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离开中欧
           回休息室时,自己估计自己可能没什么戏了,因为考虑到中欧附近没有什么车,可能有些同学要回去不太方便,所以我留下来看看自己能不能开车带几个一起走,也顺便和接待DD聊聊天。

     其中接待DD的一句有趣的话又给我印象很深“根据你这种资历在中欧可以当老师了!”。当时听到这句话,无非当头一棒,中欧到底是什么样的师资?然后我回答了一句:"虽然我是博士但是学习实践的是不同领域的啊!"接待DD接下来的一句让我感觉很好,但是我觉得自己的今天的表现应该远远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如果你能把这种观点用英语表达清楚的话,都可以拿奖学金了!”
           接待DD也很敬业,向我推荐中欧的EMBA和中欧的EDP,也引用了一些EMBA学生的话,“那些EMBA学生读中欧EMBA的最大感受是,把自己原先知道的各块管理等内容完整地拼成了一张大图。。。";
       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他们已经有了很多拼图,可以完整地拼出一张大图,如果我的拼图中缺少了那么几块,那么我能够从EMBA中找到这些缺失的拼图吗?"
       不过接待DD的也不简单,他举了一个他在国外求学时一个教授说的话,当时那个教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完美的公式,问大家这个公式漂亮吗?漂亮!有实际意义吗?我明白他在借此提醒我,MBA是一个理论学习而非实务学习,希望我仔细考虑;我顺着他的话叉开谈到了理论需要实践的完善。他也提到了中欧面向实务的EDP教育。
       经过了这么多的沟通和自己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中欧的MBA是赔钱赚声誉的,而EMBA是用来赚钱的”,因为EMBA是已经看得到成果的人,几百几千万身价都已经是固定了的,而MBA如果培养得好身价可能远远不止这些;中欧是在做风险投资呀,将来的希望放在了MBA的肩上,而越年轻机会越多,这也是中欧喜欢年轻学生的一个理由。但是中欧有没有想到,这些外语很不错的、学习了MBA理论的年轻学生是否都能把学到的和以后的工作结合起来;而这些优秀的年轻学学生除了追求高薪之外,他们能不能有更高一些的追求?这些都是需要MBA教育引导的,而中欧除了教会他们知识之外,有没有精力在更高的层面给他们指导?根据中欧的招生人数,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呀!
        原先的Intel DD, AMD DD 和 PL MM都完成了面试,PL MM自己有车,另两个我把他们放到龙阳路地铁站后就各自散了。
        后来,最早收到录取单的是Intel DD;AMD DD和我工作时间超过7年的都先后收到了拒信(PL MM相必也一样,一直没敢问,参见“拿到长江offer,来冒个泡 ”)。不过AMD DD最终去了香港,还拿到了奖学金,虽然经济压力可能会比较大,但是我想他的前途不一定会比被中欧录取的要差。

 -真正离开中欧
       通知我就拒信的时候比较搞笑,等了很久很久,到了最后一批的最后一天,我还没有收到拒信,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干什么呀,痛快一些行不行呀?打电话去问上外DD,他也很意外问我“没有收到吗?”不过他也挺好的,为了避免打击我,避而不谈结果。呵呵,估计是把我给忘了。 后来收到拒信,等待Feedback,总算心定.
       收到拒信后,不可否认还是有一点失落的,不过总算心定。感谢LP的安慰,LP说这也是一个教训,你太顺了,从小学开始就没怎么参加过生死攸关的考试,一路直升到博士;没有参加过高考,也没有体会过生死攸关的选择,幼稚得很,给个教训也是好的。另外,一些国外的优秀学校在同等情况下会录取贫穷的学生,因为富有的学生的机会会比较多。从这个原则上看,中欧拒我也是体现一种公平性和倾向性原则的。
       后来收到Feedback,理由是:2008年最后一轮竞争非常激烈,根据我的情况在前几轮是可以被录取的,不过这最后一轮还是希望把机会留给年轻的同志;另外从面试上看,我是作技术的......好笑得我一口气没有喷出来,因为预料之中,而且自己等的也就是这个结果,好不容易等到了。所以自我检讨自己面试表现不好,有可能争取下一年。 估计下一年百分之一百没戏了,有戏的话不给个Deferred Offer?

   这时对长江商学院的人和课程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作为过来人的同学建议分量也是很足的,而且从一些传言来看,中欧的师资可能会令我失望,拒我也是一种对我负责的态度,从此彻底断了去中欧MBA的念想,当然失落的心情还是有一些的,毕竟被拒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五)---中欧EMBA Info Session  

 

   转眼轮到了中欧EMBA Info Session,那天因为先要拜访客户,所以开车到中欧Info Session的时间有些赶,停车时关门太匆忙把手给夹出血了;后面一辆车的一位好心XD给了我一些止血的纸巾。他是自己和别人合伙开外贸公司的,也是来参加EMBA Info Session的,而且交谈下来他是已经把报名材料准备好了,直接来递送材料的;聊下来,他读中欧EMBA的一个动因是缘于一个已经就读的朋友。

-Info Session会场
   进了InfoSession的会堂,开始仔细听内容介绍,这次全部使用中文介绍,所以听起来比较清楚,奇怪的是自己反而记不太清一些细节了。


   不过大致内容还是记得,大致有如下观点:
   1.中欧EMBA的师资要比中欧的MBA好一些,报了一些国内教授的名字如吴敬琏教授,但似乎没有提到国外的教授,不过即使提到,如果事先没有做过功课也不会知道(言下之意,MBA的教授师资相对比较弱一些)。
   2.中欧EMBA教育让一些成功的老板和管理者重新归零,重新开始过学生生活,去发现一些新的知识和思想
   3.中欧EMBA教育也是学生相互之间学习的途径
   4.学生的年龄从30多岁到65岁之间,至少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根据每个申请人的经历挑选的。
   当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挑选学生主要依靠一些主观标准(除了年龄、工作年数这些人人都能达到的),是否过于主观了一些呢?现场的回答似乎不太令人满意。

 

  一个女孩子提问说中文EMBA班是否提供交换学生的项目,当得到的回答是否定时,底下一个台湾的女士跳出来谈了她的经历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给我印象很深:
  1.你外语说得再好能好过老外?
  2.中国人的事业在中国大陆。

 

-Info Session午餐

    会后参加了中欧EMBA Info Session安排的、和现在EMBA班级同学共进午餐,在午餐时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在万科工作的EMBA同学,我们一桌除了我外,还有一个自己开建筑装潢公司的副总、一个美术学院的教授以及一位做销售方面的先生,我们都是来参加Info Session的;不过建筑装潢公司的副总一直非常健谈,而相反那位万科EMBA同学反而有些拘谨,与EMBA相关的信息了解得不多,不过对那位副总的公司和业务却了解了不少,呵呵。这位副总和接待我们的EMBA学生阅历、水平、层次相差太多了。后来我偷偷地问那位副总,你准备来读吗,他给了一个确认的答复。
    不过从对万科这位EMBA同学的信息分析,我逐步得出以下一条推论:中欧的EMBA还有一种用途是作为某些大公司或政府的福利发给底下的一些员工的,后来在和外服的一些同志的讨论中也得到了部分证实。
    开完了Info Session ,我单独找了招生办的DD谈了一下我的情况,然后我提出了这样疑问:因为一些管理者正赶上中国的某些特殊时期而取得了这样的地位,而并不是他本身具备了读EMBA这种学位性质的能力;而且年龄跨度如此之大,想必有些同学可能会有一些吃力,或赶不上学习进度的吧?DD的回答证实了有这种现象存在,不过EMBA学生可以从其他学员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DD说了EMBA更重视战略(虚),而MBA主要重点在执行(实)。
    对于我来说,也基本达到了咨询的目的:EMBA因为考虑到年龄的因素和其他的因素不可能不考虑降低难度和要求,主旨是碰人,而且这种碰人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96天30万,或96天37万,我还没有富裕到这种程度;而能够具备如此支付能力的除了一些效益很好的大公司外,也只能是政府官员了;而在中国这个环境中,政府官员的能量极其重要,通过EMBA这种关系裙带的建立,可以为自己和自己的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如果是这样,小企业学员就一定会打破头也要进EMBA的(这也解释了给我纸巾止血的XD急迫报名的心情,以及那位挺有能力的副总为什么还要读这种EMBA班的原因)。我的目标和EMBA的目标是有差距的,而MBA的重点却是我更希望能关注的。
  然后我和DD说我会投中欧的MBA,也会投EMBA,但是心里知道那只是对他辛苦给我解释的一种心理安慰(自己回来后想想,说假话这很不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四)---长江的出现

 

   长江商学院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我准备中欧材料的时候,当正式GMAT成绩单发到我邮箱时,一封来自长江的邮件也到了我的邮箱,提醒长江的后几轮报名和面试时间。当时粗粗读了邮件,知道长江商学院在上海。因为经常被垃圾邮件骚扰,心里嘀咕一声:“什么商学院?”就把这封信作为垃圾邮件处理了。
   后来长江商学院组织的很多活动通知陆续落在我的邮箱里,我有时也看看,不过因为以前从没有关注过这个国内学校,所以也没有在意。
   某一天收到SHOGHI的电话,邀请我参加长江的活动,但是当时由于不了解长江,而且也已经向中欧投递了材料,就和SHOGHI很不客气说:“对不起,我不太了解长江,我希望能够进的商学院是中欧。"
   真正让我开始关注长江的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的本科同学的婚礼
     2008年初我的一个本科同学结婚时,邀请了他所能邀请到的所有在上海的同学参加。
     我的邻座也是我的本科同学,从本科毕业起一直在某国际著名IT公司工作,现在是该公司分管亚太地区某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北大EMBA(王小丫那届的)。
     当他知道我打算去读中欧MBA时,他的第一反应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他只说一句"You are over qualified",然后他问了我希望做什么,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他直接告诉我,如果是这样你应该去读长江,而不是中欧。
     他阐述了几点理由:
     1。从中欧的MBA毕业生来看,基本没有自己创业的,清一色替外企打工;而长江的MBA毕业生中,虽然多数也是外企打工仔,但是毕竟有一些是自己创业的。你的情况不适合中欧MBA。
     2。中欧每届人数太多了(言下之意,学校根本无法关心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或每个学生所能获得的学校资源帮助有限,包括到国外去的交换学生机会)。
     3。长江是李嘉诚出资办的,对于创业有切实的实践基础,也有相应的资金、实践能力指导学生。
     第3点我不太能领会其含义,但是前两点的确是原来我没有考虑到的;再回想一下一些国外名校招收人数的情况,以及自己搜集的中欧材料,觉得分析得很有道理。
     所以当即回家后访问了长江商学院的网站。


   第二件事是从GOOGLE上找到的
     当我了解到了很多GMAT信息,也看到了这个板块中长江和中欧之间争论。而且似乎中欧的对长江的很有怨言,于是逐步了解到长江和中欧之间其实存在着如此的渊源。“本是同根生”,感觉如果没有中欧,就没有长江。
     这是我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当一个群体是由另一个群体中发展出来时,新群体对老群体存在的问题是最为清楚的;而且如果新的群体和老的群体之间发生竞争关系时,新群体高举的口号往往针对的是老群体的软肋,这是毫无疑问的。想必长江商学院对中欧商学院存在的问题一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所以就看了看长江商学院的招生宗旨,以及教授师资情况,推理出了中欧的软肋(为了避免争论,这里我就不说了,有兴趣大家自己去推理一下)。而这个软肋恰是我读MBA最看重的,而且这点推理后来在中欧EMBA 的Info Session中得到了部分证实。
    不过说句实话,长江商学院的网站和中欧的网站相比,细节差距还是挺明显的;中欧的网站简洁而非常职业化,而长江的却有些零乱。撇开形式上的差异,长江网站有用的内容要比中欧的要多一些,看了长江的一些资料,第一感觉是强大的师资,这点也是长江敢于在Info Session上声称国内具有最强的、世界级的教授师资的基础。其次是其雄心,从它的口号号中可以看出;于是从那以后我就逐步开始关注起长江的信息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三)---GMAT考试、材料准备和中欧报名

 

   登录中欧网站,填写了个人资料,去学校办理了本科、硕士、博士的成绩单后开始了GMAT的准备。
   从11月份开始背单词,因为工作繁忙,时断时续地好不容易把GMAT常用单词背了一遍,基本能做到看到单词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了。随即到新东方报了一个跨越春节的强化班,因为根据自己已有的年假和春节放假的天数计算,刚刚能够完成这个班的学习,而且公司里客户相关的项目在春节阶段比较少,相对比较轻松一些。


-读GMAT班

   GMAT的几位老师都不错,其中有一个还是交大和我同一系毕业的,算起来是我隔了好几届的师弟了。对于一些书面的语法规则和阅读训练的方法,GMAT班课程讲述得比较清晰,如何安排应试计划也很有帮助。后来我基本就是根据他们推荐的方式来准备的。

   我的同桌是一个特地从杭州赶到上海来听课的大四MM,听课很认真,也很腼腆。隔着过道,是一个有了一些年岁的女士,很仔细地做笔记,后来了解到她是特地从美国回来参加培训,然后准备参加美国的GMAT考试的。另外班上还认识了很多经历形形色色的同学,甚至还有一个和我住一个小区、年龄几乎相差一代的MM,觉得能遇见这些人也很有趣的事。

   当我自我介绍给我的老师--也就是我的师弟时,他问我读GMAT什么打算?当我告诉他我准备考中欧的时候,他犹豫了片刻,慢慢地说了一句“中欧的学生现在也比以前好一些了”,当时我挺纳闷,这个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我明白了,他在间接提醒我要注意的中欧的一些问题,而不愿意挫伤我的积极性)。
   当时读这个班的时候只是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并没有刻意地准备其他的复习。
   在传统的新东方告别晚会上,当我的师弟把我介绍给另一位老师著名的WCC时,他疑惑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读GMAT有啥打算?",我的师弟赶紧帮我圆了场(言下之意,我想他是想提醒我,不要把MBA想得太美好,要考虑适不适合和投入产出比,我也非常明白这一点)。


-备考和考试
   读完班后,根据新东方的建议自己规划备考的计划。主要安排在下班后把新东方材料反复做,后期做模拟题时也是郁闷得不行,满目疮痍。期间LP一直帮着带孩子,LP真的不容易!
   准备模拟试题时主要用网上的GWD题库,不过由于时间比较紧,只做了4套就去考了。机经也看得不多。在考场时,时间控制有所失误,误算了2分钟,少做了两道题,放弃了1道题。

 在填报免费送成绩单的五所学校时,记得是填了中欧MBA,中欧EMBA,接着随手添了哈佛、斯坦福等学校,自己知道国外的学校应该没有自己的份,而且第一次考GMAT成绩好不到哪里去。最终结果还算满意 710,基本达到预期设定目标700分。 


-Essay准备
   根据中欧的Essay要求完成了Essay,当时也不知道那么多,也不太理解Essay的重要性,同时自己对自己的经历也是蛮有信心的;所以大致看看Essay把问题都回答了,就认为是完了。什么请别人润色呀,Mocking Interview之类根本想都没想过。
   请原先公司的老板,一个荷兰人,替我写了推荐信;另外请我的另一个同学写了另一封推荐信。明显感觉我的荷兰老板真是认真,而且很严格地遵守了写推荐信的要求,把封好的信封给了我。而我的同学则让我看到了推荐信内容。

 

-报名和材料递送
    不久后就把材料亲自送到了中欧的招生办,接待我的DD是上外毕业的,很客气,他陪着我到财务处交了报名费,一路不停地替我介绍中欧2008年最后一轮的报名情况,而且一再地帮我打消年龄的顾虑;他告诉我2008年报名中欧MBA的有3个博士,我是其中之一,读MBA课程应该可以跟得上;其他两个都有海外背景(另外说一句,我在原先那个外企属于比较倒霉的,因为一直就负责技术架构工作兼项目经理等多个角色,又加上公司成本控制,和海外开会基本靠会议电话和视频电话,一直没能争取到去国外培训和短期工作的机会,当时我们部门除了我老板的秘书和我外,几乎都获得了1个月到1年的海外培训和工作的经历,这点是后面申请中欧mba的弱项)。另外还特地问我身份证是否是外地的,外地的同学可以申请欧盟奖学金(估计2008年该项奖学金钱会比较多,适用面会比较广;根据我的经验,因为无论哪个学校每年的奖学金都不同的,不一定适用于2009年和以后几届,所以请大家注意)。
  当时他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中欧MBA的周期是18个月,我们觉得有些学校只读12个月有些短。(因为原先只关心海外的MBA学制,原先我以为他指的是INSEAD,后来才明白它隐含指的长江商学院,因为即使从现在看来INSEAD和中欧根本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学校,但是当时对长江还不了解,根本没有想到是这个含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二)---中欧MBA Info Session

 

      在2007年10月的某天参加了中欧的Info Session。当时是坐着中欧在龙阳路地铁站安排的接送车辆到中欧的,看着随车的许多年轻的面孔,
第一次有了自己已经老了的感觉。不过中欧的接待工作细节做得挺好的,每个同学的标识、安排进行得井井有条,每一个步骤都安排得很专业。

   这次Info Session主要讲演人是MBA学院的院长(一个外国老头,不好意思名字忘了,暂称为S,有谁帮忙提醒一下?)和Yvonne.他们都说得挺好的。

 

-S的演讲
    S谈到他在广东的一段经历和一个洋溢着灿烂微笑的中国人骑着摩托带着家人去海边的场景引发的“中国是有希望的,在快速发展中,中国需要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论点,也谈到了中欧的宗旨是为中国培养更多的职业经理人的目标,同时也提到了中欧的教授的特点是“住在中国和中国一起发展的教授”(原先不知道这话的含义,慢慢理解这话的潜在含义是许多国内商学院的教授是外聘的、飞来飞去的“飞人教授”),是了解中国的教授。另外,中欧是希望能够招收“有潜力的学生”;此外也鼓励了那些经济上可能有些拮据的申请者,读中欧的话“钱不是问题”,不要过分担心和考虑。
   提问的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有潜力的学生?年龄是不是衡量潜力的因素呢?”当时S并没有直接给与正面回答。此后,有一个台湾学生提了关于案例教学的问题,S谈到中欧购买了国外一些商学院的案例教程,也正在组织一些专家完成中国的一些的案例(个人根据后来参加中欧EMBA的Info Session情况推断,可能在EMBA教育中,不在MBA教育中)。
  另外遇到一个同学问中欧有没有PartTime的,当然回答是没有的。期间好像有个明显来砸场子的提问,具体细节不记得了。

 

-Yvonne的演讲
  Yvonne谈到了她自身在某曾经是世界著名通信公司(恰好是和我以前同一公司的另一个分支子公司)工作的经历,并以中欧的学生比例开头,其中谈到未婚的比例时故意顿了一下,潜台词是MBA可以是寻偶的好场所(由于男女比例的存在,个人推断是希望吸引未婚女同胞读MBA,女同胞在同等条件下入学更有优势),可惜底下听的人没有反应,Yvonne只能直接挑明了,本身可以活跃气氛的内容,缺少了共鸣,效果差了很多。
   Yvonne将读MBA的人群分成了四种,归纳得挺好的(希望我没有记错):转行的、结识人脉的、深造的(拿学位的?)和准备Toolkit的。当即把自己归了一下类,属于准备Toolkit+结识人脉之列。同时Yvonne也谈到了中欧入学的条件,中欧的发展规划,当然中欧的排名也在Info Session中得到了强化宣传。

 

-学生的演讲
  而后Info Session组织了一位中欧毕业学生和一位在校学生,分别谈了中欧对职业的帮助,以及准备中欧的个人安排和繁忙的学习生活。这些对准备中欧入学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但是我觉得有些问题的是那位已经毕业工作的中欧学生,她谈的是在即将毕业时拿到多个offer时不知选择哪个领域和方向的问题,而中欧的教授给了她很好的指点,结果选择了Healthcare领域。当时我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真是中欧希望看到的情况吗?中欧招收的学生对自己的规划和方向到毕业时都还没有确定?中欧的学生只是冲着中欧能提供的机会和高薪,而自己对自己都没有好好地规划吗?

 

-其他的内容       

     会后分散自由提问的时候,一位小伙拍了我的肩,告诉我,我提的也是他所担心的,他已经工作差不多8年了(虽然最终我没能进中欧,但是希望他现在能如愿以偿)。

  后来我直接找了Yvonne谈了我的情况,Yvvonne给与我挺大的鼓励,并且提醒说希望尽量参加GMAT考试,而不要参加中欧自己的考试,因为GMAT可以考多次,而中欧的允许的考试有次数限制(另外想想也对,GMAT是世界性的,至少可以保证有相同的公平的衡量考生的基础,而且也可以降低中欧员工的工作量)。至于学生的年龄问题,一些在读学生告诉我他们班级中最老的是69年的,所以对年长的也有机会。

 

-回程
    出来后,坐中欧班车到地铁站,在车上和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小妹妹M聊了一会儿,也和一位特地从国外赶过来的欧籍(瑞士、瑞典?有点记不得了)女士L聊了一会儿。M说是过来看看以后,准备工作几年后报考的,L是从欧洲,到新加坡看INSEAD后,因为她听说中欧是亚洲最好的商学院,所以也飞过来看看。从这点看,中欧的世界排名影响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对中国的MBA是一件好事。
   当然出于职业习惯,我也向M介绍了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情况,也向L推荐了上海博物馆,也许是自己的工作习惯,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人越多越高兴。

 

-着手准备
     回家以后,开始规划自己的申请,当时还不知道CD,但是根据Yvonne的提示先准备GMAT同时走访一些朋友,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在前一单位外语还行,但是当时在小公司工作了两年,没碰English很久了,并且当时工作也是很忙碌的,所以先从词汇入手准备,准备得差不多了再去报个GMAT班突击一下。
  初步安排如下,

  1.  网上找了一个背单词的软件,每天背40个,坚持3个月到1月份左右,基本掌握单词。
  2.  利用自己的年假和2008年春节假期参加新东方的强化班,强化应试方法和技术,确定报考时间。

   当时一个比较傻的事,没有考虑到争取Conditional Offer的方式,先参加面试,再考GMAT;应该是当时调研不够仔细,同时也许是我习惯性按部就班、做好充分准备再行动的长久习惯使然吧。
      把想读MBA的打算和LP商量了一下,并计算了一下投入成本,至于将来的产出很难讲,不过工作应该找得到。LP说:"无论将来收入如何,大家一起过;读书阶段,我养你!" 直到现在还是极其感动的。

 

-博物馆义工朋友们
      当我把想去读中欧的想法告诉一些博物馆做义工的朋友们时,很多人不太理解,不过他们还是很热心的。

      一个在博物馆做义工、在交大读Part Time MBA的外企PLMM 替我找来交大EMBA的申请材料,但是因为在交大呆得过久,了解交大的文化,而且身边不乏交大MBA毕业的好友,感觉交大的MBA和EMBA不太适合自己。
   一个在博物馆做义工、自己开外贸公司的前辈和我说,如果你想自己做公司,投资他来找,通过实践来的远远比读书来的深刻。正好他的女儿在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里任职,也告诉我他们刚fire掉一些中欧的毕业生,原因是没有工作经验,做不好事情,结论是:中欧的学生太年轻,没有工作经验,不是他们所要的。她的建议:不要和这些人为伍。
  回想以前2000年和一些同学争取风险投资的时候,一个著名风险投资公司负责和我们联系的也是几个中欧毕业学生,素质情况与一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相比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当时我是这么想的,过去的并不代表现在、个别不代表整体。如果对于这种素质的学生中欧都能提供机会,那么对比他们素质更好的一些学生机会不就更多一些了呢?而且每个学校的学生素质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
   另外,我觉得“通过实践来的远远比读书来的深刻”是很对的,但是我想,靠自己去摸索,和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再去摸索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别人的方法和经验往往抽象在一些理论中,学习这些理论是了解这些方法的一种另一种途径。
  实践的途径自己经历过:原先一毕业进的就是外企,根据规章制度办事,根据培训中学习的习惯工作,非常顺利,也逐步上升,但是自己只是一个知道该做什么的人却不是一个知道这些措施、习惯为什么而设的人。  直到自己进入小公司以后,借助习惯的力量建立起部门,制定规范时才逐步体会到其中很多制度和规范细节的奥妙,这时候才真正逐步体会其中的管理原则和方法,这总共花了6年的时间。
  对于很多领域如营销、财务、人事等方面知识和思路,我是非常薄弱的,而现在我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每个领域去实践和归纳;虽然现在的小公司可以做一个试验平台,  但是对一个公司也好、对于一个部门也好,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工作风格的变动对员工心理影响是灾难性的,无论这种变动对将来的影响是好是坏。所以每一步尽可能走对走到位,或者规划好将来的演变步骤,必须要对我的同学和我下面的同志们负责。 而这点我目前的知识和能力还不行,而且也不可能再花6-7年从实践中去总结;另外,外企根本不可能给国人这种机会去制定、规范和演变组织结构的空间,因为所有外企在中国的部分几乎都是用来削减成本的从属机构。

  要解决这些管理问题的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理论,寻找一些模式和方法,然后在实践中细化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目标是我希望能够从教育体系中得到的;当然MBA未必一定能给我这些东西,但是放眼国内的教育,离自己目的最近一些的系统教育也只有MBA了。国内最好的在上海的全职MBA教育,当时因为只知道中欧而且也参加过中欧的Info Session,所以当时目标只选定中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一)---打算

 

-基本情况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72年的老梆子,1991年直升进入上海交大,大三进入通信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的GPE 3.75,后又直升本校读硕士(3.74),后继续交大读博(3.80),2000年从交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毕业.


 

-工作经历

     进入曾是世界通信业首位的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从程序员开始做起。因为原先从小学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参加过少年宫、少科站的各种兴趣小组,初中时就有幸获得程序员证书(相当于现在的中级程序员证书,当时是全国第二批考试,只有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所以工作起来比较顺利。

  因为正逢互联网衰退期,大量人员离开该公司,所以我有机会把主要的研发和研发管理角色差不多都经历了一遍。工作的通信公司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公司,商务、市场方面问题很多,呆了3年后,看着身边这群名校出来的硕士和博士,又看看该公司的惨淡经营的状况,总算总结出了一条:Bad business ruins talent technical teams. 从2003年开始准备转型工作,希望多从事一些管理的工作,参与过该公司的产品transferring,不同产品的研发流程合并改造,以及软件部门的质量规范制定和质量管理工具的开发等一系列的工作。虽然困难,公司也提供了我们一些职业培训的机会,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取得了管理方面的实务认识和PMP证书,同时在2003年通过公司和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两个不同领域的高级工程师证书。
     因为考虑转管理,所以也参加了不少工作以外的活动;在上海外服党总支帮助下,在原先公司及其附属的某著名实验室建立了联合党支部,组织了一些活动;同时且自己也常年参加上海博物馆的活动,担任义务讲解员(到今年满6年了)。此外,也积极配合外服活动,2004年获得过上海外服外企形象大使,外服优秀外企党员等的奖项(这些奖项被我LP不耻了好久)。

     2005年应同学之邀来到一个小公司担任副总,主要从事新部门建设、技术管理和人员培养,在资源紧张时也常常身先士卒做一些需求、技术方面的工作。这个公司是我的博士班同学1998年退学后创办的,当时我也属于帮助其创办的几个主要人员之一,不过当时我只是当作课外活动和业余爱好来对待这个创办公司的过程,不愿意退学参与。

    我在小公司工作了三年,创建了一个小小的电信事业部,制定了部门的规范和研发流程,和某电信运营公司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招聘和内部培养,形成了几支技术和技术管理团队。虽然业务和管理进行得还算顺利,部门也从原先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虽然整体业务发展很迅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我感觉经营情况和部门发展还都存在着一些隐患,自己的思路也比较狭窄,业务方面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很多空白和缺陷,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全靠自己学习和思考,而感觉缺乏有效的指导。

     由于小公司的资源有限,不太可能求助于国内专业的咨询公司;开始考虑通过读MBA来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缺口,同时归纳一下工作8年的经验和教训,也希望通过和其他领域MBA的同学的讨论,来开拓思路。当然,顺便也给自己部门的优秀人员创造一些上升空间,替代我进行独立工作,当然很有可能读完书后在这个小公司再也没有自己位置了。

 

-思考

    对于我来说,MBA的学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寻找到一个优秀的、能相互学习的团队,寻找到一组优秀的能够指点我的老师和教授(或许也就是传说中的NETWORK或人脉吧),能够真正地开拓自己的视野,并通过系统的学习思考,解决以前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开拓一下思路,并且对管理运作方面打一些基础。如果有可能,也希望在毕业后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后,开创自己的事业。读完MBA,如果不能回到原来的公司,初步打算是准备Bottom-UP积累一些自己弱项领域的底层经验,例如营销方面、财务、规划方面,可能从销售或咨询方面做一些实践起步,为将来做一些准备。

     至于将来的薪资能到多少,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是我考虑的重点。因为我相信这句话:There is only so much of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s and the rest is just for showing off.也感谢我的LP,她给了我充分的帮助和理解。

-选择

    第一个问题:国内的MBA 还是国外的MBA ?
        因为将来的事业必定在中国;其次年岁已大,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无论从家庭关系还是经济情况来说,出国读不太现实。国内读、本地读(家住上海)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Full Time MBA , Part Time MBA 还是 EMBA?
        我的主要目的是开拓知识面,打好基础。
        曾经在中学有过教训,参加了各种竞赛,二三等奖拿了一大堆,但是都不太精通,时间却花了不少,成效却不如那些专注一科的同学。后来选读新东方GMAT班,新东方推荐的方法中也体现了这种集中精力突破的方法论。
         Part Time和EMBA 属于边工边读的,如果教学质量和对自己要求高,时间就非常紧张,留给自己的思考时间、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很难达到平衡.从各条途径获得的信息来看,读MBA一个重要的方面不是学习而是思考。自己觉得,如果教学质量差或对自己要求低,马马虎虎就还不如不读。
         Part Time MBA和EMBA的一个优势是在读书的时候,能够保证有一定的家庭收入,经济压力会比全职的小,但是学生之间建立的关系、讨论的时间长短和深入程度  应当不如Full Time的,另外毕竟有不少人目的是为了文凭的和职称的,许多学校也考虑到这种情况,对PartTime和EMBA的学习要求也不会像Full Time的那么高。
         与Part time MBA相比EMBA代价更高,中欧的EMBA 96天课的中文班代价是30万,国际班代价是36万。另外,就EMBA班的时间和学生年龄跨度看,不是以学习基础知识为重点的,而是以学员相互结识、建立人脉为中心的。既然都不可能真正全力以赴学习和思考,寻找一个实际回报率高的人群的重要性就更为重要。所以,基本不考虑Part Time MBA.
         最终把MBA是作为第一选择;第二选择是EMBA;考虑EMBA的原因:同样是Part Time,人员的层次和素质EMBA要远远超过Part Time MBA。虽然外人看来自己的年龄和资历比较适合读EMBA,但是通过我3年的实践经验看,很多情况下缺少的不是战略制定的老板,而是面对问题如何将战略细化到实施并能形成持久执行力的人。务虚的人很容易找,而务实的人很缺乏;而即使作为高层管理者,没有底层的经验,无法给下属纠正明显的偏差,甚至都听不懂底层人员的话的管理者是危险的。

        虽然Top-down发展是很有效的,但是感觉自己更适合Bottom-Up的发展路线,所以如果有可能尽量选择MBA。
         很同意中欧EMBA Info Session中的“归零"说法,放弃自己的某些虚幻的东西,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 但不赞同中欧EMBA那种归零方式,因为从本质上EMBA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从老板到学生的归零,周边全是高层,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零。
  
         经过和LP的讨论,以及对家庭每月开销和现有家庭储蓄的计算,觉得可以承受2年的MBA国内学习,而且国内经济和投资环境逐步恶化,最好的投资我能想到的就是投资我们自身。最终决定,替LP报了一个为期1年业余的进修班,自己选择Full Time MBA或EMBA,靠我们的储蓄和LP的收入进行为期二年的“自身投资”并找一下其他的机会。
    
    第三个问题:英语授课 还是 中文授课?
       MBA和管理理论属于舶来品,根据自己读硕士和博士的体会,中文授课的最大问题有两个:翻译质量和师资质量;
    首先,术语的翻译本身就是非常容易混乱的,而且中文又是那么的灵活,混乱的术语非常容易导致思路的混乱,混乱思路培养出来的人运用这些技能或知识时能否避免混乱?    很难很难。
    其次中文MBA授课的师资应该是有一些问题的,简单想一下,如果名师出高徒是一般规律的话,这些中文MBA教授的老师是谁?他们的老师用的是中文吗?
    想清楚了这两点,自己自然就选择英文授课的MBA教育了。
   
    第四个问题:哪个学校读?
       因为对国内的绝大多人来说,中欧是名声最大的,也是只有商科的学校,并且拥有雄厚的政府背景,所以就一开始就像这个论坛栏目中90%希望在大陆读MBA的同学一样,把目标锁定在中欧。但是并没有仔细考虑年龄和是否Over-Qualified的不利影响,而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后面的作用逐步显现出来了,后文分解。
    在中欧网上报了名,参加了中欧MBA的2007年10月份Info Session,也报名参加了2008年中欧EMBA Info Session。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