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征,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现在某外企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马征曾任新东方GRE词汇教师,那时候他还是个大三学生,虽然在新东方的经历只有一年,但凭借青春无敌、激情昂扬的授课方式,很多学生都记住了这个年轻的老师。
2001年,刚刚步入大四的马征决定去美国深造,热衷于教育和科研的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毕业后能做一个教授,于是申请了耶鲁大学的博士学位。优异的本科成绩和出色的托福、GRE,加之他对为何热衷科研的自我陈述,使其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耶鲁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
与此同时,当时的马征还利用课余时间在新东方的GRE词汇班授课,在那里他结识了很多个性张扬、怀揣梦想的年轻老师。但那时马征认为自己还太年轻,没有足够的阅历给学生更多更全面的学习指导,出国留学对他来说,是一条充实自己的最好道路。“行百里者,看周遭事;行千里者,阅世间情;行万里者,穷天下经。”这是马征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中国古话,也是他对于自己出国留学选择的诠释。2001年底,他毅然远行,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
初到美国,马征被美国的社会文化和学习环境深深震撼和冲击着,这就是很多人出国之后最有感触的culture shock。之前对美国学习生活的想象和现实的冲击让马征在积极的生活状态之中有过消极的想法。“这是每个留学生都要面对的,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会跟国内有很大的区别。”马征说。最让他感到震撼的莫过于美国的课堂气氛。
在美国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对课题的疑问或见解不同,随时打断老师讲课,老师们也热衷于用大量的时间和学生共同探讨那些也许并没有答案的问题。讨论,是美国课堂上惯用的方式,但中国人不太习惯,刚刚踏入耶鲁校门的马征也像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在这些讨论中默默地思考,很少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渐渐地,马征发现,其实很多美国学生阐述的观点并不是已经思考成熟的,甚至有些听起来很简单、很不完整,但他们丝毫没有保留和顾虑,仍然大胆地说出来。相反,如果每次讨论都不发言,老师会认为这个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积极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来。在逐渐适应了美国同学飞快的语速之后,马征在不放弃深思熟虑习惯的同时,开始尽量参与讨论。让他惊喜的是,尽管语速较慢,但所有同学和老师都非常认真地倾听他的观点。
“鱼”和“熊掌”各有千秋
就这样,每一步的改变都让马征越来越习惯并适应在美国的学习生活,热衷于教育的他观察到中美教育在注重基础和鼓励创新上的差异,就像“鱼”和“熊掌”各有千秋,记忆和思维其实在教育方法中都很关键,只有兼得才算是最完美的教育。
在学习的同时,马征十分珍惜课外的实习机会。2003年夏天他去了位于波士顿的三菱电气北美研究院实习,一个暑假的工作让他收获了很多科研方面的经验并申请了研究专利。不久,他们的研究因为没有足够的商业应用价值而被束之高阁,这让他在备受打击的同时,也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比较看重工作单位的社会影响力。
一年后,马征前往微软公司实习。微软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让马征觉得在这里工作确实很舒适,但每天对着电脑按部就班的工作显然不是他想要的。“我甚至能看到自己五六十岁时的工作依然是这个样子。”马征说,“那时候我真正开始思考自己今后的方向和适合的工作。”
马征及时地反思。他在耶鲁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测试帮助他更好地认识了自己,打开视野,马征发觉还有很多工作方式自己并不了解,不是没有机会,是根本就没发现。马征在2005年夏天找到了新的尝试,在纽约BCG战略管理咨询公司里的工作让他看到了这份工作的影响力,这不仅符合他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个性,扎实的技术背景也让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很多留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毕业后先在国外工作几年,积累些经验后再回国寻找机会,在美国生活了六年的马征也一度抱有同样的观点。通过与公司合伙人的讨论,他知道管理咨询这个行业在中国正处于一个腾飞和发展期,这对马征来说,正是回国的最好时机,毕竟一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教给人的东西远远多于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他说:“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飞走,是为了一次又一次地回来,这是泰戈尔的诗,也是我原来经常在新东方GRE课上跟学生分享的体会。”马征在朋友的劝告和质疑中放弃了在美国的发展,回国开始自己的事业。
做事先考虑“机会成本”
相对于马征出国时的决定,他回国的果断更让人佩服其胆识,因为他的每一次思考和抉择都把自己往一个更合适的地方推。对此,马征反复强调做选择之前的“机会成本”,“你选择了一个机会,就意味着要放弃另外的机会,放弃别的机会而带来的损失,就是选择某个机会的机会成本。”马征说,离开新东方时他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只是那时没有过多考虑这些问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才是他最想要的。
通过在美国的学习和思考,在回国的抉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他更多地权衡了各方利弊。结合自己的经验,面对如今再度掀起的留学热潮,马征提醒有出国意向的同学:“现在的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机会,在为自己设计未来的时候不妨放开眼界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路。如果在出国前没有能很好的规划自己今后的目标和方向,那么就不如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眼前的机会,在实际的摸爬滚打中同样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为了能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以及人生规划,马征出版了《带你去耶鲁》一书,整个写书的过程是马征真正反思自己诸多选择的过程,“这里没有权威、没有绝对的对错,我只是想分享我的一点经验给大家。”现在的马征虽然没有按照自己最初的梦想去做一个教授,但他依然热爱着科研和教育事业,他希望自己能在获得更多的人生沉淀后能够重返校园,跟学生分享他的知识和阅历。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