫无关联?你做的每个职业选择,你有没有办法自圆其说?你的职业选择能不能tell a story why you would be interested in banking? 。。。总之,你的resume,跟你的resume story(包括why banking),要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你的resume,也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才可能让人在5-10秒的时间内留下印象。

要写出一份好的resume,不停地修改,不停地polish,是很重要的。学校的career counseling资源要好好利用,没有的话学长,同学,finance club,总之所有你可以拜托的人,你都可以拜托他们帮你看一下resume(不过再每一次别人帮你看完之后,你要认真考虑为什么别人会提这些建议,是不是真的合适,等等,总之要自己花很多功夫,直到自己真的一个字也改不动了,再拿去重新给别人看),尤其是natives,不管他们是不是做banking。我就曾经在同班一个很早就拿到百事可乐marketing offer的同学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因为她从marketing的角度,使我的resume flow得更加顺畅,我的resume story听上去更加可信更加吸引人。

顺便补充一句,一个好的30秒resume story,对于informational interview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TOP

10年要拥有自己的PE路要怎么走

想问问mm,fresh mba grad作pe是不是不太可能?如果想做pe,是不是top mba还不够,最好有几年post-mba的ibank经验? pe的hour是不是会比ibank好很多?
我看了很多中小型pe firm的 “team" page, 看到他们的partner只有两种人:former ibanker (from GS, morgan stanley and etc.) or former consultant (from mckenzie, bcg and bain)...而且清一色名校毕业(沃顿,哈佛,哥伦比亚等等)
如果想10年后有自己的pe firm, typical 的path 是怎样呢?

1 PE很看重以前的banking工作经验,最好是那种在大投行里完成了2-3 year analyst program,现在在top MBA读书的人,过来马上就能干活,不需要培训

2 PE由于一般规模小,所以整个团队说穿了就2种人
一个就是干活的,做模型做pitch book, 这种人上面说了,一般是从有大投行从业经验的人里招
一个就是拉生意的,也就是前投行前咨询公司里面那些比较senior,有自己客户关系的人.
所以你看team page一般也就这么两种人.

大投行由于规模大,所以会需要一些转行过来的associate这种相当于是project manager之类的位置,小PE公司没这需要

3 想建立自己的PE
那么top MBA => top bank => 一路爬到ED/MD以上的位置 =>创建自己的PE公司

TOP

想问问mm,fresh mba grad作pe是不是不太可能?如果想做pe,是不是top mba还不够,最好有几年post-mba的ibank经验? pe的hour是不是会比ibank好很多?
我看了很多中小型pe firm的 “team" page, 看到他们的partner只有两种人:former ibanker (from GS, morgan stanley and etc.) or former consultant (from mckenzie, bcg and bain)...而且清一色名校毕业(沃顿,哈佛,哥伦比亚等等)
如果想10年后有自己的pe firm, typical 的path 是怎样呢?

这位同学很aggressive呀,10年后要做自己的PE firm,欣赏一下先。

ibanker进PE的原因不说了,一个sell side一个buy side,大家成天在一起互相忽悠,都了解彼此。

想进PE,先分析一下PE的需求。associate这个level在PE里面基本是做deal sourcing(不期望很高,当然能找到deal会升的很快),research(30%以上时间?),modeling(拿到deal后做做),然后就是配合execution(帮deal leader完成deal,包括lead DD之类的)。

从这些工作内容看,以前有点consulting经验的人是有优势的,因为你了解一些行业,并且会分析行业。如果你坐在你的partner面前和他讲一下某个行业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险,以及也是最重要的,潜在投资机会的企业,那么你就有价值了。当然,再牛一点的就是出去找到这个企业的CEO,说服他要你的钱,然后你就可以升职开始全职做deal了,这个通常是VP和Director level的人。

自己做fund,还是有难度的。10的时间我斗胆建议你这样用,先读个top mba(2年),然后进到PE行业,在做了几家公司之后,升到director可以独立做deal(4-5年?我这里说的是top PE的director,有的本PE title乱给的,不算),最重要的是你要有track record(3-4年),投过至少2个上市公司(国内国外都行);然后你还要有好的人品,其他的和你差不多牛的人愿意和你合作,然后一起去fund raising,可能有戏,到时rmb基金也多了,第一轮募个10亿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可以告诉你,这行里混到最后能到这一步的人,小于50比1。你看看你现在在你的圈子里是不是这个水准,大概就有数了。

顺便说一句名校,finance是个讲brand的东西,hbs, wharton这些对fund raising是有帮助的。想想看,有钱人一看是一帮名校毕业的人,当然相对放心去把钱给他们管理了。但是,PE里面做得好的,不是名校的大有人在。

乱说了这么多,随便看看吧。stq写了很多,激发了我回帖的热情啊,呵呵呵

TOP

trading和banking在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稳定、工作压力、收入水平等方面的优缺点

能不能介绍一下trading和banking在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稳定、工作压力、收入水平等方面的优缺点?

trading适合哪些背景和性格的人?

如果MBA毕业后做trading和banking,哪个更有利于个人在金融领域的发展?

谢谢!






我没做过trading,了解到的东西都是听朋友说的,只能抛砖引玉,期望其他前辈补充。

职业发展前景:这个没法比较,两者发展方向非常不同。在两行都有做的非常出色的,都有职业非常成功的人。不过如果是从将来的exit选择来说,我觉得banking的选择面会更广一些,毕竟banking的要求比较杂,不但要求technical skills也要求people skill,不但需要面对model还要管理内部同事外部客户以及合作方,出去之后想进corporate也好,继续做fund做pe也有很多机会。而且trading里面要顶尖很难,不顶尖机会就更少,banking其实并不要求你很顶尖,尤其是在junior层面。你只要看看新闻就知道了,会有很多不同的bankers的名字,但是出现在报纸上的trader的名字,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

职业稳定:都不稳定,都是周期性发疯的行业。banking相对还好一些,因为知道过了冬开春要等人用,多少可能会留一些人。而且banking看你综合表现,不是单纯看你业绩(业绩都是senior的),trading则不然,业绩不好直接走人,都不用等经济危机。

工作压力: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业,压力来源非常不同,这个全看个人。喜欢banking的可能觉得trading的大起大落实在受不了,喜欢trading的可能就享受那种感觉,觉得banking的人际关系客户压力实在handle不了。这要看你个人喜欢了。我觉得你哪个方面做的好,自然哪个方面压力就小。

收入水平:banking比较稳定,比较平均,trading差距很大,也很大程度看你个人表现。

总的来说,banking和trading是非常之不同的两个选择,其实大多数人都不需要考虑什么职业发展前景工作压力来做出决定,因为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性格,喜欢做trading的真的很少有人能忍受banking,喜欢做banking的会觉得trading实在很无聊,或无法忍受那么规律的生活,或不愿意只跟电脑打交道。你应该跟两方的人好好聊聊,多了解一下。千万不要在recruiting的时候问人家你觉得banking和trading哪个好,绝对的deal breaker。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