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社会学申请总结 from FDU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Mar 8 20:47:52 2008)
还没有完结吧,等光华那边有更新再贴上来
发信人: mujun (诚征nick),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社会学申请总结(1)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3月07日22:02:2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不出意外的话,我要去投奔Brown University了。忙活了一年多的申请工作现在尘埃落
定。现在写一个申请总结,对自己有个交代。
先讲下基本情况:
社会学系小本一枚
GPA: 3.63 1/65
GRE: 530 800 5.0 (多凄惨的语文分数 T_T)
iBT: 29 27 26 29
no paper or publication
研究经历:
老师的田野调查工作中做过RA(开始申请了才知道那种工作叫RA)
Wang-dao Scholar Grant
我稀里糊涂地进了社会学系。一年级的时候觉得会辩论就很了不起。后来发现学校里的
辩论训练只是教你怎么样把对方噎得说不出话来,还是应该做点实际的事情,于是二年
级的时候去简易民工学校教书,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申请实践项目经费调查民工
学校办学模式,去学生家里家访顺便初次体验了“田野调查”的郁闷和快乐,跟着老师
一起去社区里做访谈整理资料。
二年级的时候我认识了徐老师,他让我觉得社会学很好玩。同时我还从他身上看出,教
书的日子很有成就感很快活,于是我也想做一个老师。
三年级的时候我得到一个机会去香港中文大学交流。在那半年中我开始明白,社会学不
仅仅好玩(也不能光顾着好玩),还可以当成一种职业。培养职业的素养很重要。我觉
得中文大学的社会学专业训练更加有条理些,遂萌生本科毕业后到香港读研究生的想法。
就找了中大的老师套磁。中文大学的老师却觉得我想法比较多,建议我去美国读书。
那段时间我莫名其妙地被别人甩了,心里十分生气。我一个在中文大学读社会学博士的
师姐为我打抱不平,建议我去美国读一个PhD出来“气死他”。
在香港的时候我还第一次读到了英文版的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经典理论让我越发对大
家都习以为常的生活和未来的道路产生了怀疑。看了马克思的《手稿》我更加确信,我
不能一毕业就去找工作,匆匆忙忙把自己卖给资本家,这样一辈子的幸福都没有着落了
。我想留在学校里读书。
种种因素促成我做出决定,去美国读社会学的PhD。
从香港回来之后做了每个GAer都要做的事情。考GRE和iBT。在半年中我还认识了美国政
治社会学的专家Prof. Orum,还有刚刚从Harvard回来的潘老师。要是没有他们两人的帮
助,我的申请更是要没希望了。
GRE的分数不好,我还是硬着头皮申请了。这一年中来虽然常常感到困惑、郁闷、不自信
,但是仍旧坚持做好申请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有所不足,不敢不勉。8月份开始写PS,12
月份才算完稿。大改六稿,小改不计其数。期间还看了一些书,做了一些调查,写出一
个single space的20页的英文paper。材料寄出以后开始轻度焦虑,过年前中度焦虑,过
年时严重焦虑。
最后总算收到一只好offer。
啊,感谢上天看到了我的执着!
发信人: mujun (诚征nick),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社会学申请总结(2)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3月07日22:49:4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Master or PhD?
我的推荐人之一,从Harvard回来的人类学博士,潘老师,跟我说,他在Harvard期间,
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类学或者社会学的教授,从内地招收一个没有硕士学位的本科
生。可见硕士学位对于申请是十分重要的哦。
当然在哪里读硕士又是一个问题。在北大清华读,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从我的一个现
在清华读社会学硕士的师姐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北京那边的训练还是比复旦这边要
严苛一些的。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北京的教授和国外教授的联系会多一些。而且北大清
华的社会学,也算有出国的传统了。多读三年书,申请的事情做起来肯定会轻车熟路。
在香港读Mphill也很好。中文大学的Mphill-PhD Program似乎是专门为想拿她作跳板的
学生度身定制的。香港的专业训练更加严格一些,有funding,和国外交流的机会也更多
一些,推荐信也更有用一些。关键问题是,她还比北大清华少用一年。
在美国读MA也好。只要经济上有保障。可以趁硕士读书期间和心仪的老师多做交流,如
果他们真看上了你,今后PhD的申请也就是走程序了。潘老师就是Harvard东亚的MA,后
来做了著名人类学家James Waston的学生。
有MA,会大大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社会学是多元范式学科。需要我们花比较长的时间弄清楚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再进行专
业方面的训练,才是行之有效的。这就意味着,社会学的研究“上手很慢”。本科四年
的学习,基本上都交代给“通识教育”了。专业训练是很薄弱的。硕士期间的学习,可
以让我们加深对于这个学科的理解。
如果是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一个本科生,甚至不是学社会学的本科生,都有可能申
请到很好的PhD program。但是那时候内地高校的社会学训练肯定不比今天。国外那些研
究中国的老师也还对中国的学生很新鲜。所以只要一个学生在申请材料中显得自己很聪
明很喜欢社会学很有决心有信心把社会学学好,他就有可能被录取。可是现在受过专业
训练的人也变多了,外国教授的新鲜劲也过得差不多了。申请还是要看专业素养的吧。
那我为什么没有申请master,而申请了PhD呢?
首先我得承认自己有点急功近利。我希望未来的光荣来得早一些。其实也谈不上光荣。
我就是想出国学成归来,在国内找到一份教职。我想快一点开始我的职业生涯,不想而
立之年不立,一份正式的工作都没有,飘悠悠荡在空中。
但是读书的事情也着急不得。现在想来,难道博士毕业就叫做“学成”了吗?既然决定
走学术研究这条路了,那学习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该在乎这一两年。
其次我眼睛里一直盯着我的师姐juejue。她的成功带给我很大震撼。我就不免要想,她
是第一名,我也是第一名,既然她申得到好学校,我肯定也没问题。
但是第一名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我确实和师姐是不一样的。她对于研究方向和路径已经
有了些把握,而我还在很多基本的问题上打转,而且希望自己多思考两年。定性还是定
量,关注政治是不是一定要研究政治社会学,是把中国当成研究的背景色呢还是当成主
题。我对于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样的研究,充满了各种设想,却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我
这样的人很显然是更适合先去读MA的。
可是我申请到PhD了!我也没话说了。这是上天在指引我。那我就去读吧。就算要碰到很
多困难,我也先做好准备。撞向尖刀的那一刹那产生的刺痛,趁年轻的时候好好体会吧
。
发信人: mujun (诚征nick),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社会学申请总结(2) 再补充一些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3月08日11:31:2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你说的我也是很同意的咯,不过我所说的专业素养高,也只是一个相比较而言的程度问
题。
比如和一个只看过两本社会学入门书籍,听过两门课的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我的
专业素养肯定很高。但是和一个在中文大学读了Mphill的人相比,probably我的专业素
养要低一些。
具体的研究技能确实可以在读PhD期间提高。如果现在你的研究技能已经很高了,还要读
PhD做什么呢?但是,就像我们的系主任刘老师说的,你得做出一副“已经上路”的样子
来。我同意美国学校也看重学生潜力,可是让他们出五年的钱($250,000)去招一个可
能根本就不适合学这个学科的学生,没哪个人会这么喜欢赌博的吧。
对于社会学来说,我觉得“上路”的“表征”就是:不一定熟悉了所有的理论,但是对
于几种理论范式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不一定能够熟练地使用所有研究技巧,但是对于每
种研究路径的epistemological bases和适用范围都有了大致的把握;不一定发出了很多
paper,但是能把自己的想法具体为一个可操作的经验研究的方案。
发信人: mujun (诚征nick),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社会学申请总结(3)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3月08日11:17:2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交换价值
我在申请的过程中一直都很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我想学什么,我想要什么,我将来
想要怎样,却很少考虑对方学校的需求。申请材料都交出去了我才开始认真考虑。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可是美国学校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
钱,招你这个中国学生去呢?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大概是因为中国学生都号称吃苦耐劳,细心能干,美国人“需要”
中国学生做实验,推动他们的科学发展(我不是理工科的,如果讲得不对大家见谅)。
可是社会学又不需要做很多实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
个人的劳作,是私密性非常高的心智活动。所以美国的大学每年要招大把大把的理工科
学生过去,文科的PhD则少得可怜(大多数文科发的offer扳着手指头就能数清楚了)。
徐老师曾经告诉我,确实有些社会学的学生像理工科的学生那样招去给美国人干活的。
主要的工作就是统计。在统计软件不合适的情况下,导师就让他们算得手抽筋。但是这
似乎并不很适合我。因为第一,我本科期间只学过统计相关课程,缺乏统计应用的经验
。而我们这里有好多学生都有相关经验。如果一个老师想找一个人跑过去帮他算,肯定
不会选到我。第二,我对读博士还保留着十分美好的幻想。我觉得我去美国并不是为了
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我想还有很多文科生,都和我一样,有这个美好的幻想吧。不过即使你不想出卖自己的
劳动力,还是要考虑“交换价值”的问题(社会学有劲伐?其实还是那个东西,变换个
说法就听着舒服多了)。没有免费的午餐哦,所以也没有白给的奖学金。
那么除了吃苦耐劳,细心能干之外,中国的社会学的学生还有什么“交换价值”呢?恐
怕有很多人都觉得,是“中国的背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我的申请材料也是这么准
备的。大抵都是觉得西方理论有局限,中国文化很不一样,你们不了解我们,我们跑过
去好让你们了解我们。而且现在中国社会变化那么大,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你们也来
关注我吧!
可是大多数美国的教授,并不是“无条件”地关注着中国。要让他们关注中国,你总要
说出道理来。比如对于中国社会的某一个问题的研究,对于某一方面的西方理论的补充
是很有帮助的。对这个问题,我就考虑得比较少。我对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是非常敏
感的,但是我对于西方理论的掌握还是很有局限的。
我们都很喜欢说“中国特色”。似乎,如果中国真的非常unique,她就具备研究的价值
了。可是我们太喜欢说“中国特色”了,什么事情不好解释了,我们就说“中国特色”
,这其实是个懒人的办法。
我在看Kottak的那本人类学的教材的时候,原本以为他会说到很多中国的事情的。因为
人类学一直都关注异族文化,中国和西方社会又那么不同,不该多说说吗。可是一本书
翻下来我几乎没有看到他说到中国。我现在明白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很多成熟的经
验研究,告诉美国人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怎样的unique。
不断地强调中国社会非常unique,这只是一种直觉式的感悟,不是科学的态度。
事实上,潘老师也对我说,在美国从事中国研究的人在理论上的建树远不及从事拉美研
究的人。
所以吧,我现在觉得我在申请材料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自己的交换价值来。强调中国
的背景并没有大错。但是还应该思考得再深入一些。研究社会学,几乎是不能避免地要
把中国社会放在西方理论的背景下进行分析。你可以不认同这种做法,可是不认同的话
,也要说出具体的理由来。
中国人关注中国社会的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对美国教授来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