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季,留学绽鲜妍。走过杨花飘飞的季节,2014年的留学招生工作也已尘埃落定。在各院校陆续递出offer的同时,我国的好多家庭也经历着“阴阳两重天”。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孩子和家长可以暂时放松,略带欣喜的准备着9月入学。没收到offer的孩子只能忍受着煎熬,等待新的机会。
近些年来,多元化的因素催热着留学市场,也使人的心态越发杂乱。迫于国内巨大的升学压力,徘徊在一二本线间的孩子,希望通过留学能进入相较国内更有实力的学府。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以下的孩子,父母希望孩子出国后能 “镀金帖银”。而留学的强烈热度,也引来媒体对它报道不舍。
但是,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及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单纯的海外留学背景已经无法成为求职者的“金缕衣”。媒体接连报出大量新闻,反应当前“海归”就业难,“海归”成“海带”的现象。昨日一条新闻“留学生花百万留学,找个工作三四千值吗?”不禁让我们深思个中缘由。
企业:“海归”背景不能成为加薪因素
智联招聘通过过对招聘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多数企业已经不愿意对“海归”开出特别待遇,因为现在的留学市场越发混乱,有些混水“洋学历”含金量并不高,也不乏“海归”虽有学识,但心高气傲,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因此,企业不会单纯看到“洋学历”,就给“海归”加薪。但是,如果应聘者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其海外教育背景优势,工作能力较强,公司愿意为其提供成长环境并给出可观薪资。
学生:留学初衷是获得知识、增强适应性
留学生做为有过亲身经历的群体,对此更有发言权。一留学生表示:选择留学,是为了获得国际化先进教育,学习国内相关空白领域知识,体验国外的人文风俗,增强自己的生活适应性。即便在国内,名校毕业也并非能保证“高薪”,但能力强者日后必有发展。因此,留学者表示:不会后悔去留学,更愿意迎接挑战,增强自己职业竞争力。
专家:留学价值源自能力提升,绝非以金钱考量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为的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精通了解某一专业的理论、应用性知识,拓展求职技能。教育不是投资理财,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回馈。以短期的工资多少看待留学价值,是不正确的价值判断。但是,如果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合理的确定目标,在读期间安排好学习计划,日后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方面,都会得到社会的接纳与回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