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在和一个HBS和WSJ的专栏作家兼career consultant做职业咨询的时候,她让我做了一个异常全面的个人喜好的性格分析,还有适合从事什么事业的分析。结果挺让我吃惊,但也合情合理,我喜欢帮助别人,喜爱文艺,关注他人的生活,而我的报告中最适合我的职业其中有一个是nursing home adminstration.到现在我老婆还拿这个和我开玩笑。因为对于我这个从简历上看一个不折不扣的典型工科男来说,nursing home adminstration确实像个玩笑。在和我的咨询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聊到了写文章。我说我高中的时候写过一个中篇小说,她有点诧异的看着说,随后说那你为什么不继续写了呢?那次见面之后,我就想MBA期间,我应该把写作拾起来,自从十年前出国就开始在msn space上写blog,后来读书太忙,荒废了,再后来msn space没有了,也就没有再继续。既然想拾起来,就先从blog开始吧,blog也先从我这一两年来的MBA申请历程说起吧。
那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语言,课程,生活,打工。一切的一切,现在的欧美留学生们可能很难去理解。在丹麦读硕士的两年,凌晨4点送报时遇到过大雪里车子被压垮几百份报纸散落一地的无助,干过连续8小时刷盘子的餐馆,一个人打扫过几百平米的按摩中心,也有过深夜一个人走在车辆呼啸而过的高速上,更有无数个孤单寂寞的日子,当然还有一堂课下来完全不知道教授在说什么的急躁。于此同时,也是单纯的对科学的好奇,让我任性的选择了光通信这门学科作为硕士方向。那时候天真到根本没有去想是否容易就业。于是毕业的时候,虽然已经在世界等级科学会议上做过报告,有很好的paper,还是没有当地的公司要我。于是又看了看身边的师兄师姐们,发现”哎呦 原来读博士还能拿这么多钱,和工作一样啊,还能落一个博士头衔。很划算嘛。“就这样,又选择了phd这条道路。西北欧的phd从形式上来说,确实是工作性质,算工龄,拿pension,税后收入要比美国的phd高出大概一倍。于是,我又很开心的跑到荷兰最好的工程大学读了光通信的phd。辛苦的打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却而代之的是实验室的生活和艰难的科研生活。自己找方向,自己做实验,自己发paper,同组的好几个中国同学,最后都没有顶住压力没有拿到学位就离开了。那四年的生活,教会我了怎么去理性的分析,如何批判的看待前人的工作并有所创新。我始终相信,这个phd没有白读,让我对问题有了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同时也感到PHD带给了我从更高的角度系统性的看待和解决问题。phd是对思维的训练,是对思考方式的训练,归根结底是哲学的高度,所以才叫doctor of philosophy。但从时间上说,一个工程硕士,加一个光通信博士,7年的日子就这样在欧洲被我混过去了。这期间,走遍了大半个欧洲,趁着开学术会议的机会,也游玩了20多个国家,最爱的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辉煌唤醒了我沉睡很多年的对人文艺术的爱好和追求,爱琴海的古希腊陶瓶和以色列的犹太文化让我重拾了对历史和地理的眷顾。
四年前,我来到了美国这片土地。很幸运的通过校友的关系,从荷兰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纽约上州一家还算知名的企业做研发,被冠以科学家的头衔。这一作就是四年。这期间,从实验慢慢做起,后来接触了公司的核心business,认识了很多这个技术领域世界权威的人物,也接触了项目管理,做了2年的项目经理,跟一群技术类别不同,性格迥异,文化截然不同的人一起,就是这2年的经历,让我重燃了对技术以外的热情。与人打交道,精诚合作,通过沟通和相互理解,一起达成目标,这似乎比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搞hero experiment更加有趣!与此同时,我的生活中也面临了新的问题,老婆的工作在这个98%都是白人的闭塞小镇上一直无法落实,经过1年多的努力,还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我们只好做出让她去外州找工作的决定,很快她在北卡的research triangle park地区找到了满意称心的工作。于是,我们陷入了两地分居的困境。生活似乎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对于有些人来说,两地分居也许不是问题,但是我不希望自己的婚姻名存实亡,而是想可以尽早结束这样的分居。同时,我自己的老板也是非常不给力,手下纷纷离他而去,不是被炒了,就是把他炒了。时至今日,我已经是他手下资历最深的唯一一名主力员工了,及时是这样,我在他的团队里,依然看不到未来。面对一个没有leadership并不知道尊重人的领导,我只能怪自己选错了老板。。。于是,工作的不顺心,家庭团聚的愿望,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到底在生活中想要什么。这期间,读了what the color is your parachute,读了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也一直在问自己,这辈子你到底想要什么?这辈子你到底想做什么?家庭?事业?放弃技术生涯?与人打交道还是与机器打交道?business还是技术? phd会不会是MBA的短板? 什么是MBA? 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缠绕了两年。直到去年的春天,我终于渐渐看清了自己的未来。想通了我想做什么。这一年多的思考,相对我本科的选择,硕士博士的选择,截然不同。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短视,只看到了新鲜的世界,或者一份几年内稳定的收入和头衔,而没有去从长远的职业规划上考虑自己的道路。经过过去一年的思考,我和很多MBA校友聊过,也清楚的看到MBA会是我前进道路上的一剂强力针。就这样,我决定申请老婆所在城市的MBA: Duke and UNC-Chapel Hill.我相信我选择MBA这条路是正确的。过去的一周中,有一个49岁的以前的同事忽然去世,一个现在的同事也忽然被检查出癌症,在短短3个月内离世,今年又听同屋的同事说他的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好友忽然去世。人生真的好短暂,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还是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就去做,不要等到错过了,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