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你和谁一起念商学院?
[打印本页]
作者:
robert
时间:
2004-3-9 09:36
标题:
[转帖]你和谁一起念商学院?
“郝建学、李宁、吴安迪、杨伟强、刘汉元……”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课程的招生广告上赫然列着这么一长串大众耳熟能详的成功企业家们的名字,并相当具有煽动性地写道:“——在这里读EMBA,你可以叫他们‘同学’。”
不少MBA、EMBA们掏出高昂的学费给这些商学院,花了两年的时间来读学位,并非冲着一纸文凭证书而去的。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中了这些知名商学院所代表的潜在的高层次校友圈子。
持续了15年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2003年全球100所最佳商学院”评选,其排名的标准中,“潜在的人际关系网络/校友网络”被作为四大关键要素之一,在诸评估条件中占据显要地位。校友网络对于一所商学院的发展来说,已经与课程改革、新生招聘、毕业生职业发展、资产经营等校方大事直接相关。在很多国际性大学里,校友捐赠都是维系学校日常运作开支的一个重要来源。
沃顿商学院刚刚完成了美国商学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筹款活动。在总额为445774603美元的捐款中,来自沃顿校友的捐赠占到了67%。
今年11月12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和11月15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饭店,全球最富盛名的MBA巡展World MBA Tour(www.topmba.com)将再次与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合作,举办与国际顶尖商学院招生负责人见面的巡展。届时将有欧美和亚太地区的50余所商学院来到中国,其中既有INSEAD、沃顿商学院等世界顶尖院校,也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中国知名院校。
你到底想和谁一起念商学院?到时候也许会有新的选择。
年轻的网络
周海刚是9月1日刚刚上任。他本人即是光华2003年刚毕业的MBA学生,曾担任第五届北大MBA联合会副主席。周面前放着刚刚拿到的一叠简历。“目前这个校友联络中心还只有我一个员工。我现在每天都在看很多简历,为校友联络中心招聘工作人员。”2003年5月清华经管学院决定正式成立“校友事务办公室”,到7月份人员才基本到位。
国内商学院校友会的工作虽然刚刚开始,但其实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同学会和俱乐部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开展各种活动了。成立于1996年的“北京大学MBA联合会”,是国内最早出现的MBA联合组织。它下设证券、银行、房地产、咨询、新闻传媒、电讯、医药等十数个行业分会,并承办像“光华新年论坛”这样已经在中国管理界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然而北大的MBA毕业生们仍然觉得,院方的校友组织工作做得不尽人意,校友聚会一般也局限于年级或班级的聚会。
去年刚成立的长江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商学院,目前还只有200名在读学员,但校友会的建设工作已提到了院方执行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日程上。这大概与长江的运营模式有关,自身即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并曾就职于多家知名跨国企业的长江执行主任夏云说:“长江的运作上商业意识很强。”采访中,长江的EMBA学员对于学院运行的高度商业化表示赞赏。
“我们跟长江或中欧这样的独立的商学院情况不大一样,后者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而清华经管学院是一个学校的二级单位,在短期内,不大可能专门去国家民政部门注册管院的校友会这么一个组织,”今年5月刚成立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校友事务办公室”的负责人黄国威说。
黄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92级的毕业生,在他看来,前身为留美学堂的清华大学,其自身品牌性就比较突出。清华的校友工作开展得较早,1913年就成立了留美同学会,也相当正规,所以今天的清华校友会已具备相当影响。而1984年才正式成立的经管学院,相对来说,还未具备足够的独立号召力。
校友“服务中心”
校友会的建设有赖于积累和传统,但是年轻的国内商学院在这方面多半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都是在今年才开始做校友方面的工作,目前的MBA校友网络,大都还处于萌芽和自发阶段,其功能也局限于情感交流、私人事务的相互帮助,校方没有主动参与并积极组织,校友聚会大多只是一种点缀和附带的活动。
一个好的校友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是校方投入与意识上的重视,要让校友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中来。长江商学院的EMBA们在对院方的建议书中明确注明,要求学院方面专职人员负责同学会日常工作服务,应该为“长江同学会”设立专用办公室。
畅通而形式多样的校友沟通渠道,是校友网络运作起来的基础。这包括校友基本数据库、校友会主页和校友通讯的建立,也包括对其下各个行业协会和地区分会或俱乐部的协调和组织。正是通过这些渠道,校友之间,校友和学校之间才得以联系和互动。
把学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纳入校友会的工作中来,也是国际上成功商学院通行的做法,黄国威认为,“这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链的一种延续”。
在国外商学院,有三个部门的工作一般是紧密相连的:基金会、校友会和职业发展中心。在校学生和校友的职业顾问和咨询工作,通常会由职业发展中心和校友会共同来做,但校友会在这方面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哈佛商学院(HBS)有6万校友,其中2万6千校友在自愿做这种顾问的工作。
对于校友会工作的定位,国内的几家商学院各有看法。中欧的校友会负责人强调,他们的工作特点,就像中欧的院长刘吉曾经说的,“我们(校友会)就相当于一个‘校友服务中心’。只要是校友的合理要求,我们义不容辞。”“无论你在社会上职位高低,当校友事业发展不顺利、遭遇困难,我们会整合我们全部的校友资源和我们的能力去帮助你。”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校友会的黄国威则强调,要加强校友会在帮助学生职业发展方面的主动性。
“我们的校友会将力求为校友营造一种高度人性化的氛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校友联络中心的负责人周海刚满脸诚恳地说,“要有人情味的氛围,这样才能推动校友之间真正的互助和交流。”
交流、商机、学习
过去20年间,国内商学院经历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阶段。在现在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工作的关注点开始由课程、师资质量投向了学院文化、学院品牌这样无形资产的建设,校友工作正是其中一项关键性的工作。
谈到将来工作的目标,黄国威说,“我们首先来看看国外成功商学院的校友会是怎么做的吧。”他们打算先从建立一个相当强大的校友数据库开始。现在黄和他的同事正在进行这项基础工作。以前学院留下了一些相当分散的校友信息,但年长日远,变迁很大,所以基本已经失去实际意义。黄打算通过校友会的主页在网上发动校友自己登录信息,9月份网站开通以来,已有300多名校友注册。
“我们对于校友会的定位,是为学院和学员两方面服务。……在帮助校友成功这方面,国内学校过去做得不够。”黄国威说,很多校友本身就有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关系,而校友会可以为他们搭建交流的平台。
1995年成立的中欧的校友会是国内商学院中成立最早的,目前有4名员工。他们有一个详细的数据库,各种活动信息基本由校友会这边发送,方式包括E-Mail,传真,手机,短信等各种途径。在中欧,各个俱乐部的活动,一般都是由校友会和俱乐部一起来开展。
黄国威认为,各类行业分会或俱乐部,对于校友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是必需的,黄的任务,是推动这些俱乐部的建设,让其正式化。“以后对‘MBA联合会’这样的同学自发组织,我们仍然会给予他们高度自主权,校友联络中心这边主要是为他们做一些服务和辅助性工作”,光华校友联络中心的负责人周海刚说。
在校友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中欧校友会在国内商学院里是最先行动的。作为校友继续教育的一部分,中欧开设了“校友特色课程”。这个课上的校友来自各个年龄、各个班级,大家坐到一个课堂,充分交流。今年他们开设了两门:2003年8月“价格制定战略”和9月“自我管理——个人职业成功策略”课程。通过这样的特色课程,俱乐部,还有各式沙龙这样非正式的、比较休闲的活动,学员们会有很多共同话题,然后就会带来商机。中欧透露,“现在我们的特色课程上,就有两个校友正在联系合作,已经接近成功了。”
中欧在国内商学院中首家为校友开发了一种“终身学习课程”(Longlife Learning Program)。只对校友开设,一直跟校友保持联系,从而为校友提供管理经验和咨询。“这些课程都是新开发的,而且是MBA、EMBA和公开课都没有开过的。”
黄国威还有个计划,就是策划一个一年一度的经管学院“校友日”,拟设在11月份的这个校友日,今年即将开始运行,除了传统的校友登记访校,他们还要组织有分量和影响力的校友论坛,像今年要做的是“经济”、“金融”两个论坛。但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校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事实上很多国外商学院都有“Alumni Reunion”这样的年度聚会,规模盛大,在凯洛格商学院2003年有逾千名校友参加了本年度的校友日活动,但国内商学院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传统。
“我们没有国外商学院那样的传统,所以我们要培养传统。”黄国威打算让属于学院自己的这个“校友日”成为他们为清华经管学院“培养传统”的第一步。同时列入计划中的“校友之夜”(Alumni Night),每年两次,分别在夏、冬两季举行。
光华的校友联络中心打算创立一个年度的学院校友联谊会。“这跟你们所知道的我们‘光华新年论坛’这样的学术性很强的研讨会不太一样,”周海刚说,“我们这个联谊会将主要请我们自己的校友企业家们,来讲他们的创业经验,管理心得。大家会有一个非常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常春藤校友会如何常青
在刚刚出炉的由《经济学家》评选出来的“2003年度全球100所最佳商学院”榜单上,凯洛格商学院名列第一,而去年凯洛格在“全美最佳商学院”排名中亦是名列榜首。
凯洛格商学院为什么能够在商学院排名中保持领先地位呢?一大原因就是它在MBA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职业发展(job placement)上的成绩在就业市场竞争激剧的情况下还有令人满意的状况,这与学院高度重视校友网络的建设和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大有关系。凯洛格商学院“中华学生联合会”联席主席的颜之华认为。
校友网站的动态的校友数据库包括了所有注册校友现在的工作单位,职位,联系电话,E-mail。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凯洛格校友在校使用过的E-mail都将终生有效。不论校友的工作单位、居住地区如何变化,只要知道当年他使用过的学校E-mail,或是他的名字和毕业年份,总能联系上。
毕业生之间的纽带非常紧密,“团队精神”“责任感”“相互尊重和信任”这样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友网络得到了延伸。他们每年都颁发“凯洛格杰出校友奖”,颁发给所有为凯洛格商学院的发展贡献他们的时间、精力和提供独到见解的校友和非校友人士。
在中国,国际知名商学院的学生也一样能享受到校友网络的服务。在沃顿商学院,国际学生占到全部学生总数的40%,每年沃顿商学院在亚洲地区招收近千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在中国。张谨是刚刚成立近两年的沃顿北京同学会的会长,这个同学会目前拥有大约50多名成员;再加上深圳、上海的同学会,沃顿在中国大概有100名校友。
“常春藤学校里,校友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商务上的联系,精神上的交流,这些都是最有意义的部分,”张谨说,“大家可以跟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同学会元老马若锦是亚洲创业集团总经理,他认为“校友会关键是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大家更愿意聚在一起,很多时候谈着谈着,一些很好的想法就出来了。”
沃顿中国同学会与本部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沃顿总部每年有100到200名学生到中国来参观,沃顿中国同学会“会安排中国最好的企业”,包括校友们自己的企业来给他们讲解中国的情况。同学会还为沃顿商学院在中国的推广、招生、面试等活动提供协助,他们为沃顿在中国地区做面试、写评语、递交面试报告。另外,他们刚刚在9月份结束了一个沃顿在中国大学的大型招生推介会,邀请了沃顿的老师来为中国的学生介绍学校的情况,并很有中国特色地请来美国大使馆的签证官员来给学生们讲解如何成功获得签证。张说,每年都有不少中国学生拿到了沃顿的入学通知,却未能成功签出。
北京同学会的运行经费都是从学员内部赞助,“从不同公司赞助来的”,张谨说,“我们没有经费上的问题,对这些同学,我最大的要求,是要贡献精力和时间。”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