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ton College MSA 校友在线分享会文字实录 -[2012-08-18]转
第一部分 嘉宾分享
Sophia:大家好,我是Sophia,很荣幸今晚能够来到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申请经验以及介绍一下BC这个学校。我是去年6月份入学,今年刚刚从BC的MSA项目毕业。一年多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就已经毕业了。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背景吧,我本科是就读于复旦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曾经在四大都实习过,同时也参加过比较多的课外活动,比如说社团、社会调研,也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过两次奖学金。大家可能比较关系硬件方面,我在这里也说一下,我的GPA是3.36,托福是109,GMAT是730。当时我决定出国的时间还挺晚的,应该是在大三暑假的时候,所以如果有像我一样决定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貌似时间不够了,当你下定决心的时候,你真的投入做这件事情,可以很有效地完成。我的托福是在大三考的,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考托福,所以我就跟风考了。大三的暑假8月份开始准备GMAT,用了40天左右的时间,虽然我考得不是特别高,但是730对于申请来说已经足够了,不能算是劣势,即使是申请top的学校。我个人是申请了11所学校的会计项目,最后录取了6所,分别是BC、UIUC、Rochester、WUSTL、George Washington和Syracuse。
我觉得整个申请过程,就像很多人说的,GT肯定是越早考出来越好、越高越好,申请赶早不赶晚。我这里推荐大家尽量找知名国际企业的实习,这样在美国学校这里也比较有高认可度,对你以后找工作也非常有帮助。你可以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我觉得最起码有一到两次leadership的经历。有机会的话可以争取出国交流一次,这样一方面能够让自己对国外的生活有个大概的认识,让自己思考一下是不是适合走留学这条道路,你能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另一方面出国交流的经历对你申请学校也是挺有帮助的,他们会认为你了解在美国读书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如果参与过一定课程的学习,他们会认为你能够很快就适应这里的学习节奏。
首先我个人觉得BC是挺看重课外活动和leadership的经历,如果你了解BC这个学校你会发现它本身就有很多特别牛的社团,对丰富的社团经历和课外活动都是非常注重,在sport方面也是。如果你在这个方面有挺大优势的话,我建议你在简历里面一一罗列出来,让人看起来清晰明了,这样对于你申请BC来说是非常加分的。
我是属于DIY申请的类型,我觉得大四的课业压力比较小,我的时间也比较充裕,决心也比较强,所以我选择了DIY。但是从头到尾半年多的申请是非常锻炼人的,也是非常折磨人的。所以选择DIY的同学,我觉得他们有很大的勇气、毅力还有决心,否则DIY这件事情是不能完成的。我最初从对申请一无所知到感觉入门了,再到如何花心思去完成一份简历,写一份比较passion的PS,你需要在这里面花的时间真的是难以计算。同时由于你选择了DIY,你的心理压力也会比较大一点,你会感觉在背后support你的人在这方面懂的也不是特别多,你几乎是完全靠自己。我比较幸运的是有几个朋友能够帮助我修改文书,他们对我帮助很多。当然,付出了那么多,你的收入肯定也是对等的。首先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充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够挖掘自己很多潜在的素材和闪光点,这些东西如果你不是DIY你可能不会深入去思考。我当时是觉得猛然回首,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做过这么多事情,取得了这么多为人称道的成绩。那半年早出晚归,日复一日,总能在图书馆一个固定的角落看到我的身影。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是与中介合作的话,负责case的大部分还是有过一定申请经验的老师,你可以避免走一些弯路,在时间和精力方面你可以省下很多。所以我觉得是否找中介是需要你认真考虑的,第一是你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特别是申请的过程很多时候你会觉得来不及,比如考试成绩刷了一次又一次还是不称心,所以时间因素肯定要把握好。第二是精力这方面,可能你大四还有一些课程,还有一些事情要做,你是否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整个申请过程。第三可能要考虑一下你的英语水平,首先文书里面语法错误肯定是不能有,其次如何写出比较出彩的句子,特别是能够将你的闪光点写得非常精彩非常吸引人。这都是需要一定的英语底蕴的。第四是自觉性。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申请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push自己,别人不会特别了解这个过程,像父母可能会关心你最近申请准备得怎么样了,但实际上是靠你自己去把握申请的节奏。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有很强的自觉性,能够不断的push自己前进,那这样你的申请工作会非常的有效率,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最后一个就是信息搜取的能力。搜取申请信息肯定是要花不少时间的,你要到各个学校的网站去看申请需要哪些材料、这个学校是否适合自己、地理位置等等,在做完这些工作之后你还要斟酌自己的水平适合哪些学校。以上五点我觉得这是决定选与不选中介之前要思考清楚的问题。
那接下来跟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出国这个问题吧。这个问题大家都是各抒己见,我看到好几个嘉宾在分享经验的时候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我是比较特殊的案例,我一开始就不打算出国,这个想法是贯穿了我整个大二和大三,当时最起码不会选择毕业之后马上出国,可能会考虑工作几年之后申请一个MBA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母亲希望我能够出国读个研究生学位,并且能够在国外开开眼界,同时在这边看看有没有留美的机会。我在那个时候其实一直很排斥这个想法,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之后再申请国外top 10的MBA,但母亲非常不同意我的想法。她说在未来的人生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且你要考虑到自己是一个女孩子,留学应该是趁早不赶晚。我在跟她讨论了很多次之后,可以说6月份的那次谈话是最为深入的一次,我是在仔细斟酌过她的一番话之后决定毕业之后立马出国的。后来我觉得自己出国有以下四个原因:第一个,首先出国是去接收一种全新的文化,你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也使自己更具有international背景。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同时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更倾向于有国外留学经验的人,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你就更容易融入这个企业。而且很多跨国公司在日常交流的时候用的语言就是英语,如果你具备这个背景,他们会认为你更胜任这份工作。第二点我认为出国是一种磨砺,它能够让你迅速成长,并且让你学会真正独立坚强。就我而言,在这里我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也遇到了很多对我有帮助的人,比如教授、房东等等,他们都非常帮助我。同时我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很多不顺,第一次可能你会哭泣,但越往后,你能承受的强度越来越大,你会觉得这些事情都只是piece of cake,我可以熬过去的。一年时间就是这样过去的,滚爬打磨,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一个非常成熟的人,这对你的未来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点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对英语水平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我个人在这方面有非常深的体会,因为我是找了一个American做我的室友,我们住在一起,等于是share two rooms,one study room,one bedroom,我们经常会讨论美国的文化,我们的专业问题等等,她之前是读建筑的。我们会培养共同语言,我会跟她分享我们的中国文化,她会分享她的经历,我们之间有非常好的互动。其实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在不知不觉间你的英语水平就会有一个迅速的提高,你会发现你讲话的时候会非常的有自信。最后一点,读书还是有一个衔接的过程,从学校到学校,你会比较容易适应学习的氛围,但如果你选择先工作一段时间再读书的话,可能一下子适应过不来。但对于应届生来说也有一点弱项,就是你没有practical experience,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比较practical的内容,很难引起共鸣,这点算是有利有弊吧。这四点“目标”我在这一年中都真正实现了,所以我一点都不后悔。毕业之后我可能最后还是会选择回国,计划赶不上变化嘛。大家应该对自己的留学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对留学的目的有比较清晰的轮廓,但很多时候事情就是很容易变化的,就像我曾经那么坚定的要留在美国,但最后却成了我们这届第一个回国的MSA student,也有人曾经那么坚定的要回国,最终却选择了留在美国找工作。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你前一刻做的决定完全不能适用于下一刻。最终促使我回国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国内的平台会更广,机会更多,而且考虑到父母朋友都在国内,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回国。但也有很多同学会选择留在美国工作或者找工作,我很佩服他们,就像很多人讲的,美国就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不是自己的地盘,受挫折真的是家常便饭,再加上美国现在的经济也没有很快复苏,所以还是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未知在等着你,所以留美还是一个比较勇敢的选择。这个还是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你的想法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来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就ok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分享,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也会很乐意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