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除了面经之外的帖子,总觉得自己资历尚浅,无甚多值得share给大家的信息,也不想让更多人受我想法的影响,做出不rational的决策。而今结束留学申请已久,加之在香港中文大学度过了一段时间,收获了一段难得的经历,自认为有些阅历和想法值得一晒。近日又被几位学弟学妹咨询商科留学及选校建议,不想日后多做重复劳动,故作此帖。(以下观点多受个人环境性格及经历所影响,读者根据自己情况自行判断)
一、选校及申请篇 (一)Why this major---Find your passion and lifelong curiosity 个人认为,申请的核心在于了解自己想要学什么专业,其他一些外在的因素(如GPA,GT成绩等虽弥足轻重,但在选择何种专业这一大方向面前亦不甚重)。 商科申请这件事,可选的热门专业不外乎金融(MSF及MFE)、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不同的专业又根据项目热门程度有不同的分数要求,大致金融&会计竞争激烈程度高于其他项目。 但我认为,在确定专业这件事情上,最好simply follow your heart and pursue what you want to study,而不要过多考虑自己GT成绩,GPA等硬约束。 诚然学校的名气对找工作有所裨益,但只希图于靠学校Title增加就业机会,而放弃学习自己喜欢专业的机会,我认为从长远上看是不值得的。因为学校的名气一般只能帮助你通过简历筛选(以及装B等个人satisfaction),而对某一学科的热爱与执着才能真正决定你内功的深厚程度与职业发展的高度。 就我个人而言,金融自我高中以来就是我的心之所向,用dream major形容并不为过。不过因为高中比较学渣,本科转专业的时候又“莫名”挂在面试环节了,所以在undergraduate阶段没能系统的学习金融。但暂时的挫折不必然意味着放弃你的梦想与狂热。现实的uncertainty和bad luck可以牵绊你追逐梦想的步伐一时,而你是什么样的人,怀着怎样的梦想与何种的拼搏才会决定你一世的方向与高度。 所以,多花些时间想想自己是怎样的人,热衷于做怎样的事情,将何种工作作为长期奋斗方向不那么容易在日后悔恨,而后选定自己希冀申请的专业。不要总谈自己有多高的基点,怎样的GT成绩,这样的成绩应该“购买”怎样的学校和专业。对这点我只想说,Education is not a commodity, it’s a serious investment. So be mature and be rational. (二)Why this program 在想清楚自己想申请哪个major后,下一步就是search有哪些学校开设了相应专业的项目。既然是留学,申请的targets自然遍布全球,而比较火爆的大概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欧洲列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香港等)。对地域这件事,多的不大想谈,主要就多关注一下target school所在地区的就业环境或是回国工作的相关政策,想想自己的budget constraints以及想去的地点与自己的ideology是否相符。 对于为何选某一项目,我觉得应主要关注该program是否能提供你想学的课程以及足够优秀的career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的帮助。Education这件事,坦白点讲就是增进学识让自己知前所未知之事,以及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在乎这两点的太子党人选个方便娱乐,打发时间的地方就好),所以在选校的时候,多通过各种渠道(学校官网、论坛、与学长学姐交流,you name it)等方式获取上述信息,而后做出适合自己的decision making。 (三)Preparation before application 申请这件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至极。现在看DIY申请的那段时间,比起现在种种assignments和tasks,还是bally bally easy的(Imagine Indian Ascent here)。大致流程如下: 硬件:Gmat成绩(MFE等GRE),Toefl成绩,GPA(差不多高就好) 软件:Personal Statement, Curriculum Vitae, recommendation letters (from professors or employers, or both.视具体学校要求而定) 硬件这件事,若今年申请的话,可塑的空间不是很大了,若有余力的话再刷高点儿也好(本人G刷到9月,T刷到10月初,之前各种事情多及拖延耽误了一段时日)。不过硬件这件事,也不用特别偏执,差不多够target school门槛就行了,因为除了很care成绩的学校外,一般71族事情的话还是机会不小的。另外中国学生经常执迷于比拼成绩,而忽略一些软实力的塑造,比如实习及活动经历以及对职业与人生的看法。很多商学院很看重申请者提供的事例及想法(What makes you a human),而并不那么看重死板僵硬的成绩(当然商学院为了提升排名,会prefer招分数还OK的,所以分数差不多高就行,不那么高的就多花些心思想想如何在软实力上提升)。 软件这件事可以提升的空间相对硬件而言要大很多。首先,先想明白why this major, why this program两件事,并在PS中有效反应出来。当年不少成绩很高的朋友申请到的学校不那么尽如人意,在我看来,原因多在于他们在PS中没能展现出为什么要修读这个专业,未能透露出足够的热情与追求。相似于找工作的cover letter,如果求职者在文中未能展现出why he/she is qualified for that job,为什么我要录用此人。另外,CV一事,be professional, 多看看简历模板,改得有点“人样”。在一份赏心悦目足够organized & professional的简历衬托下,申请至少能加分不少。另外CV中要多反应GT、GPA以外的事情,也即what makes you a human。 一些职业相关实习经历,本科的活动(比较special最好)都是CV的较好材料。 推荐信一事,让教授/雇主从objective的角度反映你的情况就好。当初有幸获得一知名教授及实习时老大的推荐,时至今日依感涕零。
五)Career Planning after graduation from B-school 这点因为我还没毕业,实在没什么可展开讲的。简言之,被商学院(比较好的更好)录取,并不是一个高峰或终点,而只是一个几十年事业的助跑器。所以,no boasting and stay humble. 与其花时间吹水,不如多看看news,多想想如何规划事业,如何将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打造成不可或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