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冷经济和热留学:2009年留学意向调查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lol    时间: 2009-2-18 12:06

Tips 2009年留学的几件事

 

1 本科生更容易申请录取

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的申请压力并没有增大,尤其是对于教育市场上的热门美国和英国而言,学校有吸更多国际学生的主观需求,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国家的生源可能会有所收缩,间接提供了更多机会。

 

2.平价方案流行

虽然并未遭遇到金融危机的强烈打击,但专家预计,受心理收紧因素的影响,多数家庭不会取消留学计划,但更倾向选择“相对平价”的留学方案,体现在数字上就是海外留学生的年人均消费水平大约会下降8%~15%。

 

3.猎头眼中的热门专业

一家猎头公司对年度受欢迎留学专业作出了如下预测: IT、通信、电子等专业人才总体上领先于其他行业;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前景普遍看好;金融、财经、政法类行业投资回报率较高,但风险犹在;投资、对外贸易类人才的薪酬将会提升;农业类专业需求将会有所回升;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专业社会需求将大大增加。

 

4.游学

相对于已经成熟的留学模式,短则一周,长则一个学期的“游学”方式更适合于无法连续的长时间出国专门学习的人,但这样并不妨碍你的国际化体验。据介绍,已有教育机构成立了出国游学部。


作者: lol    时间: 2009-2-18 12:06     标题: 冷经济和热留学:2009年留学意向调查报告

“2009年出国留学的人数可能会增至25~30万人”,欧美同学会会长王辉耀对下一个“留学潮”的预判高过业内最高30%的增长率。这个数字在2007年只有15万、2008年被称作是快速增长的一年有近20万学子奔赴异国求学,尽管各国对于吸收留学生的政策有所优惠,但因为经济不景气带来的财富缩水可能会抵消一部分出国计划,因此2009年各机构对留学人数的预测普遍是维持30%的增长率。

 

事实上,王辉耀的判断可能更接近真实,中介机构往往过分关注“生意”以至把对数字的判断等同于对市场的判断。近2~3年内,外出留学的人数增长很可能会迎来一个小高峰,如果非要给这个高峰找一个导火索的话,就算是金融危机吧。经济和就业市场低迷,教育市场就发达,这似乎不是什么复杂的逻辑:毕了业找不到工作,就只好继续读书。然而在2009年10万留学人员增长的构成之中,可能其中3/4仍来自于稳定的增长,如:学历教育、就业、移民准备等,而其余1/4则来自于深造、转型为目的的“职场留学”。

 

在理财圈里,人们通常根据产品特性选择一对可以互相对冲风险的产品,比如美元和黄金,而在职场上,经验和学历之间也具备同样功效。现在,越来越多的白领乃至金领开始进行自己的“International Study Plan”,看准的就是低迷期过后将迎来复苏期,在低潮期中储备的就有可能在复苏期乃至繁荣期大放光彩。

 

 

冷经济下的留学成本核算

 

“因为汇率变化的原因,人民币兑多种货币升值,现在去美国留学一年大约少花5万元,去英国和澳洲大约省8到10万元,当然,这都是中介帮忙算的。我更倾向于去欧洲,虽然会在语言学习方面加大3到5万的支出,但两年下来可以省10万甚至更多的学费,还能多掌握一门语言”,周杰的下一个目标是去意大利读传播学的研究生。去年10月,他刚跳槽到一家国企,年薪10万左右,没多久就被朋友鼓动起来,有了一起出国的计划:“我现在的职位虽然稳定,但上升空间不是很高,趁着出国性价比高的时候去充充电,回来之后可能更容易进入管理层;另一个因素是经济不景气,升薪和投资致富的可能性都不高,基本不会出现多上两年学朋友都变富翁的尴尬局面。”

 

经济趋冷的时候,投资自己相对繁荣期在职位晋升和薪水提高上的损失更小,而且教育费用更低、教育签证更容易获得--这个思路一直驱使着千千万万“职场人”涌入出国潮中。周杰的计划是先在国内学一年意大利语,10月开始准备各种材料,明年春季赴米兰,在语言学校里呆半年,可以了解当地情况同时申请学校,这个计划可以看出他一贯求稳的性格,因为相对于同样免学费但却是大热门德国和法国,意大利的公立大学竞争相对小选择空间自然大些,“可能在当地找到实习和兼职的机会也会多一点,我更看重这次留学的经历和学到的东西”。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经济不景气时出国,有利好的一面。

 

多年来关注国际教育和交流的王辉耀为可能出现的“留学潮”总结了四大原因:

 

人民币持续升值,这样留学费用变相降低,2008年赴英留学的人数增加很大程度上与英镑贬值幅度大有关;

全球经济转冷,就业机会变少,毕业生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职的人也会面临转型压力,选择在学校里“暂避”;

 

国际化意识日益加深,更多的父母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国际教育,这个大的背景是不可能因为短暂的金融危机袭来而消失的;

 

最后一点是,不论是国际环境还是本土政策导向都可以看出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国内教育体制在“创新”方面培养的缺失,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必须“走出去”。

 

这四条利好中,前者是环境变化新生的推动因素,后者却是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诸如周杰这样的“职场中人”愿意重回校园,恰恰显示出他们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心所在,这样的留学生可能不会带来太大的市场收益,但其规模却不容小视。采访过程中可以看到,语言培训机构的数字增长已经开始,北京、天津的多家语言培训机构的中长期班2008年末都出现了报名人数显著增加的情况,从事了八年雅思教学的李响表示农历年后增长会更加明显。

 

整体上看留学费用约普降两成,而且2009年海外院校的招生规模可能扩大20%左右,再佐以签证形势乐观:2008年9月1日起,澳大利亚调整了签证风险类别,在语言、担保金存期以及担保金等方面都降低了签证要求;加拿大也把签证担保金数额及存款记录的要求放宽,由历史记录18个月变为12个月,担保金降低到支持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英国将实施“记点积分制”的签证新政……美、英、澳、加这些传统热门之外,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则重打“便宜牌”,宣传“一年只花7万人民币便可体验海外教育”,以期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前往。

 

19岁的陈丹迪去年7月刚刚结束了自己的高中生涯,原本计划在国内读一年大学再去韩国,但现在她的计划提前到3月就前往釜山入读当地一所语言学校,这样秋季就可以申请釜山大学了。她把自己计划的改变总结为“觉得家里突然有了钱”,因为一年前中介的报价是需要准备12万元的保证金加12万元的中介费、赴韩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到现在韩币汇率大跌40%左右,留学保证金又下调到10万元,而“在国内学语言并没有降价,以前在国内学一年语言能省3万,现在可能就省一万多,要是韩币以后更不值钱了,就更没必要留在国内学了,不如提早出去”。

 

可见,汇率的变化只是推快出国计划实现的“一只手”,在留学展会上各国表现出对加大高等教育推广力度的加大、政策的优惠和法国公立院校未来几年内将结束“免学费”教育等因素重叠,是推动留学市场快速增长的“另一只手”。

 

要弥补政府投入、私人赞助的减少,解决经费问题是多数学校目前的重心,放松愿意自己支付学费的国际学生的入学标准成为趋势。在所有国家都在关注教育市场增长的同时,即便是美、英、澳、加这些申请基数有保证的“传统强国”也丝毫没在争抢生源方面示弱,纷纷推出适合低端留学市场的“套餐方案”。如美国和加拿大可以先到社区大学学习,两年后申请名校,不但成功几率高而且费用可以节省20%左右,最重要是不至于在语言学校或是预科浪费过多的年份;澳大利亚则推出了职业教育(TAFE)课程,可在学习期间进行带薪实习,实习薪酬与学费大致相当,等同于免掉学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升读本科。

 

于目标国而言,留学生数字的增加就意味着消费数据增长,即便是欧洲这样学费全免的公立大学,也可以借留学市场带动房产、旅游和零售市场的回暖。


作者: lol    时间: 2009-2-18 12:06

六成留学选商院的迷思

 

与国内不同,海外高校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各类捐助,受成本的牵制,即使是名校也会更加积极招收海外学生,一旦入学变得容易其他的事情就可能相应变难了,比如:奖学金的申请、实习机会的获得和专业的选择……

 

原本商学院就是中国留学生最喜欢的,统计数据和业内都有“六成商学院”的说法,近年来金融、会计、营销、MBA学成归国的人数一直保持总数的五成左右,更是说明了商学院的受欢迎程度。但从历史情况看,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加剧商学院的入学竞争,尤其是研究生之间的资源竞争。

 

不远之前的一个案例:2000年美国适逢互联网泡沫期,很多IT公司倒闭或是面临裁员,但与此相反2001年到2003年间,美国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和奖学金申请通过率却是几年中最低的,原因无它,没有工作机会的情况下IT精英回归学校而已,同样的原因也导致了2001年之后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方兴未艾。加之中介机构和研究人士喜欢谈论经济周期论,对商学院的需求一时难以转刚为柔。美国的传统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在申请研究生方面优势更明显,众多专家指出,高等学府会更倾向于向本国申请者优先发放奖学金。出于至一点考虑,在职人员赴美、英的商学院深造,就不能把预算压到太低。

 

2007年5月的《纽约客》(下半月刊)对美国高校的竞争有过一段堪称经典的描述:

 

第一次在外面过夜的时候,你最好朋友的妈妈问你是否喜欢金枪鱼三明治。“当然,是的”,你妈妈常做给你吃,确实不错。但当咬第一口的时候,你就意识到事有不对,她妈妈做的显然和你在家里吃到的口味不同,面包么,深咖色的、里面还有小颗粒……到了晚上,你发现朋友家的枕头里填充的不是羽毛而是海绵,还有,他家的卫生间是粉色的。到凌晨2点,你吐了,然后妈妈赶过来把你带回了家。有150万的大学毕业生看起来就像是经历了这一夜,很多人经过呕吐和各种精神上乃至肉体上的折磨后最终选择辍学或是休学,几乎一半的大学生都没能毕业……全美有4000所高校招收了7000万的学生,但入学的竞争却也来越激烈,只有4%的学生选择语言和历史,大多数的竞争都集中在好的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里。

 

金融危机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华尔街精英的失业,而其中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华尔街的过度膨胀导致的,现在看起来部分人回到学校是对失业数字的缓和,但2~3年后,商学院学生的就业压力仍无法避免。因为经济缓和后,恢复自信的金融业仍可能制造出人才需求的泡沫。留学生中选择毕业后留在当地就业或是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的毕竟是多数,商科的学科特征也是如此,因此不难判断,经济恢复后对商业领域未来2~3年商学院仍是留学生的首选,但也是压力最大的学科之一。

 

相反,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深造之路就简单得多,教育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本次金融危机中理工科毕业生受到的就业影响较小,而且很多企业还加大了2009年的研发人员需求,电子工程、通信、环境、生物等专业就业指数变化都更缓和。

 

毕竟,“职场熟人”的选择不同于普通学子,对自己的竞争力以及是否适合该行业应该有更明确的认识,同时留学的目的性和职业指向性也更明显,除了竞争的因素之外,事业的发展才是关键。王辉耀就认为,留学的意义在于学习创新的观念和国际文化,为局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国家和文化,这样才会推动我们的国际化进程。而且,很多海归选择回国创业,对经济和社会起促进意义的同时,也可以传递出一种信号:中国的留学生愿意回到祖国发展,这种非移民的倾向也会使学校更愿意接受中国留学生。


作者: lol    时间: 2009-2-18 12:07

2009年留学意向调查报告

 

据介绍,1-3月间,以往鲜少来中国直接招生的法国佩皮尼昂国立音乐舞蹈学院、南锡国家音乐学院、鲁昂音乐学院等顶级艺术院校都有计划访华、招生。与国内的教育机制不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是海外院校排名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扩招保证财政平稳和维持就业率保证学校声誉之间的抉择,往往是一届校长最重要的决断。

 

如今,签证政策的放宽、获签率提高乃至欧洲名校“放下身段”主动前来招生,是否就说明留学市场顺风顺水、留学前景一片坦途?下面是一些留学市场的数据变化,也许能为你的留学计划提供一些借鉴。

 

调查一:放松的留学政策

 

中介机构和留学专家的说法是,从前美国签证的平均通过率仅6成左右,2007年开始上升,2008年已经到8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高达85%。但清华大学法律系的杨扬并没有这么明显的感受,她刚刚申请到波士顿的一所学校。“我是自己申请的学校,面签的时候使馆门口排队的人还是很多,而且通过率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我男朋友就没过,我们是一起准备的材料”。

 

美国大使馆的签证官在做客某网站时,也表示目前的审核标准并没有发生变化。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在美国高校注册的国际学生人数达623805人,来自印度、中国的学生最多,《2008-2009年度中国留学调查报告》也指出,国内大中学生最中意的留学国家排名首位是美国。因此,去美国留学的难度并没有随金融危机的到来而减小。

 

以下是一些利好政策,但并没有取得签证的相关利好,留学前的资料准备恐怕还是最难过的一关。

 

美国--2008年4月4日发布新规定,凡持有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学以及数学四类学位的留学生,实习期(OPT)由12个月延长至29个月。今年秋季开始,持F-1签证的中国学生被允许进入波士顿、西雅图等地区的11所美国公立高中就读,毕业后有资格直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

 

加拿大--将留学生的工作签证期限从之前的1年延长到3年,即在加拿大完成高学历教育的留学生取得学位后,可以留在加拿大工作。但现在是近40年来,加拿大失业率最高的时期。

 

澳大利亚--2008年9月1日调整了现有学生签证申请风险级别。中国学生申请语言类570类签证、研究型硕士和博士574类签证及预科等非学历课程575类签证,从原来Level4的较高风险级别调整为Level3。

 

英国--今年春季引入“记点积分制”签证体系,学生申请签证时将会根据其被英国院校录取情况以及经济状况获得相应积分,以保证真正赴英留学的学生获得足够的积分并通过背景审查以顺利获得签证。从2008年6月30日起,获得毕业工作类别签证的国际学生,可以申请留在英最长达两年。

 

法国--2008年9月推出《优秀人才居留证》。这是继续深化选择性移民政策的措施。证件持有人的配偶和子女不受当地家庭团聚程序的限制,可以马上申请来法国居住、学习或工作。目前在法国工作、学习的中国公民也可以申请办理证件。

 

调查二,留学目的集中程度

 

美国3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9%、英国20%--这是启德教育发布的《2009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中显示的数据,是国内大中学生最中意的留学热点国家。

 

这份报告显示,仍是中国学生的“最爱”,接下来是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德国、荷兰、韩国等。

 

从地域分布看,华南选择到美国留学的学生人数由21%增长到26.6%;珠三角计划到加拿大留学的比例升高两个百分点到11.2%;学费便宜的新加坡、韩国、日本甚至香港地区的申请人数增长最快,约20%;德国、荷兰和北欧四国也呈上升趋势。理性一点的结论是,“专业排名”、“就业前景”和“学校知名度”成为出国前优先考虑的三个因素。

 

一尘不变的是,商科仍然是最多学生计划,尤其是到英国、澳洲或法国留学的学生选读商科的比例更大,其中70%的人计划赴英国攻读商科。而启德教育的专家透露, 2009年澳洲的墨尔本大学、英国的华威大学等学校的商科学位其实非常紧张。

 

调查三:负面情况知多少? 

 

姑且不参与汇率变化的预判,从中介机构那里,准留学生们是否得到了足够的信息?心动发的周成刚认为,中国的留学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和规范,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些潜伏的危机如果不加以重视,蒙受损失的将是家长和消费者,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广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前景。比如,国际教育资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自2003年教育部公布“第一号留学预警”以来,至今共发布了41条留学预警。时而出现的国外私立学校破产、倒闭事件、中国留学生遇害事件,都是对危机预估不足的结果。

 

此外,中国每年的自费留学生中有近70%是通过中介办理出国的。不可否认,这确实帮助许多人实现了快速出国留学的梦想,但另一方面却是留学市场的监管乏力。

 

在“留学潮”到来的时候,做好规划、有了充分的资料和心理准备,才有最大的胜算。






欢迎光临 国际顶尖MBA申请交流平台--TOPWAY MBA (http://forum.topway.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