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1
- 积分
- 599
- 经验
- 599 点
- 威望
- 10 点
- 金钱
- 916 ¥
- 魅力
- 510
|
直面国际竞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国华专访
直面国际竞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国华专访
摘自《21世纪财经报道》“中国MBA十年志”专题
□本报记者 柳剑能 周默鸣
《21世纪》:有人评价中国的MBA教育水平良莠不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张:我们国家是从1991年开始试点办MBA。之所以这么晚,我想这和我们国家整个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关系。1952年到1979年,学校里没有管理专业。后来要办管理专业了,很多教师,在理工大学的,都是从工科转过来的,在综合性大学的是从经济学、数学转过来的。比如现在很多国内著名综合性大学中管理学院的教师,很多都是从经济学博士转过来的,真正的管理学博士不是很多。现在已经有的56所工商管理学校中,之所以出现良莠不分和办学质量差异大的情况,和我们国内本身商学院的条件是有关系的,教师还没有达到能教授MBA课程的水平。
《21世纪》:一方面市场需求这么大,一方面可以响应的市场资源又不是很多,怎么办?
张:让我们以中欧为例分析这个问题。中欧正是在市场环境下走出来的。当时我们很清醒地感觉到市场的需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定会到来的。
当时上海市政府已经概括地提出来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项目:第一点,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所有的企业领导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第二点,上海要想成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最缺的是人,我们在金融方面的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掌握不够,在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和各种投资银行,我们的人才是非常缺的。第三点,上海要改善它的投资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培养人,使跨国公司人才本地化能在上海得以实现,那就使得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办这样一个学校,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能适应这种需要;第四点,当时是考虑到教学改革的需要。中国的教学改革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来?我们需要通过这种合作办学的方法探索出一条新路来。也就是像李岚清说的办一所 “不出国也能留学的学校”。
《21世纪》:中欧国际管理工商学院是如何保持自己优势?
张:现在,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授资源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主要原因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时候整个工商管理教学走了下坡路,很多在商学院拿到博士学位的人都到企业里面去工作,留在学校做教授的人相对减少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授资源的短缺。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工商管理教学在全世界欣欣向荣,教授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出现了一个紧缺,工商管理教授的待遇在随之往上涨。美国SALARY SURVEY(薪资调查)上有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一个学校评这个教授是15万美金,但如果它从外面请一个教授可能要20万美金,这说明市场上教授价格在上涨,全世界工商管理教授资源短缺。中国很多最好的工商管理学校都在国际上寻找合作伙伴,清华、北大、交大、复旦,都是要找就找国际上最好的学校进行合作。中欧也是这样。
除了请国外的教授以外,我们还注意招收国外的留学生,我们要求我们的留学生的比率大概能达到20%~30%。我们还广泛开展了交换学生的项目,我们现在和国际上的16所学校进行学生交换。交换学生的好处是我们的学生能参加到国外的课堂中,在那里接触很多的外国学生和外国公司。外国的学生到我们中国来,和我们的学生交流在一起,他们也能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他们和我们的学生又能互相参加对方的校友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带来很多的机遇,对中国学生开拓外国市场也能带来很多好处。国际化是我们中欧很大的特色,教授来自于全世界,课程的设计按照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学生也能通过交换学生在交叉文化背景下进行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