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大学非常类似一个战略咨询项目。你如何定位你的目标?你如何发挥你的优势,弥补避免或弱化你的劣势,你如何突出你的核心形象以便给录取官员留下鲜明的印象?这些大方向上的问题远远比语言和故事来得重要。下面我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整体包装的重要性。
案例一:成绩一般的青岛女生获得美国卫士里安学院全奖。
背景介绍:
路同学,女,青岛某重点中学学生,托福583,无SAT成绩。高中成绩中上,无国家级竞赛获奖经历。申请入学时间为2002年秋季。
申请结果:
Virginia Wesleyan University全奖;Wellesley College一万美元奖学金;康奈尔大学半奖。最后选择去Virginia Wesleyan。
SWOT分析:
显然,路同学硬件条件不是很出色:托福成绩不够高,没有学科竞赛大奖。就读中学也显然不是美国大学所知晓的几所核心的重点中学。
但反过来说,一个来自中心城市之外的、没有太多竞赛得奖并且托福成绩不是很高的女生,敢于申请美国大学的本科,反而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中国国内的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普遍表现为对美国大学认识不深,且常常失之偏颇。中国的高中生往往都有或多或少的理科崇拜心结。总是以去美国就读计算机、物理等学科为荣。中国的高中生表现出极强的名校崇拜。非要常青藤或者伯克利、斯坦福。中国的高中生还或多或少表现出分数万能论,觉得申请录取主要还是看分数,而忽视或低估申请材料的整理的重要性。
美国有一些私立的教会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比较丰厚的奖学金,但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中国很多学生要么不了解,要么对这样的学校存在偏见。因此这些学校每年的奖学金名额并不能全部发放完毕。
成功的策略定位:
精心设计的套申请策略:
独立自醒:对美国的教育哲学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美国大学教育的精髓在于其自由教育的理念。自身对大学教育的期望也在于接受全面的教育,成为一个独立自醒的现代人。
长远的职业目标:从事宗教与科学方面的教育——有感于中国的年轻人对宗教缺乏了解,存在偏见,且价值观空缺。
对教会学校情有独钟:高中阶段参加了大量教堂组织的公益活动,并且从中获得了快乐和教益。
对跨文化研究特别有兴趣:青岛作为一个融合东西方文化和承载了诸多历史积淀的城市,让她在成长中有了很多的思考。文明的冲图、利益的驱使、文化的融合使得她从小就对跨文化研究特别有兴趣。
在此定位的基础上,申请材料中的申请短文、推荐信、课外活动等所有的内容都集中指向她独特的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方向。尤其是申请短文,从青岛的近代史出发,谈及文明和文化的冲突,并由此联系到她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由于成功的策略定位,她最终获得3家美国大学的录取。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