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04年申请学校的时候,只申请了中欧,最后也被中欧录取了。现在回想起来,我没有申请长江,但也曾翻过他们的brochure,但是,有几个原因使我没有考虑申请它:
第一,我对李嘉诚并没有什么概念,也对首富这种身份十分反感。我以前公司的大老板就是世界首富,我对他也没有太多崇拜之类的心情。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为社会贡献了多少,最近几年我了解了李嘉诚更多之后,倒反而对他更尊敬了,但生性使然,很少崇拜牛人。。。
第二,我对“n年内进入世界前十”这种目标十分反感,就像很多人所说的,中国的MBA和哈佛等学校还相差很远,可能是本人比较自卑,不太相信那种特别宏大的目标
第三,我对“世界顶级华人教授”这种方法比较反感。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崇洋媚外,但也是一些个人体验,觉得中国教授的授课方式相对比较传统,不管他/她在美国或欧洲呆了多少年,后来我在中欧的经历,从统计意义上来说也证明了我的猜想;而且我个人觉得没有能力来判断这种所谓“顶级”是否真正属实,因为我知道在国外学术界,尤其在美国,其实很少分三六九等,最多我只能相信这句话的逻辑含义是“在华人圈子里算得上顶级”,这也绝非我想要的
第四,我在那本brochure上,看到某个我个人十分了解又非常反感的人物的照片在其某张插页上。。。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这些原因是非常个人化的,但是就像今天我在IESE上课时听到老师说的:"this (grading method) is subjective for you, because you are subjects, not a objects"。。。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和文化,而在我看来文化和风格上的相匹配对于我来说更为重要,于是我也就自然的选择了中欧,特别是考虑到以下原因:
第一,中欧有不少国际学生,而我希望能和更多的国际学生打交道,扩展我的国际化网络
第二,中欧提供了很多交换的机会,特别是能去巴黎的HEC(这是我当时最想去的地方,虽然我后来选择了西班牙的IESE),我以前只是出国培训过,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过,所以我也很希望能通过中欧有这样的体验
第三,中欧MBA在当时FT的排名是53,已经是亚洲第一了,我觉得这已经很不错了,虽然之后升到21的确让我吃惊,但是我想国际媒体的肯定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当然过分强调排名似乎也和成为中欧目前发展的一个障碍
第四,中欧也算是一个独立办学的机构。我个人有不少同学都在国外读的本科,所以我也比较了解国内外高等学府的区别和差距,也就更不愿意考虑那些基于国内传统大学的MBA项目了。
当然,我当时也考虑过申请国外的学校,但是由于个人的一些情况,最后还是觉得在国内读更适合自己。
总之,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很不一样,而且个人的个性和偏好都不一样,都有属于个人的偏见。这些偏见,再加上当时对各个学校的一知半解(perception),就形成了最后的决策。我从来没说过我对两个学校都很了解,我想其实我连一个学校都没法做到充分了解,更别说两个了,于是也更多的依靠了自己的偏见和直觉。但是,大部分时候大家不也都是这样的吗?
在这里我当然不愿意挑起口舌之争,因为谁都无法做到对所有情况都十分了解,所以所谓的事实“越辩越清”其实在这里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也不愿意粉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欧和长江的确是竞争对手。当然,竞争有很多种方法,很多个层次。在这里我只是分享一些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看法。我不介意有很多长江的同学在这里说说他们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学校,而不喜欢中欧的风格等等。只要这些理由的确是“真实”的想法,我想都会对申请人有一个借鉴的作用,因为我相信到最后每个学校的风格,至少是学生的风格,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既然我在中欧已经一年多了,那至少还有一些了解,这里就说一些让我有些失望的地方,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中国同学的学习方法比较传统,包括上课不愿意发言,平时case看的不够,注重考试多余平时,这让我时刻提醒自己还是处于一个中国的学校
第二,学校的某些管理方法比较死板,让人想起国企或者典型的国内学校的作法
第三,学校对学生的定位过于强调“职业经理人”或者为“跨国公司工作”这样的一些短期目标,领导能力,创业精神这样的“软技巧”仍然不够重视,同学们也相应的缺少一些主动性
第四,大家的课外活动不够多,过于局限在学校提供的资源和活动上
第五,校友之间的感情或联系没有想象中的紧密,特别是EMBA和MBA之间的共同语言并不多
Anyway,我仍然坚信我选对了学校,并对中欧的未来充满希望,但是我也不是它的说客,希望能暴露一些它的问题引起关注。至于其他学校,我的确存在自己的偏见,但是我也愿意把这些偏见暴露出来,至于是不是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