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BS面试被拒到In@Wharton/Kellogg, WL by Berkeley[转]
申请结果:第一轮/ER申了CBS,面试后被拒;第二轮申了Wharton(in),Kellogg(in),Berkeley/Haas(waitlist)
楼主背景: Top2金融(恩其实应该是top1,因为我们不承认隔壁比我们好),1年半consulting,2年hedge fund。GMAT750,T113,GPA极低,当年在学校是渣渣,所以毕业这么多年最后悔的就是当时没有好好学习。
先来说说我为什么要申请MBA: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对于MBA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商学院里,毕业之后的去向有主流的3波——工作、保研、出国读研,当时坚定的想要赶紧自食其力,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工作。并且因为觉得去国外读MBA特别洋气,很多牛逼的学长学姐都这么做了,所以就把MBA列为了我的to-do-list上的一个遥远的目标。但其实说实在的,并不是很清楚我为什么要读,读出来有什么用。
后来工作、换工作,也是模模糊糊的觉着这样的选择对申请有帮助,但是到了实际准备的时候,并不是非常有动力(导致了我考GMAT考了很多回,上学的时候考了两次没考出来,3年后准备申请的时候考了4次才考出来)。
在真正开始写essay的时候,我也一度对MBA这个目标产生了怀疑。现实的来说,比较一下MBA毕业平均工资和hedge fund/PE的期望工资,感觉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再考虑到读书两年的实际开支(两年的花费是够了一套房的首付了吧)、机会成本,可衡量的回报并不是很高。要说人脉积累,毕竟MBA期间的同学未来要走的道路会很不一样,反倒不如直接在行业里的积累来的更快。
最后真正下定决心去读MBA,并不是靠顿悟,而是靠在写(编)essay过程中,找人聊天、反复比较两种选择,我总结出了3个原因:
1. 反正人生还要工作几十年,并不差这两年的时间。大学四年一路水过,想要再找回做学生的那种感觉,好好学习(!!!)
2. 从上大学到现在的8年时间里,我几乎没怎么接触过金融以外的行业,虽然在做研究的时候会看很多TMT公司,但毕竟是外围的、间接的。我一方面想要通过课程和case,了解一下其他行业、其他function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实习,去探索一下非金融领域的工作机会,寻找一下我的“真爱”,最差的情况就是还回来做金融嘛。(当然,essay里面不能这么写,我只是坚定的说我毕业之后要做VC)
3. 我在四年的工作中,一直在研究中国的TMT行业,我对于国外的互联网市场,所得所知仅限于几个大公司(能提供visa sponsor的那几家),虽然陆陆续续旅游走了几十个国家,但毕竟和“身临其境”有所不同。并且,经历的越多、看的越多,越觉得世界的广阔和自己的渺小。而不管是做金融,还是我对于自己的要求,最怕自己越活越狭隘,变成井底之蛙而不自知。所以,我愿意花这两年的时间,去扩展我的视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果让我重新申请一次我一定会做的更好的地方:
1. 早点把GMAT考出来。其实GMAT并不难考,从小到大考过那么多次试,对于怎么学习、怎么考试,我们大家其实都明白。但是工作了之后,我实在是太懒了,CFA什么通通没有考过,很难再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并且对自己总是有迷之自信,导致我复习的效率非常低。直到最后一次考之前,一方面连续不断的打击让我正视了自己,另一方面意识到再考不出来就要来不及申请了,于是效率迅猛提高,这才在8月份考出来了GMAT。
2. 故事一定要编的更圆一些,反复找人challenge自己。我被CBS拒了就是因为面官在听了我的why MBA之后,说:你想做VC,现在就可以去做啊,不用读书啊,就算要读书,也要去个tech背景比较强的啊,GSB和MIT什么的,不应该来我们这啊。于是我就跪的嘎嘣脆。
3. Soul searching做的更多一些。我之所以如此纠结,就是因为对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清楚,虽然常常自诩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其实最终走的路只是经历过很多人验证过的、最安全的一条路。我现在仍然抱着探索未来可能性的想法,准备开始MBA的生活。录取之后,和学长学姐聊过天,有人说MBA会非常忙,你没有那么多机会探索可能性;也有人说,的确是有人在这两年期间发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我也是这样期待的,毕竟,我做出读MBA的这个选择,考虑的不仅仅是几年的计划,而是更长远的人生。
大概就罗里吧嗦的说这些吧。我在申请的时候看过很多申请总结,感觉大家都很明白自己要什么,像我这样编了个why MBA的,似乎不多。但我总要坦诚的面对自己,;并且申请中受了很多人的帮助,也希望能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也希望能给那些像我一样迷茫的人,提供一个参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