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欧MBA Info Session
在2007年10月的某天参加了中欧的Info Session。当时是坐着中欧在龙阳路地铁站安排的接送车辆到中欧的,看着随车的许多年轻的面孔, 第一次有了自己已经老了的感觉。不过中欧的接待工作细节做得挺好的,每个同学的标识、安排进行得井井有条,每一个步骤都安排得很专业。
这次Info Session主要讲演人是MBA学院的院长(一个外国老头,不好意思名字忘了,暂称为S,有谁帮忙提醒一下?)和Yvonne.他们都说得挺好的。
-S的演讲 S谈到他在广东的一段经历和一个洋溢着灿烂微笑的中国人骑着摩托带着家人去海边的场景引发的“中国是有希望的,在快速发展中,中国需要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论点,也谈到了中欧的宗旨是为中国培养更多的职业经理人的目标,同时也提到了中欧的教授的特点是“住在中国和中国一起发展的教授”(原先不知道这话的含义,慢慢理解这话的潜在含义是许多国内商学院的教授是外聘的、飞来飞去的“飞人教授”),是了解中国的教授。另外,中欧是希望能够招收“有潜力的学生”;此外也鼓励了那些经济上可能有些拮据的申请者,读中欧的话“钱不是问题”,不要过分担心和考虑。 提问的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有潜力的学生?年龄是不是衡量潜力的因素呢?”当时S并没有直接给与正面回答。此后,有一个台湾学生提了关于案例教学的问题,S谈到中欧购买了国外一些商学院的案例教程,也正在组织一些专家完成中国的一些的案例(个人根据后来参加中欧EMBA的Info Session情况推断,可能在EMBA教育中,不在MBA教育中)。 另外遇到一个同学问中欧有没有PartTime的,当然回答是没有的。期间好像有个明显来砸场子的提问,具体细节不记得了。
-Yvonne的演讲 Yvonne谈到了她自身在某曾经是世界著名通信公司(恰好是和我以前同一公司的另一个分支子公司)工作的经历,并以中欧的学生比例开头,其中谈到未婚的比例时故意顿了一下,潜台词是MBA可以是寻偶的好场所(由于男女比例的存在,个人推断是希望吸引未婚女同胞读MBA,女同胞在同等条件下入学更有优势),可惜底下听的人没有反应,Yvonne只能直接挑明了,本身可以活跃气氛的内容,缺少了共鸣,效果差了很多。 Yvonne将读MBA的人群分成了四种,归纳得挺好的(希望我没有记错):转行的、结识人脉的、深造的(拿学位的?)和准备Toolkit的。当即把自己归了一下类,属于准备Toolkit+结识人脉之列。同时Yvonne也谈到了中欧入学的条件,中欧的发展规划,当然中欧的排名也在Info Session中得到了强化宣传。
-学生的演讲 而后Info Session组织了一位中欧毕业学生和一位在校学生,分别谈了中欧对职业的帮助,以及准备中欧的个人安排和繁忙的学习生活。这些对准备中欧入学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但是我觉得有些问题的是那位已经毕业工作的中欧学生,她谈的是在即将毕业时拿到多个offer时不知选择哪个领域和方向的问题,而中欧的教授给了她很好的指点,结果选择了Healthcare领域。当时我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真是中欧希望看到的情况吗?中欧招收的学生对自己的规划和方向到毕业时都还没有确定?中欧的学生只是冲着中欧能提供的机会和高薪,而自己对自己都没有好好地规划吗?
-其他的内容
会后分散自由提问的时候,一位小伙拍了我的肩,告诉我,我提的也是他所担心的,他已经工作差不多8年了(虽然最终我没能进中欧,但是希望他现在能如愿以偿)。
后来我直接找了Yvonne谈了我的情况,Yvvonne给与我挺大的鼓励,并且提醒说希望尽量参加GMAT考试,而不要参加中欧自己的考试,因为GMAT可以考多次,而中欧的允许的考试有次数限制(另外想想也对,GMAT是世界性的,至少可以保证有相同的公平的衡量考生的基础,而且也可以降低中欧员工的工作量)。至于学生的年龄问题,一些在读学生告诉我他们班级中最老的是69年的,所以对年长的也有机会。
-回程 出来后,坐中欧班车到地铁站,在车上和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小妹妹M聊了一会儿,也和一位特地从国外赶过来的欧籍(瑞士、瑞典?有点记不得了)女士L聊了一会儿。M说是过来看看以后,准备工作几年后报考的,L是从欧洲,到新加坡看INSEAD后,因为她听说中欧是亚洲最好的商学院,所以也飞过来看看。从这点看,中欧的世界排名影响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对中国的MBA是一件好事。 当然出于职业习惯,我也向M介绍了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情况,也向L推荐了上海博物馆,也许是自己的工作习惯,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人越多越高兴。
-着手准备 回家以后,开始规划自己的申请,当时还不知道CD,但是根据Yvonne的提示先准备GMAT同时走访一些朋友,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在前一单位外语还行,但是当时在小公司工作了两年,没碰English很久了,并且当时工作也是很忙碌的,所以先从词汇入手准备,准备得差不多了再去报个GMAT班突击一下。 初步安排如下,
- 网上找了一个背单词的软件,每天背40个,坚持3个月到1月份左右,基本掌握单词。
- 利用自己的年假和2008年春节假期参加新东方的强化班,强化应试方法和技术,确定报考时间。
当时一个比较傻的事,没有考虑到争取Conditional Offer的方式,先参加面试,再考GMAT;应该是当时调研不够仔细,同时也许是我习惯性按部就班、做好充分准备再行动的长久习惯使然吧。 把想读MBA的打算和LP商量了一下,并计算了一下投入成本,至于将来的产出很难讲,不过工作应该找得到。LP说:"无论将来收入如何,大家一起过;读书阶段,我养你!" 直到现在还是极其感动的。
-博物馆义工朋友们 当我把想去读中欧的想法告诉一些博物馆做义工的朋友们时,很多人不太理解,不过他们还是很热心的。
一个在博物馆做义工、在交大读Part Time MBA的外企PLMM 替我找来交大EMBA的申请材料,但是因为在交大呆得过久,了解交大的文化,而且身边不乏交大MBA毕业的好友,感觉交大的MBA和EMBA不太适合自己。 一个在博物馆做义工、自己开外贸公司的前辈和我说,如果你想自己做公司,投资他来找,通过实践来的远远比读书来的深刻。正好他的女儿在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里任职,也告诉我他们刚fire掉一些中欧的毕业生,原因是没有工作经验,做不好事情,结论是:中欧的学生太年轻,没有工作经验,不是他们所要的。她的建议:不要和这些人为伍。 回想以前2000年和一些同学争取风险投资的时候,一个著名风险投资公司负责和我们联系的也是几个中欧毕业学生,素质情况与一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相比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当时我是这么想的,过去的并不代表现在、个别不代表整体。如果对于这种素质的学生中欧都能提供机会,那么对比他们素质更好的一些学生机会不就更多一些了呢?而且每个学校的学生素质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 另外,我觉得“通过实践来的远远比读书来的深刻”是很对的,但是我想,靠自己去摸索,和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再去摸索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别人的方法和经验往往抽象在一些理论中,学习这些理论是了解这些方法的一种另一种途径。 实践的途径自己经历过:原先一毕业进的就是外企,根据规章制度办事,根据培训中学习的习惯工作,非常顺利,也逐步上升,但是自己只是一个知道该做什么的人却不是一个知道这些措施、习惯为什么而设的人。 直到自己进入小公司以后,借助习惯的力量建立起部门,制定规范时才逐步体会到其中很多制度和规范细节的奥妙,这时候才真正逐步体会其中的管理原则和方法,这总共花了6年的时间。 对于很多领域如营销、财务、人事等方面知识和思路,我是非常薄弱的,而现在我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每个领域去实践和归纳;虽然现在的小公司可以做一个试验平台, 但是对一个公司也好、对于一个部门也好,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工作风格的变动对员工心理影响是灾难性的,无论这种变动对将来的影响是好是坏。所以每一步尽可能走对走到位,或者规划好将来的演变步骤,必须要对我的同学和我下面的同志们负责。 而这点我目前的知识和能力还不行,而且也不可能再花6-7年从实践中去总结;另外,外企根本不可能给国人这种机会去制定、规范和演变组织结构的空间,因为所有外企在中国的部分几乎都是用来削减成本的从属机构。
要解决这些管理问题的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理论,寻找一些模式和方法,然后在实践中细化一个具体的完整的目标是我希望能够从教育体系中得到的;当然MBA未必一定能给我这些东西,但是放眼国内的教育,离自己目的最近一些的系统教育也只有MBA了。国内最好的在上海的全职MBA教育,当时因为只知道中欧而且也参加过中欧的Info Session,所以当时目标只选定中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