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教授鉴于这种制造业衰退的状况,曾提出了“6+1“的解决方案。其中的“6”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假如一个产品可以创收100元的利润,那么有90元的例润就来源于这“6”个过程,而只有10%的利润是来源于制造这“1”道程序。所以,这里就有一个“产业链”的问题要解决。目前来说,中国的制造业的利润成分大多都是来源于所谓的“1”这个环节上,而对于“6”所占的90%的比率这一块却没有去尽力争取,所以,中国制造业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如何从“1”往“6”这一高附加值上转移过渡。
再一个就是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成本的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的制造业这一大块里,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已不可与往日同语,劳动力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里只占了约2.5%的比例,也就是说这一成本比例已经低到了极限,若只是想还在剥削劳工这方面捞取利润已实属不可为了。那么,对于业者来说就要从成本构成的其它元素里进行思考做文章了,那么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将成本构成的众多元素进行高效整合。
有的人还只是一味的只是从成本方面着手,这就在基础上奠定了错误的根源。为了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除了劳工方面,还进行企业的大举搬迁,无论是从沿海迁往内地,还是从东部迁往西部,甚至是从中国迁往越南,其目的无非就是降低劳工成本和租金成本。就全世界而言,就单个的原料优势正在逐年缩小,租金也是逐年提高,所以,如此搬迁之举长远的来看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饮鸩止渴,因为在大举的搬迁过程中,企业已经无形地承担了高额的搬迁成本。
所以说,无论是劳工,抑或是其它方面,成本已无再多的油水可榨取,要想取得生存的生命线,要想捞取生命的根本,就要从产业链上去把脉去思考,否则,中国制造业要想取得突破性地复苏,仍只是一个梦,仅此而已。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