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GMAT二战710

922,广州,GMAT二战,总分710 数学50,语文37,只做了38题。一战考前曾自己估计可能的成绩,结果考了690,正态分布曲线的峰顶。二战的时候没有再预估。每一次我想象某个理想分数的时候,另一个自我会马上跳出来说,只要做必要的事情就好了,不要想结果 看到710的瞬间确有些释然——比上次好,也可以拿去申请了。同时遗憾也瞬间产生——我无法更好地用GMAT去证明自己了——可见我还是执拗于追求完美,情商啊,情商……

现在总结我的GMAT二战复习、考试和心理调整的一些经历,给自己以后的道路一些启示之余,也希望和G友们分享,愿能有所帮助。


@@@@@@@  二战复习和考试   @@@@@@@

有了一战的教训,二战的复习中我主要做两件事: 1)做必要的事情。2)把方法变成习惯

1.
做必要的事情

一战失利让我意识到必须想办法不去重视考试的结果,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有良好的心态。老师的情商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就是:去做必要的事情,做好了就不用管结果了。对于GMAT备考,什么是必要的事情?我以为是练出GMAT所考察的素质—— 迅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思维的客观性,高效的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一致性,精确性,和从听者角度出发的思维)。这三点,分别是阅读,逻辑和语法的考察目标。具体地,我要求自己在练习中做的必要的事情是:

阅读 —— 读原文分辨有效信息,读问题弄清问什么,读选项弄清选项的特别意思点
逻辑 —— 读原文要读出结论,尽量读出逻辑,否则记住所说的事,读选项要读整体意思
语法 —— 读原句时找一致性,看不出一致性就找选项的最确定的差别

这些其实都是.教的方法, 但是具体练习的时候,是否真的直接奔着这些本质去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能清楚看到自己思维过程的话。

2.
把方法变成习惯

这里的方法指的是做必要的事情的方法。第二次复习的时候,对语文的三种题型我都注意了做题习惯,希望通过形成习惯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下面按题型说吧。

1
)阅读

一战时我的阅读不好: 速度慢,一紧张就读不懂,乱了章法。凭着模糊的印象做题不是我擅长的,因为我根深蒂固地爱踏实。偏偏还有点词汇量,一知半解反而多干扰。我做了如下专项练习:

——
练习读全文观点句

用一句话开头几个单词判断是否观点句,不是的坚决抛弃,总结那些词语表达能说明是否观点句的。我用的阅读材料是一套很老的GMAT+GRE+LSAT题汇总,其中的GMAT文章都很长。只看原文,不做题,看的时候边读边整理意思,用中文帮助记主要意思。我特意用一只运动手表掐时间。如果一篇文章第一次读花的时间多了,就回去看看哪些原来读的东西可以不读,总结一些规律。最后发现速度大约在200词每分钟就死活不能再快了,因为我要反应成中文,还有点默读,这不是一两天能改掉的。这样一篇2屏的文章只读观点句也要2分钟多一点。好在通读后做题的速度快了,也可以补回时间(到后面加上做题大约是2时间/题)

——
练习读问题

RC的单项题练习只看问题。分析那些是一定要找细节的,那些是可以用观点做题的。这步不多说了,因为这步的活少。而且我在一战的复习就已经这么练过,二战的做法没什么不同。

——
练习读选项

RC的单项题练习只看问题。因为RC单项已经做完了,对原文正好有大概的印象,带着这个印象去看选项虽然和看新文章有区别,但还是有用的,就是能看出阅读选项设置的trick 老师答疑时曾提过,要注意阅读选项的前提,比方说描述了一个alternative”,那得先有alternative。还有选项的特别意思点,就是使这个选项区别于其他选项的东西。没有题目就这么说是抽象的,但自己试试去琢磨也能看出来。

养成习惯的过程是这样的:开始我每次做专项练习,看每篇文章每个选项前几乎都要提醒自己必要的事情是什么,还掐着时间。后来不用提醒也能自然地去找必要了。再后来是,实在找不着这些必要的东西时,也不那么在意了,想着已经找到的东西大概也可以做题。二战验证了这样的方法对我是有效的,知道自己大概要多少时间来读原文,只要基本读懂正确率就有保证,心理镇定多了。读原文的时候,有一些长句子一遍读不懂时虽然也有一点点紧张,但还是坚持用平时练的方法读完。做选项的时候也会去找特别的意思点,判断的速度比平时还稍快。此外,这次我没有看阅读机经,开始是发现没什么机经可看,后来感觉不那么在意机经了,只要考试地时候能镇定地去读就好。

2
)逻辑

逻辑我也是要比较大程度读懂原文才能做的。二战复习强化了找结论和证据,没有结论的尽量记住所有事件。因为我依赖读懂,所以又回到读的问题上,用CR单项掐时间练习读原文,读完就想想说了什么事,不过刻意提醒自己不要读得太细。因为之前一战的时候已经把GWD题做完了,所以二战复习重新做那些题时,发现判断选项与原文的相关性受到很大干扰,因为几乎都记住了答案。好在OG做的早,有些已经忘了,所以又去做OG。这种看原文的练习可能对提高记忆力也有点帮助,呵呵。今晚读逻辑原文时有点感觉像平时练习一样。然后看选项也看整体意思点和原文有关无关。但是,相对一战,二战复习时我太注重意思,又忽略了一些可以加快做题速度的判断依据,比如归纳题的新比较,新绝对化,新事物。二战做的最后一题,第39题,就是一个归纳题,2分钟内愣是没选出来直到time out 当时也紧张,看剩下两个选项意思已经有点模糊了,也忘了找什么比较绝对化

3
)语法

一战的时候,语法是三种题里面练习地比较纯熟的。一战总结也有详细讲过练习的方法:就是拿着SC单项的句子研究什么是一致性,不看原句只看选项找最明显,最有把握的差异;做题时先找一致性,看不出来再去找选项的差异。所以到二战复习的时候,沿用原来的练习方法。语法复习花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弱的阅读上了,后来才发现对一致性不如以前敏感了又才使劲练习找一致性。而且发现,一段时间没有练习后,判断的标准变得模糊了,就是觉得某些表达不太好,至于怎么不好却解释不清楚。现在总结的时候我终于想明白了,二战复习的时候我对语义的精确性研究还不够,甚至一战的时候也没有练到家。所以即使我理解句子内容的逻辑,也不一定能对付那些小的,陌生的表达差异。 如果让我再复习一次的话,我想我会多听听语法的答疑录音来积累这种精确表达的标准。这次遇到的语法题目生词比GWDOG都多,尤其是最开始出现的两三道语法题,一致性也不明显(也可能是开始做时没完全进入状态),做得很没有把握。 后面做的语法题一致性就比较明显了,比如有动词发出者问题,有并列连词等。

PS: 数学看了机经,很有帮助。作文没有特别准备,没有模板,只回忆了一下一战作文的套路。所以这两方面就不说了。)


@@@@@@@    心理调整  @@@@@@@

对我自己来说,心理,或者说情商这一部分更重要一些。以后虽然不太可能再考GMAT了,但是却还要面对许多的压力和选择,包括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二战能比一战有所提高,除了针对性的练习起了效果外,心理调整也有很大帮助。 我相信做了必要的事情就够了。在准备GMAT二战的中间,我还准备了TOEFL二战,96碰上了ETS网络故障没考成,那天在考场外从9点等到下午3点钟,等ETS说当天修复没戏了才走。TOEFL还得继续复习,GMAT复习的计划一下被打乱,开始两个一块看。然后等到99收到通知定在913重考TOEFL,又几乎全力看TOEFL。考完又开始看GMAT。好事多磨,大概就是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今天去考场时,地铁在隧道的中间突然临时停车了,过了一会才听到广播,那时我还想,不会又被磨一次吧。有意思的是,这次Issue的作文题是说Too many people think only about getting results. The key to success, however, is to focus on the specific task at hand and not to worry about results.想什么来什么,简直要动摇我的无神论立场。于是我就写自己GMAT一战失利就是因为太在意结果,而没有专注于该做的事情上,趁机又心理调整一把。

我在一战总结里很想细的汇报了自己的考前用各种方法调整心理,结果却主要败在心理上。二战反而没有做什么,就是安慰自己说我已经做了必要的事情,事实如此呀,这下终于体会到说做必要的事情,不必在意结果的好处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把每一题当作第一题,做得顺利的时候也不要得意。一战我是timeout在第四篇阅读上的,而今天我做完第四篇阅读时知道还有不少时间,就知道自己这次很可能比一战做得好点,心里有些激动,后面看题竟然有点读不进去,于是马上提醒自己当作第一题。这种心理变化的另一个后果是开始想高分,然后做题就有充分性思维了,反复比选项的次数增多。最终还剩三题没做完,而最后一题,第39题,剩下还有两分钟竟然没有选出答案而到时间了。

如果说我还做了什么特别的心理调整,那就是,去考场前,我在电脑上打了一段话:我将要去考GMAT了。不管结果怎么样,我想先感谢我自己这3个多月来的辛勤工作,感谢一直在背后支持我的爸爸妈妈和妹妹,感谢那些或近或远地关注着我的老朋友们,感谢所有在.认识到的新朋友。写完的时候,自己感动了一下,心里也坦然了一些。

可以说,GMAT二战的成绩把现在的我的状态永远定格了,就像照片一样。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想还需要继续修炼必要性思维,只做必要的事情,而不去在意结果,把每一次任务都当成第一次去认真对待。

最后要特别感谢.的老师们的辛勤教育,感老师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虔诚实践!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