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决战逻辑之分类突破 [打印本页]

作者: atongmu    时间: 2003-7-25 00:38     标题: [原创]决战逻辑之分类突破

作为逻辑版斑竹,不写些有关逻辑的文章好像有点不务正业。正好这几天搞逻辑,顺便把一些略微成型的想法拿出来献献丑。

相比于其他的verbal部分,逻辑显然分类十分明确,而且解题方法相对明确。不过,很多朋友都会有一种困惑:虽然逻辑解题方法固定,但答案五花八门,让人无所适从。痛定思痛后,我觉得这个问题大多数出在G友沉浸于追求个别题目的推理过程以及答案的正确,忽视了ETS一贯的出题思路(包括错误答案的给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个大致的归纳。虽然很多参考书都有类似的归纳,我还是在此多罗嗦2句。

Assumption:这类题目的逻辑关系是最严密的,吃透assumption题可以说吃透了ETS的推理过程,从而可以对别的题型举一反三,所以我一向认为它是ETS考题中最重要的一种题型。因为答案给出方式相对比较固定,assumption题的解题技巧也很明确。一般正确答案为2种:1,架桥梁,取消差异;2,排除他因;因而assumption答案是比较容易预测的。

Support:support题逻辑关系和解题思路都不是很难,推理的重点在结论上。不过,因为support题只要求答案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就行,所以答案的给出往往千奇百怪,经常让人无法选择。答案也不太容易预测。值得一提的是assumption答案是support答案的子集。

Weaken:和assumption关系很密切,因为assumption答案取非就是weaken答案。相应的正确答案有2种:1,取消桥梁,即A无法推出B;2,他因导致。其中取消桥梁的答案又能分为2种:1,李代桃僵;2,以偏概全(有点抽象,但确实是很有用的东西,不要打我)。Weaken题目的答案相对也比较容易预测。(weaken和support的逻辑关系比较接近,推理的重点在结论上,推理的过程有时不如assumption严密,一些题目只有结论。)

Evaluation:实质上就是support和weaken题的私生子。正确答案可以或者support,或者weaken题干。不多说了。

现象解释:我认为这类题目是所有题目中最简单的。提干涉及2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正确答案可以使2个现象同时成立。这种题目的答案十分容易猜出来。

Conclude题:只要提干看懂(conclude阅读往往比较困难),我觉得不是很难。conclude题型错误无非2种,无关或扩大推理范围。正确答案一般2种,原文的逆否命题,或原文A>B+B>C,结论是A>C。最无聊的是我曾经碰到正确答案几乎就是把提干复述一遍(弄得我不敢选,狂汗)。所以conclude题答案也不难预测。

目前为止,主要的几种题型都过了一遍。很多朋友的板砖也许要呼之欲出了:讲了一大通都是早已知道的废话——没有建设性意见!细心的G友也许发现了我在每种题型后面都标了一下正确答案是否容易预测。我这里所指的预测并不是预测百发百中的正确答案——事实上没有人可能预测出每道题具体的答案,而是结合每道具体题目的条件预测正确答案的方向。综上文所述,基本上所有类型的题目都是或多或少可预测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逻辑是否也可以像数学一样,看完提干去找答案呢?答案是部分肯定的(再次躲板砖)。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带着自己的预测去寻找答案。这样即使无法一下子找到正确答案,也可以十分迅速的排除错误答案!(逻辑题和语法题的错误答案不一样,因为80%-90%的逻辑题4个错误答案都很明显,而语法题几乎每题都容易有让人混淆的答案)带着预测去寻找答案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正确答案和自己预测的相差不远,自己可以立即十分肯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犹豫不决的时间。

现在我们应该可以明确训练逻辑的目的:熟悉ETS的出题思路,以期能够有相当的预测能力。基于此,我认为有一个不错的方法供大家参考:自己做一回出题人。我臆想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再砸下去,我就要奄奄一息了):1,选择10个逻辑关系明确的题干(前文已分析过assumption题型逻辑关系最为严谨);2,分别把它当成前四类的某种题型,搜肠刮肚按照ETS思路想出尽量多的可能答案;3,在练习实际真题时,对比一下自己预测答案和真题答案的差距。如果按照以上方法练习对出题思路有了一定的了解时,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每题给自己几十秒时间去预测一下答案,试试效果。练到最高境界时(我自己曾在梦中达到此境界),看完提干后脑子里自然会形成一种预测,这时答案应该会在你面前闪闪发光——此所谓摘花落叶可以伤人。

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有举什么具体例子,请大家多多见谅!

本文版权本人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本人网名和Robert之家。
作者: StephanieYun    时间: 2003-7-26 11:46

个人顶一顶!
的确是好文, 提一点, atongmu是否可以就着这个题目和文章继续深入下去, 把文章中提到的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分别都展开来,各自做一些更为深入详致的描述和分析呢?
我觉得开这个题目挺好的, 可以给各位gmators作为参考。

最近因为工作问题,已经没有条件和时间方便的上网了, 少来了论坛上, 希望各位gmators见谅, 我有机会一定会来的,谢谢。










生活是一杯清茶
作者: atongmu    时间: 2003-7-27 14:51

最近时间比较紧,所以没有时间整理出一个系统的框架来支持我这个帖子。不过很多G友认为我帖子写的过于抽象,希望能具体展开一下。这几天我抽空把白皮书的一部分逻辑题过了一遍,找出了一些典型ETS思路的题目,供大家结合我的帖子体会一下相对固定的思路。(assumption:at least belive some parts of my paste

assumption:120,149,156,171,187,215,227,259
support:146,208,238
weaken:166,168,210,211,217,228,236,248,256,257,258
evaluate:219
conclude:159,205,230
explain:243
注:以上数字皆为白皮书题号。

以上这些题目都十分典型,菜鸟如我在看题干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能正确的推测出答案的方向,相信大家细细体会后一定都能做得更好!
作者: uclb5550    时间: 2003-7-27 20:44

做逻辑的最大误区就是臆想太多,不管是GMAT还是LSAT, 都应严格遵守文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白痴原则。 你自己想的往往和严格按逻辑推理出来的大相径庭,而且就个人经验来看,即使是第一眼看上去再象的答案也要把其他选项看完后再做选择。美国人出题往往是把你主观上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摆在那,这些选项通常是看上去很有诱惑力但实际上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人不懂如何推理,不懂逻辑的基本原理,不懂审题的的基本程序, 那他(或她)很容易陷入到臆想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

对于本文作者提出的训练方法,本人读起来也觉得非常可怕,甚至直冒冷汗。 这种方法完完全全地背离了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 说白了,做逻辑的最终目的是让你抛去主观臆想的思维习惯而养成能按照给出事实进行合理推断的习惯。 如果按照作者所说自己去想一些possible answers, 那还要逻辑推理干吗?我看作者还是不要把问题看的太简单了。 

最后说一句,不懂别装懂, 错误观点摆出来会误导别人的。
作者: atongmu    时间: 2003-7-27 23:03

多谢楼上的朋友提出自己的观点,板转多多的地方才是有活力的象征,呵呵!
首先,我很坚定的认为逻辑推理的基础是很重要的,我从来没有说过以上的一些总结可以代替基本的逻辑推理。同时请这位朋友看清楚了,我帖子中提出的只是预测答案可能给出的方向,并没有说预测正确的答案,更没有说凭主观臆想答案。(希望你发帖子的时候保持“白痴原则”)
其次,我发的帖子只是一个粗略的总结,并没有穷尽所有可能的答案方向。
我提出的方法只不过是一些个人觉得有助于进一步适应ETS应试的方法。而且细细体会,ETS的答案的确有一定规律可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7-27 23:11:31编辑过]


作者: uclb5550    时间: 2003-7-27 23:45

非常欣赏你的态度,但不支持你的观点。我感觉你的方法对于简单的题也许有用,但对大多数难题意义不大。而且考试时的真题的套路并不象平常练的题一样明显。所以,你的“搜肠刮肚按照ETS思路想出尽量多的可能答案”的建议,本人确实不能苟同。 其实在阅读题干时的主要任务应是搞清那些是事实,那些是结论,至于能不能预测出答案方向并不是很关键。
作者: robert    时间: 2003-7-28 12:19

我建议大家去看看命题逻辑(proposition logic)的书,看完之后你会发现GMAT逻辑非常简单
作者: atongmu    时间: 2003-7-28 13:56

同意Robert,uclb5550朋友也许过于高估了ETS的逻辑。除了一些题目在题干和选项的阅读上有些困难以外,很少有真正称得上难题的——因为就像我在顶楼帖子提出的“逻辑题的错误答案”大多数都比较明显而且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 uclb5550    时间: 2003-7-28 14:29

I dont think GMAT critical reasoning is difficult. But i do think misleading way of practice will make it more difficult.
作者: atongmu    时间: 2003-7-28 15:23

uclb5550朋友,你完全可以不认同我提出的一些看法,这是你的权利。但是你没有权利认为我敲到半夜的帖子就是misleading way,你也没有权利认为我是不懂装懂。(我本来不想说这个的,但是你一而再的超越就事论事的范畴进行讨论实在没有必要)
我不敢说我懂“逻辑”,因为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东西,Gmat的逻辑题根本就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逻辑。我们的目标是针对ETS思路作对题目而已,就这点来说我的GRE逻辑是790(满分的牛人的确有很多,这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我只不过把我自己觉得有助于作对题目的心得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有什么不对吗?
逻辑这个东西的确很个人化,一个人有用的方法放到另一个人身上也许就不管用了。我的帖子只要对一部分G友有所帮助我就很欣慰了。
最后,我不希望就我的帖子是否有用这个话题进行进一步讨论而浪费网站宝贵的空间。各位G友看着有用就不妨试试;如果觉得both shit,那就看过了事。
作者: uclb5550    时间: 2003-7-28 17:58

Hi, friend, i really dont think both of our discussion are waste of time here. These ideas are actually helpful for everyone who want to catch the insight of CR. Sorry for my former inadvertent expression, i retrieve it now. However, i still insist that your recommendation is somehow counter-productive in many cases. The reason is simple. For all of the CR questions, in my view, 80% of them are quite easy and cannot set any problem for most of people as long as they can comprehend the ariticle properly and have a basic grasping on reasoning principles. In fact, 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e remaining 20% of questions. These questions finally mak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ores 700-750 or 750-800. For your recommended technique, personally i think people can solve the 80% questions without it. On the contrary, people will fall into the tricky trap much easier when they cultivate the habit of prethinking in cracking the 20% of questions. At least, i have ever made a reservoir of such mistakes in LSAT. The question i explained in another topic in this room about new music funs' preference between live performence and recorded music is very illustrative and classical example. If you have interest, you can see that question and take a moment to think whether your prethinking way is applicable in such a situation.

Finally,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unselfish spirit in the gruelling work of summarizing your ideas and of adverting them to others. Without your 抛砖引玉,we have no such a valuable chance to explore the deeper side of CR. Sincerely, i wish this wonderful opportunity will lead both of us into a better understaning about logic reasoning. I really enjoy the discussion with you and wish you good luck, my friend!
作者: atongmu    时间: 2003-7-28 18:30

很高兴楼上的xd能开诚布公的谈出自己的想法。思维碰撞才能产生火花。
我今天看了一些GMAT的高分机井(本站下载),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GMAT逻辑笔试体和机考题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机考题有LSAT化的趋势。(这些大牛基本都把LSAT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我没有系统的作过LSAT,仅从我作过的有限的题目中我感觉总体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Lsat的题干和选项阅读难度更大。还有,我认为LSAT的推理和选项都十分严密,基本上都错的心服口服;不过GMAT就笔试题来说我错的题目相当一部分都错在不严密的答案上(我准备专门就此问题开帖讨论),一些“正确”答案我都有很充分的理由认为并不足够正确(比如答案中包含了文中没有涉及的assumption,即自以为是推理),从而选不出答案。
anyway,我提出的是否能预测答案方向只不过代表的是对ETS逻辑思维方式的一种适应。
作者: Mason    时间: 2003-8-8 14:54

Robert,命题逻辑(proposition logic)的书在哪儿可以看到?
作者: StephanieYun    时间: 2003-8-9 10:20

Robert说的命题逻辑proposition logic的书, 我想他说的是一类书吧。
如果是, 这类书很多, 有些的很好的。 你可以到新华书店看看

也请Robert能推荐几本啊











生活是一杯清茶
作者: robert    时间: 2003-8-9 11:04

在逻辑范畴中,有很多种逻辑,如:命题逻辑、一阶逻辑,描述逻辑,时态逻辑等等。

命题逻辑是逻辑中最简单的一种,但也是使用最较多的一种,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用到的逻辑本身并不复杂。

而人工智能的基础就是逻辑。

至于让我推荐书,我觉得大家去书店找一本比较有名的大学编的《数理逻辑》这本书就可以,比如北大或清华的教授编的就可以。
作者: Mason    时间: 2003-8-9 13:18

Robert,你好有学问啊!以后我会经常光顾“Robert之家”,向您学习请教!
作者: atongmu    时间: 2003-10-24 20:55

作一些说明:这个文中的推理方向都是按照钱永强的方法写的,因为以前我考GRE时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思路,写这这篇文章时我还比较prefer这种推理方法。后来我我发现Gmat逻辑题题干比较模糊不是很容易抓住推理关系,后来自己采用了另一种推理的过程:evidence〉conclusion,觉得用这种方法读题比较利于抓住不太清晰的推理关系。
后来慢慢发现二者是殊途同归的,虽然表面上逻辑关系正好颠倒。
举个例子比较容易说明问题:一套系统可以防止飞机失事,但未经过检验。但飞行员拒绝使用,因为这套系统未经过检验。
用钱永强的推理方法:因为这套系统未经过检验〉飞行员拒绝使用,如果weaken答案是他因导致就是“其他原因导致飞行员拒绝使用”
用evidence〉conclusion的推理方法:"飞行员拒绝使用"是一个evidence,而conclusion正是某些人的解释“这套系统未经过检验”。这个conclusion正是我们要weaken的对象。如果他因解释的话也是“其他原因导致飞行员拒绝使用”。
所以二者表面上看似推理关系颠倒,事实上weaken的对象是相同的。这一点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曾经疑惑过。但愿我的这点体会可以帮助一些朋友少走点弯路。
作者: hopejie    时间: 2003-10-24 22:42

谢谢atongmu无私地介绍出自己总结的逻辑复习方法.也谢谢各位网友积极热情的讨论.

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希望可以发到论坛上来,不见得有什么通用的方法可以适合每个人,但是我相信,有能力考GMAT的人,也一定会有能力去借鉴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方法,这样就足够了,我们希望我们的论坛可以为每一位网友做出哪怕是一点点的贡献.

我的逻辑不是很好,看了上面的方法多少得到了一些启发.
作者: atongmu    时间: 2003-10-26 23:27

以下是引用hopejie在2003-10-24 22:42:40的发言:
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希望可以发到论坛上来,不见得有什么通用的方法可以适合每个人
到位!
[em06]
作者: excellent    时间: 2003-11-1 10:54

atongmu就是atongmu
作者: antonia    时间: 2003-11-9 12:32

请问(proposition logic)这本书在哪里?
作者: hopejie    时间: 2003-11-11 21:44

我问过我们的总版主了,这个书在网上下载不了,你可以去书店找一本《数理逻辑》的书,里面就有命题逻辑的讨论。
作者: ytrrew    时间: 2005-1-13 10:39

many thanks!
作者: sandyzeng    时间: 2005-1-27 23:19

以下是引用robert在2003-8-9 11:04:00的发言: 在逻辑范畴中,有很多种逻辑,如:命题逻辑、一阶逻辑,描述逻辑,时态逻辑等等。 命题逻辑是逻辑中最简单的一种,但也是使用最较多的一种,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用到的逻辑本身并不复杂。 而人工智能的基础就是逻辑。 至于让我推荐书,我觉得大家去书店找一本比较有名的大学编的《数理逻辑》这本书就可以,比如北大或清华的教授编的就可以。

厉害。这些知识听都没听说过


作者: ships    时间: 2005-4-15 09:00

Many thanks!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