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经验:我与沃顿的亲密接触
工作了几年,你是否感到力不从心,急需充电?哈佛、沃顿、斯坦福、芝加哥、杜克……这一连串国际著名商学院的名字是否曾经让你心动?去国外读MBA已成为许多人提升自我价值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得到国际一流商学院的Offer?你是否想了解他们的选人标准?本期,记者采访了现就读于美国沃顿商学院的,看看她有何经验和建议……
选择学校:要有研究精神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在国内一家银行工作了4年。说:“当时选择学校的时候,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上一流的商学院。我比较幸运,第一年就拿到沃顿的Offer;同学当中,有人申请了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建议要出国读MBA的朋友,如果你只想上名校,一定要有申请不到就不走的精神。我相信只要分数够、背景可以的话,一定能行,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研究学校很重要。”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申请学校数量,4—5所就够了,多了太累,自己的目标也就不易集中,读MBA最好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我集中精力申请那些招生要求和我的背景经历比较吻合的学校,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研究,把握更大。”
开玩笑地对记者说:“我当时可是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见记者有点疑惑,她解释:“就是不耻下问啊!只要是有过申请经验、在海外留过学的朋友,我都会去找他们咨询。当时申请沃顿,就是听了好几个人的建议,他们认为沃顿很适合我。”
看来,带着点研究精神去做事,在学习中适用,在很多场合也同样适用。
申请过程:知道自己要什么
提及沃顿对于GMAT、TOFEL等成绩的要求时,笑着说:“中国学生考试是很厉害的,据我所知,申请沃顿的学生GMAT的成绩没有太大的差距,而TOFEL和GPA在沃顿并不是很重要,个人经历才是重头戏。学校看中的是通过经历体现出来的全方位素质,而不是要一个考试的机器。”
写自荐信是众多申请者公认的最为头疼的一环,说:“可以参考一些网站的建议,但只能自己写。努力想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经历、理想、所认识的人,你一定能找到只有你才写得出的东西;而且确实要想通读了MBA,将来要干什么,想通就写顺了。比如我希望将来建立自己的Business,成功后再去做进一步的东西。Essay一般不是一次能写完的,开始内容写多点,然后请人提点意见,再修改。”
“申请的时候,应该很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来读MBA?为什么是现在读?为什么要读这个学校?我对自己是否足够了解?我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是什么?”强调。因此,明确人生设计、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知道“我”要什么,是打动招生老师最重要的一环。
推荐信:不能轻视
说到推荐信,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我请到的是两位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他们对我很了解而且也挺乐意帮助我。推荐信很重要,最好请你熟悉的高级经理或老板写,因为他们能写出你看不到的优点和缺点。推荐人写好后最好再给你看一遍,你们能讨论达成共识最好。请一个推荐人写多份推荐信时,可以请推荐人写一份涵盖各个学校要求的推荐信,然后再对各个学校的评分表打勾就省事多了。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么做的,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方法。”
面试:从容应对
谈到面试,说沃顿并不是很重视这一项,“面试官当时只问了我一个问题,大概聊了10分钟左右。余下的20分钟他开始和我讲在沃顿可以学到什么、沃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我成长,很轻松,让我感觉不到是在面试。”她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其实面试的时候,只要把你在Essay中谈到的东西充分体现出来就行了,没有必要很紧张。
对面试的态度各个学校不太一样,说:“在沃顿商学院,面试似乎只是确认一下你会不会讲英语,录取不是因为你面试发挥好,不录取也不是因为面试官对你的感觉不好。”所以,在申请之前研究各学校的特点实乃关键的一步。
关于沃顿的问答:
沃顿看重什么样的学生?
从开始申请到进沃顿学习,近3年的时间,AliceRen可算是对母校比较了解了。“我觉得沃顿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老师们看来,创造性是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环。”同时,AliceRuan告诉记者,“还要具备全面的素质,这是你将来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必备条件。任何一个走进沃顿的人都不是仅仅靠一两个技能就能打动招生老师的。”
沃顿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两年的学习经历让感到,“学校是要把我们培养成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者。”她说,“在学习期间,我经常会有很多机会和全世界各行业的知名人士接触,从顶级的专业人员和学生那里,可以得到专家性的指导和行业内的现身说法,这些实践的经验介绍对我来说很重要。”
沃顿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据记者了解,在全球化上,沃顿已与世界各国的著名大学结成了广泛的联盟,在中国,它与复旦大学、长江商学院有定期的学生交流访问。在覆盖全球的网络Knowledge.Wharton.upenn.edu上,沃顿每两周发布一些教授的研究成果和新看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领导者的国际视野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国际性的商学院,应该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摇篮。
在沃顿,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有什么不同?
当记者问起这个问题时,开玩笑地说了句“颜色不同啊”,随后自己也笑了起来。她说:“在班级讨论的时候,我感到,中国学生的主动性不是很强,这可能和我们这个民族一向内敛有关;而且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比较规范化的,比如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插嘴、要尊重老师等等。而外国学生就不同,他们往往就会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