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从失败看申请(社会科学申请美、加、英、港)(转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ug  5 10:05:47 2005), 站内

发信人: wonhappiness (0134 种太阳的蛋宝宝),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从失败看申请(社会科学申请美、加、英、港)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8月04日15:45:1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我是01社会,05 application for women's /gender studies

1. 美国:我没有申请美国

(1)gre: 在考虑美国这个问题上,我犯了一个错误。这要从大三下说起。那时候,接
待过美国来的两个师姐。他们都说,在美国读文科,还有我们这类的社会科学,基本要7
年以上。我想,自己可能不适合搞研究,也没有学术天赋和毅力,再读7年对我来说太恐
怖了。那时候,就放弃了去美国的想法。当时正在准备考g,心想,不去美国,g也没有
用,所以就不复习了。其实现在才知道,其实无论申请哪里,有个漂亮的gre成绩还是很
有用的。而且我刚刚看到,现在我准备去的那所英国学校从今年起无论什么专业都要gre
了。
当然关于gre还有个要说的,可能有的同学第一次考得不好,就不再考第二次了,心里想
上次留底了阿。但我的同学第一次考得非常糟糕,根本不达学校标准,半年后第二次考得
还不错,然后就寄了两次成绩,最后申请成功了。

(2)master degree:不想读7-10年phd,那就直接申请ma。但是从历年看来,基本是没
有钱的,即使有奖学金也是半奖或者1/4,总之自己还是要出很多钱。社会科学在申请奖
学金方面不是很有利,和理工科是不能比的,和纯文科也不能比,因为在美国很多奖学
金是给基础学科,同样申请,比如历史专业的奖学金就比我们容易些。但是,这不是说
完全没有希望。我们这类有一些应用型的学科,可以申请一些研究经费,申请做ra。我
当时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以为申请美国master是没有钱的,其实尝试一下,说不定能
拿到。试试看,总是没错的。

2. 加拿大:我申请了queens 和多伦多,全rejection

(1)   国际学生问题:对queens我本来是比较有把握的,因为有很好的老师推荐,也
和那里的老师见过面。可是最后失败了。我就发信去了解,最后得知,我这个专业他们
今年不招中国学生,因为去年已经招了一个复旦的。我后来上他们的网站,这个专业30
多人,历来(5年内)每年国际学生2-3人,而且五年内国际学生来自的国家都没有重复
的。申请的时候,应该早些了解这些情况,就不用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申请费。我想这里
的教训就是,很多时候,关于招不招中国学生,给不给国际学生钱,是可以发信去问的
。有时候,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网页和历来学生,就能了解这个学校今年到底需要怎样
的学生。
(2)   论文: 对文科、还有社会科学来说,论文真的很重要。我分析了一下,我申请
多伦多失败的原因,第一和今年申请加拿大形势不好有关。其次,更关键的是,我的论
文写得不好。我是在04年11月花了一个月把以前的论文翻译了一下,太仓促了。

a.  论文选题很重要。我的论文选题是讨论"男女之间的语言用词",这个研究国外早就
有了,但是在国内找到他们的研究论文很困难,所以在写前人研究综述的时候,就出现
了很大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国外在这方面到底研究到什么程度。所以,后来我想,比较
讨巧的办法,就是研究中国问题。对中国问题,前人研究的成果(包括外国对中国这个
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容易收集的,甚至对我们来说还可以做一些田野调查。而且对社
会学、人类学来说,国外学校招你,很多时候是看重你的中国背景。自己的研究方向、
论文选题当然是中国化更容易成功。

b.  论文语言。国外的论文语言和我们把自己的论文翻译成英文,还是很有差别的。以
前只看了一点点一点点国外论文,还觉得自己翻译得不错。后来又看了一些,才发现自
己语言多么幼稚。要申请出国一定要早点看国外论文,这样不仅对申请出国有利,对以
后的学习也有利啊。

c.  早点动手,找个老师指正。

3. 英国 :我申请了lse、warwick、ucl,都offer
这里,我就说说一些其他的想法吧

(1)   牛校:你或许会说,我为什么不申请牛津、剑桥啊?!
因为它们没有妇女研究。(牛津
的women's studies是在文学院下面,课程设置和社会科学的妇女研究相差很远)。当然
当时我可以尝试申请牛津剑桥的社会学,不过经过四年学习,我发现自己对社会学理论
兴趣很少。我想,出国读书还是要读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读书才能读好,也才会觉得
学习不枯燥。

(2)   好专业/好工作:对于想找一份好工作的同学,我推荐去lse。伦敦政经在经济
界很有名,因为要去这个学校,所以联系了一些上几届师兄师姐,他们的工作都非常好
,有几个还留在了英国工作。当然他们都是读金融、管理、会计的。以前我以为lse的这
些热门学科很难申请,其实不然,今年去的就有很多中国人。复旦的牌子 + gpa3.4 + t
627,gre/gmat还行,就有了80%的希望。想多多赚钱,去英国的确不错。因为首先只有
一年时间就可以拿到一个硕士文凭,然后可以加油在英国考个注册会计师ACCA,这个即
使回国工作肯定不差。时间短,回报率也高。

(3)   转专业:英国的申请是很好转专业的。甚至可以用第二专业去申请。所以本科
在复旦专业不是很好的同学,读一个二专,取得不错的二专成绩,就能申请英国一些不
错大学的好专业。还有很多不错的专业,比如管理,是不需要看原专业的。

(4)   ps等:我看到前几天版上有人说,ps只要你自己能把自己说服了,就写得不错
了。我觉得很有道理,像我这个专业,很多人都会问你,为什么要读啊?既然算转专业
了,为什么不转一个更实用的?为什么还会花钱去读?为什么又要选lse啊?当你自己把
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你的ps已经很有说服力的。加上以前为了学这个专业而参加的一些
研究背景,最后修饰一下文字,想一个不错的串联构思,我认为这样的ps就不错了。

(5)   奖学金: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去英国是没钱的,所以大家都往美国跑。
其实去英国读理科还是很有可能申请到奖学金的。今年我认识的几个去英国读理工科的x
djm都拿奖了。时间又短、又有奖学金、何乐而不申呢?英国的奖学金有各种各样很多
种,很多还是政府或者机构给的,要自己去申请。所以决心要去英国的同学,要多花一
点时间在奖学金申请上面。

(6)   时间安排:在我申请之间,就有很多人和我说,申请英国越早越好。的确是这
样。英国审批不像加拿大美国。英国是你的材料寄到,就开始审批,觉得你条件合格就
录取,直到人数招满。没有申请截止日期,或是截止日期很晚,网站上显示人数已满,
就不能再申请了。所以申请得越早越有利,12月份之前把材料寄了比较合适。我当时是1
1月寄的材料,12月底就来了offer。

4.香港:我没有申请,但我最好的朋友申了,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香港是个很好的选择。生活上可能比美国、英国能更好,买东西觉得贵可以寄过来可以
去深圳买,父母朋友也能来看你,关键语言障碍不大。学习上,至少我们这个专业是全
英文授课,上课的教学方式很美国化,理论也很先进。去香港收获肯定很多,至少还可
以学会广东话,这个以后找工作很有帮助的^_^还有香港奖学金好多。

这里我要专门说一点给社会学的同学,港中大已经连续三年招收复旦社会学的学生了。
他们那里的老师说,今年不再招复旦的,想招一个其他地区的学生,比如北京阿。所以
今年社会学同学要申请港中大社会学,比较困难。还有申请港中大,最好和那里的老师
先有交流。我们社会学的很多老师都和港中大很熟悉,你们在申请之先和我们系的老师
说说,他们会帮你推荐老师。这样帮助很大。

TOP

从失败看申请(社会科学申请美、加、英、港)续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8月05日11:14:17 星期五)

01社会,05 application for gender studies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wonhappiness,她都在文章里说了我是她最好的朋友,那我这个
“最好的朋友”实在没有理由不为她续写这篇文章:)将我申请香港的经历和大家分享。


补充1     关于美国
美国曾经是我和bf心心念念要去的地方,那种激情是在新东方点燃的,所以如果你想培养
一下这种出国的欲念,新东方的老师应该可以做得到。
现在,我对于美国留学的感情就会复杂一下,因为最终我都没有能够申请美国的大学。很
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的gre不过关,最终肯定与好大学失之交臂,也就最终没有申请。G
re确实是试探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博士学习的试金石,或者这也就是它为什么是美国研究生
入学英语考试的原因之一吧。:)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搞好你的学术,你当首先试一下搞
好自己的gre。

美国的确有许多好的大学,如果真的想潜心研究学术,美国会是首选,因为美国基本都是
申请phd,我觉得,phd的过程就是逼迫自己从事研究道路的最好方法。因为,当你在这条
路上辛辛苦苦地走过那么多年,你会发现只有选择研究才是对自己最为公平的报答。那么
,如果你现在觉得选择研究道路是正确的,而且不应该被改变,那么就选美国phd吧。
其实,如果留心,你也会发现,现在很多大学都开始将自己研究型硕士学习转为博士学习
,像在港中大,老师会向你推荐硕士转博士的课程,可以将学习缩短一年,四年完成博士
学位,很多院系也直接将研究型硕士学位改成了硕博连读学位。所以,读博士会是将来研
究之路的大方向,或者换种方法,如果你打定主意要拿奖学金,那么你最好有准备去读博
士。

补充2      关于香港
说完失败经历,总算也可以说说成功的内容。
最终我只申请了香港,港大和港中大。选择港大的原因比较bt,因为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暑
期项目,是在港大的,说实在的,我也挺喜欢港大,于是,就申请一把。不过,最后他没
有要我,这也很正常,反正也算是圆了一个心愿吧。
选择港中大的原因就很直接了,因为港中大有一个MPHIL非常适合我。我之所以放弃社会学
的原因很复杂,当然我不得不直白的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系有一个同学也申请中
大的社会学。
每一个申请的同学你都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申请并不是你一个人的游戏,你
必须看清楚其他的玩家,以免将你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会失败的场子上。我本来申请的就少
,当然需要找一个相对有把握的。
另一点教训是,当然这可能对现在申请的同学来说稍微晚了一点,就是:如果有任何交流
的机会你都不要错过,尤其不要因为成绩不如别人错过,你会发现你因为一次错过,会错
过许多不可多得的经历和机会。很显然,我就是错过的一个,一个交流过的学生通常很容
易能够申请到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学系,因为老师对他的资质都相当了解,也会乐于接纳他
。其实,wonhappiness说的港中大今年不收复旦的,为什么也会在今年连续第三次招收复
旦的学生呢?答案就很明显了。

说了为什么避开社会学的一点点教训,那么说说选择人类学/性别研究的道理。
首先,我想你需要喜欢你所选择的道路,我选择这个内容后,遇到很多人都对这个很不理
解,但是当我碰到我在这个专业的同学,我们讨论我们对于性别问题的看法,或者困惑,
我觉得这是一种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感受,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在为一种……事业奉献自己的
时间和精力,而且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也是值得我付出的。或许,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
就是我曾经在大四的时候就参与过很多有关于此的活动,这是因,也是果,你曾经参与过
的东西你才会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你才知道你为此付出是不是真心使然。

好了,废话了那么许久,或许是因为 初到这里,话没有说够吧:)对了,如果你选择香港
,你的英文和广东话好绝对是很大帮助,我现在就为自己不会说广东话后悔,否则在这里
适应会更好。

说说申请香港最为重要的内容。一是推荐信,我觉得这一点比申请任何国家都更为重要,
因为香港和大陆还是有很多学术关联,如果你的prof和那边的老师有联系,这对你的申请
相当有帮助,当年也是我的师姐这么和我说,最终我发现的确是如此,当然这并不是每一
个人都能够拥有的。
那么,其次,你必须有一点耐心去写proposal和sample,我强烈建议各位重开炉灶,而不
要翻译或者简单修改过往的论文,应当对应你所申请的老师的胃口或者对应自己最为拿手
的方向,集中所有的材料,好好地写自己的文章,尤其是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两所大学
都需要的,中大则更要求writing sample。我过来这里之后,发现老师真的是对你的研究
计划非常感兴趣,才会把你要来干活,起码我的导师对我的研究计划应该是感兴趣的,也
觉得值得研究。

至于说其它的,例如ps,我觉得没有那么重要,很多大学也都不需要,总的来说,香港的学
校不像美国那么要求你的个性,他更看重你的背景,如果你是他需要的那种人,或者有人
能够保证你过来就能开工干活,或者你自己可以用你曾经做过的事情证明自己是个能干事
情的主,那么香港对你来说,并没有那么难。所以在这个前提之下,你应当知道,gpa也是
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办法改变,那么就把自己的计划或者论文写得好一点,多多陶瓷。


但最后我不得不说,香港的成功几率其实很难计算,因为你并不知道其它的对手,也不知
道是否能够命中靶心,被boss慧眼相中。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有些后怕的,就申请
了两所,能够命中自己想要的,其实并不是那么顺利的,也许真的是运气好吧。
为了调解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也必须得说,你需要父母的理解甚至是同情,记得把自己
说得惨一点,他们也能在你艰苦的waiting中不对你施压。我更白痴,为了缓解情绪,我也
考研也找工作,当然也花很多时间和自己的bf粘在一起。

补充3    我的gp想法(仅属一家之言)
申请的过程不是困难,而是麻烦,你需要不辞辛劳地去打听各种消息,去查各种网站,去
接触各种人;你需要了解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什么是你可以拿出来
炫耀的本事,什么是你不得不隐藏一下或者说明一下缘由的短处。
你当用尽所有心力去做好手中的一切,不要怕麻烦,或者和要好的同学一起,可以互相提
亏有wonhappiness和我bf,我才没有误事。你也需要一两个这样的朋友,一路同行起码不
会寂寞。

我以前一直和师弟师妹说,大二的确是很开心的一年,因为读书没有压力,什么都还没有
结果,可以自由自在享受人生。但是大四更刺激,如果可以重来,我愿意在知道结果的情
况下重新体味一下大四的味道,因为每一天都充满了可能性,每一天你周围的人和事都在
改变,有时是狂喜有时是悲痛,有时甚至是在极度开心几秒钟后被伤心的眼泪冲湿了脸庞
。我欣慰,因为我曾经经历过大四。

仅以此文献给204的姑娘们,祝他们一切都好!
怀念与你们在一起的四年,那证明我们曾过得幸福美好!

--

TOP

从失败看申请(社会科学申请美、加、英、港)续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8月05日11:14:17 星期五)

01社会,05 application for gender studies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wonhappiness,她都在文章里说了我是她最好的朋友,那我这个
“最好的朋友”实在没有理由不为她续写这篇文章:)将我申请香港的经历和大家分享。


补充1     关于美国
美国曾经是我和bf心心念念要去的地方,那种激情是在新东方点燃的,所以如果你想培养
一下这种出国的欲念,新东方的老师应该可以做得到。
现在,我对于美国留学的感情就会复杂一下,因为最终我都没有能够申请美国的大学。很
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的gre不过关,最终肯定与好大学失之交臂,也就最终没有申请。G
re确实是试探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博士学习的试金石,或者这也就是它为什么是美国研究生
入学英语考试的原因之一吧。:)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搞好你的学术,你当首先试一下搞
好自己的gre。

美国的确有许多好的大学,如果真的想潜心研究学术,美国会是首选,因为美国基本都是
申请phd,我觉得,phd的过程就是逼迫自己从事研究道路的最好方法。因为,当你在这条
路上辛辛苦苦地走过那么多年,你会发现只有选择研究才是对自己最为公平的报答。那么
,如果你现在觉得选择研究道路是正确的,而且不应该被改变,那么就选美国phd吧。
其实,如果留心,你也会发现,现在很多大学都开始将自己研究型硕士学习转为博士学习
,像在港中大,老师会向你推荐硕士转博士的课程,可以将学习缩短一年,四年完成博士
学位,很多院系也直接将研究型硕士学位改成了硕博连读学位。所以,读博士会是将来研
究之路的大方向,或者换种方法,如果你打定主意要拿奖学金,那么你最好有准备去读博
士。

补充2      关于香港
说完失败经历,总算也可以说说成功的内容。
最终我只申请了香港,港大和港中大。选择港大的原因比较bt,因为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暑
期项目,是在港大的,说实在的,我也挺喜欢港大,于是,就申请一把。不过,最后他没
有要我,这也很正常,反正也算是圆了一个心愿吧。
选择港中大的原因就很直接了,因为港中大有一个MPHIL非常适合我。我之所以放弃社会学
的原因很复杂,当然我不得不直白的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系有一个同学也申请中
大的社会学。
每一个申请的同学你都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申请并不是你一个人的游戏,你
必须看清楚其他的玩家,以免将你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会失败的场子上。我本来申请的就少
,当然需要找一个相对有把握的。
另一点教训是,当然这可能对现在申请的同学来说稍微晚了一点,就是:如果有任何交流
的机会你都不要错过,尤其不要因为成绩不如别人错过,你会发现你因为一次错过,会错
过许多不可多得的经历和机会。很显然,我就是错过的一个,一个交流过的学生通常很容
易能够申请到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学系,因为老师对他的资质都相当了解,也会乐于接纳他
。其实,wonhappiness说的港中大今年不收复旦的,为什么也会在今年连续第三次招收复
旦的学生呢?答案就很明显了。

说了为什么避开社会学的一点点教训,那么说说选择人类学/性别研究的道理。
首先,我想你需要喜欢你所选择的道路,我选择这个内容后,遇到很多人都对这个很不理
解,但是当我碰到我在这个专业的同学,我们讨论我们对于性别问题的看法,或者困惑,
我觉得这是一种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感受,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在为一种……事业奉献自己的
时间和精力,而且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也是值得我付出的。或许,我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
就是我曾经在大四的时候就参与过很多有关于此的活动,这是因,也是果,你曾经参与过
的东西你才会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你才知道你为此付出是不是真心使然。

好了,废话了那么许久,或许是因为 初到这里,话没有说够吧:)对了,如果你选择香港
,你的英文和广东话好绝对是很大帮助,我现在就为自己不会说广东话后悔,否则在这里
适应会更好。

说说申请香港最为重要的内容。一是推荐信,我觉得这一点比申请任何国家都更为重要,
因为香港和大陆还是有很多学术关联,如果你的prof和那边的老师有联系,这对你的申请
相当有帮助,当年也是我的师姐这么和我说,最终我发现的确是如此,当然这并不是每一
个人都能够拥有的。
那么,其次,你必须有一点耐心去写proposal和sample,我强烈建议各位重开炉灶,而不
要翻译或者简单修改过往的论文,应当对应你所申请的老师的胃口或者对应自己最为拿手
的方向,集中所有的材料,好好地写自己的文章,尤其是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两所大学
都需要的,中大则更要求writing sample。我过来这里之后,发现老师真的是对你的研究
计划非常感兴趣,才会把你要来干活,起码我的导师对我的研究计划应该是感兴趣的,也
觉得值得研究。

至于说其它的,例如ps,我觉得没有那么重要,很多大学也都不需要,总的来说,香港的学
校不像美国那么要求你的个性,他更看重你的背景,如果你是他需要的那种人,或者有人
能够保证你过来就能开工干活,或者你自己可以用你曾经做过的事情证明自己是个能干事
情的主,那么香港对你来说,并没有那么难。所以在这个前提之下,你应当知道,gpa也是
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办法改变,那么就把自己的计划或者论文写得好一点,多多陶瓷。


但最后我不得不说,香港的成功几率其实很难计算,因为你并不知道其它的对手,也不知
道是否能够命中靶心,被boss慧眼相中。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有些后怕的,就申请
了两所,能够命中自己想要的,其实并不是那么顺利的,也许真的是运气好吧。
为了调解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也必须得说,你需要父母的理解甚至是同情,记得把自己
说得惨一点,他们也能在你艰苦的waiting中不对你施压。我更白痴,为了缓解情绪,我也
考研也找工作,当然也花很多时间和自己的bf粘在一起。

补充3    我的gp想法(仅属一家之言)
申请的过程不是困难,而是麻烦,你需要不辞辛劳地去打听各种消息,去查各种网站,去
接触各种人;你需要了解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什么是你可以拿出来
炫耀的本事,什么是你不得不隐藏一下或者说明一下缘由的短处。
你当用尽所有心力去做好手中的一切,不要怕麻烦,或者和要好的同学一起,可以互相提
亏有wonhappiness和我bf,我才没有误事。你也需要一两个这样的朋友,一路同行起码不
会寂寞。

我以前一直和师弟师妹说,大二的确是很开心的一年,因为读书没有压力,什么都还没有
结果,可以自由自在享受人生。但是大四更刺激,如果可以重来,我愿意在知道结果的情
况下重新体味一下大四的味道,因为每一天都充满了可能性,每一天你周围的人和事都在
改变,有时是狂喜有时是悲痛,有时甚至是在极度开心几秒钟后被伤心的眼泪冲湿了脸庞
。我欣慰,因为我曾经经历过大四。

仅以此文献给204的姑娘们,祝他们一切都好!
怀念与你们在一起的四年,那证明我们曾过得幸福美好!

--

TOP

给想转社会学的大虾的一些建议
偶是北大法学院的。毕业后去UIUC读社会学Ph.D.(全奖)。下面写点偶在申请中的感触,不敢说是好的经验(因为偶的这个offer拿的也有点侥幸),全当是一些建议,如果能给后来者以方便就好了。活活~~

1、TOEFL,GRE要认真准备。能考个理想的分数当然最好。但是,万一没有考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applicants 的许多材料综合起来才是给教授的完整印象:包括本科GPA, PS,paper,个人素质等等等等。尤其是ETS那封信的风波之 后,GRE考个2250左右可能更好呢。至于TOEFL,其实是个 过关性质的考试,只要考到630,基本上就OK了。

2、本科要好好学,无论原来学的什么,GPA都是很重要的。它能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如果别的课能学好,以此类推,教授 会对你学好社会学有信心。

3、本科期间最好选一些社会学的课程。虽然不是所有研究生院都要求申请者有社会学学分,但是对未来要学的东东有一些 大致的了解总没错的。在写PS时一般都会强调自己对这门学科多么多么感兴趣,老美又不是傻子,如果对社会学一无所知,还能相信你嘛?(偶没有选过社会学的课,所以在写PS前硬是 囫囵吞枣的生啃了几本社会学教科书,痛苦啊......)另外,通过选课还可以认识一些社会学的教授,有一两封社会学教授的
推荐信也是至关重要的哦。

4、数学课程的学习。偶在大一时修了高等数学(文科),决定申请社会学以后又修了数学系开的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据说这个是社会学研究必要的工具。所以文、史、哲的申请者最好修一点数学课,经济学的申请者就方便了,反正本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也很高。

5、关于TSE。偶觉得如果对自己的口语有信心,经济条件又允许,不妨考一下。拿到fellowship的大牛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拿到的offer 都是TA(本科拿RA的好象也比较少),这就对申请者的口语要求较高,因为过去后很有可能是要讲课的。再说,两个其他条件都差不多的申请者,教授当然会选那个口语较好的啦。甚至因为口语好,其他条件不如别的申请者而被录取也是有可能的。美国有的州法律规定当TA必须TSE50以上呢(比如伊利诺伊州,偶就没上50,过去后还 要考SPEAK,呜呜......)

 
6、关于PS。这个对文科申请者都很重要哦。因为理科还有研究成果可以参考,文科能表明你的各种素质的除了paper外大概只有这个了(faint! 凭一篇短短的PS就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真有点草菅人命的感觉。)PS不宜长篇大论,捡一件能打动老美的小事具体描述一下就可以了。偶原来是学法律的,说服教授为什么放弃美好的“钱”途转而学社会学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呢?感兴趣呗!这个理由还不够 你臭屁的呀?


7、关于paper。基本上所有研究生院都会要求申请者交一篇writing sample,不一定要多么有学术价值,他只是要看一下你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最好写同本专业及社会学都有点联系的东东,因为纯粹社会学的东东可能没有话说。

8、关于选校。因为是转专业,所以当然同原来就学社会学的牛人没的比了。除非所学的非社会学专业同教授的研究兴趣对口。但是,费了半天劲,谁都想去一个较好的学校。So,多申一些排名在30-50之间的学校。这里面也有好多牛校的。不过,象Harvard,Berkeley这样的顶级大牛也是值得一试的,说不定你的哪点quality就被人家看上了呢。:-)

9、个人简历最好每个学校都交一份。因为有的学校的申请表实在是麻烦,在重复了很多遍填写本科所学课程、获奖情况及社会活动后,会觉得做一份简历,然后在表格相应处填Please refer to my resume. 是个省事的好办法。

10、如果有条件,可以写一篇读书计划(study plan),好的读书计划 也是成功的重要砝码。虽然入校后不一定按这个做,但至少说明你对未来的学习研究有较系统的打算。老美很喜欢做事有计划的人的,而且一篇长长的、详细的读书计划很容易打动教授的。不过,如果对社会学缺乏了解,还是谨慎为之,免得被内行笑话以上资料出自:www.erschina.com


TOP

社会学申请经验

                              先说基本情况:山东一普通师范学院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申请社会学专业,T:590+4
                              ;G:V360+Q790+W3
                              社会学全奖
                              从05年1月在新东方学习托福开始,留学之路才拉开帷幕,5月考完T,夏天新东方的G班,两个月后上了GRE的考场,我很晕~~10G后,开始选校准备申请材料,一个月后大概12月初寄出第一批包裹,陆续到中旬完成全部申请。从开始接触到申请完毕只留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太短,以至考的成绩很不理想,仓促的时间根本没法保证高分;PS,推荐信还有其他一些申请材料我没有过多参考范文,只是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写,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些什么,发表论文一篇,无working
                              experience,但是一堆的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是与我的申请专业密切相关的,比如各种调查活动校园的全市范围的,建立心理咨询室,社区服务站。。。我想这是重要的;没有跟任何教授套词,应该说是试过没成功,根本一封回信都没有哈哈,也同样因为时间紧,开始的太晚。
                              1。给自己充足的准备T,G和申请工作的时间。这样很多工作你可以做的更好。
                              2。找到真的与自己所具备的素质相近的专业,兴趣去申请。分析自己,知道自己的长短处,申请时突出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所具备的实力能力有多适合这专业。所谓优势不是你本身有多好,而是你更适合这个专业。因为从提供给学校的材料看来,我的GT成绩并不理想,而且也没去套词,那么只有其他材料的作用,对于PS我只是实事求是写,没参考过多范文,坚持了自己,突出自己的适合之处,是什么就是什么
                              3。关于申请结果。以为PHD会更好拿到,居然不知天高地厚申了不少,事实证明惨败!此外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重视G成绩,说我被据是因为lower GRE
                             
                              4。时间的分配和信息的闭塞,是申请的大忌。这都是我个人申请后的一些经验,也许并不适合每个人,但希望可以给大家以参考,有帮助。

TOP

写给准备走上美国文科申请之路的同志  来源:太傻咨询中心 acropolis   录入:2007年10月30日 

写给准备走上美国文科申请之路的同志


最近忙,一直想写点所谓原创帖子但都耽误了.今天总算收拾了心情来写一写.

来这个版的朋友都是打算或者正在进行申请的,但我却着实发现有许多人对文科留学的概念实在不清楚,换言之,是对自己的职业,或者人生规划的不够清醒.文科留学与理工科不同.学医的,学化学的可以拿着fellowship泡在开着空调的实验室里津津有味地跟着老板做研究,但文科学生,放鞭炮的情形也不过就是一笔15,000左右的资助,且要做一周20小时左右的RA/TA.与此同时,文科学生是得捧着一堆书做reading,而这种reading是完全提不起任何如做实验般的创造性激情的.当你一手摸着字典一手翻着仿佛永远都翻不完的书的时候,很少有人还能天天保持拿到offer时的喜悦,初到美国时的激动,以及心中无数次想过的崇高目标.

当然这样说是有些片面的.有些人确实非常喜欢上述的生活——每天在无数杯咖啡的浸淫下畅游书海.但我认为这种人,在现在的社会,实在不多.你自认为是不是这种人呢?当然你现在会说,无非是吃苦嘛,选择了这条路俺就做好吃大苦耐大劳的准备了,没事.然而等你真正到了美国开始了PhD生活,才会发现原来苦是这样吃的.

所以我分两种情形说一点对文科专业想出国的同志们的建议:

情况一:去美国读硕士

无论什么专业,传媒,新闻,教育,MPA,商科,请务必要先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因为美国的硕士教育,是一种完全的职业教育.其方法更多的是通过案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果你只是个本科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奖学金是很不容易拿到的.当然你可以自己出钱,但是更严重的是,一个没有一天工作经验的硕士,在职场上,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如一个有10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乃至专科生更为吃香.何况你读的也许是管理型专业,请问哪个企业会让一个一天也没工作过的刚踏出校门的MBA去"管理"??


情况二:去美国读博士

1.你是否真心喜欢自己选择的专业?--是"真心"喜欢哦!如果不是,除非你打算先过去再转,否则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申请.不是说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拿不到offer,而是如果你不真心喜欢就读不下去.在美国读博士,像上面说的那般,大量的reading,大量的paper,除非你对这门专业很感兴趣,否则很难熬得下去.即便你用非人的毅力熬完了5年,以后的工作--因为你多半可能是教书--也会让你非常苦恼.所以千万不要觉得"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我对社会问题有点兴趣,去转学社会学肯定没问题.等你真正了解了在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侧重方面以后再说自己是否喜欢也不迟.

2.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如果你没有做好以后在大学教书的准备,暂时不要决定去美国读博士.因为拿到PhD以后你多半的出路是做教师.也许你不同意我这么说,但现在和以后的社会状况就是如此.企业是断然不需要招个没实战经验的phD的,政府也很少需要,剩下一些非政府组织,确实有些机会,但职位很少,工资很低.不是绝对地说读了PhD就得一辈子在学校当老师,许多专业,许多人都"教而优则仕"或者"教而优则商了".只是你得做好当一阵子老师的准备.


当然以上两种情况不是全面的,只是俺暂时能想到的而已.

TOP

重帖:文科申请总结


出处:复旦BBS

一 确定专业

选校时候看到人家的院系结构,才感受到国内人文科学的落后。拿文基来说,可以
选择的方向似乎很多,东亚、历史、哲学、艺术史、社会学、比较文学、教育学都不离

谱。配上辅修和实习经验,新闻、国关今年也有austin和yale的例子。

专业的选择主要看个人的背景和喜好。今年我们文基有八九个人申请,几乎没有两个
人申请方向是完全一样的。好些都同时申请两个专业,如中文和历史;中文和比较文学;

历史和社会学;新闻和中文。一方面是因为不申本专业心理没底,想多重保险;一方面

也是因为有些专业如中文米国只有较好的学校才有。Arizona的东亚系中文方面只有一个

prof。和一个lecturer,却有一堆中国学生在那里读PhD,个人感觉这就太没意思了。

申两个专业意味着准备两套材料,包括两篇writing sample。当然有时候材料可以
重叠。选专业的时候也要把writing sample考虑进去。因为没有writing sample,选校

余地会受到很多限制,而writing sample也能说明你的background。

当然最好是选过n个学分的相关课程。因此建议ddmm们从大二开始就可以考虑起来了
,选好专业方向,从课程、语言方面有系统的准备。表像偶一样瞎来来。
   
二 选校和申请材料

sigh,选校我几乎是乱选的。因为除了历史,人文科学几乎找不到专业排名。根据综合

排名前六、七十的学校一个个点过来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方向和教授,就差不多了。感觉

能申的学校真的不多,孰好孰差也迷糊得很。

GPA很重要,文科本科生拿不出什么研究成果。我们把写过的一堆论文题目列在resu
me后面,霍霍,看不出有什么用,只能说明三年来没成天玩。文科的教授们收到的材料

总量不会很大,每份都会看的。Ps里噱头用不着太多,重要的是background核对学术的

诚恳。Writing sample写得好很有用,至少写的专业一点,文基的孩子们都训练过做注

的。只要他们相信这是你本人写的,writing sample比twe更能说明你的写作能力。不排

除牛校看到偶twe 4分表偶,呜呜。

三 申请情况

太因人而异了,我就说说我申的学校的反应。

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

比较文学方面现在没什么好写的,感觉国外搞现代的比较多。选定方向,学几门语言很

有用。虽然申比较文学的外文系的比较多,文基申请也不是没有优势的,因为跨学科的

趋势嘛。把学过的课程按文、史、哲分列附在resume后面,晕死老米。Sigh,不过这样

一来明显看出偶文学课基点最低。能和petrel换换就大家都好了。

中文(Chinese)

米国学校East Asian有两个,一个是East Asian Study,一个是East Asian Languages

& Literatures/Civilizaions,中国文学对应的是东语系(Princeton的是东亚研究)。

另外,有些学校肯能在Asian Languages/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里面。

东语系肯定是Harvard最好,但进去要学三年日文比较不爽。不说读中文phd哪能不学日

语,可见我不够诚恳,所以大牛校据我。

Princeton今年的program对古代文学不很友好,不过人家是普林诶,交钱完整一把。

Berkley今年上届的一个师姐有拿到offer,介绍一下吧,对我来说,它只是一个从来不

回email的学校。

Upenn的中文在一个叫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的系里。比较适合喜欢中东史

,交通史、科技史的孩子。偶是因为有一个研究古代戏剧的ppmm prof在才申的,她来信

说对偶有兴趣,后来就不理我了一刚。Btw,upenn的东亚进去要学法/德语。

UCLA今年太穷了,一开始去套教授(偶一共给两个教授写过email,方式绝对直截了当)

,他说"我觉得你很牛,可我没钱。"系主任说今年经费削减,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奖学金

的可能。给了admission,钱途渺茫。感觉这个学校要是手头松的话,还是不错的。

Uwashington(Seattle)研究生院说11。1截止,实际上系里截止前都可以申。TA(好像

是唯一的奖学金方式)要中英文磁带,寄过去以后又来要tse,还要找个老师帮忙监考ta

的笔试,ft。不过估计这样申请的人很少,那边的小米很nice。

(以上PhD起申,下面的学校本科申只能申MA)

UIUC也很穷。Admission说4*15以后budget才下来,而且钱很少,TA才5500。

UCSB申请前暴哭穷,不过后来证明她很有钱,东亚给petrel的TA加了n多钱,比fellow还

多。东亚系主任Egan来过复旦,建议申这个的ddmm问吴格老师要推荐信。

UW-Madison TA要中文磁带,比较ft。是最早给回音的学校,教授说要口头保证一定去才

推荐给offer,说是拿了fellow如果不去名额就会给别的系拿去。我当时太任性,没听to

rlin的话先答应了再说。后来又说帮忙争取TA,还是要guarantee。也没答应。有点可惜

,感觉那个东亚系挺不错的,而且难得MA也肯给fellow的。推荐给一把,至少没坏了复

旦的诚信招牌。

USC给了TA,没什么好说的,除了它和uw-madison一样,申两个专业不用多交钱。

另外今年ut-austin东亚中国部分不招中国人(日本部分不招日本人……),duke明确说

不给钱,Email问出来的。

TOP

申请一路走来...(请不要转到其他地方)


申请基本告一段落了,申请了七个学校,六个已经denied, 剩下一个为求心安,打算今晚发信问问.可以说今年的申请已经基本失败,未来是否继续申请仍是未知之数.回望一年多的准备,从决定申请,考GT到材料寄送,把这些事情一一做下来,的确是感慨良多...

本科是英语专业,可以说是心无旁骛,踏踏实实的读书,原本的路可能就是读书,毕业,工作,结婚...这个大多数人选择的道路.直到大四那年,我的一位中学同学(也在同一个大学)因申请出国,找我修改ps,我的命运开始脱离原本的打算. 由于我们之间接触渐多,他也成为我的bf. 大学毕业后,我们仍然遵循各自的人生轨迹,他出国了,我开始工作. 但慢慢的,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发展必定是我们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要改变现状的办法就是考研,毕业后申请出国.由于家庭原因,他注定了要一直读下去,妥协的办法就只有我顺着他的路走下去. 这一决定实在太匆忙,我就剩下一个月准备考研, 结果是我选择了法律. 如愿我考上了.接着是准备考GT,按部就班...但是,我申请的时候又选择了转专业-社会学,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法律没奖,不过结果证明我失败了. 回想起来,真是有很多教训:

1. 申请方向要尽早确定,尽早准备.这是针对转专业的人来说,我的申请方向可以说是仓促决定,我在看学校信息的时候才发现法律LLM不招非法律本科的外国学生,仓促决定选择社会学,由于之前没有修过基本课程,也没有相关老师推荐,这是申请的一大弱势. 事实上,关系\人脉并不光只有中国才有,这些东西在美国同样有用.

2.读研期间多踏踏实实做点项目,最好是与申请相关联的.我读研期间也做了三四个项目,由于多半是在人类学方向,对申请不是特别大的帮助.可以说自我读大学开始,我跟人类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因为某些原因,我没有申请人类学. 所以说积累相关经验,对申请可能会有些帮助.

3. 多写些好的论文. 部分由于法学界风气,实在不愿意用钱去买发表,大部分由于本人学艺不精,直到目前未写出一篇好论文,只有翻译文章. 这在resume和writing sample上吃大亏了.

4. 在学校申请上要做好定位. 我一直都认为不是好的学校,出去了把钱\时间花了也不知道有没学到东西,所以尽挑好的.可以说我申请的七所学校都是牛校,以致惨败收尾. 现在想起来,牛校你想去的大家都想去,你要进的话就要比其他牛人更牛,如果转专业的话,你还得显示本专业的人更有竞争力,难啊. 当然,大牛人自是例外. 像加州学校.由于bf的关系,我大多都申请了这个地方的学校. 最早发给我拒信就是这些学校.

5. 对学校多做些研究\调查,可以问问师兄师姐.这很重要,有没机会,有没奖,多少奖,这些信息问学校几乎都问不出来.我认识一个师姐,本科读经济.一般人都认为经济很难拿奖,但她选了教育经济学,拿了全奖去COLUMBIA.这是打听出来的...

5.读书第一大事还是读书,学术功力和潜力仍是大学招人的最主要原因,我坚信不学无术的人尽管其他方面能力可能很强,但绝对不适合做学术.

总的来说,说说我的情况,转专业背景,本科GPA 3.6-3.7,研究生3.9-4.0,本科社团活动多,有社区服务,研究生有研究项目经验, 这些研究经验涉及人类学\法学及法律诊所\社会学(一点点,不多),可以说有些多学科背景.我不知道这些到底是我申请的强势还是弱势,大家不妨替我分析一下.在此谢过. 事实上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到底我的申请失败在哪些地方,以上只是我猜度的一些做得不够的地方,大家可以且听且过,不必当真.

最后我要说的是申请是一件长期的、花费金钱、时间、感情的事情。我和男朋友一路走来,从GT到现在,无数的吵架、冷战,现在进入冷静期,我不知道这段感情是不是已经走到了尽头。这期间,多少失望、失落,以及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无法弥补的安慰,都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如今,出国、工作、感情都是待定状态,当初我选择这条路究竟是对了还是错了 ?

TOP

申请总结——Master of Social Work(社会工作硕士)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n 19 03:40:41 2007), 站内

前言:
曾经在申请之前,我许下过心愿,等结束了,一定要在这里留下一篇总结,因为当时发现版上social work相关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我会在帖子里详细的介绍自己的背景和申请历程,毕竟社会工作在当下的中国还是一个冷门专业,而且毕业之后,估计也没有什么钱途,因此把自己的申请历程说的清楚一些,我想还是会给大家更多的参考,这样在选择的时候也会更明白一些。
——————————————————————————————————————
背景:
清华本硕,材料系
本科GPA:85.5,17/96(总学分220,有比较多的文科选修学分)
研究生:83,排名估计比较靠后了
Toefl:617+4.0
社工相关经历:清华大学学生爱心公益协会3年公益实践(1年会长)
——————————————————————————————————————
申请结果: 共申请13所学校,均是Master of Social Work
offer: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Financial support: Mcdonnell International Scholars Academy),从了。
Ad: U Penn, U Chicago, U Minnesota, Syracuse U, St. Louis U, U Michigan
Rej: UIUC
Withdraw: Tulane U, USC, U Pitts, Case Western Reserve U, Rutgers
——————————————————————————————————————
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按老美社工协会的说法,社会工作是一个以致力于提高全民福利为目标的专业,途经是通过提高人的能力,尤其关注弱势群体,换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词就是“公益”。粗略的说,社工是培养一些专业的公益人员。
在中国,社工目前刚开始发展,北大的社工专业是国内建的最早的吧,88年,设在社会学系下面。
老美的社工教育体系建立的非常早,目前已经非常完善,社会工作一般都是独立的系或者学院,而且有专门的社工教育协会做认证。
Master of Social Work的定位是职业教育,因此比较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各校的这个项目都会分一些小方向:clinical(这个方向一般学校都会设置,比如:护理老人/小孩、青少年心理救治/家庭问题干预/罪犯心理干预等等)、management(慈善组织管理、募款、营销等等)、research(福利政策、非政府组织评估、慈善立法等等)。当然,前两个是重头了,research一般不怎么强调。
从这些小方向大家也可以看到,社工专业最希望学生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背景,因此在申请要求里普遍有文科学分的要求,一般是在20个以上(我看到最多的是columbia的50学分)。此外,toelf一般是要求600以上(ibt我没太关注,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少部分有TSE的要求(ibt当然无所谓了),一般不要求GRE。
——————————————————————————————————————
申请历程:
很惭愧,自己不是一个材料系的好学生,尤其觉得对不起我的导师,硕士期间没有好好的干活,可老师还是一直支持我,并且给我写了推荐信(对于社工申请,找一个认识你很久的人,写信证明你的个人品德和公益热情是很重要的),这点也是我很大的幸运,毕竟对于转专业,而且还是跨度这么大的转,没有导师的支持,要走成困难太大了。
萌生申请社工的想法是在研一下学期,本科的一个朋友也是在学生社团做公益的,毕业后去了港中文念社工硕士,当时自己很羡慕,也逐渐有了这个念头。
坦白的讲,现在看来,这些因素促成了我最后下决心申请:
1.在协会的经历,让我明白自己喜欢做公益,在那里,自己可以很投入、很心安,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2.自己的性格是比较适合做公益的,我做过一些职业测试;
3.找工作实习不是很顺利,自己多少有点受打击,而且也在怀疑自己到底喜不喜欢那样的环境;
4.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出国梦,想去外面看看,多接触些东西;
5.申请条件具备了:托福其实当时去考得很放松,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想着不管怎么样,英语好点总没错的,不管是应付工作还是出国;推荐信,我的导师还有认识的公管的老师都很支持我,他们愿意给我写推荐信;申请社工master不用GRE,我当时考已经来不及了;赶巧,我本科修了不少文科分,基本可以达到很多学校的要求;还有是公益实践,这个基本就是我申请的王牌,而且社工申请恰恰也很强调这个。
6.家里支持,同意出钱供我出国,毕竟社工硕士是很难拿到全奖的(我后来绝对属于撞大运了)。
这上面,1.5两点对我来讲特别重要,2.6也比较重要,这样的重大决定,还是要反复经过考虑的。
开始着手是在9月份,基本过程是大家都一样,这里就根据我的经历说一些特别的:
1.陶瓷:这里说的不是套老板,社工硕士是课程型的硕士没有老板,更别说通过老板套到钱了。针对想我这样的转专业申请,这个比较重要。我是按美国社工教育协会认证的学校名单,把一些太差的学校排除,挨个发信问小米:我的情况可不可以申请,(当然信都是我自己写好的模版,只用换学校名)。还好大多数学校的回复都是可以,后来他们回信的热情程度也成为了我选校的依据(当时没办法,对于这个领域毕竟了解有限,信息来源也少,这也就拿上用了)。此外,自己还挑了一些dream school给一些老师发了信,说明了我的情况,寻求帮助。巧的很,其中一位老师那个时候要来北京,面谈之后,她对我的申请给了很多建议,后期还帮了我很多的忙,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提醒大家,心里如果没底的话,还是去陶陶瓷吧,探探对方的底,可以更好的定位自己,说不好也会遇到我这样的幸运。
2.PS:申请社工,又是转专业,这就是我最要紧的申请材料了。我自己差不多酝酿了一周,然后再动笔,后来又请朋友改了不知道多少遍,其中强调了自己的公益经历,还说明了工科和社工之间的联系,尽量把这个明显的缺陷弱化,甚至变成优势。需要提醒的是:不少学校都要求你谈谈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理解,所以多多少少申请者还是要懂些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东西的。
3.推荐信:社工比较看重个人品质和热情,热情可以用ps来说明,那么个人品质就得靠推荐信了,真的得谢谢我的导师!!!
4.Mcdonnell:这是washington u与亚洲一些高校的一个联合项目,用于资助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去washington u念研究生,基本包括了那里的所有专业,清华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之一,今年是第二届。非常鼓励ddmm们去申请这个项目,尤其是申文科的同学,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各学科间优秀学者的协作,来一起关注当下的全球热点问题,文科在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应该说还是非常有戏拿到这个奖学金的,毕竟文科奖学金实在是比较难一些。具体的要求washington u的主页上有,很希望下届能有很多的师弟师妹来这个项目。
——————————————————————————————————————
留给大家的话:
从去年九月到上周签证下来,磕磕碰碰,我一路走到现在。从材料到社工,这条路我也是刚刚开始,未来如何我自己实在也是没有底子,也许只是圆一个梦,不过,既然选了我就一定会好好走下去,我想经过那样的实践,我也基本可以相信自己的感觉,至少这是我的一个较优的选择。
还要罗嗦一句:就目前来看,社工硕士还是比较容易申请的,但是我觉得大家还是不要拿这个当出国的工具。出国毕竟只是一个途径,仅仅是你实现未来目标的一个成本较高的途径,如果不是较优解,我想不用考虑出去吧。况且社工的专业目标就决定它不可能有高收入,而且社工硕士的奖学金也很难获得。我当然很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来关注这个专业,甚至加入到社工的行列,不过,大家还是慎重的选择吧。
这个id是我的主id,以后还会经常使用,大家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可以通过站内信联系我,我一定尽力而为。

TOP

转载:社会学申请总结 from FDU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Mar  8 20:47:52 2008)


还没有完结吧,等光华那边有更新再贴上来

 


发信人: mujun (诚征nick),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社会学申请总结(1)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3月07日22:02:29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不出意外的话,我要去投奔Brown University了。忙活了一年多的申请工作现在尘埃落
定。现在写一个申请总结,对自己有个交代。

先讲下基本情况:

社会学系小本一枚

GPA: 3.63  1/65
GRE: 530 800 5.0  (多凄惨的语文分数 T_T)
iBT: 29 27 26 29
no paper or publication

研究经历:
老师的田野调查工作中做过RA(开始申请了才知道那种工作叫RA)
Wang-dao Scholar Grant

我稀里糊涂地进了社会学系。一年级的时候觉得会辩论就很了不起。后来发现学校里的
辩论训练只是教你怎么样把对方噎得说不出话来,还是应该做点实际的事情,于是二年
级的时候去简易民工学校教书,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申请实践项目经费调查民工
学校办学模式,去学生家里家访顺便初次体验了“田野调查”的郁闷和快乐,跟着老师
一起去社区里做访谈整理资料。

二年级的时候我认识了徐老师,他让我觉得社会学很好玩。同时我还从他身上看出,教
书的日子很有成就感很快活,于是我也想做一个老师。

三年级的时候我得到一个机会去香港中文大学交流。在那半年中我开始明白,社会学不
仅仅好玩(也不能光顾着好玩),还可以当成一种职业。培养职业的素养很重要。我觉
得中文大学的社会学专业训练更加有条理些,遂萌生本科毕业后到香港读研究生的想法。
就找了中大的老师套磁。中文大学的老师却觉得我想法比较多,建议我去美国读书。

那段时间我莫名其妙地被别人甩了,心里十分生气。我一个在中文大学读社会学博士的
师姐为我打抱不平,建议我去美国读一个PhD出来“气死他”。

在香港的时候我还第一次读到了英文版的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经典理论让我越发对大
家都习以为常的生活和未来的道路产生了怀疑。看了马克思的《手稿》我更加确信,我
不能一毕业就去找工作,匆匆忙忙把自己卖给资本家,这样一辈子的幸福都没有着落了
。我想留在学校里读书。

种种因素促成我做出决定,去美国读社会学的PhD。

从香港回来之后做了每个GAer都要做的事情。考GRE和iBT。在半年中我还认识了美国政
治社会学的专家Prof. Orum,还有刚刚从Harvard回来的潘老师。要是没有他们两人的帮
助,我的申请更是要没希望了。

GRE的分数不好,我还是硬着头皮申请了。这一年中来虽然常常感到困惑、郁闷、不自信
,但是仍旧坚持做好申请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有所不足,不敢不勉。8月份开始写PS,12
月份才算完稿。大改六稿,小改不计其数。期间还看了一些书,做了一些调查,写出一
个single space的20页的英文paper。材料寄出以后开始轻度焦虑,过年前中度焦虑,过
年时严重焦虑。

最后总算收到一只好offer。

啊,感谢上天看到了我的执着!

 

 

发信人: mujun (诚征nick),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社会学申请总结(2)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3月07日22:49:4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Master or PhD?

我的推荐人之一,从Harvard回来的人类学博士,潘老师,跟我说,他在Harvard期间,
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类学或者社会学的教授,从内地招收一个没有硕士学位的本科
生。可见硕士学位对于申请是十分重要的哦。

当然在哪里读硕士又是一个问题。在北大清华读,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从我的一个现
在清华读社会学硕士的师姐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北京那边的训练还是比复旦这边要
严苛一些的。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北京的教授和国外教授的联系会多一些。而且北大清
华的社会学,也算有出国的传统了。多读三年书,申请的事情做起来肯定会轻车熟路。

在香港读Mphill也很好。中文大学的Mphill-PhD Program似乎是专门为想拿她作跳板的
学生度身定制的。香港的专业训练更加严格一些,有funding,和国外交流的机会也更多
一些,推荐信也更有用一些。关键问题是,她还比北大清华少用一年。

在美国读MA也好。只要经济上有保障。可以趁硕士读书期间和心仪的老师多做交流,如
果他们真看上了你,今后PhD的申请也就是走程序了。潘老师就是Harvard东亚的MA,后
来做了著名人类学家James Waston的学生。

有MA,会大大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社会学是多元范式学科。需要我们花比较长的时间弄清楚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再进行专
业方面的训练,才是行之有效的。这就意味着,社会学的研究“上手很慢”。本科四年
的学习,基本上都交代给“通识教育”了。专业训练是很薄弱的。硕士期间的学习,可
以让我们加深对于这个学科的理解。

如果是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一个本科生,甚至不是学社会学的本科生,都有可能申
请到很好的PhD program。但是那时候内地高校的社会学训练肯定不比今天。国外那些研
究中国的老师也还对中国的学生很新鲜。所以只要一个学生在申请材料中显得自己很聪
明很喜欢社会学很有决心有信心把社会学学好,他就有可能被录取。可是现在受过专业
训练的人也变多了,外国教授的新鲜劲也过得差不多了。申请还是要看专业素养的吧。

那我为什么没有申请master,而申请了PhD呢?

首先我得承认自己有点急功近利。我希望未来的光荣来得早一些。其实也谈不上光荣。
我就是想出国学成归来,在国内找到一份教职。我想快一点开始我的职业生涯,不想而
立之年不立,一份正式的工作都没有,飘悠悠荡在空中。

但是读书的事情也着急不得。现在想来,难道博士毕业就叫做“学成”了吗?既然决定
走学术研究这条路了,那学习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该在乎这一两年。

其次我眼睛里一直盯着我的师姐juejue。她的成功带给我很大震撼。我就不免要想,她
是第一名,我也是第一名,既然她申得到好学校,我肯定也没问题。

但是第一名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我确实和师姐是不一样的。她对于研究方向和路径已经
有了些把握,而我还在很多基本的问题上打转,而且希望自己多思考两年。定性还是定
量,关注政治是不是一定要研究政治社会学,是把中国当成研究的背景色呢还是当成主
题。我对于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样的研究,充满了各种设想,却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我
这样的人很显然是更适合先去读MA的。

可是我申请到PhD了!我也没话说了。这是上天在指引我。那我就去读吧。就算要碰到很
多困难,我也先做好准备。撞向尖刀的那一刹那产生的刺痛,趁年轻的时候好好体会吧

 

 

发信人: mujun (诚征nick),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社会学申请总结(2) 再补充一些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3月08日11:31:2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你说的我也是很同意的咯,不过我所说的专业素养高,也只是一个相比较而言的程度问
题。

比如和一个只看过两本社会学入门书籍,听过两门课的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我的
专业素养肯定很高。但是和一个在中文大学读了Mphill的人相比,probably我的专业素
养要低一些。

具体的研究技能确实可以在读PhD期间提高。如果现在你的研究技能已经很高了,还要读
PhD做什么呢?但是,就像我们的系主任刘老师说的,你得做出一副“已经上路”的样子
来。我同意美国学校也看重学生潜力,可是让他们出五年的钱($250,000)去招一个可
能根本就不适合学这个学科的学生,没哪个人会这么喜欢赌博的吧。

对于社会学来说,我觉得“上路”的“表征”就是:不一定熟悉了所有的理论,但是对
于几种理论范式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不一定能够熟练地使用所有研究技巧,但是对于每
种研究路径的epistemological bases和适用范围都有了大致的把握;不一定发出了很多
paper,但是能把自己的想法具体为一个可操作的经验研究的方案。

 

 

发信人: mujun (诚征nick), 信区: GoAbroad
标  题: 社会学申请总结(3)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8年03月08日11:17:2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交换价值

我在申请的过程中一直都很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我想学什么,我想要什么,我将来
想要怎样,却很少考虑对方学校的需求。申请材料都交出去了我才开始认真考虑。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希望自己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可是美国学校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
钱,招你这个中国学生去呢?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大概是因为中国学生都号称吃苦耐劳,细心能干,美国人“需要”
中国学生做实验,推动他们的科学发展(我不是理工科的,如果讲得不对大家见谅)。
可是社会学又不需要做很多实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
个人的劳作,是私密性非常高的心智活动。所以美国的大学每年要招大把大把的理工科
学生过去,文科的PhD则少得可怜(大多数文科发的offer扳着手指头就能数清楚了)。

徐老师曾经告诉我,确实有些社会学的学生像理工科的学生那样招去给美国人干活的。
主要的工作就是统计。在统计软件不合适的情况下,导师就让他们算得手抽筋。但是这
似乎并不很适合我。因为第一,我本科期间只学过统计相关课程,缺乏统计应用的经验
。而我们这里有好多学生都有相关经验。如果一个老师想找一个人跑过去帮他算,肯定
不会选到我。第二,我对读博士还保留着十分美好的幻想。我觉得我去美国并不是为了
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我想还有很多文科生,都和我一样,有这个美好的幻想吧。不过即使你不想出卖自己的
劳动力,还是要考虑“交换价值”的问题(社会学有劲伐?其实还是那个东西,变换个
说法就听着舒服多了)。没有免费的午餐哦,所以也没有白给的奖学金。

那么除了吃苦耐劳,细心能干之外,中国的社会学的学生还有什么“交换价值”呢?恐
怕有很多人都觉得,是“中国的背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我的申请材料也是这么准
备的。大抵都是觉得西方理论有局限,中国文化很不一样,你们不了解我们,我们跑过
去好让你们了解我们。而且现在中国社会变化那么大,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你们也来
关注我吧!

可是大多数美国的教授,并不是“无条件”地关注着中国。要让他们关注中国,你总要
说出道理来。比如对于中国社会的某一个问题的研究,对于某一方面的西方理论的补充
是很有帮助的。对这个问题,我就考虑得比较少。我对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是非常敏
感的,但是我对于西方理论的掌握还是很有局限的。

我们都很喜欢说“中国特色”。似乎,如果中国真的非常unique,她就具备研究的价值
了。可是我们太喜欢说“中国特色”了,什么事情不好解释了,我们就说“中国特色”
,这其实是个懒人的办法。


我在看Kottak的那本人类学的教材的时候,原本以为他会说到很多中国的事情的。因为
人类学一直都关注异族文化,中国和西方社会又那么不同,不该多说说吗。可是一本书
翻下来我几乎没有看到他说到中国。我现在明白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很多成熟的经
验研究,告诉美国人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怎样的unique。

不断地强调中国社会非常unique,这只是一种直觉式的感悟,不是科学的态度。

事实上,潘老师也对我说,在美国从事中国研究的人在理论上的建树远不及从事拉美研
究的人。

所以吧,我现在觉得我在申请材料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自己的交换价值来。强调中国
的背景并没有大错。但是还应该思考得再深入一些。研究社会学,几乎是不能避免地要
把中国社会放在西方理论的背景下进行分析。你可以不认同这种做法,可是不认同的话
,也要说出具体的理由来。

中国人关注中国社会的问题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对美国教授来说,不是。

TOP

返回列表

站长推荐 关闭


美国top10 MBA VIP申请服务

自2003年开始提供 MBA 申请服务以来,保持着90% 以上的成功率,其中Top10 MBA服务成功率更是高达9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