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GMAT考试-10月22日换题库阅读新题时时更新(29号更新)-Social Science Division [打印本页]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6     标题: GMAT考试-10月22日换题库阅读新题时时更新(29号更新)-Social Science Division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2
1.1Business & Economics        2
1.1.1 restaurant 的service guarantee △        2
1.1.2企业竞争        4
1.1.3 CEO★        4
1.1.4  check支付方式★        6
1.1.5  government regulation与crop出口量        7
1.1.6营销策略        8
1.1.7 雇佣人数        8
1.1.8 Gray Market△        9
1.1.9 大企业与创新        11
1.1.11 客服与顾客投诉        12
1.1.12 公司筹资        12
1.2Analysis & Research        12
1.2.1新理论        12
1.2.2关于项目投资的实验(原1.2.1 --V2)        13
1.2.3 狩猎与游戏关系        13
1.3Human (Woman) Revolution & Historical stuff        13
1.3.1关于“公谊会教徒Quakers”中的女性的教育 ★        13
1.3.2  黑人奴隶自由        14
1.4Art & Culture        14
1.4.1广告 △        14
1.4.2部落与现代手段        18
1.4.3美国立法        18
1.4.4 加拿大铁路 △        18
1.4.5尾气处理△        20
1.4.6 广告2   model△        22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6

1.1Business & Economics
1.1.1 restaurant 的service guarantee △
V1  【by: lamandel】
第一段:提出service guarantee 这个东西带来的影响是mixed的,对于一个比较高级的餐厅来说,有service guarantee是有帮助的,因为去这种餐厅是一种financial commitment,有service guarantee 是符合对这这种高级餐厅的期望的。但是对于一个a开头的一个形容的餐厅,我猜是那种评价的,大排档一样的餐厅,service guarantee 往往会产生nagative effect, 因为人们本来就没有期望从这样的餐厅里头得到多好的服务,有了service guarantee让人们觉得餐厅是不是觉得对于自己的服务的不自信还是什么的,然后这样的情况是对于一般餐厅来说的,但是对于那种需要skill的行业,比如说修理啊什么的行业,人们还是期望要有service guarantee的。
第二段:说对于restaurant 来说,这样的guarantee可能带来的东西对于staff方面比在customer方面多,然后说一来staff可以用这个东西比对标准来工作,二来可以⋯⋯忘了(不重要)

问题: 文章的idea :我选的是介绍service guarantee的disadvantage 和advantages,大家再看看,今天我的答案没有参考性。
后面还有两个问题,一个好像是问人们对service guarantee 的看法,有一个比较靠谱的选项是他们对服务质量有要求的时候,sg就会有用之类的。另外个想不出来了!!

V2  【by: tracytx121】

想起来第一篇了!刚看了阅读的整理想起来了 就是内个resturant的问题 一屏不到 没生词且好懂..
补一个题目吧 就是有一道题问service guarantee对内些不是特别高级的餐馆有什么影响
答案是:customer会觉得餐厅对自己的服务质量缺乏信心 比较确定 可以在原文定位..

V3  【by: calvin1983】

讲质量保证,作者分别举例说明了质保在餐厅业的作用,一方面对高端餐厅而言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对中低而言则可能让消费者怀疑餐馆存在质量问题。接着介绍质保对某些行业只会显出积极的效果。下一段有点模糊了,讲到了餐馆员工的服务质量,比较简单

V4  【by: lTopway  750】
简单,寂静上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旨,一个是说service guarentee什么时候能起到作用,还有一个service guarentee对中低端餐厅的影响

V5  【by: 知盛卿 700】
将service gurantee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一题主旨,一题是考其他产业和餐馆的区别(还有2个问忘了啊,我该死,刚才在车上还记得的)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7

考古  by: ryangu619
V1
在服务业中guarantee的作用,8月jj29 (以下转录自04年8月SC & RC机经滚动总结:
还有一篇是management的,很简单,好像是第四篇:讲服务承诺的事情。

第一段:先讲服务承诺对不同档次的餐馆的的影响。对于档次高的餐馆就管用,对于档次低的餐馆就会有负面的影响。原因是客户对这些餐馆本来就有印象,对其服务水平有概念,档次低的餐馆,这么一承诺反而引起客人的怀疑。但是,这种情况只是出现在类似餐饮业这种行业中,像软件业这样,客户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去了解产品和服务,客户就会很需要这种承诺。(这段有考点问你软件业和餐饮业的区别,好像还有考点问低档次餐馆和高档次餐馆的区别。我有印象,大家注意别选那个肤浅的选项,说什么一个使用承诺管用,一个不管用;个人意见,选引起区别的原因,不要选区别本身。)

第二段:对于餐饮业来说,服务承诺的重要性不是在对客户的吸引,而是:一、让员工知道什么样的服务是企业成功所需要的;二、给一些传统上认为unskill的劳动成为skill的(这个我忘了,好像当时也没看清,呵呵。第二段整体是考点,问你服务承诺的作用)。应该有主旨题,反正不难,我给忘了。

V2
是说service guarantee. 首段说这种服务保证对高档次的餐厅而言会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对低档的饭店来说,会起到副作用,因为顾客会怀疑服务质量。但是,对某些high skilled行业,如electricity等,这种保证却十分有效。因为顾客会认为它代表了高质量。二段说某人的某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三个细节题,都不难。)(x3次)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7

1.1.2企业竞争
V1  【by: tiancai8888】
将一个大家通俗的理论说,这个通俗的理论说的是如果几个同行企业地点在附近,那么这几个企业就会因为竞争而利润下降云云,总之没好处。但是最近理论却发现实际上,企业设的近反而能gain profit。后面几段都是讲data和证据之类的。

V2  【by: nickshengmat】

还有一篇很长说business在一起好。因为有technology, 人们比较会去那里,还有sevice之类的,还说这些business在rural比较少,因为人们比较方便, 还有说hotel,有些小的hotel 比chain hotel更能得到好处。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8

1.1.3 CEO★
V1  【by: sky7115】

第一篇想起来了,是说公司board对于CEO的态度,说政府的方法premature(不认识,就知道mature)(有考点),board要自己做好(有考点)。然后分析了一下为啥board在这事儿上不行,因为他们content CEO工资和同类公司的比较。最后提了一个解决方案,说注重long-term和short-term的啥啥(好像是stock)(当时我还联想了产业组织理论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激励措施,原谅我做题爱走神)。

V2  【by: leaderkun】
GWD的原题  但是今天考试时印象中好像将顺序变了 但是答案内容没有变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8

原文搜索:chinamerica,(已确认)
GWD 26-Q14 to Q16
Although recent censure of corporate boards of directors as “passive” and “supine” may be excessive, those who criticize board performance have plenty of substantive ammunition. Too many corporate boards fail in their two cru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overseeing long-term company strategy and of selecting, evaluating, and determining appropriate compensation of top management. At times, despite disappointing corporate performance, compensation of chief executive officers reaches indefensibly high levels, nevertheless, suggestion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legislate board reform are premature. There are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boards themselves to improve corporate performance.
   Most corporate boards’ compensation committees focus primarily on peer-group comparisons. They are content if the pay of top executives approximates that of the executives of competing firms with comparable short-term earnings or even that of executives of competing firms of comparable size. However, mimicking the compensation policy of competitors for the sake of parity means neglecting the value of compensation as a means of stressing long-term performance. By tacitly detaching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olicy from long-term performance, committees harm their companies and the economy as a whole. The committees must develop incentive compensation policies to emphasize long-term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a board’s compensation committee can, by carefully proportioning straight salary and suc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incentives as stock options, encourage top management to pursue a responsible strategy.

------------------------------------------------------------------
Q1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majority of compensation committees put the greatest emphasis 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hen determining compensation for their executives?
A.    Long-term corporate performance
B.    The threat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C.    Salaries paid to executives of comparable corporations
D.    The probable effect the determination will have on competitors
E.    The probable effect the economic climate will have on the company
--------------------------------------------------------------------
Q15
The passage sugges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government legislation requiring that corporate boards undergo reform?
A.    Such legislation is likely to discourage candidates from joining corporate boards.
B.    Such legislation is likely to lead to reduced competition among companies.
C.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companies would be affected by such legislation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would the economy as a whole.
D.    Such legislation would duplicate initiatives already being made by corporate boards to improve their own performance.
E.    Corporate boards themselves could act to make such legislation unnecessary.
--------------------------------------------------------------------
Q1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
A.    A problem is acknowledged, the causes are explored, and a solution is offered.
B.    A question is raised, opposing points of view are evaluated, and several alternative answers are discussed.
C.    A means of dealing with a problem is proposed,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a solution was reached is explained.
D.    A plan of action is advanced, and the probable outcomes of that plan are discussed.
E.    Two competing theories are described and then reconciled.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8

1.1.4  check支付方式★
V1  【by: tracytx121】

还有一个貌似也是现象解释 一屏半好像 就是说check的使用率很高,虽然它的什么social cost大, 在其他的什么支付方式都被更普遍使用的时候,check的使用率还是居高不下。后面就是解释..有一个什么conventional explanation说balabalabala..另一段好像是另外一个解释.

V2  【by: 伍月 690】
第三篇是说check为什么还是那么popular的,提到了一个关于float的东西。

V3  【by: tent1985】

第一段是说,现在电子化的支付方式很多,但是paper check 还是很受欢迎,占80%什么的
第二段,讲paper check多说明市场不健康,似乎稍微讲了点原因
第三段,重点说这个paper check的弊端吧,writer怎么样怎么样,可是拿利息,不用承担什么什么风险
第四点,驳斥了上面的理论,说现在对一些大的check,第三段里讲的吃亏的那一方也是rational的,会争取利益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9

原文搜索:  chinamerica  
狗主人:(kking   v37)是这个原文没错,前三段一样,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后面还有,应该是讲质疑第三段传统观点的.

Despite the growing availability and acceptance of electronic payment instruments—such as credit cards, debit cards, and automated clearinghouse (ACH) payments—by far the most popular noncash payment instrument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aper check. In 1995, approximately 80 percent of all noncash transactions were made by check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forthcoming). Furthermore, although use of electronic instruments has grown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check use has grown as well: between 1987 and 1993, the average annual number of payments per capita increased by 26 payments for electronic instruments, but by 31 payments for checks (Humphrey, Pulley, and Vesala, forthcoming). Clearly,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are not rapidly shifting away from checks to electronic instruments.

The popularity of checks persists even though checks cost society more to produce and process than do electronic instruments. According to standard economic theory, that may be a sign that the market for payment instruments is not working properly. In general, in an efficient market, when competing goods are available and one costs societymore, the prices of the goods will reflect the relative costs of the resources used to produce them, and the cheaper good will be substituted for the more expensive. In this way, society uses its resources to produce only the particular goods it wants in the particular amounts it wants. In other words, resources are used efficiently. When use does not shift to the cheaper good, either the goods are not close substitutes or the market has failed, and there is a potential role for a public authority to attempt to correct the failure.

Market failure is a commonly accepted view of what’s happened in the market for payment instruments. According to this view, the users of checks are the check writers. And for those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the private cost, or price, of using checks has been distorted by the value of check float, or the time between the writing and clearing of a check. During that time, of course, the funds can earn interest for the check writer rather than for the check receiver. The size of this benefit is thought to have reduced the price of check use below the cost to society of producing and processing checks. Since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don’t face that higher social cost, they continue to use checks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other means of payment that are less costly to society. In short, checks are overused.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49

1.1.5  government regulation与crop出口量
V1  【by: nickshengmat】

还有一篇说government regulation使crop出口量减少了,但那些没有regulation的国家就没有影响。但受regulation影响的crop的比例只占1%,所以影响并不大。

V2  【by: 米米喵】

第一段讲说business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公众的利益去影响政府对于regulation的决策??制定??反正就是这个意思,第二段就讲了一个特例,说一个神马train神马东东的不知道干嘛……郁闷,看的似懂非懂的。有一个问题问削弱第一段的论点的。

V3  【by: m2msisi】(不同的狗狗版本有待补充)

有篇是类似寂静1.1.5government regulation与crop出口量,但是不全是,反正几个转折后中心意思是A影响不了B

V4  【by: zmy19880908】
有关农业的和export 什么的,举例记得有说到tomato,XX XX,又问道举这个例子有什么作用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0

1.1.6营销策略
V1  【by: chenrunyu】

讲营销策略的貌似,什么降价不降价,影响消费者的购买       

V2  【by: zoezyt】

一篇是讲降价promotion什么的,manufacturer低价卖给零售商,然后讲了讲consumer的反应什么的。额,其实这篇不难,因为没什么很难的词,也容易理解,但是脑子混混的,真的搞不清楚了。

V3  【by: angela236】

讲manufacture和retail sellors 对产品打折的的影响啥的。
第一段讲,M会有季度性的对产品进行各种打折,但是到了R这里,他们就不会把打折之后的优惠转到消费者身上什么的。而且每个M都进行折价,最后顾客就对这些打折没兴趣了。
第二段讲,M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将自己要打折的信息,传达给顾客。
问题:作者认为顾客对这些打折信息的了解情况是什么。有个答案是什么不知道M什么时候打折,还有顾客认为R是没有权利影响商品打不打折。呀。。其他的都忘了= =

V4  【by: lotus1221】

阅读碰到一篇讲marketing的,第一段说什么研究purchase 比comsumer consumption重要,比如捆绑销售“buy one get one free”,如果消费者买了之后consumption quantity不增加,销售就会下降。
第2段讲了XXconvenience,比如说包装如果很方便拆开或者使用起来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大家就更加愿意购买。最后又说了但是不方便的包装有时候也会增加consumption,比如一大袋食物做一次很麻烦,消费者就会一次做很多省事。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0

1.1.7 雇佣人数
V1  【by: VZCXD】

1980年左右雇佣人数下降,我们很好理解因为二战,而令人奇怪的是1993年雇用人数也下降了为什么呢?因为新科技和XX的使用
第二段 介绍这种使用是不会引起迅速的雇用人数在这个行业的下降(好像因为工人去了那些小公司(有题))
3 有了一个V开头的什么灾难,在2008年爆发,可是有些人注重做了防护工作,而有些人却没有
第二段分析这些没有的人的想法他们似乎不重视警告,或者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认为警告做得不好他们不知道(好像只有三个)
第三段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题)

V2  【by: JustinGuo】

一个说的是a wave of layoff in1993和二站后的layoff有什么不同,第一段给了个解释 说神马是由高科技引起的,导致工人效率的提高,所以layoff,第一段尾反驳了(有题),说科技是慢慢影响的,三十年什么的。第二段就提出了新理论,说由于为了labor cost 才是原因,说什么part time 的人,工资低,福利不好,还有就是layoff全职的人。最后又提到了二战德勤layoff后面忘了。

V3  【by: fshxwwkaren】

还一个是说 工人下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很正常的,可是在1933年不正常.然后就研究为毛..继续说是因为工人人均产量高,又说是机械神马原因导致的的,否定了...然后第二段说神马的忘记了...一段说公司都雇佣临时工啊part time啊,然后就辞退了很多工人,成本就下降赚钱就更多了...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0

1.1.8 Gray Market△
V1  【by: mystarbucks  700】

P1:  提出了gray market的定义,说游离与产品的分销渠道之外的一种市场。通常会通过另外渠道从制造厂商那里获取商品,然后以极低的价格销售。无论是制造商还是零售商都觉得gray market是一种伤害。制造上认为会搅乱分销渠道,零售商认为会影响商品的价格水平并降低零售商利润;

P2:  话锋一转,gray market在特定的条件下是有益处的。两种情况:1) 绝大多数商品的顾客是价格非敏感; 2) XXXXXX.

P3: 解释了原因。 gray market将价格敏感性的顾客全部吸引,从而使得零售商可以专心的服务于那些价格非敏感客户,提高服务水平等等。对于制造商,则可以如何如何;

问题1:  主旨题,选explain在特定条件下的用途;
问题2:  如果gray market不存在,零售商如何处理可以达到gray market的效果, 我选可以开两个chain store, 一个关注于价格敏感客户,一个专注服务质量;
问题3:  忘记了

V2  【by: lTopway  750】

第三篇:讲销售中的grey area (好像是这么说的)
这是我碰到的第一篇,只有两段话,3道题,挺简单。
主题是销售中grey area不会影响到retail和manufacturer的利益。
原因是:虽然灰色区销售的商品可能价格低,但是正规渠道的销售和灰色区销售吸引的人群不一样,有些人看重价格因素,就会去灰色区购买,而有些人习惯在超市购买,自然也会继续自己的习惯。
其中有个问题:如果没有灰色区,那现在的retail会采取什么销售策略?我选的是区别定价,制定不同的销售链

V3  【by: fishwood  730】原“1.1.10黑市交易”现和为一起

黑市交易。这篇很简单,以至于我基本记得说了些啥。
第一段:公司往往害怕黑市,怕它的低价损害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公司的利润和声誉。
第二段:转折,说黑市其实可以使公司获利,只要公司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顾客的区分度很大,还有一个是有庞大的对价格insensitive的顾客群。(两个条件没啥考题)接着解释,说黑市可以吸引对价格敏感的顾客,这样公司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针对不敏感顾客的群体上,他们往往更重视服务质量。因此公司提高服务品质甚至适当提高价格。
第三段:就说公司具体如何针对价格不敏感顾客群来进行决策。通过这部分创造的收益来弥补黑市交易造成的损失。
文章短,题目不难,有一个印象深刻,说针对不满足两个条件的公司,哪一项措施可以达到黑市交易存在时给公司带来的益处:有两个靠谱选项,一个是开两家针对两种对象的店;一个是develop 2 different advertising campaign。 我选的第一个。  其他的题比较简单。

V4  【by: waiter327】(原1.1.6 –V3 可能名词表达不同但是逻辑思想和文章意思一致,转贴在此处,大家也可根据自己的分析自行定夺)

还有一个讲销售策略,对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影响,说零售商可以卖产品给更在乎质量而不是价格的顾客,这样零售商不用降价,慢慢的零售商可以提价,虽然损失一部分顾客,但是带来的利润更高,也可以改善其售后服务,吸引更多看重服务质量的顾客,说这样生产商也不用老想着压低成本,三段,不长,有主旨题,假设题,推理题,抱歉记不起来内容了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1

考古:ryangu619 (已确认)

灰色经济也是有好处可以被利用的

P1.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usually consider gray marketing detrimental to their margin and profit, since gray markets snatch market share by offering lower prices.

P2 Under certain market conditions, gray marketing can benefit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The favorable market condition is met when the customer base is distinctively segmented- i.e. the presence of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both price sensitive and price insensitive customers.

P3. In the presence of market segmentation,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can increase profits by charging higher prices to price insensitive customer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ervice. This measure will most likely offset the loss of revenue from price sensitive customers.  

详细阐明为什么beneficial。谈到利于manufacture怎样,因此利于了retailers,再因此利于整个grey market.

考题:
1,问题里有一个是问根据这个研究, 对那些符合这些条件的市场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 我选了A, 分两种经销渠道, 一种是便宜实惠的吸引那些价格敏感的人, 另一种走高端路线吸引那些人傻钱多的.
2,What i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article? To explain how gray marketing can benefit the profit and margin of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3,第2.3段的关系: 我选:E.第二段提出了GRAY MARKET 对商家有利的CONDITION.第3段解释怎样对商家有利
4,有个是逻辑的题目,问哪个可以削弱retailer revenue increase的结果。。
我选了个(1)越来越多顾客都变的price sensitive, and the trend will continue的选项。
       (2)authorized retailer will stage a price war, because of the appearance of gray market。。。,and then the profit margin 就会下降了,
       (3)讲为了提高服务,或增加广告投入因而增加了成本,导致PROFIT下降。
5,在Grey market中retailers可以怎样?关注他们该关注的客户群体,放弃Margin那部分客户群体。
6,细节题,grey marketing 起作用时应该是什么样一种情况? 定位于第二段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1

1.1.9 大企业与创新
V1  【by: 伍月 690】

第四篇是第一段说了说以前人么觉得大企业喜欢创新,举了好多优势,立即被否定了,说企业越大越懒惰。第二段就说又来了个人觉得企业规模不是影响创新的关键,然后说了一点,出题了。

V2  【by: bonbon糖  680】

有人说大公司可以更好的开发新产品,因为大公司钱多,分散风险的能力更强等等。然后有人说小公司能开发新产品,因为大公司更官僚等等。又有人说中型公司更愿意开发新产品,因为中型公司避免的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缺点。
第二段作者说不能把开发新产品和公司规模联系在一起,其实公司能不能开发新产品是依赖于……忘记了。然后用这个理论说大公司开发了新产品就会威胁到他们原有的产品等等。题目不难,仔细看看都能做出来

V3  【by: zy02423】

关于business规模的,某人说business越大越好,应为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有钱研究,有人不同意,说小点的企业好,反应灵活大企业有官僚主义,又有人说中等的企业好,又有钱研究,反应又快。
第二段又跳出一个人说都不对,他们只注重size没考虑radical什么的。
这篇好像有2个主观题,但是细节记不清了。

V4  【by: Ckybe  verbal 40】

科技创新与公司大小的论证: 转折性的论述常识的错误:科技创新呢并不是被托斯拉所独占的,规模较小的公司也有一腿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1

1.1.11 客服与顾客投诉
V1  【by: becksbecks】

是讲客服部门和顾问投诉的关系的 两段不是很难 也不长
开始说顾客的投诉complaints会对客服部门的人员产生消极影响,反而降低他们对客人(或者公司,我忘了)的commitment。说客服部门的人像”三明治”(原文这里好像也打引号),夹在管理层和客人中间。这里被考到的,大家真的碰到的话关注一下。
然后第二段讲了这种消极影响会decrease如果一个人的affectivity(心理学术语,原文用括号解释了意思)是正的,and 会increase如果一个人的affectivity是负的。(我知道这个不是中文,但是为了接近原文的样子,就这样写了,大家应该能看懂,顺便复习下愈发的并列结构)。但是第二种情况没有被research support。(这里被考到)接着说因为如果affectivity是负的,就会believe what you believe。然后又说一般顾客的抱怨对客服的影响是nutralized (具体推理忘了)。 记得有道问题是问一个occasionally投诉的顾客,对客服的影响。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2

1.1.12 公司筹资
V1  【by: sc泡泡】

还有一遍是说公司会把invoice 卖给专门收集什么的公司叫factor, 然后说刚成立的公司经常用这种方法筹集钱,因为他们在银行借不到。
第三段就说这种方法对有些公司不适合,那些卖很多small invoice 就不适合。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2

1.2Analysis & Research
1.2.1新理论
V1  【by: tiancai8888】
具体记不清了,就讲;两个人搞出一个某个新理论,然后这个理论还有写不足。然后这俩人就分别对这个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3

1.2.2关于项目投资的实验(原1.2.1 --V2)
V2  【by: dule】

一个人构建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一个管理者在一个失败项目上再投资的钱,比起在一个在成功项目的钱要多。第二段一个叫armstrong的人构建了另外一个实验,加入了什么条件又替换了广告什么的,然后得出结论:第一个人的观点是错的。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4

1.2.3 狩猎与游戏关系
V1  【by: athena106】

悲催的我第一篇完全没有看懂在写什么,(都是我不认识的单词。。)好像是一个狩猎和游戏的关系?该开始说了一个理论,然后就开始for instance,整篇都在for instance,还用了一个H开头的人群作为例子在说明第一句的理论。。
题里面又一到是考的最后一段里面加括号里面的那句话的作用。
然后这悲催的第一篇就过去了。。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5

1.3Human (Woman) Revolution & Historical stuff
1.3.1关于“公谊会教徒Quakers”中的女性的教育 ★
V1  【by: jessiecg】
是GWD15里面的一篇,但题目不一样。。。。

In her account of unmarried women’s experiences in colonial Philadelphia
, Wulf argues that educated young women, particularly Quakers, engaged in resistance to patriarchal marriage by exchanging poetry critical of marriage, copying verse into their commonplace books.Wulf suggests that this critique circulated beyond the daughters of the Quaker elite and middle class, whose commonplace books she mines, proposing that Quaker schools brought it to many poor female students of diverse backgrounds.


Here Wulf probably overstates Quaker schools’ impact.At least three years’ study would be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literacy competence necessary to grapple with the material she analyzes. In 1765, the year Wulf uses to demonstrate the diversity of Philadelphia’s Quaker schools, 128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se schools.Refining Wulf’s numbers by the information she provides on religious affiliation, gender, and length of study, it appears that only about 17 poor non-Quaker girls were educated in Philadelphia
’s Quaker schools for three years or longer.While Wulf is correct that a critique of patriarchal marriage circulated broadly, Quaker schools probably cannot be credited with instilling these ideas in the lower classes.Popular literary satires on marriage had already landed on fertile ground in a multiethnic population that embodied a wide range of marital beliefs and practices.These ethnic- and class-based traditions themselves challenged the legitimacy of patriarchal marriage.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5

1.3.2  黑人奴隶自由
V1  【by: ruoruoiris】

一屏半。。。有点小长,但很好读。。。讲美国南北战争前黑人奴隶获取自由的。第一段简单介绍了一下,一些企业主和奴隶主对黑人的管制不是很紧之后,一些黑人奴隶就把自己平时赚到或者节省下来的food,产品之类拿到local market上去卖,然后赚到足够的钱来赎取自己的自由。
第二段说一些获得自由的黑人开始帮助那些还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黑人奴隶,举了个例子,成立了个啥组织,专门帮助黑人获取自由。(有题)有自由的黑人就通过几种方式帮助其他黑人:直接的经济资助、hiring their time、给travel in and out of cities的黑人提供shelter,还有一个方式。。。(sorry,我忘了。。。)(有题)。
考的基本是细节题:
1、那个组织成立为了说明啥?
2、获得自由的黑人帮助黑人奴隶除了以下的哪个方式:(except)
选项就是上面的,雇佣他们;经济上的资助;提供房子;在当地市场上买卖他们的产品;还有一个忘了,都是原文最后一句对应的,我选了在当地市场买卖他们的产品,能是文章中间提到的。
3、 主题:就是为了说明南北战争前获得自由的黑人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其他奴隶。

V2  【by: cicijinlan  700】

有一篇是黑人奴隶的那个,文章的大体意思和JJ里面一样,不过有一个purpose的题目,我觉得是修正一个关于黑人奴隶的观点~~到时候大家还要仔细再看看题目啊。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6

1.4Art & Culture
1.4.1广告 △
V1  【by:arieslee0410】

只记得大概内容是,在广告内对比自己产品和对手产品是否会使广告效果更好,说两个人W&F貌似,证明了有对比的广告效果更好。但是有研究显示有对比的广告只能影响一些方面(具体是啥我忘了……)然后后面做了一大堆研究……有很多很多的comparative, non-comparative,relative, not relative,看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到底问了什么

V2  【by: 花子落落】

另外一篇阅读讲广告,就是一项研究显示把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有作比较的广告更有效。但后来又有finding表示其实效果不明显。作者认为those null findings(对这个null单词印象深刻,当时脑海浮现出作者一副鄙夷滴表情)用的方法不对还是什么的。不太记得了,本人当时有点小混乱。好像一个是relative方法,一个不是relative的方法。

V3  【by: calvin1983】

讲的广告,评价了和竞争对手产品比较的广告的好出和不必要处,比方如果顾客不知道产品差别,这种广告方式不错,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必要的,接下来的一段谈到了relative measure和nonrelative的区别和各自适用的情况。

V4  【by: xiaogutou28】

还有一个说广告的comparison形式,2段,第一段刚开头说有2个学者认为comparison形式的广告persuasive。可是后面提出了一些studies反对这个hypothesis。第二段前面继续说not persuasive。后面说比较原因是因为early studies是nonrelative measure的,之后的一些relative measure证明确实comparison形式的广告比较persuasive。那个relative和nonrelative的定义好像是说有没有specific point evaluation还是啥的。。不记得了。
第一题是问开头那2个学者最同意下面哪个。
第二题好像是主旨题吧。第三题问最后面那个relative和nonrelative的神马的。。

V5  【by: lion1096】

第一篇是广告效率的一篇
第一段讲有两种观点,传统的说广告的效果要看花费与促成消费的数字的比值来计算,但是另外一种表示广告只有竞争的才有
第二段讲竞争性广告的测量手段不对,可能么效,这种竞争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种神马SEQUENCE,这种次序就是衡量标准。有效率,因为没有针对具体的可能消费人群,还有个什么原因不过不考忽视。然后举了个神马E开头的广告案例讲了下,说明要针对目标客户(有题,问这个E的作用)。最后说其实传统的广告策略才更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这种神马次序(有题,考)等等等等。。。。然后就忘了,不过貌似不考,也貌似有考题。。。。

V6  【by: athena106】

最后一篇是广告就是那个comparative, non-comparative,relative, not relative.前面很清晰,后面一旦有了relative和non-relative。我就彻底昏了。结果三道题两道考的是这个relative,大家看relative的时候把细一点。。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7

考古by: ryangu619(已确认)

广告策略[附考古+背景资料]
V1  by anna0813(700+)

广告的,比较了两种类型的广告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s and un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s,传统观点认为通过比较自家产品与别人产品的差异更有利于说服消费者去购买,而最新研究发现两种类型的广告功能差不多,然后做出了解释(这里没考题) 还说了无法说明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s 的作用可能是因为传统的衡量广告persuasiveNess的方法是unrelative的,应该多用现代relative的方法 (这里有考题)

考古[尚未确认]
V1
第一段,文章首先提出某些人认为,competitive类的广告(即在广告诉求中说我的产品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怎么怎么好)比noncompetitive类的广告更好。但后来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广告在某些方面的确有优势,但另一些研究又表明第一类广告在说服力度上并不比第二类强。作者貌似是反对第二个研究结论的。他说这个研究很null,因为它研究的两组广告,本身都是说服力不强的。作者举了例子(我实在记不清楚了,为避免误导大家就不写了,大家看这里的时候注意一下,因为有考题)。此外,用什么标准衡量说服力,也是这个研究的薄弱之处,因为它并没有引入相关性因素relative factor来较好的衡量广告的说服力度。

第二段,作者认为评价哪一种广告好,首先要解决relative factor的问题。balabala,记不清楚了。不过第二段很短,大家知道第二段作者的主要观点就好了。

补充一下 : 文章共两段(短),考了3题, 文章架构一开始说competitive比较有说服力, 接着转折说有一些研究推翻了, 但到了第二段作者指出后者研究上的缺点, 所以作者还是支持原来competitive较好,请注意作者的态度, 会考.

V2
第一段:人们对广告的反应与广告表达的方式有关。例如,说一种牛肉有75%的瘦肉的效果要比说它只有25%肥肉的反响要好。而反之,在某些补品广告中,强调如果不补就会有多么不好的广告效果要胜于那些只说吃了这些补品有什么好处的广告。

第二段:研究表明,究竟正面广告效果好还是负面广告效果好取决于人们对广告中涉及的健康问题的关心程度如何:关心度高的,则负面广告效果好;关心度低的,则正面广告效果好。但是上述研究结果仅仅是根据这些与健康有关的广告效果得出的,并不一定能够推而广之。有一个infer,如果这个牛肉的广告,用第二段说的强调健康的方法做,受众的involvement会高还是低。

V3
过去学者研究指出与竞争者产品比较的广告(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比没有与竞争者产品比较的广告更有说服力。 但有些研究指出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相较于未比较的广告效果是reduce,因为比较的讯息是消费者认为不重要的或是该比较的讯息是消费者虽认为重要却是消费者已知的,然而,该研究的两种广告性质上是相同的,且用来衡量的measure是根据非comparative measure,无法有效反映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优于非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因此,应使用comparative measure来衡量两种广告的相对优劣

V4
广告,COMPRARATIVE (应该是这么拼吧)对比 NON-COMPRARATIVE advertisement,看那种更PERSUASIVE. 一些人认为COMPRARATIVE 有效,不过更多的人认为这2种广告其实没差别. 作者分析说觉得2种广告没效果差别是因为分析效果的方法有问题. 如果单一看某个产品,那是没差别,如果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比,那COMPRARATIVE 就显的有效了.

V5
第一段说有广告策略是把自己的产品和几个竞争者的产品先后拿出来做比较。然后解释了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第二段说有帮家伙就分析了对于这种策略,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给出了几个原因。有个是说消费者没有办法区分广告中那个品牌产品在理论上比别的产品好是否在实际上比别的商品好。然后进一步说即使给消费者提供了相应的指导,他们还是不会区分。总的意思大概是说消费者会被这种广告策略打动。由于生词很多,所以第一遍没看明白讲什么,第一题主旨题赶时间选了一个,做第二题时看明白了,发现第一题选错了..........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7

V6
第一段, 说有一种广告类型,表现形式是通过和竞争者的产品相比较的方式来推广产品. 甲学者的观点是:这种广告通常更有效.

第二段: 然而, 尽管有些experiment证实了甲学者的观点, 另一些试验却发现这种广告的效果不比普通广告更好. 先让步说,有可能的确是这种广告也不过如此, 不比普通广告明显的好(有题目,问这句话的作用).However, 对这个试验结果的解释: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此类广告是要突出产品与竞争产品的差异,而如果看广告的人早已经知道了这个差异,那么这种广告对消费者的观点的影响就不大了.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measure的方法有问题, blabla...讲了一堆measure的方法问题,没什么考点.题目:主旨题问作者观点

V7
纲要: 全文只有一段, 45行左右. 脉络清晰, 朗朗上口.
A. K 提出一个观点说同其他竞争者比较的广告比较能达到效果, 陈述原因.
B. 有一个研究发现与k的观点不符. 根据实验提不提及竞争者这两种广告的差别几乎没有.
C. 作者开始批判这个研究而肯定k的观点. 指出实验之所以有这样的null的结果是因为他们所取的sample不对. Nonrelative 和relative的数据对postcommunication的作用不一样. 而上述研究因为只取了与结果一致的数据而早成了研究结果的局限性. 新的研究肯定了k的观点.
问题:
1. 主题: 对一个研究的品评
2. Nonrelative 和 relative 对 postcommunication 作用的区别: Specifically point out the reference
3. 为何研究的结果不对: 采样不完全

V8
首先提出一个观点: those ads which emphas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competitive products are more sufficient than those which do not. 但是后来提出反对,原因有两点:1. the diffrence the ads presents are not recognized by the consumers. Even these differences are recognized by the consumers, the consumers already know these. 2. 对比实验有问题。 原先的实验是unrelative experiment.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ads which show the difference and the ads which do not are equivalent. 但是更有效的实验应该是relative experiment. In this experiment, the consumer at first will show some preference of some products.

背景资料:
我提供一个链接,据前人反馈,考试的文章是下文的缩略版,大家可以读一下
http://www.jstor.org/pss/1250590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7

1.4.2部落与现代手段
V1  【by: luoiszhong】
好像是关于以前某个部落的猎人接受现代的手段神马之类的?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8

1.4.3美国立法
V1  【by: thfa81  720】

有一篇关于美国立法的。有学者反驳以前的观点,说大部分立法都是对business有利,而不是服务大众。然后提出反对这个K学者的观点,说其实business也不是每次都能要到自己想要的,经常不同公司,industry之间也有不一样的观点,有的收益,有的没有,有的一半一半。给了一个关于铁路的例子。抱歉,实在记不清了。

V2  【by: marvelmushui  V35】

第三个 就是关于美国立法 本来以为是服务于大众 但是有两个学家(名字记不清楚了) 证明实际上是为大公司服务
第二段反驳这个, 说了公司之间也不一定达成协议, 毕竟有利益之争 然后最后举一个railroads 的例子 一个Act在1905年的时候想通过 很多公司反对 最后不同的公司之间的对于这个Act的执行情况都不一定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3:59

1.4.4 加拿大铁路 △
V1  【by: tracytx121】

有一个现象解释篇 一屏半吧..就是说加拿大的铁路修完了之后木有预想的效果呀 本来是想把人弄到西边儿类似什么西部开发么的..结果发现大家都不去..
后面就是原因啦 和farmer有关的 想不起来了..不误导大家了..至少能做一个主旨题..

V2  【by: 13873194104】

最后一篇阅读 加拿大铁路的
两段

第一段说1900年前铁路没有获得预想的效果

第二段说明了这个原因  

题目有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还有一题为什么之前没有获得好的效果  选土地贫瘠什么的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4:00

考古:小妖爱哲哲、yolandanannan(已确认)

V1加拿大19世纪铁路
第一段说19世纪初加拿大修了一条贯通东西的铁路。本来政府期望通过这条铁路来增加收入,但是很少人使用这条铁路。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加拿大才出现大量的人来使用这条铁路。
第二段就解释了其中使用delay的原因,大概是说首先因为天气和干旱的原因,农场主只能在每年的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种植粮食,所以全国有很少的土地可以适合更重,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他们就能够开阔以前不能开阔的土地。适合耕种的土地扩张了,工人的工作机会也多了,所以有很多人就从西部开始向东扩张,那么铁路的使用就增多了。

V2
第一段:加拿大修了个新铁路,本来大家都觉得新铁路可以吸引多点settlement,但是知道很久以后才吸引到了新住户,这是为啥呢
第二段:解释原因,讲了很多关于FARMER的东西(我都以为两段脱节了),说那里的农民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应付干旱的天气还是啥的,农业水平低,后来科技发展了,那里的农民产量高了,农业变得attractive(注意这个词很重要). 可能是这个原因才吸引到了settlement,这里我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理解对了。
问题有主旨题(提出现象解释原因);那里的铁路一开始没吸引到人来住是为啥?;

V3 (780)
还有篇rc是加拿大东西贯穿的铁路1885年修好了但到1900年才开始大量用,第2段有人给解释是1900年去西部搞农业才比较有利可图,有题问第二段作用,就是解释说明第一段的现象啦,还有题问主要内容,就是解释1985到1900为什么没人用,还有问具体为什么1900有人用(还是为什么1885没人用,记不清楚,不过区别不大),选在西部搞农业是否有利可图那个

V4
第一段:加拿大在1900年建设了一条东西铁路,预计它的performance会很好,但是奇怪的是在后面大约有10年的时间,它并没有派上什么大用处,农民基本上不用它来运人运货。分析家就分析了有很多原因导致了他没有被人派上用场。
第二段:说加拿大1900那一段时间天气非常不好,雨很少,因此农民的收成也不好,既然收成不好,他们也就没有兴趣把自己的农产品运到加拿大西边去。后来过了几年,天气好了,农民丰衣足食了,地也开根的越来越多了,发现西边的土地和市场越来越有吸引力了。于是这个时候铁路的优势就被显示出来了,越来越多的人靠着这条铁路从东到西。
出题点:
第一题问第二段起了个什么作用;我选了解释了第一段的一些现象。
第二题问what can you infer在文章里,我选了1900年加拿大的这条铁路业绩不是很好。
第三题问为什么农民开始要乘铁路呢?我选了西边的土地有吸引力。
有一题问怎样可以weaken他对delay的解释
有一题问第二段的作用 我选解释这个delay(不确定)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4:01

1.4.5尾气处理△       
V1  【by: brinnazh】

一个是讲尾气处理的。说是工业产生的尾气影响比机动车更多,而且机动车产生的尾气可以被过滤处理掉,虽然工业上也有过滤装置,但是只能处理少量的尾气,多了的话就不行了(有考点)。又说了一个传统的方法来处理,但是也有很多弊端,被否定了。最后说有个公司新研发了一种新的装置,说了点优点。然后又说虽然也产生H 气体,但由于不多,可以忽略。

V2  【by: JustinGuo】

将的是空气污染如何解决方案,说了几种传统的,都又不足,最后提出来一种是和ozone反应,总直还好,跟其他的相比。ozone上来就题出了。又两道主题题,一个写法,一个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4:01

原 “2.3.7汽车尾气臭氧层的破坏△”现和为一起
V3【BY:bonbon糖  680】

说汽车尾气污染环境但是安装了clean engine就能减少50%的污染,其实最影响环境的是工厂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现在有两种方法治理工厂污染:1用一种过滤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有缺陷,因为它只能过滤少量气体,气体量太大就saturated了。2燃烧,但是这种方法的排放物还是会污染环境等等,H气体和C气体。反正作者把第一段的都给否了。然后第二段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是如何如何的原理……想不起来了。虽然这种方法也会有少量污染物H气体排出,但是它对臭氧层的破坏短期内看不出来。

V4【BY:brinnazh】

另一篇气体排放的内容和这篇一致“2.3.7汽车尾气臭氧层的破坏△”但是我没记错的话只有一段,不是两段。“后来一公司开发了新技术,能减少排放气体对臭氧层的危害,但仍然对臭氧有危害”讲这个新技术的篇幅大致与那两种被否定的traditional方法一致,虽然也有一定副作用,但最后半句还是给予了肯定。

V5【BY:teng908  700】
考题有问这篇文章的organization, 然后filter这个方法有什么缺陷,我选了只能small scale

V6【BY:evelynql】

我看到有一个是说虽然OZONE里面的ORGANIC 气体有大概一半都是汽车尾气排放的,但是这个可以通过安装一个净化装置减少它的尾气排放,但是现在最大的威胁就是INDUSTRY的废弃排放,有一种设备fetrile可以净化工业的废弃排放,但是呢,研究发现它只对小股小股的废弃有用,当它在大量的气体排放出来的时候,这个装置就废掉了。(有题)然后呢,又说因为有很多气体是没有完全燃烧的,所以也造成了污染。然后工厂就加入了天然气使得它能燃烧的充分一点,但是这也不能减低废弃的排放,然后荷兰的一个神马公司就用了个新的设备,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让它有所好转。
1)为什么fetrile这个方法在现实中木有用?
2)文章结构
3)文章主旨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4:02

考古: ryangu619 (待确认)

V1
汽车尾气排放臭氧和HC的解决办法(八神妄语:HC为碳氢化合物, hydrocarbon)

V2
讲关于工厂防止臭氧层变大的做法。(八神妄语:变大—变薄?)
第一段,有人认为是汽车尾气造成臭氧层变大,后来发现是工厂排放物质所致。
第二段,先说工厂以前排放物质的传统做法,并说明这种做法的原理(这里有题)与对臭氧层如何危害。后来一公司开发了新技术,能减少排放气体对臭氧层的危害,但仍然对臭氧有危害。(有一题问传统做法与新做法的区别。)

V3
03/16第一篇RC-19汽车尾气排放臭氧和HC的解决办法
一上来说ozone因为汽车尾气排放还有工厂什么的而受破坏,就是说了这么一个现象。
挨下来就说有几种方法出台如何解决这个破坏问题。虽然这几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也是有缺点的blablabla
最后一段提出一个新的方法,但是因为还是会产生by-product(副产品,不知道是不是这么拼的。八神画外音:绝对对)(究竟是哪种我忘了,不过不影响理解)所以还是有缺点的。但是文章那个最后说,这个副产品比起原来的那个破坏臭氧的气体(化学不好,忘了是什么东东,做题时用首字母代就可以了,八神妄语:朋友们在这里无论遇到什么生词,直接把它当成一种能制冷,同时对臭氧层危害较氟利昂小的化学物质,首字母提炼。)来说对臭氧的破坏要小。(所以我推测作者还是某种程度上支持新方法的)。题目我想想……

问了一道主旨题,选文章提了几个方法来治理污染的这个(大概意思)

V4
03/16第一篇RC-19汽车尾气排放臭氧和HC的解决办法
一上来说ozone遭到破坏。因为汽车尾气排放;但工厂的废气也很厉害。主要说工厂生产中产生很多HC。
工厂有几种方法如何解决减少HC释放。Traditional方法是在工厂放一个什么filter过滤排出的有害气体(如八神所料包括carbon monoxide),但这个方法有缺点==只能处理少量气体多了就not effective(有题问传统方法符合下面哪一个答的是只能小范围用出现了small scale)
后来又有一种方法是把这些一有害气体燃烧掉再排放,这个方法会有by-product,且这个方法可能燃烧不充分需要加入HC助燃。
最后提出一个新的方法,但是虽然还是会产生by-product但是优点大于缺点
(具体忘了)作者支持这一种。没有出现Freon氟利昂哦!(八神:注意没有这个Freon了!)

V5
拼图:问题解决型(+讨论)(问题:臭氧层ozonosphere 变薄。然后给出几种解决方法,分析优缺点)
Key words: ozone, ozonosphere, hydrocarbon,

V6
以下为八神妄语:key words 可能还有:carbon monoxide, (CO一氧化碳),NO(一氧化氮), chlorine(氯气),bromine(溴气),methane (CH4,甲烷),vapor(水蒸汽),Freon(氟利昂)。前面几种和CO2一样,都属于“温室气体”,最后面的那个Freon是前几年(大概10-20年前吧)很重要的制冷剂,工厂大工业化生产的时候就用这个东东制冷(液N2、液He太贵,只有lab用)。那时的冰箱也用Freon制冷。Freon是一种氟化物(Fluoride),其化学式为:CF2Cl2或者CFCl3 (chlorofluorocarbon简写CFC),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非常大,化学反应机理为……(不能再继续了,再继续就没有人愿意听八神白话了。)…… 八神妄断,该文一段提到工厂释放的东东,就是Freon。

V7
第一段: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工业废气致使臭氧层变薄
第二段:提出几种解决方案,并分析优缺点。作者支持一种新提出的方案。
题目:
(1)第二段,先说工厂以前排放物质的传统做法,并说明这种做法的原理(这里有题)
(2)有一题问传统做法与新做法的区别。(JJ作者推测作者还是某种程度上支持新方法的)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4:02

1.4.6 广告2   model△
V1  【by: 阳光小捷子】

广告,但不是寂静里的!是将traditional hierarchical model和一个叫E的人提出的model的比较的,作者更支持后者。题目比较细节,一屏,不难。

V2  【by: kking   v37】

有一篇广告题,说有两种广告模式的理论,一种说广告必须直接影响sales,另一种说把影响渠道分成了好多级,可以影响其中的任意一级。
然后说第二种理论传统上有一些缺陷,然后有一个人,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这里会有考题,问新理论与传统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 babyboy    时间: 2010-10-29 14:03

考古:ryangu619(已确认)
V1
  第一段:当时传统的人们为, 广告要起作用的话, 必须要通过不断影响消费者, 促使其购买产品。如何评价advertisement的effectiveness呢?第一句说了one view,是直接评价advertisement的投入和产出(input and marketing/sales),但另外有人提出广告其实可以是建立一个model来分步 (stage) 分析advertisement在每一步的effectiveness, 在真正有demand之前,还有一些步骤如brand awareness之类的东西,所以就有第二种衡量广告的多层model,并建议用hierarchical 模型来对消费者进行渗透影响。传统的广告model只重视广告与销售的关系,也就是广告的费用和带来的销售增长之间的关系,而新的广告model则表明广告不仅仅和销售有关系,而且应该和XX有关系。

  第二段:第二个理论有很多的模型,但是大部分模型都有两个缺陷:一个是市场,另一个是广告针对的特定群体。然后某个人提出了一种新模式,和传统的继承理论有些不一样,这种模式说明广告对以下三个阶段的用户都有作用:一是对此广告不了解的客户;一个是想使用该产品的客户;还有一个是以前用过该产品并且对产品满意的客户。而传统模式则认为广告本身让客户在此三种模式中向上移动,这是不对的。

V2
  讲advertising的effect,1P给出两个观点,不同学家对 advertising如何产生效果有不同的认识:一个认为advertising will be effective only if 它能对customer的demand stage产生影响;另一个认为对intermediate stage的影响同样会产生正面效果。2P是针对stage的hierarchical的划分进行详细描述。3道题,有主题题,我选了比较中性没有褒贬态度的discuss...的那个选项;剩下的想不起来了.

V3
  第一段两个观点,第一个是可以广告要满足消费者需要,第二个观点要用hierarchical模型来对消费者进行渗透影响。
  第二段是说有很多这种模型,但有两个不足,然后分别阐述不足在那里。这些都是传统的一些模型,这个模型有一些特点,跟传统的不一样(这里描写了一些)

V4 (710 V37)
  P1:先提出了两个观点,1 广告的目的是最终影响了需求,只有达到这个目标的广告才是有效的 2 广告的目标是通过影响中间阶段来影响最终需求,中间阶段也就是那些消费者没有受到广告刺激时到接受广告之后作出消费决策这一阶段。
  P2:重点讨论第二种观点,说关于这种观点有很多的广告策略,传统方式是影响通过影响消费者作出决策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来影响最终需求,也就是说还是只有影响了需求才算是有效的广告策略。然后又提出了某人的一个新观点,大概就意思就是,广告的目的是要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某几个特别的因素,只要能对某个因素带来影响就是有效的广告策略,(这里有题,问下面哪个论述时正确的,我选的是广告不一定只有直接影响需求才是有效的)
  另外还有一道主旨题和作者写 e的那个模型的作用

V5
  有种观点认为衡量广告的效果就直接看demand,但另外有人提出,因为在真正有demand之前,还有一些步骤,比如brand awareness之类的东西(营销学里的知识,我的专业就是营销,所以这篇比较对我胃口),所以就有第二种衡量广告的model,文章里好像是说多层模型吧。然后最后有一段里面又出现了一个traditional 的多层模型,云云。我就不是很理解了。

V6
  当时传统观点的人为,广告要起作用的话,必须要通过不断影响消费者,促使其购买产品.但是第二个理论认为, 广告其实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出现 “继承”效应 . 就第二个理论,有很多的模型,但是大部分模型都有两个缺陷.
然后某人提出一个东东,认为如何如何, 和传统的”继承”理论有些不一样,然后BLABLA
问题1: 第二种理论支持什么观点: 我的答案是:他们认为广告的效应可以不是直接影响消费者,反正就是类似的话
问题2 :文章主题

V7
另一篇讲广告的。第一段提出两个view,第一个view说广告是否有效要看对demand有没有影响,第二个view讲对demand有没有影响 又要看什么什么(不好意思,记不清了),第二段就第二个view提出了两种model做比较,traditional的和一个谁谁谁的。有考到这两种 model的比较,还有第一段中两种view的比较,也有主题题。

V8
  第一段首先讲了老观点,说广告的目的是什么sales的,新观点是广告其实是ms是指广告的effect 是hierarchy的(这个词很重要,题目后面都用了这个来代替新观点的说法);

第二段,说明了老观点忽略了什么,然后说了一个什么E的理论还是方法,就是为了说明新观点好的(这是考点,我的第一题就是问这个ms)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