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8月GMAT阅读新题个人总结版 [打印本页]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1     标题: 8月GMAT阅读新题个人总结版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2
1.1.        Business & Economics        2
1.1.1.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与股东Shareholder的区别(Done)        2
1.1.2.        家庭角色和工作的关系(Done)        3
1.1.3.        灰色经济(Done)        4
1.1.4.        公司规模与运用新知识(2010-8-14)        4
1.1.5.        集聚效应(2010-8-15)        5
1.1.6.        重点调查法(Done, updated 2010-8-14)        5
1.1.7.        艺术公司生产率(2010-8-14)        6
1.1.8.        软件产品        7
1.1.9.        技术全球化(2010-8-15)        7
1.1.10.        工作紧密性与跳槽(2010-8-13, updated 2010-8-14)        8
1.1.11.        美国房地产税(2010-8-15)        9
1.1.12.        Bundling (2010-8-13, updated 2010-8-14)        9
1.1.13.        市场策略        10
1.1.14.        生产平滑模型(2010-8-15)        10
1.1.15.        互动营销策略        11
1.1.16.        内部交易        11
1.1.17.        GWD公司选址(2010-8-14)        11
1.1.18.        品牌认知度(2010-8-15)        12
1.1.19.        电力公司投资(2010-8-15)        13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1

1.2.        History        13
1.2.1.        法国革命(2010-8-11)        13
1.2.2.        美国的苹果业(Done, updated 2010-8-14)        14
1.2.3.        研究美国的中国移民(2010-8-11)        14
1.2.4.        美洲的印第安人与殖民者        15
1.3.        Human (Woman) Rights        15
1.3.1.        美国妇女家庭地位和财产税的关系(Done)        15
1.3.2.        古爱尔兰女权(2010-8-14)        16
1.3.3.        英国女权(2010-8-14)        17
1.3.4.        女性从政参选        17
1.3.5.        黑人文化研究(2010-8-12)        17
1.3.6.        黑人革命著作(2010-8-14)        18
1.4.        Art        18
1.4.1.        古代艺术(2010-8-11, updated 2010-8-14)        18
1.4.2.        书店特色        19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2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2
1.1.        Business & Economics        2
1.1.1.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与股东Shareholder的区别(Done)        2
1.1.2.        家庭角色和工作的关系(Done)        3
1.1.3.        灰色经济(Done)        4
1.1.4.        公司规模与运用新知识(2010-8-14)        4
1.1.5.        集聚效应(2010-8-15)        5
1.1.6.        重点调查法(Done, updated 2010-8-14)        5
1.1.7.        艺术公司生产率(2010-8-14)        6
1.1.8.        软件产品        7
1.1.9.        技术全球化(2010-8-15)        7
1.1.10.        工作紧密性与跳槽(2010-8-13, updated 2010-8-14)        8
1.1.11.        美国房地产税(2010-8-15)        9
1.1.12.        Bundling (2010-8-13, updated 2010-8-14)        9
1.1.13.        市场策略        10
1.1.14.        生产平滑模型(2010-8-15)        10
1.1.15.        互动营销策略        11
1.1.16.        内部交易        11
1.1.17.        GWD公司选址(2010-8-14)        11
1.1.18.        品牌认知度(2010-8-15)        12
1.1.19.        电力公司投资(2010-8-15)        13
1.2.        History        13
1.2.1.        法国革命(2010-8-11)        13
1.2.2.        美国的苹果业(Done, updated 2010-8-14)        14
1.2.3.        研究美国的中国移民(2010-8-11)        14
1.2.4.        美洲的印第安人与殖民者        15
1.3.        Human (Woman) Rights        15
1.3.1.        美国妇女家庭地位和财产税的关系(Done)        15
1.3.2.        古爱尔兰女权(2010-8-14)        16
1.3.3.        英国女权(2010-8-14)        17
1.3.4.        女性从政参选        17
1.3.5.        黑人文化研究(2010-8-12)        17
1.3.6.        黑人革命著作(2010-8-14)        18
1.4.        Art        18
1.4.1.        古代艺术(2010-8-11, updated 2010-8-14)        18
1.4.2.        书店特色        19
Natural Science Division        19
2.1.        Biology        19
2.1.1.        眼睛敏感度(Done)        19
2.1.2.        鸟预知地震(2010-8-12)        20
2.1.3.        海豚的声音(Done)        21
2.1.4.        鸟学说话 (Done)        21
2.1.5.        研究用牙状况        22
2.1.6.        鸟类声音系统的进化(2010-8-12, updated 2010-8-13)        22
2.1.7.        羊毛用途变迁(Done, updated 2010-8-14)        24
2.1.8.        肥胖的原因        25
2.1.9.        M恐龙        25
2.1.10.        是否开发一种vaccine(2010-8-15)        25
2.1.11.        蝙蝠和蛾(2010-8-15)        26
2.2.        Geography & Geology        26
2.2.1.        火山熔岩的来由(2010-8-13)        27
2.2.2.        地球降温(2010-8-14)        27
2.2.3.        冰河时期        28
2.2.4.        研究地质时间(Done)        28
2.2.5.        恐龙灭绝(2010-8-14)        29
2.3.        Astronomy        30
2.3.1.        金星氢元素逃逸(2010-8-13)        30
2.3.2.        粉尘的危害和处理方法(2010-8-14)        31
2.3.3.        新能源        32
2.3.4.        海藻        32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2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

题目
Q1主旨题



Social Science Division

1.1.        Business & Economics

1.1.1.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与股东Shareholder的区别(Done)
文章结构和内容
通常人们都认为stakeholder model(拼写不大记得了,反正大意是Shareholding Structure)有利于公司的长效管理与经营,使公司实体经济得到提升,很多经济学家也宣称通过stakeholder model可以使公司注重社会贡献,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但是,该文作者认为,stakeholder model并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经营。他举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其他公司的并购者takeovers可以通过操控股票,对某些大股东(Shareholder)采取补偿,宣称他们持有的股票低于实际价值,以达到并购目的,但是一旦并购成功,他们将会整合旧有公司资源,可能导致其大量裁员,压缩机构和部门(恶意收购);
第二,有了stakeholder model, 有很多的机构投资者(investors who hold the block of stocks)以其持有的股价作为业绩评测方式,高端管理者可能会被许以股份,使他们对与市值唯命是从,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利益,甚至裁员。
第三,还有其他拥有公司股份的institutions(细节题)也会依照公司市值来行事,Etc。
总之,作者得出结论,其实所谓的stock model并不能让公司获得长效利益,反而被短期financial benefit所困。(主旨题)

题目
Q1: 问shareholder会怎样
Shareholder有的时候希望他们持有的公司股票涨,然后又的时候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另外一些 stakeholder的事情。
Q2: Primary Purpose:
作者得出结论,其实所谓的stock model并不能让公司获得长效利益,反而被短期financial benefit所困。
Q3: management采取了什么方式来compensate the management inefficiency:
除了作者列的4個措施以外的那個
Q4: 作者最有可能同意以下那个观点:
为了shareholder的利益所做的事情有时会和stakeholder利益相冲突。management为了shareholder的利益最大化,仍然较少考虑social equity这一issue。
Q5:问导致stakeholder这种方式被诟病的原因不包括那些
选项有一个无关的。
Q6:问infer
记得是infer出来如果实行shareholder这种方式就会减少社会价值
Q7:股东认为只要看股市表现就能知道经理们经营的如何了,问那种情况support
答的是股市完全反应经营业绩/ FINANCIAL MARKET 可以反映MANAGEMENT.
Q8:问什么的分开产生了什么问题,
我选经理的业主关于如何管理的矛盾增大了
Q9:后面有题问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model
反正就是说这个model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考虑到social equality,因为这种model下企业怎么做都是要裁员嘛
Q10有道题问,以下那种可能使respond to the demand of its shareholders的结果
我选的是股票会狂涨,然后狂跌。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2

1.1.2.        家庭角色和工作的关系(Done)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 段:对家庭角色下了定义,说一个人在家庭里承担的角色主要有2种,一种是spousal(大意就是出于非主导地位),还有一种是相对主导的地位,具体用词我忘记了吗好像是patriarchal。然后说研究表明,在家里角色是patriarchal的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表现也更好,然后给了一个解释,说他们更关心家庭,更不self-focused而且更other-oriented,同时更负责任和成熟。然后在这一段的结尾说有人反对这个解释,说这些人被上司认为更成熟和负责,因此工作更容易出成绩。----说明很关心家庭 的人往往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比较高。先给出了这么一个finding,然后one explanation:他们关心家庭,更加不self-focused,更加responsible,更加mature,然后工作更好。有一个对于这个 explanation的objection,说这些人只是被上司认为更mature,更responsible,从而工作上比较成功。
第二段another explanation:这些人由于关心家庭,所以非常重视是他们收入来源的工作,所以认真工作,工作比较突出。
题目
Q1主旨题
V1:这个文章的观点比较客观,没有标明作者自己的观点,有两个选项:try to account for 某个finding;verify various explanations for 某个finding。我选的后者。
V2: 我选的好像是对为什么家庭角色是patriarchal的人工作表现更好提出解释
Q2细节题, 说明哪种人在management的表现上会更好
选项有 1. job and work satisfaction        2. self-focused and matured        3. XXX and responsible                4. YYY        5. ZZZ and financial resource       
V1选E: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resource
V2我选的是empathy和sense of responsibility. 原文中有提到financial resource.看看狗,有了financial resource正好weaken了第二段的概念。
Q3问第二段的功能
我选的提出一个explanation,这个explanation不会被第一段中的那个 objection所削弱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3

1.1.3.        灰色经济(Done)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提出什么叫做gray economy,提到虽然这并不是illegal,但是noncompliance with the government说明他发生在noncompliance with government regulations,注意第二句的"并非是illegal的",有考题,相对应答案中的"unlawful"
第二段,说政府的规定越complex那就越可能造成gray economy,还有提到怎样测量,由GDP跟electricity(由商业要用的电力来测量),然后说在哪些经济很强的国家中gray economy占的比重相当大(Greece, Italy…)但在哪些占的比重比较少(U.S., Canada, Switzerland…)
第三段,提到其实这些组成gray economy的国家大都是小公司或企业,并且提到他们较不可能采用新科技。
题目
1)判断题比较国家
希腊比瑞士高
2)根据文中促成gray economy发展的因素,那个选项其策略类似于可以阻止gray economy发展的策略
学校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但有不会太过严厉,以免引起学生的抵触使执行困难
3)gray economy下面的企业的特点
我选了人数会比较少,有个干扰项是他们采用新技术的ability,我想文章说的是他们由于人数少而不愿意采用新技术,所以排除
4)根据文中促成gray economy发展的因素,那个选项其策略类似于可以阻止gray economy发展的策略
两个选项比较纠结,一个是教练给运动员们一个总的比赛方针,但没规定他们面对面单挑的战术,另一个是学校制定 sufficient for learning的规章但该规章又不至于严格到促使学生去do stealth
5)细节题,定位在第一段第二句的"并非是illegal的"
选项有unlawful
6)第二段又有highlight,说作者干吗要提electronic?
为了说明GDP如何measure gray economic.
7)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去躲避政府的监管?
不让自己企业的规模扩大
8)infer题,说那些造成gray economy的公司会有下列哪种情形之类的?
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员工。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3

1.1.4.        公司规模与运用新知识(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然后商业化,往往是从investment在R&D上开始的。一般来说大公司在R&D上的investment会很多。按道理来讲,大公司应该在innovation方面有很多,而且收获更多。事实上,最近的一个研究发现,和人们普遍认为的不同,小工厂比大工厂更能获得innovation上的优势,因为小工厂在innovation上的成本低。
第二段:为什么小公司比较好?一个公司要长期保持技术上的秘密很难,中间有个句子意思就是说“这种知识能被一个公司keep的时间也不会很长的”。不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不能长期保证自己的创新不被别人模仿,而且小公司很擅长从大公司那边得到现有的技术。说到大工厂花了更多钱在研究上,但是这些研究出来的东西都被小工厂获得了,所以相比起来,小工厂应用innovation更有效率。该篇最后及一句话比较难懂,有考点,我也没看很懂,大概是说如果公司invest in innovation他们的旧产品的积压(或者过时,用的是obsolete这个词)的cost就会抵消new technology的得益。
题目
1有一个题目是下面哪一个选项支持了第二段“这种知识能被一个公司keep的时间也不会很长的”的说法。
我选了一个A说是大公司的R&D人员会跳槽去小公司。
2这有一道题 问一个人有可能同意一下那个观点
选公司大小与innovation成反比的关系
3主题题
对多个理论做介绍
4 Reluctant innovation 的公司 tend to……highlight表明什么?
大意是虽然技术进步会带来好处,但同时也会让他们的产品加速过时,obsolete。所以有能力,但不愿研发。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3

1.1.5.        集聚效应(2010-8-15)

文章结构和内容
三段,一屏多
第一段,定义密集经济,并且说类似的公司扎堆是常有的是)。许多经济学家列举advantage来解释:第一,扎堆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他们可以共享稀缺资源啊(这里高亮);第二,就算这个地方没什么特别的,这些什么公司(这里是高亮的三个单词,不大记得了,似乎有一个是structuring)他们可以共享同质的劳动力市场(human resources)啥的
第二段:一个叫S的人跑出来反驳,说扎堆不好啊,扎堆的话会引起公司之间的什么竞争的,然后说__理论证明了__
第三段,提出另外一种假说解释,又说集中在一个location好。(有题)
题目
1 S会同意关于第一个高亮的什么说法
我这里似乎选的是共享的好处不如竞争带来的威胁强悍
2 那个理论证明高亮部分其实会咋样
3 第二段的专家最可能怎么评价第一段提出的advantage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或类似意思
4 第二段引用的理论的implication
用排除法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4

1.1.6.        重点调查法(Done, updated 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说最近有一种调查方法比较流行,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focus group调查法,然后具体介绍了一下focus group这个方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好理解,就是选出一些消费者,给他们介绍公司的新产品,让他们看产品的图片,然后做出评价,从而帮助公司判断这这个新产品值不值得投资。另外提到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方法,好像是test marketing吧,具体词不是太记得了,然后就说focus group比test marketing好在,一、能更快的收集信息并且更为便宜,二、可以保持商业机密。
第二段:主要说了focus group的前两个limitations,第一个是选出来的customer并不一定有代表性,其实就是argument里面常用的写sample问题的那种,说人家人少啊,选的人不能代表所有消费者啊。第二个缺点是新产品的具体销售情况不能只看消费者调查,因为具体的销售情况有赖于公司市场策略的制定,不同的市场定位和推广可能造成的销售情况不同。这里举了一个例子:生产厂商生产了一种保健商品,公司可以把此保健品作为减肥食品推广也可以作为健康食品推广,主要是看公司的具体营销策略。
第三段:主要讲了focus group这个方法的另一种(第三个)弊端,没有把产品至于competition context,造成产品可能在实际销售的时候因为竞争环境而与公司预期的结果不一样。消费者也会考虑其他参与竞争的产品。这里有题。
第四段:讲了最后一个(第四个)弊端,说focus group这个方法调查出的结果不能够量化(quantitative),都是一些个人的认知(perception),不便于公司预测sales,revenue等等的结果。

题目
Q1:问Test marketing有什么不足 (sample testing)
expensive(文中focus group和test marketing比较,说focus group比较inexpensive)
Q2:问“entree”的例子的作用
说明在实际的商务环境和focus group不一样
Q3:第二段的中的一个limit的。问customer基于。。。。:
我选的是depend on 什么公司的successful的答案。答案确定,几乎是文中原话的改写)
Q4:第三段的作用
(继承二段进一步说明)是对第二段的延伸
Q5:作者认为如果focus group还有什么不好
结尾定位
Q6:主旨题
讨论focus group的limitations。
Q7:提到“保健食品”有什么作用?
表现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4

1.1.7.        艺术公司生产率(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Baumol提出其他产业因为技术的提高,而劳动力cost减少,但是在art industry上并没有,labor cost没法改变,所以production cost一直超过正常的inflation。然后讲了art 的cost为什么降不下来的原因,其间举了个例子(而且出了个in order to 题),说一部45分钟的表演,他的productivity从来没有下来过,我觉得作者的意图是说:一部45分钟的表演,就必须演满45分钟,不可能像manufacturing那样通过缩短工时来提高效率(不过这道题我不确定,待后面的朋友去验证吧,如果发现我有误的话,立刻拍砖啊,不要误导更多人)。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用了两个人的study来讨论,第一个反驳了第一段的观点,怎么反驳的我忘了,好像没有出题点。第二个人F的研究是资料数据统计,说N个剧院里的情况的确像第一段里面说的那样,cost一直上升,需求在上升,捐赠在上升之类的。但是最后第二个人对第一段的解释的支持是带让步的,好像最后最后转折说 “虽然如此,Baumol和F都同意艺术公司的生产率变化不大”,承认第一学者的地方,但是productivity也有上升的迹象。科技发展也使得古典音乐能在更大的礼堂公开演出使得更多的观众得以享受;好像是说资金投入在功放(amplification)上了,如果没有amplification,那么表演者只能表演给更少的人听(这里有考题)。recording和broadcast也是得益于科技发展。总之不是完完全全赞同第一段的内容,文章的套路也很典型,突出“qualified opinion”的感觉
第三段:其实因为agency和经理使得一些star出场费非常非常高,也使得整个音乐艺术成本增加,使得这一项商业成为一种什么和什么的混合体,大意好像是市场竞争和个人什么……
题目
1.    逻辑类比,哪项更像cost disease 描述的
我选了A,不是很确定,但是BCDE,尤其是cde差的太远了。
2.    下列哪项是对的?有两个选项很混淆,(另外3个明显错)
一个说,stars 要的钱越来越多了;另一个说,agent要的钱越来越多了;我考虑了挺久选了stars。因为我觉得agent 是帮助star 得到更多的钱,但是没说agent本身能的更多的钱。
3.    音乐的费用会降下来,如果下列哪项假设成立?
选最后一个E,说free market的。确定。最后一段明确说了现在不是free market.
4.    记得一题是说a和b的观点在那个方面相同
那个比例仍然小/艺术公司的生产率变化不大
5.    还有一题是那个45分钟演奏的例子in order to/有一个例子作用题
V1: 我选 provide an example related to one aspect of labor cots of ....
V2: in order to说明那个艺术工作的投入和产出还是很低
6.    这一段第一个学者也举了个例子。 这里出题了
我选的是这个例子说明了productivity并没有上升到足以抵消inflation影响的程度。
7.        结构题
先驳斥一个观点,然后又支持。
8.        问第一段里讲TECHNOLOGY水平提高的目的是什么?
这主要是将制造业和ART进行对比,制造业水平提高,COST就减小,PRODUCTIVITY就增加。我是本着这个选的B。答案B和C比较混淆,注意看。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4

1.1.8.        软件产品
V1 angelaxjc
第一段 Software product,先是解释这个概念。
第二段 说一些manufacturer开始免费提供software product,这使得一些enterprise/企业失去了市场,(此处有个考题)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4

1.1.9.        技术全球化(2010-8-15)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说随着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使得市场的INTERNATIONAL(要不就是technoglobalization),包括TECHNOLOGY也在各个国家间交流,这里有题,大概问全球化有什么变化什么的. 然后列举了四个internationalization的几个具体形式(考点——列举except题,有一个选项要推导一下,不是直接列举出来的)
第二段说但国家实力的对比包括其资源、资本及技术优势方面的比较(该处有考点——except题),所以很多国家出于对自己国家利益的保护,拒绝分享技术进步的成果,不参与国际合作,搞技术本国化(technology national),阻碍技术的交流,企图保持自己的优势,他们把技术当做一种资产,觉得如果把技术放到国外要流失,有点像以前的国家保护自己的自然资源似的,这里有题,问说有些保护技术怎样怎样,记住是有点过时了的意思.然后又说一个企业在技术上的投资,现在如果产品是只面对国内市场的化,是无法收回成本的,这里有题,问现在的技术投资有什么特点.
第三段举例说什么有的国家也参与到技术控制中, 大意是说技术创新的公司如果不利用外国的低价原料和劳动力什么的,收益可能就不够支付技术创新的成本。反正AUTHOR是对这个反对的。

题目
1 对于这个技术全球化作者态度如何
有well intended的 (别的貌似都是不好的)。
2 有个选择题是选不正确的
很简单,别的都是商业,就是有政府那个是错的
3 科技全球化的好处带来了哪些好处?列举题

4 第二段有作者态度题
Antiquated。
5问现在的技术投资有什么特点
现在如果产品是只面对国内市场的化,是无法收回成本的
6问说有些保护技术怎样怎样
有点过时了的意思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5

1.1.10.        工作紧密性与跳槽(2010-8-13, updated 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P1:通常学者认为是satisfactory(员工满意度)和XXX是员工离职与否的决定因素,但是最近有学者提出一个"embedment (嵌入)"是另一个决定因素的理论,大概是说个人与工作的联系,这种联系越紧,工作就会更稳定,工作就更不容易变动。有3个特点:1)与周围人的联系。2)与community的联系。3)与生活方式的联系。(大家注意我这三条记得不是完全准确啊)。
P2: 但是(转折),但是embedment不仅能够促进员工留住,而且也有可能促进员工离职。有两种极端情况,1) 这种联系(connection)太紧使得员工有更多机会去了解新的工作机会,network太强,认识太多人从而离职;2)embedment可能会使得员工太投入工作忽视了家庭,在公司和家庭之间产生矛盾,也会导致人换工作 (大概就是这样,不保证完全准确)

题目
(1)主题题
V1注意作者TS的语气,有无强转折,强对比等
V2我觉得主题就是新提出一个叫embedment的因素
(2)in order to 题
(3)except细节 (参考:有可能是近似原文里的第三四两段的小列举)
选employee considers company as his/her community’s big part 可参考第5段首句
(4)问到哪一个原因最least导致跳槽,答案有
A. the job is required to travel a lot
B. employee joins company’s soccer team
C. employee considers company as his/her community’s big part (JJ作者选)(可参考5段首句)
D. employee feels comfortable working for company, blabla
E. <can’t remember>
疑似原文
According to Mitchell et al. (2001), job embeddedness represents a broad cluster of ideas that influence an employee's choice to remain in a job, operating like a net or a web in which an individual becomes enmeshed. A person who is highly embedded has many connections within a perceptual life space (Lewin, 1951). Moreover, a person can become enmeshed or embedded in a variety of ways (both on and off the job). The critical aspects of job embeddedness ar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job is similar to or fits with the other aspects in their life spac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erson has links to other people or activities, and the ease with which links can be broken--what they would give up if they left. These dimensions are called fit, links and sacrifice. Less concer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any one specific connection, job embeddedness focuses on the overall level of connectedness (Mitchell et al., 2001).
(介绍工作嵌入度的三个方面:fit (适合), links(联系) and sacrifice(损失)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job embeddedness (Mitchell, Holtom and Lee, 2001), an employee's personal values, career goals and plans for the future must fit with the larger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demands of his or her immediate job (e.g., job 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ies). In addition, a person will consider how well he or she fits the communit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Job embeddedness assumes that the better the fit, the higher the likelihood that an employee will feel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 tied to the organization.
(讲第一方面----fit(适合),员工的个人价值,职业目标和未来计划必须与公司文化以及他/她个人的工作相一致,也就是fit。员工自己也会考虑自己是否fit其所属团体与环境。越fit,员工越有归属感,越不会跳槽。)
Job embeddedness theory suggests that a number of threads link an employee and his or her family in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financial web that includes work and non-work friends, groups, the community,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where they are located. The greater the number of links between the person and the web, the more likely an employee will stay in a job (Mitchell et al., 2001).
(讲第二方面----Link(联系)。与方方面面联系越紧密,员工越愿意留在公司。)(注意这段的小列举)
The concept of sacrifice represents the perceived cost of material or psychological benefits that are forfeited by organizational departure. For example, leaving an organization may induce personal losses (e.g., losing contact with friends, personally relevant projects, or perks). The more an employee will have to give up when leaving, the more difficult it will be to sever employment with the organization (Shaw et al., 1998). Examples include non-portable benefits, like stock options or defined benefit pensions, as well as potential sacrifices incurred through leaving an organization like job stability and opportunities for advancement (Shaw et al., 1998). Similarly, leaving a community where they are highly involved in local organizations can be difficult for employees.
(讲第三方面----sacrifice(损失)。员工在各方面损失越大,越不愿跳槽)(注意这段的小列举)
One key area where job embeddedness complements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voluntary turnover is community attachment. The model explicitly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both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 influences on the three job embeddedness dimensions. Put differently, each of the three dimensions--fit, links and sacrifice--has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 components, which are summarized in Table 2. In two reported tests, Mitchell, Lee and colleagues (Mitchell et al., 2001; Lee et al., 2004) have demonstrated that job embeddedness predicts variance in voluntary turnover over and above job satisfaction.
(讲job embeddedness(工作嵌入度)对理解主动跳槽有一个重要的补充,这就是归属感。Jobembeddness模型认为组织(偏公)和社团(偏私)对job embeddedness的三个方面------fit, links and sacrifice都有影响。模型作者认为:在预测员工“主动跳槽”方面,job embeddedness比job satisfaction更有优势。)
To date, job embeddedness has been tested in the hospital, grocery and banking industries. To extend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model, we propose to test it across multiple, diverse industries. Thus, the following hypotheses replicate Mitchell et al.'s findings:

Hypothesis 1: Job embeddednes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voluntary turnover (主动跳槽).
(工作嵌入度越高,员工越不愿跳槽. Job embeddedness 和 turnover是 反比关系)
Hypothesis 2: Job embeddedness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of voluntary turnover above and beyond that accounted for by job satisfaction(工作满意度).
(job embeddedness工作嵌入度的大小,对员工跳槽的影响要超过job satisfaction工作满意度大小对员工跳槽的影响。)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5

1.1.11.        美国房地产税(2010-8-15)

文章结构和内容
结构超清晰的,好多段。
第一段说economists批评美国政府对公民买房进行税收优惠的政策(policy about tax reduction on loan)的。
下面几段一共给了3个原因。
第一个不是很明白,有不少关键词是生词,我猜是这样会滋长许多美国人的惰性,并且在loan上面他们不那么注重了。
第二个是这样会让房价上升,(有考点)因为这样demand反而变大了,而supply是不变的。造成土地少拥挤的大城市(e.g. NY)房价上涨
第三个是这样让本来就很有钱的那些人更加获利了,一个月薪25000美元的人比一个月薪4000美元的人买房子可以节省更多的钱了,这样有失公平性:有钱人买房可能会变多变瞎买无规划。
最后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具体是啥不记得。但这里有考点。
题目
1 哪三个词可以作为Label代表房税的三个LIMITATIONS
卜一 700+选了"---,---,unfair"。
einpause V31选"---; Inflation; ---"。(不知道两人选择的是否一样)
其它选项有swings, subsidy,---; ---, subsidies, ---; ---, inelastic, ---;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5

1.1.12.        Bundling (2010-8-13, updated 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讲述新的商业战略,打包(Bundling)方式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降低推广难度,减少推广时间)。然后举了几个bundling strategies来说怎么促进销售的,有三个,一个是aggrevigate bundling marketing strategies,也就是把多样化的产品功能集中在一个产品上,以满足广泛多样的客户群需求,并降低数次开发新产品的成本。每个客户不需要该产品所有的功能,根据自己需求使用相关功能。举了credit card的例子,说是这个card有很多不同方面的作用,比如insurance, loan 啊什么的,但是不是人人都需要每个功能都用,但是可以把这些功能放在一起卖。
(第二段)方式二,忠诚度捆绑(loyalty bundling) 是为了防治顾客购买竞争对手产品。后来又有一个additionally,这里有个highlight,就是文章结尾说:“无论那种策略,都不会影响企业单独销售的产品的销量”。记得那几句话能解决两道题
题目
第一个问从文中可以推出什么
定位最后一句捆绑销售不影响单独销售
主题题
有两个选项比较难区别一个是说文章是present两种销售方式的效果,另一个说 是compare两种捆绑策略
第三题是类比题
定位还是最后一句,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文章叙述好像是消费者随便买了捆绑销售的东西,但是还可以另外买其中的某一样东西
逻辑增强题,最后一句高亮,这有道题目是下面哪个例子证明这句话的(这句话是说顾客不会理会bundling这个策略,而选择单买specialty)
Healthy customers will buy separate cereal。 (肯定)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6

1.1.13.        市场策略
V1 lemoncat1103
三种市场策略,5段很长,第一段总说策略,第二段说mass策略,第三段是yield策略,第四段是c什么c策略(里面还有个e什么特别指出来),第五段总说,结构很清晰,定位也很好找。我的题MS基本都在第四段里,有个e什么的类比题。都是细节题。
V2 joe5436611我遇到一篇超长的,讲广告策略的,一共讲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最后一段是总结段落。
Q1:问其中一种方法与下面哪种方法相类似:我记得第二段有一种方法是例如航空公司,把顾客的长期计划归纳进去,于这种类似的。
Q2:问第三段的作用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6

1.1.14.        生产平滑模型(2010-8-15)

文章结构和内容
production-smoothing models(生产平滑模型),一屏
第一段:定义“生产平滑模型”,解释了如何利用库存来平滑由于需求的变化而带来的生产数量的波动。并且说利用库存平滑生产可以降低成本(由于调整生产要比增加/减少库存贵)。
第二段:有利用aggregation data(好像是这两个词)的研究表明,生产平滑模型是无效的。这里有题,问作者提到aggregation data为了说明什么。在这个model下inventory应该与sales成反比,但数据显示inventory与sales成正比(有点记不清了,但这里没有考题)
第三段:解释这个矛盾的原因,因为统计数据计算的是seasonal aggregate sales,但(好像是)数据调整后还是与model不一致。总体来讲还是在批驳这个模型,说来自公司的数据没有证明这个模型有想象中那么有效。

原文
To understand the inventory behaviors of manufacturers, production smoothing is one of the most discussed theoretical mod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economics or an individual firm. The basic motive of production smoothing is that companies can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ir finished goods inventories to allow production that is smoother than sales [1]. Hence, the production-smoothing model (PSM) of inventories depends on a convex short-run cost function and adjustment costs that induce firms to maintain inventories for dampening the effects of demand fluctuations [2]. In other words, production has to be less volatile than sales in PSM. The above hypothesis is reasonable because it’s a common scene in manufacturing. Meanwhile, inventories will most usually serve as production smoother if adjusting production is cost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sts of keeping inventories [3]. Based on the above framework,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various formulations of PSM, which have been empirically implemented to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sector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s of PSM remain debatable despite the intuitive appeal of PSM.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have shown mixed results regarding the validation of PSM, and Ghali [4] has shown that we should expect to see production smoothing for only a subse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e also claims that unless one confines the analysis solely to data on industries for which the PSM should a priori be applicable, the percentage of cases where smoothing is observed is irrelevant. Hence, it is important to verify different formations of PSM and to extend the empirical study of PSM to other key industries.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6

1.1.15.        互动营销策略
V1 jscz66
P1说是一个超市想提升那些已经长期存在市场上且没什么亮点可以吸引消费者的产品的销量,就想出了一中什么互动的营销策略,说是什么把产品的图放到网上,人后让消费者评价什么什么的
P2说了那种策略的limits,就是对那些光看不能引起人们购买欲(意译)的产品没什么作用,然后又讲了N多这个策略的好处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7

1.1.16.        内部交易
V1mawangye INSIDE TRADER. 首先介绍了什么是金融市场里交易元。接着介绍了股票市场交易的背景,简单讲了交易员是怎样或根据什么信息做出判断的。接着再说INSIDE 的交易员是怎么工作的,他们有一些可以比大众前得到信息的优势,可是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利润。然后文章提到了一个石油公司,用这个公司举例明确的说明了内部交易员如何获利。这样就涉及了违规造作或着舞弊行为以及职业操守。 最后讲,公司喜欢聘请什么样的人当内部交易员,也采用了奖金和工资机制来限制这些内部交易员舞弊和不能损害到公司的利益。
1. 主旨题
2. 细节题关于那个石油公司的什么。不难
3. 对于公司聘请新内部交易员的定位
4. 对于舞弊和违规操作的细节问题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7

1.1.17.        GWD公司选址(2010-8-14)
Q24~Q25: GWD32-Q13-Q14
Manufacturing site 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deployment of a firm’s production resources, but one that is usually given only limited attention. Decisions about location are often based purely on quantitative analyses that trade off transportation costs, economies of scale, and other cost-based variables. This practice, however, can lead to suboptimal results, as decision-makers tend to focus only on easily quantifiable factors. A further disadvantage of strictly cost-based methods is that they tend to focus on cost advantage factors, which are often transitory Government regulations, tax systems, and exchange rates can quickly change. Strategies based on such parameters may eventually be rendered obsolete by the very factors that first created an advantage.
       In contrast, qualitative issues, which are frequently neglected in choosing manufacturing site locations, are often central to creating and support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example, the level of skill possessed by the local workforce varies with location; consequently, location can affect the ability of firms to implement skill-based process technologies. When formulating a site location strategy, companies should therefore emphasize qualitative factors to ensure that the chosen strategy supports the company’s overall business strategy. Only after establishing a set of desirable location options should companies refine choices using cost-based factors.
--------------------------------------------------------------------------
The passage sugges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cerning qualitative methods used in choosing manufacturing sites?
A.    They are more likely than are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identify issues crucial to maint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B.    They are least useful to companies with relatively low level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    They have little value when applied to decisions other than choice of site
D.    They are more risky for decision makers than are quantitative methods
E.    They are used more frequently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an by companies with strictly domestic operations.  (A)
---------------------------------------------------------------------------
Q1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factors is best used fo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    Determining strategies for offsetting qualitative disadvantages in manufacturing site locations
B.    Evaluating manufacturing site-location parameters affecting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
C.    Choosing manufacturing site locations that have access to optimal workforce populations
D.    Narrowing manufacturing site-location options arrived it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E.    Making decisions about business considerations other than 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sites (C)
---------------------------------------------------------------------------
细节题:-----以下哪种是第一段提到的选择方式----注意看经济模式

另外羅己有一題GWD變形:
30. GWD21-Q30:
In the past, most children who went sledding in the winter snow in Verland used wooden sleds with runners and steering bars.  Ten years ago, smooth plastic sleds became popular; they go faster than wooden sleds but are harder to steer and slow.  The concern that plastic sleds are more dangerous is clearly borne out by the fact that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jured while sledding was much higher last winter than it was ten years ag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in Verland, most seriously undermines the force of the evidence cited?

A.    A few children still use traditional wooden sleds.
B.    Very few children wear any kind of protective gear, such as helmets, while sledding.
C.    Plastic sleds can be used in a much wider variety of snow conditions than wooden sleds can.
D.    Most sledding injuries occur when a sled collides with a tree, a rock, or, another sled.
E.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wooden sled can carry more than one rider, an accident involving a wooden sled can result in several children being injured.   (C)
考題把(C)選項改寫,我記得答案變成Plastic sleds比較便宜,許多人願意購買使用。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7

1.1.18.        品牌认知度(2010-8-15)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讲说很多公司都很重视品牌的建设,因为他们认为brand recognition很重要,所以会投钱做广告,搞marketing之类的。但是recent的调查表明,很多在去年接受调查时很brand loyal的受访消费者今年已经不再brand loyal了(half of surveyed people said they were loyal to a brand are no longer more this year)(有考题)
第二段,说是现在信息爆炸、因特网什么的,所以消费者可以分清很多产品的好坏,不用迷信品牌。他们也很欢迎针对产品质量的试验,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ment the product,降低他们的“chance risk”(好像是这个词,后面还考了这个词的意思,我选的是购买不了解的产品的风险)
第三段,说这种现象对很多行业都有影响,举例到贴牌加工的,所以消费者不会愿意pay high price for 本质上一样的商品(有个一infer的题)。说现在的科技进步,有些高科技产品的区别消费者也分不清,同时,产品越来越趋同。所以虽然厂商可以通过广告强调自己的产品的质量优、与其他产品有区别,但意义不大。

题目
1 take chances  的infer题
人们purchase unfamiliar product(购买不了解的产品)的风险,或者类似选项
2 marketing 策略
3 innovation是不是还管用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7

1.1.19.        电力公司投资(2010-8-15)

文章结构和内容
长阅读,电力公司要改进系统增进稳定性。但是作者反对,说调查下来消费者对偶尔停电无所谓,最后还是说要把资金投到别处去。
第一段:讲电流传输过程有很大损耗,所以electronic power industry现在都在improve他们的技术,提出优化供电的plan,优化供电可以减少那些停电带来的损失。因为怕断电之类的会影响到顾客的duration.一大段,全是废话,最后来了个问句,“那customer是不是愿意为这些improvement付出呢?”(出题了,问第二段是什么作用)
第二段:讲一个study的结论.没明确说出结论,但举了很多什么half,百分比,说,顾客一般都不是很关心这些东西,也很duration,群众宁愿每个月固定停几个钟头的电(也不愿意多付钱)。而且其实把停电时间缩短也对消费者满意度产生不了影响,因为他么现在一年就停电70分钟,但他们称完全可以接受一年停电 120分钟。证明了用户并不是很看重这些,或者说没有很敏锐的对于reliability的知觉。
第三段:说the amount of investment 和用户满意度之间并没有正相关关系。其实这些改进对企业没什么benifts.三个原因。(出题了,问哪个不是原因。有点小小搞)
第四段:企业应该更注意其他方面,因为顾客更关心accurate billing,waiting time等等,那样花钱又少,又立杆见影地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云云。(出题了,说根据文章suggets,企业应该怎么做,5个答案全是术语,不是直接说出来的,算是这段的一个难题。)

题目
如果电力公司改为面向企业而非一般民众,下列哪个undermine了文中观点
选的企业such like hospital更注重由断电引致的costs
问的什么记不清了
选的people are only willing to pay for resources they depend on
问什么样的机构需要类似这样的优化服务
我记得有说什么医院如果有这样的电力优化,可以减少突然停电带来的cost。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8

1.2.        History

1.2.1.        法国革命(2010-8-11)
文章结构和内容
P1:学者A说法国大革命是因为经济原因(例如人口增长,粮食不够吃,生活水平下降,粮食价格上升等等……),但是B学者说不是因为经济原因,并把A的前几个例子都反驳了,说历史上其实不是那样的,另外就算是粮食价格上升,但也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是因为政治原因。作者观点又不同,尽管人口增长粮食面临压力,但主要是因为政治动荡使农民防范风险不敢投资农业。(有个细节题问造成粮食价格上升的原因)
P2:第二段解释作者的观点,如何政治动荡。开头句说economic ...fade importance, politic(或者是social) system come into...重要的意思,接着继续说支持B的观点,有个例子关于Tax的,说Monarch入不敷出,乱征税,结果得罪了一群Powerful的人(有个专有名词,关于议会的?不确定),又说道,这个专有名词这帮人火了,宣布tax illegal,最终18几几年导致了大革命。(还是说因为政治体制造成的)
题目
Q1 主旨
我选 discuss the causes of French Revolution
Q2 几个原因中作者同意了哪项
我选 人口成长
Q3 infer题--文章infer那些说tax illegal的人怎样
我选 他们的power某程度优于贵族还是什么的
Q4有个细节题问造成粮食价格上升的原因
文中说是因为 farmer ..not market grain...因为政治原因,但选项中没有直接说政治原因的,我选了个说farmer retain 他们并不急需的grains
Q5第二段是什么作用

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nch_Revolution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8

1.2.2.        美国的苹果业(Done, updated 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1P 说从1890 到1930年(年数有可能不对)苹果的交易发生方式发生变化了,一开始,果农和buyer是face to face由生产者卖给消费者, 到这段时间的末期,只有少数的(handful)几家大农场种植苹果了,然后远程运送给消费者。加洲果农有了大量的甚么东西(类似于订单之类的,有一题的迷惑选项提到了这个),开始变得很强大,苹果都是加州生产,然后贩卖到各州。他们的产品卖的很远了。由于什么原因,出了个什么Act(对这个act的产生原因有细节题),使果农不受anti-trust法控制(允许农业的经营护联合起来,不受反垄断法的限制,因此这些农户就可以一起抬高产品的价格了,所以要出规定。二是因为,现在苹果需要生产和运输两快,所以质量问题可以出在生产环节(农户)那边,也可以出在运输商这边。因为这些复杂的原因,所以需要有规定,不然地话会有人从中作梗)。一个甚么机构就要对这些运输的产品做检查(题目,1890年和1930年交易方式有甚么不一样了。我选了果农不能直接把东西卖给buyer了。那个迷惑选项是果农的订单变少了) 之后出台了一个甚么法规,保护这种交易的公平性
2P苹果的质量变得不好。如果顾客发现苹果质量不好,果农和分销商都有责任;可能苹果质量本身不好,也可能是运输中损坏了苹果。这台法规的出现,有2个原因,一个认为能够增加grower的控制市场的能力。举了个例子,就像一个××Act能让manufacture manipulate price一样(题目,提到这个另一个法规的意思是) 第二个原因 怎么样。接着作者对这个法规的作用提出了质疑(好像也有2点),就是卖家说质量好,但是买家说质量不好,(题目,会有甚么推卸责任的)这样就有人钻这个空子(卖质量不好的苹果),然后扯皮,贿赂官员。所以呢就出来了这些个机构出来调节这些个纠纷,然后这个整个苹果业就越来越规范了。后面这个第二点就是说起纠纷了有题,就问下面哪个situation是符合这个情况的,就是大家看的时候要注意细节这里的。
题目
1 苹果种植在这个时间段先后的变化
第一段定位,我选的是种植的地区少了
2 主题题
我选了对这个法规的评价 / discuss the imperus to regulation ......
3 1890年和1930年交易方式有甚么不一样了
我选了果农不能直接把东西卖给buyer了。那个迷惑选项是果农的订单变少了,类似于订单之类的
4 提到这个另一个法规的意思是:

5 会有甚么推卸责任的?

6 “文章所描述的opportunist 会干什么事情”或“下列那一種情形跟文中dishonest的情況一样”:
“明明是质量不好的苹果,说是装运时质量好的”。
7 Participants 多会不能保证buyer 和seller 的reputation , 下面那个情况能说明这一点:
运输公司的责任导致货物损害
8 70 年代apple industry 除了哪个都是发生了的变化.

9 卖家和买家的complain,这儿也问这个complain和下面哪一个相似(是个类比题)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8

1.2.3.        研究美国的中国移民(2010-8-11)

文章结构和内容
一些历史学家根据政府什么资料来研究美国的中国早期移民。但作者认为家书比任何资料都有价值。因为那些官方的资料总让人觉得当时的中国移民是被逼得,但通过他们给家人的书信我们得知在当时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下,大部分移民是自己做决定来到美国的,他们有CONTROL。还有一些研究是基于移民写的的回忆录(有考题, 问:作者认为回忆录有什么缺点? 答案:写回忆录的人在回忆很多年前的事情时,会忘记很多细节和当时的感受。 )相比家书,回忆录中的感受也许不是当事人当时的确切感受。
题目
Q1有一题是问文章的primary purpose
应该就是suggest another approach.
Q2原文加粗:“回忆录不能明确反应现实” 暗示作者认为回忆录有什么缺点?
写回忆录的人在回忆很多年前的事情时,会忘记很多细节和当时的感受。
Q3原文有一段话加粗打亮  说American historian 认为Chinese hapless 问这句表达什么
我选的 是美国史学家认为这些American Chinese are subject to force beyond their control
Q4 问以前的historian怎么样
我选过分注重经济社会因素。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9

1.2.4.        美洲的印第安人与殖民者
V1 einpause V31
第一段说:黑人和白人移民来到了新大陆,历史记录研究围绕他们展开,但是对于本土本土印第安人也是一个新文化的大陆
第二段说:围绕这个展开,说什么具体我不记得了,就是印第安人应该作为历史的主角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9

1.3.        Human (Woman) Rights

1.3.1.        美国妇女家庭地位和财产税的关系(Done)

文章结构和内容
Married women's property rights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Saying in the 18 and early 19 century, common laws dictated that when a woman is married, her husband takes over all her properties.  The man had control the right to use the woman's properties while she lived and became the owner of the properties upon the woman's death.  Only one thing can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something like "pre-marriage settlement"
Then..some law about women's right of property was finally established!!  then blah blah blah, how good the law was and things like that.  Then, a scholar named Sammas? said this law substantially changed women's status.
BUT, another scholar named Beard? disagreed with Sammas and said the effects of this new law  was overstated because before this new law was established, there always existed "equity court" that serve the same purpose.
BUT, a third scholar named Salmon came out to challenge Beard.  Salmon said equitty court can't do much because most states were very hostile against equity court and in the cases where the court gave women the right of properties, some were attempts made by men to transfer all properties to their women to avoid consequences of bankruptcy.
第一段:是说美国在以前的某个时期,妇女结婚后财产就归丈夫所有了。
第二段:讲从某个时期起,不少州开始立法保护已婚妇女的财产权。(注意:说的是银行大批倒闭的时期,不少丈夫破产把妻子的财产也陪进去了,这个在后面的题里面考了这些州立法的原因是什么。)还讲了一个具体的法律(这个法律是什么年代,在后面也是考点)。
第三段:讲了不同学者间的评价。忘了讲了2个人还?个。但是考了两个人,第一个人认为法律的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二个人认为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举了好多例子:很多州,像康涅狄可州,和很多传统保守实力,反对这种社会、法律发展的趋势。(后面有道题考这些法律你能infer出什么,我选了not universal in all states,我觉得universal这个改写还so-so。反正请大家读的时候,注意这种法律变化有什么社会影响,该怎么评价)最后一句话,讲了有些人愿意接受这种法律,也是为了破产的丈夫把财产转移给妻子,赖债权人的钱。除了上述出题点,还有主旨题:我认为应该选提到了“讲述社会变化,对比学者观点”的那个选项,事实上,文章的重心是在第二个学者的言论,应该属于present观点的文章,一定要突出这个。里面还有一题,是说N的实施并不普遍,并且对它的接受不大好。
题目
1. purpose of the passage
to chronicle laws regarding women's right of properties and examine the implication to women's status.
2.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what would Beard mostly likely think of equity court
it substantially improve women's status?
3.问2段作用
4.问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的句子作用是什么
5.作者举出 first states passed the special laws in order to respond ??
6.文章是用property act和什么做对比的
选什么有Equity system的那个选项,定位第三段
7.第三段的这些法律你能infer出什么
not universal in all states
8.主旨题
我认为应该选提到了“讲述社会变化,对比学者观点”的那个选项,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9

1.3.2.        古爱尔兰女权(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作者说爱尔兰历史学家跟别的国家的历史学家一样,研究女人们活动的学者都是跟从外国学者的研究,研究女权运动的时候都是从女性的投票权入手的。因为爱尔兰女权运动的高峰期是1920年左右,而这一时期刚好是爱尔兰从英联邦里面闹独立的时候。所以学者们往往把这两件事情一起讨论,认为女人的活动都是受独立运动的影响(Historians trying to establish the importance of women in old times studied some woman's suffrage movement in relation to a particular revolution in Ireland)。北爱尔兰新的独立政府成立以后,新的政策对女性的投票权限制很大。
第二段:作者提出了几个理由批评这个方法,说这第一段中的专家可能exaggerate了妇女的活跃程度,也夸大了新政府对女权的压制。说学者们利用了别国的研究方法导致结论上有偏差(主题题,100%),因为实际上妇女的运动特征不能仅仅用别国所谓的妇女选举权运动为标准来看的,还应该考虑其他的比如说运动的阶级构成和它的经济背景。提出了几个理由批评这个方法,说什么参加这个女权活动的女人都是少数中产阶层啥啥的,并不清楚这个运动对全体女人的影响(but this gave a distorted view because they do not know how many women actually participated and stuff like that.)。然后说了为什么有这些shortcomings的一些原因,不太记得了。然后列举了一些本来在独立革命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一些限制女性权益的原因,指出这些老原因造成的权益限制被当成是新政府的政策导致的了。

题目
1. 主题题
说学者们利用了别国的研究方法导致结论上有偏差
2.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V1:point out a shortcoming in historical research approach
V2:我选的是evaluate 一个traditional研究方法的potential shortcomings
3.削弱题,问什么可以削弱这个作者对人家研究方法的怀疑
V1:我选的是,事实证明那个女权活动对好多女人都产生了好大的影响
V2:我选的是一个根据membership的记录,很多工人阶级的妇女参加了活动。
4.第二题highlight新政府的政策(原文是political factors)了,问作者同意哪个观点?
我选的是其实这些不是造成限制女权的真正原因
5. 针对列出那些原因的一句话,返回原文应该容易找到答案,是一个跟女性的economic status有关的问题
我选的答案是女性找wage labors有限制,
6.说明她们的很多经验是来自她们的前辈,那些feminism活动的组织者的(这里有一道题目)
7. 有道题问一个词形容作者态度的
我选的negative
8.过于focus在主权运动,会导致什么?
我选:对爱尔兰妇女的XX研究有distortion
9.对于旧的观点(就是他们没有不能代表妇女的解放),怎样削弱呢?
答案:可以说是发现了一个文献什么的,里面记载了,这些运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妇女劳动人民(they dunno how many women actually participated and stuff like that)(由于现有的对爱尔兰妇女主权运动的account并不是很全,所以不容易得到XX的结论)。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0:59

1.3.3.        英国女权(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一屏。
第一段:说十九世纪历史学家总会用一种Separate Sphere来形容英国中产阶级的女性。把19世纪的英国社会分为两个sphere:男性的sphere是主外的,覆盖public,politic等领域;女性的sphere是主内的,覆盖home,family领域。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权主义者进一步强调这种分歧和对立,目的是唤起更多的女性跳出传统的sphere的局限,积极参与public等领域。出于这个特定目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权主义者过渡渲染这种局限,偏颇得忽略了真实的状态,甚至不愿假装去描述一下妇女的日常生活的实际状况。因此作者说虽然很多文献说明了这一点,但当时的女权主义者主要是想Galvanize听众, 而并非真那么关心女性的真实地位。
第二段:讲20世纪的历史学家并没有跳出窠臼,他们从对一本叫什么E…c...的书等文献里阐释女性的ideal behavior,仍然试图把女性的“合理”社会地位局限在Home,family。依然用一些当时的Sermon之类的来了解女性真实状况,却没有考虑到当时听众是否真的接受这样的说法,他们很可能只是带着鄙夷讽刺来理解。下面还有几句话,记不清了,但态度很明确,就是作者人物这帮历史学家的看法以偏概全,没有真实反映19世纪英格兰女性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最后说由于这些历史学家考虑问题不周到,所以他们仍坚信Separate Sphere 的理论。作者觉得就是老历史学家sphere理论的换汤不换药。所以反对都反对!

题目
1)作者suggest E..c..这本书宣扬的是什么?
我选的是对女性ideal behavior 的界定
2)作者认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权主义者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我选的选项是主张女性更多更主动地介入公共领域
另外有两个颇具迷惑性的选项值得大家注意,一个是说他们precisely describe women’s daily life,事实上,正好相反,他们一点儿也不描述日常生活。令一个选项说他们encourage a new image of women’s ideal behavior, 这个选项也不对,因为ideal behavior是在下面一段才开始提到,而且这个选项里没有明确说这个新image到底是什么。
3)主旨,作者态度题
我选的是question历史学界对19世纪英格兰女性社会地位(role)的传统共识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0

1.3.4.        女性从政参选
V1 Sabrina01
讲的是现在女性虽然被雇佣的多了,但是参加政治选举的任然很少(有考题),然后给了个原因,后来说不是这样的,继续给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说选举的系统的,说高官们看似鼓励女性选举,其实都是让他们去选一下不重要的,或者是很多人争几个的位子,或者是安排他们到某一州和一个实力超强的男的竞选。一个是说选举的什么也是个阻碍。忘了
大概就是这些,很简单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0

1.3.5.        黑人文化研究(2010-8-12)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随着各种文化的融合,现代的历史学家对于西部开发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这里破折号提到新历史学家挑战的就是西部片里描写的欧洲移民在西部开发中占主导地位),他们认为美国黑人应该是起了重要作用。(此处有题)但是奇怪的是一个美国黑人历史学家M的观点,却被现代历史学家给忽视了。
第二段:讨论忽视的原因。主要提了两个:Equality and Frictional
1是这种M的研究中带有自由、平等的思想。人们也通常认为这正是美国精神的来源,但是现代历史学家不重视这种思想,然后又讲了一点原因。
2是M主要通过写fiction来描述历史,现代科学家认为这不是真实的。
主题:提出新认识+提供解释

题目
1)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基金作者选:为了解释为什么M不受重视 Explain why M’s theory failed to be recognized. 主旨就是大家发现了黑人的作用,可是M的作品没有得到重视。
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odern historians think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th?
基金主人选:认为fiction不能反映真实(cannot reflect reality/truth)。
3)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 what do modern historians think?
基金主人选:挑战欧州白人,认为美国黑人也有重要作用。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1

1.3.6.        黑人革命著作(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2段,结构清晰
第一段:一个历史学家,叫W. E. B. Du Bois,写了一本书Black Reconstruction,是关于战后大家对黑人奴隶看法的。然后一点介绍:说的是黑人解放的事情,想证明黑人在工人革命的浪潮中的一份力量。
第二段:但是这本书招来很多议论,因为他标新立异,和流行的观点prevailing opinion都不同,最controversial 的是作者后来的思想越来越教条主义,他把自己的观点放在马克思学术的背景下,说黑人工人运动是反对资本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直接导致那年代的人们都不敢看他的书。直到现在,人们才重新重视起来。总的来说,这本书对后来学者的影响很大,让人重新思考黑人地位问题

题目
1 主旨题:
我选了,先介绍一本书,然后说书的影响被当时的情况限定了啥的。
2 细节题问马克思的那几句function/作用/in order to
3 写这本书之后作者怎么样
作者越来越ideological inflexible (教条主义)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1

1.4.        Art

1.4.1.        古代艺术(2010-8-11, updated 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a kind of carving on the cliff in northwestern US regions where a Indian group lived is called vertical something.有个考古学家S argues vertical series rock art is sole affiliated with Lakota and other Oyate communities。先说这种古代艺术很mysterious,intriguing之类的,接着提到一个学者认为这种艺术源于某一部落,并且认为这种art内容是表达communications,不仅表达声音和语言,这个考古MM还说,这种岩石画艺术只属于O部落,给出了几个理由。依据是发现的2个地方都是o部落统治,而且岩石画有similarity.
第二段:However, evidence suggests though rock a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Oyate societies it is not true that all rock art originates from them. Other cultures have also displayed similar rock art but with unique styles and designs. (说这个假设有一些证据支持,不能完全否认,但是说这个艺术仅起源于这个部落太绝对了,给了大概四点理由(有一个是说类似的符号也在别的地方出现过),其中furthermore这个词之后有考点。)给出理由:因为有一个O部落领域之外的从没呆过的地方也有这种风格相同的岩石画,后来果然,这是另一个部落画的。后来就说,又发现了很多部落有这种类似风格岩石艺术,什么H部落啦,C部落啦.

题目
1)        主旨题
A选项discuss vertical art的来源,C反对一个wide hold的观点,(A靠谱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确实反对了第一段中一个人的关于vertical art的起源的观点,但似乎这个观点不是wide hold,所以选了A
2)    Infer作者同意那个观点
3)    问哪个成立的话,最weaken第一段那个学者的说法
H部落也有类似岩石画
4)    这些画的作用是什么?
不仅仅是声音和语言,更重要的是com。
5)    在哪里发现的那些vertical art?
在不是Lakota occupied的地方。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1

1.4.2.        书店特色
V1 66小丫头
文章很短(reference: 最美的夏天)
第一段:说的是传统book-chain 是和region 什么都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新的survey发现还是有地方特色的。举了几个例子,什么hawii Oeren(有题)
第二段:说independent bookstore也很struggle 采取了什么方法的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2

Natural Science Division

2.1.        Biology

2.1.1.        眼睛敏感度(Done)

文章结构和内容
讲的是人类眼睛的眨眼之类的一种定义为M的行为可以使人们看清楚stationary objects.
好像叫(REM),意思是说睡觉时,眼睛仍在转动。
(老牛补充:我知道如果说到睡眠,REM是Rapid Eye Movement的缩写,RES是什么就不清楚了,但是和睡眠有关,应该八九不离十)

第一段:开头就提到一个假设。第一段先给了一个定义,解释了Microsaccade这个东西。大概是说什么眨眼之类的眼睛自己的运动,然后说researchers have been unsure about the function of Microsaccade,甚至曾经有的researcher have gone so far居然说这种眼睛自己的活动可能会因为blurring什么的对眼睛造成伤害。(后注:这种假设是错误的)。(这里有题,问文章提到这种对于Microsaccade功能的解释是为什么)接着第一段后面说了又有另外一种解释,说是这个M吧,可以让人们的眼睛看清楚静止的物体。

第二段:前半部分说了支持这种假设的证据,后半部分提出反对的意见,讲了一些眼球看物体的反应。还是拿青蛙作对比,说青蛙看不见静止的只看见活动的,但是人可以,因为人的眼睛有motion还是怎么的。说这种睡眠比较为深度睡眠更难醒,而且单从predator的角度来看,这种假设也难合理。

视觉方面的神经元的运作方式之类的。比如什么neuron会 generate more electro...(有着“电”的词根的某单词)with response to moving objects than to stationary objects(有题)。讲vision evolution之类的就是人们容易看到动的东西,visual system就退化了。然后还有一个类比是说人的眼睛很像青蛙的眼睛。就说青蛙就完全看不见静止的物体,但是对于移动的物体反应就会很快。但是人类的眼睛就因为有了这种Microsaccade,看静止的物体也没问题。

第三段:继续提一些反对这种假设的证据。说了一个实验,就说科学家找来一群人,让他们一直对着电脑频幕的一个central dot看,然后问他们对于电脑屏幕上的peripheral dot的视觉反应。接下来这段...我不是很明白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正大概意思是说,那些人看着看着,觉得那些peripheral dot在慢慢消失fading,而他们的Microsaccade也在逐渐变缓(sparser数量减少and slower),然后又恢复normal when the peripheral reappear。

结构:提出假设+推翻假设+实验结论

补充:首先提出一个概念Microsaccede,下简称m,中文是微动眼,指眼睛自然的细微运动。研究人员提出假设微动眼的作用可以使我们看得清静止的东西。在进化的过程中,视觉在看动态事物方面进化较快,之后讲了一些原因,有一个是因为动物可以见到猎物逃走。人的眼进化出微动眼帮助人不仅看到motion还能够看到静止事物。之后对比了人和青蛙。最后视觉神经是如何发生作用。神经一般是在看motion时才firing,而微动眼帮助人类即使在看静止的事物神经都可以keep firing。
题目
1)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passage?
选主要讨论一种假设
2)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substance of Microsaccade?
基金主人选的是illustrate科学家对于Microsaccade功能不能达成共识。
3)视觉方面的神经元的运作方式之类的。比如什么neuron会 generate more electro...(有着“电”的词根的某单词)with response to moving objects than to stationary objects(有题)
4)infer题:从文中可以推出最后一段试验中的subject干什么呢?
基金主人选的是M帮助人看到什么东西来的。
(这题要对experiment的结果要求看仔细点,关系有点复杂。)记得其中2个选项是M开头,3个选项是visual neutron开头。
5)第二段有一个in additional,问作用
6) 推断视觉神经在青蛙的作用
备选对motion的反应比对静止事物强烈得多
7)主题题
8)一道题是下面哪一条会削弱?
是关于REM和动物对所处环境危险程度的敏感程度的……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2

2.1.2.        鸟预知地震(2010-8-12)

文章结构和内容
1p 在一个地方2月一直是气候stable的夏天,但是某日发生的一件事,误导了当地对天气很了解的当地人。这件事就是seabird鸟群突然一窝蜂的从 coast往内陆飞(这个很重要,我会讲清楚)。 结果一个多小时后发生地震揭示了这个现象。举了两个其它历史上发生的果的类似事件:鸟类异常行为地震
2p 那么就假设(有两种猜测),要么鸟群是感知到了微震(人感知不到),要么是鸟感受到了地震带来的海啸的电磁波,所以往陆地飞。但如果是鸟群感知道了微震,就会知道有地震危险,不会向内陆 飞,而是远离危险,应该向海上飞.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解释说可是这样的,鸟群错误的把感知到的什么什么当成了indicator of storm,他们以为暴风雨来了,所以远离大海,往内路飞。(这段要看清楚,我说得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3p 举了3-4个动物预测地震的例子,中国发现鸭子不下水,哪发现鸡不回笼等等。最后一句话总结,说这么多动物都能感知,可能还是大气中电子什么阐释了微妙的变化。
题目
1.        有一题是问作者举这么多地方的例子都提到什么共通的东西?
A wildlife E birds 我选的鸟
2.        按照那些“对天气很了解的人”一直以来的认识,应该怎样
“typically,seabird如果往内陆飞,多是天气要发生变化”(很确定)
3.        主旨题
A - an argument of ……over a phenomena; E - a research report about a phenomena (题目是不是report忘了,反正有research)  其他选项都不对,应该就这两个里选,我选了E
4.        第一段中提到的这种天气通常被人认为的是什么?
V1: 天气不好了的时候鸟会成群飞掉
V2: 第一段里面说2月份的时候智利的天气是steady的,但是1835年2月的这天鸟成群飞向内陆,使weather-wise的人很disoriented.这样说起来应该选天气不稳定。不过后面答案里面和天气稳定相关的只有一个“稳定的天数比平时长”。。。囧~然后还有个是说因为鸟儿感知到了坏天气要来。我选的是这个。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2

2.1.3.        海豚的声音(Done)

文章结构和内容
P1海豚利用click和emission来航海,并且能够区分船只的噪音,海底其他动物的声音,同伴的声音。比如一种虾,发出的声音很像是海豚发出的,人类一般不能区别出。[此处有题,答案是海豚对各种声音的辨别力比人类强。] use acoustical method in a noisy environment.
P2第二段开始讲述海豚具体的辨别声音的过程,比较复杂,大概是收到声音后再自己发出声音,然后通过回音等等来分辨。此处讲到海豚的emission是有规律的频率变化。[有题,问 emission的性质。答案是频率改变,但是有规律可循,可以预测。] talk about why they can avoid the noise. Basically only focus on how the acoustics works. Detect clicks by repeat rate, change of frequency is not in a fixed pattern. Whistle frequency change in a consistent pattern
题目
Q1: TOPIC.
D, E is close in the words used. But E is correct.
D: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 a problematic issue in environment of particular animal.
E: explain the method used for a problematic issue in particular environment.
Q2. what is correct about whistle and clicks.

Q3 第一段中虾的例子的作用
说明海豚对各种声音的辨别力比人类强
Q4问 emission的性质
频率改变,但是有规律可循,可以预测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3

2.1.4.        鸟学说话 (Done)

文章结构和内容
一种动物还是鸟starling模仿人说话的问题。
第一段:starling(欧掠鸟)这种鸟可以模仿和vocalize。但是因为它们flock and vocalize too much, too frequently, too.... 所以science studies很少(此处有考题问为什么鸟的习性不好研究)。 最近刚做了一个实验, 说明starling不仅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还模仿人的声音。
第二段:说这个实验。把幼鸟分成组,只跟人关在一起。发现那组人说话的多,那一组的鸟vocalize就多。 (然后实验发现:鸟儿们很厉害啊,能模仿人讲话不说,还能模仿不同的语调。而且,和人们有更多接触的鸟儿们更爱显摆inference就是鸟儿们对于周围的环境很有interest)说明幼鸟是通过人的话来学习发音的。而且幼鸟还都模仿discourse和phrase, 不是单个的word。并且surprisingly的是它可以模仿的声音可以发出不同的tone的音调。又说自然界,幼鸟是通过学习neighbor的鸟,比如自己的parents and sibling。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八哥小时候就开始接受家庭的音乐熏陶了(有题)。
第三段,忘了,没题。
题目
Q1主题题
describe an experiment researching a phenomenon(我选的, 还有一个选项比较模糊,建议大家再看看)
Q2如果下面哪个成立,说明这个实验没道理? (感觉像逻辑)
在幼鸟即使在人一句话都没说的那组,一样能学会发音。
Q3在wild的情况,幼鸟如何vocalize
学习他们的parents and sibling
Q4为什么科学研究会少?
(1)因为flock and vocalize too much, too frequently
(2)因为需要大范围,长时间的研究,而这通常做不到。然后说现在通过实验可以做到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3

2.1.5.        研究用牙状况
V1 g20040636
一种研究方法 说是大猩猩的牙啃了硬tough的东西就有那种痕迹  就说明从fossil里面可以推断他们的用牙状况。  
但是这种方法有缺陷 举例了b什么的原始人 他们好像是明明可以啃很tough的东西但是没有用  然后推测牙那样估计是生活条件不好才会啃tough 的东西。
1 有一道题说的是 作者会同意 就是一个类似类比的题目:D XX在白天视力很好但是primary在夜间活动(我记得是选D); E 鸟有翅膀赶走捕猎者 但是翅膀不能用来飞(approved by acrophobia 720)

V2 呜啦呜啦dd
第一段说科学家经常通过动物啥的骨骼之类的结构来判断这东西活着时有啥特点。例如某种动物的某个部位(大体意思哈)有A特点,而且科学家已经清楚这种动物在习性上有B特点,因此,当科学家发现另一种动物的该部位也有A特点,就会判断这种动物在习性上也有B特点。。。。但是!!这种判断有时是不对滴~~~
第二段,以研究某种人类祖先的jaw的structure呀啥的为例。。拿它和猿人的比较。。后面我自己也读得稀里糊涂。。。怕误导大家就不写了啊。。。

V3 acrophobia 720 V38
属于长文章~本文分3段,具体结构我记不太清楚了。第一段大意就是p这种科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问题。第二段举例大猩猩还是什么的一种灵长类,有合适的jaws和牙,且m(m打头的一个单词说的应该是臼齿吧?)化石上有磨损,磨损就说明了它们总是吃硬东西。他们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是吻合的。最后一段说~研究发现 一种古人类(p字头吧)的牙齿和jaws结构和那猩猩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m上就没有那么多的磨损,说明他们平时不吃硬东西啊,那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jaw和牙呢?科学家解释说,虽然大部分时间这些古人类不用啃硬食物,在生活条件不好的时候,只有有这样的jaws和牙的个体才能得以存活,这就是为什么古人类虽然没有大猩猩的生活习性却拥有了和大猩猩结构相同的jaws和牙~
1 主旨题,我选择的是,解决了一个难题。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4

2.1.6.        鸟类声音系统的进化(2010-8-12, updated 2010-8-13)

文章结构和内容
P1 开始讲三种鸟是已知鸟类中仅有的三种后天学习发声而不是基因里就会发声的。(vocalization learning instead of genetically programmed)而其他学习发声的都是哺乳动物,如人,蝙蝠等等。然后详细说这三种鸟学习唱歌(sing)就和小孩子学说话一样的,生下来后逐渐和父母学习才会唱歌,所以如果主人变了,它会纠正之前"wrong"的发音;如果把这三种鸟的幼鸟交给别的鸟养大,他们发声就会很奇怪(odd);如果把他们单独开养(isolate),就哑巴了。
P2 EJ是个这方面的研究者,他发现这三种鸟在发声时,脑中七个部分的活动是非常相似的,而这是很奇怪的,因为这三种鸟的生物种属离得很远。所以有两个假说:一是他们有共同的祖先。“但是这不太可能,因为这意味着……存在大批的灭绝”(记不清了,反正引号内高亮,意思很晦涩)(有题说前面高亮推断出什么,我想的是假设这个祖先的后代都是学习发声,那么现在应该有很多学习发声的鸟,为什么只有三种,因为其他的都灭绝了,而这是不太可能的)那么只剩下一种假说,就是凡是学习发声的脑部活动都一样,就像鸟与蝙蝠明明相距甚远,却发展出如此相近的翅膀。
P3. 有谈到关于人类发声时,脑部七个部位的活动和上文三种鸟也一致。这就更加说明第二个假说才是对的,但是所有Vertebrate动物可能继承同一祖先的什么大脑功能系统之类的。最后一句谈到学习发声也是movement learning,结果有一道细节题就考这最后两个单词。

原文
Cardinals, along with other songbirds, are among the few kinds of animals that learn the vocalizations they make. Among the others, two groups are also birds—hummingbirds and parrots—and the rest are mammals: bats, cetaceans, elephants and humans. All other creatures, from dogs and tigers to swans, owls and pigeons, produce sounds that, according to current research, are programmed by the species’ genes. According to Jarvis and other scientists, baby songbirds learn to sing much like human infants learn to speak. Both begin by listening to their parents or other adults and memorizing the sounds. The next step is to mimic the mentors, slowly perfecting their “language” over time through practice. A young songbird raised by a different species of adult, or with recordings of a different species, will end up learning the “wrong” song—and will produce only an odd, improvised tune if it is raised in isolation. A vocal nonlearner such as a phoebe or a dove, on the other hand, will sing its species’ correct song even if it’s brought up by another kind of bird, or by none at all.
A few years ago, Jarvis and his colleagues made the surprising discovery that when a songbird, parrot or hummingbird is producing its learned vocalization, a set of seven similar structures in the birds’ brains become active. The finding was unexpected because the three avian groups are only distant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ther birds that are not vocal learners. Flycatchers, for example, belong to the same order as songbirds—Passeriformes—yet no flycatcher species tested so far displays the trait.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says Jarvis, is that the three groups of vocal learning birds had a common ancestor that possessed the skill. “But this means there would have been multiple losses of the ability over time, a sort of mass extinction of vocal learning,” he says. Another hypothesis is that vocal learners evolved similar brain structures independently over the last 65 million years, much the same way that birds and bats separately evolved wings that turned out to be so much alike.
Discoveries about the human brain support this latter hypothesis. Scientists conducting imaging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when people speak, parts of their brains’ cerebrums that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vocalizing songbirds, parrots and hummingbirds become active. They’ve also found that the same neural pathways are damaged in people who have lost the ability to speak due to injury or stroke. Jarvis now believes that vocal learning most likely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in humans and the three bird groups (as well as in other learners whose brains have not been studied)—yet it arose from a preexisting brain system, probably shared by all vertebrates, that controls learning to move.

题目
Q1作者对这个实验的结果感到unexpected是因为什么?
我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很少有共同的啥啥啥
Q2 ……所以有两个假说:一是他们有共同的祖先。“但是这不太可能,因为这意味着……存在大批的灭绝” 问高亮部分表明实验者认为什么/前面高亮推断出什么?
选E,不太可能有XXX。。我想的是假设这个祖先的后代都是学习发声,那么现在应该有很多学习发声的鸟,为什么只有三种,因为其他的都灭绝了,而这是不太可能的
Q3这些动物虽然有similar brain structure, 但是都是单独进化的;就像“蝙蝠啊,鸟啊,单独进化完,翅膀都差不多”一样 问高亮部分有什么作用?
to illustrate the brain structure … ; analogy to ...vocal...... 两个里面有一个是对的
Q4最后一句谈到学习发声也是movement learning,结果有一道细节题就考这最后两个单词。

Q5 问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也就是问相关的更多研究的结论跟上面的学术论述有什么作用。

Q6 which one is J(是个人名)questioned?
我选的是鸟类和baby学习发声什么一致,因为文章最后一段有讲到finally J believed鸟类和baby学习发声什么是一致的,不确定对不对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4

2.1.7.        羊毛用途变迁(Done, updated 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整篇文章一共两段 不是三段 下面的阶段是方便大家分别理解的
前言 很久以前xxx B.C. Near East 这个地方还没有羊毛 后来有了羊毛 然后也加速了衣物染料的发展
所以有个科学家来研究这个地区 羊的进化历程。 他发现:人们养羊对羊的进化是有影响的 第三阶段甚至可以说是革命/Revolution
第一阶段 吃肉 因此羊就像其他某地的什么动物 很短命(原因:如果吃肉的话 羊很小的时候就会被杀掉) 也很少产毛 但是后来渐渐改变了
第二阶段 挤奶 结果母羊活得时间首先增加 一来可以挤奶 二来骨头多不好吃 (考古出的骨架以老母羊居多)
第三阶段 剪毛 由于羊必须要养到比较老才适宜剪毛所以公羊的存活时间也开始增加 因为公羊和母羊的羊毛都可以做很保暖的衣服 植物纤维(非棉)衣物不好染色,羊毛可以,所以这算羊毛的优点 羊毛的使用也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之前只有一种纤维可以用于做衣服的囧境 (考古出来的骨架开始公母都有了)
题目
1. 未使用羊毛前的着衣情况/那时候用什么东西做衣服
植物纤维
2. 骨头很多的羊
老母羊正确,选项都是一些什么老公羊,小公羊,小母羊之类的迷惑项
3. 说如果不取羊毛做衣服
a考古中发现公母老羊的尸骨会一样多b考古中发现公母年轻羊的尸骨会一样多(不知道其他选项是什么)
4. 问题有earliest 原始人用的植物fiber特点
好像是这么问的,在最后几句找就好了
5.问推断4000BC的时候
我选的是人们对羊的用途就只是取羊毛了。觉得有点绝对,但其他选项都有点无关,说什么用植物纤维做衣服的技术已经DEVELOPED之类的。
6.有一题印象较深,问4000BC时,如果羊WOOLLY,但是不用来产wool,问发现的骨头怎么样
选项有:公母羊一样啊 老羊的比较少啊等等。
7.在文章开头的那个时间,那个时候人们都怎么样
8.注意伴随着羊毛的出现,染料的发展,因为有题:xxx B.C.后,下面哪个是正确的
我选的是有可以染色的衣料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4

2.1.8.        肥胖的原因
V1 clair1024
P1   R这个人觉得肥胖和不吸收有关 然后举了个反对他观点的人的例子 这个人用自己做实验 吃饭不吃肉 但是他的同事趁他不注意把bacon放了进去 (有题问选项哪个与这个类似)
P2 忘了。

V2 yd72win
还有一个讲食物的(我verbal很差的,斟酌着看吧)
p1,M提出一个方案好像说吃豆类是可以降低脂肪,然后有人亲自去实践,狂吃豆类然后脂肪降低了,但是导致他歇菜了。
p2,3 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好像是说食物消化不完全什么的,导致了这个
后面不记得了好像把这个和解释食物过敏联系起来了
好像考第一段比较多,考了第一段的作用,还有一个下列那个行为与那个人狂吃豆类类似

V3 Wenjing0117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食物过敏,第一段说是有个人研究调查指出说有什么食物过敏,不能吃 BACON,他的同事好像是不同意。然后就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在他吃的食物里加了 BACON,然后他立马昏厥。 (有类比题,问哪一项和他同事这一做法很像? 我选 某个人由于对某植物过敏,所以把家门口的某植物都拔光了,但是他朋友又悄悄的把这些植物种在他家附近) 其他的记得不清楚了,想起来再补充。

V4 chris5105077
food intolerant。有个问题是,第一段的那个医生知道了他的同事所谓,会怎么想, 1.m的理论怎么样怎么样,2光不吃bacon 怎么样怎么样。
有个主旨题。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4

2.1.9.        M恐龙
V1 joe5436611
讲一种(楼主模糊记忆:maissuar)恐龙,拼写记不得了m开头,一页两段。第一段说这种恐龙跟鸟一样有个什么bone,有一句话出了题的。第二段给出了科学家的一个猜测:忘了。

V2 zaizaicandy (暂且将此篇归为M恐龙)
有一个是说一种鸟恐龙,专家认为这个物种对幼儿时期特别呵护,因为脚骨没长全却从牙齿的化石里发现什么其他食物(意思就是这么小的幼儿不应该能吃到这种食物,是大人喂的)。
第二段是反驳这个专家的结论,认为这个物种并没有对幼儿特别呵护,是从这个物种的另外一个分类的鸟恐龙的化石里找到的。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5

2.1.10.        是否开发一种vaccine(2010-8-15)

文章结构和内容
Para1: 最近有一个debate讨论是否应该develop a vaccine来应对a disease caused by a kind of bacteria. 但是由于这个disease的symptom主要是caused by the immune system, 所以since the risk of provoking reactions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不建议用这个vaccine。 而且,由于这个病的危害程度不大,人们对于这个vaccine会引起的harmful reaction的tolerance(容忍度)就会小。 Moreover,有另外一种病危害程度比这个病的危害程度更大,而且还是由同一种bacteria引起的,但是针对这个病的vaccine已经逐渐out of market (总之这一段就在反对develop the vaccine)
Para 2: However, in the infested area, among the people who have the highest risk to affected with the bacteria, 生了这种病以后会残疾的可能性很高,而且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还是不能恢复。yet,是否是由于这种病而导致的残疾确实不确定的。 but,由于这个残疾的严重性,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些高危人群中使用 the vaccine

题目
1 如果这个疾病是fatal的话会怎么样
文章认为这个病不是fatal,所以一开始要不要研制疫苗值得考虑
2 主旨题
list factors for and against of (是否开发疫苗)
3 这个VACCINE会引起某些人怎么样
两个答案比较混淆:让他们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 or 会让那些过敏的人产生某种symptom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5

2.1.11.        蝙蝠和蛾(2010-8-15)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自然界存在一种现象,蝙蝠在幼小的时候会吃一种难吃的蛾子,然后形成习惯,以后就不吃了。说tiger moth(一种蛾)unpalatable to bats。bats会捕食moth,tiger moth通过clicking来提醒幼虫,通过什么方式(生词太多看不懂,猜测是指放出毒素的意思)来躲避bats。某专家对其进行了研究。然后说了某专家的研究
第二段:介绍某专家的研究。专家从小把蝙蝠抓起来养着,从而杜绝其在野外的捕食行为。蝙蝠在5天内学会了避免难吃得虫子。还做了一些观察和研究。做了moth和bat之间反应的试验,第一次有了acoustic confirmation作为模拟防御方面的例子;
第三段:介绍了两个实验:1、把蝙蝠放在一个容器里。让他们吃不好吃得蛾子。这种蛾子叫tiger moth,他们的味道比较糟糕unpalatable,结果蝙蝠在尝过它们的糟糕味道后对tiger moth的clicking产生了抵触,觉得不好吃就不吃了。。接着把本身也是unpalatable但本身不会发出声音的moth和蝙蝠关在一起,就一两只蝙蝠吃。2、换一种美味palatable的蛾子,但是这种蛾子能够模拟tiger moth的声音clicking,结果只有两三只bat上去尝试吃了一下发现它可以吃,其他的bat还是不吃。。
第四段:根据此实验推出了两个结论。因为蝙蝠将这种clicking和tiger moth联系起来之后,不再捕食发出这种clicking的蛾子,而这知识在蝙蝠中广泛流传。后来,其它的蛾子也学会了这种clicking,得以从蝙蝠的口中逃生。两个实验结果发现moth主要靠mimic 声音来defend 天敌。
题目
1 有道主旨题
有2个选项很迷惑:一个是描述了2个实验,并比较了实验结果的不同;一个是描述了2个实验,并得出2个实验的结论。我选的第2个
2 还有一个类比题,说第2个实验moth的策略和一下哪个像
选的是一种蛇没有毒会模仿眼睛王蛇的花纹的动作吓跑敌人
3 还有一道题就说第2段2个实验的作用
我选的是支持最后一段的结论 大家遇到还是看下吧
4 infer 题
选了那个野外那种能吃又能发吃nazhongclick的蛾子可能很少被吃。
5取非题问的是第二个实验情况

6题目有一个比较搞,说是该科学家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有个说confirmed the reports of acoustic defensive phenomenon 。还有个说give evidence that defensive phenomenon could be acoustic 。纠结很久选了第二个,因为怎么都没看到文章中提到reports啊

Background文档有背景,非原文。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1:06

2.2.        Geography & Geology

2.2.1.        火山熔岩的来由(2010-8-13)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讲火山爆发来源于Mantle中的Lava,而Lava来源于Melt,说是由地下升起来的,Melt在向地表上升的过程中会与Mantle中的Rock反应(exchange of atoms between the melt and the minerals that makeup the solid rock it passes through)并不断变化结构,即溶解Orthopyroxene 并在背后沉淀出Olivine(The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as melt rises, it dissolves one kind of mineral, orthopyroxene, and precipitates, or leaves behind, another mineral, olivine.)。如果Melt如研究人员所想的那样在空洞中缓慢移动的话,那么所有的Melt都应该反映出距离地面最近的Mantle中的Rock的成分,至少距离地面10km。

第二段,讲在地下45千米突然发现Melt的结构不变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若是不变它如何上来的呢?提出一种假设说是Melt沿着裂缝(open cracks)上来的,速度太快来不及反应(Open cracks would allow the melt to rise so rapidly that it would not have time to interact with the surrounding rock, nor would melt in the core of the crack ever touch the sides.),但第一,这种dikes在地幔形成,而不是45km以下(The problem with this interpretation was that the dikes are filled with rock that crystallized from a melt that formed in the uppermost reaches of the mantle, not below 45 kilometers, where most mid-ocean ridge lavas originate.);第二,10km以下,地幔就是流动的了,而不会有裂缝(In addition, the icebreaker scenario may not work well for the melting region under mid-ocean ridges: below about 10 kilometers, the hot mantle tends to flow like caramel left too long in the sun, rather than cracking easily.),所以这种假设立即被否定了。另一种假设是Melt在之前的上升过程中已经吸收了足够的Orthopyroxene,在岩壁上只剩下不能溶解的Olivine, 无法再反应了,而只能记录下Melt最后一次遇到Orthopyroxene的深度。一个推论是:只有在边缘的Melt才能溶解岩壁上的Orthopyroxene,而中间的的Melt则可以在上升中保持纯净(Over time, however, so much melt passes through the channels that all the soluble orthopyroxene crystals dissolve away, leaving only crystals of olivine and other minerals that the melt is unable to dissolve. As a resul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elt within such channels can no longer adjust to decreasing pressure and instead records the depth at which it last “saw” an orthopyroxene crystal.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mplications of this process, called focused porous flow, is that only the melt at the edges of channels dissolves orthopyroxene from the surrounding rock; melt with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nduit can rise unadulterated.)

题目
是什么可以证明这种exchange的存在
V1 lab experiment
V2 Using specialized equipment to heat and squeeze crystals from mantle rocks in the laboratory
一道文章最后句定位
我选orthopyroxene的用完了,exchange就停止了
是什么发生反应
选melt

Source: (Golden)大家批判性地看看吧, 不是原文 http://www.tulane.edu/~sanelson/geol204/volcan&magma.htm
(疑似)原文未缩减:详见Background文档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2:11

2.2.2.        地球降温(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科学家发现最近40million years,地球不再是原来那么warm和wet了(此处有题),先给出了一个流派的若干解释:随着二氧化碳的增多,大气的降水中融解了二氧化碳,这些水降到海面,被各种过程吸收,然后沉积到海底(二氧化碳到了海里面,然后被海洋生物还是什么吸收,然后又被排出,留在seabed上面),虽然到海底这些CO2最终还是要回到大气中,但是这个过程需要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隐含40百万年对它来说是相对短的过程,此处有题),另外陆面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起到一定作用,而且随着内海的面积逐渐减少,陆面的面积越来越大因而吸收CO2也越多。第一段的末尾说这个解释不错,但作为唯一的解释未免不让人信服。

下一段是讲好像叫M R的人提出一种观点,对第一段的解释起到支持作用,他说地质演变抬高了陆地某些位置,高了之后会有更多的fresh岩石吸收CO2,而且因为抬高了后这些位置比较陡,降水可以更好的冲走这些吸收了c的岩石。提出的新观点觉得有二个重要原因:一是weathering的过程 (即对第一段的解释起到支持作用); 一是岩石陆地的上升strengthen了weathering的过程
题目
1.一个题目在第一段,问现在环境跟原来环境有什么区别
选择较Warm, Wet(此题也许是取非题,问现在的环境怎么样,那以前的来取非)
2. 第二段,CO2溶解沉入海底再回到大气这个过程需要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隐含40百万年对它来说是相对短的过程,此处有题)
3. 有一个Except题
注意第二段中的机理讨论部分
4.然后有一个应该是取非条件的
注意第二段中的机理讨论部分
5.R科学家提出,有逻辑题,以下哪项weaken了R的观点
定位于二段后半部分. 注意R的观点有两个部分 a.weathering的过程 (即对第一段的解释起到支持作用); b.岩石陆地的上升strengthen了weathering的过程.这题要削弱的应该是第二个观点
6.第二段全划线,机理题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2:11

2.2.3.        冰河时期
V1 斯巴达克
C冰河期动物灭绝的事情,超长的,两屏半。

2.2.4.        研究地质时间(Done)

文章结构和内容
P1        1920年,一个科学家M.M.(首字母)提出一个Claim/Theory说貌似地球的Orbit和Ice Age有关系。他的证据是在一些(可能是南北极的)冰川Layer里面发现了一些植物的标本。陈述了M的理论然后当时人们只能在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大体的承认这个理论。
P2        出现了50年代的观点。科学家们开始采用碳标记,是反对M的。有一个人提出了去美国一州做了地质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种动物(啥狗之类)的化石,它是在M推断的某一个climate不应该出现的,所以又质疑了M的观点。后来80年代新的科技又证明了M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一个什么疑问 最后还是说支持 M的观点
P3        结论就是M的理论其实是对的然后最后还是被接受

以前有个研究者发现气候是根据地球orbiting的规律来的,就创立了一个学说,有另外一个研究者通过氧的测量证实了这个观点;第二段是说有第三的研究者跳出来说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因为他通过一个实验发觉某地和某地的研究数据表明是有variance的,最后一段那个用氧测量的研究者reconcile了这两个观点,说虽然是有orbiting的规律的,但是还是受到不同地质的影响的。

注:在OG11和OG12中都有一篇阅读是关于Milankovitch理论的,但是并非此月的阅读原文,大家可以当背景资料阅读,我提供文章的开头关键句供大家查找:Milankovitch proposed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at the ice ages were caused by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around the Sun.   另外,看看下面的背景资料会对阅读有所帮助。

背景资料1
地球轨道根数变化与第四纪冰期 Changes of the Earth's Orbital Elements and the Quaternary Glacial Epoch
米兰柯维奇(Milankovitch)天文气候学理论和第四纪地质时期以来冰期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上的冰体积具有近10万yr的变化周期,并伴有近4万yr和2万yr的变化周期,它们是由于地球的轨道根数变化导致的气候变迁所致;不同的地球物理资料中均存在上述类似的变化周期,表明气候变迁所导致的变化是全球性效应,证实米兰柯维奇天文理论是基本正确的。他认为,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第四纪冰期旋回的主因。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单一敏感区的触发驱动机制,即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信号被放大、传输进而影响全球。最近,由于大量高分辨率及精确定年的气候变化记录的获得,从以下4个方面构成了对米氏理论的挑战:1)一些低纬地区并没有明显的10万年冰量周 期,而是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表明北半球冰盖的扩张、收缩变化并没有完全控制低纬区的气候变化;2)在最近几次冰消期时,南半球和低纬区的温度增高,要 早于北半球冰盖的融化,表明冰消期的触发机制并非是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3)大气CO2浓度在第2冰消期的增加同南极升温相一致,表明该时大气CO2 浓度增加亦有可能早于北半球冰盖消融;4)南半球的末次冰盛期有可能早于北半球。这就说明单一敏感区触发驱动机制已难以圆满解释所有观察事实,天文因素控 制下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机制研究正面临理论突破的新需求和新机遇

背景资料2
At the recent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meeting in San Francisco,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one of the great papers in paleoclimatology was celebrated. The paper, entitled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Pacemaker of the Ice Ages,” presented important new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orbital theory of glaciation. Orbital theory goes back over a century but is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ilankovitch, who calculated the effects of 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s on the seasonal cycle of Earth’s insolation (the radiation incident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Insolation varies on several time scales, including ~20,000 years (termed precession), ~40,000.

题目
1.  A..B. 对Milankovitch Cycles Theory的看法导致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不再接受M的理论了
2. 主题题
选的不同的方法对某一科学推断的研究和看法(没有一个选项提到了Milankovitch Cycles Theory,所以猜测某一科学推断指代Milankovitch Cycles Theory)。
3.  Infer: 如果第一段那些“当时人们”有accurate carbon dating technologies 的时候,他们会怎样?(怀疑是第5题)
4. 新的学者(高亮了)对Milankovitch Cycles Theory的看法(怀疑是第6题)
5. 如果基于quantitative和radiocarbon方法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会有什么结果。(怀疑是第3题)
(答案都忘了,但此题不易解,干扰项严重)
6. 新时代的科学家同意的(怀疑是第4题)
我选的是A 50年代的科学家如果方法正确应该是要同意M观点的
7. 1970年的研究做什么了
我觉得貌似应该是revise专家的提议
8. 第二段的作用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2:11

2.2.5.        恐龙灭绝(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恐龙灭绝的原因一直是个迷。传统观点(catastrophist)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陨石撞击在地球上,引起了天气剧烈的变化。但作者觉得不对。
第二段,如果陨石撞地球这个原因是对的话,那么那时将引起白垩纪温度的巨大变化。但是有fossil证明,有很多对温度更敏感的动物如鳄鱼都活到了白垩纪之后(没灭绝)。(V2:因为如果天气剧烈变化的话,某些specie的容易受影响的器官一定会被破坏。比如crocodile的某种器官,但是就发现的化石而言,并没有发现有这种破坏。)
第三段,新观点,也不能说这个假设完全不对,说不考虑那么不对的,气候变化导致的灭绝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不是直接影响,是因为陆地上的植物都死了。因此以之为食的食草动物死了,影响了整条食物链,通过影响食物链而使恐龙灭绝的。这种假设又遭到了反对,因为在化石标本中发现某个地区的植物是最后才灭绝。但是这个发现并没有完全否定这个假设,因为陨石撞击产生了大量灰尘在(某个地方?),而在freshwater中的生物比terrestrial的生物收影响小(此处有题),还有size 比较small的生物不如恐龙受到的影响大(此处也有题),因此灭绝有先后的顺序。
第四段,这个植物死亡可能是由dust引起。陨石撞击也有可能引起dust。所以陨石撞击也有可能是对的,虽然长时间有那么多陨石撞击的可能性有点小。
我没有印象有遇到同意灾难论的什么这道题……不过作者对于灾难论的态度是有保留的,一开始说陨石撞击引起温度变化这种原因是不可能的。下一段提出植物死亡这种原因。最后一段说,植物死亡也由dust引起,而dust也有可能是由陨石引起。所以还是有可能的。
题目
问题1: Small animals和dinosaur的区别
我选的是更不依赖植物。因为温度变化已经被fossil证据证明不对,也就是说温度变化并不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因此对温度不敏感也就不是small animals活下来了而恐龙没有活下来的区别所在。/ small animals are less dependent on ..(好像是食物吧)
问题2:水里动物和陆上动物比较怎样
选的是水里植物比陆地植物受影响少一些。
问题3:灾难论忽略了什么这个问题
选忽略了fossil的证据。(因为对温度敏感的动物的fossil证明了灾难论是不对的)
问题4:问从第三段suggest什么的
就是jj里说 水生植物比动物受温度影响小那提 我觉得jj答案有问题 因为温度是之前一段得毁灭轮的论调 已经被否了 这段说是食物链出了问题 plant kingdom很受影响 答案应该和这个有关。
问题5:发现的crocodile的化石说明了什么?
我选天气没有剧烈变化
问题6:开头两段的作用是什么?
V1答案我选  it offer(or discuss)difficulties in explaining the 恐龙灭绝的原因(总之是关于大灾难理论的缺陷的)
V2第一段提到了C提论,但质疑;第二段是说C理论has some difficulties in explaining the dinosaur extinction at the end of C世纪。这个就是答案,我觉得
问题7:作者对catastrophists理论的看法
作者是说C理论have some difficulties in explaining,但注意,作者在最后一段提到了impact hypotheses,说C理论虽然有弊端,但还是能说明了the survival of reptile animals,即selective survival. 所以选答案时,注意不是对C理论的全盘否定,要结合开头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作答。
问题8:主题题

问题9:好像有2个题都是关于谁更受食物链或气候的影响,有terrestrial plant, terrestrial animal, freshwater plant and animal

问题10有个问题问作者对那个提出假设的人下列那个论述时对的
我选的是觉得那个假设不能很好的解释,反正作者的态度没有完全否认,也没有很肯定。: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2:13

2.3.        Astronomy

2.3.1.        金星氢元素逃逸(2010-8-13)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 为什么金星上面那么干呀?由于离太阳近,造成大气层的Hydrogen脱离其地心引力往外逃逸。但是呢这个gas里面有Deuterium(H的同位素D),Deuterium的密度妨碍他一起蒸发出大气层的,所以如果大气层里面有没有残留Deuterium对Hydrogen的比例很高,则说明hydrogen蒸发掉了
第二段 很短,地球火星和金星虽然都是由太阳幸运演变而来,但是同位素测定表明三者的大气成分和太阳不一样,说明都发生过氢元素逃逸
第三段 我这里全highlight……非常长,说因为金星里太阳太近了,太阳辐射太大,Hydrogen的活动和地球不大一样的,(此处问为什么要说和地球不一样),然后就分析因为太阳辐射对他Hydrogen的影响,太阳辐射通量(solar flux)很大的话,水就会被蒸发到大气层,并在大气层被分解,然后蒸发出去。而如果金星曾经有像现在这样厚重的二氧化碳大气层的话,就能保持住大部分的水分。因为第一:遗失的水量取决于有多少水可以被蒸发到足够的高度以分解成氢氧,而如果有厚重的二氧化碳大气层的话,遗失的水量就会小很多(The amount of water that is lost depends on how much of it can rise high enough to be decomposed—which is less for a planet with a thick atmosphere);第二:云层可以反射并阻挡一部分太阳光,抑制“runaway greenhouse”效应。如果太阳辐射通量略小于“关键通量(critical value)”,金星可以在短期内维持一个像地球一样稳定的机制,但稀薄的大气层难以阻止水分向高处扩散,6亿年之后还是会蒸发掉相当于地球全部海洋那么多的水分(In short, Venus possessed climate-stabilizing mechanisms similar to those on Earth today. But the atmosphere’s lower density could not prevent water from diffusing to high altitudes. Over 600 million years, an ocean’s worth of water vanished. Any plate tectonics shut down, leaving volcanism and heat conduction as the interior’s ways to cool. Thereafter carbon dioxide accumulated in the air)。

题目
1 金星的Hydrogen的活动和地球不大一样的,(此处问为什么要说和地球不一样)
2第三段全部高亮!不过实话是真看不懂。。好像有一个问二氧化碳的,没看明白。。。
3为什么说Venus和Earth像
V1:我选A,为了说明存在氢元素逃逸
V2:答案是为了说明地球要分解二氧化碳
4有题问作者用什么证据证明Mars(或是什么别的星球)是存在氢逃逸的
V1:定位在文章第二段。
V2:估计跟那个大气层中的氘核氢的比例有关
5问MARS怎样。
三段,第二三段都是讲地球和VENUS的,只有第一段提到了,所以定位貌似应定位第一段。
6文章主旨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2:13

2.3.2.        粉尘的危害和处理方法(2010-8-14)

文章结构和内容
第一段:一种powder在室温下会堵住加热器(貌似这个东西)的exit,说powder的流动性受几个方面影响(shape, size, particle),说了particle大小大于pipe 1/6的时候就会影响流动性。原来一直是说适当的heating 有助于提高流动性,现在发现适当的cooling也有助于提高流动性。然后研究者study证明可以通过降温来让这种powder流的顺畅一些,因为室温的时候它的分子会cohesive(有题,问室温的时候会怎样)
第二段:讲这种研究对很热的地方的manufacturer来说非常有意义,但cooling的温度会相对的低,还要注意防止受潮。

题目
1) 问purpose
描述一个新方法及用途
2) 问和这个阻塞和面粉的什么有关EXECPT
选了weight. 其他选项是 dampness, shape, size, 温度。
3) 问炎热的国家要注意什么现象
特殊现象是温度高的地区的powder颗粒比较容易黏成一团堵住什么什么的出口,而 cooler temperature 使其流通顺畅
4) 问怎么样就算冷却了面粉还是堵塞/问cooling在什么情况下不起作用
选A就是当面粉的particle相对出口比较大的时候。注意里面还有个类似的,不过是particle比较小,这个不能选。/ particle size 大于网眼 1/6时流动不好
5) 原来的时候为什么这些powder粘在一起从而阻塞了瓶口
太热而膨胀
6) 新方法有什么用
二段首句,在商业领域尤其是热带地区化学粉末农药的制造的运用。
7)问室温的时候会怎样这种powder的分子会怎样

8) 主旨题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2:14

2.3.3.        新能源
V1 tianmo0512
关于由于油价上涨,因而开始开采新的能源。
第一段就介绍了在一些物质中可以提取很多这种新能源,这种能源不太占用土地,而且可以一直产生
第二段说了这种能源的反应机理,排放出的其他气体有的可以作为动物饲料
第三段忘记了
反正不难, 有一个问题是说作者支持哪个观点,就是能源不占用土地。
还有一个是说提取数据的作用,我选了reason 好像是 忘了。
作者: 又见炊烟    时间: 2010-8-16 22:15

2.3.1.        海藻
V1 maikikiuu
海藻用于供应能量。
P1,拿了很多别的生物生产的能量的数字来比较,得出藻类是生产得最多的。
P2,讲海藻用作能量的好处。有说繁殖快之类的。
P3,讲海藻用作能力还有缺陷,3个缺陷的,很好懂。。
Qs问第一段列举那么多数字干嘛,选为了突出海藻的什么什么。。
还有问一个缺点的。。
其他想不起来了。

文言文 Golden 自己考古以前考过的题,大家来确认
V1 Golden 540 V14
第一段貌似是说藻类可以对工业有益的,然后说可以利用这种藻类的特性用来协助工业的制造(吸收CO2)。
第二段说利用这种藻类的优点,比如不需要太多空间,放个装藻类的大水箱(tanker)在power plant旁边就可以吸收燃烧废气什么的。。
第三段说这种藻类的Weaknesses和用在工业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貌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等等... 其他记不住了~
有题问利用这种海藻的苛刻条件的好像。。。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