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分享]牛牛的阅读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steedzhu    时间: 2005-7-29 00:35     标题: [分享]牛牛的阅读体会

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把握文章框架、如何定位

既然NN们都是这样读的,那你也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读框架的意识,开始慢不要紧,但一定要做,看完一段要总结段意和关键词KW,花一分钟想想这段讲了什么,一定要!!整篇文章读完,要想想这几段为说明一个中心各自起到什么作用,比如有的说了一个反对观点,有的讲了一个事例。。。就这样有意识的培训自己的阅读方式,在读的过程中不要强求每句话都懂,要注意利用承转启合的连接词来帮助自己把握行文,如看到INDEED/MOREOVER就可以略读甚至不读,读不读看情况,如果大意掌握了,就往下段走。

如何定位?首先要利用文章框架的把握,知道每段讲了什么和KW,才好将相应内容的题到相应的段去找,原文没有在这段出现而选项出现则坚决不能选,叫做“文字对应法”。另外,要详细的读题干,我经过总结发现ETS很严格,会好心的通过提干的限定告诉你哪里定位,所以你要注意细读提干,如:地点壮语、关键词、甚至一个副词、动词等,都是定位的暗示。总结的时候,要重点研究题干和原文选项和原文的对应关系,通常都有一定的暗示,不是通过连词,就是通过同义变换,非常好认。但一定要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找答案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找不到答案?就是因为你没有注意题干和原文的对应关系。

所以读懂框架是一回事,会定位选答案是另一种功夫要专门去动脑筋琢磨!

流沙的总结过程:

我的第一遍总结是做了一个表格,象填格子一样把文章的主题、结构、出题点、逻辑简图填进去。开始没有经验,填的内容很简单。后来越填越详细,把ets考察的目的,做题的思路什么都写了。一遍下来觉得对结构什么的了解比较透彻,然后对出题点也有认识。对了,推荐你到下载区下载一个《GRE阅读剖析和全真题解读》,里面对解题思路讲的不错,完全适合gmat。我在自己做完总结后发现与它思路很接近,就比较放心了

第二遍我做了两样事情,一是按照题材,即经济、社科和自然分类将第一遍总结过的文章和题目扫了一遍。然后不看文章将所以题目重做了一遍,错了看og解释。又不看题目将所有文章看了一遍,看结构,看完再自己复述,尽可能比较完整。因为比较熟悉后面的题目,特意在什么地方该快看什么地方该慢看留意了一下。

这一遍下来,我的阅读速度比以前慢了些,但把结构和细节概括掌握的更好,最后做题整个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但正确率提高了。

总结是个很累人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做,而且要坚持下去。以前我总不理解小安的阅读方法怎么那么晦涩和简单,过了2遍总结才明白这种过程一定要自己细细体会才能明白。

cocoabean的阅读总结过程

哈哈, 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了, 昨天完成RC第三遍, 终于一口气把OGRC48篇读完了, 倒是没有想向的那么累, 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RC了, 就像小安GG说的, 第一遍没什么太大效果, 二, 三遍会收获多多的.但是还是后悔第一遍, 第二遍还有很多工作没做.总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发现是一种享受也.但是这7天的时间我还是觉得不够用, 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是对各类题型的分类总结, 我的题型分类一开始想得太细了, 到后来时间来不及, 总结整理工作还没有完成, 所以以后整理好了给大家.

下面是对上次总结的一些修正.大家发现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指出, 一起研究的说.

1. 新老观点对比型 (****10)

题材以自然科学, 经济类为主, 题型以态度题,列举题,类比题, 信息题,主题题为主 。文章普遍较难, 由于对两个观点都进行优缺点论述, 比较, 所以论述复杂, 几乎都是长文章, 细节题多.

2. 现象解释型 (**8)

题材明显以弱势群体类,美国历史(黑, 印)等文科类文章为主, 经济类居然无. 所以篇幅短, 文章也容易, 题型以*列举题,逻辑题(放对解释的原因), *取非题, 类比题,主题题为主, 举例作用题少

3. 问题解决型 (**8)

题材明显以经济类为主,科学为附, 居然没有历史和女性类的文章. 题型以*逻辑题,*列举题, 举例题,事实题, 段落作用题,主题题为主 。文章一般不是很难, 条理清楚.事实题定位比较简单.

4. 结论解释型(***22篇)

题材明显以*美国历史, 经济类, 自然科学为主, 题型以*段落作用题(结构题)70%,*举例题50%,*取非题50%,*类比题60%,信息题50%, 逻辑题40%, 主题题为主80%, 列举题30%(大概的估算, 在结论型里出现的篇数/该类题所占的总的篇数, 对48篇而言哟), 所以看结论型的文章, 大家要紧抓文章各段的结构, 作用哟.因为量多, 文章难易都有,不是很难

刚发现结论的两种结构:1) 开头第一段就开门见山的表明结论, 新发现, 然后再解释

2) 类似新老观点对比型, 先提出老观点, 介绍一些背景知识, 再进行解释. 不同的是它没有花那么多的笔墨去描绘老观点的优缺点, 去进行两者的对比.对老观点和其它观点都是一笔带过.

[em01][em01][em01]
作者: apple1    时间: 2005-8-2 07:18

thanks ,  ding !!!
作者: assfgrtrtr    时间: 2005-8-6 07:18

ding !!!!!!!!!!!!!!!!!!![em44][em44]
作者: dhhgh11    时间: 2005-8-7 20:14

谢谢分享!!
作者: ghfgss231    时间: 2005-8-9 13:12

3x!!!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