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只说下我的的想法,这些想法我力求客观,避免夹杂偏见,贬低和鼓吹的成分。谨供参考!!
先说中欧和香港的学校:
中欧有地理优势,在中国大陆。中欧相对香港学校来讲,有本地network。但目前只局限于上海及其周边地方,在中国南部和北部影响力还不够。虽然近期它被金融时报评为“亚洲第一”,但是像kurt_un所说如果排名里连中大,科大,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样的学校(它们在别的期刊的排名里都是亚太数一数二的)都没有出现的话,这样的排名的意义值得考证。据我所知,中欧有为了排名而排名的倾向,即它的行为,包括录取时的一些东西,是为了所谓的某个排名。
作为国际和亚太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虽然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国际(尤其是美国)的经济下滑的影响,经济不是很好,但最近开始复苏,香港的金融地位还是不可动摇,而且前两天开通了人民币业务,以及人民币离岸中心等的作用,使香港与大陆的金融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香港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定的地位,几乎所有的知名跨国公司在香港都设有分公司或者office。香港的学校的一大优势是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些具有相对丰富管理经验和另种理念的公司,有更多的选择。当然竞争也是很激烈的。香港学校的另一优势是,整合了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的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接触到这种不同的文化,不同人的思想。从生活上来讲,你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你的眼界。从以后的工作来讲,在日益加强的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中,了解懂得文化差异,思维差异,有益于日后的发展。
再说中大和科大
当初同时被中大和科大录取,开始还真有些倾向科大,因为,主观上来讲,科大的名字听起来比“中文”大学好些呀,而且原来听说科大的research还比较不错,呵呵。后来我通过不同的渠道查证了一下,去年我申请的时候,中文的research已经超过科大。
跟很多同学一样,我选中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文人文气息,面试的时候Vincent Lai 和Dr. Law, 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来了之后我发现这里的其他staff也都很nice。我想,人文环境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意义。另一个原因是中文的mentorship很好,它让中文的有成就的alumni担任在校学生的mentor,给予帮助和指导,有的同学的intership就是mentor帮助联系或者直接在他们的公司给安排,据说有的同学以后如果想留在香港,他们的mentor也会帮他们安排。这些mentor里有雅虎香港的负责人,有东亚银行的高层,等等。考虑到中文的悠久的历史和完备的院系设置,完善的教学体系,我认为中文一定会成为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学校。事实上,在2003年底的排名中,中文大学超过一直位居第一的香港大学,成为全港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在最近的香港所有的大学的分工定义中,中文被赋予建成“国际知名大学”的任务,而科技大学的任务则是服务好香港本地。就MBA课程来讲,中文的MBA有强大的学校院系资源支持,稳定的师资队伍,广大的alumni。还有就是它的课程设置对我很实用。(最近中文的MBA给学生增加了很多别的相关院系的课程,方便学生选择)。
关于中大的交换项目,跟科大不同,中大的交换不是必修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去还是不去,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中文的交换学校的标准是数量适中,质量要好。因为以前选择去交换的同学的数目一般在总数的一半左右,为了跟交换的学校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果不能保证有足够的学生过去交换,对方的教学计划也很难安排),所以中大的交换学校的数目在10几到20之间,有个学校有几个quota。今年交换的学校大家可以看论坛上的相关帖子
当然,中文也有它的弱势,那就是目前在国内的影响。这也是我在这里跟大家说明的原因哦,呵呵。学校也注意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的MBA program也正在努力,让更多的大陆公司大陆媒体了解中大。目前,越来越多的各个学科的学生申请来中大继续深造。
关于如何选择学校
至于选校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的问题,别人是替代不了的,因为自己最知道自己的目标和优势。希望以上的内容对你能有所帮助,建议你选校的时候也考虑一下课程设置,不同的设置适合不同的人。
我去年也有过很痛苦的经历,对着几个录取通知,实在有点不知所措,于是打电话给朋友,老师,三教九流,就是怕选错了,毕竟,工作多年之后再次投巨资读书,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了。所以,我很理解大家的想法,也深为赞赏大家的理性与慎重。我是个负责任的人,所以不希望大家仅仅因为中文的老师或同学态度好和发言,而决定来了中文;或是因为别的什么未经考验的个别因素,而放弃了一个学校。
回过头来,我觉得当初做决定花了很大的精力,其实走了不少弯路。当时眼睁的很大,所谓排名,校友网路,影响力等等,其实,这些和就业相比都无足轻重。所以,别管那么多,只要盯着就业。想一想,又有什么比工作更为实在的呢,读MBA不就是为了在职业上重塑自我吗?因而,关键是比较各个学校的就业状况-----三个月内的就业率,年龄与行业相关性,薪水,职位等等。问题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
一般而言,校友多半会吹牛(或许包括我^_^),不可全听,但是商学院的负责人未必敢这么做。国外的商学院,特别是在当地有名望的院校,信用度很高,不会撒谎,所以不妨直接给他们打电话。对于已经录取的学生,商学院会很愿意解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的,但是学校也会很tricky,会跟你兜圈子,因此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知道他们真正回答了您的问题为止。 而国内的院校呢,恕我直言,以中国人的含而不露的精神,你是很难从他们嘴中拿到真东西的,所以也就只能多搞一些小道消息(中国的小道消息往往比大路货更来得可靠,不是吗?),八仙过海吧。个人以为,国内,CEIBS, BiMBA 和CKGSB肯定有不足(毕竟成立没有多久),但是还算是不错的。
人,很容易后悔。我的个别好友,后悔去了内地的学校,而个别同学,后悔来了香港,更有一个认识的女生,后悔去了南加州(跟不上学习压力大,在美国就业太困难,毕业后还贷艰辛等等)。所以,如果你只有一个offer, very easy to decide. 但如果你有数个offers, 那么我呼吁你,别匆忙决定,给他们打电话,或发Email,多打听他们的长短,最重要的,是就业。如果你想在香港工作,就问商学院在香港的就业,如果你和我一样关心在内地就业的前景,就问内地的情形,问得越彻底越好!慎重点,别后悔!
最后,祝大家各取所需,称心如意 进入你心仪的学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4 0:37:5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