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MBA的教学模式出了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本土化重塑工作。”近日,在对中国MBA教育现状长达数年的观察之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国际MBA教授林毅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语惊四座,认为中国的管理教育目前出现三大问题亟待解决。而他本人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坚持天时、地利、人和的教学观,让学生掌握‘道’而不是‘术’,并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林教授认为这才是MBA教育的核心。
问题一 应对竞争光靠降学费
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MBA教育市场需求非常大,因为学生们看到了未来良好的发展机会,作为一名经理人,要想把握住这个机会,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我国现在有100多所MBA教育机构,但有些肯定会被淘汰。在美国,商学院有几百家,著名的就那么几家,这种现象很正常,没有竞争就不可能有进步,商学院也是如此。但是目前国内有些商学院面对竞争只靠降学费,MBA教育是有教学成本制约的,如果一味入不敷出,学院势必不堪重负,影响到它的现实服务与长远规划,而市场最终淘汰的是那些不能提供良好教育服务的机构。
问题二 教师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
在林毅夫看来,中国目前的MBA教育机构,师资力量不够,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大多数商学院从国外引进师资或者理论,引进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让教师到国外商学院学习、考察、查资料,或购买国外教材回来备课,这样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国外的理论能不能吃透?因为管理学并不是靠读一两本教科书就可以解决的;另一种是中外办学,国内不能讲的课请国外教授来讲,这样可以弥补第一种办法出现的问题,但另外的问题是,把外来的“经”掌握了,这种“经”适不适合中国呢?理论来自对现象的观察,表面上看起来一样的东西,背后的机制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通货紧缩在国外可能是需求下降造成的,在股票方面投资,一旦泡沫破灭,经济就疲软;而在中国,可能是需求下降造成的,也可能是供给突然上升造成的,而且即便是通货紧缩,中国经济还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这时,即使把国外的理论吃透了,也难以解释中国现象。
问题三 核心教学观出了大问题
林毅夫告诉记者,“中国商学院目前对国外模式是越学越困惑,这是盲目崇拜、盲目照搬的必然结果。”
林毅夫进一步解释认为,从国外引进的做法没有错,但核心在于教学观出了问题。在国外,MBA教育侧重“人和”与“地利”,没有“天时”。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比较成熟,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相对稳定。所以美国的MBA教育会比较强调内部人、财、物的管理,也就是“人和”;同时也研究怎么利用自己的优势,这是“地利”;“天时”是基本不变的,在MBA教育中也没有多少位置。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转型国家,情形就不同了。上世纪80年代做得好的企业靠“批条子”,90年代,“倒爷”消失了,一部分人开始投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90年代末,这部分人出问题了,很多人又开始搞实业,现在真正站住脚的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等等,都是从事实业的……这些问题在国外几乎不存在,因为国外没有大的结构变化、制度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解决之道 本土化迫在眉睫
最后,林毅夫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就是:“商学院要能够观察天时、掌握地利、然后创造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解决‘人和’问题,但这其中‘道’是重中之重。”——这才应该是中国商学院MBA的核心教学观。
林毅夫认为,以中国目前的现状,引进是一条正确的路子,但必须把关。从国外挑选优秀教师来,不是马上让他上台,而是先对他进行辅导,问他准备教什么,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内容怎么表述,强调什么才对学生有帮助。通过本土化,避免师资与知识“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
训练学生要坚持三个标准:学识、胆识、远见卓识。学识很容易理解,就是增加人力资本,学会搜集、分析资料;但是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MBA学生必须有胆识;同时还要有远见卓识,这对中国学生来讲特别重要,因为中国环境变化太大,MBA们必须看清方向,比别人早走几步。
以上两点蕴含的关键是“道”与“术”的问题。“道”是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运动规律;“术”是管理学,研究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产品的营销。如果只学“术”,照搬案例所用的方式去管理,肯定不行。过去的事件不会再次发生,美国的案例更不会在中国重复,所以MBA教学无非是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提高学生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案例背后的“道”,也就是原则、规律是最重要的。
林毅夫教授最后说:“从MBA教育的角度来说,经济学应研究中国本土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用它指导国内MBA教育。所以中国MBA教育,一场彻底的本土化重建迫在眉睫。”(记者:庞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