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将下面这段话当作前言吧。
有朋友问吴云是何许人也。那我就介绍一下吧。吴云现在在新东方教授GMAT阅读和LSAT(具体内容不清楚),其他的是否还教也不太清楚。跟GMAT相关的身份就是这些了。对于他本人,我十分的钦佩,他是一个有非常高的道德品质与责任感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仅说他的阅读方法,之前我也没有太在意,等到自己阅读真正遇到瓶颈的时候,再回头看吴云的笔记,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他所观察到的GMAT文章的特点,都与我所体会到的一样;包括他所提到的“特别阅读法”,其核心就是“如何抓住文章逻辑脉络与结构框架”,而这一点正是GMAT考察的最根本点;而他所提到的“问题本身即为问题”,则切中了GMAT出题难度的另一方向:即题干本身,对题干本身有充分的理解,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回到原文定位...等等一系列的方法与体会。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根据自己对于GMAT阅读的研究总结而来,这种方法是符合命题原则的,而不像有些老师,自己不能创新,没有深刻的洞察力,只能照办别人的东西;也不像有些老师,东西已经过时了,却还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把自己的那点可怜的东西颠来倒去的说,最明显的是新东方的语法部分,严重的背离了GMAC的命题思想,只注重追求所谓的“语法”。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体会与这种对比,能够让大家相信:这种方法,如果正确的使用,一定会在阅读上助你一臂之力。
今天,我没有征得吴云的同意就自作主张发了上来,我于心有愧,然而,我相信如果我征求吴云的意见,他也会同意的,因为:他始终是一个有责任感和良知的人,他并不像他虚假的同事,给大家传授了太多无法“在考场上有效的解题”的方法;他的阅读方法是自己研究总结出来的,切中了GMAC命题的关键,不像有些老师,照抄别人的方法还堂而皇之的夸夸其谈。作为一个上过新东方GMAT培训班并且考过GMAT的人,我认为我有资格说这样一番话。
本方法中包括批注,都是吴云课堂的笔记,我没有添加自己的东西,即便是考完试,再回头看,很多东西跟自己考试之前的感受是相同的,我相信,每位朋友练习的之余能够勤看他的笔记,能够按照他的方法多加练习,在相对较好的英语功底上,阅读不会成为你的软肋。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灵活使用,如果哪一块觉得不适合自己,就完全可以不管它。文章中的方法,由于没有实际的题目做说明,所以大家看起来可能有点空洞,这就需要大家结合题目自己仔细体会,其实,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你这样做。
多说一句,我势单力薄,无法劝服大家不去上什么新东方的辅导班(别的我不清楚)——真理永远掌握在最有发言权的人手中。新东方的辅导班你可以去上(如果觉得非常有必要),但是一定要以CD为主,这上面才有最有利于你考试的资料和方法!
时间匆促,难免有语句不通顺,艰涩难懂之处,请大家见谅,有任何方法上的困惑,也希望大家跟贴讨论。
如果大家觉得好,希望大家顶起来,让更多的G友看到,能够用到最有效的方法!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感谢吴云!
关于GMAT阅读部分概述
一、Remember that It is a test in English ,not of English .
这就意味着,在准备GMAT之初,就需要有相对来说比较扎实的英语功底,更重要的是:不能以传统的英语应考方法和模式来准备GMAT。
二、在GMAT阅读中,难度不是哪一类:
难度不是什么 | 应对策略 |
词汇 包括:1名词(普通名词 2实质性词汇(动词、形容词、副词) | 只需记住词汇的“长相”,看到时认识即可 建议:如果词汇量实在词汇量低,做大约50篇阅读理解,在51篇阅读理解时生词率会在5%以内。 实际上只要托福的词汇量就可以了。[1] |
背景知识 | 记住:答案一定能够且只能够从文中所给信息得出(不要带背景知识阅读) |
深层推理 | GMAT只会考察文本解读及表面理解 |
三、难度是什么?(GMAT阅读考察目标)
难度 | 应对策略 |
短期记忆能力,包括如下部分: | |
复杂句 | 其考察点是筛选信息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要采用“信息性阅读”的策略 |
非线性结构 | 考察记忆信息的能力,应对方法:1常规阅读;2特别阅读法[2] |
四、阅读部分难度生成的五大规律:
(一) 文章难度的生成规律:出现大量复杂句与非线性结构(考察挑选与记忆信息的能力)
(二) 题目难度生成规律(即考点)
1、 文章逻辑结构(即主旨、态度、功能、结构题);
2、 一处定位;
3、 多处定位
(三) 选项难度生成规律(选项的类型):
1、 直接在内容上与文章论述相反的;
2、 文章中未曾提及的;
3、 新关系选项:即人为的制造一种关系
注意:正确答案一定是对文章表述的文本解读及表面理解,不会超越文本提供的信息[3]
(四) 答案比出规律:
ETS要求的选项标准是:best而不是correct,尤其是在难题中,best选项往往是错误最少的选项
(五) 文章观点的倾向性规律:
1、 同情弱者(例如:woman/minority/Asian)
2、喜新厌旧:诸如traditional /It’s frequently assumed that…之类的表述,一般是作者要反对的观点。(不绝对,有少数的例外)
3、标新立异:诸如most people say ….few people maintain that …之类的表达,一般后面的观点是作者要赞成与支持的(不绝对,有少数的例外)
五、机考GMAT阅读新变化:
1、整体题(即逻辑结构部分)的比重提高,而细节题比重下降;即:对细节记忆与搜寻的要求降低,突出对管理者的要求:超越细节,把握整体
2、pace的问题:一题至少要做20秒,做得太快会不计入成绩
专题一 信息性阅读
一、难句问题的本质:
难句不是语言能力范畴的问题,而是思维能力范畴的问题。[4]
二、方法:
1、 按中文记忆并反应;
2、 以英文顺序接受;
3、 选取各个意群中的关键字(词)
4、 按合理化原则确定关键词的大概含义,并按合理化原则串连、压缩关键词,从而得到全句的大概含义;
三、四种常见语言现象:
1、 修饰语的错位(非就近修饰);
2、 双宾语的错位;(多指前一宾语有较长的修饰语)
3、 各关系被分割;(多指大量插入语现象)
4、 省略句子的主干(常见于前半句所表述的动词跟后半句的动词相同,则省略后半句的动词)
四、题型分类与应对策略:[5]
题型 | 结构/标志词 | 应对策略 |
整体题 主旨题 | (例如: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primary purpose ) 内容性主旨题 (例如:main idea/central point) 标题型 (例如:title) | 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主要内容,包括:中心论点及中心思想 |
整体题 功能题 | 考察某一词/一句华或者某段落的作用 标志:in order to../serve/引语等 注:引文看不懂时,要切记“引文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 | 其均是为所在句子,段落,或者全文的论证服务的 |
整体题 | 标志:attitude等 考察对某个观点或事物的态度 | 1、 区分作者的整体态度与局部态度; 2、 作者的态度一定是偏中庸的,出现过激措词的选项大多为错 |
整体题 结构题 | 题型:1、organization/structure 是怎样的; 2、两段或者两句的关系是什么; 3、逻辑延伸(logical continuation); 4、文章节选自(excerpt /abstract)(少见) | 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 |
有指示细节题 | 问题本身提供了定位对象 | 根据题目指示定位原文 |
无指示细节题 | 问题本身没有提供了定位对象 | 根据选项所提供的指示定位原文 |
有指示(逻辑)题 | 1、 问题本身提供了定位对象 2、 论证的逻辑关系 | 1、 定位原文 2、 论证的逻辑关系 |
专题二 整体题
一、目的性主旨题
以排除法为思路,亦可首先排除一些“实”词汇(名词/动词),然后比较其它动词之后的形容词/名词
二、内容性主旨题(即中心思想)[6]
1、中心思想的一般原则(不绝对)
题型 | 中心 |
新旧观点对比型 | 新观点/新方法 |
作者所赞同的解释 | |
作者所赞同的解决方案 | |
结论解释型 | 作者所解释的结论 |
2、中心思想不明显时,提取中心思想的方法:
1、知道全文的逻辑结构和信息论证的大概方向;
2、通过看选项来排除,排除的顺序为:
信息的层次
局部信息(题目
出现局部信息进行干扰)
附:
______,but/yet____.为句内转折;
句间转折
However,____
______;however 句内转折
3、 标题:选取与全文中心思想最贴切的表达,注意三个方面:论述范围、层次(整体还是局部)、重心。
期待有下文啊,我等!
专题三 文章结构题7
关键:排除法
一、选取文章或者段落结构的方法:
1、 文章/段落的逻辑结构和信息论述的大致方向;
2、 借用“虚实”并根据特征性词汇在选项中进行排除
二、部分特征性词汇(不包括全部)
特征性词汇 | 表述 |
观点/立场 | Position/thesis/assertion |
原因/结果 | Cause/result/consequence |
效果/结论 | Effect/conclusion |
证据/细节 | Evidence/detail |
理论 | Theory |
运用 | Application |
例子 | Example |
问题/现象 | Problem /phenomenon |
事实/发现 | Fact/discovery |
方法 | Method |
过程 | Process |
矛盾/悖论 | Contradiction /dilemma |
修正 | Amend /modification |
调和 | Reconcile |
一般化 | General conclusion/generalize |
专题四 态度题[1]
一、判断依据
1、 通过形容词与副词判断;
2、 情态动词,如have to do /can do
3、 动词:
负态度 | 表述 |
失误 | Fail to /misinterpret /misrepresent |
忽视 | Neglect /ignore/overlook |
夸张 | Exaggerate /overestimate |
低估 | Underestimate |
A 负态度
正态度 | 表述 |
表明 | Show/indicate/reveal |
证明 | Prove/demonstrate |
发现 | Find /discover |
确认 | Confirm |
B 正态度
二、判断方法
1、明确问题的对象;
2、区分作者的总态度与局部态度
三 表明态度的部分特征性形容词与副词词汇(不代表全部):
1、非学术性词汇,出现则肯定错
非学术性词汇 | 表述 |
嘲笑/鄙视 | Derision /scornful |
愤怒/怨恨 | Indignant /spiteful |
冒犯 | Offensive |
狂热 | Fervent /fanatical *enthusiasm 有可能对 |
嫉妒 | Envious /jealous |
阿谀 | Adulatory *laudatory/laudable 褒义词 |
愉快 | Amused/ light-hearted |
2、模糊性词汇(即作者无态度):不可能对
如:ambiguous /indifferent/uncertain/callous/ambivalent
3、绝对化词汇:不太可能正确
如:entire(ly) /complete(ly) / absolute(ly) /unchecked
4、兼顾性词汇:很有可能正确
态度词B but 态度词A / 态度词A though 态度词B ;则A是主态度
另如 limited / reserved
专题五 功能题[2]
一、总原则
1、 文章所用的论证和论据必然为中心思想服务;
2、 通过把握所在段落或者全文的逻辑框架来分析其作用,并借用词汇的虚实来判断
二、三种功能关系:
(一)同向关系:
1、标志词:furthermore /for example /additionally /moreover ect.
2、则前后论证的方向必然一致,后面的内容必然是为前面的论点服务
(二)反向关系:
1、标志词:but /however /yet ect.
2、前后论证方向是不一致的,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否定与反对
(三)借用关系:
1、不加评论的借用某种理论,方法,标准来解释一些问题,概念,现象等
专题六 机考阅读特别方法
一、一段式文章阅读方法:
(一) 一段式文章的重要性:代表了中等难度,决定了得分的档次;
(二) 方法(句型分类)
A 重点句:通过阅读重点句的意思形成全文的逻辑框架
重点句内容 | 关于重点句的说明 |
首句 | 作用:介绍issue |
转折句 | 区分句子关系,把握作者态度变化(详见专题二“句子关系”) |
尾句 | 多数情况下为细节句;少数情况为全文结论 |
B 非重点句:除重点句外,快速浏览中间的论证和细节。至少要知道人名,术语(首字母提炼法)和比较点的大概位置,从而帮助推断前后关系和细节定位
二、两/多段式文章
(一)重要性:文章难度稍高
(二)方法
A 重点句,同前“一段式文章”;B非重点句,同前“一段式文章”
专题七 机考阅读再总结
一、文章结构的变化决定了阅读的特别方法
文章结构:没有明确的套路,也不再是严格和完整的论文,而只是文字材料;但是有清晰可把握的逻辑结构
二、问题发问本身即为问题:
细节题问题长且复杂,真正的定位点可能被掩盖;
三、定位的要求降低了,逻辑判断能力的要求提高:
1、整体题比重提高;
2、细节题的选项与原文的差异微小成为新特色
四、题型诊断与复习方案:
A 说明:自我诊断表格的用法,自我设计一份诊断表格,其格式为:
题号 | 错误类型 | 错误原因 |
| 整体题 / 细节题 | 由低至高(A-F)的六种错误 |
B 错误原因(由低至高(A-F)的六种错误)及方案:
错因 | 方案 |
A 第一遍阅读后无法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 B 无法把握上下文的关系与论证方向性 (即主要讲了那几块内容) | 阅读10-20篇长文章(两段式以上的文章,60行左右),看完后,不要回看,在纸上写出逻辑结构,然后用主旨题检验 |
C 无法排除“无”与“新”关系的选项 D 无法有效率的定位 | 在能够写出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练习10-20篇长文章,每段用5个左右的关键词填补构架使其意思合理 |
E 定位准确,但是不能区分原文与选项的细微差别 F 选项的优劣势比较不出来 | 从解题的角度专门研究10-20篇长文章,仔细体会选项的好坏与差异 |
五、阅读过程中的快慢与取舍[1]
1、取舍的必然性 一般阅读 135字/分 实际可能的阅读速度 60字/分
2、取舍的原则:
A 结论性与概括性的句子要高度注意,尽量一遍阅读抓住核心信息的内容以便形成文章的逻辑结构;
B 细节性与支持性的内容只需低注意,但是要知道它们的大概论述方向与位置,以便细节题可迅速定位。
3、注意力的高低快慢与句型的关系
需要注意力高/速度慢的句子 | 需要注意力低/速度快的句子 | 备注 |
结论句(result in/from/conclude /hence/therefore/thus/because) | 结论的原因,依据,假设。标志:1、冒号,破折号 2、举例(要知道说明对象是什么) 3、表进一步论证的词汇(详见前述特征词汇) | 通过结论可以迅速的把握文章结构而且结论可以作为定位的依据 |
对比点(考察推理能力)(more than/as..as../like/unlike/similar to)* | | ETS文章的论述总是以差异与冲突的方式展开的,对比是作者隐含体现其观点的地方,也是命题的重点 |
转折句*:1、句内转折 2、句间转折(详见专题二“句子关系”) | 让步类句子 2、一句话中,让步之后所隐含的转折是重心 | 转折是作者的真实含意,句间转折一定是新结论的开始 |
*最高级,唯一性词汇(most/first/only/exclusive)文中出现高度注意,选项中出现大多为错
*句内转折,转折是重心;句间转折,表不同于之前内容的新内容的开始,是作者着重强调与同意的
六 、60行左右长文章的结构套路与阅读重点[2]
结构套路 | 判定标志 | 行文套路 | 阅读重点 |
新旧对比型 | (1)首段出现表示旧观点、旧方法的词汇; (2)第二段句首出现表强否定的词汇 (but/yet/however; question/refute等)或出现时间状语强对比 | 旧—新—新 | 新 |
现象解释型 | 首段为现象 (phenomenon/problem/observe.. ) 二段首句出现表示解释性的词汇(explain/propose) | 现象—解释—评价 | 现象重要性小于解释小于评价 |
问题解决型 | 首段提出问题 (problem/difficulty/puzzle etc.) 二段首句出现表示解决的词汇(suggest/answer/solve) | 问题—解决—方案(评价) | 问题的重要性小于解决方案小于(评价) |
结论解释型 | 全文首句为判断句 二段首句也是判断句 | 结论—分论1—分论2 | 结论与分论点 |
总结 | 多数情况下:1、第一段提出issue ;2*、多数情况下,作者的观点会通过引用各种理论与观点展开,而且这种展开往往是非线性的 | 第一段要快速阅读,挑出作者所要提出问题的旧观点,现象等(非考试,非阅读重点) |
2*对策:纲举目张,高度注意作者论证线索的变化,把握文章的逻辑框架。
[1] 这是一个一般性的方法。说到底,这些取舍的目的还是要求在短时间内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机考的文章没有60这么长的了,现在30行或者45行(45的文章是需要滚屏的)。你不要被行号或者段落数唬住了,每行8个字,现在文行一篇350字左右。用模考软件试一试就知道了。
这些分类是让大家在做纸考文章时有个大概阅读方法,因为纸考文章如果用特别方法是不合适的。这些套路的分类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总结才是关键。
终于发完了,实在抱歉让大家等这么久,嘻嘻
以后会多多注意的!
没关系,好东西,值得等,感激不已啊!
耐心的看完了,有收获
many thanks !!!!!!!!!!!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