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申请攻略] GMAT低分者的MBA申请之路--录取Columbia & Kellogg

一)基本信息与基本原则


1. 关于我

大学学历:亚太前三大学工程系毕业,GPA3.15,GMAT730,大学期间在欧洲交流,大学社团做了一个,其他时间都用来谈恋爱交朋友。喜欢音乐和各种乐器,手表,健身,背包,横跨一次亚洲两次欧洲。

工作经历:500强重工业,管培2.5年在四个国家轮岗,管培后2年在美国总部做策略和项目。在各个部门管理过小型(3-5人)到中型(20-40人)团队。


2. 报考结果

  • 申请:Columbia,Kellogg,Stanford,MIT,Chicago
  • 面试:Columbia,Kellogg,Stanford,MIT
  • 录取:Columbia with $$, Kellogg with $$$$
  • Waitlist:MIT
  • Rejected after interview: Stanford
  • Rejected without interview: Chicago


3. 整体形象

低分高能者(3.15+730)在M7这个高分高能的环境下身残志坚的申请故事。


4. 写什么
  • 一些可循的规律和原则
  • 一套完整实用的思考框架 - 用有结构的手段思考整个申请过程和申请元素
  • 如何将各种申请元素进行有效的连接,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申请形象,用于真实且有效的代表你
  • 如何将自己的策略在执行层面上有效的体现出来
  • 一些对具体工具的介绍
  • 穿插在这之间是我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给大家节省一些试错的时间和精力


5.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
  • 减少申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是拥有信息的一方有意或者无意树立的壁垒,需要其他方付出时间精力或者金钱来交换这些信息。信息不对称是世界上最值得打破的障碍,一切建立在信息不对称上的产品,市场和组织都是社会机能无效的体现。学校申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让很多优秀的人没有更好的表达优秀的自己,也让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咨询师大量牟利且不提供等价值的服务,使得很多人对自己的梦想学校失之交臂。
  • 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国外有很多比国内资源准确且好用的信息,因为语言壁垒所以让国内的很多朋友很难看到。我想把能总结的总结一下,总结不来的罗列一下。
  • 完整的架构是最好的提供建议的方式:因为学校申请是个非常复杂和个人化的过程,所以单一的建议,例如“GMATxxx分”,“来自500强公司”,“如何回答xxx这个问题”的建议很多时候被申请成功者认为是其成功的要素,其实在招生办的眼中并不是决定因素。而且这些单一的建议都是无法总结出可重复的规律的个例,在操作者手上并不一定适用。一套完整的思维架构才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工具
  •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对的地方: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是每个人在每件事情上都应该认真扪心自问的问题。尤其在一个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大工程上。举个例子,我在网上看到过有人求某校的学生履历合集,求到了100份还觉得不够完整,还想花精力寻找更多。殊不知在履历这件事情上,最重要的深挖自己的经历,简单的排版,字句的拿捏。这种事情靠收集一万个简历也没多大用处。


6. 不写什么

  • 基础定义:什么是essay,什么是rec之类的。
  • 为什么要读MBA:这是个很宽广因人而异的话题
  • 怎么去读MBA:同上,而且我也没读呢,我要是写估计那就是一顿瞎编
  • 怎样支付MBA的费用:因人而异,各位好运
  • 情怀:在网上看到了很多抒发自己情怀的文章。看时很鸡血,看完觉得没什么大用。写者花了别人时间抒发了自己的爽
  • 大杀技:百试不爽的大杀技是不存在的,就算是GMAT780在排名靠前的学校中也是一抓一把。成功的申请都是依靠细节的打磨和整体的一致性
  • 各offer中选校:这是甜蜜的烦恼,因人而异,恭喜


7. 适用人群

  • 一些方面有强势,一些方面有较明显的弱势,需要有策略的突出自己
  • 乐于思考,自我检讨,自我认知,深挖自己
  • 准备接下来6-18月申请的人
  • 目标瞄准国外竞争较大的名校(美国M7,欧洲Top3等)


8. 我的信息来源

  • 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结构化的框架整理
  • 快速试错,接受反馈,和自我改进,重复
  • 学校主网站,商院网站,MBA相关的其他附属网站
  • 中文第三方网站(Topway等),美国第三方网站(Poets and Quants, ClearAdmit等)
  • 美国网站购买的各种信息(School Guides, Interview Guides, Financial Guides, etc.)
  • 与各学校的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的交流
  • 与各学校的招生宣讲会和招生办工作人员的交流
  • 校园参观活动和交流
  • YouTube上的相关资讯的整理

9. MBA申请的特性

在我的理解中,MBA申请有以下几大特征:
  • 这是一个多方面,多角度,多媒介的自我展示,在这不同维度上有一些因素是完全可控的(如essay),一些是完全不可控(如GPA),一些事可控/不可控参半(如工作经历)。也因为这一个特征,所以申请者无需对自己的一方面一种媒介的缺陷而放弃那些门槛较高的梦校(如GPA较低,或者英文水平不如英文母语者,或者工作很普通)。重点在于如何在多个维度上寻找一个扬长避短的策略定位,这个我在之后的策略架构和定位上会细说。
  • 一个好的申请季是一个自我深挖的过程,用斯坦福商学院的话说,in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经历过一个有质量的申请季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虽然自己的人生方向性没有决定性的改变,但对自己的认识,自己过去决策的规律,自己的去向等等应该有一个清晰且完整的认知。而脱胎换骨是需要痛苦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否定的,所以你要是不疼不痒的过去了,那应该是对自己没挖深。不过也可能你就是一个很清晰的人,这个我服
  • 你应对的对方(学校的招生办)是一个很人工,主观,和感性的黑洞。除了最基本的要求(上过大学,考了GMAT/GRE,等等),其他的硬性要求都不是非常的明确。即便是把招生选拔过程搞得很可测量化的MIT,到最后也是和蔼的阿姨们把关你。所以如何使用申请中对感性元素的拿捏和对人性的掌握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你要是个G710的优秀谈判手,那比你是个G760但是不会表达自己来的好用很多。
  • 这是一个很消耗资源的过程,资源包括直接支付的资源(钱,时间,精力,能够帮助你的高质量的朋友,新建立的校友学生关系),也包括机会成本(你放弃的和家人朋友爱人相聚相欢的时间,你原本可以投入在工作中的精力,你原本可以投入在其他爱好,其他学习的精力)。所以在做报考申请决定之前和申请之中需要花一些精力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包括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强大的支持环境(support system)
  • 这是一个反馈很慢的黑洞。从开始准备申请的第一天到申请上交的那一天,这整个过程大概6个月左右。在这之间最终做决定的那一方(学校招生办)看不到你准备的材料,所以是不会给你任何有效回馈的。所以你自己一个人关在小黑屋里准备是很难知道自己的做得好不好对不对的。从上交那天到出结果,有时大概4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回馈也是非常少。最终你进没进,学校都不会告诉你为什么。所以最后算下来,这个反馈周期大概是10-12个月,小对于付出的精力来说,反馈及其少。这么长的周期需要很大的魄力和耐心


10. 核心观点 — 策略与执行的平衡

策略和执行的平衡是一个在生活工作人生各个角落都需要注意的原则。在这策略和执行不平衡不对接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常见的执行策略的冲突,比如,很多人诟病纯粹策略师的天马行空和不切实际,或感概纯粹运营者的没有大局观和眼光短浅。

在MBA报考这件事情上,如果没有完整的策略,报考的各个元素(essay,rec, resume)就会碎片化,没有侧重和方向性。相反,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报考就会不落实地,欲言又止,不够深入。两者缺一,都会造成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而对于一个20岁末30岁出头的人,更严重的是机会成本的损失。报考是一件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的工程,同样的时间可以用来一门心思的增进自己的事业发展,寻求新的事业线,谈恋爱,生孩子,养狗。而对于一心想上美国名校的人,重新开始代表一年的年龄增长。在一个MBA报考这个年纪做为很重要的因素的环境中,这是一种虽无形但很实际的机会成本损失。


11. 十二条基本原则
1. 不要盲从数据
对数据的重视取决于你离平均值的距离。比如某校GMAT平均分738,那你要是拿个550确实有点难度。但如果你要是拿了个720,又听说所谓“中国人一定要拿750才能报考M7”,这个时候你就要给这个说法画个问号。在我的经验看来,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在平均值上下距离较近的地方有很明确的划分线。所以在你的资源决策中,如果720->750这个飞跃需要大量的时间以至于你需要推迟一年报考,那你很应该做个大胆的决定今年尝试。不要盲从一个数据来耽误你今年报考来试错的机会。

2. 有一个完整的策略定位
报考的过程不是各个报考元素的粗糙合集,而是所有的元素聚合与同步,去服务一个完整且有特点的策略。在你的目标定下来之后,你策略的制定过程一定要花足时间。而且执行这个策略的过程中,也要有足够的智慧去改善自己的策略,因为最终最重要的不是执行,也不是策略,而是达成你的目标。说的不这么花哨,那就是赶路的过程中要停下来看看自己的方向对不对,要不要换双更适合和舒服的鞋。

3. 使用优质的信息源
这个我甩一个我说的名人名言,we are defined by the boundaries of our knowledge. 伊拉克战争的决策失败也无非是美国人没有搞清楚“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unknown unknowns)。而保证自己的手头信息质量的方式就跟优质的信息源靠近。举个例子,在申请信息这件事情上,我觉得信息源质量的食物链是这样的:招生办成员-> 年轻校友和在校生 = 招生办成员转行做的申请咨询师-> 校友转行做的申请咨询师-> 老校友-> 跟学校打不上半点关系自认为自己明白怎么回事的申请咨询师(例如Sandy Kriesberg和留学机构的那些野鸡大学毕业的”老师“们)-> 你二舅

4. 做好准备支付足够的资源
不要低估申请需要花费的资源 - 时间,钱,精力,关系 等等。也不要低估有些情况下花费了资源没任何结果。在我看来,硬件好(英语水平,工作经历)的情况需要大概六个月的准备时间(每天2-4小时的高质量时间)。硬件需要加强,那就往上半年一年的往上加时间。
至于钱,因人而异,如果要找高质量的咨询师帮忙,要去学校参观,要飞去参加离自己的比较近的招生活动,要认识校友搭建关系,如果在国内的话大概需要个8-10万(?)。至于需要的关系资源,两个足够有深度的人帮你写推荐信,4-5个足够了解你且能/敢提高质量建议的朋友帮你改essay,3-5个校友/在校生帮看essay,你爸妈不生气你一把年纪了不着急结婚每天消失做考试题,你男/女朋友不生气你一把年纪了不着急结婚每天消失做考试题,你的狗不生气你一把年纪了不着急结婚每天消失做考试题

5. 有强大的驱动力和定力
这个因人而异,大概意思就是你得能坐得住,而且在你坐那的时候你还得能心甘情愿的被GMAT/essay/rec letter/data form虐。我就不在这情怀我自己的驱动力了。

6. 有意识的建立回馈体系
如果你真的读到这(那你也是挺愿意听我唠叨),你大概看出我的一个中心议题 - 就是回馈(feedback)很重要,申请MBA而这个流程很恼人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回馈。什么意思呢,回馈是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的核心,不管你是创业改变世界,在五百强做螺丝钉,学习滑冰,交朋友,还是申请学校,有效的回馈都能帮助你认识到需要改进什么,这样才能不会自己把自己关起来撰写自认为“完美”的申请。所以你不仅仅需要有听到负面回馈时能够自我否认和改进的能力,还需要主动去建立能够提供大量的回馈的系统。举个例子,我报了5所学校,加起来一共写了200+稿essay。每一稿都是一个人帮我阅读之后给了我回馈我去改进。这说出来感觉轻松,实际上是很消磨自信心的。用Elon Musk的一句话说:“What‘s your pain threshold?”

7. 提防不完整逻辑的陷阱
这一条就要提到我最喜欢的一个话题了,所以请容我绕个大圈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话题就是复杂性(complexity)。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复杂性的环境,有很多的元素缠绕在一起,互相的相互影响,最终让人很难完全理解的影响了事情的结果。这种复杂性的产生叫做复杂涌现(emergency)。一个比较通俗的例子就是亚马逊的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经过了复杂性的系统演变,你老家就刮起了龙卷风。复杂性的环境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特征,第一,就是因为它复杂,所以你很难预测它的走向和结果;第二,一个行为重复两次,不一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两条就会导致一个复杂vs预测的频谱 — 就是不复杂的事情是有规律可循的,极端复杂的事情是无规律可循的,而夹在中间的复杂度,有松散的规律,但是你不能跟他较真。

MBA的申请就是这么个东西。它有一定松散的规律,但是你不能要求你做到了这个这个,就一定会得到那个那个的结果。相反的,如果有人告诉你没有得到那个那个,是因为你没有做到这个这个,这时候你也应该带上怀疑的眼镜去看待这种说法。这怀疑的态势也应该随着这个人对你信息的了解减少而增加。比如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没进这个学校是因为你第二篇essay没有提到你喜欢的教授和想上的课程。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拿出你的怀疑眼镜去看待这个说法。因为这个系统中有个庞大和不可知的复杂性,很有可能一些你完全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了这个结果,比如你就是很好,可是人家今年留给你这样的人的位置就是在R1的时候全给出去了,或者可能你essay写的就是很好,但是你的校友面试官那天不太顺心所以就是给你写了一个不好的面试结论,或者看你essay的那个人刚巧在你前面看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essay,所以你感人的essay没敢动到他... 这些事情你没法知道,所以你需要带着怀疑的眼光看这些所谓的“因为这个所以那个”的逻辑,而这样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 你就不会因为听从错误和偏激的回馈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那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我不是想告诉大家怎样去控制复杂的申请过程。这些事情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你没法控制它,你甚至都不知道所有的细节,你怎么可能去控制呢?你最多只能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影响他。重要的是,1)知道这种复杂性的存在,所以在听到看到不完整的逻辑的时候加以提防,防止做出冲动逆势的决定;2) 要有平常心,不要把很多你没法控制的事情怪罪在自己头上;3)尽量的加大自己的信息吸收,这样不会被一两个极端或者片面的逻辑迷昏了头脑。

8. 不要丧失申请与生活的平衡
正因为MBA申请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申请者一定要有意识的保持在申请和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平衡。我说这个不是为了宣扬“劳逸结合”,而是因为申请是一个很需要灵感和创作的过程,需要你把生活中的自己真实的升华在几页纸的过程。当你过度的把自己投入在这件事情去,你怎么可能有思考的空间去寻求灵感呢?而当你过度的脱离了生活,你怎么可能把生活中真正的自己升华出来呢?所以平衡很重要。而想达到这种平衡,就不能每天晚上6个小时,把所有的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放在这件事情上,希望两个月搞定申请的所有步骤。这就又回到对于时间的计划上来了。如果你能做到每天2个小时,8个月去做这件事情,那你就不会和生活脱离,也就会有了灵感和升华的空间。

9. 在这过程中带走一些东西
申请的结果是你很难控制的,但是你可以控制的除了自己的心态,还有在申请这件事情上你能学到什么。举几个例子,比如编辑履历表这件事情就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找工作上去;比如写作essay这件事情就可以很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准备面试这件事情就可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待人处事和说话能力;比如整体的规划,就可以给自己指明生活之后的道路,比如研究怎么样有效的申请,就锻炼了对陌生事物的研究能力;比如你读我这篇磨磨叽叽的长文,那你就锻炼了耐心。

10. 做好失败的准备,有坚定的Plan B
这个比较简单的道理。名校10%上下的录取率,而因为大家都会报3-10所学校,那个给出去的10%又很容易给了同一群人。所以从纯统计的角度讲这还真算个小概率事件。那么你“今年报考没成功的Plan B是什么”这不应该只是一个你假装准备出来的面试题答案,而应该是一个确确实实的计划,其中包括是否要换个工作来积累能多的经验,如何减少报考对现有事业线的影响,明年是不是还要继续申请,如果申请的话如何计划自己的时间。我个人不建议辞职了准备报考,这不仅仅加大了报考的压力,再就是给学校的印象不是很好。毕竟一个MBA只是一个帮助你走向成功的一个助力,你把自己的事业都放弃了为了一个助力,看上去有些本末倒置,这在招生办的眼中不是很好看。当然了,我个人意见少说。说不定你家有矿你爸爸等你拿了哈佛回去帮忙打理家族企业那你给我发个微信咱们聊聊你爸招不招工。

11. 多花精力展示“为什么”
Lots of why, some what, less how。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八成还没做成什么大事,不是因为你没有野心或者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除非你家有矿,你的平台和资源是很难让你做成大事的。所以你的“what”一般都没什么惊艳的,尤其是这些名校的学生群的经历中,你做成的事情更显得稀疏平常了。举个几个例子,初创公司建成了买了几千万的人,领到过500人的组织的人,奥林匹克奖牌得主,非洲难民/LGBTQ/身残志坚...这些感人的申请者有不少。所以即便你毕业了之后的5-10年的时间里,你能做成的事情(what)八成在招生办的眼中没什么很惊艳的。这么说有些悲观,但是放眼望去扎克伯格马云毕竟还是少数。真正重要的是你的why,这个why背后表述的是你行为的原动力 — 你对人生的看法,你学习和进步的手段和习惯,你对失败和尝试的应对,等等。而这些原动力才是招生办最在乎的东西,他们想看到你虽然20来岁的时候没有做成什么大事,但是你有足够强大的原动力在你30,40,50,80岁的时候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12. 牢记 - 规则是用来被改变的
在写了11条“规则”之后来写这个,感觉自己在打自己脸。但是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去看待世界的原则之一 — Rules and norms can be bent. 当你足够想要一件事情的时候,那就要去全力以赴的追寻,同时不要被“你能做成这个,你做不成那个”的概率总结和他人观点来限制自己。并不是所以的规律都可以去被改变,让这个世界青睐你。但是如果你不做尝试去改变一些规则,那你永远都会活在规则的框架之中。趋于平庸不是你运气不好,运气在很多时候是一个概率事件。你不去增大自己的概率就很难幸运。当然了,除非你家有矿。不过你家要是有矿,估计你爸也是相信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收藏 分享

二)策略

1. 逻辑架构一:两条逻辑线建立一个论证


这一个题目用了很多大词,又是逻辑,又是架构,又是论证。其实道理非常的简单:第一条线,关于"你和MBA";第二条线:关于"学校和学生"。把两者捏合在一起,就是“为什么这间学校要招收你做它的学生”。




第一步:第一条线 - "你和MBA"


附件图一


Drive -> Qualities ->Stories-> Goal -> Why MBA -> Why XXX School

这张图基本解释了这条逻辑“线”是什么样的,也贯穿整个申请过程的几个重要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有什么故事要讲,我为什么要读MBA,为什么一定现在要读,等等。这里我有一个核心观点:重点不在于这每个单一问题的回答,而在于每个环节之间的非常紧密且合理的连接,因为这紧密且合理的链接会帮助你增强你的申请的可信度


在讲具体操作是之前,我有几点需要说一下:


1)这条线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在准备MBA申请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没有一致且明晰的逻辑链出现逻辑断裂。所以一定要提前建立自己的逻辑线,然后严格的按照逻辑线来准备。


2)经得起推敲的一条逻辑线可以用于任何一间学校。从深挖灵魂的Stanford题目,到直接了当的Kellogg题目,到“你随便写点什么”的Harvard题目。所以提前做到这条逻辑线可以帮助你在后面一间一间学校执行的时候省很多推敲的精力


2)这条逻辑线的后半段比较容易嫁接,像上面举的这个例子。比较难的是前半段,因为前半段是比较个人和内心的内容。“我的核心驱动力”-> “我的特质和优势” -> “我的故事和经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般的人都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而核心驱动力又是一个和自己的内心深处的经历紧紧相连的,比如儿时的创伤,关键的失败,亲子的关系,等等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一个人的核心驱动力,而多数的人是不会挖自己挖的这么深的。但是我建议深刻的挖掘自己之后才去申请。这种理解一方面可以帮助你写出有深度的essay,另一方面也会让你真的认识自己是不是需要花这20万美金读一个很多人认为“水分很大”的学位。人最重要的不是钱也不是财产,而是时间。在一个两年的时间投资决定之前,好好的认识自己,来确定这个投资是不是适合你,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考过程。


那怎么具体的搭建这条逻辑线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从“中间开始,向前向后推展”。这个“中间”就是stories。虽然这条逻辑线从Drive开始,但是你坐在那凭空思考自己的驱动力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折磨而且很没有头绪的过程。从Stories开始,可以让你从具体的事件入手,然后总结出来你的特征是什么(qualities),然后在去摸索驱动自己的决定和选择的核心力量是什么。具体操作起来因人而异,我就是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然后把自己的人生中发生的大型和中型的故事按照时间先一一列出来,一般的人大概能列出来10-20件中型到大型故事。然后在这些事情之间寻找比较一致的主题。比如说我个人的主题有几个“舒适区挑战(comfortzone challenge)”,“对复杂性的理解和管理(complexitymanagement)”,“对各种学科链接的好奇(cross-domaincuriosity)”, “领导的直觉和义务(leadershipintuition and duty)”,“尝试与冒险(experimentation and risk-taking)”等等。这些主题就是你的特征。请注意,升华出来这些个主题并不是你的drive,因为人是不会天生带着这些具体渴求的来面对世界的,这些在后天慢慢形成的渴求来自于你的早期经历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而这些导致特征的,就是你的驱动力。

下面这段有偏向Stanford题目的感觉(虽然最后我也没进去- 插播一个充满崇敬的白眼),但是对其他学校也适用。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这个对挑战舒适区的渴求,来自于我对死亡的迷惑,因为我小的时候没有经历过亲近的人离世这件事情,再加上没有成体系的信仰,所以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对死亡就缺少一个认知。所以少年时代去经历身边的人的离世时,我会有一个对“什么是死亡”的巨大迷惑。而在解答这种迷惑的时候,我做出的(暂时且粗陋)的答案就是:死亡是一个无法真正理解的事情。对死亡的解读大概是在人类进程中各种宗教,科学,哲学,艺术做出的最集中的尝试。然而因为它让人生戛然而止,并且进入一个无限漫长,而且不可逆转,所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未知。然而我们并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未知而丢弃生存的动力。死亡的未知重重的压在天平一端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添加天平另一端的重量,用有限的生命去对抗无限的死亡,对我来说,想要去做这种充满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对抗”,唯一方式就是在你活着的时候建立一些东西。在你死了之后留下些什么,这就是对自我的超越(transcendence)。而我个人“建立一些东西和超越自我”的方式就是大量的积攒自己的经历,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建立一些对世界有价值的东西。而在我的人生实验中,积攒经历最快的方式就是去挑战自己的舒适区。


看完上面这一段,你大概就可以看出我的Drive (对死亡的思考)-> Qualities(挑战舒适区) -> Stories(在这我就不吹我自己的牛逼了)。然而这只是一条逻辑线,每个人都应该有多于一条的逻辑线,比如,“”我的领导直觉来自于你年幼时家中从军背景而教育你对身边人的服务意识”,“我的对各种学科衔接的好奇来自于自己求学过程中对各个学科探索带来的有效工具”,等等。有了多条逻辑线,在实际操作(撰写文书)的过程中发现哪条线最好用,即便要全盘推翻重写,也不会觉得心慌。反正就是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深挖自己的在做策略这个环节上是很重要的手段。

到这里说了“先前推展”,理顺出Drive-> Qualities ->Stories,其实就是给自己的人生的历史和原动力做了一个总结。那么再说说“向后推展”,设计自己的Goal-> Why MBA -> Why XXX School


其实后半段的逻辑没有什么太多的诀窍,你想做什么写出来就是了。具体怎么研究行业和职位,这个还是需要自己花时间的。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可信度。这里可信度这个词加粗加大双下划线并高光划重点。


为什么可信度这么重要呢,因为学校并不想招收优秀但没有方向感的人。有很多人读书的原因是“是时候该读个MBA了“,或者“大家都在准备读MBA”,或者“我也不知道/懒得去想自己想做什么,读个书慢慢再说吧”。这样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露出不可信的马脚。因为他的梦想和对MBA的渴求都是申请季的时候硬生生编出来的。这样人的优秀会帮助他在商学院的日子过得很舒服,然而因为他没有方向感,所以有所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比有方向感有定力的人要小很多。为什么学校要在乎这件事情呢?因为越是排名靠前的学校,越不会从现有的学生学费上赚钱,而是通过知名校友的捐赠来维持学校的壮大和发展。这和一些依靠学生群体有超过50%外籍学生来榨取高学费的学校相比,是一种真正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所以,转一个大弯子转回来,你需要时刻保持自己的申请中的可信度,才能证明有一天,你会成为那个学校敲门找你要赞助请讲座的“知名校友”。


举个例子解释一下什么叫可信度:


小A同学对自己长期事业目标(Long Term Goal)的回答是:成为一个新型能源行业的风投合伙人。而小A同学对“为什么要读MBA(WhyMBA)”的回答是:1)为了增长商业知识和综合管理(generalmanagement)的能力,3)为了能够利用并且贡献MBA名校强大的校友网络,2)为了能够和最顶尖的头脑有想法上的交锋”。


小B同学对自己长期事业目标(LongTerm Goal)的回答也是:成为一个新型能源行业的风投合伙人。但是,小B同学在回答 “Why MBA”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在我研究我的长期目标 - 风投这个行业的时候,我发现我需要有五种能力:快速消化信息并形成观点,谈判和博弈的能力,理解公司金融和会计流程,对新小企业进行快速扩张,领导力/影响力。在我现在的咨询工作中,我积累了前两种能力,我希望通过MBA的两年时间做三件事情,1)通过对综合管理个人各科目的学习来补足我对公司金融和会计流程的理解,2)和校友/老师的交流中学习如何扩张一个创业公司,3)通过和同学/校友的思想交流中形成我独有的领导风格和影响力。”


小B明显的对Goal和Why MBA这两个环节之间的进行了有效的连接,这种连接在听者看来可以给为什么读MBA加上了一个很真实可信的逻辑助推,而且减少了听者的对你预设的怀疑和链接逻辑的压力。而小A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中,给听者两个分别很成立的回答,但是听者需要去连接这两个问题,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解读压力。说白了,就是小B把这个事情想清楚想透彻并且表达出来了,小A这套也不是没道理,但是没有说服力。


以上的我的和小A的例子合起来大概就搭建了一条完整的逻辑线,咱们先把它在这总结一下,等下使用:


Drive (对死亡的恐惧)-> Qualities (挑战舒适区) -> Stories (工作进程,文化交流,冒险尝试)-> Goal (风投)->Why MBA (财务知识,校友网络,企业扩张)

第二步:第二条线 - “学校和学生"


这张图大概解释了这条线的。


附件图二


Vision/Mission -> Values ->Culture -> Student Qualities


但是在这里我要跳出MBA申请来说一个个人观点,这和申请的关系不是非常紧密,但希望对你工作中看事情看组织看结构看项目有一定的帮助。


当你问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做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可能千奇百怪。有人会说核心科技,有人会说奖惩机制,有人说管理团队,或许决策的过程,也可能有人会很玄乎的说企业文化。在我个人的观点中,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被有效执行的企业愿景(well-executedcorporate vision)”。一提到这个有同学会说是扯淡,什么企业愿景(vision),企业使命(mission),企业价值(value),都是高层领导大空话。你觉得是大空话的原因,是因为你企业的高层领导确实把这些当成了大空话来灌你的大脑,也有可能他们自己很相信这些,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有效的传达到下属和执行到基层。也有可能有同学一直都没搞明白什么是vision, mission, value。那我在这里尝试给出一个粗劣简单的解释,Vision讲的是这个组织想要在无限期的未来去到哪里,Mission讲的时候这个组织的商业/教育/运作模式,达到Vision需要做到的一些目标和手段,而Value讲的是在达到Vision推进Mission的过程中需要的始终一致的价值观。


那为什么说愿景(vision)非常重要呢?用《天下无贼》里面黎叔的话说,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因为无论一个企业大小,只有有人参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需要做的决定,大到“决定针对什么市场“,小到“要不要多花钱给公司厕所装配对屁屁比较温柔的厕纸”。这些决定有的时候是摆在明面上的,而更多的时候是发生在三两个人的会议,和一个供应商的谈判,和每个客户的交流,和每个员工的个人思维中的。如果企业领导要求所有的这些决定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这些决策应该做的都很一致,但是决策的速度一定是很缓慢的。然而在下放决策权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很难保证所有人的决定都符合企业的走向,那这个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愿景,加上一套一致的价值观,员工在做决定的时候就可以多多少少的走在一个方向上。举个例子,比如说采购部门,如果你的部门领导给了你一个明确的愿景:“最高效的服务公司内部客户,最真诚的建立供应商关系。”,然后在这个愿景的指引之下给出明确的企业文化价值:包括“诚实”,“高效”,“创新”,“可靠”等等。然后这个领导那这个时候如果你作为一个采购员,在一个可以拿回扣的节骨眼上,你大概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决定,就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寿命和竞争力。


绕了这么大一圈,回到学校上来。


Vision的重要性在学校的环境里也是一样的。一个学校的vision决定了这个学校的价值观元素,而这些价值观虽然会被招生办/学生/校友天天挂在嘴上的,但更多的会体现在校园文化上。那什么是文化呢,通俗一点说大概就是”感觉这个学校出来的人都很友好/很有竞争性/很愿意敞开交流/很正经严肃/很...asshole“等等。而这些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被一代一代教职员工和领导者塑造出来的。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塑造手段,就是招收的时候收那些可以符合自己校园文化的学生,那就是在申请者身上寻找一些特质(student qualities)。所以如果你想明白这间学校寻找的是什么样的学生特质,那你就应该从这个学校的vision-> value -> culture开始挖,你在每个层面挖得越深刻,那你的这间学校的理解就越深刻,那么你就会让招生办的人觉得:”嗯,这个人感觉是我们这个风格的。”具体怎么挖这个就要看你吸收信息的方式是怎样的。有些的人觉得在校园里走动一下认识一些人,有些人觉得跟自己城市里的校友聊天,有些人觉得上网收集信息,等等。你具体的手段是什么这个需要自己去试错,我也没法为你说清楚。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不要盲从别人的吸收方式。比如有人会说“你不去校园看看怎么知道学校文化是什么样的”,我个人觉得这个值得质疑。我个人的信息吸收方式排序就是,学校网站和YouTube上的邀请的嘉宾讲座> 网络上的信息> 和校友的面对面交流,和现在在校学生的电话交流 > 和招生办的交流> 逛校园。


在这里我举了一个斯坦福GSB的例子,陈列在上图中。你要问为什么写的这么好啊,那是因为我从斯坦福网站上直接抄下来的。可是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很直接的把这些陈列给你看。再就是,即便你能找到,你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总结出来,为什么要自己总结呢,这个我会在后面一个关于”话术的深度“的环节解释一下。


斯坦福的例子就搭建了第二条完整的逻辑线,咱们先把它在这总结一下,等下使用:


Vision (change lives, changeorganizations, change the world) -> Value (engage intellectually, strive forsomething great ...) -> Culture (academically rigorous, research-basedlearning) -> Student Qualities (intellectual vitality, demonstratedleadership potential, personal qualities and contributions)

第三步:建立一个完整的论证


到这里说了深挖自己,又说了深挖学校,那么最重要的一部就来了,怎么把这两条连在一起建立一个完整的“你为什么要招我”的逻辑。


当你回答了我是谁,什么驱动着我,我有什么特质,我有什么经历,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需要MBA;又回答了你对这间学校愿景,价值,文化,特征的理解;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发出最后一击,也就是这两条逻辑的交界点“why xxx school should take mein?”。其实这个问题的背面才是一个有风险的问题,那就是“why xxx school is your first choice?”。为什么有背面这个问题呢,因为美国MBA排名的中的一个打分要素是录取成功率(yield ratio),也就是它发出了500份录取通知书,如果50个人回头把这学校给拒接了,拿它的yield就是95%。当然了,95%已经是个很高的yield了。举个例子,哥伦比亚大学的yield是73.9%,也就是说它发出的每四个录取,就有一个人回绝了它。这并不代表哥伦比亚大学不好,而是因为一般报考了哥伦比亚的人也申了哈佛斯坦福沃顿,这些人拿到自己觉得更适合的录取,自然会回绝哥伦比亚。那建立这两条逻辑线的连接才能有效地回答这两个问题并不踩雷池呢?


在这个交集点上,只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特别(但是不要特别到奇葩)。这个特别的意思就是当你讲完你为什么要上麻省理工的时候,你不能让听的人想,“可是你说这个哈佛也能给你啊,我这个学校历来在招生这件事情上打不过哈佛,那我估计我给你你也不会来吧。”,而这个特别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你的理由不能够太大众化。比如斯坦福以创业闻名,你可以说是因为需要斯坦福的创业环境所以非他莫属,但是你要记得这种比较明显的逻辑是一个每个人都可能会使用的,所以你再说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化到让人觉得,这个人的计划真实而且有效。


至于什么才算比较完美的“特别”,这个也要因人而异,而且“特别”也有不同的深度。比如说一个对好用但是容易被戳破的“特别"是“因为贵校有xxx课程,这个只有你这有,所以我想来上你的MBA”,一个比较深度一点的”我在朝向我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需要xxx的技能,而贵校特有的xxx课程,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很完整的弥补我这方面的只是缺口“。那更深的,比如”我的目标需要xxx技能,而我在搜索MBA学校的过程中,和贵校的xxx教授有一个xxx的交集,他告诉我贵校的xxx课程和研究有xxx,xxx和xxx的内容,非常适合我在xxx市场的创业愿景,而这些研究也培育了xxx的一群知名校友,在xxx界已经有了一番作为,所以我希望就xxx的学习来弥补我的知识空缺,并且和那些把xxx发扬光大的校友们能有交流,去进一步进化xxx的理论和实践“。

写到这你感觉到深深的跪舔。你还不能只跪只舔,你还得真诚。你想想一个一年看几百上千份申请的招生办人员,看透你的虚伪岂不是很容易。所以,好好研究自己的两条逻辑线,然后做一个有力,真诚,而且特别的链接。







2)策略架构二:有策略的个人定位



第一个架构解释的是逻辑线的层次和连接,但是单纯的有逻辑线是不够的。逻辑线是指帮助把东西讲清楚的一个框架,而真正讲的东西本身才是你的申请的精髓。其实把这些花哨的东西抛开,如果有一句话总结招生办的人看你的时候提出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什么,我觉大概应该是”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基础素质(foundationalqualities)和突出素质(unique qualities)?“ 如果你能够很清晰很有说服力地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那么你就给了招生的人一个可以自由推理和拓展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可以去回答其他重要的问题,例如,这个人的基础素质能不能够保证他/她顺利的读完有挑战性的课程,或者这个人的突出素质是否和我的校风相符相承,或者这个人的某一两个素质是否会为我的校园添加多样化,等等。


所以我的第二个架构是关于策略的个人定位,来设计你需要体现出的素质。


我从各个地方收集来了各种被提到和强调过关于MBA有关的素质条目。然后我对这些条目进行了整合和缩减。然后为了能够更好的消化,我将这些条目放在了两根轴分割出来的四个象限中。其中一个轴是内部对外部,也就是你(yourself)和世界(theworld);另一根轴是时间轴,也就是现在(the now)和未来(thefuture)。当你去结合每对就得到了四个不同的象限:


yourself + now = How are you as aperson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yourself + future = How do yougrow/change (你将怎样的成长/进化/改变)

The world + now = How are you to otherpeople (你是如何对待/领导别人的)

The world + future = How do you changethe world (你将如何对世界做出改变)


然后我将和每个象限相关的条目分别列在这这些现象之内。具体的请参照图中。(请谅解我的手写,凑合看吧)


附件图三


而所谓的个人定位,就是在这些条目中一条一条的衡量自己的表现,来发现自己最重要需要在申请中被侧重体现的素质。对于这个选择,我有以下几条建议:

· 每个象限有一个侧重足以,否则篇幅不够明确清晰的延展,最终导致的就是你的形象不够清晰(我用红色的叉叉画了出来几个例子)

· 每个象限大概有一个二级侧重,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表现(我用黄色的叉叉画了出来几个例子)

· 没有被侧重到的方面要在申请的各个角落尽量有提及(我使用了一个简单的matrix来计数,我整理下会发上来)

· 如果哪是你的短处,就要扬长避短;如果你觉得你还行的话,那就要再申请的某个角落一两次的提及。举个例子,我觉得我这个人在result-orientation这个环节就一般,所以你在我的各个申请里是看不到我多么的重视结果的。当然我resume上每一件事情都有结果的,否则我就是给了打了一张死牌。

· 一个完整的个人定位应该是,当别人看完你的这个申请的时候, 他可以用<5个词语给你一个很清晰的标签,比如说:ancorporate innovator, a worldly leader, a third-culture-kid, a market-orientedgeek。

· 完整并不代表足够好,那什么是完美的定位?

    o 在这个定位中,最好有一个反差。比如说,报考MIT的人中geek/nerd有很多,但是能够重视市场来设计产品的geek/nerd才能真的把自己的能力应用到世界中去。再比如说,一个热爱创新发明的人很好,但是如果能够在Corporate这样缓慢和官僚的环境中去创新发明,那更能说明你是一个有手段的创新者。

   o 和学校的风格/文化相匹配。你可以是一个从重工业企业出身没有任何创业历史的人去报考斯坦福/MIT,这个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还给斯坦福/MIT这些互联网创业聚集的地方添加了多样化。但是如何你的风格是喜欢单刀作战,不喜欢精神层面的交流,喜欢从跟身边的人竞争得到自我的长进,那这个形象可能就更适合其他精英味道更重的学校了。(这里有一些我个人对学校风格的解读,无需太重视)







3) 策略架构三:对申请工具的平衡使用



申请工具,听上去很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每个学校都会要你做的那几件事情:大学成绩GPA,研究生统考GMAT/GRE,履历Resume,文书Essay,推荐信Recommendation,申请网站填写的个人信息Data Form,面试Interview。


这里还是要回到我之前提到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你对一个学校的申请工具的集合,是一个互相协作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元素粗糙的叠加。据说每个学校招生办看你的时候,都会一个整体一气呵成的看下来,尝试在这个整体判断中对塑造一个你的形象。这就更说明你各个元素的整体性和平衡度的重要性了。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有这样几条原则:


1)要用系统的眼光看这一套工具(下图右),不要分散的各个击破(下图左)。举个例子,在你写好了自己的“完美”的文书之后,你去编辑你的履历。这时候履历写一半应该回头看看文书有没有什么可以相辅相成的东西需要重新编辑一下。再比如说,你的文书已经成型,而且你还很满意,那在你要推荐信的时候就要注意,推荐信要应和文书的内容,同时可以甩一些篇幅去写一写你文书写不下的特质。当然了,推荐信不是你写的,是不完全受你控制的。这之后我会具体提一些如何影响推荐信的经验。


附件图四


2)开始前要对自己在每个元素上有一个大概的定位。下面的红线是我对自己的定位,我GPA差的一狗,GMAT730并不是什么高分(因为在一个学校的招生中,中国人和中国人竞争,一般有种说法中国人GMAT要上750,而不能用学校的平均值来衡量),我觉得我英文写作能力不错,我觉得我面试能力很好(脸红), 等等。这个整体定位的价值在于,你可以有意识地扬长避短。比如说你要是知道你的GPA不够好,那么在文书和推荐信中就要大篇幅的突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理科/工科/数据能力;或者如果你知道你的GPA不够好,那就要在准备的初期花大量的时间做高一个GMAT;或者如何你知道你的GPA不够好,那就要在履历中突出自己的实际工作活学活用的能力


你看我说了这么多GPA不够好,主要是因为我确实GPA不够好。所以做很多built-in的防御。我有GPA不高羞涩症。。。开玩笑的,本学渣生活太有色彩,基本没在乎过这个。


3)分清什么是你能够改变的(文书,面试,填表信息,GMAT),什么是完全不能改变的(GPA),什么是不完全受你的掌控但是可以去影响的(推荐信),然后带着平常心疯狂的去努力。在这个耗时耗力折磨人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低谷的时刻。比如悔恨自己怎么没好好学习啊,或者后悔自己的GMAT复习策略不好差了那20分。这个时候一份平常心是很重要的,而平常心的来源就在于你在起始时对自己的定位如何。


4)对那些什么都做得好的人,谢谢你的存在,希望你努力的改变世界造福人类。我是真服气。

TOP

感谢分享!

TOP

感谢lz分享

TOP

干货满满!

TOP

这分也不低呀

TOP

LZ牛掰

TOP

难得一见的如此详细的经验分享,为LZ点赞!

TOP

感谢楼主的分享!

TOP

正在申请迷茫中,读之,不胜感激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