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从日本到英国,一个曼彻斯特商学院MBA学生有感

刚到英国时,我英语也不行, 不过我有8年的中国英语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当初刚到日本基本上从0开始的日本语8个月突击学习的辛苦记忆做动力 – 想想我当初日本语不会, 还能混出来, 何况我现在还有8年的中国英语基础呢? 所以在伦敦突击速学英语,半年后再次通过面试,然后基本上没有很严重的语言问题,可以比较潇洒地去读那个MBA了(我在日本就考过TOFEL和GMAT,不过分数都偏低, 也在东京经历过一次曼彻斯特商学院老师的面试, 但是还算有幸拿到了曼彻斯特商学院要语言过关的conditional offer)。在日本,基本上从0开始学日本语8 - 10个月后,你还不能通过日语一级考试,你就会开始有大麻烦了,比如说, 大学可能不录取你, 进而影响你下一年的学生签证问题。所以一步没走好, 接下来就有可能导致彻底完蛋的结果。所以, 谁敢不拼命啊? 当然,你拼命学的时候,还是要拼命去打工的,否则连活下去都有问题。在曼彻斯特商学院的我们前一届的大陆毕业生中,有个大陆人是从基本上啥英语也不会,到有了可以被录取的英语水平,也只用了在英国的10个月的时间。他以前是学俄语的。这10个月中,他也基本上在天天打工。所以,我十分讨厌那些语言学习班了,不管是在哪个国家的,国内的也是:浪费时间,无大收益 – 都是骗人,骗钱,骗自己的。只是在外国,大家都知道的,很多时候上语言学校就是混签证的代名词,没办法的。

语言还要人来专门教你学吗?国内的啥英语辅导班,日语补习班,啥啥口语班,在我看来, 都是骗人的。出了国,多去银行,邮局,警察等等那里问问,或者多打几个免费闻讯电话,另外多看看报纸和电视,多写几封信给英国人和公司, 多做几套语言考试题啥的,你的语言能力就会日新月异,当然语法书还是要背出来的。我认为,任何语言的突击学习 - 从基本上啥都不会,到比较流利(也就是说,可以考出那些语言考试来),如果在那个语言国家生活着的话,8-10个月的时间应该是足够了,否则,这个人就是十分愚蠢的,至少是个只想玩, 没有或者不想用心学的人。

留学1-2年的话,是没有啥大感觉的。可是如果在国外各地住8年的话,就会时时感到寂寞和苦闷。当你一个人提着几个几十公斤重的箱子一个人从一个外国到另一个陌生的国家的时候,当你打工回家时,深夜里一个人顶着刺骨寒风的时候,当你每年春节都只好在异国上课或工作而不能回家的时候,等等,不用说其他的 - 就象各位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悲剧和伤心的电视镜头,就说一下自己总有的感觉:啥时候这会有个尽头啊?寄人篱下的感觉总是很难受的。我在国外8年,总共也只有回过中国6次,总共7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不是我不想回去,而是总没有时间或机会。但同时,8年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和经历,生活虽然苦闷,有时想想,也是值得。不过,不管在日本,英国还是加拿大,我也知道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大陆学人4,5年出国都没有回家一次的,他们应该比我心里更痛苦。

我觉得我当初还是选对了我的人生道路。没有曼彻斯特商学院18个月的MBA经验和这张证书,在英国工作是极为不可能的。找好工作的话,日本的学历,职业证书在西方英语世界也和中国的差不多 – 简直就是废纸。通过曼彻斯特商学院MBA的学习的一套过程,至少使我知道了西方世界的英语商业的十分基本的一套, 最重要的是使我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全球商业概念和形成了一个冷静的全球思考方式。所以我说

伟大的曼彻斯特商学院万岁!

(总字数:10,081字)

收藏 分享

在外国8年,最怕是啥?不是考试,不是寂寞,而是签证。在外国,没有身份(长期居留权)的人,都象中国的城市里的民工,没有本地户口而怕随时被人找理由赶走。被找理由赶走,不是因为你不努力,而是因为决定权在他们手上:我不要你呆在我们国家了,还要啥真正的理由?

我在日本,深有体会。基本上任何外国人的日本工作和学习签证都是一年一签的,每年第10个月左右就要把护照等交上去等1 - 3个月,好害怕被找个啥理由被拒签。象英国这样的啥一次就给2,3年签证的事,从不敢奢想。象英国这样的乱报一个学校混几年签证而从不去报到,在日本是自杀行为 - 以后一辈子别想再合法进入日本了。会计基本准则上有一条连续性(Going concern) 原则,一直是我的外国混世界基本原则:只要你在的世界允许你能继续混下去,你总有机会的。但重要的是一定要尽力保证你在的世界能够允许你继续混下去,否则,就断线了,机会,资源和发展道路都要费时费力地重新开发。

在英国的大陆学人,比较在日本的大陆学人,你们应该是生活在天堂中啊!可能你们自己不知道吧。所以,有多的时间,多去学习吧,不要多玩。在日本,相对英国的情况,真可以说是苦难无比啊。象英国有些大陆学人就学一学啥1年硕士课程,就说累啊,难啊,在日本的真正的大陆学人们看来,简直就是白痴说的白痴话 – 你就学一学啥的硕士,又没同时干其它很多事,就这样子娇气了。在日本,不光要得十分优异的成绩去混救命的奖学金,而且要去拼命打工去赚钱,还有就是要时刻防备坏人害自己,否则,就象最近的很多新闻描述的一样,遇害或被抢,最终自己倒霉。每天忙得和思考得使你一定懂得中国的城市民工的辛苦与可怜与无奈,残酷的现实也一定逼迫你变成一个较为聪明的人,至少是混世魔王一类的。其实,我在日本的时候就每年都是这样,我大约记得,仅据在日本的中文报纸公开报道过的案件的总计来说,在日本每年都应该有10-30个中国人被杀或自杀,只不过以前中文网络规模不象现在这样大,你不知道罢了。

通过我个人的经历,我的感觉是英国的硕士和MBA是比较容易混出来的。不要说和日本的一般读书的辛苦程度比,就是比加拿大,也好像有点不如。如果在加拿大的UBC学MBA,应该要比英国的名牌MBA多辛苦10-20%左右,虽然那是一家从国际上看不入流的商学院。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那些一天到晚抱怨英国硕士难混的人,有的甚至都还没有出国就担心自己毕不了业的人,在日本的真正的大陆学人们看来,真是太太的大小姐似的娇气了!!!在日本的真正的大陆学人们只会这样想:花了这么多钱,只有一条路: 自己不通过也得通过, 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出国花你已经有的钱来读书,也不用白手起家,等等。其实留学不光是读书,还要应付多种多样的事,象续签证,赚钱啥的了。连你自己读书这一关都发愁的话,那你还有啥可以值得别人同情和帮助的呢?你连这点自己的最本职工作 - 读书的本事都没有,还想出来摇身一变成国际人才回国去骗人?这只会给人太看不起了。

CFA, ACCA, CIM, MBA,Phd 等等基本从上任何一个在日本混过5年以上的真正的大陆学人看来,都不会是啥很困难的事。在日本,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你没有通过一些关键性的考试关或者事件关,象续签签证,升学等等,你就彻底完蛋了 - 没签证了,从此断线了,你想合法地干啥都不行了。英国的在天堂里生活着的大陆学人们,如果你们一直有危机观念的话,那世界上的任何的相关专业的学历,职业考试啥的,都会认为只不过是一种过场,很简单的。因为如果你一直想的是,不通过,你就完蛋了的话,那么你无论如何也要去拼命的。

当初,我就是实在看穿了日本的发展趋势,也知道日本不是一个想变成国际人才的人常驻的地方,我才在第3年时就准备来西方世界混了。美国太难了。英国签证相对容易多了。所以就来了。果真,一来就发现,这里真是一个天堂。这里的大陆学人也大部分是贵族型的娇气。大陆学人在日本,都是很少笑的,也没时间笑,在日本的大陆学人,博士,硕士,大学生,语言学校的不分贵贱,基本上谁不拼命打工?但同时还一定要保证优秀的成绩去混奖学金。即使是优秀的成绩,有很多很多时候也很难得到奖学金,因为僧太多粥很少,而且大家的成绩都是差不多的,有很多时候都是凭运气的,运气不好的,只好再多卖苦力去,但是还是要保证下一年的优秀的成绩,因为基本上所有的奖学金都是1年申请1次的。在日本,象在英国过贵族般的学习生活,不管学啥但从不去打工的大陆学人是基本上不会被其他大部分正在受苦的大陆学人看的起的,连话都有可能不会去搭理。

在英国,只住了半年过后,我就象这里的某些大陆学人们一样的会乱笑了。但是,日本的苦难是不会在我记忆中消失的,所以当我去拼命时,我也可以象在日本的时候一样,象火箭发动机一样瞬时发动起来。当然,我也知道这里也有很多大陆学人是在所谓的拼命打工读书的,但是我告诉你们,在英国的绝大部分大陆学人的辛苦程度远远不能和在日本的绝大部分的大陆学人付出的辛苦程度相比,70%都不见得有, 不过,话也说回来,60%还是有的。在日本,大陆学人们有的是要用生命来谋出路的。

TOP

在国际性的职业战场,不要以为有较好的MBA 就好蒙人,外国老板不吃这一套,因为他们自己本身都是超人,甚至是超人的超人。他们只知道,你以前干过啥,现在和将来可以干啥,你可以赚多少钱。在真正的外国比较大的公司的总部里,谁是笨蛋啊?谁都应该是和你一样或者比你更聪明的。光有一个较好的MBA,在他们看来,情况只不过就象现在的中国本科文凭,是在中国求一个最低满意度职位的最低要求,而不是啥了不起的东西。那些国际杂牌MBA,更不用说了,基本上如果只从他们的MBA学历来看,在几个最著名的西方发达城市里的真正的比较大的公司里都是没人要的,或者要被踢出去的。相反,他们会雇佣有职业证书象ACCA,CFA的人,因为那些人有真本事,马上就可以为公司做实事挣钱。要想在西方发达城市里的真正的比较大的公司里持续混下去,最基本的资格组合就是较好的MBA加上一些国际上硬通的职业证书,否则,他们找个理由解雇人或者找个人代替你是件很容易的事。

有些人很简单地以为如果你为公司创造财富,公司一定会重视你,所以根本就不会把你解雇,相反还会提升你 – 这有可能只是那些国内的外企公司的情况。在外国的实际情况是,外国人是要工作许可的 – 这就是你最大的弱点 ,只有让公司觉得你是不可替代的,你才有保证继续做下去。啥叫不可替代的?象在伦敦,我想,会同时流利地说日语和普通话人认真找找的话有很多,国际上较好的MBA(国际40名以内)的拥有者的数量在伦敦更是不会少于4万。同时有着两样技能的不一定很多,但是认真找一找的话,我想也能找出几百人。这两样都有的人在中国国内可能也有很多,只是国内的人不用担心居留问题,如果被解雇,也不用马上就陷入困境。在这里,讲做出业绩的话,哪一个总部职员没有这个本事啊?否则,你也混不进来。公司就是认为你会赚钱才雇佣你的。在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较大公司,你如果自己本身没有很多可以赖以谋生的最基本的技能,拿Porter的话来说,就是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的话,光靠业绩啥的,总有一天你会完蛋的 – 公司将来总会发现比你更好更有用更会赚钱的人。尤其是经济萧条的时候,那些没有几技之长的都要走人,你那时候会有啥业绩啊?你拼死也做不出来,因为经济萧条。

作为一个要工作许可的,在西方的较大公司工作, 你根本就应该有自知之明,情况是

学历+职业证书+贡献和业绩+职务+人缘=不被解雇, 不是象在国内,=很快被提升

当然,这也只是偏激的一面之辞。其实说这些只不过是为了想说,在外国的竞争的残酷程度不是国内有些井底之蛙能想象的。我们这里的总部的人全都是独当一面的,除了我,其他人的学历和职业证书和智力和水平和贡献程度和工作能力都是差不多的。比如说,他们都会流利地说至少3国语言,虽然大部分都是欧洲语言,但是会与不会本身就是一个能力的证明。我觉得我现在的学历和职业证书和技能和资历方面是他们之中最少的,简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很一般的人,也没有啥值得人家真正看得上眼的技能,在海外,到处都看得到我这样的外国穷学生。只是因为会讲一点外国话,所以才有运气碰巧被雇佣。我自认为比起那些国内的聪明人来说,我还是一个太蠢的人。比起那些在北美的大陆学人中的精英来说,更是我是地 ,他们是天。所以我要趁我年轻的时候,不断地学习来弥补我知识与经历上的贫瘠。

所以,不要做井底之蛙,一定要朝最好,最难的事物,地方和人看齐。否则永远不知道啥叫顶尖和优秀的真正含义。多一样技能和证书和学历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救命的。

LBS(UK), Insead (France) 我看永远只能想当于美国的7-9 名, 虽然 它们两校之间没有啥猜得出来的差距。IMD (Switzerland) 好像永远也只可能是欧洲第3, 想当于美国的9-12 名。到IESE (Spain)(好像是欧洲最老的商学院) 和RSM(Holland) 为止 就是世界顶尖级商学院的欧洲尽头了。MBS (UK), Oxford Said (UK), Cranfield (UK), SDA Bocconi (Italy), Warick (UK), HEC (France)给我的感觉好像就是这么排位子的。如果分得更细的话,MBS (UK) 是 一档,因为它是英国最老的商学院, 以前很多Cranfield, LBS 和Warick的老师都是MBS转过去的。Oxford Said (UK) 和 Cranfield (UK) 是一档, SDA Bocconi (Italy), Warick (UK), HEC (France) 又是一档。但是这3 档之间差距好像很小,不象LBS档和IESE档之间差距分明。

曼彻斯特商学院也就是只相当于美国的23-26名左右的South California 或Washington Olin 或Maryland或Rice 或者稍微比加拿大的McGill或Toronto或York 好那么一点点,运气好地话可以媲美美国的 Indiana,绝对比不过美国的17-19 名左右的Carnegie Mellon 或North Carolina 或Yale 或 Texas Austin,到了北美,就算在加拿大,很多人连听也没有听说过曼彻斯特商学院。而那些所谓澳洲和亚洲的顶尖商学院,简直就是世界范围内的不入流的角色,地区性较好商学院的话还勉强说的过去。千万不要以为我讲不着边际的胡话,我学习过3大洲, 工作过2大洲,讲的是leading BS 的MBA学生之间的真实想法。

我不是针对从那里MBA毕业的人,名校多庸人,烂校出超人的情况多的很,而是说leading BS 的MBA学生对那些商学院的总的看法。学校的证书啥的只不过是一张纸,实际能力是另外回事。以前没有这些纸的人,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只是现在的社会,没有这些纸,好像就比较难纵横天下。

考会计职业证书,是我的专业。考金融职业证书,是我的爱好。考市场职业证书,是我现在的工作需要。读一个美国的名牌管理会计博士,是为了拿一个老了或在公司找不到工作时,到大学教书的入场证。学其他语言,是为了多几样技能。年轻的时候最好把那些本事尽快搞到,否则,老了(35岁以后),没有时间,精力,最主要是心思了,因为有乱七八糟的事情来烦你了,比如说家庭和孩子等等。老了,就应该主要是想着赚大钱和搞出成就了。当然,现在也能想赚大钱和搞成就,只不过,总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和这个水平。

但是,即使所有的这些本事全有了,在外国也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很多外国人都有相似的这么多经历,技能和学历和头衔的。没在国际场合竞争过,就很难体会竞争的激烈。只有在国际上的竞争舞台上,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在伦敦,东京,有多少世界级的超人在相互竞争啊。不象在上海或北京,即使竞争,也只不过是中国人之间自己争。这里,全世界的超人都在和你比赛。大家都在为公司赚钱的,讲贡献和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

MBA的领导才能,组织才能等等啥的虚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是一个较好的MBA的与众不同的本事,而实际上,在真正的外国比较大的公司总部的人看来,只不过是一个总部职员的最基本的素质,谁没有这点水平啊?这是一个总部职员的最起码的工作能力,因为你一天到晚要与那些外面的比较大的公司的官员们,自己公司的子公司和各部门的官员们在一起研讨。如果连这一点最基本的功力都没有,谁会雇佣你啊?

TOP

在欧洲,就象我以前介绍的一样,除了我认为的前十名外,其他的商学院根本就是美国40名以外,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美国好学校实在是太多了。

1. LBS (UK)
2. Insead (France)
3.IMD(Switzerland)

The above is the USA Top 10 equally

4.IESE(Spain)
5.RSM(Holland)

The above is USA top 20 equally

6.MBS(UK)
7.Oxford(UK)
8.Cranfield(UK)
9.SDA Bocconi (Italy)
10.Warick(UK)

The above is USA 25-40 equally

11.HEC(France)
12 Imperial College(UK)
13.City (UK)
14 ESADE(Spain)

The above is USA 40-50 equally

不讲MBA, 只讲大学的话,曼彻斯特大学只不过是最多相当于美国35-45名大学,或者说是一个还说的过去的美国州立大学(象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 Saint Barbara分校啥的),虽然它在英国每年总是排名16-18名。Warwick 和, 诺丁汉大学在英国还算好吧!可是据我估计,它们也只不过最多相当于美国的20-25名左右,象Rice 和Texas Austin 啥的, 或者说相当于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啥的。

对于MBA,实际上,只有我表上的前5名,到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 (也就和 加拿大最好的 Richard Ivey, 美国的Texas Austin 和 Yale 差不多档次,或者稍微差那么一点吧) 为止才叫世界顶尖级商学院(世界前30名),第6-10名只是地区性的名牌,11名的HEC (France) 应该和SDA Bocconi (Italy)和Warwick也差不多,12-14名尚可 (其实就开始是美国40名以外,至多是35名以外了吧,象那种 Arizona State,Thunderbird, 或者说是相当于加拿大的UBC,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商学院啥的了)。我表中没有的,有的也可能是尚可,与我表中的12-14名相仿,象Edinburgh, Nottingham, Bradford, Leeds, Lancaster等等,但称一流或者顶尖,就是胡扯、千万不要被有的网络和中介骗了!!!!尚可,和一流,和顶尖的商学院之间的学生层次,教育质量,整个课程设置,你读好以后感到自己究竟学到了啥的感觉,和最后出来混社会的感觉都是很不一样的。Oxford Said 其实是个只有几年历史的新商学院,虽然新,可是Oxford 真的想要搞啥的话,实在要比别的学校容易多了,几年后,说不定也会真正地公认地超过MBS, 变成英国第2名的。Cambridge 好象还没有真正地开始搞它的商学院,我想,一旦开始的话,也会一下子变成欧洲名牌。


总的来说,如果能在欧洲工作还是比较不错的。比如说英国法律说雇员每天实际工作7小时,每年至少有15天有薪休假。一般来说,第一年一进公司,每个公司都至少会给20天 (5周)有薪休假。工作时间是9:00-17:00(1小时午饭休息时间计算在内)。加上英国的法定假日每年8天,总的假期是6星期左右。这还不算病假的有薪休假的每年可以允许的30天左右(不过这要医生证明)。这相当于日本 的情况,日本的法定假日每年有13天左右(具体天数忘记了,只记得大约是一年13天左右),一般在日本,公司总会给14天的有薪休假,所以总的休假也会是5周左右。只不过,日本工作可不是每天7小时,可能是9-10小时了,虽然每个日本公司都说自己是每天8小时工作制的。英国总的来说,相似职务的薪酬低于美国,但是其实,工作量也大大少于美国,在美国,公司一般只给一年14天有薪休假,而且每天实际工作8小时。听说法国和西班牙和意大利等给更多的假期。

而且,欧洲很象社会主义社会,很多服务是免费的。比如说,在英国,银行的自动机提款,刷卡等,个人支票都是随便拿似的免费,手机也是单向收费的,在北美,这些都要手续费或双向收费,十分的资本主义。虽然英镑已经贬值很多,但还是很值钱的,利率也总是很高的。大家也知道汇率的。在伦敦的概念是:高收入是35000英镑以上(平均税是30%-40%),中等收入是20000-34000(平均税是23-30%)英镑,低收入基本上是20000 英镑(平均税是20-22%左右)以下。25000 英镑是一个普通警察的第一年年收入 或者一个普通会计硕士毕业生在伦敦的一家国际性的BIG 5会计事务所的第一年收入。一个公共汽车或者出租车司机年收入是18000-22000英镑。

在加拿大和美国,工作时间有时是从8:00开始。在西方英语世界除了美国,就拿一个典型的伦敦中等收入25000英镑来说, 25000英镑=56000 加元的工作在加拿大现在会是一个很抢手的工作吧! 在澳大利亚,25000英镑=70000澳元应当算是高收入了吧 – 所以平均税率一定会高于英国的相对于25000英镑的税率。新西兰更不用说了。在日本,虽然25000英镑 = 470万日元的绝对值,对于一个普通硕士第一年来说是高收入,但是,日本不是西方英语世界,它的平均税只有10-15%左右,而且日本公司都会给津贴,很象中国国企,所以按税率,能存的钱和开销来倒算,实际上只是和日本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第一年一样,330万日元=17500英镑,很低的。而一个26,27岁的普通硕士在日本的年收入应该有360 - 420万日元左右。所以在日本的净收入是要比西方英语世界高。但是,日本工作是出名的累和苦,太不合算了。

住在伦敦,如果是单身公司职员的话(没有学生月票优惠啥的了的话),每月要700 英镑以上开销,不过就算单身的你拿25000英镑年薪的话,如果不是想拼命花,你还是会有一点钱剩下,虽然肯定很少,但至少一年8000英镑以上=11500美元以上是可以存的下的。按税率,存的钱和开销来倒算, 其实伦敦25000英镑工作 = 上海或北京15 - 16万人民币的工作, 绝对只是一个在北京或上海的低年薪的中国外企职员的年收入水平,属于那种半死不活的一类。从网上的新闻感到,上海或北京有钱的外企金领才叫多,动不动就是年薪30,40万人民币的呢,个别的会到80-100万人民币,有的竟然会是200万人民币以上。在伦敦,那些国际性的大中小型公司的三四级子公司总经理,或者是地区性的大中小型公司的二三级子公司总经理也只不过是这个数70000-90000英镑(80-100万人民币)啊,而且物价和税率都要比中国高太多,生活很累的。所以,不在上海北京工作而在伦敦工作的好处如果不是说想混个欧洲工作经验的话,就只能说是在英国的较大的公司里的每年的工作量要比在上海北京的相似规模的外企的每年的工作量少比较多。

在国际上,我想,除了银行业和一些特殊行业,销售额90亿美元以上的应该是公认的大公司,40 - 90亿美元以上的应该是公认的中型公司,10 - 40亿美元以上的应该是公认的小公司,10亿美元以下的应该只能说是微型公司了。

如果从地区性来讲,我想,除了银行业和一些特殊行业,销售额40亿美元以上的应该是公认的大公司,10 - 40亿美元以上的应该是公认的中型公司,10亿美元以上下的应该是公认的小公司。


其实,我在日本学的是管理会计,我没有学过很多市场学。我考市场学职业证书是因为我要真正的懂我所现在所作的事。

如果不是学的计算机或其他英国紧缺专业,英国工作实在是太难找了。如果我坚持说我做会计,根本不会有人会雇佣我,这里有太多的ACA,CIMA,ACCA了。在英国,内政部发工作许可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外国雇员只能作欧盟人不能做的工作,即使美国,加拿大国籍的人也要工作许可在英国工作。对英国人来说,我也没有啥值得他们看得上眼的技能和工作背景。伦敦有太多的世界级的名牌MBA和Phd了。我被这家欧洲地区性的较有名的中型公司雇佣,不全因为我的曼彻斯特商学院的MBA,而是主要因为我的语言技能。我能流利地说日语和普通话,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难得的。只不过暂时不会给MBA雇员的钱,尤其是现在经济萧条的时候。

在英国,工作很难找。我们学校中国人毕业生自37年前建校以来到现在,毕业了总共不到120位大陆学生。除了我,因为想死赖在英国在混个几年欧洲工作经验而不在乎暂时的钱外,如果没有其他路径,比如说找欧盟人结婚啥的了,其它90%都只能或者不屑一顾地到别国或回家去了。

作为一个曼彻斯特商学院的应届MBA(就每年全部130左右的毕业生来讲), 在英国如果能找到工作的,市场价格是:第一年年薪(不算奖金和福利)平均应该是 48000 英镑以上,最高会到80000英镑以上(应该只可能是英国人),最低也应该有40000英镑(不是我,我被雇不是因为我的MBA,我现在的年薪很低很低很低,我现在还是一个很穷很穷很穷的人,我当初在日本拼命赚的钱已经全都在英国和加拿大花掉了。不过我在外国一直做穷人,做社会底层的人做惯了,暂时无所谓的。我也想过,如果我现在就回国来,可能也能够相对容易找到一个年薪20万人民币以上的工作的吧。当然我也知道在现在的中国,高手如云,在 北京,上海等地到处都是北美,欧洲,日本,澳洲回来的大陆精英和中国本地的超人,竞争好象也十分激烈,谁叫中国人这么多呢?我只是说如果在中国的欧洲公司不要我,我还可以到在中国的日本公司去混,仅此而已)。我们这一届大陆毕业生,除了一个本来就在中国某地的一家国际上的BIG 5会计事务所工作了多年 – 因为工作经验的背景过硬而得到了一个在一家欧洲较大的公司英国分部的第一年就拿一个正常的名牌MBA的钱的工作外,其它的人,如果想要留在英国拿一个正常的名牌MBA的钱的工作的话,人家公司也没有真当你一回事。

我的其他大陆同学要么嫌这里赚钱少,要么想家,要么没运气被雇佣,学生签证到期,都到别国或回家去不再来了。回家去的一回去,都十分迅速地在中国各地的著名外企找到了至少16万人民币以上的年薪(不算奖金和福利)的工作,最高有30多万人民币(不算奖金和福利)以上。我们这几个大陆毕业生,去年毕业的时候,年龄最大不到32岁,最小是26岁,大多数是28岁左右。曼彻斯特商学院的牌子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至少到中国,毕业后都能马上有工作,虽然拿的钱有多有少。不读这个书,不一定能这么年轻就拿到这些钱。

要知道,如果你赚48000英镑(55万人民币)以上的话,英国的平均税率就会是34-38%。基本上,在英国,工作空缺都集中在伦敦的。住在伦敦,如果是单身公司职员的话(没有学生月票优惠啥的了的话),每月平均要700 英镑以上开销,所以如果从税率,开销到最后能存的钱来倒过来算,其实伦敦48000英镑工作 = 上海或北京26 - 32万人民币的工作,我想在北京上海这也不能算是有钱人的高收入水平的工作,最多只能算是饮食起居无忧吧。而且,伦敦48000英镑工作的生活绝对不象在中国这样吃喝玩乐愉快自如。如果在伦敦单身能拿到60000英镑年薪以上,而且自己有房子的话,按北京上海的30-40万年收入的准富人的标准来衡量,生活才能算是还过得去。

可是对于MBA 大陆毕业生 要在英国找拿一个正常的名牌MBA的年薪的工作,我告诉你们,不要说我们,只不过是英国第2块商学院牌子,就是第1块牌子的伦敦商学院的大陆毕业生们,据说也基本上好象是每年鲜有成功的,我是听很多我同学说的。在真正的国际型国家,没有超人的技能或工作背景和工作成绩是混不下去的。

我在4个月内发了400封左右的求职电子邮件,只有一个十分小的英国人公司对我感兴趣,但是这也只是因为我的语言技能,我得到了工作签证。可是万万没有想到2个月后,它竟然倒闭了。我只好重新找。但是,这次就好多了,因为我已有英国工作经验了,即使是这么短,所以我在1个月内发了共80封求职电子邮件,共有6家公司通过工作中介找过我。我在1个月内找到了我现在的公司,得到了新的工作签证,真觉得象是在做梦。

TOP

thanks for sharing!

TOP

很感谢楼主的分享,不知道楼主现在身在何处呢?我也拿到了曼大2010的OFFER,有奖学金,正在考虑是否前往...

TOP

谢谢!!

TOP

谢谢分享!!!

TOP

thansk a lt !

TOP

谢谢分享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