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09年11月18日GMAT阅读考试整理贴 [打印本页]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2     标题: 2009年11月18日GMAT阅读考试整理贴

关于看阅读机经的经验

本人三次V都在35以上,所以在JJ的问题上,应该比较有发言权吧。很多人都在说该不该看JJ,也有很多人给了很多经验和意见,这个月,我只说两条:

1。该不该看?

阅读好的,平时裸做GWD(我是说,第一次做,不是重复做的那种!)阅读平均错4个以内的,可以不用看。

否则,请您好好看JJ吧,平时你都读不明白,别指望考试的时候你人品大爆炸,能读个通透,或者靠猜,丢笔帽能搞出个V35+。没可能!

2。怎么看?

首先,看高分的,高频的JJ,那些低分的JJ或者说写的不详细的,只考过一次的,时间紧的还是不要看了。免得因为错误或者不全的信息影响自己的判断。

对于详细的高频JJ,一定要认真看,有很多的版本,我不会做任何的删减,这样可以保证原汁原味,大家可以在我的整理基础上,自己整理一个版本出来,把一些JJ合并成一篇文章,有清晰的结构,然后举什么例,怎么反驳怎么支持,哪里是出题点,作者的态度,细节题会在哪里考。。。这些都整理出来。最后临考前,再认真过个两到三遍。我每次考前的最后两天,都会仔细看JJ,然后看题目回忆内容,我妈每次看到我这样都特别崩溃的问我说“GMAT不是考思维吗?你怎么天天都在背书啊?”其实不是背,只是考察自己的记忆力,你把JJ记的深刻了,你考试的时候根本不用去想,你静下心来好好读原文,自然JJ的内容会反映出来的。然后选答案的时候,你基本上就是在CHECK鸡经的答案正确与否了。那种痛快感。。。哎,我只能说比XOXO都更要痛快些~~~厄。。。小朋友们飘过吧。。。

所以,大家不要再问我要不要看JJ啊,要看几遍啊~~好好看吧,往死里看吧~~~

GMAT究竟有多重要?好吧,我告诉你,770也有被DING的,但是650你绝对进不了T10。所以自己想吧,如果770都会被DING,你凭什么说,自己6**能去T10呢?学校是很现实的~~GMAT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排名,所以,不要掉以轻心。

 


[attach]5596[/attach]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4

 

经济类... 2fficeffice" />

1.      美国的苹果业... 2

2.      加拿大19世纪铁路... 4

3.      内地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的好处... 6

4.      非赢利组织... 6

5.      产品创新对效益的影响... 6

6.      十九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 10

7.      早期的版权... 10

8.      性格与职业选择... 11

9.      Symbol Economy. 13

10.    竞争性广告的效果... 14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5

 

经济类.. 3fficeffice" />

1.      美国的苹果业.. 3

2.      加拿大19世纪铁路.. 5

3.      内地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的好处.. 8

4.      非赢利组织.. 8

5.      产品创新对效益的影响.. 9

6.      十九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 13

7.      早期的版权.. 14

8.      性格与职业选择.. 15

9.      Symbol Economy. 17

10.    竞争性广告的效果.. 18

11.    公司裁员 (UPDATE V2, OLD JJ) 20

12.    AT&T拆分.. 21

13.    DistributorConsumer的关系.. 23

14.    股票市场self-regulation管理机制 (NEW) 23

艺术文化类.. 25

15.    工业设计 (UPDATE V4,V5) 25

16.    美国早期唱片.. 26

17.    软件公司与音乐.. 27

18.    音乐生产力.. 27

黑人,印第安人与新移民类.. 30

19.    美国黑人的劳工合同.. 30

20.    美国宪法(怀疑是布朗法案,待更新).. 32

21.    美国土著语言.. 32

妇女类.. 32

22.    服务行业的妇女.. 32

23.    波兰妇女的政治地位.. 34

24.    工会处理男女工资 (UPDATE V3) 35

25.    W对女性财产税的研究成果.. 38

26.    M.C.的成功故事 (UPDATE V6) 38

27.    妇女工作.. 40

28.    欧洲宫廷对妇女的态度.. 40

29.    对女性历史的研究.. 44

30.    妇女在工业革命前后地位变化.. 46

31.    妇女工作环境.. 47

32.    NEW ENGLANDliterate LEVEL (NEW) 48

动物植物类.. 48

33.    鸟类如何学习飞行 (GWD Q6-Q3) 48

34.    恐龙灭绝的原因 (UPDATE V3) 49

35.    古代动物的牙齿 (update V8) 52

36.    水产养殖.. 53

37.    鸟学说话.. 55

天文地理.. 56

38.    G1银河系.. 56

39.    化学元素.. 57

40.    桥的坍塌 (UPDATE V3) 60

41.    风能的缺点.. 60

42.    太空射线.. 61

43.    Milankovitch Cycles Theory. 61

科技发展类.. 63

44.    电脑私人信息的处理.. 63

45.    Working memory. 63

46.    DOLL实验.. 65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6

 

经济类

美国的苹果业

一篇讲美国的苹果业在1890-1930(时间记不清了)的变化,主要是讲一些政策,不长也不难

文章应该就是这一篇,重点基本都提到了,问题有问到第二段一个C**的法案或者是条例的细节的,还有一题细节是关于第三方检验定级那部分的细节题,判断以下哪个选项不正确,定位在第一段后半段,不难,但是要看仔细

有细节题是苹果种植在这个时间段先后的变化,第一段定位,我选的是种植的地区少了

V2

描述美國的蘋果產業  (記得不全,寫個概略)

1890-1930年代美國交通快速發達,蘋果原本是face to face由生產者賣給消費者,因為交通發達,所以蘋果可以買得更遠了。

如此一來,經過運送,蘋果會壞掉,總之品質會下跌。美國政府就弄了一個法律,要給農產品的定個標準,限制品質之類的。

我有考到一題:下咧那一種情形跟文中dishonest的情況依樣

V3

P1:美国apple transaction的历史。着重1970(好象是)的government有regulation,比如质量评级啊,什么时间更改合同条款啊,具体程序啊什么的,有细节题,定位就好。
P2:对这种regulation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能够增加grower的控制市场的能力。举了个例子,就像一个××Act能让manufacture manipulate price一样。however,也有人理解说这个regulation 其实是提高政府控制能力(貌似是,不知道是不是跟什么记混了,我记忆力差。),然后说这种易腐的commodity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这两个问题会导致某种情况,就是卖家说质量好,但是买家说质量不好,有题问下面哪个场景符合这个情况。

V4

第一段开始是说种植的变化,和销售的变化,反正就是越来越商业化了,靠铁路运输可以运到其他地方销售,不像1870年代都是在种植地周边销售,然后继续说因此产生的问题,然后政府就制定了一些规定,说引入了inspector,有了standard grading system之类之类

第二段是说了两个解释啊和楼主写的差不多..反正是来不及看..

问题是第一个是问1870-1930年代apple industry的区别

第二个貌似是问第二段highlight的complications指的是什么,下面给了5个例子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6

 

OLD JJ

V

1P 说从1890 到1930年(年数有可能不对)苹果的交易发生方式发生变化了,一开始,果农和buyer是面对面的, 到这段时间的末期,加洲果农有了大量的甚么东西(类似于订单之类的,有一题的迷惑选项提到了这个),开始变得很强大,苹果都是加州生产,然后贩卖到各州。他们的产品卖的很远了。由于什么原因,出了个什么Act(对这个act的产生原因有细节题),使果农不受anti-trust法控制。一个甚么机构就要对这些运输的产品做检查(题目,1890年和1930年交易方式有甚么不一样了。我选了果农不能直接把东西卖给buyer。那个迷惑选项是果农的订单变少了) 之后出台了一个甚么法规,保护这种交易的公平性

2P苹果的质量变得不好。如果顾客发现苹果质量不好,果农和分销商都有责任;可能苹果质量本身不好,也可能是运输中损坏了苹果。这台法规的出现,有2个原因,一个起到了甚么作用,比如,又举了另一个法规(题目,提到这个另一个法规的意思是) 第二个原因 怎么样。接着作者对这个法规的作用提出了质疑(好像也有2点),就是买卖2家容易扯皮,推卸责任(题目,会有甚么推卸责任的)这样就有人钻这个空子(卖质量不好的苹果),然后扯皮,贿赂官员。

这篇阅读还有个主题题,我选了对这个法规的评价。

V

1930( 大约)年以前苹果industry, 是全国生产,卖给near customer. 1970年代开始是集中生产,长途运输卖给较远的customer, 而且出现了第三方来核实质量,评定等级.是什么造成这种改变的哪?

两个原因:1.长途运输货物质量可能会下降2.可能由于运输公司等非买卖双方的参与而导致加速这种质量的下降.所以为了避免大家扯皮,也为了避免opportunists 钻空子,出现了政府机构等给予装货前就核实质量,规定什么时候可以改动贸易条款.当然,商人的信用(reputation) 一定程度上会防止他们成为投机分子,但是由于participants 很多,还是有必要regulation 和核实质量.

题1:主题:discuss the imperus to regulation ......

题2:文章所描述的opportunist 会干什么事情?

明明是质量不好的苹果,说是装运时质量好的.

题3:participants 多会不能保证buyer 和seller 的reputation , 下面那个情况能说明这一点.

运输公司的责任导致货物损害

题4:70 年代apple industry 除了哪个都是发生了的变化.

V

比较长,大约有70 行,但并不难。第一段讲美国1890 年前的苹果都是在东部种植的,运输距离短,所以没什么问题。但后来苹果种植移到了太平洋沿岸,要运到东部就很费时间,而且种植主越来越多。联邦通过了法律,主要有几点:苹果质量标准由政府制定,苹果质量可以在发运前由政府人员评估,供需双方的合同,包括合同的修改都受法律制约。

第二段讲为什么政府要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在一个供需双方众多的市场里,信用已经不足以维系公平的交易环境,比如卖方可以短斤缺两,然后把责任推给铁路;而买方可以借口收到的苹果比合同约定的质量差而要求折扣。所以政府需要介入这样的交易。

V

About apple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f united states. The apple production farms used to sell apples to consumer directly. After 1930, only the orchard in CA are left so they sell their apple long distance. Some goverment institute was created to cope with it. Why the institue was created was state in the paragragh and question was asked.

考题:

1.    主题题

我选了对这个法规的评价 / discuss the imperus to regulation ......

2.    1890年和1930年交易方式有甚么不一样了

我选了果农不能直接把东西卖给buyer了。

那个迷惑选项是果农的订单变少了,类似于订单之类的

3.    提到这个另一个法规的意思是

4.    会有甚么推卸责任的

5.    文章所描述的opportunist 会干什么事情?

明明是质量不好的苹果,说是装运时质量好的.

6.    Paticipants 多会不能保证buyer 和seller 的reputation , 下面那个情况能说明这一点.

运输公司的责任导致货物损害

7.    70 年代apple industry 除了哪个都是发生了的变化.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6

 

加拿大19世纪铁路

第一段说19世纪初加拿大修了一条贯通东西的铁路。本来政府期望通过这条铁路来增加收入,但是很少人使用这条铁路。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加拿大才出现大量的人来使用这条铁路。

第二段就解释了其中使用delay的原因,大概是说首先因为天气和干旱的原因,农场主只能在每年的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种植粮食,所以全国有很少的土地可以适合更重,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他们就能够开阔以前不能开阔的土地。适合耕种的土地扩张了,工人的工作机会也多了,所以有很多人就从西部开始向东扩张,那么铁路的使用就增多了。

V2

第一段:加拿大修了个新铁路,本来大家都觉得新铁路可以吸引多点settlement,但是知道很久以后才吸引到了新住户,这是为啥呢?

第二段:解释原因,讲了很多关于FARMER的东西(我都以为两段脱节了),说那里的农民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应付干旱的天气还是啥的,农业水平低,后来科技发展了,那里的农民产量高了,农业变得attractive(注意这个词很重要). 可能是这个原因才吸引到了settlement,这里我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理解对了。

问题有主旨题(提出现象解释原因);那里的铁路一开始没吸引到人来住是为啥?;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6

 

OLD JJ

V1 (780)

还有篇rc是加拿大东西贯穿的铁路1885年修好了但到1900年才开始大量用,第2段有人给解释是1900年去西部搞农业才比较有利可图,有题问第二段作用,就是解释说明第一段的现象啦,还有题问主要内容,就是解释19851900为什么没人用,还有问具体为什么1900有人用(还是为什么1885没人用,记不清楚,不过区别不大),选在西部搞农业是否有利可图那个

V2

有题问第二段作用,就是解释说明第一段的现象啦,还有题问主要内容,就是解释1985到1900为什么没人用,还有问具体为什么1900有人用(还是为什么1885没人用,记不清楚,不过区别不大),选在西部搞农业是否有利可图那个

V3

第一段:加拿大在1900年建设了一条东西铁路,预计它的performance会很好,但是奇怪的是在后面大约有10年的时间,它并没有派上什么大用处,农民基本上不用它来运人运货。分析家就分析了有很多原因导致了他没有被人派上用场。

第二段:说加拿大1900那一段时间天气非常不好,雨很少,因此农民的收成也不好,既然收成不好,他们也就没有兴趣把自己的农产品运到加拿大西边去。后来过了几年,天气好了,农民丰衣足食了,地也开根的越来越多了,发现西边的土地和市场越来越有吸引力了。于是这个时候铁路的优势就被显示出来了,越来越多的人靠着这条铁路从东到西。

出题点:

第一题问第二段起了个什么作用;我选了解释了第一段的一些现象。

第二题问what can you infer在文章里,我选了1900年加拿大的这条铁路业绩不是很好。

第三题问为什么农民开始要乘铁路呢?我选了西边的土地有吸引力。

有一题问怎样可以weaken他对delay的解释

有一题问第二段的作用  我选解释这个delay(不确定)

V4

加拿大铁路:两端文章,生词不多。

第一段:加拿大政府在18多少年的时候修好了跨大陆铁路,但是这样做并没有带来西部的大发展。政府很郁闷(这里说政府ambitious,呵呵),这种情况直到1900年才变化了

第二段:1900年以前西部有好多问题,土地啊农业技术啊之类的blablabla,1900年以后什么技术开发出来,很多的设备通过铁路运到西部去,带来西部的发展。因为大概浏览了一遍就明白意思了,所以看得不是很仔细哈……

第一题:文章explain什么,我选delay of西部的发展after organization of transcontinental railway。

第二题:什么东西是西部发展的原因好像,答案就是技术咯。

第三题忘了,不难定位 (740+)

考题汇总

1.     第一题问第二段起了个什么作用
我选了解释了第一段的一些现象

2.     第二题问what can you infer在文章里
我选了1900年加拿大的这条铁路业绩不是很好。

3.     第三题问为什么农民开始要乘铁路呢
我选了西边的土地有吸引力。

4.     问说为什么铁路建好了之后 什么rush却没发生
第一段可以定位---某个delay造成 (猜测答案)

5.     怎样可以weaken他对delay的解释

6.     有题问, 为什么到1900年该火车才起作用

7.     什么东西是西部发展的原因好像
答案就是技术咯。

8.     文章explain什么
我选delay of 西部的发展after organization of transcontinental railway

参考资料:

在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加拿大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日益高涨。1837年爆发反英起义﹐迫使英殖民当局进行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发展。通过开挖运河﹑修筑铁路﹐把东部原来各自孤立的地区经济联成一体。人口增长很快。1851年已达240多万﹐开始向中西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移民。新兴的加拿大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制度残余的束缚﹐取得参与殖民地管理的权利﹐当时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也需要把殖民地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改变殖民统治方式。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案﹐成立了联邦制的加拿大自治领﹐由上、下加拿大和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组成﹐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权利再次得到确认。该法案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开辟了道路。新政府提出了向西扩张和建设铁路的纲领﹐1869年从英国哈得孙湾公司接管了西部领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加拿大资本主义进入迅速发展时期。随着横贯大陆铁路干线的建成﹐大批移民西进﹐掀起了开发中西部草原区的运动。大片土地被开垦﹐农场数目激增﹐农业疆域不断扩大。适应英国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以发展小麦生产为主﹐加拿大由粮食进口国一跃而为粮食出口国。1905年增设艾伯塔和萨斯喀彻温两省。1901~1921年﹐全国人口增长0.6倍,而草原3省人口则增长近4倍。新的矿产资源接连发现﹐采矿﹑电力﹑钢铁﹑农业机械﹑铁路设备等近代工业部门均有较快发展﹐铁路沿线出现一批新城市。

以下几乎是原文:

The railway boom in western Canada ended around 1930. The wave of construction had precipitated the settlement of western Canada, making it possible to transport settlers and goods to the new frontier, and transport the fruits of their labors to consumers, first in eastern Canada, and then around the world.  

Canada is a trading n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exports to our economy, particularly in western Canada, is no less now than in the years of settlement. Transportation, however, has changed as trucking has taken over most short haul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and is competing for long haul traffic as well. This has been made possible by an improved network of all-weather (适应各种气候的, 全天候的) roads and ever-improving truck technologies. It is driven by the fact that trucks operate over publicly funded infrastructure, which they share with private vehicles. They do not bear the capital costs of road construction or the maintenance costs for roads.  

Railways continue to dominate long haul transportation of bulk goods, and through containerization (货柜运输) and intermodal (联合运输) , they are taking back from trucks a share of the long distance hauling of consumer goods as well. 

When railways are involved in short hauls of goods, it is usually from areas that lack adequate road infrastructure. The exception to this is in the case of short line railways. Short lines sometimes compete for short haul traffic. Their lower cost structures and greater attention to customer needs allow them to compete in markets the big railways are not interested in and cannot do profitably.

http://209.85.175.104/search?q=cache:9kjNUV3U1ysJ:www.northeastreda.com/Rail%2520Study.doc+CANADIAN+RAILWAY+BOOM&hl=en&ct=clnk&cd=1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7

 

内地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的好处

讲的是应该鼓励内地经济的发展,这是对国际经济有好处的!!(我被踢倒低分库了,就这最后一篇,很短,两段,但我就是读不进去)

第一段说,开头词汇, many economists used to hold that ….他们是不赞成内地经济可以很好的在国际市场上寻求发展。

第二段,就说其实是有前途的!!只是因为那些经济学家只重视一个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他的因素。


 

非赢利组织 (UPDATE V5)

一篇讲美国的公司投入金钱,并且用技术啊,建议啊,人力帮助啊之类的来帮助非赢利组织(反正是这类的机构啦)来做更好的社会公民什么的(有题目问公司用什么途径)后来还讲到不但在美国,他们还扩展到了海外公司(有题问作用)

V2

美国的一些大公司transformed their strategy to nonprofit institutions/philanthropy。除了cash, 提供varied supports (有题) 比如 employee volunteer 云云。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企业的形象,成为corporation citizen。

这些公司对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的慈善投入尤其慷慨。因为在这些地方稍微投入一点,就会对当地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CEO们(CEO黄色高亮有题)就算budgets cutting, 也要对慈善方面的花费开绿灯。这种strategy给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的company 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去提升他们的edge advantage云云。

V3

还有一篇写公司规模缩小促使公司通过慈善方式,与非利益组织合作,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文章第一个词就是downsizing,我无比鸡冻得以为碰到GWD了,当场热泪盈眶,看了两句发现完全不一样,于是内牛满面T T)第一段写一些公司乐衷于慈善事业,其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扩大影响力;第二段写公司开始与非利益组织合作,如何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第三段写公司通过捐赠海外机构,更容易打破贸易壁垒,攻占海外市场。题目也是定位型
这篇看得比较艰难,思路花了很久才理清,各位慎重使用。

V4

记得有一篇P1是讲美国公司因为经济还是什么,开始做一个什么项目之类的,P2说这些公司逐渐开始从各个方面帮助non-profit组织,例如捐钱、提供管理和市场营销咨询等。P3讲许多美国公司靠这个战略在日本台湾等海外市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又突然转折说,有些企业可能会因此减少此类投资,结果会导致没有一家公司会从这个项目中获益。

V5

第二篇 死长死长的,估计有两屏半,整整4个大段,巨恐怖
第一段先提到了downsizing,其实要通过downsizing说到很多时候企业downsizing是为了缩减成本,因为其盈利不够什么的(第一段其实可以忽略的)

第二段突然转了个话题,说到了现在企业对待一些社会慈善事业以及非营利组织,现在的对待模式是很多样化的,以前只是针对性地捐钱(一般是经济支持),而现在的模式很多了,又提供技术,人力资源,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一些支持。

第三段提到了CEO在捐款方面的话题,还有比起在本土,美国的一些企业在新兴市场捐款活动能够对当地造成很大的影响,举了taiwan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的例子。具体印象没有那么清晰了。

第四段说到了现在由于自身营利模式已经经营收益的改变,很多都企业都开始缩减慈善方面的捐款成本,有一个highlight题目在这里。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8

 

OLD JJ

V1

企业downsize和慈善。第一段,企业downsize和慈善活动(什么关系我不太懂)有很多作用(列举了很多),能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二段,企业搞慈善不光用钱的,他们是怎么用先进技术,策略和管理经验帮非营利组织。提出概念,企业成了什么企业公民。 第三段,美国企业如何去把慈善的部分转移一些到国外去,搞国际主义,其实好像还是为了自己竞争力(没闹明白)。最后一句说国外的企业在这方面就竞争不过。

V2
公司慈善活动 长文章philanthropy
"大概就是将美国公司的慈善有什么好处,第二段讲了慈善方式的变化,不仅仅是cash的资助,而包括了很多其它方面的,譬如技术、战略、管理等等。然后公司就变成了corporate citizen, 后面有出题说下面哪个满足这个corporatecitizen的要求 。第三段将美国企业到其它国家发展慈善事业"

V3
补充:第一段讲美国企业在公司downsizing的过程中,发展出一种strategy,由一个什么东西和businessunit一起出budget来从事慈善事业,这个事业有若干好处(后来有问为什么发展这种strategy)。第二段说慈善方式不仅有cash,而且有其它方面,tech support啦,HR resource啦,management advice啦,从而和non-profit institute结成了伙伴关系,公司也就成为了corporatecitizen(后来有问公司可以给其它公司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有两个选项挺搞的,一个是various kind of support,一个是tech resources,大家考试时再看看)。第三段讲美国公司到taiwan等地方发展的时候,有些manager觉得这种慈善事业增加可开销,从而使美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有问题问为什么引用这些manager的观点,我选觉得他们短视,凭感觉。。。)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8

 

产品创新对效益的影响

第一段:公司通常重视产品跟新换代,但公司内部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职能就不重视。第二段:这样有。。。的坏处,比如不重视sales & marketing, 新产品被竞争对手抄去,比你market得更好。

V2 (V35)

还有一篇说企业开发新产品这个战略不一定非常好,要考虑到组织文化,因为如果企业的分销渠道,市场营销做的不好的话,其他企业很有可能被别的企业赶超.还有一篇是关于DOWNSIZING的,前面好像说企业这样做是因为ORGANIZATIONAL DECLINE,然后说这种做法的不好,后来又讲说既然这样不好,为什么企业还要这样做呢,是和组织文化以及管理层做决定有关系.

V3 (V34)

产品创新对效益的影响,两段,第一段讲产品创造曾经被作为一项帮助企业赢取竞争优势的战略。第二段讲,这个战略是受到企业文化的制约。注意这里的企业文化好像并非指的是组织行为学中一般意义的组织文化,而是指的企业对分销系统的态度。那些虽然能够做出创新产品,但是没有足够好marketing和distribution系统的企业,并不能通过产品创新赢得竞争优势。(有一道细节题的选项是:如果企业的竞争对手没有较强的市场和分销系统,那么产品创新战略比较容易成功)。这道题的观点,和OG上那道录像机竞争中,营销成功的超越技术成功的那篇很相似。

OLD JJ

Many companies nowadays invest a lot in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cause they believe doing so they could be the leader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profit comes back faster and sooner than doing business reconstruction. So they give more reward to employees who are in R&D fields than in other departments. However, companies with this corporate culture might not be successful. Because if they overlook the whole business system, even they can be the innovator of the new technology, but companies with better business system can easily adapt the new things and take over their market. 这篇比较简单,遇见的童鞋可以放心。

V2

公司提高revenue,第一段好像是说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说企业为什么会focus者上面,列举了一些理由

第二段开始说这种战略的局限性,如果公司忽略组织结构或者商业的Process的话,即便有力的新产品开发出来,如果在marketing和distribution上让竞争对手占了先机的话,narrow strategy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也是在弱势的。

V3

注重研发与市场的平衡那个,不难

好像是说企业研究新产品,两段,第一段就说企业想要开发新产品增加竞争力还有因为很新奇啦顾客很有兴趣啊什么的,所以能赚钱。第二段就说,但是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什么什么原因啦,这些利益就是短期的,到后来是得不偿失,有一个题问主旨,就是说提出的这个方案其实是unsuccessful的

V4

产品策略。说有些公司research 用outside resources,其实这样不好。然后举了个例子,说当新技术研发出来的时候,由于生产设备没有准备好,因而没法提供生产。有问主旨题的。

1、企业短期ROI以及长期策略share的选择:(文章很短不到一屏)

题目有问文章主旨的:我选推荐一个方法

有问文章结构的:我选批评一个管理企业的方法,推荐另一个方法

有问作者会agree with下面哪个观点:不记选得什么了,不好意思。

V5

别的想不起了,只记得JJ没有提到的一题:

作者认为在探讨案例中企业文化有什么影响还是反映(记不得了,嗯嗯,反正就是FOCUS在注重研发和全面发展的两种企业文化上)

我选择的是C,“企业只奖励那些开发新产品的部分部门反映了企业文化的一个缺点” 因为其他选项都挺不沾边……

V6

还有一篇是说企业管理的。

第一段主要说公司为了鼓励创新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却忽略了overall organization: 企业非常关注与新产品的开发,因为新产品的开发可以有更多的利润了,更吸引投资了之类的好处。很多企业里面都鼓励自己的员工设计和发展新产品,并且将这些作为褒奖员工的基础。他们给做产品开发的人更多的incentive,相比于其它部门,因为其它部门比如reconstruction之类的衡量方法比较困难,所以不能建立很好的incentive plan. 但是有些学家就说这种culture有时候会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

第二段开始说负面影响,作者具体阐述了过分强调innovation和new product的缺陷,强调such organizational culture实际上可能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这种非常关注与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文化是不对的,因为即使产品开发出来了,没有很好的marketing计划 (marketing & promotion),这些新产品的idea可能会落到竞争者手里,变成他们的优势,那么它的优势也会很快的被竞争对手给超过,从而亏本。因此不能够单单注重企业开发。

题目很多细节题,第二段中间,比较容易找。

V7 (重点!)

第四篇RC考创新产品和组织文化两难的,我考了四题:

有一题是问,作者认为企业在何种情形下最有条件投资产品创新?我选「当其它公司的整体能力不强时」,因为那篇是说,如果你只投资在产品创新,却没有其它条件配合,其它公司很快就能复制你的产品用更强大的组织能力销售它、击垮你。

另一题是说,作者认为组织文化对公司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这定位一下就可以找到答案。

还有一题是说,不均衡的资源分配最会发展在下列哪种情形,给的五个选项都是照文章设计的,什么员工遭到什么不平等待遇之类的,这题我时间不够胡写一通,选项没能记下来。

V8

D1  很多公司现在都关注产品创新,因为可以带来高利润(superior profits),高的投资汇报,财务上的优势、prolonged growth (长期发展)(有题问下列那些优势文中没有提到),同时由于产品创新给公司带来的优势很容易衡量,因此很多公司都奖励在产品创新领域有成绩的人,但对于其它领域的创新如组织结构、产品分销等,则不予奖励。  

D2  这种做法最终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企业忽略其它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开发出新产品之后,可能由于综合发展水平较低,而无法产生预期的利润。而且,如果这种新产品被综合实力强的竞争对手获得的话,对手有可能因为拥有较好的产品分销系统,从而抢先占领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V9 (重要!)

第一段:现在很多公司都主张生产innovative的产品。 Innovation有以下优势,能为公司带来superior profits, prolonged growth,并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注意,这里有题,他问innovation带来的好处,五个选项之中3个在这里找到,最后一个隔了好几句话,但还在第一段,找下去!)后来用了几句话讲了最后一个优势,大多数公司现有的measure performance的system用来measure由innovation带来的好处,而measure其它的试图提高公司的performance的方式比较起来都没有那么容易measure了。(有一题的选项和这里有关系,题目问的是以下哪个statement是对的,其它3个都一看就是胡闹的,有一个statement说的是:假如除了innovation带来的成果好measure外,其它的几种方式带的成果也同等样的好measure, managers就都会更多地采用别的方法。  另外一个选项说的是绝大多数由innovation带来的好处都只能体现在短期,在长期还会坏事。)某人的意见,选了如果其它的好measure得话,这些公司就….因为第二段没有说短命;说的是before the innovator can make profit from the innovation, competitor will如何如何,所以我认为在短期也是没有benefit,因为说的是before嘛! 

第二段:主要用来解释innovation的好处为什么常常很短命。主要有一个原因是如果一个公司能够创新但却没有办法保护这个innovation并把这个innovation转化为profits的话,其它的公司很可能会在短期之中生产出来相同的products来和这个产品竞争来排斥这个公司。最后具体讲了除innovation之外可以提高公司效率的几种方法,像改善管理体系之类的。还举了一个列子,有一道题目好像就在问例子的作用是用来说明什么的吧。

我觉得我的最后一题的选项很可怕。问,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功能,所以我把第二段看了许久

做个补充 文章:如果一个公司只注重创新,而竞争者的其它方面都比较强的话,就会立即复制创新产品并占据市场,使得前者没有利润。(前面是句号,下边是最后一句话)相反地, 一个公司整个系统都很强的话,就会提高潜在竞争者WOULD-BE COMPETITOR 的准入门坎。我的本篇最后一问:这最后一句话是起什么作用?选项1,用来反对前面提到的某种策略。选项2,为了说明其它因素的重要性

V10

公司往往很热衷开发新产品,觉得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可是很多公司还是这样认为,partly because measurement system,更加难以衡量很多其它方面的指标,比如公司操作,组合等,而衡量新产品的开发指数就容易很多(注意,这里有题目,问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我选:如果measurement system 可以更加容易和准确的衡量其它方面的指数,那么很多公司可能不会花这么多气力在开发新产品上)。实际上,有了新产品开发,还有很多别的因素影响公司竞争力,比如一个公司如果开发了很多新产品,但是他的distribution system is very bad, 那么他的竞争公司会得到他的新产品的信息并市场化,这样这个公司其实根本得不到好处。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所以其实一个公司综合的素质的提高,比如distribution system,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barrier(障碍),屏蔽别的公司的竞争而使自己获益。所以一个公司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新产品开发的实力,其实是最重要的。(注意,这里有题目,问文章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我回答:provide a reason to support why new product invention is not always the best way to help company achieve its competition among the market.).
问题有

1)  主旨:我选反对某一策略的选项

2)  作者同意对新产品的哪一特点,我选:能够帮企业获利,但短命

3)  问最后一句话作用,(参考上一个版本的回答)

问题:关注产品创新这种企业文化的特点(选项记不住了,读过原文应该不难选)

V11

很多公司都很注重产品创新。因为,1。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吸引投资。3。提高利润。4。便于建立指标去衡量结果。(有一题—创新的优势)。企业一般也会用奖金激励那些有发明创造的员工,因为这部分的创新有量化的指标,不像企业在组织行为等的方面的创新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

但是,企业因为过于考虑技术的革新而有时低估了其它方面的努力,所以他们的技术革新有时不能大规模生产而市场化,但是其它的竞争企业因为可以学到这种技术并加以市场化而取得竞争优势(有题—猜题: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一个企业也需要在组织管理,市场推广,生产过程等方面多加努力。

问题一:问innovation带来的好处(段一)。细节题

答案:superior profits、prolonged growth、增强公司的竞争力、measurement system衡量新产品的开发指数就容易很多,

问题二: because measurement system 更加难以衡量很多其它方面的指针,而衡量新产品的开发指数就容易很多,问的是以下哪个statement是对的(段一)。推论题

答案:除了innovation带来的成果好measure外,其它的几种方式带的成果也同等样的好measure, managers就都会更多地采用别的方法

问题三: because measurement system 更加难以衡量很多其它方面的指针,而衡量新产品的开发指数就容易很多,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段一)。推论题

答案:如果measurement system 可以更加容易和准确的衡量其它方面的指数,那么很多公司可能不会花这么多气力在开发新产品上

问题四: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所以其实一个公司综合的素质的提高,比如distribution system,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barrier,屏蔽别的公司的竞争而使自己获益。所以一个公司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新产品开发的实力,其实是最重要的。文章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答案:provide a reason to support why new product invention is not always the best way to help company achieve its competition among the market.).、为了说明其它因素的重要性、选提供证据证明为什么

问题五:主旨:

答案:反对某一策略的选项

V12

最后一个是管理学的文章。第一段说的是企业一般都喜欢重视技术创新,因为它有吸引投资人,带来巨大经济回报等优点(细节题,四个列举啧啧),因此企业倾向于鄙视其它方面的创新,并且树立了一套利于评价产品创新而鄙视其它的绩效评估标准(infer题,问你符合作者的观点,有一个选项说是员工在其它方面的创新被鄙视了,80%)。第二段说的是这种对产品创新的会导致企业结构文化上的冲突。比如你没有好的营销或者运营手段,有产品也没用。最后得出结论,说是产品的设计并不足够还需要结合财务营销运营等部分才能称得上竞争力。(来一道主题题,说是指出一种并不足以构成企业成功的策略,文章结构很明显,其它几个选项都没什么诱惑性。)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8

 

十九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

有一篇提到了欧洲在某个时候经济主要由四种架构组成,第二段就在说四种架构彼此互相引响,其中还提到了黄金的标准,写得模糊希望有人能找到考古

V2

第一段说十九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政治环境很稳定,并给出4个factor that contribute to the stability.这4个factor包括了gold价格的稳定,政府的因素,SRM 还是SMR的还有一个忘记了。 但是后来就不稳定了。

第二段就开始分析原因啦,作者先一一排除除了SRM的其它3个。说SRM才是真正的原因。

第三段又补充说明了SRM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会影响稳定。

V3 (700+)

P1 说十九世纪欧洲政治经济系统依赖四个要素:政治均势政策(pbp,political balance of power)、国际间金平价(gb,international gold balance)、市场经济(就是以前大家说的srm,self-regulating market)和自由国家(ls,liberal state)。在每个短语后都有一个从句解释一下这是什么东西,所以不用担心不理解。不过这一段也没有考点。
P2 说1914年的gb崩盘看上去像是这个系统破灭的原因,但是srm才是这个系统的基础。所以srm的diminish才导致了这个系统的破灭。然后说srm是其他三个要素的源头,貌似是gb是srm在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应用,而gb是pbp(还是ls,忘记了)的前提。
P3 但是srm会deprive humanity and turn the natural world into wild(记得是这样子的),所以社会会阻止srm的发展。(如果加上专业知识理解,我以为他的意思是市场经济是弱肉强食的,无情的,所以在当时的时间,会有力量阻止这种趋势的发生。基于这一点,后面好像有两道推断题我都选了市场经济的取非——政府干预。也不知道对不对)

V4 (v37)

第一段说十九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政治环境很稳定,并给出4个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stability.这4个factor包括了政府因素, the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a SRM(self-regulating market), and the liberal state。 但是后来就collapse了。

第二段就开始分析原因啦,作者先一一排除除了SRM的其它3个。说SRM才是真正的原因。作者还对这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谁是谁的原因啦,谁是谁的诱因啦.

第三段又补充说明了SRM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会影响稳定。

问题:问19世纪collapse后会怎样? 我只记得有好几个选项是说国际贸易什么的,我排除了.

V5

第二篇说 P1 Europ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又4个institutions组成:balanced-power system,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self-regulated market(SRM), liberty and right. P2 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的decline是Europ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collapse的proximate cause,但self-regulated market才是primary cause. 然后说balanced-power system和liberty and right与SRM的关系。P3 不是很确定这段说了什么。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8

 

早期的版权

第二篇讲版权,说Early modern times 版权是并不是财产权利,而是政府用来控制书籍印刷、流通的手段,是针对printer的,而不是作者等。有与现代的版权对比,不过篇幅较少,有一题问这段文字最可能出现在哪里。

V2

第一段:15实际的时候在V这个地方开始有了copyright;然后16世纪在欧洲也有了,举了英国的例子,把一些copyright给了当时的一个行会。

第二段:分析这些copyright兴起的原因,跟现在的不一样。过去时为了通过授予某个responsibility 来达到censorship的目的,而产权只是by product(考点);以前国家为了防止一些text的内容对国家不利还是啥的(反正像中国的文字狱,限制得很紧)所以真正的copyright都是给了printer而不是author

几乎都是细节题,最后一题是问这篇东西most relevent to 下列哪个?我选了研究。。。evolution的专家那项

V3

关于early modern 著作权保护和modern 著作权保护的,简单,估计是直接掉地分库

P1:著作权保护的演进,就是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有细节题。

P2:early modern 和modern保护的对比。有比较题。

V4

有一篇讲著作权的两段 第一段讲15世纪最早起源于威尼斯,16世纪传到欧洲,16中期到英国
第二段讲以前的著作权不是跟现今的著作权一样来保护作者的成果什么的而是(很多点作用)有考题,定位在第二段中间可以找

V5

第二篇是讲讲早期的版权问题,两段不长,第一段讲原来版权不是保护作者的而是为控制书籍印刷,是针对printer的(有题),后面举了17世纪英格兰一个guide,更是如此(后面有infer题,我选16xx年英格兰的版权为贵族服务)第二段讲了这个早期版权其实是有reasonable的地方的,后面有主题题(选项有早期欧洲怎样利用版权;早期版权的evolution;这个早期版权的reasonable和distinct的地方)

V6 v38

一篇是关于知识产权的,第一段讲知识产权最早雏形于威尼斯,目的是保护作者和其他相关的人。然后又讲道现代知识产权是在英国产生的。第二段介绍现代知识产权的一些具体的情况(有点忘了,不好意思)。强调了早期现代知识产权是不同于历史上的雏形,尤其是早期现代知识产权重点保障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权益,而不是作者。(有一道题)有2道细节体,一道推断题

V7

早期的版权   第一段讲15世纪最早起源于威尼斯,16世纪传到欧洲,16中期到英国, 举了英国的例子,把一些copyright给了当时的一个行会。

第二段讲以前的著作权不是跟现今的著作权一样来保护作者的成果什么的而是 为了通过授予某个responsibility 来达到censorship的目的,而产权只是by product;以前国家为了防止一些text的内容对国家不利还是啥的 所以真正的copyright都是给了printer而不是author;最后来个转折说 可是现在的著作权规定 只有作者能够最作品怎么怎么地···

V8

早期版权。第一段讲早期版权的发展简单过程。第二段讲早期版权和现代版权是本质不同的。早期版权的rationale 是控制出版物的流通等(有列举,有考点),而现代版权的核心是保护作者的财产权。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9

 

性格与职业选择

1 第一段: 研究人员发现outgoing的人做管理类工作的多,passive的人从事technical 的多。然后解释为什么这样。因为management 的position daily work 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云云。
第二段:然而一种可能性是: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personality traits来选择occupation。最后一句话:However, employer has the authority to final say 会不会聘用这个人从事某个工作。
问题:
作者认为personality traits对人们的occupation有什么影响?
什么决定人们从事某个occupation?

V2

1. Personality and occupation( Outgoing person and passive person)兩段

1.  a researcher finds out that outgoing person are more likely to take managerial position

2.  Some reason for this finding.

 

 

OLD JJ

说职业和个人特征的关系(personal traits and 职业选择)(有主题题,我就选的描绘他们俩关系),两段,第一段说做管理的人应该outgoing(有题,我选应该outgoing and organised,因为里面说做管理的人需要接触很多人啦,组织一些东西啦。

第二段说但是有些人没办法按照自己个性选择职业。总的说爆简单,感觉是高中词汇。

V2

说性格特点和职业选择的关系。两段:第一段,outgoing的人适合management position,性格内向的人会适合技术工种。分析了为什么适合。

第二段讨论人们是否会根据这个规律来选择工作,最后一句最后用不用还是老板说了算。

第一个问题是management position人的特点是什么,我选的outgoing and organized。(organized文中有提到需要lead, talk and organize staff)

有一题问main purpose,我纠结半天选了比较difference

V3

一篇讲关于个人性格和职业的那道。JJ上也有。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outgoing的人比较适合做管理类的工作,因为要与人沟通什么的。但是withdraw的人比较适合做高科技的,因为高科技的是与事物打交道。(有道题,问withdraw的人如果做管理类的工作会怎么样?我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一个是说he will not intend to与人打交道。还有一个是说他会转向高科技领域找工作,but he will lost his advantage over time.我没太理解这句话,就算了第一个)。第二段就说了个人会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工作地,但是最终作甚么工作还是雇主说了算(有道题,大意是说一个人会不会根据性格选择工作呢?我选了最后还是雇主说了算)。还有道题问第二段的作用。一个选项是undermine第一段的内容,还有一个是restate 第一段。

V4

题目一个问了第二段的作用,我觉得应该是选undermine了第一段的一个claim。因为第一段一上来就说人们从事什么工作主要由性格决定。但第二段说就算outgoing的人去应聘manager,withdraw的人都去应聘tech工作,但是最后决定权还在manager。

还有个问从文章中可以infer出withdraw的人去做manager会怎样?选这些人tend to be less successful in leading than outgoing managers

V5

一篇是关于,经理人和高科技人才所拥有的不同素质。

第一段说,outgoing的人比较会做经理人。而passive的人比较会做高科技人才。然后解释了OUTGOING和经理人,PASSIVE 和高科技人才之间的correlation. 第二段是说有OUTGOING 素质的人,也比较倾向于选择经理人的工作。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公司。

还记得一题,很难,问经理人具备哪些素质,有两个选项,我选不出来,一个是,OUTGOING 和 ORGANIZED

一个是,outgoing和persuvaive

文章没有直接给出,但其它条件也比较模糊。我最后选了第一个答案。

有一题问main purpose,我纠结半天选了比较difference

V6

一篇讲关于个人性格和职业的那道。JJ上也有。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outgoing的人比较适合做管理类的工作,因为要与人沟通什么的。但是withdraw的人比较适合做高科技的,因为高科技的是与事物打交道。(有道题,问withdraw的人如果做管理类的工作会怎么样?我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一个是说he will not intend to 与人打交道。还有一个是说他会转向高科技领域找工作,but he will lost his advantage over time.我没太理解这句话,就算了第一个)。

第二段就说了个人会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工作地,但是最终作甚么工作还是雇主说了算(有道题,大意是说一个人会不会根据性格选择工作呢?我选了最后还是雇主说了算)。

还有道题问第二段的作用。一个选项是undermine第一段的内容,还有一个是restate 第一段。

考题

1.     第一个问题是management position人的特点是什么,我选的outgoing and organized。(organized文中有提到需要lead, talk and organize staff)

还记得一题,很难,问经理人具备哪些素质,有两个选项,我选不出来,一个是,OUTGOING 和 ORGANIZED. 一个是,outgoing和persuvaive. 文章没有直接给出,但其它条件也比较模糊。我最后选了第一个答案。

2.     有主题题,我就选的描绘他们俩关系

有一题问main purpose,我纠结半天选了比较difference

3.     文中说从事tech的人性格withdraw and **(想不起来哪个单词了sorry),问以下哪个能weaken从事tech的人的**性格? 我选E,从事tech的人也需要经常跟别人交流并且说服别人(好像那么说得)

4.     有道题,问withdraw的人如果做管理类的工作会怎么样?我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一个是说he will not intend to与人打交道。还有一个是说他会转向高科技领域找工作,but he will lost his advantage over time.我没太理解这句话,就算了第一个

还有个问从文章中可以infer出withdraw的人去做manager会怎样?选这些人tend to be less successful in leading than outgoing managers

5.     有道题,大意是说一个人会不会根据性格选择工作呢?我选了最后还是雇主说了算

6.     还有道题问第二段的作用。一个选项是undermine第一段的内容,还有一个是restate 第一段

(Restate: say something again or in a different way)

题目一个问了第二段的作用,我觉得应该是选undermine了第一段的一个claim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9

 

Symbol Economy

第一段介绍了symbol economy和real economy的定义

然后第二段根据19XX年国际经济的情况——real economy规模扩大,但是symbol economy却缩水(这里例举London Euromarkets,考点,问文章提到这个market的作用)。于是提出传统观点,real的变动导致symbol变动。

第三段正式提出K模型,说K模型解释的是symbol导致real的情况。这里有一个考点,问下列哪个选项是K模型适用的条件,结合第一段的定义很容易回答,没记错的话选B。

V2

第三篇很长(一屏多),讲什么Symbol economy的,好像刚刚有人考古出来了,题目有:(1)关于London那题(2)当traditional theory正确时,下面哪个正确(3)也是infer题(4)主题题

V3 v38

一篇是关于symbolic economy 和real economy, 说现在symbolic economy发展越来越快,第二段说实物交易该年只有$3 trillion, 而同期英国伦敦交易所symbolic economy交易量达到了$75 trillion,...。第三段又提到了凯恩斯模型的理论上应该是什么结果。但是奇怪的是美国在贸易利差的情况下却降低了失业率,而西德却在顺差的时候经济状况不好之类的。有一道细节体,一道主旨题,一道Info

V4 (V34)

注意超过了一屏,要往下拉才能看到全文。第一段讲虚拟经济发展很快,并且有超过实体经济的态势。第二段讲,以伦敦为例子,对比同期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并且对凯恩斯的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第三段对比了美国和日本的情况,大意是说虚拟经济对就业率等一些指标的影响比实体经济要大。最后一段强调cash flow的重要性。题目有很多问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

OLD JJ

V 720

第一篇就是经济类的,第一段主要就在讲近年来有些现象很奇怪,而且有一很难解释。就是symbol economy,包括credit什么的,其实就是资本市场。第二段先讲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近年来增长的很多,有3 trillion,可是资本市场增长更大。然后这里举了个伦敦资本市场的例子,说capital flow有几百trillion. 这里出了个题目,问举这个例子的作用。 我选的是emphasize 这个量很大吧,应该对的,其它选项好象比较无关。然后就说这个现象不符合传统的经济学理论: 原来认为是trade决定了资本市场的流动。第三段好象又讲这个现象也不符合凯恩斯的理论:认为资本市场是决定贸易量的。这里好象也出了个题目吧。。不太记得了。。。最后好象是总结了一句话说原来interdependent elements 越来越apart了,具体记得不是很清楚。有个主题题,我选的是conventional economics theory不再适用了,我记得还有个选项说economics of a nations are determined by factors other than trade,当时徘徊了下,但是感觉OTHER THAN太绝对了。。所以没选了。。仅供参考啊。。。
我还记得有一个段落是讲美国的DEBT很多,但是unemployment rate却很低,然而日本就正好相反,TRADE很高,但是new opportunities of jobs are not increased. 这里有个题目,问日本TRADE情况那么好,什么让作者surprising。这一段我不记得是哪篇文章里面的
V2

以下是引用lsaurora在2007-10-20 11:28:00的发言:
找了一下观点,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传统的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

总结一下MM的观点:传统:经济是实物决定和货币决定(股市即JJ中的symptom economy);凯恩斯:两者可以同时决定

V

symptom economic 其实就是虚拟资产(比如证券)的迅猛发展与real economic之间关系越来越apart, 第一段先介绍这两种经济模式。第二段提到美元实物资产才4trillion,但London交易所的交易资产80trillion(反正是两位数,很大)。考了个问题,问这个数字说明什么,我选的说明symptom economic 的strength。第三段,讲根据凯恩斯理论,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比如trade之类的,决定exchange rate,或者其他什么利率,但实际上二者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有考题:细节题)又举例美国二战后经济运行非常良好,贸易收支状况仅比日本稍差。但是尽管日本鬼子的贸易顺差非常大,但是几乎没有推动就业,新增就业机会几乎停滞(有考题,问提到鬼子有何用意,就答就业反常停滞这点意思)结论记得最清楚的就是 apart 这个单词,和开头那句差不多意思。

V

讲虚拟资金(capital flow)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区别于实际good and service的流动)

第一段讲某个年份之前,旧观点认为good and service的流动是决定一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并认为其流动决定capital flow的流动。接下来就是作者的反驳,说最近看光London capital交易所的交易量就是good and service量的75倍。后面还有一些话不记得了...

第二段开头,谈了凯恩斯的观点,好像是是说两者都重要(记忆模糊了,不一定对,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凯恩斯的观点,不过这里的这个观点貌似我没学到过,呵呵我macroeconomics其实学的不是很好见笑。但是这里有定位的细节题一道)。接下来就是举例论述。

第三段,记不太清楚了,大概就是强调一下capital flow的重要性。对了,举了美国和日本为例子。说80年代美国虽然大幅的逆差,但是经济依然很强势;相反日本虽然史无前例(用了precedent先例这个词好像)的大顺差,但是经济依然drag(拖曳,缓慢)。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9

 

竞争性广告的效果

广告。。说some studies认为comparative ad(把自家产品跟同类其他产品比)比non comparative ad更具有说服力。然后反驳。

V2 v37

第一段, 说有一种广告类型,表现形式是通过和竞争者的产品相比较的方式来推广产品. 甲学者的观点是:这种广告通常更有效.

第二段: 然而, 尽管有些experiment证实了甲学者的观点, 另一些试验却发现这种广告的效果不比普通广告更好. 先让步说,有可能的确是这种广告也不过如此, 不比普通广告明显的好(有题目,问这句话的作用).However, 对这个试验结果的解释: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此类广告是要突出产品与竞争产品的差异,而如果看广告的人早已经知道了这个差异,那么这种广告对消费者的观点的影响就不大了.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measure的方法有问题, blabla...讲了一堆measure的方法问题,没什么考点.

题目:主旨题问作者观点

OLD JJ

V1

这段极其绕,根本没看明白啥意思,幸好是很后面的题了,绝对高分题库题

某人和某人认为基于和对手产品比较的广告比较有效果,但是一些实证研究表明这种广告有效果,另一些实证研究表明这种广告没有效果,但是其实这些实证研究都忽略了XX,以及OO。。。

后面是在太绕,理不清逻辑了。。。

Wilkie, William L. And Paul Farris (1975), “Comparative Advertising: Problems and Potential,” Journal of Marketing, 39 (October), 7-15 这个是刚GOOGLE出来的, 题里有WilkieFarris 2个人. 文章TOPIC也一样,应该就是这篇. 各位可以GOOGLE一下

V2

第一段说有广告策略是把自己的产品和几个竞争者的产品先后拿出来做比较。然后解释了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第二段说有帮家伙就分析了对于这种策略,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给出了几个原因。有个是说消费者没有办法区分广告中那个品牌产品在理论上比别的产品好是否在实际上比别的商品好。然后进一步说即使给消费者提供了相应的指导,他们还是不会区分。 总的意思大概是说消费者会被这种广告策略打动。

由于生词很多,所以第一遍没看明白讲什么,第一题主旨题赶时间选了一个,做第二题时看明白了,发现第一题选错了..........

V3

这段极其绕,根本没看明白啥意思,幸好是很后面的题了,绝对高分题库题

某人和某人认为基于和对手产品比较的广告比较有效果,但是一些实证研究表明这种广告有效果,另一些实证研究表明这种广告没有效果,但是其实这些实证研究都忽略了XX,以及OO。。。

后面是在太绕,理不清逻辑了。。。

Wilkie, William L. And Paul Farris (1975), “Comparative Advertising: Problems and Potential,” Journal of Marketing, 39 (October), 7-15 这个是刚GOOGLE出来的, 题里有Wilkie和Farris 这2个人. 文章TOPIC也一样,应该就是这篇. 各位可以GOOGLE一下

V4

关于广告竞争的,新老观点对比型。

第一段,文章首先提出某些人认为,competitive类的广告(即在广告诉求中说我的产品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怎么怎么好)比noncompetitive类的广告更好。但后来部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广告在某些方面的确有优势,但另一些研究又表明第一类广告在说服力度上并不比第二类强。作者貌似是反对第二个研究结论的。他说这个研究很null,因为它研究的两组广告,本身都是说服力不强的。作者举了例子(我实在记不清楚了,为避免误导大家就不写了,大家看这里的时候注意一下,因为有考题)。此外,用什么标准衡量说服力,也是这个研究的薄弱之处,因为它并没有引入相关性因素relative factor来较好的衡量广告的说服力度。考题多集中在前半段,其中一题是主题题。

第二段,作者认为评价哪一种广告好,首先要解决relative factor的问题。Balabala,记不清楚了。这段很短,大家知道第二段作者的主要观点就好了。作者指出后者研究上的缺点, 所以作者还是支持原来competitive较好,请注意作者的态度, 会考. 

V5

过去学者研究指出与竞争者产品比较的广告(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比没有与竞争者产品比较的广告更有说服力,但有些研究指出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相较于未比较的广告效果是reduce,因为比较的讯息是消费者认为不重要的或是该比较的讯息是消费者虽认为重要却是消费者已知的,然而,该研究的两种广告性质上是相同的,且用来衡量的measure是根据非comparative measure,无法有效反映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优于非comparative advertisement,因此,应使用comparative measure来衡量两种广告的相对优劣

V6

纲要: 全文只有一段, 45行左右. 脉络清晰, 朗朗上口.
A. K 提出一个观点说同其他竞争者比较的广告比较能达到效果, 陈述原因.
B. 有一个研究发现与k的观点不符. 根据实验提不提及竞争者这两种广告的差别几乎没有.
C. 作者开始批判这个研究而肯定k的观点. 指出实验之所以有这样的null的结果是因为他们所取的sample不对. Nonrelative 和relative的数据对postcommunication的作用不一样. 而上述研究因为只取了与结果一致的数据而早成了研究结果的局限性. 新的研究肯定了k的观点.
问题:
1. 主题:

对一个研究的品评
2. Nonrelative 和 relative 对 postcommunication 作用的区别:

Specifically point out the reference
3. 为何研究的结果不对:

采样不完全

 


公司裁员

有一篇是说公司裁员downsize的,新老观点对比,老观点说downsize是为了扭转经济形势,新观点提出了downsize是管理者为了体现做决策的决心而用的

(有待确认是否和非赢利组织是一篇: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4:59

 

AT&T拆分 (UPDATE V3)

是说美国电信业务,AT&T拆分什么的..pace太差

V2

讲AT&T的,以前只有AT&T一家,造成垄断,然后政府出台了规定还是什么的,就有了很多竞争者短文章,三段(一道问主旨的。一道问AT&T不垄断之后,通讯业市场的变化,答案里有more competitive和另一个什么,回去定位就行,很好找。 还有一道好像是关于政府的)

V3

第一段:telephone industry 推行了一种商业模式--deregulation.然后说这个D怎么这么样。。第二段:把telephone industry和 music industry 做了比较 。说人们通常认为这两个行业用的是一样的商业模式, 但是作者说不是这样的 他们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然后作者就得出结论说其实telephong industry采用的不是 deregulation ,而是把什么transfer成了什么。。

OLD JJ

第一篇是说政府的一个行为使一家电信公司失去了垄断地位。然后消费者抱怨Deregulation(好像是这么拼得)。然后作者开始反驳这个观点,然后是作者的结论。结构就是这样。

V2 (770)

美国解体了一家长途电话公司,然后就有消费者反对,说这种放松管制太过分了。但作者说实际上这个行业仍然是管制的。因为还有一家做通讯终端设备的公司,就仍然是垄断的。而且其实在50年代的时候,政府就已经允许市场竞争者进入这些公共服务领域(这里有个细节题,就是实际上政府放松管制的时间是比这家公司解体要早得)。消费者之所以抱怨,是因为说服务质量受影响了。但是作者说,这个行业仍然是管制的, 只不过是从管制的垄断状态,过度到了管制的竞争状态(这里也出了道细节题,就是现在河过去相比,更竞争性,但是仍然是管制的市场)

V3

还有AT&T的阅读,说这个电话公司原来是所有长途短途通话的基础,后来政府出台一项什么措施把它给整下去了,当时大众还觉得很不爽,因为没有了市场监管然后各种公司出来炒作通话价格。但后来发现什么这项措施后通信市场成了有机制有监管的良性竞争,而不是一家垄断。问的问题有大众问什么不爽,以及最后这个市场是什么样的。反正都是文中可以找到的。

V4

另外还有一个阅读是讲美国对电信行业deregulation的。就是解释一个popular misconception的题目。以AT&T为例子,本来公众以为AT&T的拆分是一种deregulation认为政府监管不力。但是结果不是,由于这些企业过于强大,导致小企业难以进入该领域。作者认为政府已经作了监管,而是一种monopoly breakdown,然后说可以在增加竞争的效果同时不需要进一步的deregulation。

V5

补充一下吧关于AT&T公司的拆分的那篇,原来的JJ说的答案好像有个是不对的,那个题问的是关于deregralate的下面那个是正确的,我选择的在拆分AT&T公司之前就发生过deregralate.

AT&T那篇有个题可以用no less deregulation than...秒杀

V6

1道主旨题,我选择是解释为什么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不正确incorrect的。另两道想不起来了。

1题,问拆散后结果怎样了什么的?我选竞争更完善,且no less deregulation(应该对,定位最后一句)

有个问题在第二段吧,那个人说了很长一段话,问作用

美国联邦政府因为反垄断把AT&T电话公司拆散了,divesture什么什么的。然后消费者就抱怨说这是一个deregulation。作者说这些消费者是不对的,拆散之后整个行业运转很好。Blablabla.. 最后总结说拆散不是deregulation,而是把AT & T 的垄断transform成为一个竞争的市场,这种divesture使competition更自由使这个市场更成熟了什么的。

问题3、从政府角度看deregulation和拆分的关系imply出什么?(这个题目描述估计有出入,但根据下面的选项大概能猜到它要问什么的) 选项内容有 deregulation会在拆分后一直存在(这个明显错), 我选的是deregulation在刚拆分后出现,但是at temporary的. 这道我不确定,没定位到文章, 合理化推测应该是这个,从政府的角度拆分是好的, deregulation 不可能是长久的, 只有这个选象有at temporary

V7

先讲了一段拆分的情况和历史:1980 年AT&T 电话公司被政府强制解体,有些人就对拆分事宜产生置疑,认为政府对电话公司的regulation 减弱了。但作者认为非也,实际上这个看上去是deregulation 的过程只不过是增加了小电话公司之间的竞争并打破了原来AT&T 的垄断,把原来的regulated monopoly system转变为regulated competitive system。AT&T 的分解没有体现政府监管力度减弱,只是形式变化,从对垄断的监管变成了对竞争的监管。总之文章提出疑问与反对然后做出解释

1道主旨题,我选择是解释为什么一种普遍的看法是incorrect的。

考题

1.    主旨题

我选择是解释为什么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不正确incorrect的。

2.    问拆散后结果怎样了什么的?

我选竞争更完善,且no less deregulation(应该对,定位最后一句)

AT&T那篇有个题可以用no less deregulation than...秒杀

3.    从政府角度看deregulation和拆分的关系imply出什么? (这个题目描述估计有出入,但根据下面的选项大概能猜到它要问什么的)

我选的是deregulation在刚拆分后出现,但是at temporary.

选项内容有 deregulation会在拆分后一直存在(这个明显错)

这道我不确定,没定位到文章, 合理化推测应该是这个,从政府的角度拆分是好的, deregulation 不可能是长久的, 只有这个选象有at temporary

4.    那个题问的是关于deregralate的下面那个是正确的

我选择的在拆分AT&T公司之前就发生过deregralate.

5.    有个问题在第二段吧,那个人说了很长一段话,问作用

美国联邦政府因为反垄断把AT&T电话公司拆散了,divesture什么什么的。然后消费者就抱怨说这是一个deregulation。作者说这些消费者是不对的,拆散之后整个行业运转很好。Blablabla.. 最后总结说拆散不是deregulation,而是把AT & T 的垄断transform成为一个竞争的市场,这种divesture使competition更自由使这个市场更成熟了什么的。


Distributor和Consumer的关系

distributor与consumer之间的关系,后面又和business之间的关系作比较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5:00

 

美国早期唱片 (UPDATE V3)

第一段说以个Jazz音乐家与一个发行商合作很好,音乐家的音乐独成一派,在发行商的帮助下,卖了很多,并且有很多其它歌手翻唱他的音乐。

第二段讲这个音乐家又创作了另一种曲风,但是没有那么成功,主要有两个还是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新的歌曲很长,当时的是唱片,一张唱片只能装几首这样的歌曲。 另一个就是新的曲风很复杂,是因为他的新曲风是他还有一个非常专业的band合作的,所以很难被翻唱和被消费者认同。(第二段是讲歌曲本身的原因)

第三段又讲了发行商的原因,因为发行商主要以发行流行音乐闻名,现在又发行classical music, 所以即使他们的价格便宜,唱片质量好也不会买。

V2 (v37)

没什么特别强烈的作者观点,像是娓娓道来一段历史.

第一段:讲美国音乐早先是注重vocal的. 然后说什么plugging比recording更赚钱.(出现了很多人名). 然后说甲写了一首歌,红了十年(有考题,细节定位).

第二段: 说某唱片公司卖sheet record, 但不愿意做录音时间太长的唱片, 因为1来要印刷更多的页数, 增加cost; 2来一张sheet record放不下. 又说某人的歌, 别人很难reproduce, (好像是Jazz), 因为他和他的乐队都把曲子记在脑子里..之类的(问题:这句话的作用).而且说这支乐队的演奏通常很长,不适合在grogramme里播放.

第三段: 说某唱片公司也开始制作古典音乐了,但是人们tend to 不买他家生产的唱片,因为他家以前是做流行音乐的, 尽管他家做的这种唱片又好又便宜. (最后一段好几题, 其中议题:问作者会expect此家的唱片应该很好卖是因为which of the following...?)

V3 (750)

一大段写JAZZ唱片的,刚发现是机经里的(整理版里名为美国早期唱片)。。。有一个题的选项印象比较深刻,如下:

说一首歌(s打头的单词)应该是怎样?有一个选项是说the best hit, 差点选了,原文中是one of the best hits,感觉正确的应该是最后一个选项:该歌曲本来是作为纯曲子创作的(后来谱的词)。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5:00

 

软件公司与音乐

还有篇是将捆绑软件的公司,说了他的发展史,最后段举了个音乐公司的例子,记得不是很清,等NN补充吧

V2

大意是说这种SOFTWARE的发展历史吧。

第一段忘了。。

第二段是说过在SOFTWARE的发展初期,好像SOFTWARE是跟COMPUTER这种产品一起出售的SOFTWARE不会单独算钱的,这对于那种大的制造商是有利的,但是对于individual 的一些销售者来说不是件好事。(这里会有题)我选的好像是因为消费者不愿意付出多余的钱来购买这种SOFTWARE(时间匆忙不确定大家上场自己看吧)
第三段把SOFTWARE和 音响设备好像做了比较,有同和不同之处。总之就是细节题吧。有一道题是选这两者到底有那个是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总之要到文章中最后一段去定位。主要还是细节。

 

音乐生产力

第一篇虽然短只有两段,但觉得很难,大家小心,是讲一个理论(什么cost),先是一个人说一般生产力和inflation rate正相关,但是某种music却和inflation rate不相关。第二段将另外研究这种理论错误,举了某个Orchestral(有题),这篇很混乱就不误导大家了

OLD JJ

讲了社会中,ART 表演的生产销率问题,作者说,别的东东生产效率都上去了,但是art表演没有,cost一直超过正常的inflation,然后讲了art 的cost为什么降不下来的原因,其间举了个例子(而且出了个in order to 题),说一部45分钟的表演,他的productivity从来没有下来过,我觉得作者的意图是说:一部45分钟的表演,就必须演满45分钟,不可能像manufacturing那样通过缩短工时来提高效率(不过这道题我不确定,待后面的朋友去验证吧,如果发现我有误的话,立刻拍砖啊,不要误导更多人)。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用了两个人的study来讨论,第一个反驳了第一段的观点,怎么反驳的我忘了,好像没有出题点。第二个人的研究是资料数据统计,说N个剧院里的情况的确像第一段里面说的那样,cost一直上升。但是最后第二个人对第一段的解释的支持是带让步的,好像最后来了句什么话,总之不是完完全全赞同第一段的内容,文章的套路也很典型,突出“qualified opinion”的感觉

V2

一个科学家B什么的,以他名字定义了一个B’s disease.这个病是说当inflation rate 上升的时候,performing art的cost rate比其他 product cost rate要高很多,后面是解释这个原因的,有因为新技术产生所以这个product的生产成本下降.

第二段先说另外一个科学家置疑这个观点,后面又有一个F的科学家发现从orchestra的例子里面又发现其实B’s disease存在的,但是也不排除其他原因

Version 2

P1讲某人的理论定义了一个disease, 影响performance industry的production cost高于inflation rate. 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不怎么存在,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 其他产业的PRODUCTIVITY很高, 而PERFORMANCE INDUSTRY, 主要的人工劳力成本很高,而且PRODUCTIVITY没什么变化,所以受影响教大. P2提出根据某人的调查发现,其实PERFORMANCE INDUSTRY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因为什么什么原因,(记得有一个是观众的需求在增加. ) 但,另外一个人的研究又认为PERFORMANCE INDUSTRY IS SUBJECTED TO THIS DISEASE.  (DIEASE应该理解为是PROBLEM OR TYPICAL ISSUE较合适)

V3

第一段说一个叫B的人提出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disease,其实是一个经济学现象,说的是arts industry的…(好像是production cost的提高率)高于inflation rate。然后分析原因,说在一般的industry中,技术的发展使productivity提高了,但是在art industry,labor cost没法改变,所以造成了它的production cost高。第二段写两个人的发现,第一个是反对B的观点(没有相关题目),第二个是一个叫F的人,他的发现符合B的观点,但他不同一B的分析。(有一题问:F和B都同意的是什么)。

V4

JJ里Disease那篇.第一段讲了一个人的观点,第二段讲了另一个人的观点,部分反驳了第一人。Q1问第一段里讲TECHNOLOGY水平提高的目的是什么?这主要是将制造业和ART进行对比,制造业水平提高,COST就减小,PRODUCTIVITY就增加。我是本着这个选的B。答案B和C比较混淆,注意看。Q2问第二个人和第一个人的观点相同之处是什么。我用的排除法,拿不太准大家遇到了好好看吧。

V5

讲述人A关于art organization的cost disease理论,该理论大意是:别的商品,随着投资的增加,productivity一般都会上升;但art这东西不同,它的productivity不会随着别的因素变化;因为(文章举例说)该45分钟的演奏你一分钟也不能少(这中间有些东西看不明白,什么与inflation rate的关系等等,就是这些东西很confusing)。然后人B反驳;又有人C的研究表明A部分正确,但还有不对的地方。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因为头昏沉,读了两遍,好在不长,只有两段。记得一题是说A和B的观点在那个方面相同,选项看了半天,好像哪个都不对,但最后还是选了一个;还有一题是那个45分钟演奏的例子作用。
v6

学者A提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认为艺术事业productivity没有提高(和productivity,inflation rate,但搞不清具体的关系是什么,但不影响解题)。A认为艺术失业的productivity不变,举了一个例子,说什么设施的建设没有要求更少的labor cost,来支持它的观点。有一个例子作用题,我选 provide a example related to one aspect of labor cots of ....第二段给了其他两个学者的研究,一个认为生产率有上升但部分同意A的观点,一个认为生产率的上升时有可能的。文章最后一句是:pointing out the.....,however, xuezhe 认为 increases of the producitivity are possible。这一段第一个学者也举了个例子。 这里出题了,我选的是 这个例子说明了productivity并没有上升到足以抵消inflation影响的程度。

V7

p1:关于一个模型叫做cost disease,就是认为古典音乐艺术之类的成本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大幅增加,因为科技发展可以使得其他生产规模化降低成本,但是每个观众的成本却没有增加一个什么人认为资金在音乐艺术方面投入不够多,然后他的观点立即被否定,否定他主要有两个原因。定位第一段:sponsor and subsidy,可以提供更多的funding,使得available to 更多的人

p2:批判,科技发展也使得古典音乐能在更大的礼堂公开演出使得更多的观众得以享受;好像是说资金投入在功放(amplification)上了,如果没有amplification,那么表演者只能表演给更少的人听(这里有考题)。recording和broadcast也是得益于科技发展。

p3:其实因为agency和经理使得一些star出场费非常非常高,也使得整个音乐艺术成本增加,使得这一项商业成为一种什么和什么的混合体,大意好像是市场竞争和个人什么……

考点集中在一,二段

考题:

1.  主题题:

2.  如果没有amplification,那么表演者只能表演给更少的人听(这里有考题)。

3、sponsor and subsidy对怎么样:可以提供更多的funding,使得available to 更多的人

V

1.逻辑类比,哪项更像cost disease 描述的,我选了A,不是很确定,但是BCDE,尤其是cde差的太远了。

2.下列哪项是对的?有两个选项很混淆,(另外3个明显错)一个说,stars 要的钱越来越多了,另一个说,agent要的钱越来越多了。我考虑了挺久选了stars。因为我觉得agent 是帮助star 得到更多的钱,但是没说agent本身能的更多的钱。

3.音乐的费用会降下来,如果下列哪项假设成立?选最后一个E,说free market的。确定。最后一段明确说了现在不是free market.

V8

第一段说一个什么人认为资金在音乐艺术方面投入不够多,然后他的观点立即被否定,否定他主要有两个原因。

接下来有两段,每段说一原因。

第二段,好像是说资金投入在功放(amplification)上了,如果没有amplification,那么表演者只能表演给更少的人听(这里有考题)。

第三段说,其实给一些star的工资并不少,然后就说不清了。。。。

V

P1:关于一个模型叫做cost disease,就是认为古典音乐艺术之类的成本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大幅增加,因为科技发展可以使得其它生产规模化降低成本,但是每个观众的成本却没有增加……(有逻辑题,说哪一项最像cost disease的应用)

P2:批判,科技发展也使得古典音乐能在更大的礼堂公开演出使得更多的观众得以享受;recording和broadcast也是得益于科技发展。

P3:其实因为agency和经理使得一些star出场费非常非常高,也使得整个音乐艺术成本增加,使得这一项商业成为一种什么和什么的混合体,大意好像是市场竞争和个人什么……

V

艺术的cost disease那篇:大部分行业随着科技进步之后成本都会下降,但艺术活动却不是如此,a认为艺术活动的revenue扣掉cost 后还没有办法cover inflation rate。中间举例说即使科技进步了,演奏Schubert的弦乐四重奏仍然需要那么多人(有题问这个例子的目的)。但b说近年来艺术活动的收入其实有增加,文章最后c说她调查交响乐团后发现 cost disease可能仍然存在,但艺术活动的收入的确可能愈来愈高。

V

考题:

1.      逻辑类比,哪项更像cost disease 描述的

我选了A,不是很确定,但是BCDE,尤其是cde差的太远了。

2.      下列哪项是对的?有两个选项很混淆,(另外3个明显错)

一个说,stars 要的钱越来越多了

另一个说,agent要的钱越来越多了

我考虑了挺久选了stars。因为我觉得agent 是帮助star 得到更多的钱,但是没说agent本身能的更多的钱。

3.      音乐的费用会降下来,如果下列哪项假设成立?

选最后一个E,说free market的。确定。最后一段明确说了现在不是free market.

4.      记得一题是说a和b的观点在那个方面相同

选项看了半天,好像哪个都不对,但最后还是选了一个

5.      还有一题是那个45分钟演奏的例子in order to/有一个例子作用题

我选 provide an example related to one aspect of labor cots of ....

6.      这一段第一个学者也举了个例子。 这里出题了

我选的是这个例子说明了productivity并没有上升到足以抵消inflation影响的程度。

补充阅读:

Baumol's cost disease (also known as the Baumol Effect) is a phenomenon described by William J. Baumol and William G. Bowen in the 1960s. It involves a rise of salaries in jobs that have experienced no increase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response to rising salaries in other jobs which did experience such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This goes against the theory in classical economics that wages are always closely tied to labor productivity changes.

The rise of wages in jobs without productivity gains is caused by the necessity to compete for employees with jobs that did experience gains and hence can naturally pay higher salaries, just as classical economics predicts. For instance, if the music industry pays its musicians 19th century style salaries, the musicians may decide to quit and get a job at an automobile factory where salaries are commensurate to high labor productivity. Hence, musicians' salaries are increased not due to labor productivity increases in the music industry, but rather due to productivity and wage increases in other industries.

The original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sector. Baumol and Bowen pointed out that the same number of musicians are needed to play a Beethoven string quartet today as were needed in the 1800s; that is, the productivity of Classical music performance has not increased. On the other hand, wages of musicians (as well as in all other professions) have increased greatly since the 19th century.

In a range of businesses, such as the car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the retail sector, workers are continually getting more productive due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o their tools and equipment. In contrast, in some labor-intensive sectors that rely heavily on human interaction or activities, such as nursing, education, or the performing arts there is little or no growth in productivity over time. As with the string quartet example, it takes nurses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to change a bandage, or college professors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to mark an essay, in 2006 as it did in 1966.

Baumol's cost disease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lack of growth in productivity in public services such as public hospitals and state colleges. Since many public administration activities are heavily labor-intensive there is little growth in productivity over time. As a result growth in the GDP will generate little more resources to be spent in public sector. Thus public sector production is more depended on taxation level than growth in the GDP.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5:00

 

黑人,印第安人与新移民类

美国黑人的劳工合同

就想起一篇Africa American在外务工,签长期合同和短期合同。。。。。。两段内容。其中有一题问,短期合同的好处;还有一题关于长期合同的内容--都是细节题,很容易找到。

V2 v38

一篇是关于黑人的,第一段大致说的是内战之后尽管南方的奴隶主不愿意,但黑人还是多多少少有了和白人讨价还价的权利。第二段讲的是以农业为例,南方的白人希望是延期支付黑人的工资,越久越好。但是黑人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支付,这样可以有机会换工作 (有题),最后白人只好同意。(有题)
好像有3-4题,一道题是黑人为什么希望短期支付工资,我选的是有机会找更好的工作。还有一道主旨题,一道Info,后面的NN继续补充。

OLD JJ

说解放奴隶制后,African American 回到南方农场找工作,更有优势,选择范围更大。狡诈的雇主喜欢签订long-term contract,这样黑人就必须干到丰收后才能得到工钱,而且工钱很少。可是黑人也不傻,更愿意签订short-trem contract, 就列举了short-trem contract的一系列优点,什么工资高啊,灵活啊之类的(有题问黑人为什么喜欢签短期合同,答案文中有原话)

V

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黑人有了更多的劳动自由,有其是在战争后1 年。Planters 在获得农业贷款时遇到困难,希望签订long-term contracts with African American ,在庄稼收获后再付黑人工资。黑人不愿意,要签订short-term 合同,因为dishonest Planter 可能借此机会赖帐人任意克扣工钱(有题)。黑人利用合同作为和种植园主谈判的砝码,因为short-term 合同更灵活,黑人可以到找到更好的工作就离开(有题)

1)细节题

2)细节题

3)主题题

V

米国内战后的黑人能够与种植园主讨价还价的那篇,关于签订长短期合同的问题

出题点:

1、主题

2、问提到长期合同是为什么体现种植园主在获得贷款上难度大了 or 体现黑人无法在长期合同中得到保证

3、为什么黑人愿签短期的合同找到好工作后可以跟快地离开

V

讲African American and 种植园主planter,slavery 废除后的影响,说planter 倾向根据long term 的收益来给blacks 收入,blacks 认为不公平,应该用短期时间段来发工资,因为可以避免长期时间段带来的负面作用,比如不可抗力以及可以灵活的找到更好的工作(有题)。

V

第一段:Civil War后黑人奴隶解放了,南部庄园主因为在黑人心里没有Credit,所以不容易找到劳动力。

第二段:庄园主愿意和黑人签长期合同,甚至愿意把收成的一半付工资。黑人兄弟喜欢短期合同,因为怕被坏庄园主骗而且再跳槽也方便。统计显示Civil War后第一年的短期合同占80%.(数字不准)

V

战后农场主与被解放的黑人签LONG-TERM还是SHORT-TERM的文章。 其中问:主题:我选为了说明战后黑人有那些地位提高什么的(C),原始的机井好像选的是,为什么黑人要签短合同,我觉得这应该不是文章的主旨吧,大家讨论。 还有问:为什么黑人要签短期合同。同意机井答案,为了找机会找更好的工作

考题

1.      主题题
我选为了说明战后黑人有那些地位提高什么的(C)
原始的机井好像选的是,为什么黑人要签短合同 --- F:我觉得这个答案更对.

2.      有题问黑人为什么喜欢签短期合同
答案文中有原话—找到好工作后可以很快地离开

3.      问提到长期合同是为什么体现种植园主在获得贷款上难度大了,或者体现黑人无法在长期合同中得到保证
答案猜测:黑人必须干到丰收后才能得到工钱,而且工钱很少. dishonest Planter 可能借此机会赖帐人任意克扣工钱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5:00

 

艺术文化类

工业设计

是有关工业设计的,以前工业设计的艺术家不被重视,不被归为艺术家的范畴,说是因为,什么。。但是在19世纪还是17世纪,工业设计对商品还是房屋的设计作用很大,还有相关的一个法律对工业设计的艺术家从事的领域范围的放松,大家开始把工业设计家和传统的美术家和艺术家归为一类

题目有,主旨??我选的是对一个历史观点转变的解释?

推断,文中说 十七世纪的工业设计哪个是对的??

V2

1.  what is artist ,what is artisan. How artisan start in the industry

2.  更多描述artisan

3. the law in the 19 century is still applying for artisan in current time.( unfortunately, the law of 19 century ......) the 3 is short.

q. what is the primary concern of this article

q. what will be the topic of the next chapter ?

第二篇阅读我做到过的..
记得一个题目是如果要写的话,最后一段应该如何延续下去,5个选项..
我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不懂.所以直接乱选了一个..

V3

先讲了industry design出现的原因(有题),第一段结束讲了这些设计师现在被当成是艺术家(以前不是),然后讲了以前的工业设计注重装饰,现在的工业设计在于开发更多的功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题),文章结束讲了法律还没有认可工业设计师是艺术家(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我觉得思维很诡异,干嘛要法律认可啦)(有题)~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5:01

 

波兰妇女的政治地位

第一段说89年波兰国家体制改变后,妇女正之地位反而没有以前好,主要体现在妇女在选举中的成功比例很低。之后的不怎么记得了,但是主要是讲了原因。

V2

还有一篇,妇女参政的情况。讲的是与波兰的政治环境有关,其中举例说某国是XX情况,波兰是XX情况,问你为何要拿某国出来做对比。

V3 (700+)

最后一篇,其实不长,一屏不满,但是只有一段,所以是很长的一段。考题三题一道问主旨,一道问为什么提到斯堪的纳维亚的例子,一道问为什么波兰妇女在乡村当官,都和前面大家说的一样。

OLD JJ

reading有篇讲Polish的妇女在政界的地位变化。因为某个历史事件Polish在政界地位变低了,并跟另一个国家进行了对比,政变前那个国家女性的政界地位与Polish是差不多的

V2

开头说1990年波兰的non-communist 选举发现妇女参与减少了。举个例子说poland女人在local和national政治界的地位,在波兰parliament和court的选举,女人人数都不高,虽然这两种机关的elective mechanism不一样。又说她们占的比例在一战以后减少了。

然后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比较,说斯堪的纳维亚妇女参政就过,因为人家的政治稳定。

最后又说,后来发现,波兰的妇女多数都任rural级干部,然后解释,1是tradition,2是受教育的程度amount有关

题目:(记得2个细节题)

1) 问作者干嘛要提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这么个例子?

答案应该是:D.provide comparative context。

注意E项干扰很大!E项说是为了比较两边的mechanism,但我的这篇里面没说斯堪的纳维亚的mechanism问题

2) 问妇女任rural级干部的原因原因:选教育程度好像。

答案应该是:E.教育程度 (不确定,因为感觉其它4项都不对,排除法)

V3

先是讲了一下Poland女人在local和national政治界的地位,好像变化是一样的,虽然这两种机关的elective mechanism不一样。他们占的比例在一战以后减少了。然后比较Poland女人和一个s开头国家的女人的elective地位。说s这个国家里他们的地位比较稳定,因为他们国家政治比较stable。(这里有考点,问题到s这个国家干什么。)然后又解释了一通,最后比较Poland城市和rural area女人的地位。说城市里面elective女人的比例相对高。rural里面女人对男人比例相对少,是因为rural女人的教育不好。(这里也有考点,问rural女人为什么回比例相对少,我选了因为他们的教育amount少)。 (730)

V4

Poland 妇女1900年左右参政的人比例降低,作者解释是因为政治形势不稳定造成的。到1990年左右,东欧剧变,Poland 妇女参政的人比例也低。 特别是在local的比例低于在全国性的办公室中的比例。这个和rural地区妇女的教育程度低等有关。

V5

开头说1990年波兰第1次non-communist 选举发现妇女参与的减少。随着政治的tension 上升妇女的参与下降时。举个例子说,在波兰parliament 和court ( court不太确定)的选举,女人人数都不高,虽然这2个职位选举的mechanism 是不一样的。然后跟一个叫s国家的人比较,说s国妇女参政就过,因为人家的政治稳定。后来发现,波兰的妇女多数都任选什么镇一级,和村一级的职位,给出2个解释,1个是跟tradition有关,一个是说她们受教育的程度有关(好像是说她们在那一级别受的教育程度还比男人要高)

问题有:1 文章提到s国干啥:我选了个provide comparative context,来比较波兰妇女选举的。。。

最后一个选项我也犹豫了很久,也是说给出comparison,但是比较的时2国的选举mechanism,我觉得不太多,没讲S国的MECHANISM 怎么样啊。

2。主题:我选了一个在political transit的时候,波兰妇女选举 的change, 不确定哦。

3,妇女都任村镇一级的干部是啥原因:选教育程度好像。

考题:

1.      主题

我选了一个在political transit的时候,波兰妇女选举 的change, 不确定哦。

2.      问作者干嘛要提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这么个例子?

答案应该是:D.provide comparative context。

注意E项干扰很大!E项说是为了比较两边的mechanism,但我的这篇里面没说斯堪的纳维亚的mechanism问题

3.      问妇女任rural级干部的原因原因

选教育程度好像。

4.      这里也有考点,问rural女人为什么会比例相对少

我选了因为他们的教育amount少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5:01

 

美国宪法(怀疑是布朗法案,待更新)

有个讲美国的宪法规定高校什么什么的但是效果不OK。主要有两点原因,反正第二点似乎是说那个规定讲的不清楚不好实践什么的(有题)


美国土著语言

还有一篇是说美国当地语言的,有好多种,share很多traits,等等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19 15:01

 

妇女类

服务行业的妇女

阅读:最长那一篇介绍服务业女工问题,有三个理论,一个是服务业市场扩大,一个是劳力男工需求减少,还有一个跟以上两个很不一样,不详述了,总觉的以前读过,似乎是GWD,提供这些信息主要为同学们考古

V2

第一段:提出妇女在工作方面待遇比男同志低很多,但是如果服务业进来了,是不是给这种局面带来很大转变?下面用三个Model来说明(第一段没考)

第二段:理论1,叫open opportunity...., 说男人都在工业等blue collar的行业,这样女性就能在服务业占跟大比重了。但是,1975年的研究显示男女在的distribution 上几乎是平均的(否了这种说法,考了这句话)

第三段:理论二,叫under..., 说啊,男人在服务业上竞争不过女人滴~~(考了理论二区别于理论一是因为它侧重于啥?)

第四段:理论三,忘名字了,前面没考,最后一句有一个yet。。。(考了这句话的作用)

V3

主要讲妇女和男性工作 DISRIBUTION 问题 说随着发展认为越来越平均了  

1段总写 occupation分配 不平均 并且有几拨人搞了3个学说 表明已经好些了

2段 “open opportunity**” 紧接着解释了 又说 支持这个的经济学家认为····(大概扫的 说不清了 不好意思)最终他们认为这些会让分配趋于平均 转折~!有调查显示只是在服务业 女性和男性分配比在工业和制造业好些

3段 说“男性工作机会少了” 主要就在讲 平均了是因为男的少了 而不是女的多了 主要从男性分析

4段 说“   ···” (连名都忘了) 说这和上两种不同 它主要分析因为现在 服务业增长 这个行业偏向雇佣女性 所以才是分配平均了; 说这个方法是行业内比较 不是 跨行业比较

V4

讲的是美国二战时期?反正是战争时期。1941-1945年,妇女工作的问题。说这一时期以后妇女工作和工资都上升了(男人的也上升了),尤其是在制造业(有题)。有些人认为这是战争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然后提出反驳,说战争带来的工作机会都是临时的,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妇女接受了更多的教育,然后说了雇主更倾向于未婚妇女而不是已婚妇女,还有经政府部门不愿意找妇女工作,不论已婚未婚。

OLD JJ

V

认为男女工作是否应该平等有三个理论模型,主要涉及的是服务业,争论焦点在服务业规模的扩大对女性是否更有利。第一段说妇女的工资不如男性,就业机会也不如男性. 妇女的工作机会大多集中在低工资之类的等级里,然而service industry的发展,妇女的工作地位将会改变. 下面三段阐述这种3个理由:

第一个原因:open opportunity: open更多的职位出来,说service industry提供了机会,给妇女和男性竞争上岗的机会。但是随之也有一些问题。

第二个原因:男性比较集中在blue collar的职位中,因此提供了女性更多在service行业工作的机会

第三个原因:最后有一句some one说男性在service industry工作时间不如女性工作的持久[有题,问作用]

有主旨题

记得有个问题将一整段加亮了,好像是工作机会,那段大体是说女性原来在工作中比例小于男性,但是后来service industry 得发展,比例缩小。。。记得有4段

V

第一段说美国妇女一直干一些低级的工作, 妇女就业面临不平等。以往认为服务业的增加对女性就业有好处,但事实上不是这样. 近来随着服务产业的发展,这对妇女的经济地位会产生影响但具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有3种不同的理论

第2段一个model说service增加, 女人就业好. 女人在制造业就业与在服务行业就业的变化,对女人的影响; P理论因为随服务业的扩展,妇女的就业机会大大的增加,而且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妇女。这使得妇女比原来从事的低级工作更易获得较高的报酬,更容易找到工作.  (问针对此理论,以下哪个是作者的观点呢?)

第3段一个model说工业增加好否则男人会从工业往service走影响女人. Q理论. 与p理论的不同点是,强调重点是由于随服务业的扩展。建筑等低级体力活(主要工人为男工人) 在工业中占的比重变小,即不是因为妇女改善了,而是因为男人的就业状况恶化了.这一段着重于对男性的影响. (问此理论同彼理论侧重点哪里不同哩?)

第4段作者认为前两个关注了不同行业女人的机会不同. 又有一个d理论说关注同行业的男女工作机会, 认为service多不多不重要, 但最后有一个反例说事实上service多了妇女还是收益. 最后一句话为延伸性内容: 最后有一句some one说男性在service industry工作时间不如女性工作的持久.(呵呵,这个小让步恰恰是我的第一题噎)

主题题: 答: 预测一种趋势可能结果的3种方法(approach )

文中指出什么随着服务业扩展妇女怎样了? 答: 比以前更不能干建筑等(男人占优势地位的) 低级体力活了

理论2怎么不同于理论1? 答: 理论2不强调妇女状况的改善而强调男人状况的恶化

针对文中最后一句话延伸性内容出题(最后的例子作用)

V

Woman in service area. First paragraph give you reason why talk about the woman, then the following three paragraphs each talked about a theory. I forgot the first theory, the second theory talked about that men were forced to join service because blue-collar jobs are shrinking. Third theory is "differential theory", means though the number of women increased in service, but the status of men and women in each job area didn't change much. There are questions for each theory

其中一题问1和2两论点的差别,应该是理论1注重情况变化对女性的影响,理论2注重其对男性的影响.

题目:

1.      主题题

: 预测一种趋势可能结果的3种方法(approach )

2.      文中指出什么随着服务业扩展妇女怎样了?

: 比以前更不能干建筑等(男人占优势地位的) 低级体力活了

3.      理论2怎么不同于理论1?

: 理论2不强调妇女状况的改善而强调男人状况的恶化

4.      其中一题问12两论点的差别 (同上)

应该是理论1注重情况变化对女性的影响,理论2注重其对男性的影响.

5.      针对文中最后一句话延伸性内容出题(最后的例子作用)

6.      问针对第一个理论,以下哪个是作者的观点呢?

7.      记得有个问题将一整段加亮了,好像是工作机会,那段大体是说女性原来在工作中比例小于男性,但是后来serviceindustry 得发展,比例缩小。。。记得有4


作者: initusur    时间: 2009-11-21 07:04

谢谢分享!
作者: maxx0092    时间: 2009-11-21 09:41

 谢谢!!!!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23 16:56

 

工会处理男女工资

union在处理男人女人工资gap问题,貌似就一段
union在处理男女工资gap上的重要性被忽视了,但是其实它是很重要的。有三个原因。

V2 (V34)

 工会和男女工资问题。第一段讲研究者们忽视了工作在男女工资差异上的作用。第二段并列阐述多个理由,包括建立谈判机制(有考点)等。总的态度是肯定工作在消除工资性别歧视上的努力。

OLD JJ

另有一篇是提到男性与女性的薪资差异一直存在着,但工会为啥不去争取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是有的,接着提出五个工会一直在努力减少薪资差异的方向

说真的,讲这五个是狗屁,各位别花时间细看,

只要把每个内容里的关键词看一下,看到题目时再回到文章中定位即可,并不难

V2

工会,妇女什么的。说1909年-1920年(有题)怎么怎么了,male挣得工资少了,女的还开始关注经济,structure之类的(有题)……sign 就记得这么多,因为是最后一篇阅读,当时只剩14分钟我还有10道题,比较慌,看了个大概就选了。大家可以去考考古看有没有。

V3

第一段大概就是讲了一个概要,说一般认为大家不注重 salary gap 的问题,但是其实不是大家不注重,而是因为大家比较容易focus 在workers productivity上(类似这种积效的东西),我记得作者有加强worker(没有性别差异上)然后又说其实工会是有在改进salarygap上

第二段 讲了五点 就是之前JJ提出的,但是我记得好像有一点内容和之前讲的不太一样

题目有 (1) 关于buracracy 和 management

(2) 问了一题except 题: 就是之前JJ 提的management salary= worker salary

V4

美国男女在同一雇主下做相同的工作,男的工资比女的高。第二句没太看明白(说很惊讶工会一直没有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和后面的内容连不起来,估计是我没有明白),第三句开始说工会怎么对待解决工资平等呢个的问题说三点。第一个rc就是EXCEPT题,得从哪个一,二,三里面找,我花了挺长时间的,最后还是选了个不太把握的走了,接着做第二题的时候觉得我前面还是做错了。第二个题说关于manager对于bureaucracy level of salary 的态度。文章说工会公司的manager更容易遵守比起nonunion的manager,选的是union 的manager比nonunion的manager更不容易反对置顶bureaucracy level of salary。其它的记不清了

V5

第一篇是讲工会的unionization,好像就一个长段,先说科学家们调查发现工会在工人谈判薪酬方面的作用,好像是说的女性工人薪酬低于男性,然后发现工会在为女性争取男女同酬方面有很大作用,然后讲了工会之所以能为女性(我不记得有没有说女性了)工人争取更高工资的原因,首先是说工会更能制定一个bureaucratic(无贬义)的process,因为这个官僚程序是一个成规,就比原来无所依循好,第二个原因我现在想不起来了。还有一个是说可以消除不同职务之间薪酬浮动幅度的差别(比如经理层的工资range很高而工人的很小,原文好像是diffrential variation,这里是我的解释),还最后是一个是说有组织的工会更能够坚持一个bureaucratic process,应为没有工会的情况下,即使有这样的process,管理层也不可以随便不遵守这个process(此处有题,问有没有工会的区别)。

V6

忘了是一段还是两段,但就是这个, 第一段的开头就说, 男女工人工资的gap是个很热门的话题, 接下来就转折说,但这个话题确很少在union worker中谈及. 然后就列举了四个原因说为什么在union 工作的工人工资差别相对较小, 同时, 男女员工的工资也相对较小. 而且,文章里面有union员工和 non union员工的比较(这里有道题), 说为什么union员工会比非union员工工资gap小.

第一道题就问, 为什么男女工资的gap在union中不是大问题?

还有一道就是问为什么union员工会比非union员工工资gap小.?

问了一个文章结构一类的问题,我选的是前面提出论点后面是论据也不知对不对...

V7

刚开始说研究男女工资gap没有把工会的作用放进去是不对的。后面都一样

细节题目包括

(1) 哪一项说明了管理层对制定工资的规定的看法,我选的是在没有工会的公司里,就算有相关规定,管理层也不一定会执行.

(2) 哪一项不是工会为了减少不同性别的工资差异所做出的努力,这题有点白痴,不用看文章也能做,选的是要求管理层的工资和一般工人的工资一样高.

(3) 为什么工会能够减少那些以前被不同性别占据的工作之间的资DIFFERENCE, 此题只是把文中的ESTABLISHMENT 改写成了ORGANIZATION, 很好找

V8

工会在降低男女不同筹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

1, 增加制定报酬的步骤;工会主张制订一套繁杂的薪筹体系 (bureaucratic process)

2, 工会迫使一些企业执行这些规则

3, 工会主张消除不同岗位之间的薪筹差距, 为不同领域的工种制定衡量标准;

4, 忘记了

5,为消除男女报酬不平均做了一些特殊细致的工作。

最后一点提了一句union 的manager 比ununion 的mananger 更趋向与遵守制度 (adhere the law)

V9

1:男女在工资待遇方面差异的研究着,忽略了unitalization? system (有题),然后1 、2 、3 说明unitalization system 的positions ,强调按工作性质确定工资,有利消除gaps between genders, 同时说管理层比较容易坚持官僚的工资体系,… 主题、细节、细节题

V10

第二个题说关于manager对于bureaucracy level of salary 的态度。

不是态度。而是问你这个level of salary,NONU** manager 对于的下面哪一个是正确的。选项A NONU* manager即使该公司有一个labor law, 他们都不倾向adhere to it.我选这个。因为文章里面有一个是说U** manager is more likely to adhere to the law.反之,这NON的不adhere.答案一看就是A了。

考题

1.          问有没有工会的区别

答案推测 --应为没有工会的情况下,即使有这样的process,管理层也不可以随便不遵守这个process

2.          第一道题就问, 为什么男女工资的gap在union中不是大问题?

3.          还有一道就是问为什么union员工会比非union员工工资gap小?

4.          问了一个文章结构一类的问题

我选的是前面提出论点后面是论据,也不知对不对...

5.          第一个就是EXCEPT题

6.          第二个题说关于manager对于bureaucracy level of salary 的态度

文章说工会公司的manager更容易遵守比起nonunion的manager,选的是union 的manager比nonunion的manager更不容易反对置顶bureaucracy level of salary。

7.          哪一项说明了管理层对制定工资的规定的看法

我选的是在没有工会的公司里,就算有相关规定,管理层也不一定会执行

8.          哪一项不是工会为了减少不同性别的工资差异所做出的努力

这题有点白痴,不用看文章也能做, 选的是要求管理层的工资和一般工人的工资一样高.

9.          为什么工会能够减少那些以前被不同性别占据的工作之间的资DIFFERENCE

此题只是把文中的ESTABLISHMENT 改写成了ORGANIZATION, 很好找

10.       问你这个level of salary,NONU** manager 对于的下面哪一个是正确的。

选项A NONU* manager即使该公司有一个labor law, 他们都不倾向adhere to it. 我选这个。因为文章里面有一个是说U** manager is more likely to adhere to the law.反之,这NON的不adhere. 答案一看就是A了。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23 16:56

 

W对女性财产税的研究成果

V1 (V35)

W姓历史学家通过研有关女性缴税情况研究女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涉及到某个税法改革后,要求免税的女性应该增加,但现实反之。说明好多女性根本没有或很少有自己名下的征税财产。这也可以体现出社会对女性责任的看法,认为女的应该主内。有很多税务词汇,用词逻辑比较绕,耐心看不算难

V2 (690)

北美关于妇女经济活动的早期文件很少,有个牛人发现1764年的一个重要的tax code改变以后,原以为会有更多地propertyless妇女缴纳tax on their professional income. 但实际上却变少了。原因是tax assessor有了更多的权利决定是否对某人进行征税以及税率的多少,这些税官却对女性放水,很多情况下就不争了。所以这就说明了当时的民风淳朴,认为女性对于家庭的责任要多于她们对社会的责任,而男性就不一样了。所以很多男性没有类似的待遇。
其中有一题highlighted tax code change,问serve what purpose.
我选择E, help to explain women were consider.... B 选项说cultural xxxx.... excessive family burden was not enough exempt male completely from social responsibility. I I thought it was confusing one. Took me a while to decide on E.


M.C.的成功故事 (UPDATE V4,V5)

讲了一个M.C,某女的一些女权主义的东东。。。。。。其中一题:M.C女主人公的主要推崇的是什么。。。

M2 (700+)

MC女士的黑人女性化妆品生意(记不太清,请大家谨慎)
P1  20世纪,MC女士(不知道是我的幻觉还是真的有写,此女士貌似也是黑人)旨在开发黑人化妆品市场,她不仅是卖化妆品,更希望黑人女性通过化妆,得到自信、社会地位、工作机会经济独立。
P2  MC女士不仅希望顾客可以从中获得独立和自信,还希望员工也从中获得独立和自信。她有一个很大的销售团队,而且是拿佣金的(commission)。在当时,给MC女士当销售是很珍贵和了不起的工作。(rare?这里不太懂)而且MC女士鼓励其销售人员在赚钱后向慈善团体和社区捐款,这不仅提高了公司知名度,还使得当地社区获益。
问题:一是推断MC女士希望其他的公司做什么?
     上来第一道就莫名其妙的,反复比较我选择了希望给予黑人女性工作机会还是什么的。
     二是主旨题,我选的MC女士的商业信条(P1)和经营模式(P2)
     三是MC女士希望她的员工能怎样?
     只记得一个干扰项说要匿名捐款(Anonymous), 可是文中是有说捐款,但没有提MC女士鼓励匿名捐款。

V3

有一个女人,她开化妆品(或者是服装业?反正记不得了)公司,为了提高那些黑人女性的个人形象,为他们在事业上成功社会中提高地位而服务,提到这个女人的理念和销售手法(有题),销售手法是不是直接推销,而是让顾客意识到个人形象的重要性。并且它还支持员工赚了钱去捐助(不是匿名的,这个是有选项的)

V4 (750)

卖化妆品的一个黑大妈是如何经营公司的。几个有印象的选项(感觉应该选对了)如下:

大妈会建议别的创业者怎么做 - 应该是看准被忽略的市场segment

大妈最可能会让自己的员工怎样 - 通过化妆打扮表现自己的social status

V5

MC女士的黑人女性化妆品生意
P1  20世纪,MC女士 旨在开发黑人美发品的市场,开发了一种新的美发品,希望黑人女性通过化妆,能够改变自己面貌,变得很自信。然后说了黑人妇女能够从中获益,改变。。。拉拉拉社会地位提高啥的(没有考题)
P2  MC女士不仅希望顾客自己现在做的事业能够让广大客户收益,也能够对她的员工有帮助。她有一个很大的销售团队,而且是拿佣金的,在当时,给MC女士当销售是很珍贵和了不起的工作,最后,MC女士还鼓励其销售人员在赚钱后向慈善团体和社区捐款,这不仅提高了公司知名度,还使得当地社区获益。
问题:一是推断MC女士希望其他的公司做什么?第二题是主旨题

OLD JJ

她的成功提高了女性地位,她雇佣了很多黑人女工, 她不止提高她顾客的品位,也提高他的员工, she encourages her employees and agents to donate to their community in order to raise repute of agents and community status.
后面有个题目问 她最有可能希望other business以下哪个行为 我选的提高黑人女性地位

V

还有一篇阅读讲一个美国黑人著名女性开办了一个卖美发产品的企业,她的宗旨是帮助那些黑人女性找自行,找社会地位。文章讲了她将经营理念不但传达给客户,也传达给她的经销商。 这题非常简单,两段 因为是低分题库,希望大家别遇到。

V2

还有一个是讲一个化妆品的总经理,第一段介绍人,第二段介绍belief,就是希望黑人妇女积极工作,个人独立,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什么的。文章有一条问中心,我选的是介绍她和她的信仰。有一条是她对黑人的希望是什么,我忘了选项。

V3

一个女人做黑女人的生意,向名人成功人推销自己产品带动潮流增加销售并在商业上成功的同时,提升顾客,就是黑女人和消费者的自信品位能力之类的,,反正=美国传奇人物套路,先自己成功然后回馈社会或者弱势群体。

A successful woman in beauty(美容事业). Her business is to change the attitude of black women about themselves, to improve their career opportunity through becoming beautiful. Not only for customers, but also for her own staffs. She trains them to become self independent. And also educate them to use their money for charities. 反正美国传奇人物套路,先自己成功然后回馈社会或者弱势群体

1. 黑女人奋发图强针对黑女人市场发力,生意兴隆的同时鼓励黑女人提高社会地位,教育员工自我图强回馈小区

2. 黑人女性创业,自己还培训sales团队,同时给其它黑人女性提供就业机会,使她们可以在经济上独立,之后又鼓励她们给慈善机构捐款。两段

V4

第一段说某黑女人,发明了一个东西可以让黑人女孩更容易打理和装饰自己的头发,所以她的这个东西很畅销

第二段说这个黑女人,不仅仅是卖东西,她还希望通过她的产品可以让黑人女性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于是N多黑人女孩都争着去做她的代理商,这个黑女人,不但让她的顾客能获得更好的地位,还让自己的员工得到发展,并且她还鼓励她的员工把赚来的钱捐出一部分(注意这里有考细节,原文是说把钱捐给他们自己成立的一个基金,但问题里是说捐给一个public的,所以注意看仔细)

V5

还有一篇说一个女人卖美发产品,她专门卖给黑人妇女,因为她觉得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到工作。(总之就是对黑人妇女非常好),而且她还CULTIVATE那些黑人妇女中的LEADER用,因为她觉得LEADER用了,其它人也会跟着用,然后说她还培养自己店的员工,不仅教他们怎么卖东西,还教他们要教给客人一种。。。。(忘记原文了,总之就是会让黑人妇女增加信心)。。。。题目还行,就是有个我没定位到,是问这个卖东西的人期望OTHER BUSINESS OWNER 做什么。。。我选的是希望他们可以帮助。。。。(总之也是提升黑人妇女地位,给他们信心的东西),不过很不确定,大家实战还是要好好看看斟酌下!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23 16:56

 

妇女工作

还有一篇讲妇女工作问题的,但实在想不到具体写什么了,大家原谅我衰弱的神经

V2

还有篇是说妇女地位的,由于很靠后所以时间来不及没仔细看。就两段,头段提出观点第二段提出异议。貌似是说妇女开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然后是哪些因素影响。


欧洲宫廷对妇女的态度

一篇很长,将有关宫廷和谁对于妇女们在哪个年代的态度的。

文章的开是, it is puzzling but undisputable that women in the xxx.

然后指出 历史学家对这些宫廷的人的做法和想法很疑惑。因为他们是很反对妇女寻求一种独立的人格,并声称妇女仅是男人的附属品。但是历史学家们很疑惑的发现,在那个年代,首先开始进行女权运动的反而最多的是宫廷里的这些人。

然后第二段作者提出另外一个史学家的著作来解释了一下,其实并没有什么惊奇的,(这点我态度没弄明白),举了一个女人,她一直被束缚在传统的封建圈子里,当她有一天想寻求一些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发现周围的环境和世俗都是束缚住她的。于是她被激怒了!!她想成为自己自由和权利的主宰体,而不是 Orbit the ….( 这里有个类比的说法,考到了,就是说围着男人的世界转,是高亮部分,问,这个短语directly refers to what? 我选的是 男人的附属品,选项中有sub-什么,就是附属品的意思),后来这个女的好像成功了,她的武器就是用笔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号召什么的。

题目有, 主旨题, 很多推断。问对于第一段中说的宫廷的人对女权的看法是?

V2 (730)

也是几个专家观点不一致。一派是说女人的地位依附于和她们同一经济阶级的男人。一派是说女人的地位是独立开来的,有gender决定。这个后一派是讲的重点,弄出很多例子佐证。这一篇绝对是考古的,不是GWD,就是以前JJ上的,做的时候感觉非常的熟悉。本月整理的同学可以查看一下上月的整理贴。

 

 

OLD JJ

V1

中世纪以来欧洲妇女地位如何改变。结构清晰,第一句引出话题(有考题,问你首句作用),接下来是一个人认为中世纪妇女地位没有什么提高,不论从经济上,社会地位上还是其它方面,然后就是第二个人站出来霹雳啪啦的说不是这样,尽管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还是其它方面没有明显改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他们得以self expression(有考题),这主要体现在其宗教信仰和其它一些方面(大概就是说他们能够有一些独立选择权得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吧)。文章很短,大概2/3屏幕吧,我的理解是作者并没有明显表明支持哪位arguer观点的态度。(可能会考到)

V2

P1:说有个人认为在某一段时间某个地方(原谅我吧)的女性地位并没有多大提高,由于education啊,political的这些因素的影响

 2:反对,有改变,他们的religious 对他们的地位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有题问religious具体在哪方面有影响,选self-expression那个)

V3

p1:中世纪以来欧洲妇女地位如何改变。结构清晰,第一句引出话题(有考题, 问你首句作用),先写一位女社会学家的看法被普遍认可,由于education啊,political的这些因素的影响,不论从经济上,社会地位上还是其它方面,从财产控制权等等之类来看中世纪妇女地位没有提高;在家庭和社会里仍然受压迫. 有个女人的研究成果说她们的经济,政治,xxx地位都没有提高(这个地方有个except题),这是从middle age开始continuing到复兴时期的。有主旨题。

p2:反对,有改变,然后就是另一个作家站出来霹雳啪啦的说不是这样,新理论有人指出虽然经济、政治等各方面还是没有改变,但在神学方面妇女实现自我认知和实现。所以旧理论并不全面。认为女性在宗教方面有了很多进步,发表了一些宗教的文章. 尽管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还是其它方面没有明显改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他们得以self expression(有考题),这主要体现在其宗教信仰和其它一些方面(大概就是说他们能够有一些独立选择权得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吧)。他们的religious 对他们的地位的提高有很大影响(有题问religious具体在哪方面有影响,选self-expression那个)

文章很短,大概 2/3屏幕吧,我的理解是作者并没有明显表明支持哪位arguer观点的态度。(可能会考到)

V4

这个有人写过,好像细节不多,我来补充一点,因为最后时间不够,我没看太仔细,大概意思。

文艺复兴的女性,从前科学家们定位她们的时候,因为她们没有经济来源,都把她们看成男人的附属品一样。不过最近一些女性学家开始强调女人在文艺复兴中起到的作用,还是坏的作用,原因??实在想不起来了。不过她们的新观点,也不对她们把贵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平常的一般的妇女。不管怎么样很奇怪前面一大段考试都没有出题,出题点都在下面一段里。

重点在这个叫K的女性学家的研究。她说得也不对!作者把所有人的观点都否定了!!她的研究对象是女性作家,她甚至错误的因为女性作家可以代表文艺复兴时代的所有女性,所以错!她忽略了还有很多不识字的妇女。不过,作者最后给了这个K一些肯定,说虽然她错了,不过她还是给文艺复兴女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然后解释怎么先进的,我就实在没时间看了

V5

第一段:讲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有两种观点:第一种积极的认为她们'' stand well on the feet"我理解是说她们取得了相当的地位.第二种认为他们还是男人的附属品.近代的女权学者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比较片面.

第二段:说K这个学者研究的角度比较独特,她研究了6个写上流社会女性的女文学家,并且首次把女性做为一个社会整体来看.但是....(后面是作者对K有批判的地方,没有什么生词,确实很难懂)

考题里有一道作者态度题,就是考我看不懂的地方

还有一道逻辑题,也是考我看不懂的地方.

如果你碰到这篇文章,对最后一句话仔细琢磨一下吧.太模糊了.

V6

文艺复兴的女性,从前科学家们定位她们的时候,因为她们没有经济来源,都把她们看成男人的附属品一样。不过最近一些女性学家开始强调女人在文艺复兴中起到的作用,还是坏的作用,原因??实在想不起来了。不过她们的新观点,也不对她们把贵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平常的一般的妇女。不管怎么样很奇怪前面一大段考试都没有出题,出题点都在下面一段里。

重点在这个叫K的女性学家的研究。她说得也不对!作者把所有人的观点都否定了!!她的研究对象是女性作家,她甚至错误的因为女性作家可以代表文艺复兴时代的所有女性,所以错!她忽略了还有很多不识字的妇女。不过,作者最后给了这个K一些肯定,说虽然她错了,不过她还是给文艺复兴女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然后解释怎么先进的,我就实在没时间看了

V7

第四篇讲文艺复兴对妇女的影响,45行左右.开篇一个问句:文行复兴是否像影响男人的宗教/艺术/×××似的也影响女性?(as...as句型)kelley同学不这么认为,她的见地从当时来看似乎(seemed)很深刻。比如女性在文艺复兴时期×××××(大约10行,我没看,全是排比例证讲女性的地位还是很糟)。虽然kelly说的不错,然而有些(some)史学家认为kelly没有把一些东西考虑在内。比如××××(又10行,我还是没看,例证加正反论证)。文章也没结论就结束了。

V8

p1: 先举了一个人的观点,然后又举了另一个人的观点反对前一个人,然后feminie sociologist认为这两个人的观点都不对

p2: 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讨论中世纪时期女性地位,具体没太看懂。。。

p3: 举了一个K的例子,说她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书信,并把他们分成两组,然后得出了什么什么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也有不对的地方(最后一句话)

其中一道题是关于整个第三段的,具体忘了,还有一个题问K和其它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还有一个问K研究的女性是什么样的女性。。这篇重点在第三段,问题几乎都是围绕这个K出的

V9

关于意大利工业革命时期(还是文艺复兴还是别的)女人的社会地位

Paragraph 1: 某个人说这个时期的the very opportunities for men 损害了女性的机会。后来作者说这个理论based on prescriptive rather descriptive materials。就是这个人用了当时的literates的一些文章,可是这些这是一小部分人的想法,不一定就能代表群众。

Paragraph 2: 作者提出了另外一个人的理论,which contradicts with the former one。说当时女性就业率的提高至少让社会知道了女人除了能当家务以外还可以给家里提供financial input。这样起码提高了她们在社会的认同与地位。(大意如此,细节你们到时候好好看看)

V10

好像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妇女地位,一上来就讲某个人认为妇女地位是equal 的观点已成为后来人的众矢之的(有题),还有另一个人的观点走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妇女地位是不equal. 但是后来的trend是很多人对这两种观点都进行了批判,大概都中庸的态度啦。

第二段提了一个具体人的观点,就是既肯定又有批判的那种,很长,还有好几道题是根据这段内容出的,其中有一道题我很拿不准,问第二段的这个人和trend 里那些人有什么不同,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出题点,最后选了一个E,好像。

V11

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地位是否改变?G说没有,他考虑到一段时期妇女面对的环境并没有改善,(来自家庭社会等)。此时,另外一人认为实际上妇女在很多方面的地位有了改善,比如他们猛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从当时一些妇女写的书可以看出来。

问: 1,主题。(针对某一时期的情况的讨论什么的)

        2,第2个人认为哪个方面得到改善。(直接定位,好象是什么self expression)

V12

关于意大利工业革命时期的妇女经济地位研究问题。K通过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妇女经济地位下降,但是k的方法有一个问题,他只引用了一些文人骚客的观点,不能反映社会现状。(这里有题,问下面哪种情况类似于第一个人研究方法。我选的是E。是说一个学者通过研究一个寄宿学校的学生习作来研究当时的儿童文学情况). 另一个人B反对说妇女的wage虽然meager,但是她们有意识的supplement自己老公,她们的经济独立意识增强.(这里有题,问下面哪个例子能形象的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我选了一个妇女在纺织厂工作,然后她把工资积攒起来,准备和老公一起开店)。B总结妇女经济地位不降反升.

V13

Paragraph 1: 某个人说这个时期的the very opportunities for men 损害了女性的机会。后来作者说这个理论based on prescriptive rather descriptive materials。就是这个人用了当时的literates的一些文章,可是这些这是一小部分人的想法,不一定就能代表群众。

Paragraph 2: 作者提出了另外一个人的理论,which contradicts with the former one。说当时女性就业率的提高至少让社会知道了女人除了能当家务以外还可以给家里提供financial input。这样起码提高了她们在社会的认同与地位。(大意如此,细节你们到时候好好看看)

V14

好像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妇女地位,一上来就讲某个人认为妇女地位是equal 的观点已成为后来人的众矢之的(有题),还有另一个人的观点走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妇女地位是不equal. 但是后来的trend是很多人对这两种观点都进行了批判,大概都中庸的态度啦。

第二段提了一个具体人的观点,就是既肯定又有批判的那种,很长,还有好几道题是根据这段内容出的,其中有一道题我很拿不准,问第二段的这个人和trend 里那些人有什么不同,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出题点,最后选了一个E,好像。

V15

第一段先讲一个女作家对Renassance时期女性地位的看法,主要是说working class女性地位低,然后讲了另一个女作家的反对意见。然后又说recently的发现觉得两个人的意见都有问题,说其实这个时期的女性还是有了很大进步,这里有考题,问提出recent研究是干嘛,就是指出前两种说法的问题。
第二段顺着讲了另一个女作家对11位middle- and high-class的女性的写作作品的研究发现她们还是享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利的,不过作者在这里用了一堆词说明这些人的社会背景很特殊,所以后面就考到说文中作者认为这个女作家的哪种assumption不对,我选的是把一小部分条件特殊者的situation当作general看了。然后,作者接着又开始承认这个作家的贡献,最后四行对其这种贡献做了一个总结,highlight了,考这四行字的作用,我选的是对贡献的总结。总之,这第二段要仔细看,三道考题都很难。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23 16:57

 

对女性历史的研究

a。有一个H开头的女人,是研究女性历史的,她专注与被正史忽略的女性,特别是那些普通的女性。后来的女性历史学家跟她不同,她们更关注那些在艺术文学等领域非常有成就的女人。(有对比题,有主旨题,并有一题是问后来的女性历史学家和正统的历史学家的相似:选两个都忽略的小人物)

V2 (730)

就是讲一个研究女权运动的专家的观点。注意,一上来就是个主题题。就选那个观点对比的就可以了。
不记得那个人的名字了,姑且称为W。
首先,传统历史的概念就是不写女人和下层人民,“people from the below"。然后这个W代表了一个generation的史学家,就是专门研究女权的,他们就专门研究女人还有下层人民的历史,因为他们觉得这么做可以让女性平等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然后就讲了些他们干了啥,不是很重要。
随后,就讲在W这帮人之后兴起的一帮史学家观点和W不同了。他们不研究下层人民和女人。这里有题,问这个generation的史学家和传统历史观的相同点,很显然答案,就是不甩下层人民。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很牛的历史政治人物和女性作家,就是说研究女人也是女强人,不是一般的普通女人。因为他们觉得W的想法,也就是可以通过写一些关注普通女性和下层人民的生活,根本无法推动女性平等的目的。
再来,W就开始反驳了。这里面他有几个分论点。实在记不得了。肯定不难,好理解。
这篇思路很清晰,也比较短,正好一屏吧。我做到的时候有点郁闷,assume我的语文分数危险了。

OLD JJ

讲2种研究妇女的历史学家,第一种着重研究普通妇女 希望借此能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第2种不喜欢研究普通妇女,而着重于从culture 和literature研究妇女. 最后是第1种历史学家批评第2种人 认为他们过于理论化

题目都是考这2种人的对比 相同点和区别

特别是题目在讲第一种历史学家时,重点说了某个人的观点

V2

一道highlight第二派women historians,问他们对equity的看法?我选scholar的work没法导致social change。当时想的就是JJ里说的history writing不会对women equity movement有推动作用嘛。

结果下一道出来我就囧了。问两派人的共同点。共同点么就是上面那个。。

还有一个主题题,选contrast两派人的观点。

OLD JJ

V1

开头就是说H是倡导这些研究的先驱。Women historians的,说现在学者很喜欢研究历史上忽略的和Women historians,大段都是在讲他们研究的人群是那些,区别ordinary women和谁和谁,这个研究用来提高女性地位,但是h学者认为他们的研究太学术,反正不好。

V2

一段文章,一开始说一个叫H的学者在研究女性历史的时候喜欢研究普通女性,但是后面的一拨历史学家却喜欢研究女性中的名人。然后具体说了这些人怎么研究。最后又讲了H认为那拨历史学家的研究不好。

V3 (760,v40)

Huffon提出一个观点就是focus on mass women,和traditional 不太一样。然后又有一种人focus less on mass women and men but more on literature作家阿什么的,同时质疑妇女运动是否改变妇女的equity(重要,考点)。然后huffon就critic这类人。 题目还有purpose,第2种观点和传统的相似之处

V4

一个历史学家和另一派historians对比,前者主要着重描写一般人,后者是偏重描写在literature,art等专门领域的人,对第二派是持有负态度的,文中主要考点在两派的想同和不同点.

V5

两种不同研究方式的妇女历史学家, 一种是藉由看平常人 (ordinary) 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另一种是研究有影响力的人(题目有问到两派学者的共通点)

V6

某某人研究妇女不是从传统的历史人物出发,而是喜欢搜集一些小道消息,从平凡人们的生活来研究。她后来的一派历史学家认为,还是应该从历史文献中去研究才行。反正就是两派人的观点相互交叉,然后没有任何结论。

V7

有一篇是在讲妇女研究。反正他提出了一个学者的研究,她是以研究ordinary妇女为主的。而另一派学者则是去研究一些涉猎art , literature的妇女为主

V8

最后一篇了,妇女历史研究问题,讲两派人的不同观点,

考了两个HIGHLIGHT,和一个主旨题
这两个HIGHLIGHT出现在第一段的当中,women's historians和……(又忘了)反正两个靠的很近了注意两者的关系

V9

传统scholar认为history writing 推动了妇女平等运动。一个哥们不同意,说历史研究应该focus on ordinary women. 又有一哥们蹦出来说,你丫少放P,咱们就应该研究牛人们的花边新闻。然后又怎么怎么啦。。。题目,两哥们有什么观点相近?-〉他们都不认为history writing 推动了妇女平等运动。

Main idea?

V10

某个H女历史学家,认为该怎么研究和看待女性。然后继她后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和她不一样,他们更看重一些成名的女性,通过这些女性来分析女人的地位等。不过,他们和H之间也有共识,就是他们都怀疑或者不怎么认同historical writing about the female
最后,文章又说H也不认同这些后来的研究女性的历史学家,认为他们怎么怎么不对。

考题

1.      题目,两哥们有什么观点相近?-〉他们都不认为history writing 推动了妇女平等运动。

2.      题目都是考这2种人的对比 相同点和区别

3.      特别是题目在讲第一种历史学家时,重点说了某个人的观点

4.      题目还有purpose

5.      第2种观点和传统的相似之处

6.      考了两个HIGHLIGHT,和一个主旨题
这两个HIGHLIGHT出现在第一段的当中,women's historians和……(又忘了)反正两个靠的很近了注意两者的关系


作者: xsj706    时间: 2009-11-26 08:10

many thanks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26 11:04

 经济

14.      股票市场self-regulation管理机制 (NEW) 23fficeffice" />

 

 

股票市场self-regulation管理机制 (NEW)

第一段是说一个efficient self-regulated market 应该具备3个条件,然后就说股票市场达到了第一和第三个条件,但是未必能达到第二个条件(regulator has motivation to regulate the market)

第二段就分析说表面上看来,股票市场其实是达到了第二个条件的。但是如果board of governance 觉得这个条件和他们自己的利益有冲突,他们就未必会履行他们的责任。

问题有
1) 作者对于股票市场的看法
2) 在什么情况下board of governance will fail to 履行他们的责任

OLD JJ

控制证券市场的因素有三个,其中第二个是不确定的,第二段针对这个不确定性进行讨论

V2

还有个RC,就是JJ的股票3条件。第二条件Dedatable。

第一段很清晰,说Stock Exchange主要有3条件。列出1,2,3。然后说1,3满足没问题,条件2 有争议。

第二段就详细扩展一下为啥条件2可能不满足,大家详看JJ。

V

还有一个关于stock exchange market的管理机制的,首先提出需要满足3个前提条件,第一个第三个都可以满足,第二个好像debatable,一直就讲第二个为什么debatable。

V

如果一堆公司(或一堆其它的组织,不记得了)要有自我约束力,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

1)有一个union (类似行业协会);

2)这个union必须有监管其会员的动机;

3)这个union要有执行约束的力量。股票市场就是基本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例子。

1)有union - 证监会;

2)由执行约束的力量 - 上市公司都要看证监会的批准才能在股票市场上流通。股票市场唯一不太符合的地方是第二个条件: 2) 在没有政府法规的情况下,证监会未必有监管其会员的动机。

(第二段我看得不清楚,以为当时时间很赶)讲了股票市场有一大群经纪人,都是被利益驱动的,这些经纪人没有理由去提那些对他们没有好处的监管条例。作者呼吁少数比较权威的人士能站出来对股票市场经销监管。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现象还没有发生。(again, 第二段我看得不清楚,请同学自己考试时重新详阅)。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26 11:05

 

V

说的是一个市场怎么样会self-regulation。两段。

第一段提出了自我调节的三个必须条件prerequisite:1、association 2、组织有动机的(好像是motive这个字)管理和调节其members' behavior 3、是有强大的power来促使市场自我调节。然后说美国的stock market to see whether regulation really works。分析美国的stock market第一点(因为它是associated)和第三点都符合,第二点有争议debatable。就是市场到底能不能足够被motivated to self-regulation,目前尚无证据,这边带出一句in the recent absence of existing self-regulation (好像后面有态度题,就是其实作者认为目前是没有self-regulation的,多加注意。)

第二段就讲为什么有争议,为什么第二个prerequisite无法达成。一开始就说 in principle (这边关系到结论,及题目问的主题,因为作者似乎也只是假设一个情况),若市场不自律,投资人就不喜欢买股票,交易量萎缩啦等等…但实际上仍没出现自律是为什么呢? 然后说是因为目前一些不法的行为没有被规范啦,还有市场上只有遇到共同的利益才会团结起来做些事 (问了一题在什么情况下政府的stock market的self-regulation会fail,我是定位在这儿,也不知对了没),所以基本上市场不会挺想去自律。之后作者说如果给予政府一些条件,政府可以来规范市场。不过最后还是理论可行,实际上是没证据支持的。 所以只有within a system that checks and balances harmonizes the conflict interest(或其它表示利益的字)有点记不清了,大概是说只有在协调了多边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政府才会对其内部违规的成员进行管制和规范,所以得出结论第二个prerequisite不成立

问题1、有道primary purpose的题
问题2、在什么情况下政府的stock market的self-regulation会fail(好像是)
问题3、the author 对stock exchange 持什么观点 
问题4、为什么市场不能自我监管  (见谅,记不太清了)
问题5、stock broker的特点

题目还挺绕的,但都出在第2段

V

第一段:写了有三种因素可以影响stock exchange: union; 市场的监管(self-regulation)和这个union要有执行约束的力量。然后说1和3基本上都被操盘手满足了,但是2却从理论上说是好的,但实际是很模糊的,也就是说self-regulation很难确定。

第二段:全都在写2,in theory, 市场的监管会punish dishonest,但是有一些会逃避监管,造成investors的缺乏信心,并且没有明细的regulatory来制约他们,所以最后呼吁一下。最后说这个因素还是不能最终确定是否有效。

考了主题题,还有问infer

V

政府对行业规范管理的限制条件有三条,其中第二条在实施中存在问题。例如在证券行业,管理部门有权利规范买卖行为,但是broker们相当diversify,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行动(有题问管理部门遇到的障碍,我答broker怎么怎么样,原文改写)因此理想的管理模型虽然好,但是没有实际实现过)

考题

Q1. 有道primary purpose的题

Q2. 态度题/ the author 对stock exchange 持什么观点

就是其实作者认为目前是没有self-regulation的,多加注意。

Q3. 问了一题在什么情况下政府的stock market的self-regulation会fail/ 为什么市场不能自我监管 

定位第二段

Q4. 有题问管理部门遇到的障碍

我答broker怎么怎么样,原文改写

O5、stock broker的特点

答案推测:broker们相当diversify,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行动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26 11:07

32.NEW ENGLANDliterate LEVEL (NEW)

 

V1 (V42)

讲一个叫L的人研究new England的literate level,他用订立will的人中签名的人的比例来衡量男女性的literate比较,最后结论说男性进步比较大,比例也比女性高,中间有说到用这个标准衡量只能衡量有财产的人的literal level,所以不好(细节题)

接着有人就反对他的观点,说有人可能因为是太老没力气签署,而不是illiteral,他用了人签署租约还是财产转移什么的人的比例来衡量,发现女性貌似比例更高一些,以此反驳L的观点

最后一段说还有人用同样的标准在别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发现女性签署的比例虽然没有第二段那个人说的那么多,但是还是蛮高的,说明这种方法还是很能反映现实的

大致就这样吧,其他题目也回忆不起来了,大家参考一下吧

第三段中,“说明这种方法还是很能反映现实的”是指哪种方法?L的方法还是第二段中的方法?作者对L的方法持什么态度?

是说第二段的那个人的方法是可用的,作者觉得L的方法不太好(应该是这样),因为作者有问到L方法的缺点


作者: 朵拉V    时间: 2009-11-26 11:07

31.     妇女工作环境.. 47

 

fficeffice" /> 

妇女工作环境 (NEW)

化学和妇女的,但是实在是时间来不及了,我都没怎么自己看,记得说化学物质有毒,但是妇女在这方面的人很多还是什么的。。。。(原谅我吧,实在想不起来了,我20号早上4点才睡,总共睡了不超过5个小时。。。而且这又是最后一篇,我当时已经精力耗尽了。。。)

OLD JJ

V2

是说70年代以来发现在办公室工作的女性发现有一些健康问题是与办公室里的化学物质有关的.说是这些问题只是在车间工作的男性工作者才有的.于是一些妇女的组织就想办法要让这些问题得到重视什么的.于是有一些activist就找到了国家的一个有关部门,具体名称忘了,进驻到办公室里,用他们先进的一起来检测看有没有放射性的化学物质. 结果是没有.于是妇女组织就通过survey的方式来寻找证据.虽然调查的结果不能证明一定有哪些化学物质的存在,但已尽可以为那些actives提供一些证据来证明化学物质与健康的关系.大概就是这样的.问题也记不太清了.也有文章结构题.有问70年代女性在办公室工作有什么问题.还有问最后那个调查的.

V2

阅读有一篇是说办公室女职员受危险物之污染的。xx年前,大家都认为只有工厂里的男工人容易被毒害。 809160

考题

1.      有文章结构题

2.      有问70年代女性在办公室工作有什么问题.还有问最后那个调查的.

3.      有主题提


作者: xiao19870205    时间: 2009-11-29 20:43

many  thanks !
作者: franker    时间: 2009-12-5 21:55

谢谢分享~~~
作者: waixiaoxi    时间: 2009-12-14 21:00

many  thanks !!!!
作者: quellekind    时间: 2010-1-6 07:22

谢谢分享!!!!
作者: jianglxiang    时间: 2010-1-12 07:08

many  thanks !!!!
作者: keven_chen    时间: 2010-1-30 15:49

谢谢分享
作者: susander    时间: 2010-2-7 07:14

many      thanks !!!!!!!!!!!
作者: lengling    时间: 2010-2-10 10:50

many thanks
作者: beimeizhoudada    时间: 2010-2-13 18:39

 LZ好人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