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注意]03年2-3月份GMAT考试学习小组(RC)讨论专区 [打印本页]

作者: Q30    时间: 2002-12-24 01:10     标题: [注意]03年2-3月份GMAT考试学习小组(RC)讨论专区

阅读感想及心法口诀。。。交流之平台!!!


[此贴子已经被Q30于2002-12-24 1:10:56编辑过]


作者: linlin315    时间: 2002-12-24 18:32

大家踊跃一点嘛!!牛牛为了我们的小组可谓是呕心沥血啊!!
快快,挺身而出吧!!!呵呵???
作者: leonc    时间: 2002-12-24 19:50

期待中~~
作者: linlin315    时间: 2002-12-25 00:45

大家热烈欢迎不板块的小组长:christinecc   tm199691@sohu.com
牛牛你们也快来祝贺一下啊??
christinecc欢迎你的加盟!!!
同时其他个板块仍然缺人欢迎大家的加盟!!!
作者: christinecc    时间: 2002-12-25 22:56

大家好,报个到先!
还请大家多多指导,共同成长!
但我的职责是什末还不清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2-25 22:56:05编辑过]


作者: christinecc    时间: 2002-12-25 23:03

讨论]阅读心得与体会
欢迎大家交流心得与体会!


旧帖重贴,抛砖引玉。
================

我没什么高招,说出来也许大家会失望,只有多读,真的没什么捷径好走,任何技巧上的东西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实力基础上的. 我以前上过新东方的GRE班,所有的课我觉得最没用的就是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高怎么可能靠别人来教呢? 而且别人的方法也不一定适合你. 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

词汇量是一方面,我说不好GMAT的词汇量需要多大, 但如果生词并不影响你对全文的理解也就够用了。一个例子是偶小时候读书,那时候认不了许多的字,但读四大名著之类也磕磕绊绊地明白八九不离十。 OOPS。扯远了。

其次, 不要有畏难心理。阅读有什么呢?不就是一段话说明一个中心思想吗?为了说明这个中心思想,作者可以举例,引用,支持或驳斥其他的观点,偶尔还有些“弦外之音”什么的。再有就是作者的语气,客观的,全力支持的,批判的,等等,诸如此类。 所以,阅读并不难,一定要在战略上藐视他,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可是,我们一定要在战术上重视它。平时有意识的读一些东西。有意识的读,不是为了读而读,不是今天一定要读多少篇的量化指标,而是到底读到了什么。读的过程中,PAUSE A SECOND,停下来想一想这一段说了什么,作者是怎样阐述他的观点的,在脑子里过一过。(好象小时候分析课文一样,总结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我认为GMAT阅读主要考对文章的总体把握。

再有,适当扩大知识面。专业偏文科的同学可能对天上的星星怎么发光,老虎是猫科还是虎科或者水的分子式并不熟悉,偏理科的同学可能不太清楚美国的CIVIL MOVEMENT,anti-trust law,布几那法索在美洲还是非洲等等。适当扩大知识面,泛读,DON‘T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DETAILS,可以针对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读一些科普读物,如DISCOVER之类,社会科学类读物,如TIME,BUSINESS WEEK。没有时间的话就多读读真题里的相关文章,对自己不太熟悉的TOPIC多下点功夫。

最后,一点考试的技巧。从KAPLAN学来,在草稿纸上画格子或多写几个ABCDE,第一遍读答案时用排除法时划去对应的选项,节省时间给可能正确的答案。我第一次考时翻来覆去地读,排除了的也读(因为记不清,苯吧?〕,浪费了很多时间。

就到这里吧,惭愧的是我自己并没有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时间紧是一方面,还有自己的惰性,如果我做到了的话,就不是7**,而是8**了,HOHO。

请节约板砖。

THE END




----------------------------------------------
"Our lives are a combination of good and bad, positive and negative.When we focus on the good that is already present, we feel better. If not, we don't. Either way, life goes on."

-- Peter McWilliams
作者: christinecc    时间: 2002-12-25 23:06

[推荐]阅读站点连接
http://come.6to23.com/voa/language/back/057.htm
----------------------------------------------
Robert之家-----我的家园


第一天工作,大家多提建议!
作者: christinecc    时间: 2002-12-25 23:18

关于GMAT阅读的一点拙见供参考(转贴)
两个决定因素:

首先是常用词汇:

可以看看BUSINESS WEEK和TIME的新闻和专题文章测试一下,没有的话《英语世界》里的文
章也可。如果除了专业术语和俚语之外,基本可以读懂文章大意的话,词汇量应该就够了。
对于阅读来说真没必要背什么词(新东方出的GMAT单词书我几乎没看)。

考前需要熟悉一些关键的词语(词组)的用法,比如连词(转折,递进,并列,假设等等),以
及整体问题(问文章大意,结构和作者态度)中常会出现的用语(如评估某个假设,支持某个论
点等,都可能有除了"evaluate a hypothesis, support an idea之外的表达方式,看不
懂就惨了。)这些惯用语词可以在平时练习中随时总结,它们对读懂文章脉络(强调这点)以及
弄明白究竟在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至于具体文章中出现的那些个术语,恐怕你我都不会有
耐心去管它,反正GMAT不会考你专业的东西,否则大家都去拿个考古学博士回来再考得了。

然后是所谓技巧:

1)拿到题先别急着读,看看这篇文章大概长短,问题数目,做到对预备花费的时间心中有
数,否则容易读得太慢,浪费时间。

2)通读全文:读的过程中,看大意“画”笔记(说“画”是因为里面可以随心所欲地充斥着你
自己发明的速记符号,怎么方便明了怎么来。)你会发现边做笔记边看文章心里很踏实,因为
知道自己不会错过关键处,也不用吃力不讨好地把文章内容往脑子里装(没人让你过目即
诵),这样可以纠正“逐字逐句”的不良阅读习惯,提高速度。这里的大意指段落大意--众所
周知一篇文章开头结尾最重要,而具体到每段也差不多,往往在开头提出一个论点,然后进
行SUPPORT,有时这段结尾还可能来个小小转折,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每段话的中心思想
只有一个,看完这段知道大意就可继续,不要在细节上磨工夫。就这么以看懂70%-80%段落大
意的速度,完整地浏览一遍全文,发现有不通之处做个记号,一会儿有必要的话再回来,暂
时不要回头重读,切记。

3)通读过后也不要急着看问题(因为在读到问题前你对文章的整体感受还没受到任何影响),
先用几秒钟迅速默想一遍文章大意,这等于把笔记的框架输入头脑,因为刚才在做笔记时你
很可能偏重于各个段落而无暇顾及THE BIG PICTURE,所以要利用记忆还新鲜时赶紧趁热打
铁。着重想想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和对文中提及观点的态度。但需要注意,不要边看笔记边想
大意,太慢,而且笔记有可能很潦草,反而影响思路。默想完再瞄一眼笔记,很快地找到表
示语意的转折,递进和并列的记号以及关键词和细节等所在之处(找到就行了,不必细看)。
以上都是容易考到的地方,而这个MENTAL过程就等于让自己先从ETS的角度,帮他们想想都在
哪儿出题合适,为下一步解题做个思想准备(Remember: ETS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4)脑子中有了BIG PICTURE后再看问题,你很可能发现自己猜的没错,有的题(如问中心思
想,作者态度等)直接就可以回答。而另外的题(如细节)需要回头看眼文章,这时笔记就成了
你的地图,按图索骥即可,在阅读中,寻找原文中与问题对应的部分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要注意的是,正确答案一般不会重复文中所用的表述,而是PARAPHRASE原来的句子。此外太
绝对和太宽泛的答案很可能不对。有时候,文章或问题没太看懂时,可能会出现厌难情绪,
心想“管它,随便选一个得了”,这时千万不能放弃,坚持读完所有选项,你会有“蓦然回
首”的惊喜,或者至少能把明显的错误答案排除掉,增加正确几率。

5)时间安排:按照前(15-20题)松后紧的方法安排,则每题解答时间从一分半到两分不等。在
阅读上我是这么分配时间的:读文章画笔记4-6分钟,(TIP:时间实在不够时采用跳跃式阅读
法,即光扫一眼每段开头和最后部分两句。但此法平时最好尽量别用,容易读漏意思。);默
想,瞄笔记15-30秒(这是在读题和解题之间搭建的桥梁,最好别省);以后每道问题半到1分
钟足矣,由于一篇文章通常跟3-5个问题,这样平均来说也超不了多少支。

6)花絮:和通常的情况相反的是,如果文章对你来说很有趣也不要过分沉溺其中,得提醒自
己不是在READING FOR FUN,BUT READING FOR GETTING THE TEST DONE。比如今天我就
出了个小岔子:有道题讲到了上世纪从中国到米国(偷渡?)来的打工仔,说他们大多是出来
淘金的男人,在异乡受尽苦楚,猪狗不如(大意啦),不为移民(主要因为移民法禁止中国妇女
入境--简直缺乏人道嘛!),为的是赚够了大钱回家讨老婆,光宗耀祖BLAH BLAH
BLAH。。。“这太有趣了,太有现实意义了!(当然文章本身是绝对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粹
客观叙述。)--简直令人怀疑ETS把这道题塞进来的用心!难道是在暗示些什么?”--带着震
惊和满腹狐疑,浮想联翩地走了好一会儿神,我才突然回过味来:跟它在这儿较什么劲呀?
从考试角度来说,此文与《无脊椎动物的演变》、《摩擦力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等文并无
分别。So the lesson is: Do not be carried away by WHAT is discussed, but
concentrate on HOW/WHY the ideas are organized & presented.)

絮叨了这么多,希望对各位有所用处。
作者: christinecc    时间: 2002-12-25 23:22

GMAT阅读高分诀窍(转贴)
在加拿大,GMAT考试中的阅读部分,一向被说成是逻辑推理、语法、填空等题的基础,
阅读过关等于GMAT的考试轻松了大半。然而,在实际复习中,学员们经过一年半载倾尽全力
的广读文章、大量背诵、查阅背景、分类总结、猜题押题等等,却总是事倍功半,迷惑茫
然。阅读已成为广大考生在GMAT考试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那么,如何解决GMAT阅读这个
难题,在短时间内取得高分呢?考生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阅读技巧

  GMAT文章的阅读总的来说要有详有略,考生如何可能在紧张而短暂的十几分钟内,把一
篇文章该详读的地方详读,深刻领会其含义呢?

  1.文章结构套路

  虽然GMAT文章的题材广泛,学术高深,尤其是自然科学题材,但是它有很强的模式:典
型的论证文章。正是因为如此,GMAT文章的阅读从一开始就注定与一般阅读有天壤之别。这
里要强调一点:文章的主题与结构本身的重要性远甚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GMAT阅读中,
不管文章如何千奇百怪,都可归纳成三种演进方式:a,结论--> 解释;b,旧观点--> 新观
点;C,现象或疑难问题--> 解决方案和解释(有时惟一,有时不惟一)。在这个基础上,每
篇文章中都能找出一个总结全文的主题句(topics Sentence)。例如对于新旧观点对立型
的文章,新观点即为主题句。把握好每篇文章的结构以及每篇文章的核心,对于经过培训的
GMAT考生来说并不困难。

  2.文章必记点

  GMAT阅读文章中,有无相关背景不重要,而在每篇考试文章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
关键信息点。通常共有10种类型必记点,例如,作者在论证出自己的正或负态度过程中举过
什么重点例子;作者在评价中有没有一些极端型评价,如最后、惟一之类—--考生只需记住
出现这些语言现象的行数,其具体内容在做题回来定位时再看也不迟。总之,这些考试文章
中,最重要的是作者在说什么内容(理论—--解释,还是疑问—--回答)?这些内容有什么
中心事物的代表(A,B,C还是X,Y,Z)?另外,一切文章细节如人物地点、器具、物质都
已经虚化成监狱犯人一样的字母和数字。

考题类型

  GMAT阅读部分多年来形成了几种固定的题型、问法,这种现象会占所有题目的四分之三
左右,反复识别并练习之,就会有不小的收获。先
将几种题型分述如下:

  1.具体题,或细节题

  原来提到的人、事、现象,在题中被问到,正确的选项一般应是对原来的说法做
paraphrase(改写),改写程度越高,难度越大,如要遇到特殊情况,即不做任何改写,直
接把原文说祛照抄到选项上,那简直是出题人送分给你,切莫辜负他这番美意。

  通常来说,具体题是GMAT各阅读题中最难的一种,也是最终影响考生到达阅读最高境界
的障碍。但是,由于GMAT阅读有着固定套路,大多
数的细节题可直接对应文章阅读时必记关键语点时。如,问原文中提到的某个事例的目的的
in order to题型与先总结、后举例(或先举例、后总结)的结论相对应。如果考生在阅读
时,已对该语言现象给予充分重视,做该题时就能迅速定位,从而做对该题。据笔者观察,
这些固定题型在多做练习后,考生就有较好的掌握。

  2.主题题型

  即询问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目的,或者询问文章作者在文中的关注点,主要内容是什
么。做好此类题的关键是跳出原文细节内容,从一开始就练习对文章全局的把握。这类考题
与前面所提的文章结构相对应,实际上很多习题题型的正确选项是topic sentence的改写。

  3.作者态度题

  我们只需在阅读时把握作者对他所叙述的事物或人是正面还是负面态度,至于具体是极
力鞭挞、双手赞成还是略加保留,都不用太加留意,只是有时作者态度复杂,正负都有(多
是一种为主,另一种以让步的形式在文中出现)。这类考题亦与文章结构有十分紧密的关
系。

  4.类比题

  通常来说,它出现的方式是:以下哪个选项的描述与原文的叙述相似(成类比)。碰到
这种题的时候,不要贸然看选项,而要先注意题干的提炼,也就是原文的事例到底是怎样一
种情况。掌握规律后,该类型题目也较为容易。它只是一种大致含义的相似,而不是精细的
词义对仗。

三、文章套路

  GMAT文章不仅文章结构演进方式和考题类型有很强的规律性,文章表达的内容也带有一
定的套路。比如,关于生物进化的文章,达尔文的
“适者生存”总是受到批判。又比如,恩格斯的观点在GMAT文章中也一直受到反对。另外,
GMAT考试要求单词量较少,一些专业词汇如天文、
生物,总是重复出现。考生只要稍作归纳,就可以迅速解题,做到事半功倍。

  总之,GMAT的阅读考试,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掌握以上几点GMAT阅读文章的规律,辅之
以适当的练习,就能消除GMAT阅读这个拦路虎,让考试轻松过关。
作者: christinecc    时间: 2002-12-25 23:26

猴哥的GMAT阅读备考
共分两部分:
1. 时尚辅导班的讲义
2. 大牛们的一些见解

第一部分:GMAT阅读讲义

一、 有关总结(每读完一个段落或层次进行总结)
1. 作者在写法上做了什么工作
2. 这段的主体词、关键词是什么
3. 作者对这个主体有什么评价(与态度题密切相关)
正/负评价;混合评价(大正小负/大负小正)(容易出题)
4. 这段的代表人物
二、 在草稿纸上的笔记(A4幅面,上下分开,标上段号1.2.3.)
1. 主题句
如:2.10.TS表示第二段第十行有主体句
2. 每段的主体词、关键词(两三个)
3. 强对比(肯定、绝对要出题)
1) 对比词:a. Unlike(相反)b. Contrast c. On the other hand d. On the contrary
2) 时间状语:a. Before 1975 b. Prior to c. In the 1950’s d. Recently e. Until recently
4. 强转折
虽然:However/While
但是:But, Yet, Whereas
In fact-Actually
Nevertheless-Nonetheless
Rather-Instead
Despite-In spite of
注意:
极端转折(最后半句是想说的)
多重转折(粉笔是白的,可是有些粉笔是黑的;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粉笔是白的,但不要忘了有变黑的可能性哦!——强调黑)
三、 目前阶段划在文中的
1. 小转折
2. 强因果
Because/Since/For/冒号/分号
表所以:Thus/Hence/Therefore/Lead to/Result in/Result from/Lie in
表结论:Conclude/Conclusion/Conclusive
表后果:Consequent/Consequence
3. 强调词、强调性语言
1) 最高级
顺序最高级:First
频率最高级:Always/Never
程度最高级:Foremost/Uttermost/Utmost
2) 唯一性
Only/Sole(ly)/Unique(ly)/Exclusive(ly)/Alone(后置)
3) 比较级
More than/Less than/As…as…/Similar to/The same as
慎重对待题肢中的最高级、比较级
4. 专有名词
人名、物种(动植物)、化学物质、地名
5. 三中标点符号
引号(引用某人原话;表强调;表负评价)——易出题
括号、破折号——表插入、补充、解释
6. 判断句(定性结论、提纲挈领)
1) 系动词、情态动词
Be/Remain/Seem/Can/Cannot/May/Might
2) 自由褒贬词
His (brazen/penetrating) view (successfully/curiously) changed our attitude.
四、 客观题
 七种基本题型
1. 直接事实题(对文中事实正面提问)
① 定位(问的是哪一块东西,建立在读文章时对每段的基本总结,如主体词等,的基础上)
② 同义变换(换词、换句式)
2. 取非题(取反题)
1) 对比题(由强对比出题)
2) 改善题(虚拟+改善)
用虚拟语气问一个事物或理论怎样会变得更好→回文中找缺点,然后取非
(针对不好的才会出改善题)
Better/Improve
文:犯罪率是不好研究的,因为总人口不确定。
问:怎样才能搞好犯罪率的研究?
答:弄清总人口。
More+(Illuminating/Enlightening/Convincing)
3) 改善题的变体
回文中找优点,然后取非。
3. 举例作用题 (In order to)
不是例子题有in order to也当例子题做。
窍门:先看开头为Give an example of/Illustrate的选项
标准做法:
1) 找例子的结论
☆ For example/Instance, Such as, Like (先结论后举例)
☆ 因果关系词(先举例后结论)
☆ 无语言,先按第一种做
2) 同义变换
4. 与列举有关的题目
1) 小列举(文中用逗号隔开的)
列出四项会出“排除题”Except…(回文中定位)
不是四项的不用看。
2) 大列举(First, Second, …)
“罗马数字题”(回原文定位)p.36-5
特殊情况:有些罗马数字题与大列举无关,是信息题。
5. 逻辑题(现在少有,一般较简单)
1) 支持题
a. 搭桥法:把缺的条件补上去
b. 罗嗦法:“题干就是对”
c. 具体事例法:举文章没说的例子作正面论据
2) 反对题
a. 釜底抽薪(反对原因)
b. 欲擒故纵(反证法)
用虚拟语气承认B对,推出一个矛盾、谬误或不可能的情况,结论:B不成立
c. 抬杠法(直接反对结论)
d. 存在其他原因法(他因法)
反对A推出B,证C推出B即可。
唐人街的例子(详见笔记)
6. 信息题
问法: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2) 文章的信息(没)回答下列哪个问题?
3) 作者(不)同意下列哪种说法?
类型:
1) 有定位的 of, about, concerning, regarding (关于)
2) 无定位的(花时间多、不一定能作对,可舍弃)
根据对全文的整体把握,逐个判断选项。
7. 类比题
问法: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similar to the situation in …?
(analogous to/parallel/consistent with)
抓本质特征。
 作题的注意事项
1. 分清四种错误选项(混、偏、反、无)
2. 慎重对待含有最高级、唯一性、比较级的选项
3. 不要用非出题段落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
特殊:问每段开头时可以用上段结尾的内容来做题,反之亦然。
4. 长选项竖读法(纵向比较所有选项,尤其是开头。找到其中相同的语言部分。如果某几个选项中的相同语言对这个题有用,先看这几个选项;否则先看其他选项,或先看这几个选项的差异部分。)
 定位
1. 操作:
文章:主体词┓
题干:主体词┛
回文中找相应语言就是原文定位。
2. 特殊情况
1) 如果题干主体在文中多处出现,先看其首次出现之处
2) 若题干主体与文章主题有关,那么定位在主题句。
五、 文章套路
1. 新老观点对比型
 老:1)喜新厌旧:Traditionally/老时间/Once/Old; Recently/Until recently也可能是
2)标新立异:Most/Many/Frequent(ly)/Usually
 新:转折 However
新观点易在第一段中部或第二段开头出现
 主题句:明确代表新观点的那句话
2. 现象解释型
 现象:自然现象或史实(人物、时间、事件)
 解释(即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
往往有多个理论,其写法、主体、评价、代表人物。
 主题句:正确的解释。(也可能没有,那就“看过程不看结果”。)
3. 问题解决型
 问题:疑问、任务
疑问标志:疑问词How或What/问号/Question/Puzzle
任务标志:Task/Difficulty/Challenge/Problem/Criteria/Requirement
 解决:疑问—回答;任务—完成
对多个方案的主体词和评价的注意
 主题句:正确的方案
4. 结论解释型(总分式结构)
 开头的主题句:判断句(参见前面相关部分)
 解释:有什么内容,具体展开
5. 具体区分后三种套路
1) 不要光看开头,看后面如何展开
后面的写法:
现象解释型:为什么?如何发生?
问题解决型:如何改变
结论解释型:具体表现形式
2) 日本统治阶层财政危机的例子(详见笔记)
3) 关于让步:
前半句是假话:
It is true/It is correct/Of course
No doubt/Without doubt/Undoubtedly
Do/May/Seem/Appear
后半句:转折
六、 难句分析
结构:主干(主谓宾、主系表)/ 修饰成分(大句子倒着分析,先找修饰成分)
词:adj. adv.
短语(介词短语):in the 1970’s
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
☆把修饰成分用括号括起来,括不进去的就是主干
☆从句结束的位置:◇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
◇从句在无列举(无and)的情况下,一般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所以从句在其开始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谓语动词之间结束。
七、 快速阅读(两个原则:取舍、推测)
1. 取舍
1) 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尽量看懂。尤其是表原因、方式的:
by…/through/via/by doing
专业性文章:找主体词
★论据(举例、列举、数据、史实)
☆举例:
紧跟结论的例子可以不看(如不放心,只看例子是关于谁的)
篇幅在5行之内(机考就是7-8行之内,不足半屏)的例子可以不看
出现在多个段落中的“例子”必须看(这种情况较少)
☆列举:
小列举:不论几个,记住其位置比记住其内容更重要
大列举:
找出标志词:first, second; in addition, finally
找出列举中的主体词
如列举在四项或以上,细节内容不用看,因可能不出题(三个或以下要看)
☆数据;一个数字必须看,多个数字连续出现可以不看(因其十分明显,易于定位)
☆史实:要素:人物、时间、(这两者较醒目)事件(找动词)
★论证(找关系)
★因果:弄清论点和论据,哪几行是因,哪几行是果;是前因后果,还是前果后因。
★并列或递进:发生在多个论据之间
First, 一个原因Second,一个原因
1…, 2…, However…
主体词
2) 不知道该不该看时,试探性地阅读,找整个句子的主语、谓语
两种废话不要看:
★和前面的意思一模一样
★多重转折(试探性地读主谓,如发现不正常的相反关系,怀疑为多重转折;如后面再找到一个转折词,则肯定为多重转折)
3) 整个文章的处理顺序
套路每段做的工作应用取舍作题
时间分配(复习的初始阶段):一篇文章20分钟(2:3)前8分钟看文章,后12分钟作题;对于GRE必看文章:60行7题的文章:10-12分钟;20余行4题的文章:4-6分钟。
4) 不能舍掉的东西:
★强转折、强对比
★“古怪”的语言:文章后半部分出现的新名词、临近结尾的转折、英文成语、修辞方法(主要是比喻)、不正常的“复合词”(作者生造出来的用hyphen连接的词)
★Surprisingly/Unfortunately/Paradoxically/Ironically开头的句子
2. 推测
遇到单词或句子不理解时,从前后就近之处寻找相同题材的其他说法,如没有强转折、强对比,则它们的意思应该大体相同,正负评价应该一致;如有强转折、强对比,……
p.95assage26
八、 主观题之主题题
1. 问法:main/primary idea/purpose/thes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organization, best title
2. 分类:内容性主题题/写法性主题题
区分:从选项上
内容性:出现文中关键词、细节
写法性:抽象的、与套路有关的
3. 做法:
内容性:
1) 如文中有明确主题句,对其进行同义变换p.24-Pa.7
2) 无明确主题句,用“三出现原则”:重要关键词(主体词)必须出现;细节内容不能出现;新内容不能出现。
3) 主题题包含态度时,选出来的选项的态度应与文中保持一致
写法性:
1) 一切要从套路出发来做。
2) 特殊情况:
a. Organization:文章套路“特别清晰”(板块分明)时考
b. 特别套路:评述某人理论/著作:多数属于结论解释型,少数属于现象解释型。在做主题题的时候,直接选评述某人理论/著作这样的说法。
p.57-Pa.16; p.59-#4; p.109-Pa.30
在特别套路中,作者一般避免给全正或全负的评价,而是给混和评价。
4. 二原则:
1) 从前不从后:
“延伸性内容”:在文末或某段段末出现的与主体关系不密切并可能“升华”到更高高度的内容(“跑题”的内容,与主题无关)。
如文章前后出现了不一样的重点、不一样的结论,那么以前面的为主题,后面的为延伸性内容。Pa.16
2) 从大不从小:
文章开头或主题句中的评价是大评价(让步和转折除外)
5. 例句:参见所发单页讲义
九、 主观题之态度题
1. 判断依据:
1) 判断句(系动词、情态动词、自由褒贬词)
2) 某些引号表负评价
3) 某些实义动词表评价,尤其在研究类的文章中:
a. 负:fail to/overestimate/underestimate/exaggerate/
misinterpret/misrepresent/ignore/neglect/overlook
b. 正:find/discover/show/demonstrate/prove/confirm/determine
4) 让步:前半句是假话;后半句是真正要说的,转折:一般大负小正。
a. It is true/correct; Of course
b. No doubt; Undoubtedly
c. 助动词do/may/seem/appear
5) 从大不从小原则:从全文来讲,看前面、开头或主题讲的是什么评价。
2. 做题注意事项:
1) 避免极端选项(参见所发讲义):
a. 对于讲义中所列的词,不要自己再增加新的。
b. 极端选项排除法只是个辅助的方法,适用范围较窄。
2) 混和评价的正确选项的表达方式:
a. …but/and…
如:critical but admiring(大正小负)
correct but limited correct and incomplete
b. 由修饰词所限定的评价词:
partially (correct); qualified (approval)(打了折扣的,有限制的);
guarded (criticism) (慎重的);tentative (acceptance)(暂时的,尝试性的)
reluctant (criticism)(不情愿的);enthusiasm tempered by minor reservation
十、 出题点
1. 主题:(内容性、写法性)
有明确主题句的文章出内容性主题题;
套路清晰的文章出写法性主题题;
套路特别清晰出organization题。
2. 混和评价
3. 强对比——取非题 Unlike Contrast
4. 强因果
直接事实题(直接就原因或结果提问)
改善题(由于某个原因导致某个理论“不好”)——回文找、取非
5. 比较级
正着出:直接事实题
反着出:取非题
6. 举例——举例作用题 In order to
7. 列举——记位置
8. 延伸性内容——转为出题而设置
直接事实题
从前不从后原则(主题题中不能选延伸性内容的同意变换)
9. 强调性语言和古怪的语言(最高级、唯一性、比较级、引号、括号、破折号)
10. 人物,尤其是引用其原话的(老观点中的不用看)
11. 罗嗦内容(三四次)
12. 普遍性原理:某句话的适用范围超过了文章的适用范围,这句话就是普遍性原理。
As we all know
十一、机考注意事项
1. 记号(笔记):主题句、强转折、强对比、主体词
2. 短文章(3个题)的第一个题一般是主题题或举例作用题,此时先看题再看文章。
3. 时间控制(详见笔记)
4. 机考易出题型:主题题、信息题、直接事实题、取非题、举例作用题


第二部分:大牛们关于GMAT阅读的一些见解

大牛一:

两个决定因素:
首先是常用词汇:
可以看看BUSINESS WEEK和TIME的新闻和专题文章测试一下,没有的话《英语世界》里的文章也可。如果除了专业术语和俚语之外,基本可以读懂文章大意的话,词汇量应该就够了。对于阅读来说真没必要背什么词(新东方出的GMAT单词书我几乎没看)。
考前需要熟悉一些关键的词语(词组)的用法,比如连词(转折,递进,并列,假设等等),以及整体问题(问文章大意,结构和作者态度)中常会出现的用语(如评估某个假设,支持某个论点等,都可能有除了"evaluate a hypothesis, support an idea之外的表达方式,看不懂就惨了。)这些惯用语词可以在平时练习中随时总结,它们对读懂文章脉络(强调这点)以及弄明白究竟在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至于具体文章中出现的那些个术语,恐怕您我都不会有耐心去管它,反正ETS不会考您专业的东西,否则大家都去拿个考古学博士回来再考G得了。
然后是所谓技巧:
1)拿到题先别急着读,看看这篇文章大概长短,问题数目,做到对预备花费的时间心中有数,否则容易读得太慢,浪费时间。
2)通读全文:读的过程中,看大意“画”笔记((说“画”是因为里面可以随心所欲地充斥着您自己发明的速记符号,怎么方便明了怎么来。)您会发现边做笔记边看文章心里很踏实,因为知道自己不会错过关键处,也不用吃力不讨好地把文章内容往脑子里装(没人让您过目即诵),这样可以纠正“逐字逐句”的不良阅读习惯,提高速度。这里的大意指段落大意----众所周知一篇文章开头结尾最重要,而具体到每段也差不多,往往在开头提出一个论点,然后进行SUPPORT,有时这段结尾还可能来个小小转折,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每段话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看完这段知道大意就可继续,不要在细节上磨工夫。就这么以看懂70%-80%段落大意的速度,完整地浏览一遍全文,发现有不通之处做个记号,一会儿有必要的话再回来,暂时不要回头重读,切记。
3)通读过后也不要急着看问题(因为在读到问题前您对文章的整体感受还没受到任何影响),先用几秒钟迅速默想一遍文章大意,这等于把笔记的框架输入头脑,因为刚才在做笔记时您很可能偏重于各个段落而无暇顾及THE BIG PICTURE,所以要利用记忆还新鲜时赶紧趁热打铁。着重想想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和对文中提及观点的态度。但需要注意,不要边看笔记边想大意,太慢,而且笔记有可能很潦草,反而影响思路。默想完再瞄一眼笔记,很快地找到表示语意的转折,递进和并列的记号以及关键词和细节等所在之处(找到就行了,不必细看)。以上都是容易考到的地方,而这个MENTAL过程就等于让自己先从ETS的角度,帮他们想想都在哪儿出题合适,为下一步解题做个思想准备(Remember: ETS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_^)。
4)脑子中有了BIG PICTURE后再看问题,您很可能发现自己猜的没错,有的题(如问中心思想,作者态度等)直接就可以回答。而另外的题(如细节)需要回头看眼文章,这时笔记就成了您的地图,按图索骥即可,在阅读中,寻找原文中与问题对应的部分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要注意的是,正确答案一般不会重复文中所用的表述,而是PARAPHRASE原来的句子。此外太绝对和太宽泛的答案很可能不对。有时候,文章或问题没太看懂时,可能会出现厌难情绪,心想“管它,随便选一个得了”,这时千万不能放弃,坚持读完所有选项,您会有“蓦然回首”的惊喜,或者至少能把明显的错误答案排除掉,增加正确几率。
5)时间安排:按照前(15-20题)松后紧的方法安排,则每题解答时间从一分半到两分不等。在阅读上我是这么分配时间的:读文章画笔记4-6分钟,(TIP:时间实在不够时采用跳跃式阅读法,即光扫一眼每段开头和最后部分两句。但此法平时最好尽量别用,容易读漏意思。);默想,瞄笔记15-30秒(这是在读题和解题之间搭建的桥梁,最好别省);以后每道问题半到1分钟足矣,由于一篇文章通常跟3-5个问题,这样平均来说也超不了多少支。
6)花絮:和通常的情况相反的是,如果文章对您来说很有趣也不要过分沉溺其中,得提醒自己不是在READING FOR FUN,BUT READING FOR GETTING THE TEST DONE。比如今天我就出了个小岔子:有道题讲到了上世纪从中国到米国(偷渡?)来的打工仔,说他们大多是出来淘金的男人,在异乡受尽苦楚,猪狗不如(大意啦),不为移民(主要因为移民法禁止中国妇女入境----简直缺乏人道嘛!),为的是赚够了大钱回家讨老婆,光宗耀祖BLAH BLAH BLAH。。。“这太~~~有趣了,太有现实意义了!(当然文章本身是绝对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粹客观叙述。)----简直令人怀疑ETS把这道题塞进来的用心!难道是在暗示些什么?”----带着震惊和满腹狐疑,浮想联翩地走了好一会儿神,我才突然回过味来:跟它在这儿较什么劲呀?从考试角度来说,此文与《无脊椎动物的演变》、《摩擦力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等文并无分别。So the lesson is: Never be carried away by WHAT is discussed, but concentrate on HOW/WHY the ideas are organized & presented.)
絮叨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点用。


大牛二:

GRE阅读需要把握的整体原则
1. 阅读过程是为了解题,关于文章内容过于涉及专业的不要纠缠太多,重点是把握整个的结构,也就是说关键的几个论点之间的顺接、转接关系。考到细节的题目时候知道到什么地方定位。
2. 阅读速读要快,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快,是要在重点的地方详细,非重点的地方简略。做题的时候细节题一定要回原文定位,并注意时间/正确率的控制。Keep your pace。
3. ETS出题者们的一贯态度:(1)犬儒主义(cynicism),就是说总是抱着瞧不起别人的观点。从某种角度上,他们否定广为接受的一些科学,对于新发现比较推崇。他们对科学家总是持着critical的态度,能够批评的地方就会批评。他们对于政府政治和商人持负评价。反对宗教解释。在文学历史上,喜欢推崇一些风格独特,有个人主见的作家以及言论。
4. 时间实在不够就读每段的第一二句话,和文章开头段,搞懂大概结构做题回来定位。

※ ※※※※※※※※※※※※※※※※※※※※※※※※※※※※※※※※※※※

GRE阅读文章主题
1. 文学评论:以政治意识形态的思路,用纯文学标准进行描述。
2. 社会现象题材:
n 反对左派主张,比如革命思想或者马克思主义
n 反对平等主义(不是反对平等,而是平等主义),也就是例如反对收入平等。
n 赞同技术性的解释,对于政治和宗教解释持负评价。
3. 生命科学题材:反对达尔文进化论,尤其是当进化论和遗传学并列的时候更是如此。
4. 自然科学题材:对新发现、新发明、新材料,作者一般持正评价,有时会对此有一些让步说明,举出新事物存在的一些缺陷,但是不影响主要的正态度。
5. 弱势群体及文化:黑人、女性、少数民族、土著。
n 反对“仇视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在美国不重要”“弱势群体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等等观点。比如:妇女已经得到了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这个观点必然是作者反对的。
n “关注这类问题”“希望得到改进”这些观点是作者支持的。

※※※※※※※※※※※※※※※※※※※※※※※※※※※※※※※※※※※※※※※

阅读文章的分类
GRE阅读文章的三要素:主题词、作者态度、理论的缺点或者作者的结论。
GRE阅读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阅读过程中重要掌握的是整体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对于细节题目要注意回到原文定位,重点把握整体逻辑结构。下面是对于文章结构把握和关键词的一些要点:
l 现象解释型:文章开头提出一个现象,后面的内容都围绕这个现象进行解释。
重点:主题把握。作者对于这个现象给出的正负评价,别人对现象的评价,作者对现象的评价和作者最后是否给出了支持与否的态度。正负评价要从一些关键词蕴涵的倾向性上来判断。
现象的把握。这个现象讲的到底是什么。
理论的处理。用什么样的例证和结构阐述了这个现象。
l 问题解答型:文章提出了某种费解的问题,然后后面列举一系列的研究对此问题进行解决,有可能各个研究之间得出相同或者相悖的结论,最终可能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也可能没有任何结论。作者在此过程中会对各个研究给予一定的评价。
重点:文章主题。包括1问题本身2作者综合各个研究给出的解答。
理论和解决方法的把握。各个理论的主旨,都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法。其中关键词,作者的态度要注意。
态度。可能有1否定态度2肯定某个研究或者整体研究的态度3对所有研究解答都没有给出态度。4未给出评价却明显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l 新老代替型: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出一个理论,然后后面又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典型的特点是,1老的观点一般都是人们普遍认为正确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观点,2首句是完成时或者过去时引导:had done,did,有traditionally、long been known 等3新老理论针对相同对象给出不同解释,并且能够把新观点的论述过程独立出来看成一个问题解答型或者论点说明型文章。
重点:作者态度。作者对于新观点一般持支持态度,但也不排除有例外。
理论把握。针对的对象是什么,新老理论对于对象的论述有什么不同,也就实说新理论的不同之处就是作者支持的原因。
l 论点说明型:文章开始就提出一个论点,而不是现象,也就是会出现判断句:什么是什么,或者什么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特点:1有be动词或者remain这类系动词引导的判断句出现在第一段某处。(系表结构)
重点:态度把握。对于任何一个表示主要态度的句子做到“从前不从后”,也就是说速读的时候关键点放在后面的态度上,不管前面出现什么样的态度词,后面的态度才是作者的主要态度。
主题句。以主题词(也就是可以用来命名理论的代表性词)出现的句子作为文章的主题句。
结构。文章一般以总—分方式进行论述。要注意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联,各个分论点可能是从多个方面来论述支持总论点的,或者干脆就是把总论点提到的各个方面进行一番论述。
技巧。文章每段第一句话是重点,一定要读懂,后面的细节内容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再回原文找。重点是把握每个段落都在讲什么,以便回头找的时候方便迅速。

※※※※※※※※※※※※※※※※※※※※※※※※※※※※※※※※※※※※※※※

阅读中的关键词汇及其代表的含义
2. also,another,and等连接的内容是并列关系,所以找前后两部分之中一部分能够简单读懂的,看明白就好,同时也可提高阅读速读。
3. in fact ,actually,indeed,practically如果位置是在一个理论观点的解释后面,表示一种转折,也就是说后面必然要出现一种和前面的解释相反的论点,或者直接用什么证据驳斥前面的解释并不合理。
4. ※be based on:通常表示作者所反对的理论之根据。
5. 让步结构,先引出一个理论或者解释,后面必然有转折反对这些词引出的说法,转折的这部分表述更加重要,应该是作者支持的观点。引导让步的方式有(1)while,although, wheras,though,despite,in spite of,等词引导的句子。(2)do,may,have等引导的强调内容放在句子的前半句,后面用but引出转折。(3)unproblematical,undoubtedly ,no doubt,no problem,without,of course,it is true that,等引导的句子;to be sure做插入语放在句中,表示让步。
6. “最高级,唯一性”:-est,most,all,any,every,each,without,anything,anyone,anybody,only,solely,alone,unique,exclusive。这些词要给与足够重视,一方面要注意原文里面有没有说什么东西是唯一怎么怎么的,或者什么东西是最怎么怎么的,一般是比较容易成为考点的,选项中可能会针对最高级所指的对象进行一些比较,需要根据最高级进行判断。
7. “”——引号,在文章中的作用,重要程度不同。如果出现在一般解释性内容中,多是对前面关键词的进一步解释。如果出现在主题句中,或者里面有大写名词,大概是理论的关键店,具有某种感情倾向,应该仔细读懂。
8. for example,for instance前面的内容一般都是某个理论的结论或者中心论断,所以如果能看懂前面的东西,for example里面的内容就可以速读,遇到细节题的时候再回来定位。
9. but,as a result,however,rather,instead,nonetheless,nevertheless表示转折,一般跟在让步结构的后面。
10. 完成时引导的理论往往是作者给予负评价的理论。
11. the fact,lead to(led to)后面跟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考到的。
12. 技巧:(旁门左道),问题是 。。。in order to …,答案一般是带有 “give an example”,“one”,“inllustrate”等词,如果此判断法失效,立刻回原文定位。
13. 其他值得品味感情色彩的连接词:(1)和略读内容有关的and,other words,put another way (2)强调marked by,characterized by ,90%可能是考点,不管在主题句还是在什么地方。


大牛三:

1. LSAT阅读的用法:建议不用,除非你时间多多。
2. GRE阅读的用法:复习的绝佳材料,最好上机做。只做90年以后的真题。
3. Kaplan阅读:网上机经公认的是与真实机考毫不搭旮,作得不好可以平常心对待,不必郁闷。
4. Princeton阅读:网上的意见不统一,有的说水平与机考相当,有的说形似神不似。在下采用和对待Kaplan一样的方法,用来模考,对细节不深究。
5. 课本上的最后六套“最新题”:较为公认的是认为难度与真实机考相当,考前不妨拿出来重温一下。
6. 词汇:阅读方面词汇应该不是问题,相反逻辑题词汇的掣肘因素反而突出一些。
作者: christinecc    时间: 2002-12-25 23:33

[推荐]阅读抽象词提速法!

阅读抽象词提速法

from 猴哥的花果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在考试现场大脑的运作方式与我们那时要面对的电脑运作方式有类似之处,都要根据一些数据和信息进行运算,然后得出计算结果,也就是答案。因此,提高阅读速度就涉及到提高大脑的运算速度问题。当然,不同的人之间,这种绝对运算速度是有差异的,但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一个方法来提高其阅读速度,也就是通过消除一些延误我们大脑运转速度因素来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

GRE和GMAT文章的特殊性就在于涉及的因素之多,是其他任何部分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才在两种考试中都成为最难的一个部分。如果说文章是高楼大厦,段落就是房间,句子就是一面面的墙,单词就是一块块的砖。以上几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书着重研究了如何克服GRE或GMAT难句的问题,这里来谈一谈单词的问题。

刚才我们把人脑和电脑作了一个类比。然而在阅读中,阅读者的大脑的运算过程有其特殊性;读者在答题前必须先通过阅读文章来把大量的信息输入大脑,然后才能对它进行加工处理。这就好比电脑在运行大型软件之前先要把大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存一样。我们知道,除了考虑计算机CPU速度以外,计算机的内存大小是决定其运行速度快慢的最为重要的参数:因为计算机需要把计算中最频繁使用的数据放到内存里,因此内存大的计算机也较快。前面我们讲GRE难句时,曾经提到过一个大脑容量的问题,其实这个大脑容量所起的作用就与计算机的内存作用相似。我们读文章时,从文章中吸收的信息,都是放到这个内存中,以供大脑对这些信息做加工处理之用。问题是,任何一个人,其脑容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当大家读难句的水平和词汇水平还不高时,如果这些你不理解的东西都把你的脑容量占用了,你根本谈不上真正跟上文章思路云进行阅读理解,而且你大脑即使是在试图理解文章,你的运算速度也不一定非常慢,原因在于,越是你不懂的东西,它占用你大脑的容量就越大,比如计算机在打开OFFICE、PHOTOSHOP等软件时,因为这些软件占用内存比较大,所以速度就慢。

关于GRE难句,我们前面有专门的解决方案,那么在阅读中什么样的词汇占用我们大脑的容量比较大、大脑处理起来比较慢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东西,我们把其称之为阅读抽象词。

什么叫抽象词

1、 并非GRE或GMAT词汇书里的词,而是一个你认识的词

2、 用一句话解释不清楚

3、 你在阅读的时候,突然想不明白这个词放在句子当中或文章当中是什么意思了。

首先,请大家不要误解笔者的意思,笔者说它不是GRE或GMAT词汇,并非是说GRE或GMAT词汇里没有阅读抽象词,正相反,大多数GRE或GMAT词汇都属于抽象词范畴;不过这里面涉及一个如何背单词的问题,过一会儿再讲。我主要是要说这样一些词汇:所有的人都认识,但是意思抽象、信息量大,如果出现在文章或句子中,其意思难以迅速理解,如下面的句子:

Exmaple:…be a descryiptive distinction rather than an empirical observation and consequently lacks explanatory value.

这句话所用的单词大家都认识,可是为什么不易读懂呢?就在于构成这句话的单词全是一些这样的抽象词,下面列了一些抽象词,大家看一看,有没有大家不认识的?

Psychological principle law reality emotion appraise intensity correspond observation identicall mistakenly perceive

都认识。比如这个law,小学就学了,可是谁能用一句话给这个law下一个定义呢?一句解释不明白,就意味着其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占用我们大脑的内存也就越大。而这样的词,在文章或句子中出现,想象其含义比较困难,这就造成我们同学在阅读中出现这样一个奇怪现象:明明是认识的词,突然在阅读中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如果需要在考试现场来思考单词在文章的含义,必然会导致思维的停顿和思路的被打断,大大地影响我们的阅读速度。就刚才所举的例句而言,如果阅读这句话的时候还要停下三四次来想那几个抽象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话是不是要读上半天?

问题我们已经找出来了,该如何云解决呢?


阅读抽象词训练法


第一步、在阅读完每一篇GRE或GMAT文章之后,按照上面所说的三个标准找出这些抽象词来。

第二步、把这些单词记在小本上或存在电脑里,也可以补充到本书所列的三百多个抽象词中;读文章或背单词感到疲劳了,就可以拿来翻一翻,想一想。

注意这里所说的想的方法。比如在刚才作为例子所举出的抽象词中的appraise,大家应该都知道其中文释义叫做评估,可是如果你只知道在现场的阅读中把翻译成中文的评估,再云想评估的意思是什么,这种速度是无法满足GRE或GMAT考试对阅读的要求的。那么什么叫appraise呢?比如说这瓶矿泉水,我们对其评估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它拿出来观察,找出其性质特点与同类(或一个标准)作比较,根据优缺点对共价值做出估测,然后再找到它在当前市场情况下的合理价位,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才叫做appraise,如果我们到考场上去把appraise翻译成评估,再云想这个过程,纯属浪费时间;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看到appraise这个单词,你就下意识地直觉性地反映出这样一个过程来。

我们从小学英语的办法,就是记住一个单词的英文拼写和其中文释义,然后再到阅读文章中云搞翻译先把英语单词翻译成中文单词,再把中文单词串联成一句中文的话,最后按照翻译出来的中文来理解文章的意思。这样做不但不能满足GRE和GMAT考试的时间要求,而且碰到抽象词的时候往往也不灵,英语的抽象词翻译成中文的释义,这个中文释义也是抽象的。比如philosophical翻译成中文哲学的,该不理解还是不理解。

因此,笔者所说的训练抽象词的方法,就是把一些我们阅读时在瞬间突然反应不出其意思的、抽象的英文词汇找出来,然后在平时花一些时间把这些英文单词出现在文章中的真正意义想清楚。我们训练GRE抽象词,就是把考试时需要花的时间,兑换成你平时训练时花的时间。读者们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找出抽象词来,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想象一下这些单词出现在文章当中的真正含义,每天积累、每天研习;在大脑中把这些英文单词的真正意义想象得越熟练,则你在阅读中对词义的反应也就越快。

这样的训练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实在GRE或GMAT的各种题材的文章中,涉及到的抽象词是有限的,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千个词汇,而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也就只有那么几百个;因为笔者在教学中经过观察发现,不同的人对于不同抽象词的理解程度也是不同的,在你那时算是抽象的单词,到了他那里就理解得很好,这是与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相关的。

对于抽象词的积累与对难句的积累过程类似,一开始越积累越多,坚持训练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越来越少,直到完全消失,也就那么一个来月的功夫;每天的练习时间不必多,有半小时足矣;关键在于每天都要练。还是那句考试:贵在坚持。

笔者在后面的附录五中列出了这样的一些抽象词和抽象词组,然后由于编写本书的时间太仓促,笔者未能对单词在文章中的用法和其真正意义给出详细的解释,这是本书的一大遗憾。希望在再版时能够把注释补充进来。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抽象词因人而异,无法统一,所以本书所给出的抽象词不应成为所有读者的标准。如果大家发现有些单词可以理解得很透彻,则可以从书中划去;而且笔者也承认,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本书所搜罗的四百余个抽象词和抽象词组也不一定完整。如果读者在阅读当中遇到本书没有给出的抽象词,请自行补充。

Abolitionism
Assume
Commentary
Academic
Assumption

Commit
Acceptance
Attain
Competent
Accidental

Attitude
Complex
Accommodate
Attune
Comprise

Acknowledge
Authenticate
Conception
Acknowledgement
Authorization

Conceptual
Acquisition
Availability
Conclusion
Address

Beset
Conditional
Adjustment
Boom
Configuration

Aesthetic
Border
Confine
Anecdotal
Broad

Confrontation
Antithesis
Capable
Confuse
Apparently

Channel
Congenial
Apportion
Characteristic
Consequently

Appraise
Characterization
Considerably
Approach
Charting

Consign
Approximation
Claim
Constitute
Apt

Classical
Constitution
Architectural
Clerical
Construct

Argue
Clinical
Construction
Art
Coexistent

Consume
Artifact
Coherently
Consumption
Aspect

Coincidently
Contemplate
Assess
Commend
Contemporary

Contend
Distinguished
Function
Contentious
Doctrine

Functional
Continuously
Domain
Fundamental
Contravention

Draft
Gain
Conventionalize
Dramatize
General

Conventionally
Drawing
Generalization
Correspond
Corrupt

Council
Counteraction
Counterexample
Critical
Crucial

Debate
Defend
Definition
Demanding
Democracy

Denote
Departure
Depiction
Derivative
Descriptive

Devise
Devoted
Diagnose
Dimension
Discernible

Discerning
Discharge
Discursive
Dismal
Dismay

Dispute
Dissemination
Dissension
Dissolution
Distinction

Distinguish
Dubious
Ecclesiastical
edition
Effect

Elementary
Emancipation
Emotional
Empirical
Emulate

Encompass
Encounter
Encouraging
Energetic
Enfranchisement

Engage
Engagement
Epistemology
Established
Establishment

Ethics
Ethnic
Event
Exceed
Exclusively

Expense
Explanatory
Extension
Facility
Feeling

Fitness
Fortuitous
Foster
Framework
Genuine

Genus
Given
Global
Grateful
Ground

Hard-nosed
Horizontal
Identical
Identification
Identify

Illusory
Implication
Impression
Impulse
Inadvertent

Incentive
Incidence
Incomparable
Incompatibility
Incorporate

Indicate
Individualism
Inert
Inevitably
Infinite

Informal
Inherently
Inhibit
Innocent
Innuendo

Inordinately
Inquiry
Insofar
Inspiration
Instance

Institution
Insufficient
Insult
Intellectual
Intensely

Intensity
Intentional
Interact
Interpretation
Intricacy

Intriguing
Intuitive
Inversion
Invert
Investigation

Inveterate
Irrational
Judgment
Justification
Justify

Law
Lawsuit
League
Legacy
literalize

Literally
Literary
Literature
Logic
Maintain

Mandate
Margin
Mastery
Means
Mechanically

Mechanism
Mental
Merit
Midst
Mistakenly

Momentous
Morality
Multiple
Necessarily
Negation

Negative
Nonviable
Notable
Nuclear
Numerously

Obje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Observational
Occurrence

Official
Omission
Ongoing
Organization
Orientation

Originality
Panic
Particularly
Pedagogical
Perceive

Percept
Perception
Perceptive
Perceptual
Perfunctory

Perplexed
Perplexity
Pervasive
Phenomena
Physical

Pictorial
Picture
Pinpoint
Plague
Plausible

Pleading
Pledge
Polarity
Positional
Positive

Possibility
Practical
Precisely
Presence
Pretend

Previously
Prey
Principal
Principle
Privacy

Privately
Problematic
Proceed
Process
Procure

Prominence
Prompt
Property
Proportionately
Proposal

Provision
Psychological
Psychologist
Purposive
Pursuit

Qualified
Qualitatively
Quantitatively
Radical
Respectively

Striking
Rather
Respond
Strip
Ration

Responsible
Reaction
Readily
Reality
Realm

Rear
Reception
Receptive
Recognizable
Recount

Refute
Regional
Regulate
Regulation
Remarkable

Remedy
Remembrance
Render
Repetitive
Representation

Repute
Rescuer
Reservation
Resolution
Resourceful

Responsive
Revise
Rightness
Rigorously
Salvation

Saturated
Scheme
Secure
Seductive
Seem

Senate
Sequential
Servitude
Signal
Specter

Speculation
Speculative
Sphere
Statement
Stationary

Stature
Statute
Stimuli
Strait
Structural

Studied
Substantial
Substitute
Suffrage
Synthesize

Technical
Training
Trait
Trample
Transcription

Unavailing
Unconscionable
Underlying
Underplay
Understanding

Unerring
Unremitting
Untangle
Vain
value

Virtual
Virtue
Visionary
whereas



阅读抽象词组

A wide range
Be bereft of
Constitute for
Accede to
Account for

Act on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it were
As long as
Attest to

Be aimed at
Be bound to
Be compensated for
Be directed at
Biological remains

Composers of Beethoven’s stature
Confer on
Conferred by
Ecological stabilization
Economic interest

Emotional life
Explain away
Farewell performance
If only
In any event

In favor of
In passing
In spite of
In the first place
Intent on

Internal to
In the guise of
In view of
Must be careful about
Naturalistic modes of expression

Nonaesthetic emotion
Not least by a sense of form
One of the questions of interest
Only if
Order of magnitude

Other than
Perceive…as…
Point to
Properties of reality
Psychotic fantasy

Raise issues
Regardless of
Scholarly journals
Selectively neutral
Serve to do

Shore up
Sit in judgment on
So called
Substitute for
Take into accoun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echnically unconventional
The notions of Black identity
Unattributable to
Verges on

Vivid imagination
Work on
作者: christinecc    时间: 2002-12-25 23:40

第一天上任,还请各位多加指点!
同时有两点希望:
1。希望这些东东大家能去粗取精,见仁见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不要误入歧途!到时后悔莫及!
2。同时希望大家能多把自己的阅读经验更多的分享给大家!即使你没有取得好的结果,至少这种经验也能让大家少走弯路!

呵呵!大家是不是得来点掌声鼓励得说?!
作者: Louisa_xy    时间: 2002-12-26 09:17     标题: 感谢christinecc

christinecc的几把火真是大有裨益!
[em24][em24][em24]
作者: tongxun    时间: 2002-12-26 22:54

俺有一点个人体会:
(上班的同志可以参考)
1、若时间比较充裕(比如,2月考试),上班的时候利用时间,快速阅读相关背景的文章,每次1-2篇,不用看的太细。目的:熟悉知识背景。其实,自己熟悉的文章读起来是最舒服、最容易懂的。
2、留意最近的阅读机警。用GOOGLE或上面给出的相关站点搜关键词,找文章。快读。
3、回家:做HIGHGRE 或GMAT。
作者: hahar    时间: 2003-1-4 19:35

我觉得背背单词和看看养鸡的难句教程不错,但不知养鸡的15天集中突破阅读(不是单词)是如何搞得
作者: joy7    时间: 2003-1-6 16:14

我怎么老是没办法提高正确率呢??甚至文章读懂了,还是要错2-3题!!郁闷!!!有谁指教啊??
foxdilys@yahoo.com.cn
作者: joy7    时间: 2003-1-16 23:10

这是星际尘埃的题目原文,从GRE NO。书,COPY下来的。大家看看吧。 冥):

The dark regions in the starry night sky are not pockets in the universe that are devoid of the stars as had long been thought.Rather ,they are dark becasue of interstellar dust that hides the stars behind it.Although its visual effect is so pronounced, dust is only a minor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extremely low in density ,that lies between the stars.Dust accounts for about one percent of the total mass of  interstellar matter.The rest is hydrogen and helium gas ,with small amounts of other elements .The interstellar material,raher like terrestrial clouds,comes in all shapes and sizes.The average density of interstellar material in the vicinity of our Sun is 1000 to 10000 times less than the best terrestrial laboratory vacuum.It is only because of the enormous interstellar distances that so little material per unit of volume becomes so significant.Optical astronomy is most directly affected,for although interstellar gas is perfectly transparent,the dust is not.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