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3月题库-GMAT阅读新题简约整理贴(51篇) [打印本页]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4     标题: 3月题库-GMAT阅读新题简约整理贴(51篇)

本帖最后由 Dockers 于 2011-3-23 13:21 编辑

1.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1.1Culture

1.1.1.美国黑人的文化和African tradition的关系(3)

1.1.2
.一个女作家的文章(1)1.1.3.非洲妇女争取权益(1)

1.2Business & Economics


1.2.1. 英国和中国工业进程对比(10)

1.2.2. 促销东西(1)
1.2.3. 消费者行为研究(consumption convenience理论(2)
1.2.4. 市场调查(3)
1.2.5. Tragedy of the Commons(5)
1.2.6. stock(2)

1.2.7. 品牌的名称是否容易记忆(1)
1.2.8. 不同industry之间的合并(3)
1.2.9. 公司内部交易
1.2.10. Mutual fund公司的社会责任与盈利(2)
1.2.11.
.北欧的经济(2)
1.2.12..德国的unemployment rate(2)
1.2.13. black larbor黑人劳力
1.2.14. 技术工人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业内的创新
1.2.15.
market pioneer
1.2.16.
公司对公共事业的关注
1.2.17非洲钻石

1.2.18 ceo的职责
1.2.19
Household savings V.s. Business savings



1.3History &Politics
1.3.1.女性结婚后财产权(8)

1.3.2. 政府出台政策(1)

1.3.3. 欧洲高税收的文章(2)

1.3.4.
labour market(1)
1.3.5.美国政府的房产税收政策(1)
1.3.6.历史学家对女性历史的研究(6)
1.4 Other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1.4.1.informal social network(3)


2. Natural science division
2.1 Geography & Astronomy
2.1.1. lava(9)
2.1.2 .地球上的水是怎么形成的(2)
2.1.3. 物种起源(molecular rRNA) (2)
2.1.4. Mars上有水的(4)
2.1.5.Fossil里残留的物质中的分子(1)
2.1.6讲金星上有岩浆的轨道2.2Bilogy

2.2.1.恐龙灭绝(3)

2.2.2. 生物从freshwater 进化的问题(1)

2.2.3.
蚂蚁(2)
2.2.4.物种灭亡的原因(2)
2.2.5..butterfly immigrant (1)
2.2.6.bacteria(3)
2.2.7.乌龟听觉 (4)
2.2.8.
恐龙是热血动物还是冷血动物
2.2.9.海豚辩声
2.2.10. 动物身体的大小和领地范围大小的关系


2.2.11.
鸟类的大小和它们的巢大小的相关问题
2.2.12.两个物质如何更高效地去找食物(3)

2.2.13讲BACKBONE ANIMAL2.3Other Natural Science
2.3.1. CO2(13)
2.3.2.
科学类文章关于carina and lick 的东西(1)
2.3.3.
物理学里的constant(3)
2.3.4tenna....什么的望远镜

2.3.5. ceramics的工艺发明和生产(6)
2.3.6.相片(3)
2.3.7.钟 Clock(2)

2.3.8
树的年轮神马的可以推测出当时的气候环境
2.3.9关于dreams的

2.3.10说的是考古的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4

1.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1.1Culture
1.1.1.美国黑人的文化和African tradition的关系
1)        SS - 美国黑人受非洲文化影响很大。作者反驳- local影响
2)        SS - 非洲文化都是homogeneity。作者反驳 - 有很多部落,文化不同
3)        SS- 黑人对美国的影响和对巴西、智利、海地的影响是一样的。作者反驳 - 美国的黑人后来是本土的受美国文化影响很大,南美一直有从非洲运来的
P1:一个人(W or S.S)写了一本书叫 the slaves, 观点是因为黑奴基本上都是从非洲拐来的,所以黑人的文化受非洲的影响较大。作者认为W观点太片面了,作者认为美国的黑人奴隶来美国以后,也受到了美国当地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的非洲文化是改良了的非洲文化
P2:S.S.认为来自非洲不同地区的黑人的文化是差不多的。作者反对,说虽然不同地区、种族的黑人文化有一定的类同性,但还是其差异性更显著(非洲有很多部落,之间的文化并不完全相同)
P3:S.S.觉得美国是非洲文化最明显的国家。但是作者反对,说智力、巴西、海地等国家的非洲文化比美国更显著,因为在这些国家一直都有黑人从非洲本土带来非洲文化,而在美国,从第一批黑人奴隶来到美国以后,就少有来自非洲本土的黑人来到美国了,美国的黑奴大多是在美国出生的,所以受到美国本土文化的影响较深。作者认为,虽然S.S.的观点有不足,但还是给予了肯定。并且说美国的非洲文化在黑人奴隶时期和当代美国都保存了下来
1作者反对,说智力、巴西、海地等国家的非洲文化比美国更显著,因为在这些国家一直都有黑人从非洲本土带来非洲文化,问为什么提到这几个国家?【provide example】
2. 提到美国黑人文化还是人口的顶峰的时候的黑人基本都是在美国出生的。题目就问美国十九世纪的美国黑人怎么样?【大部分都土生土长在美国】
3. 是文章后面有提到南美地区黑人的,问有什么作用?【一个和美国黑人对比体现美国的黑人文化更加适应了local】
4. 作者对那个写书的人的态度?【overstate什么什么~好像是E~】
5.作者assume美国黑人和其他地方的黑人文化怎样?【他们share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n culture】那句话在文中是以although开头的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5

1.1.2.一个女作家的文章
1)        对作品A的观点:不仅要从政治角度考虑,还有文学意义
2)        讨论了该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政治只是背景,作者没有政治偏向
3)        讨论了该作品的写法:appropriates占用and subverts颠覆 (narrative & traditional),作者以一个anger的女子角度写对周遭事物的不满,从而反映时代特点
4)        和著名英国女作家比:是受他们影响还是巧合moot无意义
P1: 对一部作品Anagan (一印巴女作家Khadija Mastur的著名作品)pointed的观点是从政治角度考虑。有人认为它只有历史价值,因为描述了1930时的社会。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fiction 是不是historical? 回答(比较):有人说很明显是,从political 角度上进行了评论;但是,作者认为仅仅从政治方面看这部作品是不对的,它的literature的意义也很重大。
P2:举例1:M这个人写这个fiction里的一个内容,讲的大概是Indian farmer的,(传统的印度式故事套故事)。 例子的证明内容(作者认为):是这个fiction 有political sense 而不是纯粹的political的。讨论了该作品的背景和内容,Set in British India and moving in to post independence Pakistan, Aangan is the story of dystopic home where the battles of the world are played out…它所描述的政治都只是为它的故事做背景,它的作者并没有偏向哪一方、没有明显政治目的。
P3:讨论了该女作家的写法:说女作家appropriates and subverts采用了两种写作手法,一种是traditional的写法,还有种是narrative的独特手法。作者从一个带有anger的女子的角度出发来叙述她身边的人和事情,从而透露出那个时代的特点之类
P4: 这部作品的作者和Emily Bronte她们这些著名的女权作家比较。发现它和某英国女人的作品风格很像。到底是这些女作家影响了anagan这部作品的作家而写出了跟《简爱》类似的作品、还是她们的作品只是一个巧合,所处的环境相似呢? 这是一个moot question.  
 
1问了一个subvert的含义?推翻,颠覆,改变.Appropriate有占据,占有的意思; 让你推测approaches and XXX这个词的含义?根据上下文应该推断是改良一类的意思吧,答案选的是那个【adapt 什么的】
2.问infer了作者对该女作家的何种态度:【author认为这部作品的作者从一个带有anger的女子的角度出发来叙述她身边的人和事情,从而透露出那个时代的特点之类的】
3.问infer了作者对该作品的何种看法; What do the author think about the narration(叙述) used in Anagan? 【作者认为仅仅从政治方面看这部作品是不对的,它的literature的意义也很重大 / from literacy 的角度】
4.小说的作者主要观点是?
5. 第二段写小家庭是为了什么?【浓缩反映了社会背景】
6. 问的是作者认为不能确定哪一项?【whether 这个印度女作家的作品和English author Bronte她们的作品相似只是conincidence】
7.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about the politics setting in Anagan?【它所描述的政治都只是为它的故事做背景】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similar to the Anagan? (这里问的就是从什么角度去描述故事的) 【注意描述人的心情-原文中是带有anger的女子】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6

1.1.3.非洲妇女争取权益
by adelinely(2/26/11)
余温: 约都第一篇讲的是非洲妇女的,在战争的时代咋个争取了权益,blahblahblah~我约都做的很烂,这次估计就是栽在约都上了。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6

1.2Business & Economics
1.2.1. 英国和中国工业进程对比(19世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
第一段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说中国劳动力太多。英国的棉、线dominate world market之类的,而中国虽然也是棉花大国,却比不上英国。有些人说因为democraticreason,中国的女人很早就结婚生子所以劳动力充足,因此无需担心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因此也不用提高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无需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工业化。而英国一些女人结婚晚要孩子更晚,生育少,所以英国必须推进industrialization。
第二段   随之说并不是这样的,中国比英国慢的原因是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其实中国劳动力不足。作者举了一个研究:实际上中国寡妇不能再婚,穷人不能结婚,所以人口不是关键,是妇女地位决定的。原因是英国的妇女成家前加入社会劳动力大军,可以在外面工作争取工资,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而中国的妇女往往不参加社会生 产,通常在家生产,做家务之余帮忙一些家里的工作,而不出外打工,因此小农经济繁荣。没有足够的妇女成为工业生产的劳动力,中国的公司因为缺乏廉价的劳动力所以斗不过homemade小作坊,因此中国factory不成功,导致中国工业化进程缓慢,同时中国妇女大都在家工作生产很多产品,导致工厂的产品需求不是很高。
中国比英国慢的原因是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
主旨题:文章主要讲什么?【介绍中国比英国工业化晚的原因】
细节题:从文章中能推测出中国妇女什么?
A结婚后可能很晚要小孩(排除)B结婚后两个人都出去工作(排除)c结婚后两人都什么??既不清了(排除)d结婚很早(我就选的这个,不过不太确定)
主题题:较英国跟中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情况,分析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为什么慢; 比英国慢的原因是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
True about women in China? 【她们不会为了工资出去工作】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6

1.2.2.消费者行为研究(consumption convenience理论)
p1 food 的销售策略 商家看重customer purchase decision 而不看重 customer consumption decision ,其实他是很重要的 有些商家没注意 搞什么“买一送一”使得其反
P2 customer consumption decision 的决定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关于储存的,第二个是处理是否方便(像有单个包装的要方便一些)储存倾向于处理方便的 (有题 储存倾向于下列哪个)不方便的在量上不敏感也就是处理一些和大量都差不多(有个infer题)

v2
post consumption analysis。consumption convenience理论,主要就是说不能光看顾客purchase的情况,售后的分析也很重要
第一段:很多人都只考虑purchase不考虑consumption。但post purchase(即consumption)也很重要。
第二段:有很多conditions会左右consumption,比如time, complicity, ease of preparation。。。(列举了有考点!)但有些小的大的无区别,举例泡咖啡都要spoon, cup, water。。。(这里考了个类比题)貌似是以下那种模式和文中所提模式是一样的, 文中模式是: 如果咖啡要一个小包装,   可能不会吸引顾客注意,但是要变成一个一个的小cup装, 泡一大壶可以和节省时间并且一样的收效.
问题1、有个细节题stock piling和trigger consumption increase的关系在high-convenience package和low-convenience package中一样吗?文中说消费者在第一次  消费low convenience package之后会更容易提高消费量。这里我有点晕,没看懂。
问题2、类比题,说文章最后那个泡一大包茶和一小包茶和下列哪个类似,我选了驾车载邻居去超级市场,载一个人和载5个人是一样的。
问题3、还有问道影响consumption的condition中文章没有提到的是?我选的是如果没有放进冰箱是否会腐烂。
问题4、哪个会trigger consumption of stockpiling。我选:Preparing food will not cause monetary expenditure.(定位第二段,文章提到影响convenience of preparation的因素有cost)
问题5、topic题。 我选:explore relations between stockpiling and consumption of food products.(其他都不像,只有这个提到关键词consumption)"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7

1.2.4. 重点调查法
1,        现象&通常认为便宜
2,        缺点1&缺点2(重要):只代表部分人,无代表性;概念,不一定实施(Food)
3,        缺点3:有意愿但不一定买

第一段:说最近有一种调查方法比较流行,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focus group调查法,然后具体介绍了一下focus group这个方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好理解,就是选出一些消费者,给他们介绍公司的新产品,让他们看产品的图片,然后做出评价,从而帮助公司判断这这个新产品值不值得投资。另外提到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方法,好像是test marketing吧,然后就说focus group比test marketing好在,一、能更快的收集信息并且更为便宜,二、可以保持商业机密。但是,本文主要是反驳这种观点,认为focus group 还是有很多缺陷的。

第二段:主要说了focus group的前两个limitations,第一个是选出来的customer并不一定有代表性,其实就是argument里面常用的写sample问题的那种,说人家人少啊,选的人不能代表所有消费者啊。第二个缺点是新产品的具体销售情况不能只看消费者调查,因为具体的销售情况有赖于公司市场策略的制定,不同的市场定位和推广可能造成的销售情况不同。这里举了一个例子:生产厂商生产了一种保健商品,公司可以把此保健品作为减肥食品推广也可以作为健康食品推广,主要是看公司的具体营销策略。
第三段:主要讲了focus group这个方法的另一种(第三个)弊端,没有把产品至于competition context,造成产品可能在实际销售的时候因为竞争环境而与公司预期的结果不一样。消费者也会考虑其他参与竞争的产品。这里有题。
第四段:讲了最后一个(第四个)弊端,说focus group这个方法调查出的结果不能够量化(quantitative),都是一些个人的认知(perception),不便于公司预测sales,revenue等等的结果。

1 作者对quantitative testing的看法/传统调查法缺陷:【expensive】
2、第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是对第二段的延伸】
3 作者认为如果focus group还有什么不好 结尾定位 ,第二段定位:有一点是关于DATA的问题,无法quantitative定量,从而无法对于consumer scale作出准确推断
4,        主旨:【evaluate the limitations/讨论focus group的limitations】
5提到“保健食品”有什么作用:表现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
6. 什么对于消费者接受新产品最重要?企业的营销手段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7

1.2.5. Tragedy of the Commons
Define Tragedy of commons只会用不会保护 - 以捕鱼为例
Individual can do nothing about it
Gov can do nothing about it either due to personal interest
作者:对政府行为持负态度
P1提出有一个概念是公共资源的杯具,阐述了一下这个概念,并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捕鱼。海洋里的鱼是大家共有的,所以大家都去捕,不去保护,相反渔民家鱼塘里的鱼就是自己的,渔民就不会把它捕光。意思就是一个东西如果是公共资源,没有清晰的所有权划分(属于共有),那么大家就只会用不会保护。
V2文章头四个词被用引号括了起来,说这是指共有资源的什么什么。设问句:问如果全世界的鸡肉全部耗尽的话,那么鱼的stock会怎么样?(感觉是用来引出全文的)。后面就说其实鸡肉的供应是有利益所有人的,不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总是会有人会对市场上鸡肉的供应和价钱以及由此带来的利润敏感。接着又开始说鱼,说假如有一个超级垄断企业拥有全球的海洋鱼类,那么这个企业就有会对鱼在市场上的供应策略,它一定不会因为短期利益而把全球的鱼捞光。
P2  但是,这种全球海洋鱼类的超级垄断企业不存在,事实上,捕鱼的都是个人,每个人的力量太卑微。也许有的人会非常有良知,不会过渡捕捞,但这种有良知的人太少,这世界上大多数的渔民不会为了保护这种全球common的东西而放弃他们自己可能得到的利益。个人对于资源的保护是微不足道的,例如一个环境保护者自己不打鱼,并不会对整个环境带来多大的作用,还会使那些打鱼者搭便车 free-ride
P3  现在过渡捕捞已经有政府干涉了,并且全球的所有国家在一起应该算是这些common的鱼的拥有者,而且这些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捕鱼quota 给各个国家(总之听起来象是说政府已经在做事了)。作者180度大转弯表明态度:这些政府其实只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争quota,并不是为了保护这些人类的共有资源。政府会干预公共品被滥用的现象,但由于政府局限于本国的利益,因此,即使政府干预,也不能完全解决涉及国际利益的公共品问题。
1.主题提【阐述一个概念】describe了一个经济学上的concept/Elucidate(澄清)a concept 迷惑选项是:描述了一个经济学上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2.政府在保护鱼方面有什么作用/态度? 【政府和个人一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3. 问政府干预的局限? 【它只能代表它所代表的那部分人的利益】 - 迷惑选项:政府不会解决公共资源的杯具,除非他们所代表的人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4. 问下面那个情况和题目描述的fish的情况类似: A.A particular crop; B.Solar energy used in solar panel; C.Music through broadcast; 【Air through North America】 E. a particular corporation's coal
5. 请解释何为free-ride? 【别人作出了贡献,你没有,却从中得利】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8

1.2.6. stock
V1  by sakyamomo (2/25/11)
第三篇很长 我没看懂 是stork的 我估计是这篇奠定了惨败 有4段 就说保险公司给买主赔偿 但是有大的以为 保险公司不是亏了么 然后保险公司应该买个神马东东  然后这个东东怎么怎么了  然后又不知道怎么说到这个的合法性对公司的好处神马的 反正没看懂 4段 有道高亮是整个第三段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8

1.2.7.品牌的名称是否容易记忆
by sunnyybao(2/28/11)
还有一个是关于品牌的名称是否容易记忆,举了几个名称, 然后找几个人试验看与产品相关度与容易记忆的关系;还有一个是好长好长的,看的我都不想看了, 暂时想不起来了, 不过题材好像见到过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9

1.2.8. 不同industry之间的合并
本文旨在反驳一个enduring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说导致美国七十到八十年代公司拆分成各个部门的原因在于美国antitrust law的施行。(此处有主旨题)作者先阐述了这个antitrust law的适用情况,其特点就是限制一个企业在单个领域里的规模而不限制它各个领域规模里的规模(说的有点儿乱,具体意思就是说一个企业如果想收购一个跟自己业务相同的企业,那么这个收购将受到法律严格的约束,为了反垄断;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想收购一个跟自己业务不同的企业,那么收购多大的公司都行,法律没有约束,因为这样的收购不会产生一个更大的垄断者)。
第二段作者反驳了这个enduring的观点,证据是:欧洲同期也发生了好多公司的合并和分离,但是这些国家要么没有出台这样的法律,要么就是法律没有被严格的执行。所以法律导致industry的合并和分离的原因不成立。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9

1.2.9. 公司内部交易
by Clairexxx  (M50 V24 620) 3/1/11
1 是讲内部交易的 说有人认为内部交易不合法 但作者认为内部交易对公司有利 若将内部交易定位不合法的范围,会对公司很不利 最后还提到什么内部交易可以作为鼓励员工的额外奖励 而不会影响真个工资的buget.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29

1.2.10. Mutual fund公司的社会责任与盈利
P1:介绍了共同基金,然后说了基金投资收益主要靠指数衡量(有题,指数是干什么的),然而,这样的衡量后,发现基金投资收率要比指数低,如果扣除了管理费,就更低了。有一种指数基金,就是包括了所有的指数股票,管理费也少,所以收益率应该高。
p2:人们在选择共同基金时,主要按照基金经理的以前的业绩,然而,以前的业绩好不代表以后也能好,(我顿时神马觉得我在写argument)并且经济形式的转变也会让一个原来成功的基金FAIL.另外一种基金,是可以自动的参照别的基金经理成功的投资策略投资,并且管理费用低,但是由于缺少COMMISION TO THE INTERMEDIRA,所以,人们并不热衷。

指数是什么?答案是:representativeof a portfolio of stocks,类似的意思,原文就有representative这个词,带回去看就好。注意题目中没写是问定义(whatis...),不过问的就是定义,混淆选项里有说什么指数基金比managed更赚钱什么的,不要搞混了。
人们的普遍的误区是什么,答:人们认为以前很成功的manager以后也会很成功,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0

1.2.11.北欧的经济
说sandinavia斯坎迪纳维亚,就是北欧芬兰,瑞典,北欧国家经济状况,首先第一段说,北欧国家social model--是captism,然后就大体上他们因为这样的social model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比如福利好,失业率低,经济发展速度快,等,
第二段就说:瑞典这个国家9 million,(这里有一个考点,是说因为人口大,是不是导致在评价北欧时被排除了,少拿了一些荣耀云云的,得综合上下文来看这个population的事情,注意一下就好了),然后说瑞典高素质人口,然后一堆其他的优势,所以保持瑞典是疙瘩经济体系中间保持了很好的competitive advantage
另外一个考点是在:分析北欧国家优势的时候,对比其他欧洲国家,为什么北欧能高福利,却地失业率,而且经济发展速度快,大家做题的时候注意。
一道是问两段都分别说了什么:我觉着就是第一段介绍概况,第二段介绍了瑞士这个具体的例子,反正是选了这个选项。
还有一道是问下列哪项不是瑞士的特点,except题,从第二段中找细节就好。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0

1.2.12.德国的unemployment rate

说德国政府失业率太高,专家叫兽说 因为政府给失业的人的待遇太高了,所以他们也懒得找工作。于是政府就把待遇降低了,结果失业率还是没有变化,为什么捏?因为待遇降低了,application fee of a job 却很高, 失业的人更没钱申请工作了,而且有工作的人也不敢随便换工作了,因为 什么  trade in union 导致了 negotiating wage 低了。最后说降低了待遇,还导致工作的人 wage 低了, wage 低了大家的消费水平下降了, 企业sales 也下降了, 导致企业更不敢随便招聘了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0

1.2.13.   black larbor黑人劳力
阅读:有一篇讲black larbor的,说他们在二战时期的地位的改善。开始就说说二战期间黑人劳力有所改善。很多黑人从从村到了城市,进入了industry larbor force,还说什么vote,大概是有了什么vote的权利。 第二段讲了几个方面的改善,有political方面的,有工资方面的,有什么racial方面的。。。(后面有一题是except题,问下面那个方面不是文中提到的XXX导致的结果,结果都是好的结果,选项有经济方面的(应该就是工资),有racial什么的, 有法律的, 有进入workforce的,我觉得就是没有法律吧。。大家再看看,题不难。)。第三段最后说虽然二战时期他们有了改善,但是好像后来就不行了,就从什么转向了church...(对不起。。有点不记得了。。)
In the 1930’s and 1940’s, African American industrialworkers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who constituted 80 percent of theunskilled factory labor force there, strongly supported unionization. While the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AFL) either excluded African Americans ormaintained racially segregated unions, the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CIO) organized integrated unions nationwide on the basis of a stated policy ofequal rights for all, and African American unionists provided the CIO’sbackbone. Yet it can be argued that through contracts negotiated and enforcedby White union members, unions—CIO unions not excluded—were often instrumentalin maintaining the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racialdiscrimination that kept African Americans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oppressedduring this period. However, recognizing employers’ power over workers as acentral factor in African Americans’ economic marginal unionization, AfricanAmerican workers saw the need to join with White workers in seeking changedespite White unionists’ toleration of or support for racial discrimination.The persistent efforts of African American unionists eventually paid off: manybecame highly effective organizers, gaining the respect of even racist Whiteunionists by winning victories for White as well as African American workers.African American unionists thus succeeded in strengthening the unions whileusing them as instruments of African Americans’ economic empowerment.

The passage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A.   demonstrating that unions failed to addressthe concerns of African American workers during a particular period
B.   arguing that African Americanworkers’ participation in unions during a particular period was ultimatelybeneficial to them
C.   contrasting the treatment of AfricanAmerican workers by two different labor organizations during a particularperiod
D.   giving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AfricanAmerican unionists in winning victories for both African American and Whiteworkers during a particular period
E.    questioning one explanation for theattitudes of African American workers toward unionization during a particularperio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true of many racist White unionists during the period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A.   Their attitudes toward AfricanAmerican union organizers changed once they recogniz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these organizers were serving workers’ interests.
B.   They were a powerful element in the southernlabor movement because they constituted the majority of the unskilled factorylabor force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C.   They persisted in opposing the CIO’sadoption of a stated policy of equal rights for all.
D.   Their primary goal was to strengthen thenegotiating power of the unions through increasing White union membership.
E.    Their advocacy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hampered unions in their efforts to gain more power for workers.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suggests which of thefollowing about African American workers who participated in union activitiesin the 1930’s and 1940’s?
A.   They believed that the elimination ofdiscrimination within unions was a necessary first step toward the achievementof economic advancement for African Americans.
B.   They belonged exclusively to CIO unionsbecause they were excluded from AFL unions.
C.   They believed that the economicadvance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workers depended on organized efforts toempower all workers.
D.   Some of them advocated the organization ofseparate African American unions because of discriminatory practices in the AFLand the CIO.
E.    Many of them did not believe that Whiteunionists in CIO unions would tolerate or support ra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African American workers.

答案:B---A----C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2

1.2.14. 技术工人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业内的创新
by ms小刺 m50 v36  3/3/2011
3。关于技术工人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业内的创新,不难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3

1.2.15公司对公共事业的关注
by elaineliang  680,Q50, V31  3/7/2011
关于公司对公共事业的关注会影响financial profit. 文章非常非常长,但是论证很严密逻辑性很强,很容易读懂。大概分为三段,第一段提出这个主题,中间一段提到investment有增加,貌似在论证人们对这类关注公众利益公司的关注。最后一段是对survey的论证,认为结果未必可信。
讲的是关注public interest对cooperation的效益的影响。
第一段,传统分析不考虑这种影响,然而,作者认为关注public interest对公司的long-run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了几个例子但是没有考点,就不赘述了。
第二段,很短的一段,举了个例子说1995-2005(要不就是2000-2005),越来越多的人invest关注public interest的公司的stock。(此处有考点,问这句活的作用,我选的是provide an example to...)
第三段,许多学者开始定量的研究到底能对公司产生多少效益呢?然而这种研究非常困难(最后一段非常长,还没有考点,可是对我做主题题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篇是唯一一篇主题题拿不准的,怕耽误时间就随便选了一个,因为篇幅看一三段都很长,可是貌似没有一个选项概括到一三段的内容的!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3

1.2.16.market pioneer
Introduction: Pioneer Business  - Posivtive view
However, it’s bias (1. sample data, employee’s emotional, ambigious standard)
P1:Pioneer business介绍 & 正评价
介绍:一些学者透过研究也对pioneer business抱持正面的态度。公司可以透过宣称产品有先驱性来吸引投资者,说先驱者的事业能lasting。通常的理论认为公司越早进入一个领域在之后的发展中其优势就会越明显。研究发现在某一领域非常杰出的那些企业大多都是该领域的pioneer。并且那些后进入者在发布自己的产品时不得不想办法说明自己的production和之前的那些pioneer企业有什么不同,加大了成功的难度。好处:做market pioneer是大多数企业选择的strategy,好处有能够获利较多且能够宣传新产品introduction lure investors。根据对past decade的调查,发觉pioneer确实在XX和YY等方面做到了leader。【但是这些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实际上是不准确的。有调查者做的survey showing the practice is prevail in the market,而且有很高的成功率(大概是这个意思)。因为,该调查可能是biased,所以,作者提出质疑】
P2:负评价:biased  
原因①(调查无涉及失败案例):data仅限于那些成功的公司,没有调查那些失败的案例,所以biased。这些数据只包括那些成功存活到现在的pioneer企业,而那些已经失败了的pioneer企业(因为已经破产)没有被考虑进来;
原因②(被调查者夸大):调查的人夸大成绩。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这些pioneer企业现在的主管而非当初它进入该领域时的主管,所以这些现在的领导者的emotion并不能说明问题。他们接受调查的公司员工,往往会以公司促销自己的口号内容做响应,因此产生偏差,不能反印真实。所以biased。
原因③(标准模糊):判断谁是pioneer企业的标准很模糊。对pioneer定义不明确,到底是先开发算呢还是先投入市场才算呢?所以biased。(呼应第一段可能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方法。)
1. 主旨:【question the research data of a established view】
2. 问关于通常理论的说法哪个正确? 有人选【这个理论所基于的研究数据缺少了关于失败的pioneer的部分】,因此不准确
3. 文中说一个调查的数据采自对服务于Pioneer companies的员工的调查,他们对Pioneer companies多持正面观点,作者说因为Pioneer companies经常对员工进行宣灌,说作为pioneer的好处。考题是,作者的assumption、strengthen是什么?【员工倾向于按公司宣灌的观点(而不是其自己的观点)对调查进行回答】,【选employers 都爱往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说】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4

1.2.17非洲钻石
P1 非洲钻石生产占到世界的很大比重,但是他只是出口一些rough diamond。以某国为例,该国的diamond cutting and polishing切割和洗矿业总共才有2000个empolyees因而Gov决定对钻石进行出口限制,对出口征收高税负,这样来促进就业发展本国钻石业。
P2 industry觉得这不是个好招。因为出口限制后do little good to the downstream industry(高亮)同时副业每5%的就业增长就会造成15%的mining业的失业,同时不像china india有很廉价的劳动力,因而这个招不成。
Q1 主旨:有两个很像1.讲一个政策的后果 2,对比两种观点
Q2 高亮:能infer啥?选那个polishing and cutting那个
Q3 细节:那个为真?该国大量出口毛矿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5

1.2.18 ceo的职责
P1: 董事会里的directors分成outsider和insider,公司业绩有问题时,outsiders喜欢将CEO换掉,insiders are declined to换CEO。
P2: blablabla  , outsider喜欢换CEO是和reputation有关, insider 不喜欢换CEO的原因有两个(这里有题):第一,原来的CEO倾向于延续公司的既定policy;第二,原来的CEO不会裁掉公司的manager什么的。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35

1.2.19 Household savings V.s. Business savings
by yiw006  3/12/2011
4.    Household savings V.s. Business savings(GWD-12-Q35 to Q37)
Many economists believe that a high rate of business savings in theUnited States is a necessary precursor to investment, because business savings,as opposed to personal savings, comprise almost three-quarters of the nationalsavings rate, and the national savings rate heavily influences the overall rateof business investment. These economists further postulate that real interestrate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ates charged by lenders and the inflationrates—will be low when national savings exceed business investment (creating asavings surplus), and high when national savings fall below the level ofbusiness investment (creating a savings deficit).  
However, during the 1960’s real interest rates were often higher whenthe national savings surplus was large.  Counter-intuitive behavior alsooccurred when real interest rates skyrocketed from 2 percent in 1980 to 7percent in 1982, even though national savings and investments were roughlyequal throughout the period.  Clearly, real interest rates respond toinfluences other than the savings/investment nexus.  Indeed, real interestrates may themselves influence swings in the savings and investment rates. As real interest rates shot up after 1979, foreign investors pouredcapital in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ice of domestic goods increasedprohibitively abroad, and the price of foreign-made goods became lower in theUnited States.  As a result, domestic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ability ofbusinesses to save and invest were restrained.
Q35:  The passage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A.    contrasting trends in two historical periods
B.    presenting evidence that calls into question certain beliefs
C.    explaining the reasons for a common phenomenon
D.    criticizing evidence offered in support of a well-respected belief
E.    comparing conflicting interpretations of a theory
--------------------------------------------------------------------
Q3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resulted from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1979?
A.    An increase in real interest rates
B.    A decrease in the savings rate of certain other nations
C.    An increase in American investment abroad
D.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American goods abroad
E.    A decrease in the price of domestic goods sold at home
----------------------------------------------------------------------
Q37: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would be most likely to agree wit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the economists mentioned in line 1?      
A.    Their beliefs are contradicted by certain economic phenomena that occur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60’s and the 1980’s.
B.    Their theory fails to predict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the prices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goods are likely to increase.
C.    They incorrectly identify the factors other than savings and investment rates that affect real interest rates.
D.    Their belief is valid only for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and not necessarily for other national economies.
E.    They overestimate the impact of the real interest rate on the national savings and investment rates.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40

1.3History &Politics
1.3.1. 女性结婚后财产权
1,        以前妇女财产归男人
2,        经济危机男人破产了,开始立法保护女人财产.S1非常推崇此法.
3,        B反对S1; S2反驳B,支持S1
V1 wtbzeus
P2:后来爆发了经济危机,为了保护妇女的婚前财产不受其丈夫的影响而损失,很多洲通过了妇女财产保护的acts,这时专家1出来了,指出由于acts的颁布,保护了女性财产的法律权益和提升了法律地位。
P3:这时专家2又看不过去了,直接批评专家1过分强调了acts的意义,其实早在其颁布前就有一些保护措施肯定了妇女的婚前财产,只是这些措施目的不是在于保护妇女财产不被丈夫的金融危机而拖累,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些措施的存在
V3
第一段:是说美国在以前的某个时期,妇女结婚后财产就归丈夫所有了。
第二段:讲从某个时期起,不少州开始立法保护已婚妇女的财产权。(注意:说的是银行大批倒闭的时期,不少丈夫破产把妻子的财产也陪进去了,这个在后面的题里面考了这些州立法的原因是什么。)还讲了一个具体的法律(这个法律是什么年代,在后面也是考点)。
第三段:讲了不同学者间的评价。忘了讲了2个人还?个。但是考了两个人,第一个人认为法律的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个人认为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举了好多例子:很多州,像康涅狄可州,和很多传统保守实力,反对这种社会、法律发展的趋势。(后面有道题考这些法律你能infer出什么,我选了not universal in all states,我觉得universal这个改写还可以。反正请大家读的时候,注意这种法律变化有什么社会影响,该怎么评价)最后一句话,讲了有些人愿意接受这种法律,也是为了破产的丈夫把财产转移给妻子,赖债权人的钱。
除了上述出题点,还有主旨题:我认为应该选提到了“讲述社会变化,对比学者观点”的那个选项,事实上,文章的重心是在第二个学者的言论,应该属于present观点的文章,一定要突出这个。里面还有一题,是说N的实施并不普遍,并且对它的接受不大好。

V4
Married women's property rights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Saying in the 18 and early 19 century, common laws dictated that when a woman is married, her husband takes over all her properties.  The man had control the right to use the woman's properties while she lived and became the owner of the properties upon the woman's death.  Only one thing can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something like "pre-marriage settlement"
Then..some law about women's right of property was finally established!!  then blah blah blah, how good the law was and things like that.  Then, a scholar named Sammas? said this law substantially changed women's status.
BUT, another scholar named Beard? disagreed with Sammas and said the effects of this new law  was overstated because before this new law was established, there always existed "equity court " that serve the same purpose.
BUT, a third scholar named Salmon came out to challenge Beard.  Salmon said equitty court can't do much because most states were very hostile against equity court and in the cases where the court gave women the right of properties, some were attempts made by men to transfer all properties to their women to avoid consequences of bankruptcy.
题目有...
1. purpose of the passage
to cronicle laws regarding women's right of properties and examine the implication to women's status.
2.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what would Beard mostly likely think of equity court
3.问2段作用
4.问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的句子作用是什么最后一句话,讲了有些人愿意接受这种法律,也是为了破产的丈夫把财产转移给妻子,赖债权人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40

1.3.2.政府出台政策
V1
某2个学者认为1915年以前GOV只为BUSINESS服务不是为了PUBLIC INTERESTING 然后作者,HOWEVER,即使政府的regulation目地是为了服务于BUSINESS,但是有时候效果是得其反。

第二段作者举了个铁路的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政府批准某个铁路工会在哪建了个铁路,但铁路造好了,效果没有想像的那么好,为啥?因为顾客分歧很大(这里有细节题)。说农业反对,X业支持,但是Y业split(这里又有某个选项涉及到,说Y业比农业更支持还是更反对,忘记了)"

V2
第一段,In the 1970s,K和S  independently 得出了一个结论,在美国一八几几年的progressive era,政府的policy因为经济的发展在struggle,这两位都认为,立法者更处于对business的考虑来制定policy,而不是在当时人们认为的出于对public interest的考虑。(这里有题)政府的power可以使其控制进口量,稳定物价,这些都是和business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最后一句话提到了正如商界会资助政界的竞选者。

第二段,意思有所转折,其一,有些business未必想要政府的这些政策来干预它,其二,这些政策实施后是否有预期的效果。 然后说了在1905年的一个铁路的事件,ICC(什么商会的缩写)制定的ACT在1906年通过,这个ACT赋予了什么power,但是因为这个法案的通过,相关各界产生了分歧,有三个industry,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我记得农业是farvor的。(这里有细节题)" 说修某条铁路的时候有一个ICC(好像是这三个字母代表的政府组织)在1905年要求对铁路建设及运营进行规制,遭到很多大企业的拒绝或者不合作。另一个组织YYYY给了ICC一些权利什么的,这个法案在1906年还是通过了。但是工业企业反对它,农业企业支持它,另一个行业一半一半。

(1)某2个学者认为1915年以前GOV只为BUSINESS服务不是为了PUBLIC INTERESTING(这里有题,问如果这个学者是对的,以下哪个STATEMENT是对的)
俺选的是:公众对文生情况不满迫使政府立法,而这个法律会让相关企业花大大的钱
(2):在这两个学者之前,一般人认为政府调控是为谁?
俺选的是:为了老百姓 (public interest)
(3):下面关于ICC哪个选项是对的?
俺选的是,XX ACT 拓宽了ICC的power "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1:41

1.3.4.labour market
by sammm (2/26/11) v34 m47 作者未标总分
3)4段,讲一种形式的labour market, 叫 AA capital.. 多数是skilled labour, 在English country比较普遍。
第一段就是介绍这种labour market和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 第二段应该也差不多 = = 实在不记得了
第3或者第4段具体举了个例子,说在一个Valley的labour非常mobility
这篇基本都是high light 题,虽然有点长但是不难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2:19

1.3.5.美国政府的房产税收政策
第一段说economists批评美国政府对公民买房进行税收优惠的政策(policy about tax reduction on loan)的。
下面几段一共给了3个原因。
第一个不是很明白,有不少关键词是生词,我猜是这样会滋长许多美国人的惰性,并且在loan上面他们不那么注重了。
第二个是这样会让房价上升,(有考点)因为这样demand反而变大了,而supply是不变的
第三个是这样让本来就很有钱的那些人更加获利了,一个月薪25000美元的人比一个月薪4000美元的人买房子可以节省更多的钱了,这样有失公平性:有钱人买房可能会变多变瞎买无规划。
最后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具体是啥不记得。但这里有考点。
1 哪三个词可以作为Label代表房税的三个LIMITATIONS:魏小妞要出国, 卜一 700+ & einpause V31都选" unfair; Inflation; risky" 其它选项有swings, subsidy,---; ---, subsidies, ---; ---, inelastic, ---;
2魏小妞要出国 下列那个观点作者最赞同:选的是经济学家不认同这个政策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2:19

1.3.6.历史学家对女性历史的研究

V1.P1:历史学家对女性历史的研究,但是说研究的那个Range不同。其中一个是研究是把Female作为victim而不是“什么”,另一个是只研究突出女性,对普罗大众的女性,没有代表性;还有一个是contemporary 研究,这个研究是在于突出女性unrecognized contribution….
P2:作者说其上的方法都不好~提出一个新的方法说。后来就失忆
V2.说一开始的时候历史学家注重女人的悽惨生活,后来发现不好,然后开始着重名女人的生活,结果又不好,因为忽略了大多数女人的真实生活,然后开始分析女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特别是那些一直被男人掌权的东西。但是其实也不好
后来出现了另外一种思潮,具体是什么思潮,我已经失忆了
V3.传统的historian只重public层面上的研究但是,但是social historian从社会层面上去研究女性,拓宽了视野。比较简单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2:21

1.4 Other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1.4.1.informal social network
V1  by zero_120 (2/26/11)北美 51 38 730
最后一个讲注重informal social network,有道题选college friends
V2  by 夜幕如斯3/1/11
P1 先说什么A-A 资本家出现了。他们信息流动大,有什么优点blah blah blah.
P2 举了硅谷的例子。但是其他地方不适用这个方法,硅谷有很好的社交网络,为什么不适用。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2:42

2. Natural science division
2.1Geography & Astronomy
2.1.1. lava
1.Mars 上有一种C开头的lava,以前呢科学家一直觉得它是rilly(lunar上常见的)的一种,然后后来说它其实很特殊,根本不是那个的一种,是一种新的!然后就说了它的很多特点,就是什么东西比较低,然后所以就什么流的慢还是什么的,然后凝固的也很慢,可以让里面的东西沉淀下来,而且也会形成很长的东西。(岩浆轨道是得经过 两种岩浆经常性喷发才能喷出来的。可是! 1  如果是这两种岩浆喷的轨道,要喷出这么长的轨道需要的量,这两种岩浆很快就冷却了,实际上是无法喷出来这么长的轨道的2  这两种岩浆  虽然理论上 也可以喷出这么长的轨道,但是 需要的量很大, 多大量呢? 已经超过了这些轨道的容积)还说这个C的特点,和地球上有一种rare carbonized lava是一样的!
(1)只记得有一道问地球上那个carbonized lava 有什么特点?就定位最后两句话,说那个C的low 【】,然后这个low【】和地球上那个是一样的,就选这个low 【】。具体单词不记得了。
(2)最后一句话高亮了,就是它moving slowly什么的,问作用。我选的是“来解释为什么会有东西deposit下来”
某种岩石只有地球上有,是加强题,我选的是【那岩石里也有地球上岩石的物质】
一个理论不成立是【因为岩浆的量没有大到一定程度,即使达到了,也不可能,因为这样会覆盖在另一层之上,我们就不可能发现那一层】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2:43

2.1.2 .地球上的水是怎么形成的
V1. 有人说是小新星撞到地球上形成的,因为小新星含有很多水。有人说也有可能是像哈雷彗星这样的东西掉的地球上形成的,但是说它里面含有什么东西X,所以水里面也要含有相同的东西X
V2.讲了2个theory。第一个说water是从木星Jupiter和火星上产生的。第二个(widely...)说water从木星外面的轨道产生,和彗星有关。然后有个转折,说,然而最近的research表明,3种彗星,包括哈雷彗星,和另外2个不认识,彗星上的****(一个很长的学术名词)的含量远高于地球上这种****的含量,如果这个research成立,那么第二种关于water产生的理论就要受到质疑。
题目有主题题
一道问下面那个undermine彗星上的****对地球上water的产生的理论的影响? 【从很久以来水里X的含量从来就没有变过】。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2:46

2.1.3. 物种起源(molecular rRNA)
第一段:Phylum是指生物学上“门”的概念。当今分子生物学的最新发展采用RNA细胞来给生物分类,简言之,就是通过考察不同生物的RNA细胞相似性来判断它们是否属于相近的门。这一方法与以前的动物学家zoologist所采用的不同,也带来了一些不同的结果。第一类:zoologist已有定论,RNA方法给出了印证,例如,人类和大猩猩;第二类,zoologist中仅有极少人赞同,但RNA方法证明这些少数人是对的,例如,人类和海豚虽然在外形上很不相似;第三类,RNA的发现与已有zoologist的观点截然想法,例如zoologist一直认为某种生物A与B亲缘关系很近,但RNA方法发现A其实与C亲缘关系更近。
最后一段指出,molecule technology只能提供现在物种的信息,不能对过去的东西有帮助。因为只能取现在生存的生物的基因去比较,但还是不知道他们进化成现在之前的祖先是什么。所以还是研究化石对这一方面帮助大。
文章共两段(长),考了4题, 有三题都在第一段, 其中一题是出在第一段最后一句 (举了一些动物说明第三类,RNA的发现与已有zoologist的观点截然想法), 问in order to
兩邊觀點互相驗證和互相矛盾的地方  建議動物專有名詞可以先用代號記起來 回文定位比較快
记得有一道主旨题,选择那个说文章分析了...同时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 (含limitation的那个选项)。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2:49

2.1.5.Fossil里残留的物质中的分子
是根据Fossil里残留的物质中的分子,化学元素放射性Radioactivity的特质可以测量到底有多久。但是这个方法有个弊病就是,30000 years ago以上的就不管用了,因为说是30000 yrs ago以上的残留的物质就很少了。然后说这个弊病给科学家造成麻烦,因为人类的貌似起源地化石,HOMO什么的,是在30000 yrs ago的。然后说有一种新的方法M?说这种方法可以测到300000yrs ago之前的事情。
P2 具体说这个方法。举了一个古代人的例子。说是Neanderthal这个人种(是从那里亚洲板块迁徙到美洲的),用Radioactivity测试的话是在多少万年前在哪里存在,还有Candan和P地方。但是用M方法测试,表明,在多少年去根本不会有Neanderthal人种的存在。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5

2.2Bilogy
2.2.1. 恐龙灭绝
总体思路:
恐龙灭绝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原因:fossil里的i元素&碳同位素。而plant不是,原因:它的灭绝是个gradual的过程,证据:碳同位素检验呼吸过程,发现连续的生-息如果是因为撞击,需要多次,故不可能。真正原因:火山爆发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水中溶解的oxygen↓厌氧水质厌氧bacteria大量繁殖produce sulfer toxic 植物灭绝。

第一段:科学家猜测,65m
之前恐龙的确是被小星星撞死的(K-T extinction event事件)……(高亮Q2,有问这句话作用?)这种一瞬间的灭亡形式。这过程涉及i**元素的大量产生(有题Q4,文中说i元素地球上没有,故题目问i元素从哪里来?)从fossil中可以看出。碳同位素(其含量与生物生存所消耗和呼吸的碳相关)含量表明物种是在短时间内剧烈灭绝的。这支持了星体碰撞地球。(有题Q3)

第二段: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剧烈物种灭绝可以解释历史上其他的大的物种灭绝,比如Permian还有trissa~~什么灭绝。(接下来反驳这种观点)但实际上证据表明这两次大灭绝是gradual extinction,过程延续了几千年,有的物种灭了有的物种又恢复了。根据环境中碳的同位素检测能够发现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经历了连续的生息和灭绝(有题Q5)…如果是彗星撞地球的话要造成这样的过程那需要长达千年的时间内发生很多次的形体碰撞,这是极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在Permian和trissa~~时代有发生过这样的大碰撞。。(考古题目Q8

第三段:更可信的关于其他物种灭绝的说法是volcanic eruption(有题Q6)。火山爆发释放出很多温室气体,大大提高地球表温度,减少海洋水中能溶解的oxygen,因此造成了厌氧环境水体(溶氧量下降),厌氧bacteria大量繁殖,produce一种sulfer(考古题目Q9Q10),是toxic的,导致了植物的灭绝。(有题Q7)

问题:
1. 然后有一道主题题:【恐龙灭绝是由碰撞引起,但是其他生物灭绝是由其他原因引起】
2.第一句高亮的话作用是啥?选项不咋难选,我选了那个introduce开头的…..,大意是介绍了一个现象,并且此后第一段后面的部分在解释它。我选的是展开第一段的论述1【第一段支持的观点】
3.哪个证据表明恐龙灭亡时期的物种是剧烈灭亡的?(关于第一段)
【对应fossils….那句,就选从化石里发现了很多动植物的残骸。动物fossil,碳同位素】
4、故题目问i元素从哪里来 【从小行星上来】
5. 如何检测植物是否突然死亡的依据:【根据环境中碳的同位素检测】
6.是真正造成大量古动植物灭绝的原因是什么?【我选了是volcanic eruption的一系列mechanism的结果】
7.和plant die out有关的一题/如何说明植物是突然死的。【什么的浓度(变低了)。题中没说变低了定位文章第一段可以发现说变低了这个比较确定】
8、文章suggest了permian和trissa~~时代物种大灭亡哪里区别于和恐龙大灭亡时代?【没有证据表明在permian和trissa~~时代有发生过这样的大碰撞】
10问硫化物产生的原因?【这个题很tricky, 我想了好久,一个说是因为缺氧,一个是因为细菌的大量存在。我最后选的是后者。因为我觉得缺氧导致细菌,但是最终使细菌导致了那个有毒物质。】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6

2.2.2. 生物从freshwater 进化的问题
阅读有一道是讲某种动物(例如无脊椎动物这种专业词汇)的origin到底是在marine还是freshwater还是在xxx(咸水淡水混合物的术语) P1: 某种动物的origin在哪里呢?有两个方法可以研究,一个是从鱼的某个特征上研究 (这是一个术语,但是意思应该就是下面要讨论的内容),一个就是fossils (好像也bla一些重要内容但是记不住了 )。一个砖家D说origin是严格的marine. 但是这个说法有问题。
P2:在P时代之前,这种xxx动物都是在混合物里面繁殖的,因为天敌少,环境佳,那个时候freshwater还不适合他们。但是P时代之后freshwater就适合了,因为营养多没天敌等等。(记不清楚了,但是肯定是为了反对砖家D而举得例子)
P3:忘了……想起来再补充。
P4: .....最后的结论就是这种动物在marine, 海水淡水混合物, freshwater里面都度过过。但是好像还是有一个前后顺序的……(忘了)
那种鱼从海水到淡水后怎么了? 【改变了习性,去适应淡水的环境】 因为原文提到,淡水的productivity非常低, 但是还有些鱼改到淡水定居,是因为淡水的没有太多竞争,然后到了淡水后,哪些鱼开始形成了适应淡水的习性。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7

2.2.3.蚂蚁
V1第一段:有一种蚂蚁会周期性的表现出定居或者流浪的特性。以前人们认为这与它们的什么有关(忘了,很简单,不重要),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这与蚂蚁们的繁殖习惯有关。 第二段:具体解释蚂蚁的繁殖习惯与其周期性定居或者流浪的关系。大意好像是在定居期蚁后会专心生育,所生工蚁到了流浪期就主要承担起了forage的职责,而如果这些工蚁还没有发育到能够出去forage的阶段,蚁群就仍会定居而非流浪。
V2一篇是蚂蚁群的生命周期。 第一段总述了生活周期情况:蚂蚁群刚建立时,生活在一个比较静止的状态(不出去扩张领土),两三周后,幼虫孵化并长成工作蚁后,食物短缺,竞争激烈,蚂蚁们出动扩张地盘; 第二段详细描述了这个过程。
V3. ANT COLONIES:第一段 说有一种ant过一段时间就会迁徙,一般认为是因为他们要寻找食物,但作者认为是因为繁殖。第二段 说明作者认为繁殖的原因,他说ant 繁殖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L开头的,说因为ant幼虫还没有孵化,所以停留,第二个阶段是P开头的,说因为ant幼虫已孵化可以继续工作所以前进(好像有一IMPLY题问第二阶段ant的情况是??)
问题一是问:如果在幼虫长成工作蚁之前,把他们移走,下面那个选项正确:他们就不会出去扩张领土。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7

2.2.4.物种灭亡的原因
p1  250百万年前,有个物种大灭绝,且地质研究证明这时候有个火山爆发。观点1:巨型extinction 由火山爆发引起  (Oppose观点1)观点2: 火山爆发自己单独不能造成那么大影响, 也不可能導致那么多種族的滅絕。 最后一句TS
p2  (主要是給出另一個對種族滅絕原因的解釋)說種族滅絕應該有其他的原因。某某科學家發現了organic matter中的碳的成分異常。這個現象再聯繫到那個時代中的海平面下降。(海平面下降的连锁反应:并列)某一段时间,地壳沉降。后来地壳上升,海平面下降,露出的地壳发生大量氧化反应,使得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而二氧化碳增多。因此,溶于海水的氧气量减少,造成生物窒息而灭绝。这时候加上火山喷发,有毒气体和物质溶于海水,毒死了一部分物种。二氧化碳增加使温度上升(热死了一部分物种)。总之,这些因素使气候极不稳定。虽然火山爆发对于动物灭绝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海洋的减少
1.        下面哪一个是首先发生在暴露在海岸上的贝壳生物的情况?所以说是【increased oxidation】
2.        海平面下降后第一个发生的是什么?【露出的地壳发生大量氧化反应】
3.        关于火山爆发的叙述是正确的是哪一个选项?哪个选项可以support文中一句话(highlight)? 【火山爆发不是一个最主要的引起生物灭绝的原因,但是也有助推作用】
4.        下面哪一个选项是没有引起生物灭绝的?【海平面上升】
5 . 原文告诉你哪个事情发生的机理,except (选第二段几个并列没有的)?【A drop sea level】   B 氧in ocean 下降 C 二氧化碳增多 D 海洋中有毒的物质增多 E 气候不稳定
6. 火山爆发对于生物灭绝到底是什么样的作用。选【as one of factors】
7. 一道加强题科学家认为火山不是主要因素的题目?【接下来的火山爆发没有造成对生物多样性毁灭性的打击】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8

2.2.5.butterfly immigrant
还有个讲一种butterfly immigrant什么的要经过几个generation才能完成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8

2.2.6.bacteria
第一段:讲什么有抗药性的bacteria越来越多了,污染大量水源
第二段:讲一个人和她的team开始做研究
第三段:具体讲他们的研究结果
问了主题题,【大概就是介绍一个research】
怎么应对水污染,【限制用了antibiotic的水流入清洁的水源】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8

2.2.7..乌龟听觉
V1一段说大多人都认为乌龟是聋子(deaf),听不见声音,结果有个A人做个试验通过打铃或吹哨子来训练乌龟吃饭;然后K人反驳,说乌龟实际听不见,是玲放在了桌子上,乌龟感觉到了震动,当放到空中(air-bell)打铃时,实际还是聋子。后来又有一批人研究出了乌龟能听到一些low vibrant sound.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没弄清是怎么听见的。
这段有题,问假如K发现乌龟还能听到air-bell时会得出何种结论,我选的是【则乌龟能听见声音】,E项是断定乌龟不是靠桌子上的震动来感知的。
二段说又有个人觉得K的结论也不对,因为乌龟的四肢组织肥厚,应该不容易感到震动,他做了个试验,把振动器放在龟壳上,发现乌龟反映很明感,立即缩入龟壳,于是他认为是乌龟听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效果不同,难怪乌龟只能听到low vibrant sound. 在空气中声音被抵消掉很多,传到乌龟耳朵里就微乎其微
三段说乌龟为什么会这样呢,解释说他耳朵构造eardrum与人类不一样,人比较薄,但它的要厚,所以空气传播的声音乌龟不容易听到,(有考题)但是声音在龟壳中传播乌龟就能听到,因为sound will reach the inner and middle passage of ear before reaching the eardrum,而龟壳正好连接着中耳那一部分,所以它能够听见声音。
一道是问人耳和乌龟有什么不同:【声音到内耳先于到eardrum】,有个混淆选项是说,到内耳先于中耳(这个分类是错的)
一道是第一段高亮,狗主选的是【为recent findings 提供 history context】
V2第一段:乌龟耳朵不好使,听不见 (theme),supporting details:有K的试验,乌龟在桌子上,铃响,乌龟的反应是认为是桌上的铃在响而不是离的远的另一桌的铃在响。但后来发现不是听到了,而是皮肤感觉到了。(这里有题,因为是旧观点。)。

第二段:反驳第一段观点,说乌龟能听见(第二个theme,也是ETS主theme),supporting detail:又有个人,叫做B。B的研究也发现不是听到,是乌龟皮肤感觉到了,但是B没有就此为止,B又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是通过骨头传的。以前用铃,这回用别的。然后还用frequency一样的两种东西刺激乌龟,乌龟能分辨其中一个。得出结论是 bone transmission 而非 air vibration, 驳斥了由皮肤传导的说法。(Question 1。说明2个实验结论的区别,新观点)

第三段:说了乌龟的耳鼓和人耳的区别,乌龟的耳鼓厚(evidence)。因为乌龟的耳膜比较floppy而造成其听不到的。supporting detail:什么样的声音能直接到达乌龟的inner or middle without hit the eardrum。。。实际上乌龟是通过骨头来感觉的,(好象这里还举了个例子说你要是在他的龟壳上发声,他就动静很大;要是在他的腿上接触的面上制造震动,他仍然不太搭理)。然后说人的耳朵的骨膜比较薄,适合感受空气中的震动;但是乌龟的很厚,根本听不到,所以当发声时,乌龟实际上更容易通过他的龟壳传进去而且比通过鼓膜传进去要先到达(Question 2)。

Question:如果K试验里乌龟的反应相反(反驳旧观点,确认新观点),会得出什么结论?
备选答案:Bone transmission 而非 air vibration, 驳斥了由皮肤传导的说法.(说明2个实验结论的区别)
Question : 关于乌龟耳膜的特征,定位在第3段。
备选答案:乌龟实际上更容易通过他的龟壳传进去而且比通过鼓膜传进去要先到达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9

2.2.8.恐龙是热血动物还是冷血动物
讲恐龙是热血动物还是冷血动物的。第二段讲的是一个什么人的研究直接得出了恐龙是恒温动物。三段讲的就是一个人否定了第二段的观点。用实验证明了第二段的作者忽略了一个什么条件从而得出了恐龙是恒温动物的结论。其实不能得出。
恐龙,温血热血的文章与JJ上类似,绝对不是考古,注意两个人的观点,及例子。

Scientists studying the physiology of dinosaurs have long debated whether dinosaurs were warm- or cold-blooded. Those who suspect they were warm-blooded point out that dinosaur bone is generally fibro-lamellar in nature; because fibro-lamellar bone is formed quickly, the bone fibrils, or filaments, are laid down haphazardly. Consistent with their rapid growth rate, warm-blooded animals, such as birds and mammals, tend to produce fibro-lamellar bone, whereas reptiles, which are slow-growing and cold-blooded, generally produce bone in which fibrils are laid down parallel to each other. Moreover, like the bone of birds and mammals, dinosaur bone tends to be highly vascularized, or filled with blood vessels. These characteristics, first recognized in the 1930’s, were documented in the 1960’s by de Ricqlès, who found highly vascularized, fibro-lamellar bone in several groups of dinosaurs. In the 1970’s, Bakker cited these characteristics as evidence for the warm-bloodedness of dinosaurs. Although de Ricqlès urged caution, arguing for an intermediate type of dinosaur physiology, a generation of paleontologists has come to believe that dinosaur bone is mammalianlike. In the 1980’s, however, Bakker’s contention began to be questioned, as a number of scientists found growth rings in the bones of various dinosaurs that are much like those in modern reptiles. Bone growth in reptiles is periodic in nature, producing a series of concentric rings in the bone, not unlike the growth rings of a tree. Recently, Chinsamy investigated the bones of two dinosaurs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period (208-187 million years ago), and found that these bones also had growth rings; however, they were also partially fibro-lamellar in nature. Chinsamy’s work raises a question central to the debate over dinosaur physiology: did dinosaurs form fibro-lamellar bone because of an innately high metabolic rate associated with warm-bloodedness or because of periods of unusually fast growth that occurred under favor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lthough modern reptiles generally do not form fibro-lamellar bone, juvenile crocodilesraised under opti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o.) This question remains unanswered; indeed, taking all the evidence into account, one cannot make a definitive statement about dinosaur physiology on the basis of dinosaur bone. It may be that dinosaurs had an intermediate pattern of bone structure because their physiology was neither typically reptilian, mammalian, nor avian.

GWD-9-Q33 G-9-Q33: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would be most likely to agree that the “caution” (line 29) urged by de Ricqlès regarding claims about dinosaur physiology was 【OA
A.    unjustified by the evidence available to de Ricqlès
B.    unnecessary, given the work done by Bakker and his followers
C.    indicative of the prevailing scientific opinion at the time
D.    warranted, given certain subsequent findings of other scientists
E.    influential in the recent work of Chinsamy
----------------------------------------------------------------------
GWD-9-Q34 G-9-Q34: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OA
A.    discuss the influence on other scientists of Bakker’s argument concerning the warm-bloodedness of dinosaurs
B.    provid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the claim that dinosaurs were cold-blooded
C.    challenge the contention that dinosaur bone tissue is innately fibro-lamellar
D.    evaluate the claim that dinosaur bone tissue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warmbloodedness of dinosaurs
E.    resolve the disagreement between de Ricqlès and Bakker over the nature of dinosaur physiology
----------------------------------------------------------------------
GWD-9-Q35 G-9-Q3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discovery of growth rings in the bones of certain dinosaurs served to undermin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laims? 【OA:C】
A.    That modern reptiles are related to dinosaurs
B.    That bone growth in dinosaurs was periodic in nature
C.    That dinosaurs were warm-blooded
D.    That dinosaurs had an intermediate type of physiology
E.    That fibro-lamellar bone is the product of a rapid growth rate
----------------------------------------------------------------------
GWD-9-Q36 G-9-Q36: 【OA:E】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mentions bone growth patterns in juvenile crocodiles most likely in order to
A.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argument that reptiles are not related to dinosaurs
B.    undermine the claim that most reptiles are slow-growing
C.    offer an explanation as to why juvenile crocodiles differ from most modern reptiles
D.    suggest the juvenile crocodiles have a type of physiology intermediate between-f mammals and that of reptiles
E.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fibro-lamellar bone does not resolve the debate over dinosaur physiology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09

2.2.9.海豚辩声
海豚是如何在海洋中导航的。说海豚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根据什么能认路,来辨认同类的声音。然后第二段就解释海豚原来是靠自己发出特殊频率的声音来导航的。这种频率与海洋中其他声音的频率都不同,海豚发出声音,声音碰到不同的环境,然后反射回来,海豚就能自己导航了!在文章头2句话有一个细节题,问海里有什么复杂的环境声音来干扰海豚(except题型)。然后有一个结构题。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3

2.2.11鸟类的大小和它们的巢大小的相关问题
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动物个体的大小是影响其领地大小的关键因素。列举了一些原因,比如年轻的雌性动物可能因为体弱在竞争中被击败,只能去那些不太完美的地方安家,但是这些条件不太好的地方面积一般都比较大。后面就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其实其他因素才是影响领地大小的关键。比如湿地站动物活动范围的百分比。举了一个例子,说在灌木地占多数的地方(也就是湿地占少数),由于灌木会影响动物们的视线,因此动物间交流就不多,动物间的摩擦、不和谐就少,因此竞争就少。这些人的结论是随着湿地所占的百分比越大,个体领地就越小。
第一段先说有理论认为动物的body size 与 Home Range Size存在关系,后来有reaseacher 从一种叫M的鸟类(括号里解释说类似duck)身上发现,雌性的body size与Home Range Size之间有关系。第二段给出解释:由于younger female在和older female 进行competence的时候,往往会被older的赶到不太好的栖息地去,因而它们are allowed to have larger home range size作为一种compensation.(此处有推断题,问关于年轻的雌鸟来说,哪一项是正确的)。第三段:讲研究人员发现有趣的现象:当湿地增多时,竞争会减少,后面说了可能的解释;当一个woodxxx 增多的时候,竞争也会减弱,并解释说大概是由于阻挡了视线,使彼此看不见了。(此处有细节题)
影响母鹅大小的因素。一开始科学家以为是决定母鹅的home space,后来发现跟size没关系,提出可能跟body condition,生育能力有关系。第二段又提出跟所生活的湿地面积有关,湿地面积越大,竞争越少,home space越大。
一道main idea题:【选分析影响母鹅home space/range大小的因素】
提到鸭子很老都可以繁殖是为什么:【说明年龄可能不是range的决定因素】
为了水塘、竞争压力和range三者中两者的关系,忘了哪两者了,总之在第二段,想清楚就可以了。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3

2.2.12.两个物质如何更高效地去找食物
V1有一篇阅读似乎没看到过,是讲生物学家研究动物吃食范围的问题,举了两种动物,说A和B吧。第一段先陈述了这么一个hypothesis,然后就举例,举A,说A在向右转头吃草以后,下一次往左转的概率是往右转的二倍。这么个现象说明它有一种记忆功能,貌似是一种什么细胞造成的,又研究了这个细胞吧,其中的什么含量会变化。第二段,就开始举例说B,忘了具体讲什么了,总之还是为证明开始陈述的那个hypothesis,说动物吃食的方向选择是为扩大它们的食物范围。
V2是说有一些小的器官可以使动物更好的猎食,然后有2个科学实验,第一个实验是一个A开头的动物,第一下左转,然后第二下右转的概率是左转的2倍,是因为这个动物脑子里有个什么S,一转弯就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了,然后就加强了另一边转弯的概率。第二段是另一个实验,一个水里游的动物P, 给湖里撒食物,发现这个P一次就转36度,科学家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获取食物。
题目一个是主旨题,选claims一个conclusion,用了2个research。 另一个是第二段的作用,支持主旨。 第三个是个细节题。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4

2.3 Other Natural Science
2.3.1. CO2
1700 年以后,CO2 在大气中的的含量增加了。但是没有预计中增加的那么多。A scholar 提出那是因为很多CO2被Wood 的成长吸收了。进一步阐述这个学者的观点。讲在1890接下来的40年中。大量的tree lodging,deforestration caused large amounts of CO2 to realese to atmosphere. But since 1920, this phonemenon decreased. 原来从1920到1970年间,树木大量生长,以前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现在变成了吸收二氧化碳的sink了。第二段详细的解释了树林是如何变成sink的。trees can be resourse and sink of co2.
有一个主题题,我选得是解释paradox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5

2.3.3.物理学里的constant
P1:物理学里面有很多constant(常量吧)。说这些常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变的,但是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常量就是这些value。
P2:好像就说科学家假象,有很多公式什么的,每个星球上呢,都有不同的solution(就是解),可能正好是因为地球上的这一组解【就是那些constant】,特别适合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就存在了。所以科学家就假想,在不远的未来,可能会发现,这些公式只有only solution。
P2v2说但是有些公式能推出不同解,因为在不同的宇宙,不同的条件,这些不同解能够存在。但是地球上的怎么怎么了,最后就只能有 one possible solution.(夜幕提示,这篇想想重力就好理解了,地球上是9.8,月球上是6?大概。)
有一个消弱 问如果further refine the possible value to the equations, 就是这个公式本来很多值,最后慢慢研究确定到一个值,这个事实是不支持以下哪个陈述的? 【我选的是很多universes哪个】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7

2.3.4   tenna....什么的望远镜
还有一片是讲,太空的tenna....什么的,暂且算它为望远镜(根据上下文猜想的,可能是类似哈勃空间望远,长期观察站的东西)
讲道美国有10颗在太空服务,首先讲他工作的原理,是收集signals,每一颗在太空收集到太空的signals在这个Tenna..什么record成signals tap,然后发送到地面observation center,然后再由scientis分析,利用。他们收集(貌似释放记不清)的signal比光速都快,(这里有一个考点的),------------这个是工作原理。。
下面一段是讲,,这个tenn...什么应用的。。这个可以看地球,可以为宇宙收集很多信息,(对不起,具体的应用例子忘记了,)反正应用可以是在太空,也可以是为地球,但是说道地球上应用的时候,要注意,这里有一个考点是说,是用来观测地球几大洲板块移动观察,还是用于什么,,这清楚他具体为地球使用方面是哪里,不能混淆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8

2.3.5. ceramics的工艺发明和生产
V1某地的妇女很早就掌握ceramic pot的技术了,可是考古发现她们在农业技术引进后的很多年才开始制作ceramic pot。为什么呢?后面某人提出一个观点,被作者反驳了。作者最后自己提出了一个观点。
V2在南美(好像是),说随着农业的引进,有了剩余的食物,需要container来储存。所以在1千年前ceramic就发展了。因为但考古发现800年前container才大量使用,containers 的出现比种粮食的技术引进晚100年?考古学家提出两个原因:
1. 800年前农业发展需要container to store, more convenience, 而从事陶瓷生产的大部分都是女性。讲了女性从事陶瓷生产的原因,妇女做容器的劳动力成本是很低,妇女更有时间做container.
2. 由于粮食少,印地安妇女要提高营养水平,而放在容器里储藏和cook可以提高营养水平。由于人口密度低(有一个in order to 题),印第安人又……。考了两条suggest 和 infer 的题
V3第二篇好像是说美国西南的印第安人很早就会陶瓷的技术, 但是几百年以后才开始做pottery和container. 于是有个哥们就开始研究为啥. Y调查以后发现做pottery很适合印第安妇女的schedule, 但是作者马上否定, 说人家印第安妇女同志要照顾孩子, 收拾家里很忙di. 然后作者说其实是印第安人生活水平提高了, 要储存东西了, 所以才开始做pottery.
题目:
Q:为什么1千年前妇女就应该掌握技术?
Q about the last statement of the whole passage: why did it mention the low density of people there?
你认为作者主要讲的是什么? 【造成Ceramic技术产生,到美国西南部人民开始使用该技术作为储存食物的容器之间的时间差异,其理由为合】有两个选项开头是Reasons,其中一个即为答案。
Q:文章暗示了印第安人陶瓷技术有什么特点: 选这种技术在一开始的是有不是用来做vessel的(用vessel代替container)
Q:作者与文中Brown(好像是)提出的关于American Women比较晚才开始做container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答案不难定位)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8

2.3.6.相片
早期的photography。第一段说人们认为相片会反映美一点每一滴,包括irregularities 和(几个贬义词),"photos can't lie"。第二段说也不尽然,举了一个例说有一张很早期的巴黎街头照片,因为曝光时间长,显得在一个midmorning的繁忙街头,只有两个人register在相片了,而其他物体和行人都在motion中,所以看起来好像只有那两个人一样...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9

2.3.7.钟 Clock
第一段: scott clock,说这种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后的机械钟了,而且有两个,一个在爱丁堡,一个在某observing station.(此处无题)。这种钟就两个钟摆(pendulum), the first 在一个真空(vacuum)的容器中(此处对真空有题),另一个来管钟的指针(大概是这个意思)。第一个钟摆会适时第二个钟摆信号,来进行适度调整。这个钟就是靠这个运行的
第二段:主要讲这种钟如何准确,有一些数字。最后一句说,利用这个钟测出了日月引力对地环转速的影响(这有一题)
第三段:讲在1984年做的一个试验,将这种机械种与automatic clock做比较,结果发现(一堆数字比较)。后又说日月引对,不但能影响海潮,还能影响陆地。而这种引力会使机械种有一定的误差。
第四段:主要讲日月引力怎么样对陆地也造成影响(好像没什么题)。
考题:
1)What is truth about the first pendulum (in the first paragraph)?【和真空有关的,firmly sealed when operation】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NOT be experimented in 1984? 【一个更准确的钟】
3)What does this clock coincidentally find? 【地球转速因引力而不同(有人说这个选项有问题),因为原文说的是seasonal rotation. 但是答案里面是year one year 的rotation。所以没选这个,那个人选的是对大陆,海洋的tidal都有影响。(请大家确认)】
作者文中直接的说这个钟为什么现象提供了证据?【千万记得不是土地的tidal movement,而应该选地转速度一年里的速度不一样(seasonal对应答案的one time in the year from another)】
4)一个是问这个钟有什么发现之类的? 【indication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rotation。可以定位到第二段末尾。】
4) 主旨: 【evaluate a device】
5)和这段文章很像(指本篇原文类似物),只是gmat的文章做了很多改变,比方at the beginning, 就用了一个非常夸张的词ultimate, 这里果然就有题,inf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这个shortt clock是个什么?【ultimate的paraphrase, shortt clock是机械钟的最好的了】
6)infer, at least some machenical clocks work in the same way
网上找到的,据说仿真度较高,请大家仔细阅读

  The Shortt clock had two pendulums. The first, known as the master, swung freely in an evacuated case. Its only job was to synchronize the swing of the second pendulum, called the slave, which was housed in a neighboring cabinet. Every 30 seconds the slave sent an electrical signal to give a nudge to the master. In return, via an elaborate electromechanical link, the master ensured that the slave never got out of step.

  Shortt clocks were standard provision in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the 1920s and 1930s, and are credited with keeping time to better than 2 milliseconds a day. Many were on record as losing or gaining no more than 1 second a year – a stability of one part in 30 million. The first indication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rotation were gleaned by the use of Shortt clocks.

  In 1984 Pierre Boucheron carried out a study of a Shortt clock which had survived in the basement of the US Naval Observatory since 1932. Using the modern optical sensing equipment instead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he measured its rate against the observatory’s atomic clocks for a month. He found that it was stable to 200 microseconds a day over this period, equivalent to two to three parts in a billion. What is more, the data also reveal that the clock was sensing the distortion of the Earth due to tides from the Moon and the Sun.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19

2.3.8树的年轮神马的可以推测出当时的气候环境
P1主要是说在温带和寒带地区树的年轮很清晰,通过年轮可以测定树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气候的变迁,但是在热带地区,树的年轮几乎没有,无法使用这种方法,只有用isotope(同位素)测定法
P2主要说p一个叫p教授的和他的同事一起有一个新的发现,就是热带地区的树木的年轮也是可以测的,好像是什么X-ray测树木吸收的什么,这种方法比isotope更快速便捷,而且清晰吧
p3说这种方法还是有很多不足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吧,一个是是否所有的热带树种都能适用,还有一个是在特别干旱还有个什么气候下,树木吸收的什么会不会不一样,影响测定,所以最后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主题题就是【提出一种新方法吧】
新的方法和isotope比较?【isotope is a more established method】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20

2.3.9关于dreams的
Dream Theories
First and foremost in dream theory is Sigmund Freud. Falling into the psychological camp, Dr. Freud's theories are based on the idea of repressed longing -- the desires that we aren't able to express in a social setting. Dreams allow the unconscious mind to act out those unacceptable thoughts and desires. For this reason, his theory about dreams focuses primarily on sexual desires and symbolism. For example, any cylindrical object in a dream represents the penis, while a cave or an enclosed object with an opening represents the vagina. Therefore, to dream of a train entering a tunnel would represent sexual intercourse. According to Freud, this dream indicates a suppressed longing for sex. Freud lived during the sexually repressed Victorian era, which in some way explains his focus. Still, he did once comment that, "Sometimes, a cigar is just a cigar."
Carl Jung studied under Freud but soon decided his own ideas differed from Freud's to the extent that he needed to go in his own direction. He agre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origin of dreams, but rather than saying that dreams originated from our primal needs and repressed wishes, he felt that dreams allowed us to reflect on our waking selves and solve our problems or think through issues.
¬More recently, around 1973, researchers Allan Hobson and Robert McCarley set forth another theory that threw out the old psychoanalytical ideas. Their research on what was going in the brain during sleep gave them the idea that dreams were simply the result of random electrical brain impulses that pulled imagery from traces of experience stored in the memory. They hypothesize that these images don't form the stories that we remember as our dreams. Instead, our waking minds, in trying to make sense of the imagery, create the stories without our even realizing it -- simply because the brain wants to make sense of what it has experienced. While this theory, known as the activation-synthesis hypothesis, created a big rift in the dream research arena because of its leap away from the accepted theories, it has withstood the test of time and is still one of the more prominent dream theories.
Let's look a little deeper into what actually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we dream.
我那五段也基本上是介绍原理  然后反对  然后介绍新原理 名字跟段中的又相似的
文章逻辑很清晰 其实长的更好把握 基本上都是些细节题 建议稍微做下记录
V2 by左岸的烟火  3/12/2011
第一段:介绍神马Freud的关于梦的理论
第二段:介绍另外两个researchers Allan Hobson and Robert McCarley的理论
第三段:Freud和另两个researcher的理论都不完整。
第四段:Freud的理论虽然blahblahblah,但是在在神马方面的研究是不完整的。
第五段:另外两个researcher的调查对的地方和忽略的地方
作者: Dockers    时间: 2011-3-23 13:20

2.3.10说的是考古的
有一片是说考古方法的
首先告诉我们一种旧的考古方法叫xxx,然后利用那个organic material 可以推测出那些远古时候的人的日期等等,给考古学家帮助分析之类。可是这种方法弊端就是没有充足的organic material就测不出来了。
然后就有种新的方法叫神马Mass神马的方法可以,然后还举了2个例子。
这篇文章很长,看到我都荒了,卡在时间关键点
作者: pengyayun    时间: 2011-3-24 06:44

many thanks @@@@@@@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