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举办这次大赛要先从美国入学申请说起。向美国大学申请入读本科或研究生 ,基本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材料:
硬性材料【GPA\成绩排名、语言成绩(TOEFL或IELTS)、能力考试成绩(SAT、GRE或GMAT)】
软性材料【简历、推荐信、Essay(美国院校命题的话题作文)】
这其中最为灵魂的当属Essay
Essay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申请成功与否,约占整个申请70%的分量。Essay写的好坏除了跟学生自己的经历有关,还要看你如何选材、如何使材料看起来丰富又没有重复感、哪些事例是美国人所接受和欣赏的、如何用3—4篇的Essay来展示你的独特。这些都需要你在下笔前好好斟酌。
本科生Essay写作的总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围绕着自己的特点来进行规划和写作,要突出自己在性格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同时挖掘素材,不能写成千篇一律的毫无特色的“流水账”式的文章。没能够挖掘出你自身的素材,或者未能彻底对你进行审视,都会导致缺乏个性的大众化。比如文章中出现下列几种描述,都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因为这些使人厌倦的陈词滥调,重复几乎每个申请者都能够的出的平常结论,比如:旅行开阔了我的视野,是我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这次经历告诉我,努力奋斗和坚定的信念能帮助我实现心中的任何目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一起学习,是我理解了多样性的真正价值。上述这些情况是一般申请者经常会出现的。的专业文书写作可以有效的挖掘你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规划出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申请essay。强烈建议申请者从现在就开始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写过的日记或者随笔,或者回忆一些过去曾经令你十分难忘的生活细节,想法或者经历,这些都能作为essay的优秀素材。
比如以下几个方面:
你喜欢在业余时间做什么?你喜欢哪本书?为什么?你喜欢哪部电影?为什么?谈谈你最难忘的一次旅行经历。
你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你遭遇的最大的失败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成绩是什么?为什么认为这是你最大的成绩?你生命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情或时期是什么?与5年前相比,你有什么不同?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你认为你的家人和朋友最喜欢或者不喜欢你的那些方面?
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包括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
核心Essay是很宝贵的个人个性体现的位置,写作素材的选择上一定不能选择的内容有以下内容:
任何学习经历(中国人的学习经历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美国人也根本不在意,同时之前和现在无数申请者已经写过无数次);任何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工作经历 (不要幻想一个学校会因为你是学生会主席录取你,也许你在你的学校是佼佼者,在申请人群中,你根本没有任何的竞争力);任何所谓的体育爱好,或者所谓的个人思维的优势。(所谓的爱好,例如排球,篮球或者足球,确实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优点,但是,这个在申请竞争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诸如所谓的个人兴趣广泛,善于交流等虚的个人优点,更不要做为写作素材和目标,这个谁都会瞎扯一通,没有一个学校是傻子;任何你在其他的研究生申请PS中常见的写作内容。
总体而言,成功的本科申请Essay都是个性化的文书,往往会用情景型或者对话型或者回忆型,或者感悟型的写作模式,很少采用平铺直述的PS的写作模式,一片好的Essay肯定不会尝试在这篇Essay中把自己所有的经历,所有的优点描述清楚,而只会选取一个方面,一个点进行描述。所以,任何一片成功的Essay都只讲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一个Topic,肯定不是大而全的Essay,让客户了解这一点,同时让客户了解,大多数个人经历,事实上根本不会有任何的竞争力,这类事实性质的东西,在申请表,简历,推荐信中是最好的表现位置,不要用任何Essay的位置去讲诸如自己GPA和自己学生会活动之类事情。
随着每年出国留学人数的递增,竞争越来越大,TOEFL和SAT高分的申请者真的是数不胜数。各高校的招生委员会的官员恐怕早已认识到:“中国学生没有什么厉害,就是考试牛。”而任何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工作经历或是所谓的体育爱好并不能为申请者加分多少,因为这些已经被之前的申请者提过很多次了。
可想而知,申请者只有通过Essay才能够使自己脱颖而出,我们相信这也是美国招生委员会了解申请者最直接的途径!
而现在,大多数的申请者的Essay多陈词滥调,或存在很多误区,这也是举办此次《天堂美国非常行动》暨美国Top 100大学Essay 写作选秀大赛的重要原因。
我们此次选秀大赛评审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招生委员会所关注的,就是参赛者的Essay在多大程度上体现申请者的与众不同之处。 而Essay的题目也千奇百怪,比如,宾西法尼亚大学要求申请人提交三百页的自传的第213页。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参赛者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写过的日记或者随笔,因为过去所发生的一些生活细节,你的想法或者经历,这些都能作为Essay的优秀素材。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