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英国商学院的研究实力分析

前言

申请英国的同学以申请商学院的为多,而在英国大大小小的商学院上百所,选择起来往往难以定夺。大家选择商学院总会从很多方面考虑,比如其所在学校的综合实力,地理位置,人文风气等等,但更为重要的,作为一名研究生,恐怕就是学校的研究实力了。

目前,对英国商学院的研究实力大家更多的参考RAE的评分,但这个评分目前有两个主要的问题:
1、大量学校的商学科目被评为5~5*,在评判商学院研究能力的时候往往不够精确
2、这个RAE的评分是2001年发布的,时效性明显已经比较差了。

针对上述的两个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家认清英国商学院的研究能力,特别综合了SSCI的数据,尝试着对英国商学院的研究能力进行一个探讨。

本文无意对英国的商学院进行排名,只是从一个侧面对英国商学院的研究能力做一个评述而方便大家从这个角度在申请选择的过程中做一个评估。本文的所有数据来源于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如果引用数据请注明数据来源。

评估方法

研究能力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考评,但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citation index来计算。这里用到的citation index是社会科学领域使用最为广泛收录文章最为丰富的。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1956-present 基本上收录了受到认可的所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期刊。

在试图分析英国商学院研究能力的过程中,我使用了2套数据。一是从1956年至今(2006年8月4日)各个商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研究院发表的所有文章。二是2005年全年各商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研究院发表的所有文章。

使用两套数据进行对比,主要从三个角度考虑。一是一些商学院的研究属于后起之秀,近期有了明显的提升用56年以来的所有文章数量作为评估明显有失公允。而加入了05年数据作对比,就可以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学校最新的研究能力。第二点,各个学校成立时间不尽相同,一些老牌学校,比如lbs,是英国最早的商学院,其文章数量多也属正常,因此加入05年数据为了看清学校研究能力的趋势。第三点,有人会问,既然用56年的数据有如此多的bias为什么不直接使用05年的最新数据?我没有这样做是为了让大家从一个侧面了解英国商学院在研究领域的reputation. 数量多不能推断出reputation一定就高,但是,可以想见,在学术领域的文章越多,其‘知名’的效果就越显著。

以上强调了数量,质量上同样需要考虑。为此,针对05年的数据,我将分析各个学科在top 5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用来体现学校的研究质量。

学校选择

英国上百所商学院,因个人时间的限制不能一一总结,因此,我就选择了一些比较热门的商学院进行了分析,如果哪位有兴趣,可以继续把英国所有的商学院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数据收集

为了特别分析商学院的研究能力,在摘录时使用了以下语句:
OG=XXX business sch OR (OG=univ XXX AND SG=business) OR (OG=univ XXX AND SG=Management) OR (OG=univ XXX AND SG=finance) OR (OG=univ XXX AND SG=accounting)

这样摘录可以确保:

1、不论学校是business school/management school都不会影响收录
2、一些单独设立的accounting/finance dept也会收录在内

数据分析

1、56年至今发表文章数量



从表01 中可以看出,一些老牌学校比如LBS/MBS/WBS…因为建立时间已经很长,在文章发表的绝对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一些新近建立的商学院,比如Said(Ox)/Judge(Cam)则并不占有优势。因此仅仅从文章数量上来评估是不能够达到分析商学院研究水平的目的的。

但从表01 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商学院的规模,历史和声誉的情况。横向对比北美学校,Wharton 1337, Harvard 1075, 而欧洲大陆的名校INSEAD 1050.

2、2005年全年文章数量


在排除了历史因素的影响,从2005年的数据中即可以得到表02。 表02 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各个商学院研究的活跃程度,同时也从一定的角度展现了各个商学院的规模。

3、各商学院2005年发表在TOP 5期刊文章数量

我们知道,仅仅从数量上评判学校的研究是不科学的。因此加入一个质量因子很有必要。本文采用了SSCI 2005 Impact Factor中各个学科前5的期刊作为高质量论文的标准,针对2005年的数据作出以下统计。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由此可以看出,英国只有13所商学院在top 5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而发表过的大多数仅仅有1-2篇。而LBS以22篇占有绝对的优势。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分类并不是非常细致比如MIS/OR/OB/PP/PH…这些商学院的分支没有包括,而economics是商学院的教授在前5的经济学期刊中发文的数量不是整体学校的数量。比如LSE,如果按整体学校经济学的文章数量将大大超过LBS。

4、质量因子分析

我使用top 5 journal文章数量的平方/2005年所有文章数量作为质量因子得到下恚?



这个质量因子的评估,可以更好的突出top 5 journal 文章的权重同时更好的减轻规模因素对学校研究评估的干扰。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规模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而对于14-21这些没有在顶级期刊发文的学校也没有办法评定,基于这两个问题,我引入了一个综合评定的公式:

80%*quality factor+10%* (total paper since 1956/average)+10%*(total paper in 2005/average)

5、综合评定



表05的评估突出了质量因子同时把规模和历史因素也包含在内,综合的考虑商学院整体的质量。

Limitation

1、数据

数据因为本人精力所限,没有把各年份的数据所出对比和综合考虑,在质量因子的评定中仅仅使用了2005年的数据。这样可能对整体评估产生bias。不过本人会尽量把这个评估继续下去,以后会定期更新,希望最大化的做到公正。

2、质量因子

质量因子采用平方顶级论文数量的方法缺乏特定的理论依据。虽然做到了突出高质量论文的方法,但是否合宜还有待探讨。

3、综合评估公式

把质量、历史和规模、最新研究活力的比重设定为 8:1:1是否得当也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托。如果要把这个问题所严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本文的初始目的本是自娱自乐。看到大家的很多讨论,便想把一些事情搞得明白清楚一些。也就是这样的想法促使本人写出此文。随着写作的进行,却越发想要把这个问题作的严谨一些,但遗憾的是,本人是在没有足够的精力在这个领域做过于深入的探讨。而且加之本文从动议到收笔一共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其中必有很多问题和不足,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不过,这篇文章对于英国商学院的研究能力还是做出了一个相对综合的评估,在大家申请的过程中如果考虑到研究能力可以参考借鉴一下本文最后的结论。
收藏 分享

谢谢分享!!!!!!!!

TOP

很牛的分析!多谢分享!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P673……

TOP

many  thanks !!!!!!!

TOP

ding !!!!!!!!!!!!

TOP

XIE XIE  !!!![em01]

TOP

thanks  a  lot !

TOP

ding !!!!!!!!!

TOP

thanks  a lot !!

TOP

good article!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